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风流狂女的复仇 - 尾 声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井上美纪一直被软禁着。(本文摘自:www.niubb.net寂寞和对未来不可知的恐惧情绪笼罩着她。但作为年轻的女性更大的不幸的还不是这些。每天精美的膳食和单调的看守工作,使六名沼田控制的健壮的暴力团骨干变得异常暴躁,充满着强烈的破坏欲和发泄欲。井上美纪不可避免地成为他们的发泄对象,沦为地道的性奴隶。开始时,由于井上美纪这个相貌平平又带有微跛姑娘平时极少受到异性青睐,所以尽管使她在理性上感受到这是在被强暴、蹂躏,可肉体上也曾数度达到高潮,也曾感受到那几分快意。但几天后,阴部的胀痛感和几名看守欲望满足后的虐待,使她感到异常痛苦,度日如年。暗暗企盼着没有希望的拯救。这是一个云霭混沉的傍晚。刚吃完饭的看守头目肋坂,带着满身的威士忌和汗水的混合气味来到幽禁美纪的房间。粗暴地剥光她的衣服,迫不及待地将其捺倒在床上。美纪痛苦的呻吟声和肋坂粗重的喘息声顺着窗口毫无保留地飘进院子和附近的树林。不知过了多久,肋坂拖着慵倦的身子走出房门例行巡查的职责。刚转过屋角,就觉得眼前突然变暗,头顶上象压上了整座富士山,只令人毛骨悚然嘶喊一声后,就重重地倒在地上。正在美纪身上动作的浅虫和悠闲地吸着烟像看某种技巧表演似的看浅虫奸污美纪的吉冈,听到肋坂的惨叫,如同被蝎子蜇了一样,一齐窜向门外,由于室内外光线的明暗差异,他俩一时看不清院里的情景,正要寻找肋坂,看是发生了什么问题时,一个娉婷身影不知何时悄然出现在距他们五米左的地方,未及他俩说话,这不速之客倒先说话了:“我原以为沼田手下都是以一当十的高手,没想到却是这样的松包皮皮。你们还有几个,都出来见识见识我鬼女的手段。”声音中充满杀气。浅虫和吉冈都是暴力团中有名的剑道和空手道高手。虽早听说过鬼女杀人盗窃的传闻,以为一定身躯伟岸,气力过人的恶妇。现见到仅是一个纤巧少女,根本未放在眼中,心想强要几个回合就可将活捉,以享枕席之乐。浅虫向吉冈招呼一声,两人立刻冲向鬼女,木剑、拳脚齐出,鬼女脚下如穿着旱冰鞋一样,避开木剑、闪过拳脚,从两人中间空档处迅疾滑过,转到浅虫身后,侧掌向其颈部发力击砍,一声清脆的骨头折断声,浅虫应声而倒。鬼女接着一个纵跃,两脚连环踢出,吉冈两眼球迸裂,惨叫倒地气绝。鬼女长吁口气后,拉拉面罩,悄然走进楼门,来到一个开着灯的房门口,从门缝中见一个矮壮的男人正举着瓶子向嘴里倒酒。鬼女几乎是推开门的同时就冲到喝酒人面前,那人的瓶口还未从嘴里拿出,鬼女用力将瓶底一拍,瓶子大力插进喝酒人咽喉,喝酒人身体扭动了几下伏在了餐桌上。鬼女离开餐厅,开始寻找井上美纪,因为不知在哪个房间,只能找有灯光或有声音的地方。二楼上有个房间有水声,鬼女到门边,见是一个男人正在小便。此时的鬼女因连杀4人,心中的杀戮欲望正炽,想到美纪受辱,决心杀光这里的人。她故意加重脚步,咳嗽几声,洗手间的男人听到声音,本能地回过头来,鬼女照其档部就是一脚。那人顿时象被抽掉脊椎骨,脸上表情极为痛苦,身体慢慢地瘫倒。鬼女没等他身子完全倒下,一把揪住其后领,将头捺进抽水马桶中,打开阀门,强烈的水流淹没了那人的整个脑袋。鬼女找遍二楼,未找到美纪。心情焦躁,疾步跑上三楼,三楼只有一个房间开着灯,还没走到跟前,就听到急促的喘息声和女人的呻吟声。鬼女推开门,眼前景象让她怒不可遏。一个赤裸身子有着浓密胸毛的男人正俯身在美纪身上,浑身汗水淋漓,正疯狂地奸污美纪,美纪痛苦地摆动着脑袋,发出阵了呻吟声。鬼女进去,就在那男人抬眼着的同时,她左手抓住他的头发,右手一拳打在他的脸上,那人立时翻倒在床下。