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短篇小说集 - 5月的海岸线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朋友寄来一封信和结婚喜帖,把我引到古老的地方。
  我请了两天假,预订了酒店的房间。忽然觉得好像身体的一半都变透明了似的,好不可思议。
  晴朗的五月早晨,我把身边的日用品塞进旅行袋,搭上新干线。坐在窗边的位置,翻开书,然后会上,喝干了罐装啤酒,稍微睡了一下,然后干脆眺望窗外的风景。
  新干线的窗户映出来的风景总是一样。那是强迫切开的,没有脉络可寻而一直线排开的干巴巴的风景。简直就像大量兴建来销售的住宅墙上挂的画框里的画一样,那种风景令人觉得厌烦。
  一切都和十二年前一样。什么都没有改变。透过强化玻璃的五月阳光,于巴巴的火腿三文治的味道,和好像很无聊地看着经济新闻的邻座年轻业务员的侧面也一样。报纸的标题正告知着欧洲共同体可能在几个月内开始强硬限制日货进口。
  十二年前,我在那个“街”上拥有一个女朋友。大学一放假时,我就把行李塞进旅行袋,搭早晨第一班新干线。坐在窗边的座位,读著书,望着风景,吃吃火腿三文治,喝喝啤酒。每次都在中午以前到达“街”。太阳还没完全升上天空在上方,“街”的每个角落还留有早晨的骚动尾声。我抱着旅行袋走进咖啡店,喝了早餐优待的咖啡,再打电话给她。
  那个时刻“街”的姿态,我没来由地喜欢。晨光、咖啡香、人们困倦的眼睛,还没污染损伤的一天……
  有海的气息。轻微的海的气息。
  当然不是真的有海的气味。只是忽然有这种感觉而已。
  我把领带重新打好,从架子上拿下旅行袋,走下列车。然后深深吸一口气,把真正的海的香气吸进胸中。反射性地有几个电话号码浮上我的脑海。一九六八年的少女们……光是试着把这些数字重新排出来一次,就觉得好像能够再度见到她们似的。
  也许我们可以在以前常去的餐厅隔着小桌子,再一次面对面谈话也说不定。桌上铺着方格布的桌布,窗边摆着天竺葵的盆栽。从窗外射进来悠闲的、宗教性的光线。
  “晦,好多年不见了啊。对了,已经有十年了噢。时间真是一转眼就过去了。”
  不,不对,不是这样。
  “最后一次跟你见面以来,才过了十年而已呀,但总觉得好像已经过了一百年似的呢。”
  不管怎么说都实在很呆。
  “经历了好多事情噢。”我可能会这样说。因为确实经历过很多事情。
  她在五年前结了婚,有了孩子,丈夫在广告公司上班,抱着三个贷款……也许会谈到这些事。
  “现在几点了?”她问。
  “三点二十分。”我回答。

  三点二十分。时间就像古老新闻影片的转盘一样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继续转着。
  我在车站前招了计程车,告诉他酒店的名字。然后点起香烟,让头脑重新恢复空白。
  结果我谁也不想见,我在酒店前面下了计程车,一面走在早晨空荡荡的道路上一面这样想。路上飘散着烤奶油的香味、新茶的香味,和洒在柏油路面的水的气味,刚开门的唱片行门口播放着最新流行的热门歌曲。这些气味和声音,好像和意识的淡影擦身相遇似的逐渐渗透进身体里。好像有人在邀约我似的。
  喂,在这里,来呀。是我啊,不记得吗?有一个最适合你的好地方。一起来吧。我想你一定会喜欢。
  也许我不会喜欢那样的地方吧。我想,首先,你的脸都记不得了啊。
  不均匀的空气。
  从前没发现,街上有一种不均匀的空气流动着。每走十公尺空气的浓度就不一样。重力、光线、温度都不一样。光光滑滑的步道上的脚步声都不一样。连时间,都像精疲力尽的打击声一样不均匀。
  我走进一家男装店,买了一双运动鞋和运动衫放进纸袋里。总之想换一下衣服。先喝一杯热咖啡、换上新衣服,其他的一切再说吧。
  进了酒店的房间,冲一个热水澡,躺在床上抽了三根万宝路之后,打开玻璃纸袋穿上新的运动衫。拿出勉强塞进旅行袋的牛仔裤,绑上新运动鞋的带子。
  为了让脚适应新鞋子,在房间地毯上来回走了几次之后,身体才逐渐开始习惯这个街。三十分钟以前所感觉到的无处发泄的焦躁,现在也减淡了几分。
  穿着鞋子躺在床上呆呆望着天花板时,又一次闻到海的气息。比以前更清楚的气息。越过海面而来的潮风。残留在岩石缝隙的海岸、潮湿的沙子……这一切混合在一起的“海岸”的气息。
  一小时后当我让计程车停在海岸时,海消失了。
  不,要正确表现的话,应该说是海被推到几公里外的那边去了。
  只有古老的防波堤遗迹,还像是沿着过去的海岸道路留下的某种纪念品似的。已经没有任何用处的,老旧的矮墙。在另外一侧的不是波涛起伏的海岸,而是铺了水泥的广大荒野。而且那荒野上几十栋高层公寓大厦,简直像巨大的墓碑一般一望无际地排列耸立着。
  令人想起初夏的阳光,普照着大地。
  “这些盖好已经三年了。”中年计程车司机告诉我。“从填海整地开始算大约已经七年了。把山砍掉,用输送带把土运来填海哟。然后把山当做别墅住宅用地,海则盖起公寓大厦。你不知道吗?”

