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地狱 - 第19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教务长冲出控制室,在"门达西乌姆号"长长的右舷夹板上踱步,试着理清思绪。在佛罗伦萨公寓大楼里刚刚发生的一切实在太不可思议了。
  他绕着游艇转了整整两圈,然后怒气冲冲地走进办公室,拿出一瓶高原骑士五十年单一麦芽威士忌。他没有给自己倒上一杯,而是将瓶子放下,转身背对着酒瓶--这个动作是一个提醒,一切仍然尽在他的掌控中。
  他的眼神不自觉地移到书架上那本厚重的古旧书卷上--那是一位客户送的礼物……正是如今令他后悔不迭,希望从未见过的那位委托人。
  但一年之前……我又怎能预料到今天这一幕?
  一般情况下,教务长不会亲自与潜在的客户见面。但这名委托人是由一个非常可靠的中间人介绍的,于是他就破了一次例。
  那天大海上风平浪静,这名委托人乘坐自己的私人直升机来到"门达西乌姆号"上。委托人是他所属的领域里的显赫人物。当时他46岁,体面光鲜,个子高得出奇,还有一双犀利的绿色眼睛。
  "如你所知,"访客开口道,"一个我们共同的朋友将你的服务介绍给了我。"然后他伸直两条长腿,在教务长装修豪华的办公室里显得很自在。"所以,让我告诉你我需要什么。"
  "实际上,你不用告诉我,"教务长打断他的话,向客人表明谁才是这里的老大,"我的原则是你什么都不用说。我会向你介绍我所提供的服务,然后你再来决定哪些是你感兴趣的。"
  客人看上去很吃惊,但勉强认可了,聚精会神地听教务长介绍。最后这位又瘦又高的客人所想要的服务对财团来说再普通不过--他其实就是想有一个机会能从人间"蒸发"一段时间,以便自己全力完成目标,而不用担心好奇的人来窥探他的秘密。
  易如反掌。
  财团可以给他提供一个假身份,以及与世隔绝的安全住所,让他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做自己的事--什么事都行。财团从不过问客户要求一项服务的用意;相反,他们宁愿对客户了解得越少越好。
  在接下来整整一年里,教务长为这名绿眼男子提供安全港,回报当然极其丰厚。而这名委托人也是个理想的客户:教务长不用跟他联系,他所有的账单都会准时支付。
  但是,就在两个星期之前,所有的一切都改变了。
  委托人出乎意料地主动联系,提出要和教务长见面。考虑到过去一年他所支付的巨额费用,教务长给了他这个面子。
  再次来到"门达西乌姆号"的这名男子头发凌乱,衣衫不整,与教务长印象中一年以前洽谈生意的那个稳重自持、体面光鲜的委托人判若两人。他曾经犀利的绿色眼眸中透着疯狂。看上去他几乎是……中了邪。
  他怎么了?他一直在干什么?
  教务长领着紧张兮兮的客人进到办公室。
  "那个银发的魔鬼,"他的委托人结结巴巴地说,"她在一天天接近我。"
  教务长低头瞄了一眼手中委托人的档案,看到照片上魅力非凡的银发女子。"没错,"教务长答道,"你的银发魔鬼。我们对你的敌人了如指掌。尽管她能呼风唤雨,但在过去整整一年里,我们一直让她无法靠近你,我们将继续如此。"

  绿眼男子焦虑不安,不停地用手指缠绕他那一缕缕油腻的头发:"别被她的美貌愚弄了,她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敌人。"
  千真万确,教务长心道,仍然为他的委托人招惹了这位影响非凡的人物而不快。银发女人的权限和资源丰富到难以想象--她可不是教务长所喜欢的对手类型。
  "要是她或者她手下的恶魔们找到了我……"委托人开口道。
  "他们不会的,"教务长向他保证,"我们不是一直将你隐藏得很好吗?你的所有要求我们不是一概满足了吗?"
  "没错,"委托人说,"但是,要让我睡得更安稳,只有……"他顿了一顿。"我得知道假如我发生了什么不测,你会不会完成我最后的愿望。"
  "你的愿望是?"
  委托人把手伸到包皮里,掏出一只密封的小信封:"我在佛罗伦萨有一只贵重物品保险箱,开启方法在这封信里。在保险箱里,你会找到一个小玩意儿。假如我发生不测,我需要你代我投递。它算得上是一份礼物。"
  "好吧,"教务长提起笔做记录,"我该把它交给谁?"
  "给那个银发魔鬼。"
  教务长抬头看了他一眼:"送给折磨你的人一件礼物?"
