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丰饶之海 - 第一卷 春雪 第三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清显捅了捅本多的肩膀,示意他看湖对岸的院子。本多转过头,目光从野草之间透过去,注视着对岸这一群妇女的动静。两个人如同年轻的狙击手在聚精会神地观察。母亲高兴的时候,往往到院子里散步。平时只有贴身女仆陪伴着,今天却还有两个女客人,一老一少,紧跟在母亲的身后。母亲、老太太以及女仆的衣着都很朴素,惟有那个年轻女客人穿着淡蓝色的和服,上面还有刺绣。在白砂之上、湖水之滨,那丝绸的光泽如同拂晓的天空闪耀着冷光。她们小心翼翼地踩踏不规则的踏石时发出的笑声在清爽的秋空荡漾,那显得过分清脆的笑声带着矫揉造作的痕迹。清显对这座宅第的女人们这种拿腔拿调的笑声感到厌恶,而本多却像聆听雌鸟婉啭的雄鸟一样,两眼发光。清显也明白这一点。两人的胸脯压断不少晚秋发干发脆的草茎。清显觉得只有那位淡蓝色和服的女人不会发出这样矫揉造作的笑声。她们打算从湖畔登上红叶山,故意选择必须经过几道石桥的难走的小路,由女仆们拉着主人和客人的手勇敢上路。于是,她们的身影消失在草坪后面。“你们家女人真多啊!我的家尽是男的。”本多对自己的热心关注寻找理由,然后站起来,靠在西面的松树上,眺望着那一群妇女艰难行走的景象。红叶山的西侧山坳十分开阔,所以九段瀑布的上五段都在西侧,流人佐渡赤石的水潭里。她们正在水潭前面踩着踏石行走,那一带的红叶尤其鲜艳,连第九段小瀑布的白色水花都隐在树丛里,只见染成暗红色的水流。清显望着由女仆牵着手正踩着踏石行进的那位淡蓝色和服的女子,她低下的白色脖颈使清显想起春日宫殿下那难以忘怀的丰润白皙的脖颈。一行人走过水潭,顺着湖畔平坦的小路,这一带的湖岸离中之岛最近。清显一直目不转睛地注视那位淡蓝色和服的女子,但是当他从侧面认出这个女人是聪子时,突然觉得大失所望。怎么自己一直没有觉察出她就是聪子呢?为什么自己一心认定她是一个素不相识的美貌女子呢?既然对方破灭了自己的幻影,自己也就没有躲藏的必要了。他一边掸掉裙裤上的草梗一边站起来,走到完全显露自己的松枝下面,大声呼喊:“喂……”清显的突如其来的快活举动,本多吃了一惊,探出身子。如果他不了解自己的这个朋友在梦幻破灭时会变得快活起来的性格,肯定本多会以为他抢先表现自己。“谁呀?”“聪子。记得给你看过她的照片。”清显轻蔑这个名字的态度甚至从他的语调中都能感觉出来。聪子的确妙丽如花,但清显硬是闭眼不承认。因为他非常明白:聪子爱他。清显不仅轻蔑、甚至冷酷对待爱慕自己的人。恐怕没有任何人像本多这样早就觉察出他的这种卑劣性格。本多估计,清显从十三岁知道自己的美貌大受众人喝彩的时候开始,他的倨傲如同霉菌就在心里悄悄地繁殖蔓延,终于成为自己的情感。那银白色的霉菌花,如同银铃,一碰它,仿佛会发出响声。实际上,清显作为朋友对本多的危险的诱惑也许正出于此。想与清显交友却没有成功,反而被他嘲笑的同学不在少数。惟有本多对他冷酷的毒素能够做到应付自如的试验获得成功。本多讨厌那个目光阴郁的学仆饭沼,这也许出于误解,但因为他从饭沼的脸上看到失败者那种司空见惯的表情。本多虽然没见过聪子,但从清显的许多事情中早已熟悉这个名字。绫仓聪子的家是羽林二十八家之一,其源为人称“藤家蹴鞠之祖”的难波赖辅,从赖经家分出来后,至第二十七代成为侍从,移居东京,居住在麻布的旧武士宅第里。该家族以擅长和歌、蹴鞠著称,其嗣子在童年受赐从五位下,后官至大纳言。