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杜拉拉升职记 - 《杜拉拉升职记》书评——职场小说的罗生门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2008年,中国的图书市场杀出的一匹最黑的黑马应当非《杜拉拉升职记》莫属了,这本书的出现,让中国的出版人突然恍然大悟,原来中国的职场女性是一个如此巨大的图书消费群体,她们对成功的渴望,并不亚于这个国家里的男人。犹太人说过,女人和小孩的钱最好赚。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如果要与时俱进的理解这句至理名言的意思,那就是你卖给女人的不仅仅是衣服和首饰,还可以卖给她们不是装在香水瓶子里的梦想。但是,梦想终归是梦想而已,小说毕竟是小说,它们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好处,还很值得商榷。
  就让我们以《杜拉拉升职日记》为例吧,毋庸置疑,《杜拉拉升职日记》的成功绝不是一个偶然,它是切合了职场女性的心理特点的,可以算是为职场女性量身定做的成功学,它们需要和以往写给男人看的职场小说有很大的区别。从前的职场小说,大多是商战题材,走精英化的路线,整个的一本职场小说读下来,仿佛研究了一场厚黑学。但是女人们显然并不想去研究厚黑学,也不希望自己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所以这本书一问世,那个没有身份背景,没有名牌大学的学历,并不去争名夺利,只知道辛苦打拼的杜拉拉的形象立刻得到了很多和她有同样经历的职场女性的青睐。而另一方面,本书成功的重要一点因素,还在于她很实在的交授了很多职场里的法则,人际交往的方式方法。这也是和以往的职场小说主要是以权谋为主有很大的不同的。因此,也有很多读者把杜拉拉奉若神灵,把杜拉拉教授的知识当成职场圣经来读。
  但是,一个真正在外企职场里的老鸟,其实会很清楚的知道,这样的小说,要作为职场的《九阴真经》来读,那真是问题太多了。首先,虽然本书一再强调此书是一个人根据自己的真实经历所描写的,但是可能很多人都忘记了,杜拉拉给我们所讲的故事这只是一个办公室里的罗生门的故事的一部分罢了,即便是同一件事发生了,你去采访一个HR,一个员工,和一个经理,他们都会有完全不同的版本,而每个人的描述,解决问题的方式,都只是基于她自己所认定的心理事实的基础之上。那么依据这个基础所得出的结论和对策,是否是最好的,最后判定的也是她自己。我曾经认识一个主编,那是相当的无能,但是多年来都过着养尊处优的日子,他们的杂志多年来一直在赔钱,但是他们的集团老总好像也无所谓,从来不打算撤换他。有一次我和我同样做生意的哥哥谈起此事来。我哥立即教育我说,你不在那个位置,所以根本不会懂得上层的人在想什么。也许集团的老总根本不需要他赚钱,集团里的这个杂志,本来就是用来赔钱(洗钱,避税)的。这件事也一直教育我,在职场里,不要把什么都想当然,太过自以为是。所以你看,其实身在底层的杜拉拉并不一定真的知道一个办公室里的其他人在想什么。杜拉拉在这本书里,通过这种方式,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超级玛丽,无敌小强式的员工,领导任性不负责跑掉了,老板是个无能的甩手掌柜,下属不是心机太重就是傻丫头一个,要么就是又笨又倔的男人,连情敌都是一个人品极差的美女。只有她杜拉拉一个人,在危难之际勇挑重担,从来没有做过一次错误的决定,从来没有采取过一次错误的策略,一路过关打怪,一直打到最终BOSS,终于取得了胜利。即便是这样,她也没有野心,只是忠心耿耿的为了工作,所以办公室里最帅的杰出青年也爱他,并为她放弃了自己在五百强的大好前途。但是,这可能吗?一个真的职场老鸟会告诉你,有时候你做错过的事,远远要比你做对的事会教给你更多。
  从另外一方面来讲,本书备受推崇的那些关于职场的经验,其实也很是值得推敲的。也许很多不了解五百强企业的读者并不知道。做五百强企业的HR,虽然有她的难度,但是相对来讲,因为企业发展历史长,企业文化已经成行,所以他们的规则是很完善的,杜拉拉之所以能够讲出那么多的条条框框来,那是因为在这样的职场里,它是有规则可循的。但是这些规则,如果你用在一个非五百强企业,比如一个小的外资企业,一个民营企业或者事业单位,那基本上是完全没有用的,因为中国的企业就像中国本身一样有自己的中国特色,规则之下还有潜规则,五百强企业里有涨薪制度,有惩罚制度,年假制度等等制度,但是在中国的企业里呢,当然也会有,但是实施起来就是另外一码事了。所以,如果你想把杜拉拉的指点当成你的职场圣经,你首先得到五百强企业去才行。因为这些,只在那里才好用。
