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 《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读后感·最后一次“亲密”解释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四星,送给回忆。”
  《亲密接触》于去年年初进行了一次再版——我想这本书可能再版了很多次,之所以这次再版值得一提,一是因为这次痞子蔡出了一套完整的文集,《亲密接触》也在其中;二是因为,非常难得的,或者也算是最后的一点点秘密吧,痞子蔡于书末介绍了一下轻舞飞扬的出处。
  有了这两点,就让我有了点感触。可能,对每一个喜欢这本书的人来说,面对现如今这本装帧朴素但实用的小书,仅仅就拿在手上,掂掂它的重量,都是会有所感触的。
  第一个感触是时间。这本书从最初轰动到现如今,粗粗算去也过了9,10年。当时自己的境况,际遇是怎样的,看这本书的心情,状态是怎样的,恐怕会倏然浮现在眼前。当然,接下来的想象要放在这本《第一次亲密接触》和它所产生的意义上。就我个人而言,从最初在网上打印成册,到现如今可以轻易的在一家书店找到它 ——这样让我惊异的变化当然不仅仅停留在网络,或者纸上。我想,它简单的解释了网络文化在当今的传播速度。一本存在于网络的当红小说,自然而然的便会付梓出版,接下来便是占据书架的重要位置——这是曾经在bbs上写下发轫之作的痞子蔡所料想的么——当然不是。小情感占据人心,接着占据主流,融入现代文学的一部分——就算文坛大家嗤之以鼻,不屑一顾,也无法阻止这一形式顺流而上。或许,再过几年,或者4,50年,网络文学也会正名,得以达到鸳鸯蝴蝶派,甚至更高的地位——会吗?这个任务,自然的,又只能交付时间评判了。

  剩下来的所有感触放在痞子蔡身上。不知是幸还是不幸,我还是这么想:痞子蔡只适合写一本书,只适合写一位女主角,这本书便是《第一次亲密接触》,这位女主角便是轻舞飞扬。至少,过去了这些年,他笔下还没有任何一位女性*角色*再超过轻舞飞扬,他的新书——如果有人还记得的话,是亦恕也好,是暖暖也罢——似曾相识的让人无奈。这样重复着重复着,似乎只能勾起对往事的一次次怀念,让我们即使尝试着用一个褒义词赞美痞子蔡都嫌生硬过度。这么说混合着我复杂的情绪,因为对我而言,还是期望着痞子蔡再能写出更好的小说来的。当然,他也在努力尝试这么做。在《檞寄生》里,他尝试着用过去和现在两个时间点扩大文本的内容;在《爱尔兰的咖啡》里,他尝试着驾驭中篇小说;在《艺术与科学》里,他尝试着在故事中套故事(在我印象里,纪德的《伪币制造者》便是这样的经典)。一句话,痞子蔡在改变,在尝试,但从阅读来说,这样的变化是不够的。所有故事的模式,基本如下:一男一女,配角维持在3,4个。两人必定在文章初期便相互倾慕,但却玩着整整10几万20万字的暗恋游戏。剧情基本靠双方关系的递进(所谓双方关系的递进,是让读者有一种明显的认同)维持,语言则是惯有的插科打诨。在《雨衣》过后,所有剧情几乎全部指向幸福,这甚至“剥夺”了我们猜想的权利。

  我的感觉便是:痞子蔡的小说,全都如第一本那样清新而简单,但却让我们像把同一个电影换了换演员重复看了七八次那样疲倦——演员演出固然精彩,电影固然纯净——但还是会由衷的被恶心到。
  正是在这样的时候,这套崭新的文集出现了。它是在宣告着痞子蔡作为作家的一种程度,还是在宣告着他无限重复的小小悲哀呢?而在无限重复文本的痞子蔡,是否也意识到了自己作为作家的一种危机呢?
