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放学后 - 第四章 第一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室内笼罩着沉默,每个人耳中只听到在操场上活动的学生们之声音,额头都渗出汗珠。天气并不热,为何会流汗呢?
  北条雅美凝视着我,动也不动。或许不到十秒钟。但是感觉上却有好几分钟之久!
  雅美终于开口:“我已解开密室之谜,也证明了高原的无辜。”
  “你……”我也能够出声了,虽然有点沙哑,“先坐下吧……有话慢慢的说。”
  “对了,站在外面的话,其他学生会觉得奇怪。”长谷推着北条雅美的背部,走进来。阳子也跟着进入。
  阳子随手关上门后,北条雅美仍不想坐下。她咬住下唇,双眼圆睁,盯视着大谷。
  大谷说:“你说已经解开密室诡计?”
  雅美颌首。
  “你为何这么做?是否和事件有关?”
  雅美瞥了阳子一眼,回答:“我相信阳子……不,我相信高原无辜,所以才这样做。她并非能够狠心杀人的人,我心想,若能解开密室之谜,或许能知道什么……至少,有机会洗清她的嫌疑!”
  阳子只是低垂着头。
  从我坐的方向,看不清她是何种表情。
  又是一阵短暂的沉默,感觉上,几乎透不过气来。
  这时,大谷深深叹息出声。他似感到很可笑,望着我,说:“这可真令人难堪!前岛老师,这位小姐似已解开折磨我这些时日的密室之谜了,也难怪人家常会说警察是抢走老百姓纳税的贼了。”
  我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只好问雅美:“真的解开密室之谜?”
  她两眼盯视着我:“当然!我打算现在在这里向大家说明。”
  “是吗……”坦白说,我也不知如何应付这样的场面。但,先听她的话再说吧!“能请你说明吗?”说着,我望向大谷。
  他放下跷起的二郎腿,很难得语气严肃的说:“不听是不行了,不过,还是在现场解谜吧?这样是否事实也可一目了然。”
  大谷站起身。
  雅美虽略带紧张,仍直视对方。相反的,我和长谷显得很狼狈。走出教室大楼,不知何时,太阳已被云层遮住,天空中开始飘落雨丝。我们踩在略微潮湿的杂草上,默默走向体育馆后。馆内传出女学生的喊叫声,以及球鞋磨擦地板声。毛玻璃紧闭,无法知道正进行何种比赛。
  来到更衣室门前,我们以北条雅美为中心围成半圆形站立,掘老师也包皮括在内——这是雅美要求的!
  雅美注视着更衣室好一会儿,才转过头来,说:“那么,我们开始进行。这间更衣室有两边出入口,分为男用和女用,室内虽以墙壁隔开,却有能爬过的空隙,因此,可以说有两种方法能进入。”

  她的声音很流畅,一定在脑海里反复不知多少遍了,而且确定没有问题后,才会出面。她就是这样的人!
  她接着提高声调,指着男用入口说:“男用门自内侧以木棒顶住,凶手无法从这里逃出。那么,只能认为是从女用入口逃走了,但,女用门却上锁。”
  雅美一面说,一面绕到后面,站在女用入口门前。我们跟在后面。
  “钥匙一直带在掘老师身上。因此,我想请教刑事先生……既然如此,凶手如何把锁打开呢?最有可能的是使用备用钥匙。”雅美望着大谷,“警方应该已充分调查过了,结果如何?”
  大谷苦笑,回答:“很遗憾,查不出丝毫线索。一方面,凶手没有打造备用钥匙的机会,另一方面,调查过市内所有的锁店,也一无所获。”
  雅美很有自信似的点点头,说:“那么,凶手究竟如何开锁呢?上课时,我只是想着这件事,结果获得一项结论。”她环视众人一圈,像是参加辩论比赛般,“亦即,门本来就未上锁,因此,凶手没必要把锁打开!”
  “没有这回事!”站在我身旁的掘老师大声说,“我确实是锁上了。那已经成为习惯,不可能会忘记。”
  “老师是这样做没错,但,事实上并未上锁。”
  掘老师想反驳,我慌忙制止,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否在锁头上动了手脚?”
