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地狱 - 第65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兰登要去日内瓦?
  伊丽莎白·辛斯基博士坐在面包皮车后座上,身体随着汽车的颠簸不停地左摇右晃,她感觉越来越不舒服。汽车正风驰电掣般地驶离佛罗伦萨,奔向城西的一个私人机场。
  辛斯基心想,去日内瓦毫无道理啊。
  惟一与日内瓦相关的是世界卫生组织的总部在那里。兰登要去那里找我吗?兰登明明知道辛斯基就在佛罗伦萨却仍然要去日内瓦,这委实荒谬。她的心里闪过另外一个念头。
  我的上帝啊……难道佐布里斯特的目标是日内瓦吗?
  佐布里斯特熟谙象征主义,考虑到他已经与辛斯基较量了一年之久,在世界卫生组织总部创造出一个"零地带"的确显出几分优雅作派。并且,如果佐布里斯特是在为某种瘟疫寻找一个爆发点,那么日内瓦肯定是一个糟糕的选择。相对于其他都市,日内瓦地理位置偏僻,每年这个时候还相当寒冷。而大多数瘟疫都在人群密集、气温较高的环境中蔓延。日内瓦海拔一千多英尺,完全不适合瘟疫的爆发传播。无论佐布里斯特有多么鄙视我。
  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是--兰登为什么要去日内瓦?这位美国教授从昨晚就开始举止失措,而这古怪的旅行目的地又为他那一长串怪异行为清单增添了新的内容。辛斯基绞尽脑汁,仍然无法为此找出合理的解释。
  他究竟站在哪一边?
  不错,辛斯基认识兰登只有几天的时间,但她通常看人很准,她绝不相信像罗伯特·兰登这样的人会经不住金钱的诱惑。可是,他昨晚中断了与我们的联系。他现在又像某个顽皮的特工一样与我们玩起了捉迷藏。他是不是被人说服,认为佐布里斯特的行为有一点道理?
  这个想法令她不寒而栗。
  不,她安慰自己。我非常清楚他的声望,他绝不是那种人。
  辛斯基四天前的晚上在一家改装过的C-130 运输机空荡荡的机舱内第一次见到罗伯特·兰登,这架飞机也是世界卫生组织的移动协调中心。
  飞机降落在汉斯科姆机场时刚过晚上七点,那里离马萨诸塞州的剑桥市不到十五英里。辛斯基无法肯定自己能从仅仅电话联系过的这位学术名流身上期待什么,可当他自信地大步登上旋梯来到机舱后部并且带着无忧无虑的笑容跟她打招呼时,她有些喜出望外。
  "我猜是辛斯基博士吧?"兰登紧紧握住她的手。
  "教授,我很荣幸见到你。"
  "感到荣幸的应该是我。谢谢你为我们做的一切。"
  兰登个子很高,温文尔雅,相貌英俊,声音低沉。辛斯基估计他当时的衣着就是他在课堂上的装束--一件花呢夹克衫、卡其布裤子、路夫便鞋。考虑到他是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直接被人接过来的,这一推测合情合理。他也比她想象的更年轻、更健壮,而这提醒她想起了自己的年龄。我几乎可以做他的母亲。
  她疲惫地朝他展露微笑。"谢谢你能来,教授。"
  兰登指着辛斯基派去接他的那位缺乏幽默感的下属说:"你的这位朋友没有给我重新考虑的机会。"

  "干得好,所以我才付给他工资。"
  "护身符真漂亮,"兰登望着她的项链说,"是天青石?"
  辛斯基点点头,然后低头看了一眼她那颗蓝宝石护身符,被雕刻成缠绕着节杖的一条蛇。"现代医学界的象征。我相信你一定知道,它叫墨丘利节杖。"
  兰登猛地抬起头来,似乎想说什么。
  她等待着。什么?
  他按下冲动,礼貌地一笑,换了个话题。"为什么请我来这里?"
  伊丽莎白指着一张不锈钢桌周围的临时会议区说:"请坐。我有件东西需要你给看看。"
  兰登慢慢向桌旁走去,伊丽莎白注意到,这位教授虽然看似对参加一次秘密会议很好奇,却丝毫没有为此心神不宁。这个人处乱不惊。她想知道一旦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被带到这里来后教授是否还会这么放松。
  伊丽莎白请兰登落座后,没有任何寒暄就直接拿出了她和她的团队不到十二小时前从佛罗伦萨一个保险柜里没收的物品。
  兰登研究了这个雕刻过的小圆筒好一会儿,然后简要地概述了一些伊丽莎白已经获知的情况。这个物件是古代的圆柱形印章,可以被用来盖印。它上面有一个特别可怕的三头撒旦形象,外加一个单词:saligia 。
  兰登说,"Saligia 是一个拉丁助记符号,意思是--"
  "七宗罪,"伊丽莎白说,"我们已经查过了。"
  "好吧……"兰登有些不解,"你希望我看看这个东西有什么原因吗?"