  “已经有十年没回来。”
  司机点点头。“这里已经完全改变了,再过去一点可以开到新的海岸边,要不要去?”
  “不,这里就行了,谢谢。”
  他把计费表压下,接过我掏出的零钱。
  走在海岸道路,脸上稍微渗着汗。在路上走了五分钟左右,然后登上防波堤,开始走在宽约五十公分的水泥墙上。新运动鞋的胶底发出声音。在被遗弃的防波堤上,我和几个小孩擦身而过。
  十二点三十分。
  安静得可怕。
  唉,已经是二十年前的往事了,一到夏天我每天都在这海里游泳呢。光穿着一条游泳裤,就从家里的庭院赤脚走到海岸来哟。被太阳晒过的柏油路烫得不得了,一面跳着一面走。有时会下一阵午后阵雨,被烧热的柏油路面吸进去的雨水发出的气味,我喜欢得不得了。
  回到家,井里泡凉着西瓜。当然也有冰箱,但没有比井里泡凉的西瓜更美味的东西了。到浴室泡个澡把身上的盐分冲掉之后,坐在穿廊啃西瓜。只有一次西瓜从吊绳滑脱,没办法捞起来,好几个月一直浮在井里。每次汲水时,桶子里就有西瓜的碎片呢。那确实是王贞治在甲子国球场成为优胜投手的那个夏天。而且那是个非常深的井,怎么探头看都只能看到圆圆的黑暗而已。
  长大一点之后(那时候海已经被污染了,于是我们就到山上的游泳池去游泳),下起午后阵雨时,就带着狗(我们养过狗,是很大的白色狗)到海岸道路去散步。在沙滩上把狗放掉,正在发呆时就会遇见班上的几个女生。运气好的时候,还可以和她们聊上一个钟头直到四周都变暗为止。穿着长裙,头发散发着洗发水的香味,开始明显起来的胸部包皮在小而硬的胸围里面的一九六三年的女孩子们。她们在我身边坐下来,继续谈着充满微小的谜的话语。她们喜欢的东西、讨厌的东西、班上的事情。街上的事情、世界的事情……安东尼柏金斯(AnthonyPerkins)。葛雷哥莱毕克(GrmpPeck)、皮礼上利(ElvisPresley)的新电影,还有尼尔塞达卡(NeilSed全的的(Br自主iflgupishardtoM。
  每年海岸上都会有几次尸体被冲上来。大都是自杀的人。他们从什么地方跳海谁也不知道。穿着没有名字的洋装。口袋里什么也没有(或者被海浪冲掉了)的自杀者。只有在报纸的地方版会登出一则小报道而已。身分不详、女性、二十岁左右(推测)。肺里吸满了海水,露出被水泡得胀起来的肌肤的年轻女子好像迷失在时光之流里的遗失物一般,死缓慢地被海浪运过来,某一天被冲上安静住宅区的海岸。
  其中的一个是我的朋友。很久以前,六岁左右的事情。他被骤然的豪雨洪水吞进河里死掉了。春天的下午,他的尸体随着浊流被一口气冲到海里,然后三天后才随着流水一起被冲上海岸来。

  死的气味。
  六岁少年的尸体在高热的炉里燃烧的气味。
  四月阴沉的天空下火葬场的烟囱高高耸立着,并冒着灰色的烟。
  存在的消灭。
  脚开始病起来。
  我脱掉运动鞋,脱下袜子,赤脚继续走在防波堤上。在四周静悄悄的午后阳光下,附近中学的铃声响起。
  高层住宅群在眼前延续不断。简直就像巨大的火葬场一样。没有人的影子、没有生活的气息。平坦的道路上只有偶尔有汽车通过而已。
  我预言。
  五月的太阳下,我双手握着运动鞋,一面走在古老的防波堤上一面预言。“你们终将崩溃消失”。
  天会崩溃消失。移山、填海、理井,你们在死者的灵魂上建立起来的到底是什么?不过只是水泥和杂草和火葬场的烟囱而已,不是吗?
