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丰饶之海 - 第一卷 春雪 第三十四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来镰仓还不到三天,清显就急不可耐地悄悄溜去东京。清显回到镰仓以后,就把了解到的情况原原本本地告诉本多。他说洞院宫家的纳采仪式已经明确宣布延期。但是,这自然并不意味着与聪子的结婚发生什么问题。聪子还经常应邀去洞院宫家,洞院宫殿下也对她亲切关怀有加。清显并不满足现状,他开始考虑把聪子接到终南别墅共度良宵,为了实现这个危险的计划,想听听本多有什么好办法没有。但是,这件事明摆着就是困难重重。一天夜晚,十分闷热,难以入睡。清显却在睡意朦胧中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的浅滩,水也是温热的,从海里冲到岸上的各种海藻漂流物堆积在一起,与陆地上的垃圾简直无法区别开来,往往扎伤涉水过河的人的脚。……不知道什么缘故,清显穿着平时从未穿过的白棉布衣服和白棉布裙裤,手持猎枪,站在原野的道路上。原野并不太辽阔,略微起伏,远处是鳞次栉比的民房屋顶,还有自行车从道路上经过,但整个原野弥漫着一种异常的悲沉的光线。虽然那是夕阳最后一抹残光般无精打采的光亮,但不清楚这光线来自天上还是地下。遮盖着起伏不平的原野上的青草也从内面放射出绿光,连已经远去的自行车也发出朦胧的银光。他忽然低头一看脚下,发现木屐白色的粗木屐带和脚背上的静脉都莫名其妙地明亮清晰地浮现出来。这时,光线暗淡下来,一群鸟从遥远的天空飞来,当它们齐声呜叫着临近头顶时,清显对准它们扣动了猎枪的扳机。他并非冷酷无情的射击。他的内心充满难以言状的悲愤,与其说瞄准飞鸟,不如说瞄准天空巨大的蓝色眼睛射击。被击中的小鸟一齐掉落下来,于是悲叫与鲜血的旋风把天地连接在一起。无数的小鸟发出哀鸣,从它们身上滴落的鲜血凝聚成一根大柱,无休无止地对着一个地点落来,如同瀑布从上面不停地倾泻下来,伴随着凄惨的叫声和猩红的颜色,旋风般一直旋转。接着,这旋风逐渐凝固成一棵参天大树。这是用无数的鸟的尸体凝结的大树,所以树干呈现异样的红褐色,无枝无叶。然而,当巨树的形状固定以后,所有的叫声立即消失,周围又弥漫着和刚才一样的悲沉的光线,一辆没人骑的崭新的银白色自行车沿着原野里的道路摇摇晃晃地驶过来。他无比自豪地感觉到自己掀开了遮蔽天日的东西。这时,穿着和自己同样的白色服装的一群人从原野的道路远远走来。他们态度严肃,在离自己两三米远的地方停下来。这时才看见他们每个人手里都拿着杨桐树叶的玉串。为了给清显净身,他们在清显面前摇动玉串,那声音清脆悦耳。清显从这群人中突然清楚地看见学仆饭沼的面孔。而且饭沼对清显说道:“你肯定是一个残暴的神。”清显听他这么一说,回头看自己的身上,却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脖子上挂着暗紫色和暗红色相间的月牙形玉石项链,玉石冰冷的触觉扩散到胸部的皮肤上。而且胸部如同一块又平又厚的岩石。清显回头朝白衣人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从鸟的尸体凝固的巨树上生长出明亮翠绿的树叶,连下面的树枝都覆盖着葳蕤的绿叶。……这时,清显从梦中醒来。这个梦实在离奇怪诞,清显翻开好久没有记录的梦境日记,尽量详细地记下来。虽然已经醒来,但身体里面仍然燃烧着激烈的行动和勇气的火焰。他觉得自己刚从战场上回来一样。深夜把聪子接到镰仓,拂晓再把她送回东京,马车肯定不行,火车也不行,人力车更不必说。无论如何需要汽车。说到汽车,清显的那些朋友家里的车不能用,聪子的朋友家里的车更不在考虑之列。必须是不相识的、不了解情况的司机驾驶的汽车。虽说终南别墅地大房多,但不能让聪子和王子碰面。尽管不知道王子是否听说聪子已经订婚,但如果让王子碰见聪子,绝对会留下后患。要克服这些重重困难,无论如何需要本多出来扮演他所不熟悉的角色。为了朋友,他答应承担接送聪子的任务。本多想起自己的同学、富商五井的长子。拥有自己可以自由支配汽车的朋友就这么一个。