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丰饶之海 - 第一卷 春雪 第三十三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这两个年轻的日本人一听是这个话题,不由得对视一眼,但是大大咧咧的克利萨达殿下根本就不注意对方的表情变化。相反,乔·披在这半年里经受异国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艰辛,与克利萨达殿下相比,虽然白色的脸颊没有涨红,但显然不太情愿继续谈论这个话题。他用听起来多少带着文明语调的流利的英语说:“不是那样的。刚才我和克利聊起小时候经常听奶妈讲《本生经》的故事,说是连佛陀在前世作为菩萨还转生为金天鹅、鹌鹑、猴子、鹿王等,所以就开玩笑地猜测我们的前世是什么。我说克利的前世是鹿,我的前世是猴子,结果他不高兴,非说我的前世是鹿,他的前世是猴子不可,所以就争执起来。你们对我们有什么看法?”清显和本多明白,偏袒任何一方都会使另一方不高兴,所以只是微笑着,没有表态。于是,为了改变一下话题,清显说,自己对《本生经》一无所知,能不能讲其中的一两个故事。“那我就讲金天鹅的故事。”乔·披说:“这是佛陀还是菩萨时候连续两次转生的故事。你们都知道,菩萨就是在未来悟道成佛之前的修行者,佛陀在前世就是菩萨。所谓修行,就是追求无上菩提,利益众生,修诸菠萝蜜之行,据说,菩萨在成为佛陀之前,要转生成各种动物,积善行德。“很古很古以前,菩萨诞生在一户婆罗门家里,后来和同一阶级出生的姑娘结婚,生有三个女儿。他死去后,遗族被别人家收养。“菩萨死后,投胎转生为金天鹅,具有回忆前世的智慧。不久,金天鹅长大了,浑身金羽毛,光彩夺目,绝世无双。畅游水上,身影如月光明媚;飞翔树间,树梢的绿叶如金色的笼子被穿破。偶尔停在枝头,如同结出黄金果。“天鹅知道自己的前世是人,也知道妻子、女儿还活着,被人收养,靠做家庭副业勉强糊口。于是天鹅想出一个办法:“我的每一根羽毛都可以打成金条卖钱。为了依然留在世间受苦受难的妻子,打算把自己的羽毛一根一根地送给她。“天鹅从窗户看到自己昔日的妻子和女儿们过着贫穷的生活,顿生怜悯之情。而妻子和女儿们看见窗台上停着一只天鹅,大吃一惊,问道:“‘啊,这金色的天鹅多么漂亮。你是从哪里飞来的?’“‘我就是你们以前的丈夫和父亲。死后投胎转生变成金天鹅,今天来看望你们,我要让你们贫苦的生活变得幸福。’“说完,金天鹅把一根羽毛留给她们,然后飞去。“就这样,天鹅经常飞来,每次都给她们留下一根羽毛。于是,母女很快就过上富裕的生活。“有一天,母亲对女儿们说:“‘禽兽之心不可知。你们的父亲——天鹅,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不会再来。所以下一次来的时候,就把它的全部羽毛统统拔下来。’“‘哎呀,这样做太残忍了。’“女儿们都异口同声地反对,感到伤心。但是,这个贪得无厌的母亲在天鹅下一次飞来的时候,把天鹅诱骗过来,双手使劲抓住,把羽毛一根不剩地拔光。但是,奇怪的是,拔下来的黄金羽毛迅速变成鹤的羽毛那样的白色。天鹅没有了羽毛,飞不起来。妻子就把天鹅放进大罐里,喂它饲料,盼望它再长出新的金羽毛。但是,新长出来的都是白色的羽毛。羽毛丰满后,天鹅飞去,在遥远的云端留下闪亮耀眼的一个白点,再也没有回来。“……这就是我们从奶妈那里听来的《本生经》里的一个故事。”本多和清显觉得这个故事和自己小时候听的童话十分相似,觉得惊讶,但话题转到是否相信转生的讨论。清显和本多从来没有参加过这个话题的讨论,未免有点沉吟不决。清显抬眼瞟了一下本多,显然是探询他的意见。平时我行我素的清显一到讨论抽象性问题时,必定流露出不知所措的表情,这反而给本多一个轻轻的刺激,如同被马刺踢了一脚的马匹,使他昂奋。“如果真有转生的话。”本多有点迫不及待地说:“像刚才这个天鹅的故事所说的那样,具有知道自己前世的智慧,这当然很好。