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地狱的滑稽大师 - 裸女塑像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在环绕东京市的国营铁路上,至今仍有几处依旧带点儿乡间味的道口。这些地方设有道口值班室,每当电车要通过时,不同颜色相间的栏杆就会落下,道口看守员便开始挥动信号旗。丰岛区1站大道口也是这种古董式道口之一。
  那里是从市中心到人口众多的丰岛区外围之间惟一的交通线,因此,不分昼夜,轿车、卡车、汽车、摩托车的通行极其频繁,步行过往者就更不必说了。一旦再遇上等候长龙般的货运列车时,连续不断驶来的车辆拥挤得几乎将道口的栏杆都要挤断,仿佛是在上演一出战争闹剧,每月肯定至少要发生一到两次可怕的交通事故。
  暮春的某个黄昏。这天天气阴沉而略带暖意。下午五点二十分,开往东北方面去的货运列车,震动着道口附近的住家,缓慢驶过。像往常一样,大道口的栏杆前,所有种类的交通工具宛如鱼市上的鱼贩子团团簇簇,焦急地等候栏杆升起。无论是人还是车,为了赶在别人之前通过道口,都在拼命地争抢着一寸一尺的有利地位,道口两边熙熙攘攘拥挤不堪。
  长长的列车尾部终于和从那车窗向外张望的列车员面孔一起,像是嘲笑拥挤的人群似地慢吞吞地驶去。道口看守员的哨声响了,栏杆向空中升起。顷刻之间,汽车喇叭以各种各样的怪声相互威吓般地齐吼,形形色色的车辆恰似决了堤的洪水一辆接一辆地蜂拥到轨道上。
  栏杆在线路的两侧,所以车的洪流也就受其两侧夹击,车与车只好紧贴着交错通过狭窄的道口通路。车水马龙在数条铁轨上宛如浪头相互撞击,完全是一片混乱状态。道口看守员声嘶力竭地叫喊着,试图维持一下秩序,但无力阻止这排山倒海之势。卡车司机怒叱骑自行车的小孩。骑自行车的也不相让,把步行的妇女狠狠申斥一顿后,迫使其退到铺石道路以外的地方。孩子的哭叫,老人和姑娘惊慌失色,有的甚至想放弃横过道口的念头。
  在那混乱的汽车行列中,夹杂着一辆奇怪的敞篷汽车。因为大都是轿车,所以仅是敞篷车这一点就足以引人注目,而且在那车的后排坐席上还载着一个奇异的特别显眼的物体。
  那是一个有五尺多长的物体,上面覆盖大包袱皮似的白布,从白布的凹凸来看,里面仿佛是一尊形似人体的东西。这东西似乎僵硬着,直挺挺地靠在客席的软靠背和后部车篷上,头部倾斜地伸出在外面。混乱中,虽无人注意,但倘若有位神经质的观察者突然看见了这东西的话,或许会为那形态与人的裸体一楼一样而大吃一惊吧。

  白布里大概裹着个赤身露体的人吧?是一具僵尸也未可知。司机那家伙,大白天佯装若无其事的样子,可能心里正在盘算着怎样将那东西运到一个秘密的场所吧?也许有人已经被这白日噩梦魇住了。
  然而,那白布里裹着的物体究竟是什么呢?不久,由于一个不幸的偶然机会,被抛露在众人眼前。
  汽车喇叭声叫得令人心焦,道口看守员的大声怒吼也让人感到不安。乱纷纷中突然传来一种可怕的声响。是物体猛烈相撞的响声。
  怎么回事!人们对这突如其来的怪声还没摸着头脑,于是摆出了一副自我防卫的架势——呆立不动。原来是一辆大型卡车正在轰隆隆地通过道口,有五六个小货箱从上面争先恐后地滚落到地上。
  卡车驶过以后,那辆敞篷汽车由于路面上的箱子而开出了石板路外,车身倾斜着停了下来。挡泥板扭曲得不成样子,司机好像是从车上甩下来似的,此时正一边拂掸着身上的泥土,一边爬起身来。哎呀!更甚的是,那个横放在后排车座上不可思议的物体无影无踪了。哪儿去了呢?在场的人环顾了一下,原来被白布裹着的那个庞然大物受到刚才的冲撞,顺劲被甩到了附近电车的铁轨上。被甩出来的时候,白布遮盖物也脱落下来,里面的东西完全暴露无遗。果如所料,里面那东西是人。但不是活人,是用石膏做的裸体女人立像。这一定是从雕刻家的工作室运往展览会的途中。这立像好像是林立于美术展览会会场中那类雕像中的一种。不过此时它把赤裸的身子横卧在这拥挤不堪的地方,而且是在电车铁轨之上,这情景给人一种难以名状的异样感觉。是一种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事那样的心情,是大白天看见了一丝不挂的那样的羞涩与惊愕。
  年轻而美貌的女人雕像并没遭到严重毁坏,只是头枕冰凉的铁轨,像是自暴自弃地仰面朝天躺卧在地上。整个雪白的赤身裸体上尽管出现了大大的裂纹,但头、手、足样样俱全。除了像头发、手脚指头这些突出部位稍有缺损外,是一个五体齐全的年轻女子。
  “多不好意思啊!哎呀,真可怜!”
