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烽火岛 - 第三章希腊人攻打土耳其人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烽火岛--第三章希腊人攻打土耳其人第三章希腊人攻打土耳其人早在史前时期,地球在内部力量的挤压下,其坚硬的外壳开始变形。这种内部力量也许是水也许是火山,希腊就是在一次灾变中被推出了海平面。它在群岛间吞掉了大量的陆地,只露出一些尖顶形成岛屿。实际上希腊正处于塞浦路斯到托斯卡那的火山带上。希腊人从肉体到精神似乎都继承了家乡土地的动荡、不安定性,这可以让他们在创造英雄业绩中大显身手。实际上也的确如此。正因为他们天赋中具备了不屈服的勇气和高昂的爱国热情以对自由的向往,才使得他们把最终几个世纪以来一直为奥斯曼帝国统治的祖国解放出来,获得独立。在更久远的年代,这里是佩拉斯哥,居住着许多亚洲部落。公元前16-14世纪,称为古希腊,接着出现了希腊,其中有一个部落叫格拉依,当时的名字大约由此而来。那是产生寻找金羊毛的阿耳戈英雄们、希拉克利德王朝和特洛亚战争的近乎神话的时代。近代希腊孕育了许多不朽的伟人,从李古尔格开始,我们可以数出:米尔希亚德、戴米斯托克勒斯、亚里斯迭德、莱奥尼达斯、埃思库罗斯、索福克勒斯、阿里斯托芬、希罗多德、修昔底德、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土多德、希波克拉底、费底亚斯、伯利克勒斯、亚尔希比阿德、贝罗比达斯、艾巴美农达斯、戴莫斯代纳等人;随后的马其顿有菲力普和亚力山大,到公元一四六年,沦为罗马帝国的一个省,改名阿萨意,并延续了四百年之久。此后,希腊不断遭到入侵,有西哥特人、汪达尔人、东哥特人、保加利亚人、斯拉夫人、阿拉伯人、诺曼人、西西里人,十三世纪被划分为分封领地,使这个在古代和新世纪如此多灾多难的国家又落入土耳其人之手,受伊斯兰教的统治。在近两个世纪里,可以说希腊已没有政治生活。奥斯曼帝国统治者的专制权限无限膨胀。希腊人既不是附属国臣民,又不是被征服者,甚至不算是战败者,他们是奴隶。手执大棒的帕夏,左有行刑介拉(或称刽子手),右有伊玛姆(或称教长),把希腊人踩在脚下。可生命和活力并没有抛弃这个垂死的国度,饱受苦难的土地开始了震颤。1766年,伊皮鲁斯的蒙特纳格兰人,1796年马涅人和阿尔巴尼亚的苏利奥人相继起义,宣布独立。可到了1804年,所有这些起义都被贾尼那的帕夏阿里-德-德贝朗镇压下去了。如果欧洲列强不想袖手旁观,听任希腊彻底毁灭的话,现在插手正是时候,单靠希腊人以自己微弱的力量来独立,恐只有死路一条。1821年,阿里-德特贝朗自己也背叛了穆罕默德苏丹,他号召希腊人援助并答应给他们自由。希腊人成群起义,欧洲各国同情希腊的人纷纷赶来参加,其中有意大利人、波兰人、德国人,最多的是法国人。他们加入反压迫行列,杰出的代表有:捷-德-圣海轮纳、加耶、肖瓦塞涅、巴莱斯特上尉和茹尔丹上尉、法布维埃上尉、勒诺-德-圣-让-当热利骑兵队长、梅宗将军,还有三个英国人值得一提:柯奇思爵士、拜轮爵士和哈斯汀爵士。他们为了这个国家而战斗并献出生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回忆。当然,决不是只有这些外国人才在这场解放战争中献出了生命,希腊本身也出现了一批创造光辉业绩的英雄名字,如依德奥特三兄弟、通巴哲斯、查马多斯、缪乌利斯、以及后来出现的戈洛高特隆尼、马可-波查里斯、莫洛戈尔达多、摩洛米沙利斯、康斯坦丁-加纳里斯、那格里斯、康斯坦丁和德麦特吕斯-西普斯朗德斯、于利斯以及其他人。从开始,这场战争就充满了恐怖和血腥,双方都竭力制造流血和死亡。1821年,苏里奥特和马涅起义。在巴特拉斯,日耳马诺主教手执十字架,发出了第一声呐喊。莫莱,莫尔达维和群岛都聚在独立大旗之下。希腊人在海战中打了胜仗,占领了特里波利斯。作为报复,土耳其人大肆屠杀在君士坦丁堡的希腊人。1822年,阿里德戴贝朗在贾尼那城堡中被包皮围,结果在土耳其将军库尔希德提议的协商会议中被卑鄙地谋杀了。