  可能他是在意的。于是他给了《第一次亲密接触》一个解释,即是现实对位的解释——而再版文集的其他小说,是既没有续,也没有跋的。也许痞子蔡也知道,自己的痞气实际上只释放了那么一次,那一次就是《第一次亲密接触》。大家关注的焦点,实际上还只维持在那本《第一次亲密接触》上,而维系这连带关系的,只是我们脆弱而久远的记忆。

  那《第一次亲密接触》这个包皮袱是不是真的应该抖开呢?
  我认为不应该。这最后的抖开,破坏了读者想象的空间,或者说回忆的空间。它同时也破坏了这本书所产生的角色*效应,这个虚飘的人物终于不得不落到现实世界 ——由作者本人道出玄机。而如果只是因为再勾起读者的想念买一本新书,或者仅仅是因为爆料赢取销量,那这么做无疑是杀鸡取卵。作家不能靠对角色*的爆料和肉麻的回忆换取版税,这既是对自己的尊重,更是对自己笔下人物的尊重。
  作为我,只是不希望再爆《第一次亲密接触》的料了。如果痞子蔡在再版时还这么做,我无疑会把他放进自己记忆里的一个微小的角落,或者翘起大拇指,佩服这位了不起的作家。
  希望这是《第一次亲密接触》的终点。
  希望,不会再有这样的“亲密”解释——在一位作家文思枯竭时。
或许您还会喜欢:
棋王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2
摘要:车站是乱得不能再乱,成千上万的人都在说话。谁也不去注意那条临时挂起来的大红布标语。这标语大约挂了不少次,字纸都折得有些坏。喇叭里放着一首又一首的语录歌儿,唱得大家心更慌。我的几个朋友,都已被我送走插队,现在轮到我了,竟没有人来送。父母生前颇有些污点,运动一开始即被打翻死去。家具上都有机关的铝牌编号,于是统统收走,倒也名正言顺。我虽孤身一人,却算不得独子,不在留城政策之内。 [点击阅读]
牛棚杂忆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牛棚杂忆》写于一九九二年,为什么时隔六年,到了现在一九九八年才拿出来出版。这有点违反了写书的常规。读者会怀疑,其中必有个说法。读者的怀疑是对的,其中确有一个说法,而这个说法并不神秘,它仅仅出于个人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一点私心而已。我本来已经被“革命”小将—其实并不一定都小—在身上踏上了一千只脚,永世不得翻身了。 [点击阅读]
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先说小说。小说不是模仿着生活的世界。它自己就是生活,就是世界。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帕慕克新近在哈佛大学著名的诺顿讲座授课,他说“小说是第二生活”。让读者觉着“遇到并乐此不疲的虚构世界比现实世界还真实”,有一种“幻真的体验”。 [点击阅读]
杀人蚁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2
摘要:1一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学的自然课老师无论如何没想到她给学生留的一项家庭作业改变了世界。这个改变首先涉及到地球上的很多官员。上至一品国家元首,下至最小的芝麻官儿。成千上万的人不明不白地丧失生命。恐惧袭击人类。2自然课杨老师在下课前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后天上自然课时,每位同学用玻璃瓶带5只蚂蚁来。杨老师要用这些蚂蚁给同学们上一堂生动的自然课。到了下次上自然课的时间。 [点击阅读]
没有语言的生活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王老炳和他的聋儿子王家宽在坡地上除草,玉米已高过人头,他们弯腰除草的时候谁也看不见谁。只有在王老炳停下来吸烟的瞬间,他才能听到王家宽刮草的声音。王家宽在玉米林里刮草的声音响亮而且富于节奏,王老炳以此判断出儿子很勤劳。那些生机勃勃的杂草,被王老炳锋利的刮子斩首,老鼠和虫子窜出它们的巢四处流浪。王老炳看见一团黑色的东西向他头部扑来,当他意识到撞了蜂巢的时候,他的头部、脸蛋以及颈部全被马蜂包围。 [点击阅读]
