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地精传奇 - 第十六章 丰足之城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在我们地精攻占阿卡多没多久,充满欢愉的魔法波在各个人类王国的水晶球中流转着,法师们的脸上出乎意料地泛起了红光,兴奋地翻译着那一闪一闪的魔法之光。
  “史莱姆的阿卡多被攻占了!”
  当这一令人惊讶的信号被翻译出来后,人类沸腾了,欢呼声有如迟来的春风一般,温暖了每个人的心。士兵将头盔抛到空中,举起手臂高声叫喊着。但当法师将信号完整翻译后,张着的嘴再也没合拢,从空中落下的头盔则砸在了士兵们的脑袋上。
  如果连一群小丑般的地精都能占领恶魔的都城,那么为什么强大的人类会被逼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人类难道还不如地精吗?人类愤怒了,用人类的话说,愤怒是力量的源泉,在荣誉的召唤下,可怜的人类再次聚集兵马,他们要再进行一次战争来证明人类是奥德大陆最优秀的种族。
  人类的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失败还在继续。
  事实上我要感谢人类的愚蠢举动,人类的再度进攻拖住史莱姆的大部队,使我们地精可以顺利地进攻阿卡多东方的粮仓——丰足之城。
  进攻这个字眼似乎不应该由我们地精来说,虽然我进行了改革,但我不得不承认,在面对一代代所遗传的本性时,改革失去了大部分作用。虽然我破除了让我每年损失了不少的平均制,虽然我用节省下来的金币仿效人类建立起职业化的军队,但那些混蛋一听到战争依旧摇头。
  在历史上能让地精主动拿起武器只有两种情况,一是让人类留下贡品,不过随着人类交税这种情况已经不存在了;二是在饥饿的压迫下,本能会迫使我们行动起来。阿卡多虽然陷落了,但阿卡多的食物支持不了太久,从后方赶来的兽人、拜地精神教教徒、地精平民,在几天内就把阿卡多吃得差不多了。
  在决定进攻目标的那个晚上,我的塔中灯火通明,一张巨大的地图摆在了圆桌上,我的将军则激烈地讨论着进攻的目标。
  我们地精的地图与人类有些不太相同,我们的地图力求好记,用最通俗的方法让他们牢记我们要去的地方。
  “鹿。”我左手边的噜噜·烤肉的大将军向我提出看法,但是他的看法遭到我右手边的默里·金币大将军的反对,他的理由是鹿跑得太快了,他将粗短的手指移向了猪。
  “爬山,不!饿,累。鹿!鹿!”噜噜·烤肉使劲地挥着手,原先围成圈的将军们开始点头附和起来,然后站到了噜噜·烤肉身后。
  “不!不!”默里·金币先是用手把桌子敲得嗵嗵响,然后又蹦又跳地喊着,“猪,慢!好吃。”那些原先附和噜噜·烤肉的家伙想了想,他们又站到了默里·金币一边。
  “爬山,不!饿,累。”
  “猪,慢!好吃。”
  随着讨论开始变得越来越激烈,那群混蛋移动得越来越频繁,我看得脑袋都开始晕了。我明白按这样下去,一直到天亮也不会有结果,地精的决策通常是看精疲力竭后倒在哪边的地精多。我困了,我拿出了大棒给了一个地精一下,在他们晕倒前,我拿起了地图随手指了一块离我们最近的地方。

  “丰足之城。”当清晨的阳光撒满大地时,我轻轻地念着这个名字。晨风让攻城前的一切都变得美好起来,我的同胞与我一起贪婪地吸收着那风的清香。虽然我们日夜兼程,但粮食还是在昨天晚上吃完了,风中那诱人的稻米香让我们不停地咽口水,我保证只要有一点点粮食,地精就不会在白天攻城。
  军阵的最前端是巨大的攻城车,紧贴在攻城车内侧最强壮的士兵已经俯低了身子,外侧的地精将盾牌高高举起。在攻城车的后面,士兵们排成了一个三角形,那指向天空的枪上闪烁着与眼神一样灼热的光,不时传出咕咕声的肚子整齐地上下起伏着,焦急的呼吸声就像闷热的夏日一样令大家烦躁。
  我骑着毛驴走到了最前方,看了看城头变成人形等待开战的史莱姆。说实话我对他们有种畏惧感,但饥饿无情地撕扯着我的胃。我有力地举起了大棒,用尽力气高叫着:“粮食,不给!给血。”
  “血?不要,要猪。”
  “鹿,鹿,好吃。”
  当最后一个字喊出后,我的同胞开始表明他们的意见。
  “混蛋!攻城,攻城。食物,前进!”