  前方看得见河J!D的流水了,堤波防和高层住宅就到此为止。我走下河滩,把脚泡进清澈的流水中。令人怀念的清凉。即使在海开始污浊的时代,河川的水还一直是清澈的。从山上经过沙地的河床一直线流下来的水。为了防止流沙而设有几段瀑布的这条河,几乎连鱼也住不了。
  我沿着浅浅的河流,走向终于看得见海浪的沙滩。海浪的声音,海潮的气味,海岛,海面停泊着货船的影子……两胁被新生地夹住的海岸线在那里微微喘着气。光滑的古老堤防的壁上,有用石头画的,有用喷漆喷的无数涂鸦。
  那些大多是谁的名字。男的名字,女的名字,男的和女的名字,还有日期。
  一九七一年八月十四日。(一九七一年的八月十四日我在做什么呢?)
  一九七六年六月二日。(一九七六年是奥林匹克和美国总统大选年。满地可?福特?)
  三月十二日。(没有年号的三月十二日。喂,我已经过了三十一次三月十二日了啊。)
  或者信息。
  “……跟谁都睡觉。”(应该把电话号码也写下的。)
  “WLLYOUNEEDISLOVE”(天蓝色喷漆)
  我在河滩坐下背靠着堤防,几个小时一直望着静悄悄被留下的宽度只有五十公尺左右的狭小海岸线。除了平稳得甚至有些奇怪的五月海浪声之外没有任何声音。
  太阳越过中空,我一面望着提防的影子往河面横切过去一面想睡一觉。然后在逐渐淡化的意识中,忽然想道:醒过来时,我到底会在什么地方呢?
  醒来的时候,我……
或许您还会喜欢:
贵族之家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0
摘要:在俄罗斯文学史上,伊万-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一八一八——一八八三)占有一席光荣的位置。而在他的全部文学作品中,长篇小说又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屠格涅夫是俄罗斯和世界文学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奠基者之一,他的长篇小说给他带来了世界声誉。他的六部长篇小说有一个共同的中心主题:与作家同时代的俄罗斯进步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屠格涅夫既是这些知识分子的编年史作者,又是他们的歌手和裁判者。 [点击阅读]
赫塔米勒短篇集
作者:佚名
章节:3 人气:0
摘要:1他已经死了。也许他还活着。人可以默默无闻地活着。我知道他再也不来了。每当铁皮咯吱作响的时候,每当我看见白色的树皮或者看见某人手中拿着一块手帕的时候,我就会浮想连翩,我就会想起我没有看见的某种事物。也许我应该想那些映入我的眼帘的事物,但是我不敢想。谁能告诉我必须想多久才能牢记那幕惨剧呢?怎样做才能从我的脑海中抹去对它的记忆呢?我不知道我应该看外部世界的白树皮还是应该潜沉于内心世界之中。 [点击阅读]
达芬奇密码
作者:佚名
章节:114 人气:0
摘要:郇山隐修会是一个确实存在的组织,是一个成立于1099年的欧洲秘密社团。1975年巴黎国家图书馆发现了被称作“秘密卷宗”的羊皮纸文献,才知道包皮括艾撒克·牛顿爵士、波担切利、维克多·雨果和列昂纳多·达·芬奇等众多人物均为郇山隐修会成员。人们所知的“天主事工会”是一个梵帝冈教派——一个极度虔诚的罗马天主教派。 [点击阅读]
远大前程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0
摘要:1993年暑假后,我接到上海的老朋友吴钧陶先生来信,说南京译林出版社章祖德先生请他译狄更斯的《远大前程》,万一他没有时间,还请他代为找一位译者。吴先生正忙于孙大雨先生的作品编校,而且上海的一些译者手头都有任务,所以他请我译这部作品。我虽然在英语专业从事英美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一辈子,但还没有正正式式地译过一本世界名著。我大部分精力花在中美文化的比较,以及向国外介绍中国文化方面。 [点击阅读]
迷茫的女郎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1去年春天,三泽顺子刚从东京的一所女子大学毕业,就立刻进了R报社工作了。当时,在入社考试时,有关人员问她希望到哪个部去,她回答说,想到社会部。有关人员看了她的履历表说:“你的英语不错嘛!”是的,三泽顺子毕业的那所女子大学,英语教学是相当有名气的。然而,后来顺子没有能到社会部去,却被分配在R报社的资料调查部。和顺子同时考入报社的女性还有事业部的一个,校阅部的一个。 [点击阅读]
