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丰饶之海 - 第一卷 春雪 第一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同学们在学校里议论日俄战争的时候,松枝清显询问他的最要好的朋友本多繁邦是否还记得当年的事情。繁邦也是往事依稀,只是模模糊糊还记得被人带到门外看过庆祝胜利的提灯游行。战争结束那一年,他们都已经十一岁,清显觉得理应有更加鲜明的记忆。同学们津津乐道当年的情景,大抵都是从大人那里听来的,再添加一些自己隐约含糊的记忆罢了。松枝家族中,清显的两个叔叔就是在那场战争中阵亡的。祖母因此至今还享受遗属抚恤金。但是她没有使用这笔钱,而是一直供奉在神龛里。大概由于这个缘故,家里珍藏的那本日俄战争图片册中,清显对明治三十七年(1904)六月二十六日拍摄的题为“祭吊德利寺附近阵亡者”的那张图片印象最深。这张用暗褐色的油墨印刷的图片与其他各种各样的图片全然不同,摄影的构图极具绘画性,简直不可思议,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数千士兵仿佛成为巧妙安排在画面上的人物。正中间竖立一根很高的白色木头墓碑,集中突出整个画面效果。图片的背景是隐隐约约的逶迤远山,左面是逐渐高起的辽阔原野,右面的远处是一片稀疏的小树丛,消失在黄尘弥漫的地平线,接着是连绵的山脉,以及向右边渐渐高耸的树林,树间露出昏黄的天空。图片的前景耸立着六棵参天大树,各自保持大致相同的距离,具有平衡感。不知道是什么树,但英姿飒爽,树冠如盖,茂密的树叶随风摇曳,一副悲壮的气氛。辽阔的原野远处泛着微光,近处是倒伏的野草。画面正中是一座祭坛,祭坛上插着细小的白木墓碑和飘动的白布,还摆放着许多鲜花。此外就是士兵,几千名的士兵。近处的士兵都背对照相机,军帽垂下白布帘,肩上斜佩着武装带。他们没有整齐列队,凌乱地聚集在一起,一个个垂头丧气的样子。只有左面角落近处的几个士兵露出半张忧郁的面孔,如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中的人物。而左面远处则是无数士兵围成巨大半圆形一直延伸到原野尽头。这数不清的人群自然无法一一看清他们的容貌,他们密密麻麻地聚集在树林之间。无论是近处还是远处的士兵,都映照在一种黯淡的微光里,绑腿和军靴的轮廓闪耀着亮光,低垂的脖颈和肩膀的线条也闪闪发亮。因此整个画面弥漫着一种难以言状的悲痛气氛。所有的人们都向中间小小的白色祭坛上的鲜花和墓碑奉献上自己波浪起伏的心灵。从延伸到原野尽头的庞大人群中涌动着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哀思,形成沉重而巨大的铁环逐渐向中间的祭坛圈围过去……清显从这张暗褐色的旧图片里仿佛感受到无尽的悲哀。清显已经十八岁。虽然如此,他那颗纤弱的心灵往往沉浸在悲伤忧郁的情绪里。可以说,生他养他的家庭对此几乎无能为力。他的家座落在涩谷的地势较高的地方,在那所深宅大院里,很难找到一个和他思想相通的人。正因为是武士之家,父亲封为侯爵,在幕府末期依然为过去的低卑门第感到羞耻,遂将嫡出长子清显从小就寄养在公卿家里。如果不是如此,恐怕清显也不会形成现在这样的性格。松枝侯爵的宅第位于涩谷郊外,占地广袤,在十四万坪的土地上,楼阁毗连,梁栋生辉。正房是日本式建筑,庭院里建有一栋英国人设计的富丽堂皇的洋房。这栋无须脱鞋就能进屋的松枝洋式豪宅是所谓四大名宅之一,这其中包皮括大山元帅的著名宅邸。庭院的中间是一泓宽阔的湖水,以红叶山为背景。湖里可以划船,湖中有一小岛,名叫“中之岛”。湖面的萍逢草开着黄花,湖里还可采摘莼菜。