  雅美摇摇头,回答:“如果动了手脚,警方早就查出来了。其实是另有方法能实现这项诡计!”
  她从手上拿着的纸袋中拿出一个锁头,是刚刚去校工室借来的。
  “这个锁头和当时那个型式完全相同,现在,我们也和当时一样,在掘老师来到之前,把门上锁。”边说,她把锁头扣上门上的扣环,上锁了。然后将钥匙递交掘老师,“这时,男用门当然能够出入,而,掘老师带着钥匙来了。假定我是凶手,为了不被掘老师发现,会躲在更衣室后。”
  她把身体缩进更衣室转角,只露出头来,说:“崛老师,对不起,请你像那天一样把锁打开进入室内。”
  掘老师略微踌躇的看着我。
  “你就照她的话做吧!”我说。
  掘老师总算上前了。
  在我们注目之下,她以钥匙将锁头打开,拿起锁头,打开门后,又将锁头挂在门上的扣环内,进入更衣室。这时,雅美走出来,从纸袋里拿出另一个锁头,那是和挂在门扣环上的一模一样之物。

  我低呼出声,因为,已经亲眼见到诡计手法了!
  雅美拿掉挂在扣环上的锁头,以自己手上的另一个锁头替换,然后向室内说:“行了,请出来将门上锁。”
  崛老师讶异的走出来,在众目睽睽下上锁。
  这时,雅美面向众人:“这样各位都明白了吧!掘老师锁上门的并非原来的锁头,而是凶手掉包皮之物,真正的锁头在凶手手中。”
  掘老师一脸莫名其妙的表情,问:“这是怎么回事?”
  于是,雅美再次说明。
  掘老师很佩服的说:“原来是这样!因为我开锁后有将锁头挂在扣环上的习惯,结果被凶手利用了。”
  她的神情沮丧,似认为自己也该负一部分责任。
  “正是这样。所以,凶手一定是知道掘老师有这种习惯的人。”雅美有点自信的说。
  “你为何知道?”大谷问。虽然被小女生解开谜题,他的声音仍旧出奇的平静。
  雅美回瞪刑事,唇际浮现一抹微笑,慢慢回答:“不知道!是刚刚才知道的。但,我确信掘老师可能有这样的习惯,否则,这密室之谜绝对无法解开!”
  “原来如此!你可真是明察秋毫了。”大谷略带讽刺的说着,接着问,“凶手后来的行动呢?”
  “接下来就简单了。”雅美虽然一面回答,仍拿出另一把钥匙把门上的锁头打开,“打开锁后,凶手在男更衣室内和村桥老师见面,设法让他吞下掺毒果汁 后,用木棒顶住门,再爬墙自女更衣室逃出。当然……”她拿出另一个锁头,接着说,“这时会用原来的锁头将门上锁。如此一来,就构成完璧的密室了。”
  只要揭穿,实在是很单纯的诡计,但,若换成是我,想三天三夜也别盼望能解开谜底!
  “有问题吗?”雅美问。
  我轻轻举手,说:“你的推理很缜密,但是,有证据证明那是事实吗?”
  雅美淡淡回答:“没有证据!不过,除了以上所述之外,我认为这个谜没有答案,而,既无其他答案,当然只好认定这是正确答案了。”
  我想反驳,但,出乎意料之外,阻止我的人竟是大谷:“虽无证据,却能从旁佐证。”
  包皮括我在内,连雅美也惊讶的望向他。
  大谷冷静的说:“依掘老师所说,那天有部分橱柜湿了,不能使用,对吧?”
  掘老师默默颌首。我也记得这件事。

  “那是门口附近的橱柜,所以,崛老师只好使用靠内侧的橱柜。但,这里面隐藏着凶手的目的!也就是说,对凶手而言,崛老师若使用门口附近的橱柜,会造成困扰。各位知道原因吗?”
  大谷轮番看着我们每个人,表情似等待学生回答的教师。
  “我知道,因为会被发现他将锁头掉包皮。”还是北条雅美回答。
  经她一说,我们也恍然大悟。
  “没错!正因为如此,我才认为你的推断正确。”
  大谷的反应出乎我意料之外,因为,我预料他一定会反驳!