为此本多专程去东京,到麴町的五井家找这个朋友商量,请求把他的福特牌汽车连同司机借用一个晚上。这个几乎年年都险些留级的游手好闲的公子哥没料到全年级著名的一本正经的秀才会跑上门请求这种事,不禁惊讶得目瞪口呆。于是趁机摆出骄横狂妄的臭架子,说如果理由充分,也不是不能考虑。在这个蠢家伙面前,本多一反常态,故意装作慌乱失措的样子,编造假话,蒙骗对方,自己还从中获得快感。因为撒谎,说话有点吞吞吐吐,但对方却认为这是本多鼓足勇气坦白和害羞的结果。本多看着对方信以为真的表情,觉得可笑。理智很难使人信服,但甚至利用虚假的热情就可以这么容易骗取别人的信任。本多以一种苦涩的喜悦的心态看着对方。这应该也是清显眼里的本多的形象。“真是刮目相看,没想到你还有这么一档事,不过,你也够保密的。她叫什么名字总可以告诉我吧。”“房子。”本多脱口而出好久没有见面的堂妹的名字。“这么说,松枝家借给你房间,我借给你车子啰?不过,借也不能白借,下一次考试就得请你帮忙罗。”五井半是认真地低下头,他的眼睛闪耀着友谊的亮光。他觉得自己在智力等各个方面可以与本多平起平坐了,于是庸俗的人生观得到自我确认,终于心安理得地说道:“人嘛,其实都一样。”这正是本多所希望的结果。作为本多,他获得了一个十九岁的青年谁都想得到的罗曼蒂克的名声。总之,对于清显、本多、五井来说,这是一桩谁也没有吃亏的交易。五井的“福特牌”汽车是1912年最新型的款式。由于发明了自动启动装置,再也不要每次都必须司机下车启动。虽然是装有二级变速器的普通T形车,但车身漆黑,车门镶有红边,只是用车蓬围罩的后排座位还保留着马车的痕迹。如果想和司机说话,则通过传声筒,司机耳朵附近安装有一只喇叭,可以通话。车顶上除了备用轮胎外,还有行李架,看来可以长途旅行。司机姓森,原先是五井家的马车夫。他向五井老爷的专职司机学开车,到警察局考驾驶执照的时候,公开让师傅在警察局门口等着,遇到学科考试中不会回答的问题,就到门口问师傅,再返回去写答案。本多深夜赶去五井家借汽车,为了不暴露聪子的身份,就把汽车开到那个军人租赁公寓前面,等待聪子和蓼科乘坐人力车过来。清显希望蓼科不要来。聪子离家以后,要假装聪子一直在自己的房间里睡觉,这需要蓼科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所以她想来也来不了。蓼科放心不下,唠唠叨叨地一再叮嘱,最后也只好把聪子托付给本多。“当着司机的面,我叫你房子。”本多在聪子耳边低声说。“福特牌”汽车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穿过夜深人静的街道出发驶去。本多惊讶地发现聪子态度勇敢,镇静自如。她穿着白色的西装,更增添一份刚强意志。……本多第一次体验到和朋友的情人一起深更半夜乘汽车兜风的不可思议的滋味。现在,他只是友谊的化身,在夏天的深夜紧挨着女人坐在颠簸摇晃的汽车里闻着她扑鼻的香水气味。她是“别人的女人”。认为聪子是一个女人,这简直是对她的失礼。本多感觉到,一直维系着他和清显之间关系的不可思议的纽带——清显的冷漠的毒素,在清显对自己的如此信任里,从来没有这么鲜明地复活。信任和侮蔑,正如薄皮手套和手关系那样,互相紧贴组合在一起。因为清显的美貌,本多宽恕了他的侮蔑。为了躲避这种侮蔑,只能相信自己的高洁,本多不采取盲目的古板青年那样的做法,而是可以通过理性相信自我。他绝对不是饭沼那样自轻自贱的自卑型男性。如果自惭形秽,那就全完了……只能充当清显家的奴仆。当然,尽管疾驶的汽车掀起的凉风吹乱聪子的头发,但是她依然端庄矜持。清显的名字成为两人的禁忌,房子这个名字成为一个小小的虚构的亲切的象征。回去的时候走的是另一条路。“啊,有一句话我忘了对清说。”汽车驶出不久,聪子忽然想起来,但已经无法返回。夏天天亮得早,如果不着急赶时间,恐怕拂晓之前回不了家。“我替你转告吧。”本多说。“哦……”聪子有点犹豫,最后还是下了决心,说道:“那就请你转告他,前些日子蓼科和松枝家的山田见面,知道清对我们撒了谎。清装出手头还有我的那封信的样子,其实信到的那天就当着山田的面撕碎了……不过,对蓼科,不必担心,她已经什么事都想开了,视而不见……这些话请转告清。”