松枝侯爵一直羡慕自己家族世代缺少的风雅气息,希望下一代具有大贵族那样的高雅气质,于是征得父亲的同意后,从小就把清显寄养在绫仓家里。于是清显受到公卿家风的熏陶,为比他大两岁的聪子所疼爱,上学之前,聪子成为清显惟一的姐姐,也是惟一的朋友。绫仓伯爵说话带着京都口音,为人温和亲切,教幼小的清显学习和歌和书法。绫仓家至今还保留着王朝时代玩双六盘游戏直至深夜的习惯,胜者可获得皇后恩赐的点心等奖品。清显受到伯爵的高雅文化的熏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从他十五岁开始,每年都让他参加御歌所举办的宫中新年和歌吟咏会,至今未辍。起初清显觉得是一种义务,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不知不觉变成一种期盼,盼望着去参加眷恋不已的高雅的新年和歌会。聪于今年芳龄二十。从清显的相册里,可以看到她与清显耳鬓厮磨的少年到最近参加五月底的“神宫”祭祀的芳姿的成长过程。二十岁这个年龄,虽然已过妙龄韶华时光,但聪子尚未结婚。“她就是聪子啊?那么,那一个大家都小心伺候、穿着深灰色和服短外褂的老太太是谁呀?”“噢,那个呀……对了,那是聪子的大伯母,寺院的住持尼。戴着怪里怪气的头巾,一下子认不出来。”这的确是一位稀客,肯定是第一次光临这里。要是聪子一个人来,母亲不会亲自陪同,月修院住持来访,那就不一般了。住持尼难得来东京一次,既然来了,肯定是聪子提议带她到松枝家看红叶。清显寄养在绫仓家的时候,也受到这位住持尼的疼爱,但清显现在毫无印象。他只记得在学习院中等科上学的时候,有一次住持尼到东京来,绫仓家叫他去,在那里见过一面。不过,住持尼白皙的面孔、和蔼的态度、文雅的举止、柔中有刚的谈吐至今记忆犹新。对岸的一行人听到清显的叫声,同时停住脚步,看见从中之岛的铁鹤旁边的茂密草丛中突然像海盗一样钻出的两个年轻人,都大吃一惊。她们的一举一动,两个年轻人都看得清清楚楚。母亲从腰带间取出小扇子,指了指住持尼,做出敬礼的示意。清显便在岛上对住持尼深鞠一躬,本多也跟着鞠躬,住持尼在下面还了礼。母亲打开扇子招呼他们下去,那扇面上的金粉映着红叶染成鲜红色。于是,清显明白,必须让朋友把船划到对岸去。清显帮着本多急急忙忙解缆绳的时候,还用责备的口吻说:“只要有机会到这儿来,聪子绝不会放过,而且显得十分自然。大伯母完全被她利用了。”虽说是为了向住持尼请安,清显却如此心急如火地要去对岸,本多怀疑这句话恐怕是自我辩解。他对本多麻利稳当的动作显出心急火燎的样子,用他纤细白嫩的手指软弱无力地搭在粗大的缆绳上帮忙解开。那种急不可待的模样足以引起本多的怀疑。本多背朝对岸划船的时候,仿佛由于绯红的水光的映照,清显的眼睛显得很兴奋,但他神经质般避开本多的目光,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对岸。大概由于同是处在成长期的两个年轻人的虚荣心的缘故,清显不想让朋友发现自己心灵对那个女人做出的最脆弱反应的部分。而正是这个女人,对自己的童年了解得一清二楚,并且在感情上完全支配过自己,甚至自己身上那小小的白白的大葱花蕾也许都被她看过。本多把船划到岸边,清显的母亲说一句“啊,本多划得真好。”表示慰劳。她长着一张瓜子脸,两道八字眉略显忧伤,即使笑起来,仍然是一副苦相,但这未必就是多愁善感的性情的流露。她既现实,又要感觉迟钝,把自己磨炼成习惯、容忍丈夫那种粗俗的乐观性格和放荡行为,所以她绝对不可能细致入微地体察清显心灵深处的细腻反应。聪子的目光始终盯着清显,对他的一举一动绝不放过。那一双坚定而明亮的眼睛,一般给人爽快宽容的感觉,清显却畏惧胆怯,从她的眼神里总是感觉到苛责的态度。