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地狱之旅 - 第二十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汽车沿着山上的道路行驶,然后停在一个镶在岩石上的门前。一共来了四辆汽车。第一辆车里是一位法国部长和一位美国大使。第二辆是英国领事,一位议员和警察局长。第三辆是以前皇家协会的两位会员和两位名记者。这三辆汽车里的其他人都是必要的陪同人员。第四辆车内是一般人不熟悉,但在他们行业内很知名的人物,包括勒勃朗上校和杰索普先生。穿着笔挺制服的司机打开车门,敬礼后把贵宾接下车来。
  法国部长忧郁地嘟哝说:“希望别接触到任何一种传染病。”
  一位陪同立即用安抚的口吻说:“不会的,部长先生,一切预防措施都采取了,视察时同病人保持相当距离。”
  这位年事已高、忧心忡忡的部长听了感到宽慰。美国大使说了几句话,表示现在对这些病患者应有更好的了解和治疗。
  大门打开后,门口有一群人站在那里欢迎,其中有黝黑粗壮的院长,大个、黄发的副院长,两位知名医生和一位著名的化学家。欢迎仪式是法国式的,热烈而又冗长。
  法国部长说:“我诚恳地希望那位亲爱的阿里斯蒂德斯先生不会因为健康不佳而失约。”
  副院长说:“阿里斯蒂德斯先生昨天从西班牙乘飞机来到,在里面恭候。部长阁下,请允许我带路。”
  大伙儿随着他鱼贯而入。有点忧虑的部长先生透过他右首的修建得很坚固的栏杆凝视着。麻疯病人们在离栏杆老远的地方排队等候视察。部长看起来松了口气,他对麻疯病的看法还停留在中世纪的水平。
  在现代化设备的休息室里,阿里斯蒂德斯等候着他的客人。大家鞠躬、问候、互相介绍。穿着白袍戴着穆斯林头巾的黑人待从们端来开胃酒。
  一位年轻些的记者说:“先生,您在这里有块宝地。”
  阿里斯蒂德斯打了个东方式的手势说:“我对这个地方感到骄傲,您可以说,这是我的最后作品!我给人类的最后一件礼物,不惜工本。”
  主人方面的一位医生热诚地说:“是这样,这地方对专业人员来说,真是梦寐以求的啊!我们在美国条件不错。但我自从来到这里……我们才取得了成果!先生,我们确实取得了成果。”他的热情话语充满了感染力。
  美国大使彬彬有礼地向阿里斯蒂德斯表示:“我们应当感谢您的私人企业为人类谋幸福。”
  阿里斯蒂德斯谦虚地答道:“上帝对我们是仁慈的。”
  这个蜷在椅子中的小老头活像个黄色的癞蛤蟆。那个议员悄悄地向那个又老又聋的皇家协会会员说,这个家伙说得十分有趣而又自相矛盾。他接着又低声说:“这个老流氓很可能毁了四百万条人命。他赚了这么多钱不知道怎么花,这只手抓进来,那只手扔出去。”
  那个上了年纪的法官答道:“真不知道花上这么多钱究竟取得了多大的成果。很多造福于人类的伟大发明都是用非常简单的仪器搞出来的。”
  当寒暄已毕,开胃酒渴完后,阿里斯蒂德斯说:“我不胜荣幸地为你们设便宴接风,由于医生对我的饮食有所限制,特请范·海德姆博士代表我当主人。便宴以后你们可以进行参观。”
  和蔼可亲的范·海德姆博士陪着客人进入餐厅。经过两小时的飞行和一个小时坐车,大家都饿了。饭菜烹调可口,部长极力赞扬。
  范·海德姆说:“每周空运两次新鲜蔬菜和水果到这里。对肉类和冻鸡也做了安排。此外,我们有大量的冷冻设备。科学必须满足人的食欲。”
  进餐时伴有上等名酒,饭后送上土耳其式咖啡,然后开始参观。两个小时的参观,内容丰富。结束时,法国部长感到高兴。他被那些亮堂堂的实验室,洁白耀眼、好像走不完的走廊搞得眼花缭乱,更使他晕头转向的是递给他的那些大量科学资料。