  也许人群中的年轻姑娘会把脸掉转过去。
  敞篷汽车司机因摔撞的疼痛,皱着眉头木然呆立许久。然而,当他猛然注意到对面铁轨上的裸体女人时,便惊慌失措地欲朝那边跑去。与此同时,恼怒的道口看守员手持信号旗,面红耳赤地一边叫嚷着什么,一边从另一个方向朝裸体女人像掉落的地方跑来。

  哨声急切地响起来了。远处开来的电车汽笛发出吼叫。“危险,危险!”的叫声从人群中响起。于是,密集的人群“哗”地开始后退。道口看守员一只脚跨在轨道上,叉开两腿站着,拼命地挥舞着红色信号旗。就在这时,国营铁路的电车已势不可挡地从裸体女人石膏像横卧的铁轨上飞驶而来。
  一种可怕的地面震动和飞驰的速度掀起的狂风,使人感到心脏像疾槌儿打鼓似地砰砰直跳。五节车厢的电车采取了紧急刹车,制动器发出吱嘎吱嘎的响声,听起来如同庞大动物的呻吟,表示出电车本身是不想伤害裸体女人的极其难忍的苦闷。
  乘客兴许在车厢内一个压一个地倒下去了吧。电车采取了似乎是无视惯性的非常强制的刹车方法。然而技术摘熟的司机虽做了最大的努力,但终于无济于事。裸体女人石膏像让电车前轮撞上后,一直被推出有两米多远。
  裸体女人虽然没有被拦腰轧断,但被车轮碾轧了的腰部上的石膏却似飞沫四溅。电车停稳的时候,石膏像已被推到了铁轨外,露出凄惨的伤口,脸朝下趴在地上。
  人们隔远目睹此状,受到了仿佛活人被轧死一般的精神打击。这是因为雕像制作得是那么栩栩如生,裸体女人的姿态使人感到是那么楚楚动人。好像从腰部裂开的伤口处没有涌出鲜血反倒令人不可思议了。
  电车司机从车上下来,对着道口看守员大声叱责。男女乘客的脑袋纷纷从五节车厢的窗户里探了出来。一些性急的年轻人甚至还从电车上跳了下来。
  群众的视线一齐集中在受了伤的石膏像上,似乎是那曲线美与凄惨伤口的对照吸引了他们。
  “喂,你看,奇怪吧。从那石膏的裂纹里像是渗出了什么?”
  站在人群最前列一位年轻的公司职员模样的男子跟身旁的大学生搭话。
  “是啊,是红色的东西呀!石膏像里难道会流出血……”
  这位大学生也在凝视那边,以认真的口吻应答。
  “你看也是红的吗?”
  这样的对话在人群各处蔓延开来。雕像中不可能注有那么鲜红的液体。但从眼前裸体女人雕像的伤口里的确渗出了红色的液体。

  “哇!”人群里传来一声惊惧的喊叫。
  电车司机和道口看守员蜷身蹲在石膏像边上,面色苍白地察看着那道裂缝。
  “莫非是将死人封在了里面吧?”
  司机嘀咕了一句令人毛骨悚然的话。
  “嗯,也许是,就连这手中,可能也隐藏着真人的手。”
  道口看守员说着便用手里拿着的信号旗柄使劲敲打石膏像的一只手腕。
  如果真是那样,其主意也大别出心裁了。以真人为模型制作石膏像,这简直不像是精神正常的人干的。但从制作得如此精巧来看,一定是出自专业雕刻家之手,难道那雕刻家是疯子?
