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地狱 - 第91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雨点噼噼啪啪地打在圣索菲亚大教堂古老的圆屋顶上。
  在近一千年的时间里,它一直是全世界最大的教堂,即便是现在,人们也很难想象有哪座教堂比它更大。此时再见到它,兰登想起查士丁尼皇帝(查士丁尼(483-565),拜占庭皇帝,曾主持编撰《查士丁尼法典》,征战波斯,征服北非及意大利等地。)在圣索菲亚大教堂落成后,曾后退几步,骄傲地宣布,"所罗门,我超过了你!"
  辛斯基和布吕德越来越确定地大步朝这座宏伟的建筑走去,而它也在他们的脚步声中显得越来越庞大。
  这里的人行道两旁排列着一些古代炮弹,是当年征服者穆罕默德的士兵们使用的。这一装饰在提醒着人们,这座建筑的历史充满了暴力,它一次次被征服,一次次被改变用途,以满足不同获胜权贵的精神需求。
  三个人慢慢走近大教堂南面的外墙,兰登瞥了一眼右边三个圆屋顶、地窖式的辅助建筑物凸出在大教堂之外。这些便是历代苏丹之陵,其中一位苏丹--穆拉德三世--据说有一百多个孩子。
  手机铃声划破了夜空,布吕德掏出手机,查看了对方号码,简短地问了一声,"什么事?"
  他听着对方的报告,难以置信地摇了摇头。"这怎么可能?"他又听了一会儿,叹了口气。"好吧,随时向我汇报。我们正准备进去。"他挂了电话。
  "什么事?"辛斯基问。
  "睁大眼睛,"布吕德扫视着四周,"我们可能有客人。"他将目光转回到辛斯基身上。"似乎西恩娜·布鲁克斯来到了伊斯坦布尔。"
  兰登瞪大了眼睛望着布吕德,不敢相信西恩娜居然有办法来土耳其,更不敢相信她在逃离威尼斯后居然还敢冒着被抓以及可能送命的风险,确保贝特朗·佐布里斯特的计划能够成功。

  辛斯基同样震惊。她深吸一口气,似乎想再问一问布吕德,但又忍住了。她扭头问兰登:"朝哪边走?"
  兰登指着他们左边,也就是圣索菲亚大教堂的西南角。"那里就是沐浴泉。"他说。
  他们与博物馆联系人的碰头地点是一个泉眼,上面有一个华丽的网格结构,曾经是穆斯林祈祷前沐浴的地方。
  "兰登教授!"他们走近时听到一个男人在招呼。
  一个土耳其男子笑容可掬地从遮蔽泉水水源的八角形凉亭中走了出来,正兴奋地冲着他们挥手。"教授,在这里!"
  兰登他们赶紧走了过去。
  "你好,我叫米尔沙特,"他说,带有口音的英语透着热情。他身材瘦小,有些谢顶,戴着学究气很浓的眼镜,穿了一件灰色上衣。"我感到十分荣幸。"
  "应该是我们感到十分荣幸,"兰登握着米尔沙特的手说,"谢谢你在这么仓促的情况下接待我们。"
  "是啊,是啊!"