  好吧,现在你进入到五百强企业了,那么我要告诉你这本书另外的一个问题,就是作为一个HR,杜拉拉并没有完全说真话。虽然她竭力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朴实无华,毫无野心,默默打拼的职场女性,但是,她的故事并没有真正的深刻触及到HR这个职位的实质。事实上,即便是五百强的HR,也和这个职场上的任何一个HR一样是个良心活。她们本身并不是企业的第一生产力,不为公司创造真正的价值,却拥有着帮助老板管理员工的权利,因此,一个HR她的良心是什么样的立场,也就很重要了。而这,却洽洽是杜拉拉这本书彻底回避的,她最引以为傲的是装修案之类的大案,即便是有些小心计,也是无伤大雅,不会让读者怀疑什么。但是,你要知道,如果你发现你的医疗保险偷偷的被克扣了好几个月,这是HR帮助老板干的,你怀孕了,公司不能辞你,却派你去扫厕所,这也是HR帮助老板干的。我曾经经历过单位解体的赔偿金问题,同事当时就请过一个五百强公司的HR来给我们讲解如何做斗争,他当然也就给我们讲解了HR是如何可以不违反任何法规让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这些都是HR干的,他们并不是只负责装修。
  我们当然不能说杜拉拉是撒谎的,也不能说,HR都不是好人,但是至少,人是复杂的,人,除了是工作的机器,还要是个人,是会有良心的纠结和矛盾的。从这一点来说,杜拉拉并没有讲出所有事实的真相,而那被隐没的部分,才是职场最有趣的部分,才是真正的职场生存法则,作为不是HR的我,很想知道我该怎么保护我自己,而励志当一个HR的姑娘们,就像好会计都会做假帐一样,那才是真正的本事。从这一点来,阅读一本职场小说,就可以指导你的职场之路,是一种可笑的想法。因为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故事自说自话,而你的故事也和别人的不同。真正的职场智慧,还是要从生活中学得,而不是靠书本上观摩。
或许您还会喜欢:
王跃文短篇小说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5
摘要:刘茁松身居湖南的王跃文在文坛一跃而起,使我想起鲁迅“文坛无须悲观”的预言。多年前我也曾在刊物做当代文学编辑,编着编着,就有点像鲁迅看当年的“城头变换大王旗”似的,渐渐地有点“颓唐起来”了。近年来有缘埋头一项等身的古籍整理,与当代文学可说是分道扬镳啦。因此,当我在书店发现与我工作地仅一湘之隔的王跃文在长江黄河两河之隔的北京出了长篇小说《国画》,并且已在全国各地形成洛阳纸贵之势,我是惊讶惊叹又惊喜的。 [点击阅读]
经典小小说
作者:佚名
章节:1409 人气:2
摘要:目录页■蒋廷松《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6年第6期通俗文学-超短小说一天,我陪乡长到县城找西郭局长办事。到西郭局长家时,他儿子小西郭也在,这小西郭是前不久被西郭局长安排到咱芳塘乡工作的。西郭局长见我们上门,递烟、敬茶、让坐,挺热情。小西郭呢,望着我们便是傻乎乎地笑。我们与西郭局长谈话时,小西郭便小心翼翼地往乡长的脸上“呼呼”地吹气。我想,他大约是在替乡长吹灰尘吧。 [点击阅读]
万物生长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3
摘要:我在洗车酒吧遇见秋水,第一印象是他的眼睛亮得不寻常。洗车是我常去的酒吧之一。洗车在工人体育场东门靠南一点,原来真的是一个洗车的地方。等着洗车的人想坐坐,喝点什么,聊聊,后来就有了洗车酒吧。如果从工体东路过去,要上座桥,过一条水渠,穿一片柏树林子,挺深的。酒吧用红砖和原木搭在原来洗车房的旁边,洗车房现在还接洗车的活。 [点击阅读]
中国在梁庄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作者多年深入农村,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家乡的每一寸土地,用自己的眼睛记录下那些惊人的故事:王家少年强姦了八十二岁的老太、昆生把自己的家安在了墓地里、即使火化了,也要把骨灰在棺材里撒成人形……通过这些真实的“个人史”,展现了中国农村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的现实危机。《中国在梁庄》再现了一个真实的乡村。 [点击阅读]