鬼女抬脚踏住那人的脖子,右手抓起桌上的餐刀,一刀将其生殖器割下,顿时血象喷泉般射出,那人昏死过去。鬼女扔下手中东西,撕掉面罩,抱起美纪,把脸紧贴在她的脸上。美纪见是鬼女,眼泪汩汩流出,哽咽着说不出话来。不知过了多久,鬼女帮助美纪穿上衣服,把她背到楼下。在美纪的指点下,鬼女找到车库,又看到那辆把美纪载到深渊中的汽车。两人坐到车里,美纪用颤抖的手发动了汽车,向着远处有光明的地方驶去。她们没有觉察到,院内树木的阴影下,一个瘦小持青栎木棍的老者正用饱含复杂眼神的目光注视着她们,默默记下了车号。风流狂女的复仇
或许您还会喜欢:
惊魂过山车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惊魂过山车───1我从来没有把这个故事告诉任何人,也从未想过要告诉别人,倒不是因为我怕别人不相信,而是感到惭愧。因为它是我的秘密,说出来就贬低了自己及故事本身,显得更渺小,更平淡,还不如野营辅导员在熄灯前给孩子们讲的鬼故事。我也害怕如果讲出来,亲耳听见,可能会连自己都开始不相信。但自从我母亲过世后,我一直无法安睡。 [点击阅读]
惹我你就死定了
作者:佚名
章节:139 人气:0
摘要:“喂,你去见男朋友,我干嘛要跟着啊?”“嘻嘻,我和宗浩说好了,要带你去见他的啊^o^”晕~-_-^,这么闷热的天,本来就够闹心的了,还要去给朋友当电灯泡,可怜芳龄十八的我啊,这些年都干嘛了?我好想有个男人啊,做梦都想…“朴宗浩有什么呀?他是公高的吧?公高那帮小子太危险了,你离他们远点儿。 [点击阅读]
愁容童子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母亲送给古义人一块地皮。在古义人的记忆里,幼少年时期,那里曾耸立着参天的辽杨。最初提起这个话头,是母亲年愈九旬、头脑还清晰的那阵子。在那之前,古义人几年回去一次,母亲九十岁以后,便大致每年都要回到四国那个森林中的山谷。准确的时期已经记不清了,就季节而言,应该是五月中旬的事。“年岁大了,身上也就有老人的气味了。”母亲从大开着的门窗向对岸望去。 [点击阅读]
愤怒的葡萄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具结释放的汤姆·约德和因对圣灵产生怀疑而不再做牧师的凯绥结伴,回到了被垄断资本与严重干旱吞食了的家乡。他们和约德一家挤进一辆破卡车,各自抱着美好的幻想向“黄金西部”进发。一路上,他们受尽折磨与欺凌,有的死去,有的中途离散。 [点击阅读]
我在暧昧的日本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一)回顾我的文学生涯,从早期的写作起,我就把小说的舞台放在了位于日本列岛之一的四国岛中央、紧邻四国山脉分水岭北侧深邃的森林山谷里的那个小村落。我从生养我的村庄开始写起,最初,只能说是年轻作家头脑中的预感机能在起作用,我完全没有预料到这将会成为自己小说中一个大系列的一部分。这就是那篇题为《饲育》的短篇小说。 [点击阅读]
我弥留之际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0
摘要:朱厄尔和我从地里走出来,在小路上走成单行。虽然我在他前面十五英尺,但是不管谁从棉花房里看我们,都可以看到朱厄尔那顶破旧的草帽比我那顶足足高出一个脑袋。小路笔直,像根铅垂线,被人的脚踩得光溜溜的,让七月的太阳一烤,硬得像砖。小路夹在一行行碧绿的中耕过的棉花当中,一直通到棉花地当中的棉花房,在那儿拐弯,以四个柔和的直角绕棉花房一周,又继续穿过棉花地,那也是脚踩出来的,很直,但是一点点看不清了。 [点击阅读]