  "我叫伊丽莎白·辛斯基,"辛斯基博士与米尔沙特握手后又指着布吕德说,"这位是克里斯多夫·布吕德。我们来这里协助兰登教授。很抱歉,我们的飞机晚点了。你能接待我们真是太好了。"
  "别客气!这没有什么!"米尔沙特滔滔不绝地说道。"为了兰登教授,我随时愿意单独带你们参观。他那本《穆斯林世界里的基督教符号》在我们博物馆的礼品店里很畅销。"

  真的吗?兰登心想。现在我终于知道有一个地方卖这本书了。
  "咱们走吧?"米尔沙特示意他们跟在他身后。
  大家快步走过一块小空地,经过普通游客入口,继续向前,来到大教堂原先的正门口。这里有三个凹陷的拱道,下方是雄伟的青铜大门。两名武装保安在那里等着迎接他们。他们看到米尔沙特后,打开其中一扇门上的锁,将它推开。
  "萨奇奥伦,"米尔沙特说。这是兰登熟悉的几个土耳其语短语之一,"谢谢你"的一种极为客气的表述。
  他们进去后,保安关上了沉重的大门,重重的响声在石室回荡。
  兰登和其他人正站在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前廊中,这也是基督教教堂里常见的狭窄前厅,从建筑结构上充当圣俗之间的缓冲。
  兰登常常称之为精神壕沟。
  他们穿过前廊后向另一组门走去,米尔沙特拉开其中一扇门。兰登发现,里面不是他以为会见到的圣殿,而是另一个前廊,比第一个前廊略大。
  内门厅,兰登意识到。他忘了,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圣殿享有将其与外面世界隔绝开来的两层保护。
  仿佛要让参观者为即将见到的一切做好准备,内门厅的装饰比前廊华丽许多,墙壁采用的是抛光过的石头,在典雅的枝形吊灯照耀下熠熠生辉。这个肃静场所的另一边有四扇门,门的上方有精美的镶嵌画。兰登正目不转睛地欣赏着。
  米尔沙特走到其中一扇最大的门前。这扇门体积巨大,上面裹着青铜。"皇帝之门,"米尔沙特小声说,他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在拜占庭时期,这扇门只有皇帝可以使用。游客们通常不能走这道门,不过今晚很特别。"

  米尔沙特伸手去推门,却又停了下来。他小声问:"在我们进去之前,我先问你们一声。里面你们有没有特别想看的东西?"
  兰登、辛斯基和布吕德互相看了一眼。
  "有,"兰登说,"当然,要看的东西很多,但如果可能的话,我们想先从恩里科·丹多洛的墓开始。"
  米尔沙特头一歪,仿佛没有听明白。"你说什么?你想看……丹多洛的墓?"
  "对。"
  米尔沙特显得有些垂头丧气。"可是,先生……丹多洛的墓太一般了,没有任何符号,根本不是我们最好的文物。"
  "我意识到了,"兰登礼貌地说,"不管怎样,请你带我们去看看吧。"
  米尔沙特盯着兰登看了一会儿,然后将目光转向大门正上方的镶嵌画,也就是兰登刚刚欣赏过的马赛克。那是公元九世纪制作的万能的主的圣像,画中的耶稣左手握着《新约》,右手在向人们赐福。
  这时,仿佛灵光乍现,他们的向导突然明白了。米尔沙特嘴角往上一翘,心领神会地笑了。他竖起一根手指,摇晃起来。"聪明人!非常聪明!"
  兰登不解地望着他。"你说什么?"
  "别急,教授,"米尔沙特像共谋犯似的低声说,"我不会告诉任何人你来这里的真正目的。"
  辛斯基和布吕德疑惑地看了兰登一眼。
  兰登只好耸耸肩,米尔沙特推开门,请他们进去。
或许您还会喜欢:
瓦尔登湖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这本书的思想是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内容丰厚,意义深远,语言生动,意境深邃,就像是个智慧的老人,闪现哲理灵光,又有高山流水那样的境界。书中记录了作者隐居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异历程。读本书,能引领人进入一个澄明、恬美、素雅的世界。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美国超验主义作家。 [点击阅读]
简爱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简·爱》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它阐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尊严+爱。《简·爱》中的简爱人生追求有两个基本旋律:富有激情、幻想、反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望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点击阅读]
群山回唱
作者:佚名
章节:80 人气:2
摘要:谨以此书献给哈里斯和法拉,他们是我双眼的努雷①;也献给我父亲,他或会为此骄傲为了伊莱恩走出对与错的观念,有一片田野,我将与你在那儿相会。——鲁米,十三世纪1952年秋那好吧。你们想听故事,我就给你们讲个故事。但是就这一个。你俩谁都别让我多讲。很晚了,咱们明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你和我,帕丽。今天夜里你需要好好睡上一觉。你也是,阿卜杜拉。儿子,我和你妹妹出门的时候,就指望你了。你母亲也要指望你。 [点击阅读]
