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 第二部分 建立守信用的形象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 52 */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第二部分
  建立守信用的形象
  人脉资源的积累和拓展是需要技巧的,如果展开来谈,恐怕专门写一本书还很难说得透彻。所以只能提纲挈领地简单谈谈其中最重要的几点了。
  建立守信用的形象,这是让人脉竞争力可以产生正向循环的关键。如果一个人讲的话,每次都要打七八折,那么,更多的人脉只是带来更多的负面效应罢了。
  曹启泰,对我们来说可能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他1963年出生于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毕业。曹启泰曾经跟著名主持人张小燕工作了一年多,成为台湾两大电视台的名牌主持人,坐上了主持台湾大型晚会的第一把交椅。1994年,曹启泰陷入了生意的劫难,赔了一亿六千万。为了偿还债务,他在努力工作的同时,还利用各种朋友关系到处借钱。后来远赴新加坡开创自己的事业,主持《百万大赢家》大受欢迎,成为新加坡第一主持人。他又投资了“百万冰”事业,因此得到了一个“曹百万”的绰号。
  在解决完所有的债务问题之后,曹启泰写了他的第三本书:《人脉存折:一亿六千万》,以自传体的形式、幽默诙谐的笔调、轻松的口吻道出了他从这堂一亿六千万的课中学到的真知。其中有一段话是关于他的“借钱哲学”的:
  如果需要5块钱,那你就要向人家开口借20块,对方最后同意借你10元,你第二天就要还他5元,表示你的诚意,另外的5元你可以不用着急了。对于吝啬鬼们,要借5块,就张口借100块,他们往往是给你5块,并且说不用还了,但你一定要还,并且第二天就还他10块,还算上利息。他就会特愧疚,下次你向他借20块,他就会借100给你,还问:“够么?”经常向周围的人借些小钱,今天借明天还,但就是不向你准备借钱的对象张口,他就会经常在想:这么有信用的人为什么不和我发生关系呢?终于有一天你向他张口:“能借我100么?不是100,是100万。”能借你500万的人,你千万别开口向他借50块,他会瞧不起你。我的名字就是我的信用。
  正是凭着这种“借钱哲学”,曹启泰能够顺利地借来一亿六千万新台币。毫无疑问,曹启泰有着非常丰富的人脉资源,而这种人脉资源却是以他的诚信为基础的。
  增加自己被利用的价值
  “一切都是假的,靠自己是真的。人缘也是靠自己。自己是个半调子,哪里来的朋友?”这一句话引自高阳的《胡雪岩》,相当贴切地描写拓展人脉的秘诀。
  人脉的最高境界就是互利,而非单方面的游说。当你发现某个人对你来说有利用价值而主动与其建立关系的时候,他照样会考虑你对于他来说是否也具有利用价值。如果他发现你不过是一个腹中空空的草包,就算你一个劲地拿自己的热脸去贴他的冷屁股,他也未必会瞧你一眼。如果省委书记跟你称兄道弟,你毕业就不愁找不到工作了吧?可是,就算你在省委大院的门口望穿秋水,人家也不会给你一杯水喝。但如果有朝一日你在全省城最好的医院做上了院长,省委书记或许就会让主动来找你了。所以,要想拓展自己的人脉,首先要让自己具有成为别人人脉的资本。
或许您还会喜欢:
王尔德童话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快乐王子的雕像高高地耸立在城市上空—根高大的石柱上面。他浑身上下镶满了薄薄的黄金叶片,明亮的蓝宝石做成他的双眼,剑柄上还嵌着一颗硕大的灿灿发光的红色宝石。世人对他真是称羡不已。“他像风标一样漂亮,”一位想表现自己有艺术品味的市参议员说了一句,接着又因担心人们将他视为不务实际的人,其实他倒是怪务实的,便补充道:“只是不如风标那么实用。 [点击阅读]
童年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它讲述的是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国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外祖父开了家染坊,但随着家业的衰落,他变得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 [点击阅读]
管道的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亲爱的读者:一百年前,普通人几乎不可能成为百万富翁。来看看这份在20世纪所做的生活水平状况调查统计:在1900年,美国的平均薪水是每小时0.22美元,一般工人的年收入在200美元至多400美元之间,处于当时的贫困线下。那时全美只有6%的高中毕业,平均寿命47岁。只有14%的家庭拥有浴缸。全美只有8000部汽车,铺好的路面也只有144英里。 [点击阅读]