正房的大厅面对大湖,洋房的宴会厅也临湖面水。岸边及小岛等处灯笼垂挂,达二百之多。岛上立有铁铸仙鹤三只,一只优雅垂颈,两只仰首冲天。红叶山顶有一瀑布,几道水柱跌落,绕山腰,穿石桥,注入佐渡的赤石后面的水潭,然后汇进湖里,滋润着会绽开鲜艳花朵的菖蒲根部。湖里能钓鲤鱼,冬天还能钓鲫鱼。侯爵同意每年对外开放两次,让远足的小学生前来参观。清显小时候,被仆人用甲鱼吓唬过,所以最怕甲鱼。那是因为祖父生病,有人送给他一百只甲鱼滋补身体,家里人把这些甲鱼放养在湖里。结果繁殖起来。仆人吓唬清显说,要是手指被甲鱼咬住,怎么拔也拔不出来。庭院里盖有几间茶室,还有一间很大的台球室。正房的后面是祖父手植的一片扁柏林,经常能挖到山药。林间小路一条通往后门,另一条爬上平缓的山丘。家里人称为“神宫”的神殿座落在宽阔的草坪上。神殿里祭祀着祖父和两个叔叔的亡灵。石阶、石灯笼、石牌坊,完全按照正规的神殿结构建造,只是在石阶下面本来应该摆放一对石狮的地方却竖放着两发日俄战争使用过的炮弹。涂上了白漆。在神殿下面地势稍低的地方,还有一座供奉五谷神的稻荷神社,神社前面是一排壮观的藤萝架。祖父的忌日是五月底,每年这一天,全家人聚集在这里,紫藤正是盛开时节。妇女们怕太阳晒,都躲在藤萝架下。她们比平时更精心修饰打扮的白皙的脸上落着紫藤的花影,恍若优雅的死神的影子。妇女们……其实,这座豪宅里居住着数不清的女人。不言而喻,为首的是祖母。但祖母不住在正房,而是住在离正房稍远的地方,由八个女仆伺候,过着悠闲的日子。无论阴晴雨雪,每天早晨,母亲梳洗完毕,便由两个仆人陪伴,去祖母那里请安。这是家里的规矩。每次婆婆都要仔仔细细第端详这个儿媳妇一番,然后眯起慈祥的眼睛,说道“你梳这个发型不好看,明天梳一个时髦的来看看,一定很合适你的哟。”第二天,母亲梳一个时髦的发型过去请安。祖母却说道:“我看哪,都志子属于那种古典美人,时髦的发型不合适,明天还是梳发髻来吧。”因此,在清显的记忆里,母亲总是不断地变换发型。梳头师及其徒弟也常住在家里,除了给女主人梳发外,还要伺候四十多个女仆梳头。这位梳头师只有一次对男子的发型表现出兴趣,那是清显在学习院中等科一年级读书,为皇族牵裙裾而参加宫中的祝贺新年会即将出门的时候。这位梳头师说:“虽说学校规定一律剃光头,可是今天进宫穿这一身大礼服,就不能是光头呀。”“留头发要挨训斥的。”“不要紧,我给你做一个发型,反正你要戴帽子的吧。把帽子脱下来的时候,你会比其他年轻人更有男子气。”话虽这么说,十三岁的清显被他剃出一个铮亮的光头。梳子在脑袋上刮得生疼,头油渗进皮肤里。尽管他怎么自夸手艺高超,戴上假发后,一照镜子,并不见得多么光彩。然而,在这次新年祝贺宴会上,清显罕见地获得美少年的称誉。明治天皇也曾御驾亲临这座宅第一次。为了接待天皇,在庭院里以大银杏树为中心拉上帷幕,举行相扑表演,请陛下在洋房二楼的阳台上观赏。那个时候,清显也被也许进谒,天皇还摸了一下他的脑袋。说起来,这已经是四年前的事,这此进宫参加新年祝贺会,也许陛下还记得自己。清显把这个想法也告诉梳头师。“对了,少爷的脑袋是天皇陛下亲自抚爱过的呀。”梳头师说着,在榻榻米上后退几步,对着清显还显得稚气的后脑勺毕恭毕敬地击掌合十行起大礼。牵裙裾的侍童的服装是一色天鹅绒蓝上衣,短裤及膝,胸前左右各缀两对白色大绒球,左右两边袖口和裤子上也缀有同样毛茸茸的绒球。腰间佩剑,脚下是白袜子、按扣黑漆皮鞋。衬衫的白色花边宽领中间系一条白绢领带。头上是装饰有一根大羽毛的拿破仑式帽子,用丝带吊在背上。宫中每年挑选二十多名学习成绩优异的华族子弟在新年的头三天轮流进宫,四名为皇后牵裙裾,两名为妃殿下牵裙裾。清显为皇后和春日宫妃殿下各牵过一次裙裾。清显为皇后牵裙裾的时候,随着皇后走过宫内侍从舍人焚燃麝香的走廊,安详款步进入谒见厅。