不久。莫洛戈尔达和那些同情希腊的人在阿尔塔战役中全军覆没,不过他们当初在密索隆吉的第一围剿中战果辉煌。迫使对方奥麦尔-佛利奥纳的军队撤兵,放弃围剿,损兵折将。1823年,外国列强开始了更为有效的干涉,它们向苏丹提出调停,遭到拒绝。为表示其坚决的程度,苏丹向埃维厄岛派出了一万名亚洲士兵,然后把土耳其军队的指挥权授予他的封臣,埃及帕夏麦哈麦德-阿里。在这一年的战斗中,马可-波查里斯阵亡。对于他,人们可以这样说:“生得像阿里斯迭德一样伟大,死得如莱奥尼达斯般光荣。”1824年,正是希腊独立事业遭受极大挫折的时期。拜轮伯爵于1月24日在密索罗奇登陆。他于复活节那天在莱邦特城前死去,没能看到自己的理想实现。易卜萨里奥特人遭到土耳其人屠杀,克里特岛的冈底城也向麦哈麦德-阿里投降了。只有从海上不断传来的捷报能稍稍安慰一下希腊人那痛苦的心。1825年,麦哈麦德一阿里的儿子,易卜拉欣帕夏带领一万一千士兵在摩里亚半岛的莫东登陆,他占领了纳瓦兰岛,在特里波利斯打败了戈洛高托尼。这促使希腊政府尽快将正规军团交给了两个法国人统领。法布维埃和勒诺-德,圣-让当热里。可是,这雨支主要抵抗力量尚未投入战斗时,易卜拉欣已经洗劫了美塞尼亚和马涅,因为他急于第二次围攻密索罗奇,才暂时停止了血腥勾当,苏丹给负责围攻密索罗奇的丘达奇将军下了命令:“拿不下密索罗奇就提头来见我!”可将军仍无法攻下这座城池。1826年,在焚烧了比尔哥斯后,易卜拉欣抵达密索罗奇。从25-28日这3天中,他向城内发射了8000枚炸弹和枪弹,仍无法攻克,强行发起第三次进攻,尽管与他交战的只有2500名饥饿疲惫的守城士兵。他最后终于冲进了城里,这期间他还击退了带领骑兵前来解围的缪乌利斯。4月23日,密索罗奇城在付出了1900名守城士兵生命的代价后,落入了易卜拉欣之手。土耳其士兵大肆杀戮,城中9000居民,不论男女老少,几乎全部被害。同年,丘达奇率领的军队,在侵占了福基德和贝奥蒂之后,于7月10日到达底比斯,进入阿蒂卡,围攻雅典。他们驻扎下来,包皮围了只有1500名希腊守军的阿克皮列斯。为援助该城,守住这一打开希腊门户的钥匙,希腊新政府派遣曾当过密索罗奇守军的卡拉依斯卡利斯和法布维埃上校带领正规军团前往增援。结果他们在查依达利战役中失利,使得丘达奇继续围攻阿克罗波利斯。这时,卡拉依斯卡利斯穿越帕那斯隘口,突然从阿拉索瓦攻击土耳其人。12月5日,他大获全胜,斩土耳其人首级300余个,几乎解放了整个希腊北部。不幸的是,当战斗进行最激烈的时候,群岛却在遭受海盗的躁躏。据说,他们中最凶狠残忍的是一个叫沙克迪夫的大盗。东海岸一带的商船,只要一听到这个名字,就会吓得毛骨悚然。就在这个故事开始的七个月前,土耳其人已只能龟缩在希腊北部的几个要塞里。1827年2月,希腊人已在从安伯拉基湾一直到阿蒂卡的范围内获得了独立。土耳其旗帜只能在密索罗奇、伏尼查和纳巴格特的上空飘扬了。3月31日,在柯奇恩爵士的影响下,希腊北部和伯罗奔尼撒也决定不再搞窝里斗,要一致对外了。他们在特莱采纳召开了统一的全民代表大会,把所有的权集中到了一个外国人手中。这是个出生在希腊的俄国外交官,原籍科孚,名叫卡波第斯特里亚。此时,雅典还在土耳其人手中。6月5日,土耳其人占领的城堡投降了,整个北部也被迫臣服。7月6日,法、英、俄、奥签署了一个协定,既承认土耳其苏丹的宗主权,又承认希腊国家的存在。此外,还有一项秘密条款,即如果苏丹拒绝接受这一和平安排,上述列强国家将采取反对苏丹,联合制裁的行动。这是那场血腥战争的一些情形,读者们应该记清楚,因为这和我们要讲述的故事有着直接关系。现在我们要讲一些特殊事件,因为我们已经认识和将要认识的人物都和这些特殊事件有直接关连。首先要提的是安德罗妮卡,也就是斯科塔的遗孀。这场争取独立的伟大战争,不仅孕育了英雄的男子汉们,也造就了不少巾帼女杰,她们的名字与这个时代一同永存世间。我们还应该认识波波丽娜。她出生在纳夫普利翁湾入口处的一个小岛上,1812年她的丈丈被俘,押解到君士坦丁堡,被苏丹下今处死。1821年,波波丽娜自己出资武装了三条船,发出了独立的第一声呐喊。