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短线交易秘诀 - 什么因素会造成股市上涨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K线图不会改变市场,是市场改变了K线图。
  我将回答这个问题。但我首先要说的是,我们不可能了解,任何时候市场为什么会做那样的变动。市场和我们的日常生活以及职业中涉及的其他层面不同,市场总是用不稳定的资料,日复一日和我们打交道。
  有人说占星术 是真正改变价格的推手,或许吧。上星期,除了日线图以外,几乎所有商品全面下挫。怎么会这样呢?在理论上,黄金和国债,肉类和豆类,没有道理同时下挫的呀?但实际上就是发生了,我一次又一次地目睹这种现象。
  又有人说,趋势线及阻力线是改变市场的原因。甘氏的门徒们有他们自己一套的角度、支点等等工具。我一点也不相信这些玩意。但一次又一次,我看到市场就在这些技术工具宣称要触底的地方,进一步往下跌破。
  当然,还有基本面学派的人。有时利多消息会让市场上涨,但同样经常发生的现象是,市场会在出现利多消息之后下挫,在出现坏消息之后上涨。
  难怪在我33年交易生涯所认识的人当中,没有人敢持续预测市场接下来会有什么动作。最聪明、最热门的预测人物也有被打入冷宫的一天,我无法接受我们就是被他们所击败的观点,因为我们是被那些不稳定的资料所击败的。
  但幸运的是,因为有一些可获利的指标、型态及技术存在,所以我们能够获利。虽然不是每次都赚,但会经常赚钱。
  其中一项比较好的指标,就是利率对股市的强烈影响,这并不是一个新的结论。在我1969年出版的《选股秘诀》一书中,就讨论过必定变动,也就是我当年发明以利率作为股价未来趋势变动的指标(利率会受到利率水准的影响)。
  比较容易去观察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观察国债以及标准普尔500指数之间的对应关系。这方法不但容易,拜电脑之赐,我们还可以清楚看到其间存在哪些关系,如果有的话。
  基本的逻辑
  我在俄勒岗大学遇到一位最棒的逻辑学教授阿尔伯特·凯士特。你们许多人在伦理学课程上用过他的书。他的课士我在大学四年当中除了主修之外,上过最精彩的课。回想起来,我仍然会说那是我离开学校以后,对生活最有帮助的课程。
  你有没有想过,有多少次我们教导孩子们,或者我们接受别人教导的“事物”,从来没派上过用场,从来没有。在我们学过的数学中,真正用得上的大概只有1/10。你上一回把圆周开平方,或抱一本史诗入睡是什么时候?或者上次因为忘记文法,将分号放在句尾是什么时候?我相信就是这些填鸭式教育,让我们不能生活得更有智慧,并且沦为严谨且荒谬理论的牺牲品,很容易就被市场大师们所误导。

  回到基本的逻辑。逻辑的首要规则之一就是,你不能用A来预测A。然而市场分析师每天都用价格来预测价格,喔,我们可能会掩饰说,我们是用振荡指标、移动平均线或趋势线来预测价格。但简单的事实是,我们用那些由价格创造出来的工具去预测价格。凯士特博士一定会给90%的技术分析师批不及格。
  有三件事足以毁灭期货交易员:坏的方法、缺乏资金管理,以及坏习惯。
  坏习惯——不,这不是你小孩听的摇滚合唱团团名(虽然它可能卖了不少唱片)。我所谓坏习惯的真正意思是什么呢?仔细分析一下,可以区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包括你已经知道的坏习惯。在美国西海岸,我们有时候会认为我们之所以无精打采,是因为一年365天都没有很早上床睡觉,好让自己能在早上5点10分清醒过来而导致这种没有精神的状态。在东海岸,坏习惯则代表每天早上应该做的工作,却一直拖到开盘铃响后才开始做。
  更糟的是,我们没有维护自己的健康,而且没有与期货以外的世界,即没有和我们的家人与朋友共处的世界保持平衡。但这些都是我们在生活常识中已经了解,已经处理以及引起争执的坏习惯。
  第二个部分则包括了真正的坏习惯。在交易这个行业里,这些明显的坏习惯,我们却沿袭地认定它们是正确的(或是好习惯)。
  这种坏习惯在我们的想法中已经根深蒂固,形成一种我们认为是成功基础的作业准则。但由于基础是错误的,所以我们永远无法创造利润。兰德说得对:永远要先检查你的假设前提是否正确。
  我在交易员(不论是成功或失败的)身上最常见到的坏习惯是:无法正确地对市场的行动做出反映。除了自以为是以及添油加醋之外,市场行动本身其实就是一切……而这就是个致命伤。当你把某些东西“覆盖”在市场行动之上时,你是在告诉市场该怎么做,而不是在听它说话。
  最常见的模式,也是一种非常坏的习惯,就是在强劲上涨时一直想要做空。或者,同样糟糕的是,你看到了非常强劲的涨势,比方说是个涨停板,此时你听到脑子里那个小小的声音,告诉你等拉回再进场,也就是不要追赶这一波,市场一定会回档。

  简而言之,你被吓得不敢在新高点买进,在新低点卖出。
  戒掉坏习惯的方法
  我只知道两种戒掉坏习惯的方式。第一就是重复,不断地重复正确的行为模式,以发展出帕夫洛式制约反应,养成好习惯。
  另一种方式是理智地了解这项怀习惯是错的,并用正确的资讯、真理来取代这种了解。这里有两个市场的真理。
  真理1: 当市场在接近或几乎在当天的最高收盘时买进;当市场在接近或几乎在当天的最低点收盘时卖出(涨或跌停板会导引出持续性的变动)。