  "当然有。"辛斯基拿回小圆筒,开始使劲晃动它,里面的搅动球来回移动时发出了嘎嘎的响声。
  兰登茫然地看着她的动作,还没来得及问她在干什么,圆筒的一端便开始发亮。她将它对准机舱内一块平整的绝缘板。兰登不由自主地吹了声口哨,向投出的图像走去。
  "波提切利的《地狱图》,"兰登大声说,"依据的是但丁的《地狱篇》。不过,我猜你大概已经知道了。"
  伊丽莎白点点头。她和她的团队已经通过互联网识别出了这幅画,而且辛斯基在得知这居然是波切提利的作品时吃了一惊,因为这位画家最著名的作品是他那色彩明亮、理想化的杰作《维纳斯的诞生》和《春》。辛斯基非常喜欢那两幅作品,尽管它们描绘的丰饶与生命的诞生,只会提醒她想起自己无法怀孕这一悲剧--她成就卓越的一生中惟一的重大遗憾。
  辛斯基说:"我原本希望你能给我说说这幅画作背后隐藏的象征主义。"
  兰登整个晚上第一次露出恼怒的神情。"你就为这个把我叫来了?我记得你说事情很紧急。"
  "迁就我一次吧。"
  兰登耐住性子叹了口气。"辛斯基博士,一般来说,如果你想了解某幅具体的画作,你应该联系收藏原作的博物馆。就这幅画来说,那应该是梵蒂冈教廷图书馆。梵蒂冈有许多一流的符号学家,他们--"
  "梵蒂冈恨我。"
  兰登惊讶地看了她一眼。"也恨你?我还以为我是惟一被恨的那个呢。"

  她苦笑着说:"世界卫生组织深感推广避孕是对全球健康至关重要--无论是对付艾滋病这样的性传播疾病还是控制人口。"
  "而梵蒂冈的看法相反。"
  "正是。他们花了大量精力和金钱向第三世界灌输避孕为罪恶这一信念。"
  "是啊,"兰登心领神会地微微一笑。"还有谁比一群八十多岁的禁欲男性更适合告诉全世界如何做爱呢?"
  辛斯基越来越喜欢这位教授了。
  她又摇动小圆筒,给它充电,然后将图像再次投射到墙上。"教授,仔细看看。"
  兰登朝图像走去,认真端详着。他越走越近,却又遽然止步。"奇怪,这幅画被人改动过了。"
  他没用多久就发现了。"是的,我希望你能告诉我这些改动的意思。"
  兰登陷入了沉默,眼睛扫视着整幅图像,驻足观看拼写出catrovacer 的十个字母……然后是瘟疫面具……还有边上那句怪异的引文,关于什么"死亡的眼睛"。
  "这是谁干的?"兰登问。"来自何处?"
  "其实,你现在知道得越少越好。我只是希望你能够分析那些改动的地方,把它们的含义告诉我们。"她指了指角落里的桌子。"在这里?现在?"她点点头。"我知道这有些强人所难,可是它对我们的重要性,我怎么说都不为过。"她停顿了一下。"这很可能是生死攸关的大事。"
  兰登关切地望着她。"破译这些可能需要一些时间,但是我想它既
  然对你这么重要--"
  "谢谢你,"辛斯基趁他还没有改变主意赶紧打断了他的话。"你需不需要给谁打个电话?"
  兰登摇摇头,告诉她自己原本计划一个人安静地过个周末。
  太好了。辛斯基让他坐到桌子旁,交给他那个小投影仪、纸张、铅笔和一台笔记本电脑,上面还有安全的卫星连接。兰登一脸的疑惑,不明白世界卫生组织为什么会对一幅改动过的波提切利的画作感兴趣,但他还是尽职尽责地开始了工作。
  辛斯基博士估计他会研究数小时都没有突破,因此坐下来忙自己的事。她时不时地能够听到他摇晃那个投影仪,然后在纸上快速地写着什么。刚过了十分钟,兰登就放下铅笔,大声说,"Cerca trova 。"
  辛斯基扭头看着他。"什么?"
  "Cerca trova,"他重复了一遍。"去寻找,你就会发现。这个密码就是这个意思。"
  辛斯基立刻过来坐到他身旁。兰登向她解释,但丁笔下的地狱的层次被打乱了,在将它们重新正确排序后,拼写出的意大利语短语便是cerca trova 。辛斯基听得入了迷。
  寻找并发现?辛斯基感到很诧异。这就是那个疯子给我的信息?这听上去像是一个赤裸裸的挑战。她的心中又响起了他们在美国外交关系
  委员会见面时这个疯子对她说的最后那句话:看起来我们这支舞才刚刚开始。
  "你刚才脸都白了,"兰登若有所思地观察着她,"我想这不是你希望得到的信息?"