“今天是住持尼光临,实在是难得的机会,打算向她请教。我想先请她到红叶山走一走,就到这里来了。没想到刚才听见粗野的怪叫声,实在令人吃惊。你们在岛上干什么呀?”母亲问。“不干什么,只是看着天空。”清显故意回答得莫可名状。“看天空?天上有什么好看的?”母亲对肉眼看不见的东西就无法理解,她认为自己的这种天性并没有什么可羞耻的,而清显倒觉得这是母亲惟一的优点。所以,她居然想聆听佛法,其心虽可嘉,却未免滑稽。住持尼听着母子这番对话,恪守客人的身份,脸上始终挂着谦和的微笑。清显故意不把正面对着聪子。聪子则仔仔细细地盯着清显俊俏的脸颊上那粗黑乱发的光泽。于是,大家一起登上山路,一边欣赏沿途的红叶,一边说出在树梢上清脆鸣啭的鸟名,一路上谈笑风生,十分愉快。两个小伙子无论怎么放慢脚步,也还是走在最前面,把簇拥着住持尼的妇女们抛在后面。本多抓住这个机会,第一次谈论聪子。当他赞美聪子的美貌时,清显冷淡地说:“你这么认为吗?”本多明白,如果自己说聪子长得丑,肯定会伤害清显的自尊心,但是清显的回答显示出神经质的冷漠。显然,清显认为,不管他本人是否关心,这位与自己多少有关的女人必须是美丽的。一行人好不容易来到水潭下面,从桥上仰望第一段瀑布奔腾泻下。住持尼是第一次观赏松枝家的瀑布,就在母亲衷心等待住持尼的赞美之辞时,清显却突然发现这一天无论如何也无法忘记的不祥之物。“怎么回事?瀑布口的水流怎么那样分成两岔?”清显说。母亲也觉得蹊跷,便打开扇子,挡住从树林间漏下来的阳光,抬头想看个究竟。为了让泻落下来的水流呈现千姿百态的景观,巧妙地安排山石的布局,但不可能在瀑布口设计出如此分岔的水流。瀑布口上的确有一块突出的岩石,但不会把水流搅成这个样子。“是怎么回事呀?好像有什么东西堵在那里……”母亲困惑地对住持尼说。住持尼似乎已经看出什么名堂,但没有点破,笑而不言。于是,清显认为他必须如实说出看见的东西,但又怕扫了大家的兴,犹豫不决。而且他知道,其他人也都已经看出来了。“那不是一条黑狗吗?脑袋瓜耷拉下来。”聪子直言道出,于是大家这才恍然大悟似地喧嚷起来。清显的自负心受到伤害。聪子以女人似乎没有的勇气一语道破那是不祥的狗的尸体,但是她天生的甜美清脆的声音、明白事情分量而恰到好处的开朗、真诚的坦率态度,都显示出无可挑剔的高雅。这种高雅犹如玻璃容器里的水果那样新鲜秀美,使得清显为自己的犹豫不决感到羞耻,同时也对聪子具有教育者的力量感到畏惧。母亲立刻命令女仆,把玩忽职守的园艺师叫来,同时对自己的过失向住持尼深表歉意。然而,住持尼出于大慈大悲的佛心,提出一个奇怪的建议:“既然我见到了,大概也是一种缘分吧。赶紧埋葬造冢,祈祷冥福吧。”这条狗大概由于受伤或者生病来到水源处喝水,不慎溺水而死,尸体顺水而下,堵在瀑布口的岩石上。本多佩服聪子的勇气。在他的眼里,瀑布口上面飘浮着些许薄云的晴朗的天空、飞溅起瀑布清冽的水花悬在半空的黢黑的死狗、那闪亮的湿漉漉的毛、那张着大嘴露出来的洁白的牙齿和黑红色的口腔,仿佛都近在眼前。本来是观赏红叶,却变成埋葬死狗,这对所有人似乎都是一种愉快的变化,女仆们的举止顿时活跃起来,以此掩饰着内心的焦躁。大家走过石桥,在模仿观瀑茶室的结构建造的凉亭里休息。这时,园艺师匆匆忙忙赶来,千道歉万赔罪,然后冒着危险爬上陡峭的山岩,把湿漉漉的死狗抱下来,寻找一个合适的地方,挖坑埋掉。“我去摘些花来,清显能帮忙吗?”聪子说。她谢绝女仆要求帮忙的表示。“打算给狗献什么花呀?”清显勉强应付一句,大家都笑起来。这时,住持尼脱下和服短外褂,露出罩着短袈裟的紫色法衣。人们都觉得这位德高法深的住持尼的在场,就会逢凶化吉,她会把小小的不祥化人无垠的光明天空里。