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地狱 - 第83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从人满为患的里奥多桥上挤过去后,西恩娜· 布鲁克斯沿着运河边的卡斯泰罗区步行道继续向西飞奔。
  他们抓住了罗伯特。
  她的眼前仍然浮现着他被士兵们从采光井拖进教堂地下室时,他抬头凝视着她的绝望眼神。她坚信抓住他的人一定会想方设法立刻说服他,让他说出他已经破解的一切。
  我们来错了国家。
  更糟糕的是,她知道抓住兰登的人会不失时机地向他透露所有真相。
  对不起,罗伯特。
  为所发生的一切。
  请记住,我别无选择。
  奇怪的是,西恩娜已经开始想念他了。此刻虽然身处威尼斯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她却感到熟悉的孤独偷偷袭上心头。
  这种感觉对她来说并不陌生。
  西恩娜·布鲁克斯从孩提时起就一直感到孤独。
  她从小就聪慧过人,青春期时觉得自己就像一个陌生国度里的陌生人……一个被困在孤独世界里的外星人。她试图结交朋友,可她的同龄
  人全都热衷于她毫无兴趣的无聊琐事。她试图尊敬长者,可大多数成年人似乎也只是长大的孩子,甚至对他们周围的世界缺乏最基本的认识,而最令人不安的是,他们对周围的世界缺乏好奇,也缺乏关注。
  我感到与一切都格格不入。
  于是,西恩娜·布鲁克斯学会了如何成为一个幽灵,让人们对她视而不见。她学会了如何成为一个变色龙、一个演员,在人群中表现出另一副模样。她相信,童年时对舞台的向往来自她的毕生梦想--成为另一个人。
  一个正常的人。
  她在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中的表演让她体会到了成为他人的感觉,那些成年演员对她鼎力相助,却没有刻意奉承她。不过,她的欢乐很短暂。首演那天晚上,当她刚走下舞台、面对狂热的媒体界人士时,她的所有欢乐在那一刻化为乌有--其他演员全都悄无声息、不被注意地从后门溜走了。
  他们现在也恨我。
  到七岁那年,西恩娜已经看过许多书,足以诊断出自己患有重度抑郁症。当她将情况告诉父母时,他们似乎惊呆了。他们每次见到亲生女儿有怪异举动时都是这种反应。不过,他们还是送她去看了一位心理医生。医生问了她许多问题,可那些问题西恩娜也早已问过自己。医生开出的处方是阿米替林(一种抗抑郁症药物。)结合利眠宁(一种抗精神失常药物。)。
  西恩娜愤怒地从诊断床上跳了下来。"阿米替林?!"她反驳道。"我想变得更快乐,而不是变成行尸走肉!"
  对方不愧是心理医生,面对她的突然发作显得非常平静,只是提出了第二个建议。"西恩娜,如果你不愿意服用药物,我们可以尝试更全面的疗法。"他停顿了一下。"听上去好像你被困在了一个怪圈中,你所想的都是你自己以及你如何与这世界格格不入。"
  "你说得对,"西恩娜说,"我想停下来,可我做不到!"
  他平静地笑了。"你当然停不下来。从生理学上说,人的大脑根本无法什么都不思考。人的心灵渴望情感,而且将继续为那份情感寻找燃料--无论是好是坏。你的问题在于你给它添加了坏的燃料。"
  西恩娜从来没有听人以这种机械术语谈论心智,她立刻来了兴趣。"我如何才能给它添加不同的燃料?"
  "你需要转移你的智力焦点,"他说,"你目前的思考对象主要是你自己。你想知道自己为什么与他人格格不入……想知道自己哪里出了问题。"
  "的确如此,"西恩娜说,"可我正在试着解决这个问题。我在努力
  融入周围世界中。如果我不思考的话,又怎么能解决问题?"
  他笑了。"我相信思考这个问题……就是你的问题所在。"他建议西恩娜努力将关注点从她自己以及她的问题上移开……转移到她周围的世界……及其问题上去。

  从那以后,一切都变了。
  她开始全身心地为他人感到难过,而不再只是自哀自怜。她开始有了一种博爱精神,在无家可归的人的临时居住点给大家分汤,念书给盲人听。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西恩娜帮助过的这些人当中没有一个似乎注意到她与众不同。他们只是为有人关心他们而心存感激。
  西恩娜每周工作得更加勤奋,几乎都没有睡眠时间,因为她意识到有那么多人需要她的帮助。
  "西恩娜,悠着点!"大家劝她。"你拯救不了这个世界!"