正如亨利-贝尔先生从一个老游击队员那儿听来的,她在船上高悬一副写着“有我无敌,有敌无我”的大旗。她的船出没于地中海小亚细亚沿岸,专门袭击和焚烧土耳其人的船只。后来,她慷慨地把这几只船送给了新政府,自己去参加特里波利斯之围,组织了纳夫普利翁湾周围的一次长达四个月的封锁,终于迫使这个城堡投降。她的一生可以说是一部传奇故事,只是后来竟为了家庭纠纷而死在亲兄弟的手中。另一张不能忘记的脸庞是莫德娜-马伏洛埃尼斯。同样的起因导致相同的结果,她的父亲也在君士坦丁堡被苏丹下令绞死。这位生来就貌美如花的女子立刻投身到抵抗运动中去,她号召米戈纳的居民起义,武装自己的船,组织游击队,由她来统率。把舍拉米尔帕夏的军队拦截在贝利翁山隘口,不断地在弗提奥蒂德山一带蚤扰土耳其人,一直坚持到战争结束,她的成果辉煌,成绩骄人。还要提到卡依朵斯,她用炸药炸毁了维里亚的城墙,在圣-维纳昂德修道院以不懈的勇气战斗,她的母亲莫斯考斯与自己的丈夫并肩作战,将土耳其人消灭在岩石地区。还有德皮斯,为了不落入伊斯兰人的手中受辱,自己与女儿、媳妇和孙子们一起点燃炸药,同归于尽。苏里奥特地区的归女们和支持新政府的妇女们,都从驻扎在萨拉米的新政府那里得到船只,自己指挥。贡斯当斯-扎莎丽亚,在拉科尼亚平原揭竿而起后,就率领500农民向莱奥达里直扑而去。那些参加战争的妇女,都不惜流血牺牲,由此我们知道了希腊妇女是多么了不起,干了多么伟大的事业。老斯科塔的遗孀干的是同样的事。她用安德罗妮卡这个名字,而不愿用已经被儿子玷污了的斯科塔这个姓,同时怀着一种不可抗拒的本能和对独立的热爱而投身战争。像波波丽娜一样,她是为了抵抗而献身的志士未亡人,也像莫德娜,像扎查丽亚斯,她没有财力去武装一条船或组织一支队伍,但是,她把自己整个人交给了这场惨烈的伟大事业。自1821年开始,安德罗妮卡参加了马涅地区的起义,这是由被判了死刑,避难在爱奥尼亚诸岛间的戈罗高托尼领导的。当他同年1月18日在斯卡达木拉登陆时,安德罗妮卡就追随他了。她参加了在泰萨里的第一次战斗,当时戈罗高托尼对聚居在鲁菲亚沿岸的福纳里和卡利代纳依附土耳其人的居民进行了攻击。她也经历过瓦特西奥战役,5月17日的这场战斗使木斯塔法拜的军队大败。更了不起的是,她在特里波利斯围剿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当时敌对双方互相诋毁,斯巴达人把土耳其人称作“波斯胆小鬼”,土耳其人则称希腊人是“拉贡尼兔崽子”。不过,这次兔崽子占了上风。由于土耳其船队无法帮其解围,10月5日,伯罗奔尼撒的首府只好宣布投降。尽管原先订有协议,可还是无法阻止血与火,三天里,奥托曼人不论男女老少,付出了上万条生命的代价。翌年3月4日,安德罗妮卡又参加了缪乌利斯上将领导的一次海战。经过5个小时的激战,土耳其船只跑到赞特港躲藏起来,她却在一条船上看到了自己的儿子,他正驾船帮着奥斯曼帝国的船只穿越帕特雷湾!这一天,对她意味着耻辱和打击,她朝着炮火最激烈的地方猛冲,想一死了之,死神却不肯收留她。可以肯定,尼古拉-斯科塔在罪恶的路上越走越远了。几个星期后,同那个向西奥岛和西奥城开炮的卡里-阿里纠结在一起的不就是他吗?难道他没有参与那场2300名基督徒被害的大屠杀吗?还不算在斯米纳市场被当奴隶卖掉的47000人。一条船把他们运到北非沿岸,这一切正是由安德罗妮卡的儿子指挥的,一个卖掉自己兄弟的希腊人!在以后的日子里,希腊人继续与土耳其和埃及联军对抗,安德罗妮卡也继续效法前面提到的那些女英雄们。真是可悲的时代,尤其是对摩里亚来说。易卜拉欣刚刚派出骠悍的阿拉伯士兵,比奥托曼人更凶狠。安德罗妮卡一直跟随戈罗高托尼率领的部队,他已被任命为伯罗奔尼撒部队的主帅,身边只有4000战士。而易卜拉欣在美塞尼亚登陆了11000名士兵后,首先解除了科龙湾和帕特雷的封锁,然后攻占了纳瓦里诺,这里的城堡成了他的根据地,港口成了他的船只可靠的避风港。接着,他火烧阿尔戈斯,占领特里波里查,直至冬天,他不停地蚕食周围地区。美塞尼亚地区受到的践踏最为厉害,安德罗妮卡经常得躲到马涅内地以免落入阿拉伯人之手。