本多复述一遍,对内容中神秘的地方,只字不问。也许聪子为本多认真得体的态度所感动,一路上话语滔滔不绝,和去的时候简直判若两人。“本多,您为朋友这样尽心尽力,我觉得清有您这样的朋友,应该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我们女性里不会有真正的朋友。”聪子的目光还残留着纵情放荡的余韵,但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纹丝不乱。本多没有回答,聪子低下头,声音阴郁地说:“您大概觉得我是一个堕落风骚的女人吧?”“您可不能这么说!”本多情不自禁地用强烈的口气打断她的话。尽管聪子的话没有蔑视的含意,但无意间说到本多浮现在心头的一个景象。本多忠实地彻夜完成接送的任务,无论是到达镰仓把聪子交给清显的时候,还是从清显手里接过聪子送她回家的时候,本多总是镇定自若,心平气静,他为此感到自豪。当然不应该心慌意乱。他的这种行为难道不就是参与一起严肃的冒险吗?然而,当本多目送清显牵着聪子的手穿过庭院里月光映照的树影向海边跑去的时候,他知道自己的确在帮人犯罪,而且看到这个罪恶化作多么美丽的背影跑去。“是呀,是不能这么说。我根本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堕落风骚的女人。“不过,不知道为什么,清和我犯下这么可怕的罪行,却丝毫没有污浊肮脏的感觉,反而觉得这样才洗涤净化自己的身心。刚才我看见海边的松林,我觉得那是此生此世无法再次见到的森林,那是此生此世无法再次听到的松涛,每一个瞬间都是那样的清澈明净,没有一丝一毫的后悔。”聪子仿佛在告诉本多,每一次都认为也许是最后一次的幽会,尤其今天晚上沉浸在安宁静谧的气氛中,达到无以复加的、令人目眩的高潮。她甚至不顾谨饬慎重的态度,焦急地希望本多理解她这种袒露衷曲的心情。然而,这和对人谈论死亡、宝石的光辉、落日的美丽一样,是难以言传的。清显和聪子避开明亮的月光,在海边四处转悠。深夜的海滨,寂无人影。由于皓月晶莹,照耀得周围令人晃眼,只有渔船高高翘起的船头落在沙滩上的黑影才具有切实的存在感。渔船沐浴着皎洁的月光,连船板都像是白骨一样。仿佛伸出手去,月光就会穿透手掌。海风送爽,他们迫不及待地躲在船后,拥抱在一起。聪子后悔自己穿着一身平时很少穿的白色西服,在周围月光的映衬下十分显眼。她忘记了自己的皮肤也是洁白的,只想尽快脱下这白色的衣服,藏身于黑暗之中。不会有人在偷看,但海面上闪动的无数月光犹如千百万只眼睛。聪子望着天上的云彩,望着悬在云端悄悄闪烁的星星。清显又小又硬的乳头触碰到自己的乳头,抚弄着,最后把自己的乳头压进丰满的乳房里。聪子感觉到一种比接吻更愉悦的、如自己饲养的小动物嬉戏那样互相触摸的、意识略微朦胧的甘美。聪子闭着眼睛,在肉体的末梢产生的这种难以言状的亲昵感觉使她想起悬在云端的灿烂星光。他们一鼓作气径直抵达深海般的愉悦。聪子一心想把自己融化在黑暗里,但当她一想到这黑暗不过是渔船的阴影时,不由得感到害怕。这并非坚固的建筑物或者山岩的阴影,而是大概即将出海的渔船的短暂阴影。船在陆地上是不现实的,这确确切切的阴影也类似虚幻。她忐忑不安,深怕这艘已经相当陈旧的大渔船马上就会无声无息地滑出沙滩驶进海里。如果要追逐它的阴影,如果想永远藏在它的阴影里,自己就必须变成大海。于是,聪子在沉重的满足中变成了大海。他们周围的一切,皓月的夜空、喧嚣的大海、沙滩上的海风、远处沙沙作响的松林……一切的一切,都注定着死亡。在时间薄片的那一头,正吵杂着巨大的“不”的声音。松涛的喧闹难道不就是这个声音吗?聪子觉得他们被绝不会宽恕自己的东西包皮围着、注视着、守护着。正如滴落在水盆里的油一样,只能受到水的保护。但是,水的黑色的、辽阔的、沉默的,一滴香油浮泛在孤绝的境界。这是何等爱抚式的“不”!他们无法判断这个“不”是夜晚本身还是临近的曙光。只觉得它喧吵着来到自己身旁,但并没有可是侵犯自己。……两人坐起来,勉强伸长脖子,在黑暗中仰注视望即将西坠的月亮。聪子觉得这一轮圆月仿佛就是赫然钉在天上的他们罪恶的徽章。四周没有人影,他们站起来,取出放在船舱里的衣服。他们互相凝视着对方的被月光映衬得发白的腹部下面那如漆黑暗夜的残余的黑色部分。