  这种话多么可怕!
  通过这些公益活动,西恩娜认识了本地一家人道主义组织的几位成
  员。当他们邀请她一起去菲律宾工作一个月时,她欣然同意了。
  西恩娜以为他们是去给贫穷的渔民或者乡间的农民分发食物。她在书中读到过,那里的乡间景色秀丽,宛如仙境,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海底和美得炫目的平原。因此,当大家置身于马尼拉城的人群中时,这座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城市让西恩娜惊吓得说不出话来。她还从未见过这种规模的贫穷。
  单凭一己之力如何能改变这一切?
  西恩娜只要向一个人发放食品,旁边就会有数百人用有气无力的眼神盯着她。马尼拉有着长达六小时的堵车现象、令人窒息的空气污染,以及令人恐惧的性交易。性工作者大多是儿童,其中许多人都被自己的亲生父母卖给了拉皮条的人,而这些父母则因为知道自己的孩子至少有口饭吃而感到欣慰。
  这里到处都是童妓、乞丐、小偷,更糟糕的是西恩娜发现自己突然无所适从。她看到周围的人完全屈从于生存的本能。人类在面临绝望时……会变成动物。
  所有那些阴暗的压抑如潮水般重新涌上了她的心头。她突然明白了人类的真相:就是一个濒临灭绝的物种。
  我错了,她想,我无法拯救世界。
  突如其来的狂躁令她不堪重负,她在马里拉街头狂奔,穿过人群,撞倒行人,一路向前,寻找开阔空间。
  人的身体让我窒息!
  奔跑中,她可以感觉到人们投在她身上的目光。她再也无法融入其中。她个子很高,皮肤白皙,金色马尾辫在身后晃动。男人目不转睛地盯着她,仿佛她一丝不挂。
  等她停下脚步时,她不知道自己跑了多远,也不知道跑到了什么地方。她擦去眼睛里的泪水与污垢,看到自己站在一个棚户区中--一座由波纹金属和硬纸板拼搭而成的城中城。她的周围充斥着婴儿的哀号声,以及人类粪便的臭味。
  我已经穿过了地狱之门。
  "观光客,"一个低沉的声音在她身后讥笑道,"Magkano?" 多少钱?
  西恩娜猛地转过身,看到三个青年向她走来,而且像狼一样流着口水。她立刻知道自己处境危险,试图逃脱,但他们像集体狩猎的食肉动物一般围住了她。
  西恩娜大声呼救,可没有任何人在意她的呼喊。她看到五米外就有一个老太太,坐在一个轮胎上,用一把锈迹斑斑的刀削去一个老洋葱腐烂的部分。西恩娜呼救的时候,老太太头都没有抬一下。
  三个男子抓住她,将她拖进一个小棚屋。西恩娜很清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恐惧压倒了一切。她用手头能抓到的一切进行反抗,但他们很强壮,不一会儿就将她压倒在一个落满灰尘的旧床垫上。
  他们撕开她的衬衣,抓挠着她柔软的皮肤。听到她的尖叫声后,他们将她撕破的衬衣深深地塞进她的嘴里,令她差一点窒息。然后,他们将她翻过身,让她面对着散发出恶臭的床垫。
  西恩娜·布鲁克斯一直怜悯那些无知的灵魂,因为他们生活在如此痛苦的世界中却依然相信上帝,可是此刻的她不得不在心里祈祷……真心诚意地祈祷。

  上帝啊,求你让我远离罪恶。
  她祈祷时,仍然能听到那些男人在哈哈大笑,能感觉到他们肮脏的手将她的牛仔裤顺着她乱蹬乱踢的双腿拉了下来。其中一人趴到了她的背上;他很沉,浑身大汗淋漓,汗珠滴在了她的肌肤上。
  我是个处女,西恩娜心想,一切将在我身上这样发生。
  突然,她背上的男子跳开了,嘲笑声变成了愤怒和恐惧的叫喊。滚落到西恩娜背上的热汗突然喷涌而出……落到床垫上后变成了红色的飞溅物。
  当西恩娜翻过身来想知道发生了什么时,她看到老太太一手拿着剥了一半的洋葱,一手握着那把锈迹斑斑的刀,正站在袭击她的男子身旁。男子的后背血流如注。
  老太太怒视着其他人,眼神里充满了威胁。她挥舞着血淋淋的刀,直到三个男子落荒而逃。
  老太太没有说话,只是帮着西恩娜拿起衣服,穿好。
  "Salamat,"西恩娜眼泪汪汪地低声说,"谢谢你。"
  老太太轻轻拍了拍自己的耳朵,表示她听不见。
  西恩娜双手合十,闭上双眼,毕恭毕敬地向她鞠了一躬。等她睁开眼睛时,老太太已经不见了。
  西恩娜立刻离开了菲律宾,甚至都没有与小组其他成员告别。对自己的这段遭遇她一直守口如瓶,希望不再触碰就能渐渐淡忘,可是这样一来情况反而变得更糟。数月后,噩梦仍然在夜晚折磨着她,她无论在哪里都没有安全感。她开始练武术,不久便掌握了致命的点穴术,可她仍然去哪里都觉得危险。
  她的抑郁症复发了,而且比以前严重了十倍,并最终导致她彻夜难眠。她每次梳头时都看到头发在大把大把地掉落,而且一天比一天多。她惊恐地发现,数周后,她的头发就掉了一半。她给自己做了诊断,得出的结果是她患上了休止期脱发--一种由压力引起的脱发症,惟一的治疗方法就是缓解压力。然而,她每次照镜子看到自己头发越来越少的脑袋时,都感到心跳加速。
  我看上去就像个老太太!