  辛斯基回过神来,整理了一下脖子上的护身符。"不完全是。告诉我……你认为这张地狱图是在暗示我寻找某样东西吗?"
  "当然是。Cerca trova 。"
  "它有没有暗示我在哪里寻找?"
  兰登抚摸着自己的下巴,世界卫生组织的其他人员也聚集了过来,急于想得到信息。"没有明显暗示……没有,但对你应该从哪里开始,我有一个很不错的主意。"
  "告诉我,"辛斯基说,兰登没有料到她的语气那么急迫。
  "你觉得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怎么样?"
  辛斯基咬紧牙关,尽量不做出任何反应,但她的手下却没有她那么镇定。他们全都惊讶地相互对望了一眼,其中一人抓起电话就拨号,另一个人则匆匆穿过机舱,向机头走去。
  兰登一时摸不着头脑。"是因为我说了什么吗?"
  绝对是,辛斯基心想。"你凭什么说佛罗伦萨?"
  "Cerca trova,"他回答说,然后快速地详细讲述了瓦萨里在维奇奥宫绘制的一幅壁画背后存在已久的谜团。
  就是佛罗伦萨,辛斯基心想,兰登已经给她介绍了太多的情况。她的强硬对手在离佛罗伦萨维奇奥宫不到三个街区的地方跳楼自杀显然不仅仅是巧合。
  "教授,"她说,"我刚才给你看我的护身符并且称它为墨丘利的节杖时,你停顿了一下,好像想说什么,但你迟疑了一下后似乎又改变了主意。你本来想说什么?"
  兰登摇摇头。"没什么,只是一个愚蠢的看法。我身上的教授部分有时会有一点霸道。"
  辛斯基紧盯着他的眼睛。"我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我需要知道我是否能信赖你。你本来想说什么?"
  兰登咽了口口水,清了清嗓子。"也不是太重要,你说你的护身符是古代的医学象征,这没有错。可是当你称它为墨丘利节杖时,你犯了一个常见的错误。墨丘利的节杖上面盘着两条蛇,而最上方还有翅膀。你的护身符上只有一条蛇,没有翅膀,因此它应该被称作--"
  "阿斯克勒庇俄斯节杖。"
  兰登惊讶地把头一歪。"正是。"
  "这我知道。我只是想试探一下你是否够诚实。"
  "你说什么?"
  "我想知道你是否会对我说真话,不管那真话可能会令我多么不快。"
  "好像我令你失望了。"
  "以后不要再这样了。你我只有完全坦诚才能在这件事情上合作。"
  "合作?我们不是已经完成了吗?"
  "没有,教授,我们还没有完成。我需要你一起去佛罗伦萨,帮助我找到某样东西。"
  兰登凝视着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今晚?"
  "恐怕是的。我还没有告诉你目前的形势多么严峻。"
  兰登摇摇头。"你告诉我什么都不重要。我不想飞往佛罗伦萨。"
  "我也不想,"她神色严峻。"但遗憾的是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苹果树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那苹果树、那歌声和那金子。”墨雷译《攸里披底斯的〈希波勒特斯〉》在他们的银婚日,艾舍斯特和妻子坐着汽车,行驶在荒原的外边,要到托尔基去过夜,圆满地结束这个节日,因为那里是他们初次相遇的地方。这是斯苔拉·艾舍斯特的主意,在她的性格里是有点儿多情色彩的。 [点击阅读]
蓝色长廊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男子已经意识朦胧。女子只能模模糊糊地感觉到周围的景物,或许刚才猛地受到了撞击,才失去了知觉。这一撞非同小可,驾驶座上已空无一人,车子正缓缓地向路边滑动,挡风玻璃的前端已接近没有护栏的路边。女子双眼模糊,她在潜意识里想到,男子曾经告诉过她这一带的悬崖有两百米深。如果车子照此滑落下去——而此时那位男子却困在副驾驶席上神志不清。 [点击阅读]
青鸟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郑克鲁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Maeterlinck,1862—1949),比利时象征派戏剧家。出生于公证人家庭,早年学习法律,毕业后随即到巴黎小住,结识了一些崇尚象征派诗歌的朋友,从此决定了他的文学生涯和创作倾向。他的第一部作品《温室》(1889)是象征派诗歌集。同年发表的剧本《玛莱娜公主》得到了法国评论界的重视,这个剧本第一次把象征主义手法运用到戏剧创作中。 [点击阅读]
魔戒第二部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这是魔戒三部曲的第二部分。在首部曲“魔戒现身”中,记述了灰袍甘道夫发现哈比人佛罗多所拥有的戒指其实正是至尊魔戒,统御所有权能之戒的魔戒之王。因此,佛罗多和伙伴们从夏尔一路被魔多的黑骑士追杀,最后,在伊利雅德的游侠亚拉冈的帮助下,他们终于克服万难,逃到了瑞文戴尔的爱隆居所去。爱隆在该处慎重的举行了一场会议,决定将魔戒摧毁;佛罗多也被指派为魔戒的持有者。 [点击阅读]