虽然只是短暂的凝视,却是那么认真深情。穿好衣服,清显坐在船舷上,摇晃着双脚,说:“如果我们是一对堂堂正正的情侣,恐怕不会这么大胆吧?”“你好无情啊。原来你的心就是这样的呀。”聪子一副委屈埋怨的可怜样子。其实,在他们的调侃里,包皮含着一种难以言状的干涩乏味。因为绝望就在旁边等待着他们。聪子又蹲在船影里,从船舷垂下来的清显两只脚被月光照得雪亮,聪子把嘴唇贴在他的脚指头上。“也许我不该说这些话,但是,除了您以外,没有别的人可以倾诉。我知道自己做的事非常可怕。不过,请您不要制止我。因为我明白总有一天要了结……我只能这样子一天一天拖下去,别无他策。”“您是做好一切思想准备了吗?”本多的语调里情不自禁地包皮含着哀怜的情绪。严是的,已经做好思想准备。”“我觉得清显也是这样。”“所以,我不能再麻烦您了。”本多突然产生一种不可思议的冲动,他想理解这个女人。这是一种微妙的报复。既然聪子打算把本多视为“理解很深的朋友”,那么本多也具有既非同情也非共鸣的理解的权利。但是,理解这一个情爱缱绻的娇媚女子、理解这一个人在身旁、心寄远方的女子,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作业呢?……于是,天生的喜欢逻辑性探究的习惯又在本多的脑子里出现。汽车的摇晃使得聪子的膝盖好几次靠近本多,但她极力保持身体的平衡,绝对不让自己的膝盖和本多的接触。那种敏捷的动作如同松鼠踩踏小车一样令人跟花缭乱,叫本多心里发急。他想,至少聪子绝不会在清显面前表现出这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动作。“刚才您说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吧?”本多故意不看聪子的脸,说:“这和‘总有一天要了结’的心情是怎么联系的呢?到一切都了结的时候,思想准备不是晚了吗?或者是思想准备完成,事情也就了结了吗?我知道我向您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您这个问题提得好。”聪子不慌不忙地回答。本多不由得凝视着她的侧面,但她端庄秀美的脸上毫无慌乱的神色。这时,聪子突然闭上眼睛,车厢顶上昏暗的灯光将她长长的睫毛投下浓郁的阴影,繁茂的树木犹如互相缠绕的团团乌云从拂晓前的窗外掠过。司机背对着他们,忠实规矩,专心致志地开车。后排座位与驾驶座之间隔着厚厚的玻璃,只要不对着传声筒说话,司机就听不见他们的谈话。“您刚才说我总有一天可以使事情了结的吧?您作为清的朋友,理所当然会这样说。如果我活着不能了结,那就死后……”也许聪子希望本多会急切打断自己的话,不让她这样说,但本多一声不吭,等着聪子说下去。“……这一天会来到的,而且为期不远。到那时,我敢保证,绝不会犹豫不决。我既然已经享受到人生最大的幸福,我不打算永远占有。无论什么样的梦想都会终结,永恒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如果认为这是自己的权利,岂不愚蠢吗?我和那些‘新女性’不一样……不过,如果真有永恒存在,那就只是现在……您迟早也会明白这个道理的。”本多似乎明白了清显以前为什么那么害怕聪子的原因。“刚才您说以后不再麻烦我。这是什么意思?”“因为您是一个走正道的人,所以不该让您牵连这样的事。这都是清的不是。”“请您不要把我想像得那么高尚。不错,我的家庭非常传统保守,但其实今天我就已经参与了犯罪。”“您别这么说。”聪子强硬地、甚至怒气冲冲地打断本多的话:“罪孽只是清和我两个人。”这句话表面上像是袒护本多,其实含带着排斥他人的冷漠的矜持,聪子把罪恶想像成只有她和清显两个人居住的水晶小离宫。这座离宫小得可以放在手掌上,谁要是想进去,都因为太小而进不去。只有他们俩通过变身才可以在里面居住片刻。而且从外面可以清晰地细致人微地看见他们的居住情况。聪子突然低下脑袋,本多急忙伸手想扶她一把,却碰到她的头发。“对不起。虽然我一直很注意,可鞋子里好像还是有沙子。要是没留心,回到家里一脱鞋,因为管鞋的不是蓼科,女仆看见沙子,一定起疑心,再去告密,那就太可怕了。”本多不知道当女人整理鞋子的时候自己该做什么,所以只好故意不去看她,把脸转向窗户。汽车已经进入东京市内,天空呈现出鲜明的紫蓝色,屋顶上云彩。本多一方面盼望着汽车尽快到达目的地,另一方面又为此生不会再有的奇妙的一夜的结束而惋惜。身后传来大概是聪子脱鞋把沙子倒在车厢里的极其细微的声音,细微得几乎怀疑自己的耳朵是否过敏。本多觉得仿佛听到世上无比光润清脆的沙漏的声音。