羊皮卷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要想明智地计划未来,就应该充分了解和学会欣赏过去。准备开始迈向美好生活的第一步了吗?如果是,那么我真诚希望,致辞篇中的两句话仍在你脑海中回响。“没人能代替你生活,没人能代替你成功!”正如唐·库德蒂在经典名篇《失败的建议》中所提及的那样:“活在世上并不容易,体面地活着更不容易;真正了解自己不容易,而喜欢自己更是知易行难。但是我们必须活下去,生活中还有一个人我们都必须面对。 [点击阅读]
股市晴雨表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已故英国经济学家威廉·斯坦利·杰文斯以其毫不造作的个人品质使作品具有很高的可读性,他曾经发表一个理论揭示了商业恐慌与太阳黑子之间的联系。他给出’一系列数据,最早可追溯到十七世纪初,这些数据表明两种经济现象之间具有明显的巧合性。由于缺少可信的太阳黑子数据,他出于人的常情和偏好而降低了二百年前那次特别不光彩的商业幻灭的重要性。 [点击阅读]
色眼识人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乐嘉自白许多人既不了解我本人,也不熟悉我所投入工作的使命和意义,他们或者把我捧上天,或者把我批得一文不值。关于我的讲台生涯,我走过一条什么样的路,有一天我会告诉大家。我的这段故事可能会激起人们的好奇,也可能会引起评论者的品头论足。 [点击阅读]
菊与刀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关于作者本尼迪克特,我们知道的不多。据已查到的资料,她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1887年6月5日生于纽约。其父弗里德里克•S.弗尔顿是位医生,在她两岁时去世。其母伯特里斯•J.(夏特克)弗尔顿靠教书养家。1909年,本尼迪克特从瓦萨尔学院毕业,获文学士学位。次年赴欧洲,游历了瑞士、德国、意大利和英国,回国后曾执教于加利福尼亚的某女子中学。 [点击阅读]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2*/序一、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大学生和非大学生最主要的区别绝对不在于是否掌握了一门专业技能……一个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观点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肯定……草木可以在校园年复一年地生长,而我们却注定要很快被另外一群人替代……尽管每次网到鱼的不过是一个网眼,但要想捕到鱼, [点击阅读]
资本论
作者:佚名
章节:54 人气:2
摘要:我终于把马克思的主要著作的第三卷,理论部分的终结,交给读者了。当1885年第二卷出版的时候,我曾以为,第三卷的困难大概只是技术性的,当然,某些极为重要的章节是例外。实际上情况也是这样;但我当时没有想到,正是全书这些最重要的章节会给我造成这么多的困难,同样也没有想到,还有其他一些障碍会如此严重地拖延本书的付排。 [点击阅读]
趣味经济学
作者:佚名
章节:107 人气:2
摘要:经济学是让你赚钱的知识经济学让一些人赚到了钱——那些经济学家们,他们就是靠着把简单的社会现象解释成你听不懂的玄妙术语吃饭。但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经济学并非是一门玄奥的学科,它只是对人类社会经济行为的规律性进行总结与分析,并用来指导我们如何赚钱的知识。如果我们没有赚到钱,那多半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经济学。许多不懂经济学而赚到钱的人,他们的行为与选择必然地与经济规律相互印证,这是毫无疑问的。 [点击阅读]
过的刚好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过的刚好第一部分第一章男人四十(1)不惑但从今日始,韬光氍毹正当年。忍忍忍,难难难。身处池畔,自浊自清自安然。若不登高看,怎知海天蓝。人到用时仁义少,事无经过不知烦。静坐思过观花谢,三省吾身饮清泉。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偷笑钓鱼船。(三十九岁生日所作,虚岁四十,年届不惑,几句残言,聊以自勉。)我天生对舞台就没有恐惧感我是天津人。天津是相声窝子,我是在天津学艺长大的,后来来到北京发展。 [点击阅读]
这书能让你戒烟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2
摘要:或许我应该先解释一下,我究竟有什么资格写这本书。我既不是医生,也不是心理学家,不过我认为我比他们更有资格。我的吸烟史长达33年,到了后期,我每天多则抽100支烟,少则六七十支。我曾十几次尝试过戒烟,有一次甚至强忍了六个月没有犯禁。但是我并没有摆脱烟瘾,仍然会在旁边有人吸烟时情不自禁地凑上前去,想尽量多吸入一点烟气。乘火车的时候,我总是购买吸烟车厢的车票。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