庆祝宴会开始之前,他一直侍立在接受众人谒见的皇后身后。皇后品德高尚,聪颖过人,但当时已近六十。相比之下,春日宫才三十出头,不论是容貌、气质,还是健美秀雅的体态风度,都正如绚丽盛开的鲜花。如今清显记忆犹新的并非凡事喜欢朴实的皇后的裙裾,而是妃殿下的四周镶嵌无数珍珠的、黑色斑纹飞舞的白色大毛皮裙裾。皇后的裙裾上有四个手环,妃殿下的裙裾上有两个手环。侍童们经过多次练习,持着手环随后按照规定的步子行走,不会要什么困难。妃殿下头发乌黑,泽润光亮,盘结头顶,但还有几缕青丝垂下来,从丰满白皙的脖颈一直落到身穿袒胸礼服而裸露的细嫩肩膀上。她姿势端庄,步履稳健,所以在后面牵着裙裾的清显感觉不到她的身体的摇动。但是,在清显的眼里,宽敞的裙裾那秀媚的洁白,如同飘忽不定的云彩掩映的山顶积雪,在自己眼前时隐时现。这是他生来第一次发现女人之美令人目眩的优雅本质。春日宫妃连裙裾都洒上法国香水,那种浓郁的芳香完全盖过古雅的麝香。行走在走廊上的时候,清显脚下一绊,手里牵着的裙裾就势往后拽了一下。妃殿下毫无责怪之意,含着亲切的微笑对少年略一回头。妃殿下的回头并没有让别人觉察出来,她依然身姿端正,只是将半边脸微略侧转过来,露出些许微笑。那端正的白皙脸颊上轻拂几丝鬓发,细长的眼角闪烁着一点黑眸火一般的微笑,挺俏的鼻梁显得清秀俊美……。妃殿下那一瞬间——恐怕连侧面都说不上——的容貌犹如一件冰清玉洁的结晶的断面,斜透在清显眼里的一刹那间,他仿佛感觉到一道摇动的彩虹。父亲松枝侯爵在这次宴会上亲眼看到身穿华丽服装的儿子的飒爽英姿,情不自禁地沉浸在宿愿终于实现的无比喜悦里。他觉得儿子必将真正具有请天皇光临自己宅第的身份,一直占据侯爵心间的“冒名者”的感觉顿时一扫而光。他从儿子的身上看到宫廷与新华族的亲密关系,看到公卿与武士的最终结合。侯爵在宴会上听到人们对他的儿子的称赞褒扬,先是高兴,继觉不安。十三岁的清显的确美貌英俊。与其他侍童相比,平心而论,清显的俊美无疑出类拔萃。他的脸颊白里透红,眉宇间透着秀气,一双依然含带稚气的大眼睛,长长的眼睫毛,亮晶晶的黑眸流光闪耀。人们的赞美使侯爵第一次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儿子的确一表人才,然而美得令人产生一种无常的感觉。侯爵心里掠过一丝不安,但是他的性格极其乐观,不安的影子立即烟消云散。在清显新年进宫牵裙裾的前一年,十七岁的饭沼住进家里。其实,饭沼早就对清显感到担心。饭沼是清显的学仆,由家乡鹿儿岛的中学推荐来到松枝家,他学业优秀,身体也很壮实。松枝侯爵的祖先在当地被视为“豪爽之神”,他只是通过家庭、学校对侯爵祖先的传说想像现在的侯爵家的生活。但是,来到侯爵家一年间的耳闻目睹,这个家庭的奢侈浪费完全推翻了他原先的想像,使少年纯朴的心灵受到极大的损伤。对于别的事情,他可以视而不见,但惟有对托付给自己的清显,他不能不尽心尽职。饭沼对清显的俊美、纤弱、感受性、思维方式、兴趣……,一切的一切,都不满意。而且侯爵夫妇的教育方法也与他格格不入。他心想:即使我成为侯爵,也绝不能这样教育孩子。侯爵是怎么遵守祖先遗训的呢?侯爵只是在祭祖的时候,显得虔诚忠实,平时极少提及先祖。饭沼本来希望侯爵能够经常缅怀先祖的教导,多少对祖先表示追思之情,但这一年的现实使他大失所望。清显进宫为皇室牵裙裾回来的当天晚上,侯爵夫妇举办只有家人参加的庆祝宴会。十三岁的少年被大家笑闹着灌了几杯酒,两颊红晕。到睡觉的时候,由饭沼扶进寝室。清显裹着缎面绵被,脑袋埋在枕头里,吐着热乎乎的气息。从短发覆盖的脖颈到耳边一排绯红,仿佛看得见内部脆弱的玻璃结构一样格外细薄的皮肤透出一道道跳动的青筋。即使在昏暗里,也看得出他的嘴唇很红,从嘴里呼出的气息如同这个看似无忧无虑的少年戏谑地模仿痛苦而发出的歌声。