  "更像是一根肉中刺,"他双眼闪烁着疯狂的光芒,"而且是一根骨头做的巧妙的倒刺。她会发现这是一幅地图……她私人的维吉尔……陪同她下到她自己地狱的深处。"
  教务长端详他良久:"依你所愿。交给我吧,我会完成的。"
  "时间的选择至关重要,"委托人提出,"礼物不能送得太早。你必须秘密保管,直到……"他停住了,突然陷入自己的思绪中。
  "直到什么时候?"教务长催促道。
  委托人猛地站起身,走到教务长的办公桌后面,抓起一只红色的记号笔,在教务长的私人台历上大大地圈下一个日期。"直到这一天。"
  教务长恨得牙痒痒,但他长吐一口气,竭力咽下他对委托人厚颜无耻的厌恶。"明白,"教务长说,"在你圈定的那一天之前,我会按兵不动;到了那一天,不管你放在保险箱里的是什么东西,我都会把它交给那个银发女人。我向你保证。"他看着台历上圈出的那一天,算了算日子:"从现在开始整整十四天之后,我会完成你的愿望。"
  "而且一天都不能提早!"委托人告诫道,声音中带着偏执的狂热。
  "我明白,"教务长保证道,"一天都不早。"
  教务长接过信封,将它塞进委托人的档案,并做了必要的标注,确保委托人的愿望准确无误地执行。委托人并没有言明保险箱里物品的确切性质,但教务长也乐得不知情。置身事外是"财团"行事哲学的基石。提供服务。不问问题。不做评判。

  委托人的肩膀沉下来,大口喘着气说:"谢谢你。"
  "还有别的事情吗?"教务长问道,急于摆脱这位改头换面的委托人。
  "是的,事实上,还有一件事。"他把手伸入口袋,摸出一个小巧的深红色记忆棒。"这是一个视频文件。"他将记忆棒放在教务长面前,"我希望将它上传给全世界的媒体。"
  教务长好奇地打量着面前这个男人。"财团"经常为客户大规模散布信息,但这个人的请求却让教务长觉得有些不妥。"在同一天吗?"教务长指着台历上潦草圈出的日期问道。
  "同一天,"委托人答道,"一刻都不能早。"
  "明白。"教务长给深红色的记忆棒贴上标签,注明要求。"就这些了,对吗?"他站起身,预备下逐客令。
  委托人坐着一动不动:"等等。还有最后一件事。"
  教务长重新坐下。
  委托人绿色的眼睛里露出野兽般的光芒。"一旦你上传了这段视频,我就会成为一个名人。"
  你已经是一位名人了,教务长想起委托人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那时你将分享部分荣耀,你受之无愧,"委托人说,"你所提供的服务让我得以完成我最伟大的作品……一件即将改变世界的杰作。你应该以此为豪。"
  "不管你的杰作是什么,"教务长越来越不耐烦,"我都很高兴看到你得到了所需的私密空间去完成它。"
  "为了表达我的感激,我给你带了一份赠别礼物。"邋里邋遢的委托人又把手伸进包皮里,"是一本书。"
  教务长怀疑这本书是否就是委托人一直在捣鼓的秘密作品:"这本书是你写的吗?""不是。"他将一本巨大的书卷重重丢在办公桌上,"恰恰相反……这本书是为我而写的。"
  教务长一头雾水,看了一眼委托人拿出来的这本书。他以为这是为他而写的?这可是一部文学经典……十四世纪的作品。
  "读一读,"委托人挤出一丝诡异的笑容,"它将帮你理解我所做的一切。"
  言毕,这位邋遢的客人站起身,道了声再见后突然扭头就走。教务长隔着办公室的窗户望着委托人的直升机离开夹板,朝意大利海岸线飞去。
  然后教务长的视线移回到眼前这本大书上。他迟疑地探出手指,掀开皮制封面,翻到开始的页面。全书开篇的诗节是用大号字体印刷的,占满了整个第一页。
  地狱
  在我们人生旅途走到一半的时候,
  我发现自己身处一座阴暗的森林,
  因为笔直的康庄大道已然消失。
  在旁边一页上,他的委托人手书了一段赠言:
  我亲爱的朋友,感谢你助我发现这条路径。
  整个世界也会因此感谢你。

  教务长完全不懂他在说什么,但已不想再读下去。他合上书,将它放在书架上。谢天谢地,和这个怪癖客户的业务关系很快就要结束了。再坚持十四天,教务长心里念叨,目光又落在他私人台历的那个潦草而疯狂的红圈上。
  接下来几天里,教务长感到有种非同寻常的不安。他的委托人似乎已经精神错乱了。尽管教务长的预感强烈,日子却波澜不惊地流逝着。
  不料,就在圈定的日期临近之时,佛罗伦萨接连发生了一系列灾难性事件,让人措手不及。教务长试着去处理危机,但事态急速恶化,完全失控。危机在委托人气喘吁吁地爬上修道院的钟楼时达到了巅峰。
  他跳了下去……投向死亡。