  尽管部长对这些资料没有什么兴趣,其他一些人却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查。如对人员的居住条件和其他一些细节表现出了好奇心。范·海德姆尽量显示出自己愿意向客人们展出一切他们愿意看的东西。勒勃朗和杰索普二人,前者陪着部长,后者陪着英国领事。当回到休息厅时,他们走在大家的后面。杰索普拿出一个老式的滴答滴答响的表来看时间。
  勒勃朗激动地嘀咕说:“这里没什么线索。”
  杰索普说:“一点也没有。”
  勒勃朗说:“亲爱的,如果我们搞错了,可要大祸临头!我们花费了多少个星期才安排了这一切,对我来说,可要断送了我的前途了。”
  杰索普说:“我们还没有失败。咱们的朋友还在这儿,我敢肯定。”
  “但是没有他们的踪迹。”
  “当然不会有踪迹。这里是不会让他们露出踪迹来的,对这样的官方参观,事事都要安排妥当。”
  “那咱们怎么寻找证据呢?我告诉您,没有证据就不能说服人。来的人全都不太相信这个地方有鬼。那个部长,那个美国大使,还有那个英国领事……他们全都说像阿里斯蒂德斯那样一个人是无可怀疑的。”
  “要镇静,勒勃朗,要镇静。我告诉您我们还没败下来。”
  勒勃朗耸了耸肩说:“您是乐观的,朋友!”他转身同随同中一位穿戴整洁、圆脸的年轻人交谈了几句后又转过身来,向杰索普忐忑地问道,“您为什么发笑?”

  “我高兴的是科学的进步,确切地说,这个计算器得到了最新的改进。”
  “我不是科学家。”
  “我也不是,但是这个非常敏感的放射性探测器告诉我,我们的朋友是在这里。这个建设物有意设计得像迷宫一样,所有的走廊和房间都相仿,所以使人搞不清自己的位置,也不能设想建筑物的平面图。这个地方还有一部分没让我们看。”
  “您推测朋友们在此是因为放射性的显示吗?”
  “就是。”
  “是不是又发现,那位夫人的珍珠?”
  “是的,您可以说,我们还在玩捉迷藏游戏。但这里的信号不像项链上的珍珠或是涂着磷的手那样显而易见。人们看不到这个标记,但是可以感觉到……通过这个放射性测探器……”
  “但是,我的上帝,这就够了吗?”
  杰索普说:“应该够了,但令人担心的是……”
  勒勃朗替他接着说:“您的意思是来的这几个人不大相信。他们从一开始就不大相信,是的,就是如此。甚至你们那位英国领事也是个谨慎小心的人,你们政府在许多方面欠阿里斯蒂德斯的债。至于我们法国政府,”他耸耸肩接着说,“那位部长先生是很难被说服的。”
  杰索普说:“我们不要寄希望于政府,政府和外交官们是受束缚的,但是我们需要把他们弄来。因为只有他们才有权威。如果谈到信任,我寄信任于别人。”
  “我的朋友,您寄信任于什么人身上呢?”
  杰索普那张严肃的面孔露出了笑容。
  他说:“同来的还有新闻界人士。记者对新闻最敏感,他们不愿意捂盖子,他们总是准备相信那些很难相信的新闻。我还寄希望于另一个,就是那个聋老头。”
  “啊,我知道您指的那个人,就是看来半截人土的那位。”
  “是的,他耳聋、体弱、视力半瞎,但是他对真理感兴趣。他以前是司法大臣,虽然他又聋又瞎,风蚀残年,但是他的头脑还像过去一样敏锐,他有卓越的法学家那种敏感,他明白那些事情可疑并且懂得有些人在捂盖子。他会听取并且愿意听取人们提出的证据。”
  他们现在回到休息室,又是茶酒招待。部长三番两次地向阿里斯蒂德斯表示祝贺,美国大使也凑上几句。然后部长环顾四周,声音略有些紧张地说:“先生们,现在我们该向我们好客的主人告别了。我们已经看到了这里的一切……”他意味深长地强调了最后几个字。“这里一切都非常出色,确是第一流的建筑和设备。我们非常感谢主人的款待,并且向他祝贺这里取得的一切成绩,所以我说我们该告辞了,好吗?”