就这样,她也从未想过要休息,在一块被压迫的工地上能安心休息吗?1825-1826年,在维尔嘎战斗中又看到她的身影。这次战役后,易卜拉欣退缩到了波利雅拉沃斯,在那儿,北方马涅人又将他击退。1826年7月,在柴达里战役中,安德罗妮卡隶属法布维埃上校的军团。她在战斗中付了重伤,亏了援希志愿军中一位法国青年的勇敢,才使她免遭丘达奇那些凶残士兵的毒手。好几个月,安德罗妮卡一直处于垂死的边缘,她原先健壮的体质救了她,但直到1826年底,她都没有恢复到可以重上战场。就是在这种情形下,1827年8月她又回到了马涅,想回去看看维地罗的老家。偶然的机会使她和儿子在同一天回到家。我们已经知道了他们见面的情形和结果,也知道她用怎么样严厉的诅咒把他从家门口赶走的。既然故乡己无任何可留恋之处,只要希腊没有彻底独立,安德罗妮卡就不会停止战斗。至此,1827年3月10日,当安德罗妮卡去马涅与伯罗奔尼撒的希腊人会合时,他们正一点点地与易卜拉欣的士兵争夺着自己的土地。
或许您还会喜欢:
董贝父子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我敢于大胆地相信,正确地观察人们的性格是一种罕见的才能(或习惯)。根据我的经验,我甚至发现,即使是正确地观察人们的面孔也决不是人们普遍都具有的才能(或习惯)。人们在判断中,两个极为寻常发生的错误就是把羞怯与自大混同——这确实是个很寻常的错误——,以及不了解固执的性格是在与它自身永远不断的斗争中存在的;这两种错误我想都是由于缺乏前一种才能(或习惯)所产生的。 [点击阅读]
安迪密恩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2
摘要:01你不应读此。如果你读这本书,只是想知道和弥赛亚[1](我们的弥赛亚)做爱是什么感觉,那你就不该继续读下去,因为你只是个窥婬狂而已。如果你读这本书,只因你是诗人那部《诗篇》的忠实爱好者,对海伯利安朝圣者的余生之事十分着迷且好奇,那你将会大失所望。我不知道他们大多数人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生活并死去,那是在我出生前三个世纪的事情了。 [点击阅读]
模仿犯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2
摘要:1996年9月12日。直到事情过去很久以后,塚田真一还能从头到尾想起自己那天早上的每一个活动。那时在想些什么,起床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在散步常走的小道上看到了什么,和谁擦肩而过,公园的花坛开着什么样的花等等这样的细节仍然历历在目。把所有事情的细节都深深地印在脑子里,这种习惯是他在这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养成的。每天经历的一个瞬间接一个瞬间,就像拍照片一样详细地留存在记忆中。 [点击阅读]
海边的卡夫卡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2
摘要:这部作品于二零零一年春动笔,二零零二年秋在日本刊行。《海边的卡夫卡》这部长篇小说的基本构思浮现出来的时候,我脑袋里的念头最先是写一个以十五岁少年为主人公的故事。至于故事如何发展则完全心中无数(我总是在不预想故事发展的情况下动笔写小说),总之就是要把一个少年设定为主人公。这是之于我这部小说的最根本性的主题。 [点击阅读]
源氏物语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源氏物语》是日本的一部古典名著,对于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誉为日本文学的高峰。《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所以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日本是个充满矛盾的国家,在歧视女性*的传统大行其道的同时,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源氏物语》偏又出自一位女性*之手,《源氏物语》全书,仅百万字,涉及三代历时七十余年,书中人物有四百多位。 [点击阅读]