  “如果理解我的推断……”雅美恢复严肃的表情,说,“那么,高原就有不在现场证明了吧?”
  “当然是这样。”大谷回答。
  但,我不明白两人对话的含意。密室和不在现场证明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为何会是“当然”?
  “凶手在刚放学后没有不在现场证明。”雅美面对所有不解之人,说,“因为要实现此一密室诡计,放学后必须潜伏在这更衣室附近等掘老师来。但是高原……”
  雅美注视着一直保持沉默、站在我们后面的高原阳子。阳子仿佛在听事不关己的话一般凝视着雅美。
  “高原那天放学后直接回家,也和邻居老夫妇打过招呼。”
  “没错。”大谷冷冷接腔,“所以,高原小姐有不在现场证明。但……”他眼神锐利的望向雅美,“那只是限于你的推理正确。我承认这种推断具有相当说服力,但,你过度肯定这次的命案是单独犯罪了。”
  “有共犯的可能吗?”我情不自禁问。
  “不能说没有吧?确实,在调查会议上,警方是倾向于单独犯罪之观点,毕竟,交情再深,也不可能会找人帮忙杀人……但,那只是基能我们的常识范围来推 论。”大谷望着阳子,“依到目前为止的调查,我们不认为高原小姐有交情那样深的朋友,亦即,我不得不为了曾经对她的不礼貌行为致歉?”
  他的语气还是很坚决,但是眼神里却含有某种程度的诚意。大谷在未听雅美说明之前,早已解开密室之谜。我确信,他今天来的目的只是为了求证,并且确认阳子的不在现场证明,所以才会当场提出“橱柜湿濡”之点。
  “问题在于:是谁将锁头掉包皮……”大谷说。
  相信在场的每个人一定都在想像谁才是真正凶手吧!
  高原阳子仍旧沉默不语。
或许您还会喜欢:
苹果树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那苹果树、那歌声和那金子。”墨雷译《攸里披底斯的〈希波勒特斯〉》在他们的银婚日,艾舍斯特和妻子坐着汽车,行驶在荒原的外边,要到托尔基去过夜,圆满地结束这个节日,因为那里是他们初次相遇的地方。这是斯苔拉·艾舍斯特的主意,在她的性格里是有点儿多情色彩的。 [点击阅读]
蓝色长廊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男子已经意识朦胧。女子只能模模糊糊地感觉到周围的景物,或许刚才猛地受到了撞击,才失去了知觉。这一撞非同小可,驾驶座上已空无一人,车子正缓缓地向路边滑动,挡风玻璃的前端已接近没有护栏的路边。女子双眼模糊,她在潜意识里想到,男子曾经告诉过她这一带的悬崖有两百米深。如果车子照此滑落下去——而此时那位男子却困在副驾驶席上神志不清。 [点击阅读]
青鸟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郑克鲁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Maeterlinck,1862—1949),比利时象征派戏剧家。出生于公证人家庭,早年学习法律,毕业后随即到巴黎小住,结识了一些崇尚象征派诗歌的朋友,从此决定了他的文学生涯和创作倾向。他的第一部作品《温室》(1889)是象征派诗歌集。同年发表的剧本《玛莱娜公主》得到了法国评论界的重视,这个剧本第一次把象征主义手法运用到戏剧创作中。 [点击阅读]
魔戒第二部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这是魔戒三部曲的第二部分。在首部曲“魔戒现身”中,记述了灰袍甘道夫发现哈比人佛罗多所拥有的戒指其实正是至尊魔戒,统御所有权能之戒的魔戒之王。因此,佛罗多和伙伴们从夏尔一路被魔多的黑骑士追杀,最后,在伊利雅德的游侠亚拉冈的帮助下,他们终于克服万难,逃到了瑞文戴尔的爱隆居所去。爱隆在该处慎重的举行了一场会议,决定将魔戒摧毁;佛罗多也被指派为魔戒的持有者。 [点击阅读]
黄金罗盘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这个狂乱的深渊是“自然”的胎盘,恐怕也是坟墓既不是海也不是地,不是风不是火所构成,而是这些元素的纷然杂陈产生了原子,因此必然不断纷争、战乱一直到那万能的创造主把它们用做黑色的材料去建造新世界。那时那深思熟虑的魔王站在地狱的岸边,向那狂乱的深渊观看了一会儿,思虑前去的航程。——约翰?米尔顿《失乐园》第二卷朱维之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11月第一版。 [点击阅读]