  这些话完全是符合常规的,态度也是如此。回顾四周也是礼节性的。实际上,这话中有话,弦外之音是:“先生们,你们看到了,这里没有什么值得怀疑和害怕的东西。这下子大家都可以放心了,并且可以不受良心责备地离开这里了。”
  在沉默中,有人说话了。这是杰索普先生的镇静、客气。有文化的英国人口音。他用英国调的地道法语向法国部长说:“先生,请允许我要求我们好客的主人帮个忙。”
  “当然,当然可以,杰索普先生。”
  杰索普严肃地向范·海德姆博士说话,假装不看阿里斯蒂德斯先生。
  他说:“我们在这里看到你们很多人,确实有些眼花缭乱。我有一位老朋友在这里,在我们离开之前,能否为我们安排一下和他会面。”
  范·海德姆博士有礼貌又感到惊奇地说:“您有一位朋友?”
  杰索普说:“是的,实际上有两位朋友,有一位妇女,贝特顿夫人;奥利夫·贝特顿。据我所知,她的丈夫托马斯·贝特顿在这里工作,他曾在哈韦尔工作过,再以前是在美国。我临走前很想同他们夫妇谈几句。”
  范·海德姆博士的反应真是无懈可击。他先是有礼貌地睁大着眼睛,然后困惑不解地皱皱眉说:“贝特顿,贝特顿夫人,没有,恐怕我们这里没有这个名字。”
  杰索普说:“还有一个美国人安德鲁·彼得斯,好像是研究化学的,对吗,先生?”他恭敬地转过去问美国大使。
  美国大使是一位机灵的、有双锐敏蓝眼睛的中年人。他是个不但有外交官才能,而且还很有个性的人。他看了看杰索普,沉默了足足一分钟才说:“是的。是这样,安德鲁·彼得斯。我也愿意看看他。”
  范·海德姆显得更惊奇了,但还是那么彬彬有礼。杰索普很快地扫了阿里斯蒂德斯一眼。那张黄脸不动声色,毫不见怪,没有惊奇也没有不安,看来仅仅是不感兴趣而已。
  “安德鲁·彼得斯?没有,阁下,您弄错了吧。我们这里没有这么个名字。恐怕我连这个名字都没听说过。”
  杰索普说:“那您听说过托马斯·贝特顿这个名字,是吗?”
  范·海德姆犹豫了一秒钟。他的头向坐在椅子上的那个老头稍微转了一下,但马上又转回来。
  “托马斯·贝特顿,怎么,对,我想……”

  一位记者趁机很快地说:“托马斯·贝特顿是位头条新闻人物。半年前他的失踪是头条新闻,欧洲的所有报纸都用大标题刊登这条新闻。警察到处找他。您的意思是说他一直呆在这里吗?”
  “没有,”海德姆尖声说,“恐怕有人在骗你们,也许是个骗局,你们今天看到了这个地方的全体工作人员。你们看到了所有的一切。”
  杰索普镇静地说:“不,不是所有的。”他接着说,“还有一位年轻人叫埃里克森,还有路易·巴伦博士,还可能有加尔文·贝克夫人。”
  “呵!”范·海德姆似乎得到启发。“这些人都在摩洛哥那次飞机失事中丧了命。现在我想起来了,至少我记得埃里克森和路易·巴伦博士都在那次事故中丧生,那次法国蒙受了极大损失,像路易·巴伦博士这样的人才是无可弥补的。”他摇了摇头又说:“对加尔文·贝克夫人一无所知,但是我记得有一位英国或是美国妇女也在这架飞机上,也可能就是您说的贝特顿夫人,这真是件不幸的事。”然后他带着询问的目光问杰索普:“先生,我不晓得为什么您认为这些人会在这里,是不是可能巴伦博士有一次在北非曾提出他希望参观这个地方?这可能引起一些错觉。”
  杰索普说:“你的意思是不是说我错了?这些人中没有一位在这里?”