琥珀望远镜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猛兽们从深邃的山谷走来看着熟睡中的少女——威廉?布莱克紧挨着雪线有一个杜鹃花遮蔽的山谷,山谷里哗啦啦地流淌着一条乳白色的雪水融化而成的小溪,鸽子和红雀在巨大的松树间飞翔,在岩石和其下簇拥着的又直又硬的树叶间半遮半掩着一个洞。 [点击阅读]
群山回唱
作者:佚名
章节:80 人气:2
摘要:谨以此书献给哈里斯和法拉,他们是我双眼的努雷①;也献给我父亲,他或会为此骄傲为了伊莱恩走出对与错的观念,有一片田野,我将与你在那儿相会。——鲁米,十三世纪1952年秋那好吧。你们想听故事,我就给你们讲个故事。但是就这一个。你俩谁都别让我多讲。很晚了,咱们明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你和我,帕丽。今天夜里你需要好好睡上一觉。你也是,阿卜杜拉。儿子,我和你妹妹出门的时候,就指望你了。你母亲也要指望你。 [点击阅读]
西线无战事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西线无战事[德国]雷马克著王国伟译作者埃里奇·马里亚·雷马克(ErichMaraRemarque,1898-1970),出生于德国威斯特伐利亚的奥斯纳布吕克。祖先是法国人,一七八九年法兰西大革命时迁移到了莱茵兰,家境清贫。他一家人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 [点击阅读]
迷恋
作者:佚名
章节:104 人气:2
摘要:“喂??…喂????”…嘟嘟…嘟嘟嘟…二零零三年,成南。…又来了…又来了,该死的骚扰电话,今天是十八岁的我的第十七个生日…是我喝海带汤的日子没错了,偏偏接到这狗屎味儿的无声电话…^=_=已经一个星期了,“喂…嘟,喂…嘟”(?誄每次都是一样)那边也不说话,就是偷听我的声音然后就断了…今天早晨我居然在生日餐桌上又被涮了一次…^-_-凭我出神入化的第六感, [点击阅读]
龙纹身的女孩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这事每年都会发生,几乎成了惯例,而今天是他八十二岁生日。当花照例送达时,他拆开包皮装纸,拿起话筒打电话给退休后便搬到达拉纳省锡利扬湖的侦查警司莫瑞尔。他们不只同年,还是同日生,在这种情况下可说是一种讽刺。这位老警官正端着咖啡,坐等电话。“东西到了。”“今年是什么花?”“不知道是哪一种,我得去问人。是白色的。”“没有信吧,我猜。”“只有花。框也和去年一样,自己做的。”“邮戳呢?”“斯德哥尔摩。 [点击阅读]
双城记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 it was the epoch of incredulity, it was the season of Light [点击阅读]
基督山伯爵
作者:佚名
章节:130 人气:2
摘要:大仲马(1802-1870),法国十九世纪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杰出的通俗小说家。其祖父是侯爵德·拉·巴那特里,与黑奴结合生下其父,名亚历山大,受洗时用母姓仲马。大仲马三岁时父亲病故,二十岁只身闯荡巴黎,曾当过公爵的书记员、国民自卫军指挥官。拿破仑三世发动政变,他因为拥护共和而流亡。大仲马终生信守共和政见,一贯反对君主专政,憎恨复辟王朝,不满七月王朝,反对第二帝国。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