不分手的理由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在喧闹的大街拐弯之后,刹那间四周变得寂静无声,黑暗中一排路灯伫立在街头。放眼望去,只有一盏红绿灯在寒空中绽放着鲜红色的光芒。速见修平往前欠身,嘱咐计程车司机行驶至红绿灯时左转。这一带是世田谷的新兴社区,近年来开始兴建,大量的超级市场和公寓,修平目前住的房子也是三年前才盖好的。住宅用地有高度的限制,修平住的公寓只有三层楼,他本身住在二楼。 [点击阅读]
两百年的孩子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1我是一个已经步入老境的日本小说家,我从内心里感到欣慰,能够有机会面对北大附中的同学们发表讲话。现在,我在北京对年轻的中国人——也就是你们——发表讲话,可在内心里,却好像同时面对东京那些年轻的日本人发表讲话。今天这个讲话的稿子,预计在日本也将很快出版。像这样用同样的话语对中国和日本的年轻人进行呼吁,并请中国的年轻人和日本的年轻人倾听我的讲话,是我多年以来的夙愿。 [点击阅读]
九三年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九三年》是雨果晚年的重要作品,这是他的最后一部小说。他在《笑面人》(一八六九)的序中说过,他还要写两部续集:《君主政治》和《九三年久前者始终没有写成,后者写于一八七二年十二月至一八七三年六月,一八七四年出版。这时,雨果已经流亡归来;他在芒什海峡的泽西岛和盖尔内西岛度过了漫长的十九年,始终采取与倒行逆施的拿破仑第三誓不两立的态度,直到第二帝国崩溃,他才凯旋般返回巴黎。 [点击阅读]
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第一章我被传讯了。周四上午十点整。我总是经常被传讯:周二上午十点整,周六上午十点整,周三或者周一。几年就像一周似的,我感到惊讶的是,夏末一过,冬天又即将来临了。在去有轨电车的路上,结着白色浆果的灌木丛又从篱笆上垂挂下来了。像下面被缝上的珠光纽扣,也许一直长到地里,或者就像小馒头。对转动鸟嘴的白色鸟头来说,这些浆果太小了,但我还是忍不住想到白色鸟头。想得人直犯晕。 [点击阅读]
从地球到月球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在南北战争时期,美国马里兰州中部的巴尔的摩城成立了一个很有势力的新俱乐部。我们知道,当时在这些以造船、经商和机械制造为业的人们中间,军事才能是怎样蓬勃地发展起来的。许多普普通通的商人,也没有受到西点军校的训练,就跨出他们的柜台,摇身一变,当上了尉官、校官,甚至将军,过了不久,他们在“作战技术”上就和旧大陆的那些同行不相上下,同时也和他们一样,仗着大量的炮弹、金钱和生命,打了几次胜仗。 [点击阅读]
冰与火之歌2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彗星的尾巴划过清晨,好似紫红天幕上的一道伤口,在龙石岛的危崖绝壁上空汩汩泣血。老学士独自伫立在卧房外狂风怒吼的阳台上。信鸦长途跋涉之后,正是于此停息。两尊十二尺高的石像立在两侧,一边是地狱犬,一边是长翼龙,其上洒布着乌鸦粪便。这样的石像鬼为数过千,蹲踞于瓦雷利亚古城高墙之上。当年他初抵龙石岛,曾因满城的狰狞石像而局促不安。 [点击阅读]
初恋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献给巴-瓦-安年科夫①……客人们早已散去。时钟敲过了十二点半。只有主人、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和弗拉基米尔-彼得罗维奇还在屋子里。主人按了一下铃,吩咐收拾晚饭的残杯冷炙。“那么这件事就决定了,”他低声说着,更深地埋入圈椅里,并把雪茄点上火抽了起来,“我们每个人都得讲讲自己初恋的故事。您先讲,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