  最终,她别无他法,只好剃光了头发。至少这样看上去显得不老, 只是呈现出一副病态。她不想显得像个癌症病人,便买了一顶假发,做成马尾辫形状戴在头上。这至少让她又像她自己了。
  可是西恩娜·布鲁克斯的内心已经发生了变化。
  我是残损品。
  她一心想抛弃原来的生活,便去了美国攻读医学学位。她与医学一直有着不解之缘,希望成为医生后能够感到自己对社会有用……至少能够为减轻这个苦难世界里的痛苦做点事。
  尽管课程很紧,学业对于她来说却不是件难事。当同学们忙着学习时,她找了一份兼职演员工作,额外挣些钱。表演的内容虽然不是莎士比亚,但凭借出色的语言功底和记忆力,她不仅没有感觉到那是工作,反而觉得表演就像一个庇护所,可以让她忘记她是谁……可以让她变成另一个人。
  随便什么人。
  自从开口说话那一刻起,西恩娜就一直试图摆脱自己的身份。孩提时,她就尽量避免使用自己的名字菲丽丝蒂,而更愿意使用她的中间名--西恩娜。菲丽丝蒂的意思是"幸运",而她知道自己一点也不幸运。
  不要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问题上,她反复提醒自己,将注意力集中在全球问题上。
  她在人满为患的马尼拉街头遇袭,这一事件引发了她对人口过多以及世界人口问题的关注。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她看到了贝特朗·佐布里斯特的著作。这位遗传学工程师对世界人口提出了一些非常先进的理论。
  他是个天才,她读他的作品时意识到。西恩娜还从未对另一个人产生过这样的感觉。佐布里斯特的著述读得越多,她越觉得自己是在窥视一位心灵伴侣的内心世界。他的文章《你无法拯救世界》让西恩娜想起了小时候大家对她说的话……只是佐布里斯特的信念恰好相反。

  你可以拯救世界,佐布里斯特写道。你不出手,谁会出手?此时不为,更待何时? 西恩娜非常认真地阅读佐布里斯特的数学方程式,了解他对马尔萨斯式人口灾难的预测,以及人类即将面临的崩溃。她有着过人的领悟力,喜欢这种高层次的推测,但她感到自己的压力指数在不断攀升,尤其是当她看到整个未来展现在她面前时……有数学保证……那么明显……无法避免。
  为什么没有别人看到这一切即将到来?
  虽然被他的观点吓到,西恩娜还是对佐布里斯特着了迷,观看他的讲座视频,阅读他的所有文章。当西恩娜听说佐布里斯特要在美国举行演讲时,她知道自己必须去见他。就在那天晚上,她的整个世界都被改变了。
  当她再次回想起那个神奇的夜晚时,脸上浮现出一抹微笑。那是一个难得的幸福时刻……就几个小时前与兰登和费里斯一起坐在火车上时,她还清晰地回忆起了那一幕。
  芝加哥。暴风雪。
  六年前的一月……但仍然感觉像是昨天。我踏着狂风肆虐的华丽一英里上的积雪,竖起衣领,以抵挡让人什么都看不见的雪盲。尽管天气寒冷,我仍然叮嘱自己,任何事都无法阻止我前往目的地。今晚机会难得,我可以聆听伟大的贝特朗·佐布里斯特的演说……就在现场。
  贝特朗走上讲台时,报告厅里几乎空无一人。他个子很高……非常高……炯炯有神的绿眼睛深处似乎盛载着世上的所有奥秘。
  "让这空荡荡的报告厅见鬼去吧,"他大声说,"让我们一起去酒吧!"