追风筝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卡勒德·胡赛尼(KhaledHosseini),1965年生于喀布尔,后随父亲逃往美国。胡赛尼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系,现居加州执业。《追风筝的人》是他的第一本小说,因书中角色*刻画生动,故事情节震撼感人,出版后大获好评,获得各项新人奖,并跃居全美各大畅销排行榜,目前已由梦工厂改拍成电影。 [点击阅读]
透明的遗书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好像睡着了,尽管只是短暂的时间,感到“咯噔”一下小小的震动,醒了过来,西村裕一条件反射般站了起来,急忙朝车门方向走去。“咯噔”一声响过以后,不到二十秒钟将抵达Y车站。但站起身来,立即发觉窗外的景色与往常不同。只见一片广阔的河滩,电车临近铁桥,从脚下传来“轰隆、轰隆”重重的金属声。西村苦笑了一下,心想习惯这东西实在太可怕了。 [点击阅读]
通灵女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1十岁的香樱里还不懂得“烦躁”这个词,所以,她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那种萦绕心头的感觉,只能认为“烦死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她自己也记不清楚了。虽然并非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如此,但是,每天早晨起床时、吃饭时、上学时,那种“萦绕心头”的感觉总是挥之不去。每当这时候,母亲对待香樱里的惟一方法,就是说她,“什么呀,睡迷糊了吗?”香樱里自己也想:是呀,是睡迷糊了吧。 [点击阅读]
采果集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吴笛译1如果你吩咐,我就把我的果实采满一筐又一筐,送到你的庭院,尽管有的已经掉落,有的还未成熟。因为这个季节身背丰盈果实的重负,浓荫下不时传来牧童哀怨的笛声。如果你吩咐,我就去河上扬帆启程。三月风躁动不安,把倦怠的波浪搅得满腹怨言。果园已结出全部果实,在这令人疲乏的黄昏时分,从你岸边的屋里传来你在夕阳中的呼唤。 [点击阅读]
金粉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一、夜访侦探夜晚,拉乌尔看完了戏,回到自己家里。在前厅的穿衣镜前面,他站了一会儿,自我欣赏了一番:优美的身躯,宽阔的肩膀,高挺的胸脯,健壮的肌肉,配上一套高级衣料制做的西服,真是一表人材。前厅不大,陈设挺考究。可以清楚地看出,这是单身汉居住的公寓套间,家具精美,起居恬适。住在这里,准是一个重视生活享受、又很富裕的人。每天晚上,拉乌尔都喜欢坐在工作间宽大的坐椅里,抽上一支香烟,闭目养神。 [点击阅读]
金色的机遇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乔治。邓达斯仁立在伦敦街头沉思。在他的周围,卖苦力的与赚大钱的像是席卷而来的潮水一样汹涌流动。此刻,乔治衣冠楚楚,裤线笔直,根本没有注意到他们。他正忙着考虑下一步的行动。刚刚发生了一件事情!用社会下层的说法,乔治与他富有的舅舅(即利德贝特。吉林公司的艾尔弗雷德。利德贝特)“吵了一架”。准确他说,这嘲争吵”完全是利德贝特先生单方面的。那些言辞就像是愤怒的溪流从他的嘴里源源不断奔涌而来。 [点击阅读]
铁皮鼓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0
摘要:供词:本人系疗养与护理院的居住者①。我的护理员在观察我,他几乎每时每刻都监视着我;因为门上有个窥视孔,我的护理员的眼睛是那种棕色的,它不可能看透蓝眼睛的我——①本书主人公,自述者奥斯卡-马策拉特,因被指控为一件人命案的嫌疑犯而被“强制送入”疗养与护理院(疯人院的委婉称谓)进行观察。本书的脚注皆为译注。因此,我的护理员根本不可能是我的敌人。我已经喜欢上他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