  是的,我也知道,不管是理智上还是感情上,都很难做到在出现涨或跌停板是买进或卖出,但事实上这么做会赚很多钱。
  让我对你做解释。我到“系统作者”公司问一个简单的问题,“假如收盘价收在当日区间65%以上的范围内,我根据那天的收盘价买进,然后在5天、10天、15天、20天之后出场,会出现怎样的结果?”结果显示,设定止损点做为保护,这项做法的威力实在惊人。这个基本策略在所有市场上都能够获利。
  更惊人的是,一年前我为《期货》杂志撰写有关蜡烛线的文章,我在出现“最明显的多头”型态时买进,并用前述的出场方法做测试,结果,没有一种型态可以在所有市场都有效。然而,这里我们所说的简单型态,却能够全面获利?我的天啊,在令人不敢置信的强势市场中买进,真是个好习惯。
  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依我们的习惯,我们要在强势上涨的日子里做空,在疲弱下跌的日子里做多。你说对了,我们都喜欢有点折扣。但是在交易这行当中,贪图折扣会让你破产。
  如果有某一个好习惯,可以用来区别我所认识的专家们和散户之间的差异,那就是他们愿意在强势上涨时买进。比尔·米汗是多年前第一位想帮助我戒掉“回档时买进”这项坏习惯的人,而我保证,要戒掉这项坏习惯并不需要花大多时间。要记住,强势代表一种力量,而市场需要力量来维持它的趋势。
  为了让这点更深入脑海,我要补充一句,在“线图”上,我所知道的最佳买进信号,就是价格冲破你的图纸之外,这时你得再贴上一张纸,这就是终极的买进信号。
  真理2: 新高点买进以及新低点卖出。
  假如我必须要做出猜测的话,我猜想用新高点买进以及新低点卖出这种策略所产生的获利,将超过交易员所知道的其他任何技术工具。反过来说也对,在新高点卖出、新低点买进,通常会造成亏损(永远、永远都会)。

  当我们看到出现新高点,假如时间不长,通常会放弃这笔交易,或是想等到回档时再进场。从以下的研究,可以看出这种做法是错的,而且大错特错。这项研究只是在创下X日新高时买进。它,即电脑系统可以做到一般人及“缺乏训练”的交易员永远无法做到的事。
  这项真理是经过电脑确认是准确无误的。在新高点买进是一项成功的策略,说明市场强势的重要性。大多数交易员都会被超强的市场变化吓倒或心生胆怯。因此他们都不愿意买进,甚至更糟的,进场做空。
  我们总会这么说,在跑道上或在拳击场上,最高大的、最快的、最强悍的选手,不一定永远是赢家。但是,朋友们,我们就一定得赌他们赢。
  设立止损点
  在这个行业里只有两件事是确定的:第一,你必须要控制损失;第二,价格的高低是不可预测的。开发操作系统的目标,就是要制造出一台最赚钱的机器,它要像油井一样,可以不断地抽出利润来。即使你永远达不到那个目标,也可以从开发系统的过程中,了解到许多正确的交易方法。
  正确设置止损点是我们从开发操作系统中所学到的一个例子。使用止损点的理由,也就是唯一的理由是,当操作系统失败的时候,它可以保护我们。操作系统失败乃兵家常事,假如这个潜在的缺点不存在的话,就没有必要设置止损点了。止损点是我们的挡箭牌,它能保护我们免遭来自我们的系统、市场本身不可预测的风险。
  这场游戏牵涉到那么多不可预测的行为,所以止损点如果设得太近的话,就可能会伤害到你。的确,止损点定得越近,它们“鸣枪示警的频率就越高”,止损出场的次数就越多,你会越来越多怀疑。就我所认识的交易员来说,没有人能够预测得分毫不差(由价格随机变动的缘故),因此止损点必须设在随机波动区间之外。距离必须远到假如被触及的话,必然是因为真正的(而非随机)价格活动所致,这是第一课。
  有关止损点的第二个重点如下:由于它们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大灾难的发生,所以必须以资金管理的原则为基础。我希望你在这堂课学到一个教训:绝对金额止损点要远比到处化缘式的技术分析有效多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海底两万里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0
摘要:人们一定还记得1866年海上发生的一件离奇的、神秘的、无法解释的怪事。且不说当时哄动沿海居民和世界舆论的各种传闻,这里只说一般航海人员特别激动的心情。欧美的进出口商人、船长和船主、各国的海军官佐以及这两大洲的各国政府都非常注意这件事。这事大体是这样:不久以前,好些大船在海上碰见了一一个“庞然大物”,一个很长的物体,形状很像纺锤,有时发出磷光,它的体积比鲸鱼大得多,行动起来也比鲸鱼快得多。 [点击阅读]
淡定的人生不寂寞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对爱情的淡定。“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收藏起点点滴滴的心事,留到以后和你慢慢聊。”这是对婚姻的淡定。“我是一只修行千年的狐,千年修行,千年孤独。 [点击阅读]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爱丽丝靠着姐姐坐在河岸边很久了,由于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她开始感到厌倦,她一次又—次地瞧瞧姐姐正在读的那本书,可是书里没有图画,也没有对话,爱丽丝想:“要是一本书里没有图画和对话,那还有什么意思呢?”天热得她非常困,甚至迷糊了,但是爱丽丝还是认真地盘算着,做一只雏菊花环的乐趣,能不能抵得上摘雏菊的麻烦呢?就在这时,突然一只粉红眼睛的白兔,贴着她身边跑过去了。 [点击阅读]