  “运来这玩艺儿的汽车是抛了锚停在那儿的那辆吗?司机哪儿去了?”
  “是啊,得找到那家伙。”
  道口看守员面向人群,大声请求协助寻找奇怪的汽车司机。
  然而,司机不知何时趁着混乱溜之大吉了。他是知道这尊雕像中封有人的尸体呢?还是被石膏像出血事件吓得灵魂出窍,害怕后患而逃之夭夭了呢?群众的帮助也白费了,汽车司机的影子始终没有再出现。
  即便是这种场合,其它电车仍将正常地由后面行驶过来,所以司机不能一块儿继续纠缠到这件事中,只好将石膏像放在那暂且不管。电车已经开动,但乘客的脑袋仍然不肯离开窗口,那些伸出窗外的头宛如累累果实。
  道口看守员也有任务。他急忙把群众赶到线路以外,然后请求闻讯跑来的1站的站务员把这事通知给警察。
  不一会儿,以1站站长为首的许多工作人员跑来了。接到电话通知后,I警察署的数名警官赶到了。事态逐渐扩大起来。
  “这是一起重大犯罪事件。简直就像侦探小说里的故事,裸体美人像中竟封贮着一具年青美丽的女人尸体。”
  围观者被警官驱赶到远处的栅栏外,他们相互之间在大发议论。
  “可不是吗!这家伙真够狡猾的了。这样伪装成一般的石膏像,也许打算在展览会上展出呢!”
  简直是发疯,不过,就算是疯子,也是个相当聪明的家伙啊!
  无论怎样驱赶,围观者有增无减。转眼之间,汽车及自行车又宛如洪水蜂拥而至,道口两边给挤得水泄不通。汽车喇叭声、吵嚷声,小孩的哭叫声此起彼伏。对此,瞧热闹的人根本不予理睬,一个接一个地凑了过来。
或许您还会喜欢:
名利场
作者:佚名
章节:75 人气:2
摘要:《名利场》是英国十九世纪小说家萨克雷的成名作品,也是他生平著作里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杰作。故事取材于很热闹的英国十九世纪中上层社会。当时国家强盛,工商业发达,由榨压殖民地或剥削劳工而发财的富商大贾正主宰着这个社会,英法两国争权的战争也在这时响起了炮声。 [点击阅读]
唐璜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是苏格兰贵族。1788年1月23日出生于伦敦。他天生跛一足,并对此很敏感。十岁时,拜伦家族的世袭爵位及产业(纽斯泰德寺院是其府邸)落到他身上,成为拜伦第六世勋爵。1805-1808年在剑桥大学学文学及历史,他是个不正规的学生,很少听课,却广泛阅读了欧洲和英国的文学、哲学和历史著作,同时也从事射击、赌博、饮酒、打猎、游泳等各种活动。 [点击阅读]
啤酒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赫邱里-波罗用欣赏的眼光有趣地打量着刚被引进办公室的这位小姐。她写给他的信,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要求见他一面,没提任何别的事。信很简短,语气也很认真,唯有坚毅有力的字迹,可以看出这位卡拉-李马倩是个年轻活泼的女性。现在,他终于见到她本人了──高挑,苗条,二十出头。她是那种任何人都会忍不住多看一眼的女人,身上穿的衣服很昂贵,裁剪也很合宜。她的眉生得相当方正,鼻梁挺直而有个性,下巴坚毅果决。 [点击阅读]
四签名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歇洛克·福尔摩斯从壁炉台的角上拿下一瓶药水,再从一只整洁的山羊皮皮匣里取出皮下注射器来。他用白而有劲的长手指装好了精细的针头,卷起了他左臂的衬衫袖口。他沉思地对自己的肌肉发达、留有很多针孔痕迹的胳臂注视了一会儿,终于把针尖刺入肉中,推动小小的针心,然后躺在绒面的安乐椅里,满足地喘了一大口气。他这样的动作每天三次,几个月来我已经看惯了,但是心中总是不以为然。 [点击阅读]
在路上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2
摘要:1第一次遇到狄恩是在我与妻子分手后不久。那时我刚刚生了一场大病,对此我不想再提及了。不过它的确与那次令人烦恼、充满灾难性的离婚有关,当时我似乎觉得一切情感都已经死了。自从狄恩·莫里亚蒂闯入我的世界,你便可以称我的生活是“在路上”。在这之前,我也曾不止一次地梦想着要去西部,但只是在虚无缥缈地计划着,从没有付诸行动。狄恩这家伙是个最理想的旅伴,他就是在路上出生的。 [点击阅读]