  于是我们几个人坐在一个安静的隔间里,听他说着遗传学、人口以及他刚刚感兴趣的……超人类主义。
  大家喝着酒,我感到自己仿佛是在和一位摇滚巨星单独相聚。佐布里斯特每次看向我时,他那双绿眼睛都会激发出我身上从未有过的情感……是那种强烈的性吸引。
  那对我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感觉。
  再后来,我独自和贝特朗·佐布里斯特坐在那里。
  "谢谢你让我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我对他说,因为喝了太多酒而有一点醉意。"你是一位了不起的老师。"
  "奉承?"佐布里斯特微笑着向我这边靠了靠,我们的大腿碰到了一起。"它会让你心想事成。"
  这种调情显然并不恰当,可这天晚上大雪弥漫,我们又是在芝加哥一家人去楼空的宾馆中,那种感觉就像整个世界都停止了。
  "你怎么打算?"佐布里斯特说,"在我房间里睡一晚?"
  我惊呆了,知道自己看起来就像是被汽车大灯照着的一头鹿。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佐布里斯特的眼睛在热烈地闪烁。"让我猜猜看,"他小声说,"你从来没有和一个著名的男人在一起过。"
  我脸一红,竭力克制内心的各种情感--尴尬、激动、害怕。"说实在的,"我对他说,"我还从来没有和任何男人在一起过。"
  佐布里斯特微笑着又凑近了一点。"我不知道你一直在等什么,但是请让我成为你的第一个吧。"
  在那一刻,我童年时所有尴尬的性恐惧和挫败感通通都烟消云散……消弭在了雪花纷飞的夜晚。
  再后来,我一丝不挂,他拥抱着我。
  "放松,西恩娜,"他低声说,然后不慌不忙,双手耐心地在我那毫无经验的胴体上激发出我从未体验过的感觉。
  佐布里斯特的双臂紧紧拥抱着我,我感到仿佛世界上的一切都恰如其分,我知道自己的生命有了目的。
  我找到了爱。
  我将跟随它去天涯海角。
或许您还会喜欢:
空幻之屋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星期五的早晨,六点十三分,露西.安格卡特尔睁开了她那蓝色的大眼睛,新的一天开始了。同往常一样,她立刻就完全清醒了,并且开始思考从她那活跃得令人难以置信的头脑中冒出来的问题。她感到迫切需要同别人商量,于是想到了自己年轻的表妹米奇.哈德卡斯尔,昨天晚上才来到空幻庄园的年轻人。安格卡特尔夫人迅速地溜下床,往她那依然优雅的肩头披上一件便服后,就来到了米奇的房间。 [点击阅读]
苹果树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那苹果树、那歌声和那金子。”墨雷译《攸里披底斯的〈希波勒特斯〉》在他们的银婚日,艾舍斯特和妻子坐着汽车,行驶在荒原的外边,要到托尔基去过夜,圆满地结束这个节日,因为那里是他们初次相遇的地方。这是斯苔拉·艾舍斯特的主意,在她的性格里是有点儿多情色彩的。 [点击阅读]
茨威格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战争爆发前十年,我有一回在里维耶拉度假期,住在一所小公寓里。一天,饭桌上发生了一场激烈的辩论,渐渐转变成忿怒的争吵,几乎闹到结怨动武的地步,这真是万没料到的。世上的人大多数幻想能力十分迟钝,不论什么事情,若不直接牵涉到自己,若不象尖刺般狼狠地扎迸头脑里,他们决不会昂奋激动的,可是,一旦有点什么,哪怕十分微不足道,只要是明摆在眼前,直截了当地触动感觉,便立刻会使他们大动感情,往往超出应有的限度。 [点击阅读]
蝴蝶梦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影片从梦中的女主人公---第一人称的'我'回忆往事开始。夜里,我又梦回曼陀丽。面对这堆被焚的中世纪建筑废墟,我又想起很多过去……那是从法国开始的。做为'陪伴'的我随范霍夫太太来到蒙特卡洛。一天,在海边我看到一个在陡崖边徘徊的男子。我以为他要投海,就叫出了声。他向我投来愤怒的一瞥。我知道我想错了,他可真是一个怪人。很巧,他竟同我们住在同一个饭店里。 [点击阅读]
质数的孤独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爱丽丝·德拉·罗卡讨厌滑雪学校。她讨厌在圣诞假期也要一大早七点半就起床,她讨厌在吃早餐时父亲目不转睛地盯着她,同时一条腿在餐桌下面焦躁地抖个不停,仿佛在催促她说:“快吃!”她讨厌那条会扎她大腿的羊毛连裤袜,讨厌那双让她手指不能动弹的滑雪手套,讨厌那顶勒住她的面颊、同时又用铁带扣卡住她下巴的头盔,也讨厌那双特别挤脚、让她走起路来像只大猩猩的滑雪靴。“你到底喝不喝这杯奶?”父亲再一次逼问她。 [点击阅读]