但如果没有这种智慧,那么断绝的精神、丧失的思想,在后来的人生里就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于是产生另一种新的精神、新的思想……这样的话,在时间上并列的各个转生体就只能与分散在同一时代的空间里的每个人的个体具有相同的意义……这不就失去了转生的本来意义吗?如果把转生作为一种思想进行思考,有这样把几种毫不相干的思想囊括在一起的思想吗?现在我们对自己的前世没有丝毫的记忆,所以以后的转生就像努力求证绝无确证的东西一样徒劳无益。要证明转生,就必须具有等同地看待前世和现世,进行比较对照的思想立场。但是,人的思想肯定要偏袒前世、现世、来世中的一方。因为人们无法从置身于历史之中的‘自己的家园’里逃脱出来。佛教所谓的‘中道’大概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但是,‘中道’是不是可以被人掌握的有机性思想,我不是怀疑。“退一步说,如果把人具有的一切思想都作为各种迷妄来考虑,那么必须具有第三种立场,从而分别识别从前世转生到现世的一个生命所包皮含的前世的迷妄和现世的迷妄。只有这第三种立场才能证明转生,而对转生的本人只是一个永恒的谜。这第三种立场恐怕就是悟道的立场,所以只有超脱转生的人才能掌握转生这种思想。但即使抓住了转生这个思想,此时转生不是已经不复存在了吗?“我们活在世上,拥有死亡的丰富东西,例如葬礼、墓地、墓碑前枯萎的花束、死者的记忆、亲眼所见的亲属的死亡、还有对自己死亡的预测……“那么,也许死者同样拥有生的丰富的东西,例如从死者的国度眺望的我们生者的城镇、学校、工厂的烟囱、不断的死和不断的生的人……“所谓转生,难道不就是与我们从生者看死者的角度相反的、从死者看生者的表现吗?这不就是仅仅改变一下观察角度的问题吗?”“那么,人在死后,为什么他的思想、精神还能传给后人?这又怎么解释呢?”乔·披语调平静地表示反对。本多思维敏捷、血气方刚,略带轻视的口气断然回答:“这和转生是两码事。”“怎么是两码事呢?”乔·披态度安详地说:“一种思想在不同的个体里会超越时间被继承,这你总得承认吧。既然如此,同样的个体即使超越时间也可以继承各种思想,这也没什么可奇怪的吧?”“猫和人是同样的个体吗?还有刚才故事里面的人和天鹅、鹌鹑、鹿是同样的个体吗?”“从转生思想的角度来说,都把他们称为同样的个体。即使肉体没有连续,只要妄念连续,就可以视为同样的个体。其实,不叫‘个体’,称为‘一个生命的延续’也许更好。“我丢失了那颗具有纪念意义的祖母绿戒指。因为戒指不是生灵,不能转生。不过,丧失意味着什么呢?对我来说,丧失似乎就是出现之本。总有一天,戒指又会像绿色的星辰一样出现在夜空。”说到这里,王子仿佛悲上心头,不由自主地离开话题。“不过,乔·披,那颗戒指也许是什么生灵的化身。”克利萨达殿下天真地说:“说不定自己双脚跑走的哩。”“要是这样的话,那颗戒指现在也许已经转生为像京香那样漂亮的姑娘了。”乔·披立刻沉浸在恋爱的回忆里:“别人来信都说她平安无事,可为什么就她不给我来信呢?所有的人都在安慰我。”本多对他们的谈话没有留意,却在思考刚才乔·披说的那个有些怪异的观点。的确也可以认为人不是个体,而视为一个生命的延续;不是静止的存在,而是流动的存在。那么,正如王子所说,一种思想在各自不同的“生命延续”中被继承与一个“生命的延续”在各种不同的思想中被继承其实是一样的。因为生命与思想成为一个统一体。如果把生命与思想是统一体的哲学理念推而广之,那么囊括无数生命延续的巨大生命潮流之环、即人们所称呼的“轮回”也可能是一种思想……在本多沉思冥想的时候,清显却正和克利萨达一起在暮色渐浓的黄昏里,用沙子专心致志地堆砌寺院。但是用沙子很难砌出暹罗风格的寺院尖塔和屋脊上的鱼尾形装饰。克利萨达巧妙地利用潮湿的沙团堆砌出极其精致的尖塔,他的如女人般纤细柔软的褐色的手在用潮湿的沙子做成的屋顶上小心翼翼地拉捏出翘起的鱼尾形。然而,痉挛似地翘起的、沾满沙子的褐色手指支撑的鱼尾形只在空中停留极其短暂的时间,沙子一干,屋顶装饰便立刻折断崩塌下来。