黄金罗盘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这个狂乱的深渊是“自然”的胎盘,恐怕也是坟墓既不是海也不是地,不是风不是火所构成,而是这些元素的纷然杂陈产生了原子,因此必然不断纷争、战乱一直到那万能的创造主把它们用做黑色的材料去建造新世界。那时那深思熟虑的魔王站在地狱的岸边,向那狂乱的深渊观看了一会儿,思虑前去的航程。——约翰?米尔顿《失乐园》第二卷朱维之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11月第一版。 [点击阅读]
不分手的理由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在喧闹的大街拐弯之后,刹那间四周变得寂静无声,黑暗中一排路灯伫立在街头。放眼望去,只有一盏红绿灯在寒空中绽放着鲜红色的光芒。速见修平往前欠身,嘱咐计程车司机行驶至红绿灯时左转。这一带是世田谷的新兴社区,近年来开始兴建,大量的超级市场和公寓,修平目前住的房子也是三年前才盖好的。住宅用地有高度的限制,修平住的公寓只有三层楼,他本身住在二楼。 [点击阅读]
两百年的孩子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1我是一个已经步入老境的日本小说家,我从内心里感到欣慰,能够有机会面对北大附中的同学们发表讲话。现在,我在北京对年轻的中国人——也就是你们——发表讲话,可在内心里,却好像同时面对东京那些年轻的日本人发表讲话。今天这个讲话的稿子,预计在日本也将很快出版。像这样用同样的话语对中国和日本的年轻人进行呼吁,并请中国的年轻人和日本的年轻人倾听我的讲话,是我多年以来的夙愿。 [点击阅读]
九三年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九三年》是雨果晚年的重要作品,这是他的最后一部小说。他在《笑面人》(一八六九)的序中说过,他还要写两部续集:《君主政治》和《九三年久前者始终没有写成,后者写于一八七二年十二月至一八七三年六月,一八七四年出版。这时,雨果已经流亡归来;他在芒什海峡的泽西岛和盖尔内西岛度过了漫长的十九年,始终采取与倒行逆施的拿破仑第三誓不两立的态度,直到第二帝国崩溃,他才凯旋般返回巴黎。 [点击阅读]
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第一章我被传讯了。周四上午十点整。我总是经常被传讯:周二上午十点整,周六上午十点整,周三或者周一。几年就像一周似的,我感到惊讶的是,夏末一过,冬天又即将来临了。在去有轨电车的路上,结着白色浆果的灌木丛又从篱笆上垂挂下来了。像下面被缝上的珠光纽扣,也许一直长到地里,或者就像小馒头。对转动鸟嘴的白色鸟头来说,这些浆果太小了,但我还是忍不住想到白色鸟头。想得人直犯晕。 [点击阅读]
从地球到月球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在南北战争时期,美国马里兰州中部的巴尔的摩城成立了一个很有势力的新俱乐部。我们知道,当时在这些以造船、经商和机械制造为业的人们中间,军事才能是怎样蓬勃地发展起来的。许多普普通通的商人,也没有受到西点军校的训练,就跨出他们的柜台,摇身一变,当上了尉官、校官,甚至将军,过了不久,他们在“作战技术”上就和旧大陆的那些同行不相上下,同时也和他们一样,仗着大量的炮弹、金钱和生命,打了几次胜仗。 [点击阅读]
冰与火之歌2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彗星的尾巴划过清晨,好似紫红天幕上的一道伤口,在龙石岛的危崖绝壁上空汩汩泣血。老学士独自伫立在卧房外狂风怒吼的阳台上。信鸦长途跋涉之后,正是于此停息。两尊十二尺高的石像立在两侧,一边是地狱犬,一边是长翼龙,其上洒布着乌鸦粪便。这样的石像鬼为数过千,蹲踞于瓦雷利亚古城高墙之上。当年他初抵龙石岛,曾因满城的狰狞石像而局促不安。 [点击阅读]
初恋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献给巴-瓦-安年科夫①……客人们早已散去。时钟敲过了十二点半。只有主人、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和弗拉基米尔-彼得罗维奇还在屋子里。主人按了一下铃,吩咐收拾晚饭的残杯冷炙。“那么这件事就决定了,”他低声说着,更深地埋入圈椅里,并把雪茄点上火抽了起来,“我们每个人都得讲讲自己初恋的故事。您先讲,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