  尽管委托人之死让他心生恐惧,尤其还是以这种方式,但教务长是一个言而有信的人。他随即开始着手准备,完成对逝者最后的承诺--将存放于佛罗伦萨某家银行保险箱里的物品交给那名银发女子--而交接的时间,正如委托人曾告诫过的那样,至关重要。
  就在你台历上圈定的那一天,一刻都不能早。
  教务长将含有保险箱密码的信封交给瓦任莎,她立即赶赴佛罗伦萨去取里面所放之物--这根"巧妙的倒刺"。然而,当瓦任莎打来电话时,她传递的消息既令人震惊又让人慌乱。保险箱里的东西已经被取走,而且瓦任莎差点被警察拘捕。银发女人不知怎么得知了这个保险箱账户,并运用她的影响力获准打开保险箱,还给将现身来取保险箱中所装物品的人开出了逮捕证。
  那是三天前的事情了。
  委托人明白无误地表明过他的意图:以这件被窃之物给予银发女子最后的羞辱--来自坟墓里的嘲讽。
  但迄今这话还言之尚早。
  从那以后,"财团"陷入了绝望的挣扎之中--动用一切资源来确保委托人遗愿的落实,当然还有自己的名声。在这个过程中,"财团"突破了一系列底线,教务长明白很难再有回头路可走。现在,佛罗伦萨的事务成了一团解不开的乱麻,教务长盯着办公桌,感觉前景一片迷茫。
  在他的台历上,委托人疯狂而潦草的红圈触目惊心--那红墨水的圆环圈着一个明显特殊的日子。
  明天。
  教务长极不情愿地望了一眼面前的那瓶苏格兰威士忌。然后,十四年来第一次,他给自己倒了一杯,一饮而尽。
  在船舱里,协调员劳伦斯·诺尔顿从电脑上拔下小巧的红色记忆棒,将它放在面前的电脑桌上。里面的视频是他这辈子见过的最奇怪的东西。
  它正好九分钟长……精确到秒。
  他心生警兆,这种感觉极罕见,他站起来,在小隔间里踱来踱去,再次犹豫是否应该将这段诡异的视频拿给教务长看。
  干好你分内的事,诺尔顿告诫自己,不问问题。不做评判。
  他竭力将视频从脑海中抹去,在记事本上标明任务确认。按照委托人的要求,明天,他将把这个视频文件上传给媒体。
或许您还会喜欢:
青年近卫军
作者:佚名
章节:69 人气:2
摘要:亚·法捷耶夫(1901年12月24日——1956年5月13日)全名亚历山德罗维奇·法捷耶夫。他是俄罗斯古典文学传亚·法捷耶夫统的继承者,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作品是在社会主义革命精神鼓舞下写成的;他笔下的主人公们是为建设新生活而斗争的英勇战士。 [点击阅读]
三幕悲剧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萨特思韦特先生坐在鸦巢屋的露台上,看着屋主查尔斯-卡特赖特爵士从海边爬上小路。鸦巢屋是一座漂亮的现代平房,木质结构不到一半,没有三角墙,没有三流建筑师爱不释手的多佘累赘的设计。这是一幢简洁而坚固的白色建筑物。它看起来比实际的体积小得多.真是不可貌相。这房子的名声要归功于它的位置-居高临下,俯瞰整个鲁茅斯海港。 [点击阅读]
人间失格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人间失格》(又名《丧失为人的资格》)日本著名小说家太宰治最具影响力的小说作品,发表于1948年,是一部自传体的小说。纤细的自传体中透露出极致的颓废,毁灭式的绝笔之作。太宰治巧妙地将自己的人生与思想,隐藏于主角叶藏的人生遭遇,藉由叶藏的独白,窥探太宰治的内心世界,一个“充满了可耻的一生”。在发表这部作品的同年,太宰治就自杀身亡。 [点击阅读]
傲慢与偏见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简·奥斯汀(JaneAusten,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是英国著名小说家,生于英国汉普郡,父亲是当地教区牧师。她的作品主要关注乡绅家庭的女性的婚姻和生活,以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活泼风趣的文字著称。有6个兄弟和一个姐姐,家境尚可。她的父亲乔治·奥斯汀(GeorgeAusten,1731年—1805年)是一名牧师,母亲名卡桑德拉(1739年—1827年)。 [点击阅读]
冰与火之歌3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2