  “亲爱的先生,既然他们都在飞机失事中丧命,他们怎么可能在这里?据我所知,尸体都找到了。”
  “找到的尸体都烧焦了,难以辨认。”杰索普有意地强调了最后几个字。
  他背后有人轻轻动了一下,然后一个尖细、清楚而又微弱的声音说:“我理解您的意思是不能准确地辨认尸体。是吗?”阿尔弗斯托克勋爵往前坐了坐,用手扯着耳朵倾听。在他浓密的眉毛下,两只精明的小眼睛在看着杰索普。
  杰索普说:“无法正式辨认,勋爵先生。我有理由相信这些人还活着。”
  “相信?”阿尔弗斯托克勋爵的尖细声音中有不悦之意。
  “我应该说我有他们活着的证据。”
  “证据?什么样的证据?杰索普先生。”
  “贝特顿夫人在离开非斯去马拉喀什时戴了一串假珍珠项链。在飞机坠毁燃烧的半英里之处,发现了一颗珍珠。”
  “您能肯定地说找到的这颗珍珠就是贝特顿夫人所戴的那串项链上的珍珠吗?”
  “能肯定,因为项链上的每一颗珍珠上都有记号,肉眼看不见,在深度的放大镜下才可以辨认。”
  “谁做的记号?”
  “我做的,阿尔弗斯托克勋爵,当时在场的有在座的我的同事勒勃朗先生。”
  “您做的记号,您为什么要在珍珠上做记号?”
  “我的勋爵,因为我有理由相信贝特顿太太会引导我去找她那需要逮捕法办的丈夫,托马斯·贝特顿。”杰索普接着说,“后来又找到两颗同样的珍珠,都是从飞机失事处到麻疯病院这段路途中发现的,经过在拾到珍珠的地方进行调查,人们看到一行六人,其所形容的容貌同所谓飞机失事中丧命的六个人大致相同。六个旅客中的一个人有一只手套,上面涂着夜里发光的磷。人们在载着旅客来这里的一辆汽车上看到了这只手套。”
  阿尔弗斯托克勋爵用他枯燥的、审判时才用的声调说:“真是不寻常呀。”
  阿里斯蒂德斯坐在那张大椅子上动了一下,他眨了眨眼问道:“这些旅客留下的最后踪迹是在哪里发现的?”
  “在一个废弃的飞机场上,先生。”他提出了具体地点。
  “那离这里有几百英里。”阿里斯蒂德斯先生说,“即使您那饶有趣味的推测是正确的,也就是说,为了某种需要而假造了一起飞机失事,那么,那些旅客早从那个废弃的机场飞往某一目的地了。那个飞机场离这里有数百哩,我实在无法相信您有什么根据认为那些旅客在我们这里。他们为什么要在这里呢?”
  “是有一些充分理由的,先生。我们的一架侦察机发现一个信号,这位勒勃朗先生收到了信号。这个开头有识别密码的信号告诉我们,这些失踪的人就在你们这个麻疯病院里。”
  阿里斯蒂德斯先生说:“哎呀!这真了不起,太了不起了!依我看,肯定是有人想骗你们。这些人根本不在这里。”他说话语气镇定而坚定:“如果你们愿意,请随意搜查。”
  杰索普说:“如果表面查查,那是什么也查不到的。我要提出搜查的起点。”
  “好啊,从哪里开始?”
  “在第二实验室的第四走廊往左拐到头的那条走廊。”
  范·海德姆猛然一抖,致使两个杯子落在地上打碎了。杰索普笑着看了看他。
  杰索普说:“博士,您看,我们消息灵通吧!”
