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地狱 - 第49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是阁楼,兰登心想。全世界最戏剧性的阁楼。
  里面的空气散发着霉味与古老的气息,仿佛数百年来的石膏灰尘已经变得极为细小、轻盈,拒绝落到地面,只是悬浮在空气中。空阔的空间在嘎吱作响,在呻吟,让兰登觉得自己好像刚刚爬进了一头巨兽的肚腹中。
  他在宽阔的水平桁架上站稳脚,举起手电筒,手电筒的光束划破了黑暗。
  展现在他面前的是一条看似永无尽头的隧道,柱子、横梁、桁弦和其他建筑结构纵横交错,构成蛛网式的三角形和四边形。这便是五百人大厅隐匿的骨架。
  兰登几年前曾经参观过这个巨大的阁楼空间,就是在他那次弥漫着纳比奥罗葡萄酒迷雾的秘密通道之旅中。建筑模型室的墙壁上开了一个壁橱似的观景窗,观众可以仔细观看桁架结构模型,然后再借助手电筒通过窗户观看真实的桁架。
  兰登此刻真的置身于阁楼中,他为这里的桁架结构与美国新英格兰的一个谷仓十分相似而惊讶不已--都是传统的主梁和支柱与"朱庇特箭头"连接体的组合。
  西恩娜也从开口爬了进来,在兰登旁边的横梁上站稳脚,有些摸不清方向。兰登来回晃动着手电筒,给她看周围这非凡的景观。
  从阁楼这一端望去,所见的景象就仿佛透过一长串等腰三角形,迭加并消失在远方的深处。他们脚下的阁楼没有楼板,水平支撑梁完全暴露在外,很像一连串巨大的铁路枕木。
  兰登指着下面长长的竖井,压低嗓音说:"这里是五百人大厅的正上方。只要我们能够走到另一面,我就知道怎么去雅典公爵台阶。"
  西恩娜似信非信地望着他们面前这个由横梁和支柱构成的迷宫,走到阁楼另一边的惟一办法显然是像那些在铁路上玩耍的孩子那样,从一个支架跳到另一个支架上去。这些支架很大,每一根都由无数横梁构成,用宽铁扣捆绑成牢固的一束。支架很大,足以让人在上面保持平衡,但问题是它们之间的距离有点远,很难安全地跳过去。
  "那些横梁我跳不过去,"西恩娜低声说。
  兰登也怀疑自己是否能做到,而从这里摔下去必死无疑。他将手电筒亮光对准支架之间的空间。
  在他们下方八英尺处,一些铁杆吊着一块落满灰尘的平面--可以算是地板--一直延伸到他们视野的尽头。兰登知道,它虽然看似结实,其实就是一块布,上面落满了灰尘。这是五百人大厅吊顶的"背面"--巨大的木质藻井,为瓦萨里的三十九幅油画提供了画框。这些油画全都以拼接百衲被的方式水平地装裱。
  西恩娜指着下面落满灰尘的平面问,"我们能爬下去,再从那里走过去吗?"
  除非你想穿过瓦萨里的某幅油画,掉进五百人大厅。

  "我们其实有更好的办法,"兰登平静地说,不想吓着她。他开始顺着支架慢慢向前,走向阁楼的中央支柱上。
  他上一次来这里参观时,除了透过建筑模型室的观景窗往外窥看之外,还从阁楼另一边的小门走了进去,在阁楼里面转了一圈。他当时喝了酒,记忆有些模糊。但如果他记得没错的话,沿着阁楼中央支柱有一条结实的木板通道,让游客能够进入到位于中间的观景大平台。
  然而,当兰登来到支架中央时,他发现眼前的木板通道完全不像记忆中他上次参观时见到的样子。
  我那天究竟喝了多少纳比奥罗葡萄酒?