迷恋
作者:佚名
章节:104 人气:2
摘要:“喂??…喂????”…嘟嘟…嘟嘟嘟…二零零三年,成南。…又来了…又来了,该死的骚扰电话,今天是十八岁的我的第十七个生日…是我喝海带汤的日子没错了,偏偏接到这狗屎味儿的无声电话…^=_=已经一个星期了,“喂…嘟,喂…嘟”(?誄每次都是一样)那边也不说话,就是偷听我的声音然后就断了…今天早晨我居然在生日餐桌上又被涮了一次…^-_-凭我出神入化的第六感, [点击阅读]
追忆似水年华
作者:佚名
章节:129 人气:2
摘要:《追忆逝水年华》是一部与传统小说不同的长篇小说。全书以叙述者“我”为主体,将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合一体,既有对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又是一份作者自我追求,自我认识的内心经历的记录。除叙事以外,还包含有大量的感想和议论。整部作品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 [点击阅读]
邦斯舅舅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一谈及巴尔扎克,人们首先会想到他的《高老头》、《欧叶妮·格朗台》、《幻灭》,而《邦斯舅舅》恐怕就要稍逊一筹了。然而,我们却读到了也许会令中国读者意外的评论。安德烈·纪德曾这样写道:“这也许是巴尔扎克众多杰作中我最喜欢的一部;不管怎么说,它是我阅读最勤的一部……我欣喜、迷醉……”他还写道:“不同凡响的《邦斯舅舅》,我先后读了三、四遍,现在我可以离开巴尔扎克了,因为再也没有比这本书更精彩的作品了。 [点击阅读]
阿加莎·克里斯蒂自传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1我以为,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我的童年幸福快乐。我有一个可爱的家庭和宅院,一位聪颖耐心的保姆;父母情意甚笃,是一对恩爱夫妻和称职的家长。回首往事,我感到家庭里充满了欢乐。这要归功于父亲,他为人随和。如今,人们不大看重随和的品性,注重的大多是某个男人是否机敏、勤奋,是否有益于社会,并且说话算数。至于父亲,公正地说,他是一位非常随和的人。这种随和给与他相处的人带来无尽的欢愉。 [点击阅读]
马克吐温作品集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本文是作者根据自己1868年在纽约采访州长竞选的素材写成的一篇政治讽刺小说。作者以夸张的漫画式的笔触,艺术地再现了美国社会中竞选的种种秽事丑闻,揭露了竞选的虚伪性和欺骗性。这篇小说以独立党候选人“我”的自白与大量的新闻、匿名信等引文的对照构成完整的故事,用犀利、夸张、含蓄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腐败政治的愤怒谴责。 [点击阅读]
高尔夫球场的疑云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我知道有这么一则已为人所共知的铁事,它的大意是:一位年轻作家决心要把他的故事的开头写得独具一格、有声有色,想借此引起那些读腻了声色犬马之类文章的编辑们的注意,便写下了如下的句子:“‘该死!’公爵夫人说道。”真怪,我这故事的开头倒也是同一个形式.只不过说这句话的女士不是一位公爵夫人罢了。那是六月初的一天,我在巴黎刚办完了一些事务,正乘着早车回伦敦去。 [点击阅读]
魔山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一《魔山》是德国大文豪托马斯·曼震撼世界文坛的力作,是德国现代小说的里程碑。美国著名作家辛克莱·刘易斯对《魔山》的评价很高,他于一九三○年看了这部书后曾说:“我觉得《魔山》是整个欧洲生活的精髓。”确实,它不愧为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一九二九年托马斯·曼获诺贝尔文学奖,《魔山》起了决定性作用,这是评论界公认的事实。二关于托马斯·曼,我国读者并不陌生。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