长长的睫毛、经常活动的柔软单薄的水栖动物般的眼皮……饭沼从这张脸上知道,今天晚上无法期待这个完成光荣使命而气势豪壮的少年的感激和忠诚的誓言。清显又睁开眼睛,望着天花板。他的眼睛是湿润的。当饭沼被这双湿润的眼睛注视的时候,虽然一切与自己的意志相悖,但只有相信自己的忠实。清显大概觉得热,将赤裸着的光滑微红的胳膊枕到脑后。饭沼将他的棉睡衣的衣领合拢起来,说:“这样容易感冒。快睡吧。”“饭沼,今天我有一个闪失。要是你不告诉父母亲,我就对你说。”“什么呀?”“我今天牵着妃殿下的裙裾,不小心绊了一脚。但是妃殿下微笑着原谅我了。”饭沼听了以后,对他轻浮的话语、缺乏责任感,以及湿润的眼睛里浮现的恍惚神情,无一不觉得憎恶可恨。
或许您还会喜欢:
偶发空缺
作者:佚名
章节:56 人气:2
摘要:6.11若发生如下三种情况之一,即认为偶发空缺出现:(1)地方议员未在规定时间内声明接受职位;(2)议会收到其辞职报告;(3)其死亡当天……——查尔斯·阿诺德-贝克《地方议会管理条例》,第七版星期天巴里·菲尔布拉泽不想出门吃晚饭。整个周末他都头痛欲裂,当地报纸约稿的截稿期马上就要到了,得拼命写完。 [点击阅读]
别相信任何人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如果你怀疑,身边最亲近的人为你虚构了一个人生,你还能相信谁?你看到的世界,不是真实的,更何况是别人要你看的。20年来,克丽丝的记忆只能保持一天。每天早上醒来,她都会完全忘了昨天的事——包皮括她的身份、她的过往,甚至她爱的人。克丽丝的丈夫叫本,是她在这个世界里唯一的支柱,关于她生命中的一切,都只能由本告知。但是有一天,克丽丝找到了自己的日记,发现第一页赫然写着:不要相信本。 [点击阅读]
大卫·科波菲尔
作者:佚名
章节:75 人气:2
摘要:大卫·科波菲尔尚未来到人间,父亲就已去世,他在母亲及女仆辟果提的照管下长大。不久,母亲改嫁,后父摩德斯通凶狠贪婪,他把大卫看作累赘,婚前就把大卫送到辟果提的哥哥家里。辟果提是个正直善良的渔民,住在雅茅斯海边一座用破船改成的小屋里,与收养的一对孤儿(他妹妹的女儿爱弥丽和他弟弟的儿子海穆)相依为命,大卫和他们一起过着清苦和睦的生活。 [点击阅读]
廊桥遗梦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廊桥遗梦》向我们描述了一段柏拉图式的经典爱情,再现了一段真挚的情感纠葛,是一部社会化和本地化思维很强的力作,《廊桥遗梦》之所以让人震惊,大概是它提出了爱情的本质问题之一——人们对于性爱的态度。 [点击阅读]
大西洋底来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100 人气:2
摘要:阴云密布,狂风怒号,滔天的大浪冲击着海岸。海草、杂鱼、各种水生物被涌上海滩,在狂风中飘滚、颤动。一道嶙峋的峭壁在海边耸起,俯视着无边无际的滔滔大洋。一条破木船搁浅在岸边,孤零零地忍受着风浪的抽打。船上写着几行日文。孤船的旁边,一条被海浪选到沙滩上的小鲨鱼,发出刺耳的哀叫。在任暴的风浪里,野生的海带漂忽不走,有些在海浪里起伏深沉,有些被刮到海滩上,任凭酷热的蒸腾。 [点击阅读]
巴黎圣母院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78 人气:2
摘要:维克多·雨果(Victor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一切重大事变。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是法国有影响的人物。 [点击阅读]