  这里没有值得游客光顾的结实结构,只有乱七八糟的零星木板,架设在横梁上,构成一条临时性的狭窄通道,与其说像座桥,还不如说像杂技演员脚下的高空钢丝。
  从对面架过来的游客通道虽然结实,却显然只延伸到观景平台的中央。游客们只能从那里折返。呈现在兰登和西恩娜面前的这根偷工减料的平衡木,很可能是为工程师们维修另一边的阁楼空间而架设的。
  "看样子我们得走那些木板,"兰登犹豫不决地望着那条狭窄的通道说。
  西恩娜耸耸肩,不为所动。"比洪水泛滥季节的威尼斯糟糕不了多少。"
  兰登意识到她说得有道理。他最近一次去威尼斯做研究时,圣马可广场上的积水有一英尺深,他从丹尼尔利饭店步行至圣马可大教堂时就是踩着木板过去的,木板下面垫着的不是煤灰块就是倒置的小桶。当然,有可能把路夫鞋弄湿与有可能在穿过某件文艺复兴时期的杰作时摔死不可同日而语。
  兰登将这些思绪抛至脑后,装出一副镇定自若的样子踏上了狭窄的木板,希望这样能有助于平复可能在西恩娜心中暗暗滋生的忧虑。不过,他虽然表面上信心满满,在走上第一块木板时心却怦怦直跳。快到中间时,木板在他体重的压迫下开始弯曲,发出了不祥的嘎吱声。他加快步伐,终于抵达了另一边。第二个支架相对比较安全。
  兰登舒了口气,一面转身用手电筒给西恩娜打着光,一面给她一些鼓励之词。她显然并不需要鼓励。手电筒的光束刚一照到木板上,她就异常敏捷地跳上过道。她那修长的身躯甚至都没有把木板压弯,眨眼间她就跑过通道,来到了他的身旁。
  兰登信心大增,转身走向下一段木板。西恩娜一直等他走过去,并且转身给她打着手电筒时,才跟了上去。他们保持着这种节奏,继续向前走--两个身影在手电筒亮光中一前一后交替着行进。在他们的下方,警察对讲机的声音透过薄薄的天花板传了上来。兰登脸上露出了淡淡的微笑。我们就在五百人大厅上方盘旋,身轻如燕,无影无形。

  "罗伯特,"西恩娜小声说,"你说伊格纳奇奥告诉过你去哪里寻找面具?"
  "他说过……但用的是密码。"兰登解释说,伊格纳奇奥显然不想在录音电话中直接说出面具的具体位置,因此他用密码将这信息告诉了兰登。"他提到了天堂,我猜那是《神曲》的最后一部分。他的原话是'天堂二十五'。"
  西恩娜抬头看了他一眼。"他的意思肯定是第二十五诗章。"
  "我同意,"兰登说。诗章相当于小说中的章回,最早可以追溯至"吟唱"史诗的口头文学传统。《神曲》总共有一百诗章,分为三个部分。
  《地狱篇》1-34 《炼狱篇》1-33 《天堂篇》1-33
  天堂二十五,兰登想,希望自己过目不忘的记忆能够让他回忆起全文。根本不可能--我们需要找到原文。
  "还有,"兰登接着说,"伊格纳奇奥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大门给你留着,但你一定要快。'"他停顿了一下,回头望着西恩娜。"第二十五诗章大概提及了佛罗伦萨的某个具体地点,而且显然有大门。"
  西恩娜皱起了眉头。"可这座城市大概有几十座大门。" "是啊,所以我们才需要阅读《天堂篇》第二十五诗章。"他满怀希望地冲她一笑。"你不会碰巧背下了整部《神曲》吧?"
  她茫然地望着他。"我小时候读过的一万四千行古意大利语诗歌?"她摇摇头。"教授,你才是过目不忘的人。我只是个医生。"
  他们继续向前走。兰登有些伤感,即便经历了所有这一切,西恩娜似乎仍然不愿意透露她智力超群这一事实。她只是个医生?兰登不由得笑了。世界上最谦虚的医生。他想起了那些介绍她特殊才能的剪报。很遗憾,但也并不奇怪,那些才能没包皮括完整地背下历史上最长史诗的全文。
  他们默默地继续前行,又过了几道横梁。终于,兰登看到前面的暗处出现了一个令人鼓舞的形状。观景平台!他们现在所走的这些危机四伏的木板直接通往一个结实得多而且带有栏杆的结构。他们只要爬到平台上,就能继续沿着过道向前,穿过小门从阁楼出去。兰登记得小门紧挨着雅典公爵台阶。
  他们快靠近平台时,兰登瞥了一眼悬挂在他们下方八英尺处的天花板。到目前为止,他们身下的弧形壁画都基本相似,但前面这幅弧形壁画面积巨大--比其他壁画大得多。
  《科西莫一世成圣》,兰登心想。
  这幅巨大的圆形壁画是瓦萨里最珍贵的画作,也是整个五百人大厅最中央的壁画。兰登经常向自己的学生展示这幅杰作的幻灯片,并且指出它与美国国会大厦中《华盛顿成圣》之间的相似性--那算是一种谦卑的提醒,羽翼未丰的美国从意大利那里学到的可远远不止有共和国的概念。

  不过,兰登今天更感兴趣的不是研究它,而是尽快从它身边经过。他加快了步伐,一边轻轻扭头,小声告诉身后的西恩娜,他们快要到了。
  正是在这一刻,他的右脚没有踩到木板中央,脚上那只借来的路夫皮鞋一半伸到了木板边缘外。他的脚踝一扭,身子向前冲去,他跌跌撞撞地迈出一步,想重新保持平衡。