老农民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3
摘要:第一章打春一百,拿镰割麦。老天爷真怪,1948年的春脖子特别长,立春都快三个月了,紧靠黄河北岸的麦香村,村头的老槐树早已经满头翠绿,可地里的麦子才甩齐穗儿,还没有灌满浆。青黄不接啊,庄户人一个个黄皮寡瘦。可是,肚子里即使没有干货,也挡不住有人�〖堋R淮笤纾�雾气还没有散尽,外号“牛三鞭”的牛占山和外号“老驴子”的杨连地就来到黄河滩上较起劲儿来。 [点击阅读]
阎连科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5
摘要:雨过天晴,昨天的雨水把青砖山墙洗得水汪汪的绿,连一星尘土也没有。中年男人距山墙一米远近急速下跌着,像一块巨石从沟崖朝着沟底落。他闻到了山墙上的清新浓烈扑鼻,还带着新砖出窑后的热暖味。一春三月天气很暖和,日头饼馍样烤在天上。五婶寒了一冬,见日光挤进屋里一丝,便恨不得把一个日头揽在怀里。他爹,五婶说,让我出去晒个暖儿吧。五叔说你好好睡着吧,满天下数你难侍候!五婶喉咙塞一下,就盯着房上的椽子看。 [点击阅读]
红顶商人胡雪岩
作者:佚名
章节:83 人气:2
摘要:在清朝咸丰七年,英商麦加利银行设分行于上海以前,全国金融事业,为两个集团所掌握,商业上的术语称为“帮”,北方是山西帮,南方地宁绍帮,所业虽同,其名则异,大致前者称为“票号”,后者称是“钱庄”。山西帮又分为祁、太,平三帮,祁县、太谷、平遥,而始创票号者,为平遥人雷履泰。他最初受雇于同县李姓,在天津主持一定颜料铺,招牌叫做“日升昌”,其时大约在乾隆末年。 [点击阅读]
凉州往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3
摘要:1风儿一阵紧过一阵,猎猎风声卷起的,不只是峡谷的惊叫,还有一颗少女的心。水英英幸福得要死了,她还从没跟家远哥这么亲近过这么幸福过呢。五糊爷带上拾粮上路的时候,还是一脑子的雾水。两天前他被青石岭牧场主水二爷召去,原以为是说丫头拾草的事,没想,水二爷只字未提拾草,倒是怪惊惊说,我想让拾粮到院里来。让拾粮去院里?这个老东西,总是做些莫名其妙的事。 [点击阅读]
沉从文《边城》
作者:沉从文
章节:25 人气:3
摘要:内容简介在川湘交界的茶峒附近,小溪白塔旁边,住着一户人家。独门独院里,只有爷爷老船夫和孙女翠翠两个人,还有一只颇通人性*的黄狗。这一老一小便在渡船上悠然度日。茶峒城里有个船总叫顺顺,他是个洒脱大方,喜欢交朋结友,且慷慨助人的人。他有两个儿子,老大叫天保,像他一样豪放豁达,不拘俗套小节。老二的气质则有些像他的母亲,不爱说话,秀拔出群,叫傩送。小城里的人提起他们三人的名字,没有不竖大拇指的。 [点击阅读]
中国现代散文
作者:佚名
章节:294 人气:2
摘要:熟悉上海掌故的人,大概都知道城隍庙是中国的城隍,外国的资本。城隍庙是外国人拿出钱来建筑,而让中国人去烧香敬佛。到那里去的人,每天总是很多很多,目的也各自不同。有的带了子女,买了香烛,到菩萨面前求财乞福。有的却因为那里是一个百货杂陈,价钱特别公道的地方,去买便宜货。还有的,可说是闲得无聊,跑去散散心,喝喝茶,抽抽烟,吃吃瓜子。 [点击阅读]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
作者:余华
章节:33 人气:2
摘要:一、中文版自序这本书表达了作者对长度的迷恋,一条道路、一条河流、一条雨后的彩虹、一个绵延不绝的回忆、一首有始无终的民歌、一个人的一生。这一切尤如盘起来的一捆绳子,被叙述慢慢拉出去,拉到了路的尽头。在这里,作者有时候会无所事事。因为他从一开始就发现虚构的人物同样有自己的声音,他认为应该尊重这些声音,让它们自己去风中寻找答案。 [点击阅读]
夏日落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4
摘要:羊年十一月初,步兵三连孕生一样大案:先是枪丢了一枝,其后,兵又死了一个。枪是新枪,铁柄全自动;兵是新兵,下士军衔,籍系郑州二七区,父为小学教师,母是环卫工人。事情乒然发生,震炸兵营。一时间,满地沸扬,草木皆惊,营连空气稀薄,整座营房都相随着案情颤动。事发时候,连长赵林和指导员高保新正在操场交心,其时正值夏末,黄昏网着世界。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