复仇狂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1东京中野区哲学堂附近。七月二十八日,晚上九点一过,街上已没有行人了。仁科草介知道,自己身后有两个人越走越近,他们用醉醺醺的、含混不清的奇怪腔调喋喋不休地交谈着。“我醉了?总不犯法吧。呃……是吗?”其中一人声音含糊地说着,不知是对同伴,还是对仁科。仁科不由得苦笑了,看来这是个喝醉了酒脾气就不大好的家伙。两人步伐杂乱地从仁科身边擦过,霎时,仁科感到左肋下一阵剧痛,两支手同时被人按住。 [点击阅读]
夜城4·魔女回归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夜城里什么东西都有,从神圣的遗产到污秽的法器一应俱全。不过除非具有钢铁般的意志,不然我绝不推荐任何人参加夜城里举行的拍卖会。虽然大部分的人根本不敢在拍卖会中跟我抢标,不过我已经很久没有出席任何拍卖会了,因为每次我都会在标到真正想要的东西之前先标下一堆垃圾。有一次我意外标到了一张召唤妖精用的“普卡”,结果就出现了一只只有我才看得到的花花公子玩伴女郎,足足跟了我好几个月。 [点击阅读]
夜城8·非自然询问报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在夜城,黑夜永无止尽。这里是隐身于伦敦的黑暗魔法之心,美梦以各种型态现世,诱惑与救赎永远都在特卖。你可以在夜城中找到任何事物,只要对方没有抢先找上门来。火热的霓虹,深邃的黑暗,信用卡难以支付的罪恶,狂放的夜店,疯狂的音乐。换上你的舞鞋,舞动到血流如注为止。夜晚持续不断,欢乐永不止歇。随时都会有人手中握着印有你的名字的子弹。我名叫约翰·泰勒,是一名迷失灵魂、在诅咒之地寻求救赎的私家侦探。 [点击阅读]
夜城外传·影子瀑布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世界上存在着一座梦想前去等待死亡的城镇。一个恶梦得以结束,希望终得安歇的所在。所有故事找到结局,所有冒险迎向终点,所有迷失的灵魂都能迈入最后归宿的地方。从古至今,世界上一直存在着许多这样的地方,散落在世界各地的黑暗角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的发展、魔法的消逝,大部分的奇景都已不复见,而这类隐藏的角落也随之凋零。 [点击阅读]
大师与玛格丽特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暮春的莫斯科。这一天,太阳已经平西,却还热得出奇。此时,牧首①湖畔出现了两个男人。身材矮小的那个穿一身浅灰色夏季西装,膘肥体壮,光着秃头,手里郑重其事地托着顶相当昂贵的礼帽,脸刮得精光,鼻梁上架着一副大得出奇的角质黑框眼镜。另一个很年轻,宽肩膀,棕黄头发乱蓬蓬的,脑后歪戴一顶方格鸭舌帽,上身着方格布料翻领牛仔衫,下身是条皱巴巴的自西眼裤,脚上穿一双黑色平底鞋。 [点击阅读]
大象的证词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奥利弗夫人照着镜子。她自信地瞄了一眼壁炉架上的时钟,她知道它已经慢了二十分钟。然后她继续摆弄着自己的头发。奥利弗夫人坦率地承认,令她烦恼的是经常要改变发型。她差不多已把每种样式都试过了。她先梳了一个庄重的,把头发从四面向上卷得又松又高;接着又梳了一种迎风式的,把发绺往后梳,修饰得看上去很有学者风度,至少她希望如此。她已经试了绷紧的整齐的卷发,也试过一种很有艺术味道的凌乱的发型。 [点击阅读]
失去的胜利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前言1945年我曾经讯问过许多德国将领,他们一致的意见都是认为曼施坦因元帅已经被证明为他们陆军中能力最强的指挥官,他们都希望他能出任陆军总司令。非常明显,他对于作战的可能性具有一种超人的敏感,对于作战的指导也同样精通,此外比起任何其他非装甲兵种出身的指挥官,他对于机械化部队的潜力,又都有较大的了解。总括言之,他具有军事天才。在战争的最初阶段中,他以一个参谋军官的身份,在幕后发挥出来一种伟大的影响。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