  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他的膝盖狠狠地撞到了木板上,双手不顾一切地扑向前方,试图抓住一根横撑。手电筒掉进了他们身下的黑暗处,落在了画布上,而画布像网一样接住了它。兰登双腿一用力,跳到下一个支架上,到达了安全地带。但是他脚下的木板却滑了下去,落到八英尺下瓦萨里《科西莫一世成圣》周围的木框上,发出一声巨响。
  响声在阁楼里回荡。
  兰登惊恐地赶紧站起来,转身望着西恩娜。
  兰登借助落在下面画布上的手电筒发出的昏暗亮光,看到西恩娜站在他身后的支架上,被困在了那里,无法过来。她的眼神想要传送的信息兰登已然知晓。几乎可以肯定,木板掉下去时发出的响声已经暴露了他们的行踪。
  瓦任莎猛地抬眼看向精美绝伦的天花板。
  "阁楼上有老鼠?"声音传到下面时,手持摄像机的男子不安地开着玩笑。
  大老鼠,瓦任莎想。她抬头凝视着大厅天花板中央的圆形绘画。一团灰尘正从藻井飘落下来,瓦任莎发誓自己看到画布上微微鼓起了一小块……仿佛有人从另一边在捅它。
  "也许是哪位警官的手枪从观景台掉了下去,"男子望着壁画上的小块突起说。"你认为他们在找什么?所有这些动静真够刺激的。"
  "观景台?"瓦任莎问。"人们真的可以上到那里?"
  "当然可以。"他指着博物馆入口。"那扇门里面就有一道门,直接通往阁楼的狭窄通道。你可以看看瓦萨里设计的桁架,很了不起。"
  五百人大厅的另一边突然传来了布吕德的声音。"他们究竟去了哪里?!"
  他的话像他刚才痛苦的喊叫声一样,是从瓦任莎左边墙上的格栅后传来的。布吕德显然是在格栅后的某个房间里……比精美的天花板低了整整一层。
  瓦任莎再次将目光转向头顶画布上凸出的那一块地方。
  阁楼上的老鼠,她想,在想办法出去。
  她感谢了手持摄像机的男子,然后快步向博物馆入口处走去。门虽然紧闭着,但考虑到警察们正在跑进跑出,她估计并没有上锁。果然,她的直觉没错。
或许您还会喜欢:
如此之爱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风野的妻子并不知道衿子的住处,但是清楚他与她来往。可是妻子从不问衿子的地址和电话。话说回来,即使真被妻子询问,风野也是绝对不会说的。因为妻子的不闻不问,风野才得以安心。但是恰恰如此又给风野带来些许担忧。风野作为职业作家出道不久,上门约稿者还不多。万一他不在家,就很可能失去难得的机遇。风野以前曾打算把衿子的电话告诉一两个有交情的编辑,可又觉得这么做有些唐突也就作罢了。 [点击阅读]
妖窟魔影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当山冈圭介来到琴川河的上游地区,已是时近中午。山冈行走在岩石地带时,极为小心谨慎。如果从同上次一样的道路上通过,则很容易留下足印。山冈圭介连那足印也极力避免留下。他每一步都尽量地避开土质松软的地方,以及草地,把步子尽可能踩在土质坚硬的路面上以及岩石上,以免留下走过的痕迹。他的整个行动都小心翼翼。他深知,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山冈进入到岩石地带的中心部位。 [点击阅读]
安德的代言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星际议会成立之后1830年,也就是新元1830年,一艘自动巡航飞船通过安赛波①发回一份报告:该飞船所探测的星球非常适宜于人类居住。人类定居的行星中,拜阿是距离它最近的一个有人口压力的行星。于是星际议会作出决议,批准拜阿向新发现的行星移民。如此一来,拜阿人就成为见证这个新世界的第一批人类成员,他们是巴西后裔,说葡萄矛浯,信奉天主教。 [点击阅读]
安德的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我用他的眼睛来观察,用他的耳朵来聆听,我告诉你他是独特的,至少他非常接近于我们要找的人。”“这话你已经对他的哥哥说过。”“由于某些原因,他哥哥已经被测试过不符合需要,但这和他的能力无关。”“他的姐姐也是这样,我很怀疑他会不会也是这样,他的性格太过柔弱,很容易屈服于别人的意愿。”“但不会是对他的敌人。”“那么我们怎么做?将他无时不刻的置于敌人之中?”“我们没有选择。”“我想你喜欢这孩子。 [点击阅读]
安迪密恩的觉醒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2
