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翻过平城山的女人 - 尾 声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到离开奈良时,浅见一直沉默寡言。即使美果问什么,也只是简短地回答“嗯”、“不”,好像头脑中丢失了大量词汇一样,说不出话来。近铁特快开出后过了约十分钟,浅见突然说“平城山已经看不见了吧”。
  “哎?嗯,大概已经看不见了吧……”
  美果窥视着右侧的窗户回答。窗外展开的已经是京都府南部的田园地带了。不,随着住宅化的推进,称之为田园已经让人感到不合适了。
  “锦绣胜地”大和和平城山都受到人们行为的侵蚀,正在逐渐改变风貌。
  “你还不和我说话吗?”
  美果说,但绝不含有一点不满。虽然不知道原因,但从昨夜开始她就感到浅见的忧郁非同一般。
  “那我就说说吧。”
  浅见一边茫然地望着窗外闪过的风景,一边说。美果想,也许平城山看不见后浅见被解除了咒语的束缚。
  于是浅见就把在香梦庵和桥口的谈话几乎原封不动地对美果说了。
  “是吗……”
  听完后,美果放心地用力点了点头。
  “我觉得你睡觉真好。我要是你也一定会那样做的。”
  “是吗?”

  “嗯,谁也不伤害的方法除此之外难道还有吗?这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一定是。而且,确实像桥口说的那样,即使说是案件,也只是尸体遗弃案件……”
  “你错了。”
  浅见用老人责备考虑不周的年轻人的口气说。
  “错了,为什么?”
  浅见犹豫了一会儿说:“我希望这只是我和你之间的秘密。”
  美果吓了一跳。浅见褐色的眸子闪着光彩。和浅见共享一个秘密,美果感到战栗般的高兴。
  “好,好的,我保守秘密。”
  “这不是单纯的弃尸案件。”
  “哎?不是吗?”
  “是高明的杀人和弃尸案件。”
  “哎……”
  美果刚刚品味的闪光般的幸福感一下子踪影皆无。
  浅见凑到美果耳边小声说:
  “野平繁子是被杀的。”
  美果身子向后仰好像要躲开浅见一样,嘴张得大大的,半天说不出话来。
  “杀,杀人……”终于说出一句。浅见“嘘”一声用手指盖在嘴唇上。
  “谁,谁是凶手?”
  “我不知道名字……”
  浅见又望着远处说。
  “是翻过平城山离去的女子。”

  “哎,那……”
  美果不禁哑然。
  浅见也不打算再加什么说明。
  “怎么会……谎话,你说的……真的吗?”
  美果惊慌失措,毫无条理地问。
  “虽不能说百分之百,但大概不会错。因此大家才会拼命地活动进行隐瞒。当然也包括她自己。特别有象征意义的是,大觉寺的绅士——保坂突然沉默了。在一段时期里他确实想揭露野平繁子失踪的事,可是突然闭嘴了。桥口社长说‘因为他不是坏人’,那只是诡辩而已。”
  “可是,为什么?动机是什么?”
  “不知道,那种事。”
  浅见生气地说。但是看到美果吃惊的表情,慌忙改口说:“我也不清楚。”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动机是什么,说实话,我也不清楚。尽管前一天劝说过了,可野平繁子并没有履行约定,也许是对此的愤怒吧,或者也许是嫉妒。”
  “嫉妒?……”
  “是的,对女性的心理我也不清楚,实际情况是什么样的,不问她本人是不可能知道了。不过,也可以认为她并没有杀人的念头。在争执中,迫于当时的形势,繁子被杀死了……我想真相是那样的,至少我希望是那样。”