或许您还会喜欢:
理想国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柏拉图(公元前427年-347年)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399年)①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322年)的老师。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古希腊民族文化中心的雅典。他热爱祖国,热爱哲学。他的最高理想,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应该学以致用,求诸实践。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 [点击阅读]
理智与情感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0
摘要:【作者简介】简·奥斯汀(1775~1817)英国女小说家。生于乡村小镇斯蒂文顿,父亲是当地教区牧师。奥斯丁没有上过正规学校,在父母指导下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她20岁左右开始写作,共发表了6部长篇小说。1811年出版的《理智和情感》是她的处女作,随后又接连发表了《傲慢与偏见》(1813)、《曼斯菲尔德花园》(1814)和《爱玛》(1815)。 [点击阅读]
琥珀望远镜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0
摘要:猛兽们从深邃的山谷走来看着熟睡中的少女——威廉?布莱克紧挨着雪线有一个杜鹃花遮蔽的山谷,山谷里哗啦啦地流淌着一条乳白色的雪水融化而成的小溪,鸽子和红雀在巨大的松树间飞翔,在岩石和其下簇拥着的又直又硬的树叶间半遮半掩着一个洞。 [点击阅读]
生活在别处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读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吕新雨生存于人类的文化传统之中,我们对于"诗"、"抒情"、"美"这样的字眼,总是保持着崇高的故意。人类不仅具有抒情的能力,而且具有这种需要,基于生存的需要。这样抒情诗就不仅仅是一个美学问题,而且是一个具有存在论性质的问题,抒情态度成为人类的一种生存范畴。 [点击阅读]
田园交响曲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纪德是个不可替代的榜样在二十世纪法国作家中,若论哪一位最活跃,最独特,最重要,最喜欢颠覆,最爱惹是生非,最复杂,最多变,从而也最难捉摸,那么几乎可以肯定,非安德烈·纪德莫属。纪德的一生及其作品所构成的世界,就是一座现代的迷宫。这座迷宫迷惑了多少评论家,甚至迷惑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们长达三十余年。这里顺便翻一翻诺贝尔文学奖这本老账,只为从一个侧面说明纪德为人和为文的复杂性,在他的迷宫里迷途不足为奇。 [点击阅读]
男人这东西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对于性,少男们由于难以抑制自己而感到不安;与此同时,他们又抱有尝试性爱的愿望。因此,他们的实情是:置身于这两种互相矛盾的情感的夹缝中苦苦思索,闷闷不乐。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成长为响当当的人是极其不易的。在此,我们所说的“响当当的人”指的是无论在肉体还是在精神方面都健康且成熟的男人和女人。在成人之前,人,无一例外要逾越形形色色的障碍、壁垒。 [点击阅读]