摘要:01你不应读此。如果你读这本书,只是想知道和弥赛亚[1](我们的弥赛亚)做爱是什么感觉,那你就不该继续读下去,因为你只是个窥婬狂而已。如果你读这本书,只因你是诗人那部《诗篇》的忠实爱好者,对海伯利安朝圣者的余生之事十分着迷且好奇,那你将会大失所望。我不知道他们大多数人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生活并死去,那是在我出生前三个世纪的事情了。 [点击阅读]
情人 杜拉斯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一个与昆德拉、村上春树和张爱玲并列的小资读者、时尚标志的女作家,一个富有传奇人生经历、惊世骇俗叛逆性格、五色斑斓爱情的艺术家,一个堪称当代法国文化骄傲的作家,一个引导世界文学时尚的作家……《情人》系杜拉斯代表作之一,自传性质的小说,获一九八四年法国龚古尔文学奖。全书以法国殖民者在越南的生活为背景,描写贫穷的法国女孩与富有的中国少爷之间深沉而无望的爱情。 [点击阅读]
瓦尔登湖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这本书的思想是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内容丰厚,意义深远,语言生动,意境深邃,就像是个智慧的老人,闪现哲理灵光,又有高山流水那样的境界。书中记录了作者隐居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异历程。读本书,能引领人进入一个澄明、恬美、素雅的世界。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美国超验主义作家。 [点击阅读]
老妇还乡
作者:佚名
章节:3 人气:2
摘要:正文第一幕火车站一阵报时钟声后,幕徐徐升起。接着就看到“居仑”两字。显然,这是北京处隐约可见的小城的名称,一片破烂、败落的景象。车站大楼同样破败不堪,墙上标出有的州通车,有的州不通;还贴着一张破烂不堪的列车时刻表,车站还包括一间发黑的信号室,一扇门上写着:禁止入内。在北京中间是一条通往车站的马路,样子可怜得很,它也只是用笔勾勒出来。 [点击阅读]
荆棘鸟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考琳·麦卡洛,生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惠灵顿。她曾从事过多种工作——旅游业、图书馆、教书;后来终于成了一名神经病理学家,曾就学于美国耶鲁大学。她的第一部小说是《蒂姆》,而《荆棘鸟》则构思了四年,作了大量的调查工作,方始动笔。此书一发表,作者便一举成名。作者是位多才多艺的人,喜欢摄影、音乐、绘画、服装裁剪等。她现定居于美国。 [点击阅读]
藏书房女尸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有些陈腐的词语只属于某些类型的小说。比如情节剧里的“秃头坏男爵”,侦探故事里的“藏书室里的尸体”。多年来我一直试图为人们熟知的主题作一些适当的改变。我为自己订立了条件:书里描写的藏书室必须属于非常正统、传统的那一类,而尸体则必须让人觉得悱恻不定、触目惊心。遵循这些原则,几年来出现在笔记本上的只有短短几行文字。 [点击阅读]
解忧杂货店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导读这就是东野圭吾的本事东野圭吾小说普及性之所以这么高,几乎等于畅销书保证,一个不能不提的因素,即他的作品并非只有谜团,只是卖弄诡计;一个更重要的元素,即他过人的说故事能力,以及很有温度的文字书写;身为作家,强项一堆,难怪东野的创作总是多元又量产。 [点击阅读]
野性的呼唤
作者:杰克·伦敦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它目睹了人与人、狗与狗、强者与弱者之间冷酷无情和生死争斗,于是为了生存,它学会了只求活命、不顾道义的处世原则,变得凶悍、机智而狡诈。最后,在森林中狼群的呼唤下,巴克狼性*复萌,逃入丛林,重归荒野。在小说中,杰克·伦敦运用拟人手法,把狗眼中的世界及人类的本质刻画地淋漓尽致,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冷酷的现实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客观现实。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