母亲笑着说:“您要为它祈祷冥福,这条狗是多大的造化啊,来世一定投胎做人。”聪子走上山去,清显跟在她后面。聪子眼尖,只要一看见还没有凋谢的龙胆花,就摘下来。清显除了枯萎的野菊花外,没有发现别的什么花。聪子自然大方地弯腰摘花的时候,她的浅蓝色和服的下摆就显示出她的与苗条的身体很不相称的粗腰。清显觉得自己透明而孤独的脑子如同一股被搅动而涌起的水底的泥沙,他有点讨厌这种浊流。聪子采撷几朵龙胆花,突然站起来,挡在心不在焉地望着别处跟随而来的清显的面前。清显平时一直不敢正视的聪子的秀目清眉、明眸皓齿如同幻影般朦胧浮现在他的眼前。“清,如果突然有一天我不在了,你会怎么样?”聪子压低嗓门,说得很快。
或许您还会喜欢:
银河系漫游指南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0
摘要:书评无法抗拒——《波士顿环球报》科幻小说,却又滑稽风趣到极点……古怪、疯狂,彻底跳出此前所有科幻小说的固有套路。——《华盛顿邮报》主角阿瑟·邓特与库尔特·冯尼格笔下的人物颇为神似,全书充满对人类社会现实的嘲讽和批判。——《芝加哥论坛报》一句话,这是有史以来最滑稽、最古怪的科幻小说,封面和封底之间,奇思妙想随处可见。 [点击阅读]
银湖宝藏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那是一个烈日炎炎的六月天,中午时分,“小鲨鱼”号——最大的客货两用轮船中的一艘,正以它那强有力的桨轮拍打着江上的潮水。它清早就离开了小石城,现在即将抵达路易士堡。从外表看,这艘轮船同在德国河流中常见到的轮船很不相同。下部结构,仿佛是一艘大而低矮的艇。由于北美江河上有许多浅滩,这种结构可以避免一些事故。小艇上面,仿佛是一幢三层的楼房。甲板底下,安装着锅炉和汽轮机,堆放着煤和货物。 [点击阅读]
镜中恶魔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我们的心仍旧战栗1987年我到德国后曾在柏林生活了三年。当时柏林还是一座有一堵“移动的”墙的城市。有些日子这堵墙就立在街的尽头,而在另一些日子它又不在那里了。我深信:那墙由生活在不毛之地的动物驮在背上游走。兔子和乌鸦,这些被射杀的动物就像枪管一样令我感到恐惧。墙消失了,被射杀的动物逃到乡下去了。可能它们逃亡时心也怦怦地跳,就像此前许多遭追杀者那样。当时正值严冬,墙的后方一片荒凉犹如不毛之地。 [点击阅读]
阴谋与爱情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第一场乐师家里的一房间。米勒正从圈椅里站起来,把大提琴靠在一旁。米勒太太坐在桌旁喝咖啡,还穿着睡衣。米勒(很快地踱来踱去)事情就这么定了。情况正变得严重起来。我的女儿和男爵少爷已成为众人的话柄。我的家已遭人笑骂。宰相会得到风声的——一句话,我不准那位贵公子再进咱家的门。 [点击阅读]
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p{text-indent:2em;}一“世间的事物,还有许多未被写下来的,这或出于无知,或出于健忘,要是写了下来,那确实是令人鼓舞的……”半个世纪以前,我出生于俄罗斯中部,在我父亲乡间的一个庄园里。我们没有自己的生与死的感觉。 [点击阅读]