我是猫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夏目漱石,日本近代作家,生于江户的牛迂马场下横町(今东京都新宿区喜久井町)一个小吏家庭,是家中末子。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代表作有《过了春分时节》《行人》《心》三部曲。 [点击阅读]
我的名字叫红
作者:佚名
章节:58 人气:0
摘要:如今我已是一个死人,成了一具躺在井底的死尸。尽管我已经死了很久,心脏也早已停止了跳动,但除了那个卑鄙的凶手之外没人知道我发生了什么事。而他,那个混蛋,则听了听我是否还有呼吸,摸了摸我的脉搏以确信他是否已把我干掉,之后又朝我的肚子踹了一脚,把我扛到井边,搬起我的身子扔了下去。往下落时,我先前被他用石头砸烂了的脑袋摔裂开来;我的脸、我的额头和脸颊全都挤烂没了;我全身的骨头都散架了,满嘴都是鲜血。 [点击阅读]
我的爸爸是吸血鬼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0
摘要:序幕那是萨瓦纳的一个凉爽春夜,我的母亲走在石子路上,木屐像马蹄似的敲得鹅卵石哒哒响。她穿过一片盛开的杜鹃,再穿过铁兰掩映下的小橡树丛,来到一片绿色空地,边上有一个咖啡馆。我父亲在铁桌旁的一张凳子上坐着,桌上摊了两个棋盘,父亲出了一个车,仰头瞥见了我母亲,手不小心碰到了一个兵,棋子倒在桌面,滑下来,滚到一旁的走道上去了。母亲弯下身子,捡起棋子交还给他。 [点击阅读]
战争与和平
作者:佚名
章节:361 人气:0
摘要:“啊,公爵,热那亚和卢加现在是波拿巴家族的领地,不过,我得事先对您说,如果您不对我说我们这里处于战争状态,如果您还敢袒护这个基督的敌人(我确乎相信,他是一个基督的敌人)的种种卑劣行径和他一手造成的灾祸,那么我就不再管您了。您就不再是我的朋友,您就不再是,如您所说的,我的忠实的奴隶。啊,您好,您好。我看我正在吓唬您了,请坐,讲给我听。 [点击阅读]
户隐传说杀人事件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没有想到拉动门栓时竟然发出惊人的响声,令男子吓了一大跳,好在风声掩去了这一声响,没有惊动房间里的人。从太阳落山的时候起就起风了。风儿摇动着树林里粗壮的树枝。整座山峦开始呼啸,呼啸声掠过屋子的屋顶。已经到了11月的月底,天空却刮起了在这季节里不可能出现的南风。据村子里的老人说,现在这个时候刮这样的风,不是一个好兆头。但愿这不是出事的征兆。对男子来说,就是靠着这风声,才使他在拉动门栓时没有被人发现。 [点击阅读]
手机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0
摘要:“脉冲”事件发生于十月一日下午东部标准时间三点零三分。这个名称显然不当,但在事情发生后的十小时内,大多数能够指出这个错误的科学家们要么死亡要么疯癫。无论如何,名称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影响。那天下午三点,一位籍籍无名的年轻人正意气风发地在波士顿的波伊斯顿大街上往东走。他名叫克雷顿·里德尔,脸上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步伐也特别矫健。他左手提着一个艺术家的画夹,关上再拉上拉链就成了一个旅行箱。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