裸冬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刚刚度过了数月新婚生活的红正在收拾饭桌。昨晚丈夫领回来一位同僚,两人喝酒喝到深夜,留下了遍桌杯盘,一片狼藉。蓦地,红抬起头,四个男人蹑手蹑脚地偷偷闯进屋来!红骤然激起杀意,抓起桌上的牙签怒视着来人。她一眼就看出这四个来路不明的家伙不是打家劫舍找错了门,也不是找自己的丈夫寻衅闹事,而是专门冲着她本人来的!未等红顾及责问他们,这四个家伙早已蜂拥扑来。 [点击阅读]
贵宾室的怪客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当浅见光彦决定乘坐“飞鸟”号豪华游轮去作环球航海旅游时,最吃惊的莫过于他自己了。“飞鸟”号是日本最大的豪华游轮,即使只住最便宜的“普通间”,作一次环球旅行所需的费用也大约要花上三百万日元。这是个几乎可以让浅见昏厥的数字。他一直认为这是个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另一个世界的话题,所以,当乘坐“飞鸟”号真真切切地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浅见的感受就好像是在做一个不祥的梦。 [点击阅读]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1881年生于维也纳一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剧照(20张)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1904年后任《新自由报》编辑。后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等地游历。在法国结识维尔哈伦、罗曼·罗兰、罗丹等人,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发表反战剧本《耶雷米亚》。 [点击阅读]
中短篇小说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泰戈尔短篇小说浅谈——黄志坤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obindranathTagore,1861.5.7——1941.8.7)是一位驰名世界的印度诗人、作家、艺术家、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在6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给人们留下了50多部清新隽永的诗集,10余部脍炙人口的中、长篇小说,90多篇绚丽多采的短篇小说,40余个寓意深刻的剧本,以及大量的故事、散文、论著、游记、书简等著作。 [点击阅读]
修道院纪事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在王室名录上第五位叫唐·若奥的国王今天晚上要去妻子的卧室。唐娜·马丽娅·安娜·若泽珐来到这里已经两年有余,为的是给葡萄牙王室生下王子,但至今尚未怀孕。宫廷内外早已议论纷纷,说王后可能没有生育能力。但这仅限于关系亲密者之间的隐隐低语,以免隔墙有耳,遭到告发。要说过错在国王身上,那简直难以想象,这首先是因为,无生育能力不是男人们的病症,而是女人们的缺陷,所以女人被抛弃的事屡见不鲜。 [点击阅读]
假戏成真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接听电话的是波洛的能干秘书李蒙小姐。她把速记簿摆到一边去,拎起话筒,平淡的说,“屈拉法加8137。”赫邱里-波洛躺回直立的椅背上,闭起双眼。他的手指在桌缘上轻敲着,脑子里继续构思着原先正在口述的信文的优美段落。李蒙小姐手掩话筒,低声问说:“你要不要接听德文郡纳瑟坎伯打来的叫人电话?”波洛皱起眉头。这个地名对他毫无意义。“打电话的人叫什么名字?”他谨慎地问。李蒙小姐对着话筒讲话。 [点击阅读]
八百万种死法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我看到她进来。想看不到也难。她一头金发近乎银色,要是长在小孩头上,就叫亚麻色。头发编成粗辫子盘在顶上,用发针别住。她前额高而平滑,颧骨突出,嘴巴略大。加上西部风格的靴子,她得有六尺高了。主要是双腿长。她穿着紫色名牌牛仔裤,香槟色皮毛短上衣。雨时断时续下了一整天,但她没带伞,头上也没有任何遮挡。水珠在她的发辫上闪烁着,像钻石。她在门口站了会儿,四下张望。这是周三下午,三点半左右。 [点击阅读]
南回归线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南回归线》作为亨利·米勒自传式罗曼史的重要作品,主要叙述和描写了亨利·米勒早年在纽约的生活经历,以及与此有关的种种感想、联想、遐想和幻想。亨利·米勒在书中描写的一次次性*冲动构成了一部性*狂想曲,而他的性*狂想曲又是他批判西方文化、重建自我的非道德化倾向的一部分。 [点击阅读]
双城记
作者:佚名
章节:58 人气:2
摘要:内容提要1757年12月的一个月夜,寓居巴黎的年轻医生梅尼特(Dr.Manette)散步时,突然被厄弗里蒙地侯爵(MarquisSt.Evremonde)兄弟强迫出诊。在侯爵府第中,他目睹一个发狂的绝色*农妇和一个身受剑伤的少年饮恨而死的惨状,并获悉侯爵兄弟为了片刻婬*乐杀害他们全家的内情。他拒绝侯爵兄弟的重金贿赂,写信向朝廷告发。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