  浅见像筋疲力尽一样,说完话的同时闭上了眼。
  “可是,以后怎么办呀?”
  美果像受到刺激的爱起哄的无所事事的妇女一样,积极地探出身子。
  “我想香药师佛会回来了。”
  浅见闭着眼睛说:
  “我和桥口约定好了。不过,什么时候怎样归还我没有问。某天,去新药师寺,也许会忽然发现香药师佛立在那里。真让人高兴啊!”
  “不是……”
  美果急了,声音终于大了。
  “不是那个,比如野平夫妇怎么样了,还有那个香药师佛的绅士怎么样了,你难道不担心吗?即使警方,那个东谷警部也不会允许一切就这样结束吧。他知道你一声不响地从奈良逃走后,一定会暴跳如雷紧跟着追来的。”
  “追来也没用。因为我已经睡了。以后的事远比读没趣的推理小说还无聊。不管会怎样,我已经没有心情继续看了。”
  说完,浅见身子缩得小小的靠在靠背上,像婴儿一样进入了梦乡。
  ——END——
或许您还会喜欢:
神秘火焰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爸爸,我累了。”穿着红裤子,绿罩衫的小女孩烦躁地说,“我们还不能停下来吗?”“还不能,亲爱的。”说话的是一个高大、宽肩的男人。他穿着一件破旧。磨损了的灯芯绒夹克衫和一条普通的棕色斜纹裤,他拉着小女孩的手,飞快地走在纽约第三大街上。回头望去,那辆绿色轿车仍在跟着他们,紧靠人行道慢慢地向前爬行。“求求你,爸爸。求求你了。”他低头看看小女孩。她的脸色苍白,眼睛下面出现了黑晕。 [点击阅读]
神秘的奎恩先生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新年前夜。罗伊斯顿招待会上的大人们都聚集在大厅里。萨特思韦特先生很高兴,年轻人都去睡觉了。他不喜欢成群结队的年轻人。他认为他们乏味,不成熟,直白。随着岁月的流逝,他变得越来越喜欢微妙的东西。萨特思韦特先生六十二岁了——是个稍有点驼背的干瘪老头。一张奇怪的孩子似的脸,总是一副盯着人的样子。他对别人的生活有着过分强烈的兴趣。 [点击阅读]
神秘的第三者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凌晨时分,帕克-派恩先生乘坐由巴塞罗那开往马霍卡岛的汽轮在帕尔马下了船。他立刻感到了失望,旅馆全满了!供他选择的最佳住处是一间衣橱似的不透风的楼房,在市中心的一家旅馆里。从房间向下看,是旅馆的内院。帕克-派恩先生并不打算住在那里。旅馆老板对他的失望显得漠然。“你想怎么着?”他耸了耸肩,说道。如今,帕尔马名声在外,游人如织。英国人,美国人,人人都在冬天来到马霍卡。整个岛屿拥挤不堪。 [点击阅读]
神秘的西塔福特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布尔纳比少校穿上皮靴,扣好围颈的大衣领,在门旁的架子上拿下一盏避风灯_轻轻地打开小平房的正门,从缝隙向外探视。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典型的英国乡村的景色,就象圣诞卡片和旧式情节剧的节目单上所描绘的一样——白雪茫茫,堆银砌玉。四天来整个英格兰一直大雪飞舞。在达尔特莫尔边缘的高地上,积雪深达数英所。全英格兰的户主都在为水管破裂而哀叹。只需个铝管工友(哪怕是个副手)也是人们求之不得的救星了。寒冬是严峻的。 [点击阅读]
神食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十九世纪中叶,在我们这个奇怪的世界上,有一类人开始变得愈来愈多。他们大都快上了年纪,被大家称为“科学家”,这个称呼颇力恰当,可是他们自己却非常下喜欢。他们对于这个称呼是如此之厌恶,以致在他们那份叫作《大自然)的有代表性的报纸里一直谨慎地避开它,好像所有的坏字眼都源出于它似的。 [点击阅读]
福地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0
摘要:海尔曼·布霍尔茨——德国人,罗兹某印染厂厂长卡罗尔·博罗维耶茨基(卡尔)——布霍尔茨印染厂经理莫雷茨·韦尔特(马乌雷齐)——布霍尔茨印染厂股东,博罗维耶茨基的好友马克斯·巴乌姆——博罗维耶茨基的好友布霍尔佐娃——布霍尔茨的妻子克诺尔——布霍尔茨的女婿马切克·维索茨基——布霍尔茨印染厂医生尤利乌什·古斯塔夫·哈梅施坦(哈梅尔)——布霍尔茨的私人医生什瓦尔茨——布霍尔茨印染厂公务员列昂·科恩——布霍尔 [点击阅读]
福尔赛世家三部曲1:有产业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0
摘要:你可以回答这些奴隶是我们的。——《威尼斯商人》第一章老乔里恩家的茶会碰到福尔赛家有喜庆的事情,那些有资格去参加的人都曾看见过那种中上层人家的华妆盛服,不但看了开心,也增长见识。可是,在这些荣幸的人里面,如果哪一个具有心理分析能力的话(这种能力毫无金钱价值,因而照理不受到福尔赛家人的重视),就会看出这些场面不但只是好看,也说明一个没有被人注意到的社会问题。 [点击阅读]
福尔赛世家三部曲2:骑虎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0
摘要:有两家门第相当的巨族,累世的宿怨激起了新争。——《罗米欧与朱丽叶》第一章在悌摩西家里人的占有欲是从来不会停止不前的。福尔赛家人总认为它是永远固定的,其实便是在福尔赛族中,它也是通过开花放萼,结怨寻仇,通过严寒与酷热,遵循着前进的各项规律;它而且脱离不了环境的影响,就如同马铃薯的好坏不能脱离土壤的影响一样。 [点击阅读]
福尔赛世家三部曲3:出租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0
摘要:这两个仇人种下的灾难的祸根使一对舛运的情人结束掉生命。——《罗米欧与朱丽叶》第一章邂逅一九二○年五月十二号的下午,索米斯从自己住的武士桥旅馆里出来,打算上考克街附近一家画店看一批画展,顺便看看未来派的“未来”。他没有坐车。自从大战以来,只要有办法可想,他从来不坐马车。 [点击阅读]
秘密花园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玛丽·伦诺克斯被送到米瑟斯韦特庄园她舅舅那里,每个人都说没见过这么别扭的小孩。确实是这样。她的脸蛋瘦削,身材单薄,头发细薄,一脸不高兴。她的头发是黄色的,脸色也是黄的,因为她在印度出生,不是生这病就是得那病。她父亲在英国政府有个职务,他自己也总是生病。她母亲是个大美人,只关心宴会,想着和社交人物一起寻欢作乐。 [点击阅读]
空中疑案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9月的太阳烤得布尔歇机场发烫。乘客们穿过地下通道,登上飞往克罗伊登的“普罗米修斯”号航班,飞机再过几分钟就要起飞了。简-格雷落在了后面,她匆忙在16号座位上坐定。一些乘客已经通过中门旁的洗手间和餐厅,来到前舱。过道对面,一位女士的尖嗓音压过了其他乘客的谈话声。简微微撅了撅嘴,她太熟悉这声音了。“天啊,真了不起。……你说什么?……哦,对……不,是派尼特。 [点击阅读]
窄门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第一章“你们尽力从这窄门进来吧。”——《路加福音》第13章24节。我这里讲的一段经历,别人可能会写成一部书,而我倾尽全力去度过,耗掉了自己的特质,就只能极其简单地记下我的回忆。这些往事有时显得支离破碎,但我绝不想虚构点儿什么来补缀或通连:气力花在涂饰上,反而会妨害我讲述时所期望得到的最后的乐趣。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