  范·海德姆尖声叫起来:“这真荒谬,大荒谬了!你们认为我们违反他们的意志拘留了他们,对此我断然否认。”
  法国部长不自在地说:“看来我们走进了死胡同。”
  阿里斯蒂德斯先生和气地说:“这是个有趣的理论,但只是个理论而已。”他看了看表说:“先生们。请原谅我,我现在建议你们离开这里。从这里去机场还有一大段路,如果你们误了飞机,会引起惊慌的。”

  勒勃朗和杰索普都感到现在非摊牌不可了。阿里斯蒂德斯在施加他个人的全部影响。他估计这些人不敢违反他的意志。如果他们坚持下去,就意味着他们要公开同他作对。他分析,法国部长根据上面指示,是急于投降的。警察局长是完全站在部长一边的。美国大使并不满意,但出于外交考虑不会坚持下去。英国领事则不得不紧跟上述那两位。
  那两位记者——阿里斯蒂德斯考虑到记者们。他们的要价可能很高,但是他认为可以收买他们,如果收买不了,他会另有办法对付。
  至于杰索普和勒勃朗,他们知道真相,但是,如果没有官方支持,他们什么也干不成。他的眼睛最后和那双同他一样的昏花老眼相遇了,那双冷静的、一本正经的眼睛。他知道,这个人收买不了,但到头来……突然,一个冷静的、清晰的、好像从远方传来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路。
  这个声音说:“我的意思是,我们匆匆忙忙地离开这里不合适。因为,这个案子还需要进一步调查。既然有人严肃提出了控告,我认为不能撒手不管。要公平处理,给人一切机会来反驳。”
  阿里斯蒂德斯说:“大家都有责任提出证据。”他向在座的所有人员做出一个优美的手势说,“这是有人诬告,但没有住何证据可以证实。”
  “可以证实!”
  范·海德姆博士吃惊地转过身来。一位摩洛哥族仆人走向前来,他身材高大,穿着绣花白袍,头上裹着穆斯林的白色头巾,他的脸黑黝黝地发亮。
  使大家呆若木鸡的原因是他那厚厚的黑人嘴唇里竟发出大西洋彼岸的纯粹美国人口音。
  他说:“不是不能证实的。你们现在就可以听取我的证词。这些先生们刚才否认以下几位在这里,他们是:安德鲁·彼得斯、托基尔·埃里克森、贝特顿夫妇,还有路易·巴伦博士。说他们不在是假的,他们都在这里。我为他们说话。”他面向美国大使说:“先生,现在您大概认不出我来,但是我就是安德鲁·彼得斯。”’
  阿里斯蒂德斯的嘴唇里发出非常微弱的咝咝声,然后他靠着椅背,面部毫无表情。
  彼得斯说:“这里隐藏了很多人:有慕尼黑的施瓦茨,有尼达姆,有英国科学家杰弗里斯和戴维森,有美国的保罗·韦德,有意大利人里科切提和比安卡,还有默奇森。他们都在这个大楼里。这里有一系列包围措施。肉眼是看不见的。整套的秘密实验室建在岩石里。”
  “上帝保佑我!”美国大使突然喊着。他仔细打量这个看来有身份的非洲人,然后他笑起来说:“就是现在我还不能说我已认出你来了。”
  “这是因为嘴唇上涂了石蜡,先生,更甭提脸上涂的黑色染料了。”
  “如果你是彼得斯,你在联邦调查局的代号是什么?”
  “八一三四七一,先生。”
  “对,”大使说,“你的其他名字的编写字母是什么?”
  “B·A·P·G,先生!”
  大使点了点头说:“这个人是彼得斯。”他望了望法国部长。
  部长犹豫了一下,然后清了清喉咙。他向彼得斯说:“您声称,这些人在他们本人不同意的情况下拘留在这里,是吗?”