本多和乔·披也停止讨论,看着这两个像小孩子一样兴高采烈地玩堆砌沙子的游戏。沙子建造的寺院也需要灯光。如此精巧细致雕刻出来的正门和窗户在黄昏暮色里变成只剩下一团黑糊糊的轮廓。摔碎的白浪,如同临终的白眼,聚集着在这世上行将消失的亮光,寺院在这白色的背景下变成一幅朦胧的剪影画。不知不觉之间,他们头顶上已是满天繁星。银河横亘,清晰闪耀。本多对星星知道得很少,但还是立即指出银河两岸的牵牛星和织女星,以及张开巨大的翅膀给他们做媒的天鹅座北十字星。四个年轻人倾听着远比白天响亮的涛声,凝视着白天明显隔阂的大海与沙滩现在融化在一个黑暗里,感受着夜空越来越多的星星密集拥挤的威压……他们包皮裹这天地之间,仿佛置身于一个无形的巨大的古琴般的乐器里。这正是一把古琴!他们是混进琴箱里的四粒沙子,里面是无边无际的黑暗,琴箱外面却是光明灿烂的世界,绷着从龙角到云角的十三根弦。倘若有一双无比白皙灵巧的手来弹奏,定然发出日月星辰悠然运行般的美妙音乐,震撼摇晃琴箱里的四粒沙子。微风轻拂大海的夜色。海潮的气味、被海水冲到沙滩上的海藻的气味,都让裸露在凉爽夜气里的年轻人的肉体充满颤动的情绪。海风的潮气渗透进肌肤,反而使他们喷发出火热的激情。“回去吧。”清显突然说。这当然是请客人回去吃晚饭。但本多明白清显惦念的是末班车的时间。
或许您还会喜欢:
黑暗塔之二:三张牌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三张牌》是长篇小说《黑暗塔》的第二部。《黑暗塔》的故事灵感在某种程度上来自罗伯特·勃朗宁的叙事诗《去黑暗塔的罗兰少爷归来》(其实这部作品亦受莎士比亚剧作《李尔王》的影响)。《黑暗塔》的第一部《枪侠》,交代了罗兰作为一个“转换”了的世界的最后一名枪侠, [点击阅读]
万灵节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一艾瑞丝-玛尔正在想着她的姐姐罗斯玛丽。在过去将近一年里,她极尽可能地试着把罗斯玛丽自脑海中抹去。她不想去记起。那太痛苦——太恐怖了!那氰化钾中毒发蓝的脸孔,那痉挛紧缩的手指……那与前一天欢乐可爱的罗斯玛丽形成的强烈对比……呵,也许并不真的是欢乐。 [点击阅读]
万物有灵且美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作者简介JamesHerriot吉米•哈利(1916—1995)(原名JamesAlfredWight)苏格兰人。一个多才多艺的兽医,也是个善于说故事的高手,被英国媒体誉为“其写作天赋足以让很多职业作家羞愧”。平实而不失风趣的文风和朴素的博爱主义打动了千千万万英美读者,并启发了后世的兽医文学。 [点击阅读]
了不起的盖茨比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那就戴顶金帽子,如果能打动她的心肠;如果你能跳得高,就为她也跳一跳,跳到她高呼:“情郎,戴金帽、跳得高的情郎,我一定得把你要!”托马斯-帕克-丹维里埃①——①这是作者的第一部小说《人间天堂》中的一个人物。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 [点击阅读]
修道院纪事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在王室名录上第五位叫唐·若奥的国王今天晚上要去妻子的卧室。唐娜·马丽娅·安娜·若泽珐来到这里已经两年有余,为的是给葡萄牙王室生下王子,但至今尚未怀孕。宫廷内外早已议论纷纷,说王后可能没有生育能力。但这仅限于关系亲密者之间的隐隐低语,以免隔墙有耳,遭到告发。要说过错在国王身上,那简直难以想象,这首先是因为,无生育能力不是男人们的病症,而是女人们的缺陷,所以女人被抛弃的事屡见不鲜。 [点击阅读]