爱的艺术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前言这本书必定会使所有期望从这本书得到掌握爱的艺术秘诀的读者大失所望。恰恰相反,这本书要告诉读者,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这本书要说服读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点击阅读]
牛奶可乐经济学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引子为什么高速路边取款机的小键盘上有点字盲文呢?光顾这些机器的人大多都是司机,其中并无盲人。根据我的学生比尔·托亚的说法,取款机制造商必须给普通的街头取款机装配带点字盲文的小键盘,因此,所有机器都造成一个样子,成本更低廉。要不然的话,就要把两类机器分开,保证合适的机器安装到合适的地方。倘若点字盲文给看得见的用户造成了麻烦,那费这么大功夫也算物有所值,但它们并不碍事。话要从头说起。 [点击阅读]
生命如一泓清水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生命如一泓清水○俞敏洪生命如一泓清水,源头处没有一点污染,童年的我们无忧无虑,笑容灿烂,生活就像水晶般透明,没有任何苦涩的内容。生命如一泓清水,青年时的我们如乘势的水流,不希望有堤岸的存在。我们渴望像水一样流动,流出父母的怀抱,流离家庭的羁绊,流入一片陌生的天地,去寻找生活,寻找值得终生追求的事业,寻找真正的爱情,和我们所爱的人合二为一、终身相守,就像两股清水,融合得了无痕迹。 [点击阅读]
穷爸爸富爸爸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这就是你所需要的学校真的让孩子们准备好应付真实的世界了吗?“努力学习,得到好成绩,你就能找到高薪并且伴有很多其他好处的职位。”我父母过去常这么对我说。他们的生活目标就是供我和姐姐上大学,觉得这样我们就有了在生活中获得成功的最好机会。 [点击阅读]
第五项修炼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赵耀东人类的历史于本世纪最后的十余年中,起了巨大的变化——象征世界两极化的柏林围墙于一九八九年倒了,东欧各国政权的变化速度和程度,都是前所未有的。政治上,由两大强权领导的民主和集权对垒的局势不再。于全球各地崛起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如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亚太经合组织等,突破既有国界的限制,代替传统政治势力,成为主导世局的力量。 [点击阅读]
管理小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0
摘要:一、用人之道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点击阅读]
约会倍增术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引言你在这本书里所学到的东西都是我花了几年时间才得到的。你可以把此书当作百科全书使用。它是一本参考手册,而不是小说。使用它的最好方法是通读它,找出你关心的部分,着重看你想要了解到想法或者提高的技巧。之后把这些部分抄写或者打印出来,以便重温和练习。把妹,不像打开电灯开关那样简单。把妹,就像试图学习乐器。需要的是练习。起初也许一切一团糟,而且有时你的练习并没有让你带来提升。 [点击阅读]
肯定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从吃完晚饭,你就一直在打电话,叫一遍不听,叫两遍不听,叫三通不听,直到我吼:“你要打电话,就出去打!”砰地一声,你居然真冲出门去。外面正下着大雪,奶奶赶紧跑去看门边的衣柜,惟恐你没披外套。妈妈趴着窗子张望,看你是往哪个方向跑。我则愕然地坐在客厅,想起电影“绳索”中的一幕:淳于意对着自己“爱之深,责之切”的徒弟喊:“你给我滚出去!”那跟在师父身边十几年的徒弟,居然真卷起铺盖扭头就走。 [点击阅读]
落网佳人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楔子“月老、月老!”主管生死簿的地府判官气喘吁吁地进了月下老人的仙居。“啥事这么慌张?判官大人,坐下来歇口气,喝口茶再慢慢说吧!”月下老人捻捻白须,气定神闲地说。他现在哪有闲情逸致喝茶呀!“咱们阎罗殿──出了点小纰漏,所以……我想借你老人家的姻缘簿查查。”“嗯,这个──”月下老人沉吟了一会儿。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