畸形屋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大战末期,我在埃及认识了苏菲亚-里奥奈兹。她在当地领事馆某部门担任一个相当高的管理职位。第一次见到她是在一个正式场会里,不久我便了解到她那令她登上那个职位的办事效率,尽管她还很年轻(当时她才二十二岁)。除了外貌让人看来极为顺眼之外,她还拥有清晰的头脑和令我觉得非常愉快的一本正经的幽默感。她是一个令人觉得特别容易交谈的对象,我们在一起吃过几次饭,偶尔跳跳舞,过得非常愉快。 [点击阅读]
癌症楼
作者:佚名
章节:69 人气:0
摘要:肖韦宏瑞典皇家学院将1970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从而使前苏联与西方之间继“帕斯捷尔纳克事件”之后又一次出现了冷战的局面。从那时以来,索尔仁尼琴也由一个“持不同政见者”变为“流亡作家”,其创作活动变得更为复杂,更为引人注目。索尔仁尼琴于1918年12月11日生于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市。父亲曾在沙俄军队中供职,战死在德国;母亲系中学教员。 [点击阅读]
白发鬼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诡怪的开场白此刻,在我面前,这所监狱里的心地善良的囚犯教诲师,正笑容可掬地等待着我开始讲述我的冗长的故事;在我旁边,教诲师委托的熟练的速记员已削好铅笔,正期待我开口。我要从现在起,按照善良的教诲师的劝告,一天讲一点,连日讲述我的不可思议的经历。教诲师说他想让人把我的口述速记下来,以后编成一部书出版。我也希望能那样。因为我的经历怪诞离奇,简直是世人做梦都想不到的。 [点击阅读]
白牙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0
摘要:黑鸦鸦的丛林,肃立在冰河的两岸。不久前的一阵大风,已经将树体上的冰雪一掠而去。现在,它们依偎在沉沉暮霭之中,抑郁寡欢。无垠的原野死一般沉寂,除了寒冷和荒凉,没有任何生命和运动的含义。但这一切绝不仅仅意味着悲哀,而是蕴含着比悲哀更可怕的、远超过冰雪之冷冽的残酷。那是永恒用他的专横和难以言传的智慧,嘲笑着生命和生命的奋斗。那是“荒原”,是充满了野蛮,寒冷彻骨的“北国的荒原”。 [点击阅读]
白衣怪圈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1月4日星期一上午7时5分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冬夜一片漆黑。海伦·卡伯特在拂晓时醒了过来。她躺在路易斯伯格广场她父母的家中,一缕缕暗淡的晨曦刺破了笼罩这间三楼卧室的黑暗。她睡在一张有顶篷装饰的床上,懒得睁开眼睛,依然沉浸在鸭绒被赐予的舒适温暖之中。她称心如意,全然不知她的脑组织已出了大毛病。这次假期海伦并不很愉快。她是普林斯顿大学3年级学生,为了不影响功课,她预约了在圣诞和新年假期中做刮子宫手术。 [点击阅读]
白马酒店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0
摘要:(一)我身后的磨咖啡器像只愤怒的毒蛇一样,发出嘶嘶怪响,带着一种邪恶、不祥的意味。我想,或许我们这个时代大多数的声音都带有这种味道:喷射机从我们头上呼啸而过时,带着使人畏惧的震耳欲聋声音;地下铁迫近隧道时,也有缓慢吓人的隆隆巨响;而地面上那些笨重的往来车辆,更是连人住的屋子都给动摇了……此外,目前家庭中所用的许多器具,虽然也许使用起来颇为方便,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