悲惨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65 人气:2
摘要:米里哀先生是法国南部的地区狄涅的主教。他是个七十五岁的老人,原出身于贵族,法国大革命后破落了。他学问渊博,生活俭朴,好善乐施。他把每年从zheng府那里领得的一万五千法郎薪俸,都捐献给当地的慈善事业。被人们称为卞福汝(意为“欢迎”)主教。米里哀先生认为自己活在世上“不是为了自己的生命,而是来保护世人心灵的”。 [点击阅读]
丰饶之海
作者:佚名
章节:170 人气:2
摘要:同学们在学校里议论日俄战争的时候,松枝清显询问他的最要好的朋友本多繁邦是否还记得当年的事情。繁邦也是往事依稀,只是模模糊糊还记得被人带到门外看过庆祝胜利的提灯游行。战争结束那一年,他们都已经十一岁,清显觉得理应有更加鲜明的记忆。同学们津津乐道当年的情景,大抵都是从大人那里听来的,再添加一些自己隐约含糊的记忆罢了。松枝家族中,清显的两个叔叔就是在那场战争中阵亡的。祖母因此至今还享受遗属抚恤金。 [点击阅读]
乞力马扎罗的雪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3
摘要:乞力马扎罗是一座海拔一万九千七百一十英尺的长年积雪的高山,据说它是非洲最高的一座山。西高峰叫马塞人①的“鄂阿奇—鄂阿伊”,即上帝的庙殿。在西高峰的近旁,有一具已经风干冻僵的豹子的尸体。豹子到这样高寒的地方来寻找什么,没有人作过解释。“奇怪的是它一点也不痛,”他说。“你知道,开始的时候它就是这样。”“真是这样吗?”“千真万确。可我感到非常抱歉,这股气味准叫你受不了啦。”“别这么说!请你别这么说。 [点击阅读]
傲慢与偏见
作者:佚名
章节:70 人气:2
摘要:简·奥斯汀(JaneAusten,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是英国著名女性*小说家,她的作品主要关注乡绅家庭女性*的婚姻和生活,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活泼风趣的文字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奥斯汀终身未婚,家道小康。由于居住在乡村小镇,接触到的是中小地主、牧师等人物以及他们恬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她的作品里没有重大的社会矛盾。 [点击阅读]
匹克威克外传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2
摘要:匹克威克派除却疑云,把黑暗化为耀眼的光明,使不朽的匹克威克的光荣事业的早期历史免于湮没,这第一线光辉,是检阅匹克威克社文献中如下的记载得来的;编者把这个记录呈献于读者之前,感到最大的荣幸,这证明了托付给他的浩瀚的文件的时候所具有的小心谨慎、孜孜不倦的勤勉和高超的眼力。一八二七年五月十二日。主席,匹克威克社永任副社长约瑟夫·史密格斯阁下。一致通过如下的决议。 [点击阅读]
地狱镇魂歌
作者:佚名
章节:93 人气:2
摘要:没有人知道创世之神是谁,但他(她)创造了整个世界,创造了神族和魔族,还有同时拥有两个种族力量但是却都没有两个种族强大的人族,也同时创造出了无数互相具有不同形态的异类族群,在把这些族群放置在他的力量所创造的领地中之后,连名字都没有留下的创世之神便离开了这个世界,再也没有任何人知道他的下落。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