  “有些人是自愿的,阁下,有些不是。”
  部长说:“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留下每个人的口述。是的,一定要记录下来。”
  他注视警察局长,警察局长向前走来。
  阿里斯蒂德斯举起手来说:“请等一等。看起来,”他用柔和而又清楚的语调说,“有人在此滥用我的信誉。”他用冷酷的目光从范·海德姆扫到院长,一副毫不宽容的神态。他对他们说:“先生们,至于你们出自对科学的热情干了些什么,我一直是不清楚的。我对这个地方的资助完全是为了科研的兴趣。我没有参与制定政策并且付诸实施。院长先生,我忠告您,如果这些控告有事实根据,那么应该立即将这些被非法拘留的人释放。”
  “但是,先生,这不可能。这……”
  阿里斯蒂德斯说:“任何这类试验都要停止。”他用平静的、金融家的眼光环视他的客人们后说:“先生们,我不必向你们保证,如果这里有任何非法的事情,都与我无关。”
  这无异于一道命令。人们之所以这样理解,完全出自于他的财富、权力和影响。举世闻名的阿里斯蒂德斯先生是不会被牵连进去的。但是,即使他没有受到什么损害,这仍然是一次失败。这使他不能达到目的,不能在他所经营的智囊联营中牟取暴利。阿里斯蒂德斯先生对失败从来是泰然自若的。这在他的事业中有时也会发生,他能用哲学头脑来认识这些失败,然后再卷土重来。
  他做了一个东方式的手势说:“这件事我不干预。”
  警察局长开始活跃起来。他现在得到了暗示,他懂得给他的指示并且准备全力以赴。他说:“不准阻拦。我的责任是进行全面搜查。”
  范·海德姆脸色刷白地走上前来说:“如果您跟我来,我将指给您看我们的备用房间。”
或许您还会喜欢:
采果集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吴笛译1如果你吩咐,我就把我的果实采满一筐又一筐,送到你的庭院,尽管有的已经掉落,有的还未成熟。因为这个季节身背丰盈果实的重负,浓荫下不时传来牧童哀怨的笛声。如果你吩咐,我就去河上扬帆启程。三月风躁动不安,把倦怠的波浪搅得满腹怨言。果园已结出全部果实,在这令人疲乏的黄昏时分,从你岸边的屋里传来你在夕阳中的呼唤。 [点击阅读]
金色的机遇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乔治。邓达斯仁立在伦敦街头沉思。在他的周围,卖苦力的与赚大钱的像是席卷而来的潮水一样汹涌流动。此刻,乔治衣冠楚楚,裤线笔直,根本没有注意到他们。他正忙着考虑下一步的行动。刚刚发生了一件事情!用社会下层的说法,乔治与他富有的舅舅(即利德贝特。吉林公司的艾尔弗雷德。利德贝特)“吵了一架”。准确他说,这嘲争吵”完全是利德贝特先生单方面的。那些言辞就像是愤怒的溪流从他的嘴里源源不断奔涌而来。 [点击阅读]
铁皮鼓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0
摘要:供词:本人系疗养与护理院的居住者①。我的护理员在观察我,他几乎每时每刻都监视着我;因为门上有个窥视孔,我的护理员的眼睛是那种棕色的,它不可能看透蓝眼睛的我——①本书主人公,自述者奥斯卡-马策拉特,因被指控为一件人命案的嫌疑犯而被“强制送入”疗养与护理院(疯人院的委婉称谓)进行观察。本书的脚注皆为译注。因此,我的护理员根本不可能是我的敌人。我已经喜欢上他了。 [点击阅读]
银河系漫游指南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0
摘要:书评无法抗拒——《波士顿环球报》科幻小说,却又滑稽风趣到极点……古怪、疯狂,彻底跳出此前所有科幻小说的固有套路。——《华盛顿邮报》主角阿瑟·邓特与库尔特·冯尼格笔下的人物颇为神似,全书充满对人类社会现实的嘲讽和批判。——《芝加哥论坛报》一句话,这是有史以来最滑稽、最古怪的科幻小说,封面和封底之间,奇思妙想随处可见。 [点击阅读]