随感集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白开元译1梦,我心灵的流萤,梦,我心灵的水晶,在沉闷漆黑的子夜,闪射着熠熠光泽。2火花奋翼,赢得瞬间的韵律,在飞翔中熄灭,它感到喜悦。3我的深爱如阳光普照,以灿烂的自由将你拥抱。4①亲爱的,我羁留旅途,光阴枉掷,樱花已凋零,喜的是遍野的映山红显现出你慰藉的笑容。--------①这首诗是赠给徐志摩的。1924年泰戈尔访毕,诗人徐志摩是他的翻译。 [点击阅读]
隐身人
作者:佚名
章节:58 人气:0
摘要:冬天的最后一场大雪,使二月初的高原变得格外寒冷。一个陌生人,冒着刺骨的寒风和漫天飞舞的雪花,从布兰勃赫斯特火车站走来。他浑身上下裹得严严实实,一顶软毡帽的帽檐几乎遮住了他整个脸,只露出光亮的鼻尖。套着厚手套的手,费力地提着一只黑色小皮箱。雪花飘落在他的胸前、肩头,黑色的小皮箱也盖上了白白的一层。这位冻得四肢僵直的旅客跌跌撞撞地走进“车马旅店”,随即把皮箱往地上一扔。“快生个火。 [点击阅读]
隔墙有眼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1六点钟过了。一小时前去专务董事办公室的会计科科长还没有回来。专务董事兼营业部主任有单独的办公室,和会计科分开。天空分外清澄。从窗外射进来的光线已很薄弱,暮色苍茫。室内灯光幽暗。十来个科员没精打采,桌上虽然摊开着贴本,却无所事事。五点钟下班时间一过,其他科只剩下两三个人影,唯有这会计科像座孤岛似地亮着灯,人人满脸倦容。 [点击阅读]
雪国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一】你好,川端康成自杀的原因是因为:他是个没有牵挂的人了,为了美的事业,他穷尽了一生的心血,直到七十三岁高龄,还每周三次伏案写作。但他身体不好,创作与《雪国》齐名的《古都》后,住进了医院内科,多年持续不断用安眠药,从写作《古都》之前,就到了滥用的地步。 [点击阅读]
雪莱诗集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0
摘要:孤独者1在芸芸众生的人海里,你敢否与世隔绝,独善其身?任周围的人们闹腾,你却漠不关心;冷落,估计,像一朵花在荒凉的沙漠里,不愿向着微风吐馨?2即使一个巴利阿人在印度丛林中,孤单、瘦削、受尽同胞的厌恶,他的命运之杯虽苦,犹胜似一个不懂得爱的可怜虫:背着致命的负荷,贻害无穷,那永远摆脱不了的担负。 [点击阅读]
霍乱时期的爱情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第一章(一)这些地方的变化日新月异,它们已有了戴王冠的仙女。——莱昂德罗·迪亚斯这是确定无疑的:苦扁桃的气息总勾起他对情场失意的结局的回忆。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医生刚走进那个半明半暗的房间就悟到了这一点。他匆匆忙忙地赶到那里本是为了进行急救,但那件多年以来使他是心的事已经不可挽回了。 [点击阅读]
霍桑短篇作品选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01牧师的黑面纱①①新英格兰缅因州约克县有位约瑟夫·穆迪牧师,约摸八十年前去世。他与这里所讲的胡珀牧师有相同的怪癖,引人注目。不过,他的面纱含义不同。年轻时,他因失手杀死一位好友,于是从那天直到死,都戴着面纱,不让人看到他面孔。——作者注一个寓言米尔福礼拜堂的门廊上,司事正忙着扯开钟绳。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