唐璜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是苏格兰贵族。1788年1月23日出生于伦敦。他天生跛一足,并对此很敏感。十岁时,拜伦家族的世袭爵位及产业(纽斯泰德寺院是其府邸)落到他身上,成为拜伦第六世勋爵。1805-1808年在剑桥大学学文学及历史,他是个不正规的学生,很少听课,却广泛阅读了欧洲和英国的文学、哲学和历史著作,同时也从事射击、赌博、饮酒、打猎、游泳等各种活动。 [点击阅读]
复仇的女神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玛柏儿小姐习惯在下午,看第二份报。每天早上,有两份报送到她家里。如果头一份能准时送到的话,她会在吃早点时读它。送报童很不一定,不是换了个新人,就是临时找人代送。报童对送报的路径,各有各的做法。这也许是送报太单调了的缘故。 [点击阅读]
天涯过客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请各位旅客系上安全带!”机上的乘客个个睡眼惺忪地在身旁摸索着,有人伸着懒腰,他们凭经验知道不可能已经抵达日内瓦。当机舱长威严的声音再度宣布:“请系上安全带!”时,细碎的瞌睡声漫成一片呻吟。那干涩的声音透过扩音机,分别以德、法、英文解释着:由于恶劣天气的影响,机上乘客将有短时间会感到不适。史德福-纳宇爵士张口打了个大呵欠,伸着双手把身子挺得高高的,再轻轻扭动两下,才依依不舍地从好梦中醒来。 [点击阅读]
安德的代言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星际议会成立之后1830年,也就是新元1830年,一艘自动巡航飞船通过安赛波①发回一份报告:该飞船所探测的星球非常适宜于人类居住。人类定居的行星中,拜阿是距离它最近的一个有人口压力的行星。于是星际议会作出决议,批准拜阿向新发现的行星移民。如此一来,拜阿人就成为见证这个新世界的第一批人类成员,他们是巴西后裔,说葡萄矛浯,信奉天主教。 [点击阅读]
寂静的春天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寂静的春天前言副总统阿尔·戈尔作为一位被选出来的政府官员,给《寂静的春天》作序有一种自卑的感觉,因为它是一座丰碑,它为思想的力量比政治家的力量更强大提供了无可辩驳的证据。1962年,当《寂静的春天)第一次出版时,公众政策中还没有“环境”这一款项。在一些城市,尤其是洛杉矶,烟雾已经成为一些事件的起因,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还没有对公众的健康构成太大的威胁。 [点击阅读]
巴黎圣母院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维克多•雨果(VictorHugo)(l802~1885)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法国浪漫主义学运动的领袖。他的一生几乎跨越整个19世纪,他的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创作力经久不衰。他的浪漫主义小说精彩动人,雄浑有力,对读者具有永久的魅力。【身世】雨果1802年生于法国南部的贝尚松城。 [点击阅读]
幽灵塔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我要讲的这段亲身经历,其离奇恐怖的程度恐怕无人能比。虽不清楚世上到底有没有幽灵,可我的这段经历,却发生在孤寂山村中一栋传说有幽灵出没的老房子里。故事的主人公就像幽灵一样飘忽不定,徘徊哀叹,而且她还像《牡丹灯笼》中的小露①一样,是个年轻美丽的女子。那是发生在大正初年的事情。虽说已经过去20多年了,但每次当我回想起来,都不禁怀疑自己是否做了一个恐怖的噩梦。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