银湖宝藏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那是一个烈日炎炎的六月天,中午时分,“小鲨鱼”号——最大的客货两用轮船中的一艘,正以它那强有力的桨轮拍打着江上的潮水。它清早就离开了小石城,现在即将抵达路易士堡。从外表看,这艘轮船同在德国河流中常见到的轮船很不相同。下部结构,仿佛是一艘大而低矮的艇。由于北美江河上有许多浅滩,这种结构可以避免一些事故。小艇上面,仿佛是一幢三层的楼房。甲板底下,安装着锅炉和汽轮机,堆放着煤和货物。 [点击阅读]
镜中恶魔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我们的心仍旧战栗1987年我到德国后曾在柏林生活了三年。当时柏林还是一座有一堵“移动的”墙的城市。有些日子这堵墙就立在街的尽头,而在另一些日子它又不在那里了。我深信:那墙由生活在不毛之地的动物驮在背上游走。兔子和乌鸦,这些被射杀的动物就像枪管一样令我感到恐惧。墙消失了,被射杀的动物逃到乡下去了。可能它们逃亡时心也怦怦地跳,就像此前许多遭追杀者那样。当时正值严冬,墙的后方一片荒凉犹如不毛之地。 [点击阅读]
阴谋与爱情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第一场乐师家里的一房间。米勒正从圈椅里站起来,把大提琴靠在一旁。米勒太太坐在桌旁喝咖啡,还穿着睡衣。米勒(很快地踱来踱去)事情就这么定了。情况正变得严重起来。我的女儿和男爵少爷已成为众人的话柄。我的家已遭人笑骂。宰相会得到风声的——一句话,我不准那位贵公子再进咱家的门。 [点击阅读]
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p{text-indent:2em;}一“世间的事物,还有许多未被写下来的,这或出于无知,或出于健忘,要是写了下来,那确实是令人鼓舞的……”半个世纪以前,我出生于俄罗斯中部,在我父亲乡间的一个庄园里。我们没有自己的生与死的感觉。 [点击阅读]
随感集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白开元译1梦,我心灵的流萤,梦,我心灵的水晶,在沉闷漆黑的子夜,闪射着熠熠光泽。2火花奋翼,赢得瞬间的韵律,在飞翔中熄灭,它感到喜悦。3我的深爱如阳光普照,以灿烂的自由将你拥抱。4①亲爱的,我羁留旅途,光阴枉掷,樱花已凋零,喜的是遍野的映山红显现出你慰藉的笑容。--------①这首诗是赠给徐志摩的。1924年泰戈尔访毕,诗人徐志摩是他的翻译。 [点击阅读]
隔墙有眼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1六点钟过了。一小时前去专务董事办公室的会计科科长还没有回来。专务董事兼营业部主任有单独的办公室,和会计科分开。天空分外清澄。从窗外射进来的光线已很薄弱,暮色苍茫。室内灯光幽暗。十来个科员没精打采,桌上虽然摊开着贴本,却无所事事。五点钟下班时间一过,其他科只剩下两三个人影,唯有这会计科像座孤岛似地亮着灯,人人满脸倦容。 [点击阅读]
雪国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一】你好,川端康成自杀的原因是因为:他是个没有牵挂的人了,为了美的事业,他穷尽了一生的心血,直到七十三岁高龄,还每周三次伏案写作。但他身体不好,创作与《雪国》齐名的《古都》后,住进了医院内科,多年持续不断用安眠药,从写作《古都》之前,就到了滥用的地步。 [点击阅读]
雪莱诗集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0
摘要:孤独者1在芸芸众生的人海里,你敢否与世隔绝,独善其身?任周围的人们闹腾,你却漠不关心;冷落,估计,像一朵花在荒凉的沙漠里,不愿向着微风吐馨?2即使一个巴利阿人在印度丛林中,孤单、瘦削、受尽同胞的厌恶,他的命运之杯虽苦,犹胜似一个不懂得爱的可怜虫:背着致命的负荷,贻害无穷,那永远摆脱不了的担负。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