摘要:天灰灰的,冷得怕人,狗闻不到气味。黑色的大母狗嗅嗅熊的踪迹,缩了回去,夹着尾巴躲进狗群里。这群狗凄惨地蜷缩在河岸边,任凭寒风抽打。风钻过层层羊毛和皮衣,齐特也觉得冷,该死的寒气对人对狗都一样,可他却不得不待在原地。想到这里,他的嘴扭成一团,满脸疖子因恼怒而发红。我本该安安全全留在长城,照料那群臭乌鸦,为伊蒙老师傅生火才对。 [点击阅读]
双城记
作者:佚名
章节:58 人气:2
摘要:内容提要1757年12月的一个月夜,寓居巴黎的年轻医生梅尼特(Dr.Manette)散步时,突然被厄弗里蒙地侯爵(MarquisSt.Evremonde)兄弟强迫出诊。在侯爵府第中,他目睹一个发狂的绝色*农妇和一个身受剑伤的少年饮恨而死的惨状,并获悉侯爵兄弟为了片刻婬*乐杀害他们全家的内情。他拒绝侯爵兄弟的重金贿赂,写信向朝廷告发。 [点击阅读]
呼啸山庄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夏洛蒂和传记作者告诉我们,爱米丽生性*独立、豁达、纯真、刚毅、热情而又内向。她颇有男儿气概,酷爱自己生长其间的荒原,平素在离群索居中,除去手足情谊,最喜与大自然为友,从她的诗和一生行为,都可见她天人合一宇宙观与人生观的表现,有人因此而将她视为神秘主义者。 [点击阅读]
城市与狗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凯恩说:“有人扮演英雄,因为他是怯懦的。有人扮演圣徒,因为他是凶恶的。有人扮演杀人犯,因为他有强烈的害人欲望。人们之所以欺骗,是因为生来便是说谎的。”——让保尔·萨特一“四!”“美洲豹”说道。在摇曳不定的灯光下,几个人的脸色都缓和下来。一盏电灯,灯泡上较为干净的部分洒下光芒,照射着这个房间。除去波菲里奥?卡瓦之外,对其他的人来说,危险已经过去。两个骰子已经停住不动,上面露出“三”和“幺”。 [点击阅读]
手机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2
摘要:“脉冲”事件发生于十月一日下午东部标准时间三点零三分。这个名称显然不当,但在事情发生后的十小时内,大多数能够指出这个错误的科学家们要么死亡要么疯癫。无论如何,名称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影响。那天下午三点,一位籍籍无名的年轻人正意气风发地在波士顿的波伊斯顿大街上往东走。他名叫克雷顿·里德尔,脸上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步伐也特别矫健。他左手提着一个艺术家的画夹,关上再拉上拉链就成了一个旅行箱。 [点击阅读]
泰坦尼克号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3
摘要:一艘船。梦幻之旅。巨大、气派、豪华。彩带飘舞、彩旗飞扬。鼓乐喧天、人声鼎沸。画面所具有的色彩只存在于我们的感觉里,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单一的黄颜色,仿佛是过去多少岁月的老照片、经过无数春秋的陈年旧物。我们似乎可以拂去岁月的灰尘,历数春秋的时日,重新去领略那昔日的梦里情怀。《我心永恒》(《MyHeartGoOn》)—一曲女声的歌,似从九天而来,带着一种空蒙、辽阔的豪放之感,在我们耳际回响。 [点击阅读]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那个男孩名叫圣狄雅各。日落时分他领着一群羊抵达了一座废弃的教堂。教堂圉顶看起来在很久前就已经塌落了,而曾经是更衣室的地方,如今却磐立着一株巨大的无花果树。他决定在此过夜。看着羊儿一一跳进门后,男孩在毁圯的门上横竖着一些木板,以防羊儿走失。这附近并没有狼,但若有羊只脱队,他可得花上一整天去找回来。他用夹克掸了掸地面,然后躺下来,头枕着一本才刚读完的书。 [点击阅读]
相约星期二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最后的课程——《相约星期二》中文版序余秋雨一我们人类的很多行为方式是不可思议的,有时偶然想起,总会暗暗吃惊。譬如,其中一件怪事,就是人人都在苦恼人生,但谁也不愿意多谈人生。稍稍多谈几句的,一是高中毕业生,动笔会写“生活的风帆啊”之类的句子;二是街头老大娘,开口会发“人这一辈子啊”之类的感叹。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