王小波《白银时代》
作者:王小波
章节:21 人气:2
摘要:书名:白银时代作者:王小波白银时代大学二年级时有一节热力学课,老师在讲台上说道:“将来的世界是银子的。”我坐在第一排,左手支在桌面上托着下巴,眼睛看着窗外。那一天天色*灰暗,空气里布满了水汽。窗外的山坡上,有一棵很粗的白皮松,树下铺满了枯黄的松针,在乾裂的松塔之间,有两只松鼠在嬉戏、做*爱。松鼠背上有金色*的条纹。教室里很黑,山坡则笼罩在青白色*的光里。 [点击阅读]
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研究生痞子蔡一直渴望能拥有一份真诚的爱情,但事与愿违,他与女孩的交往屡屡失败,令他颇不自信。一次偶然的机会,痞子蔡在BBS上的留言引起了女孩轻舞飞扬的注意,她给痞子蔡发来的E-mail中称痞子蔡是个有趣的人。痞子蔡大大感到意外,他开始好奇地关注起轻舞飞扬,并逐渐被她的聪慧所吸引。此时,阿泰却奉劝痞子蔡对网络恋情切勿沉溺过深,因为虚幻的网络不会让情感永恒持久。 [点击阅读]
莫言《红树林》
作者:莫言
章节:10 人气:2
摘要:那天深夜里,她开车来到海边的秘密别墅。刚刚被暴雨冲洗过的路面泛着一片水光,路上空无一人,远处传来海水的咆哮声。她习惯赤着脚开快车,红色凌志好像一条发疯的鲨鱼向前冲刺,车轮溅起了一片片水花。她这样开车让我感到胆战心惊。林岚,其实你不必这样;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你其实不必这样。我低声地劝告着她。轿车猛拐弯,如同卡通片里一匹莽撞的兽,夸张地急刹在别墅大门前。 [点击阅读]
丁庄梦
作者:佚名
章节:55 人气:2
摘要:阎连科被称作"中国目前最具爆发力的作家",不仅因为他的两部中篇小说分别获得第一届和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而且他的长篇小说《日光流年》、《坚硬如水》、《受活》都在文坛引起较大反响,《受活》近日获得第三届老舍文学奖。见到阎连科的时候,他正在和一位从美国来的资助人商议援助河南艾滋病村的事宜,他的下一部小说准备写艾滋病村,他还要把老舍文学奖的一部分奖金捐给艾滋病村。 [点击阅读]
不夜之侯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本书是中国茶人的一部命运史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茅盾文学奖评委会的评语:“茶的清香、血的蒸气、新的碰撞、爱的纠缠,在作者清丽柔婉而劲力内敛的笔下交织;世纪风云、杭城史影、茶叶兴衰、茶人情致,相互映带,融于一炉,显示了作者在当前尤为难得的严谨明达的史识和大规模描写社会现象的腕力。 [点击阅读]
乡关何处
作者:佚名
章节:91 人气:2
摘要:章诒和2008年的年初,我和一个从事出版业的朋友相约在建国门友谊商店里的星巴克咖啡店碰面。寒暄几句,朋友说:“愚姐,建议你看看野夫的散文,看几篇就行,你肯定喜欢。”我们各自喝完饮料,聊了几句,随即分手。翌日下午,我打去电话,说:“你推荐的文章,让我一夜无睡,让我痛哭流涕……我要认识那个叫野夫的人。”五月中旬,四川发生大地震。下旬,我在北京见到了野夫。 [点击阅读]
你在高原
作者:佚名
章节:427 人气:2
摘要:《你在高原》包皮罗万象、精彩纷呈,是一部足踏大地之书,一部行走之书,一部“时代的伟大记录”。各种人物和传奇、各种隐秘的艺术与生命的密码悉数囊括其中。它的辽阔旷远与缜密精致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它的强大的思想的力量和令人尊敬的“疯狂的激情”,给人以巨大的冲击力。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