  海动了,就在绿色的巨浪砸向丰足之城时,城门开了,人形的火红史莱姆从城里冲出。其中有一些是史莱姆骑兵,他们长得像精灵森林的半人马一样,高速奔跑着叫嚷着:“史莱姆,史莱姆。”
  冲在最前方的史莱姆骑士再次互相溶合,人类的半身开始软化,变成巨大的剑锋,剑锋成形后的一瞬间质化成了红色的透明体。那长腿的红色巨剑向着攻城车蒙着铁皮的尖端冲去,就像用菜刀从中间剖开长瓜一样,在红色晶体的碎裂声中,攻城车被一分为二。使去平衡的车体在晃动中向两边倒去,在扬起的尘土中响起了地精士兵的哀号。
  攻城车的倒下只是一个开始,飞奔而来的史莱姆骑兵全都将自己变成了武器,它们不顾一切地冲击着我的军阵。密集的枪阵没有起到任何作用,那些红色的利剑轻易将枪尖击碎。钢铁的盾牌也没有作用,作为我们地精最信赖的防御利器,盾牌在此时就像纸片一样脆弱。在史莱姆骑兵的冲杀中,同胞的残肢与绿色的鲜血在空中划过,望着史莱姆骑兵奔驰过来留下的血肉之路,我们无不心寒。
  崩溃是不可避免的,在嚎叫声中,长枪与盾牌,这些妨碍我们显示仁慈的东西被最快扔在地上。面对一群溃退的地精,史莱姆骑士并没有追击,只要他们当时还有余力的话,我想今天的奥德大陆只会剩下史莱姆。

  地精显示仁慈的速度与敌人追击的速度成正比,当向后望的同胞发现那些变成武器的史莱姆骑兵停在原地,还保持半人马姿态且远远排成一列时,我们显示仁慈的速度渐渐慢了,到最后大家都在远处观望。
  红色的晶体碎屑开始从那些化身为剑的史莱姆骑兵身上剥落,细微的裂隙慢慢地扩大,在风的吹动下,碎裂声开始慢慢地变大,在一阵玻璃般碎裂的声响中,化身为剑的史莱姆骑兵他们就像溶化的冰雕一般,直直地坠落在地。排成一列的半人马史莱姆骑兵们看到我们不再逃跑便开始了追击,只是与其说是追击,还不如说是驱赶。
  在一场正常的交锋后,一切都变得不正常起来,史莱姆骑兵追击一段我们便跑一段,当它们后退时我们便再度前进,于是史莱姆骑兵又开始了追击。当太阳从正中向西慢慢滑落时我们不再后退,腹中的饥火使我们明白再后退只有死路一条,庆幸的是史莱姆骑兵不再追击了,它们急速地跑回城中。
  史莱姆骑兵的强攻让我们损失了多少呢?我想最多不会超过两千地精。两千的伤亡对于只有几万地精的部队来说也是个不小的损失,换成人类也许他们的士气会因此而低落,幸运的是我们是地精。我们对于这样的损失并没有什么直接的概念,士兵们盘算的并不是还剩下多少同胞,他们计算的则是攻陷城市后他们能额外地分到多少。至于仁慈,这是我们习以为常的事了,如果是一支在平常就在训练如何显示仁慈的军队,那么连续的败退对他们又有什么影响呢?
  在那追追停停的游戏中我听到了同胞的笑声,那让我回想起了儿时所玩的同样的游戏,年幼的地精分成两组,强的追击弱的,弱者一方在仁慈中用他们的方式去回击强者,去嘲笑那些跑不过他自己的强者。如果我的同胞还能笑,那么一切都可以反复重来。溃退与重整是我们最习惯的内容,我们聚合在一起的速度足以让任何一支人类部队侧目。从混乱的溃退到重新组成战阵发起进攻,只不过是二三十分钟的时间,当然如果不是肚子饿,重整的时间会更长一些。
  备用的攻城车被推上了第一线,虽然相比前面被切成两半的那辆简陋了不少,但是有总比没有强。至于攻城梯,我们地精根本就不用那种过时的东西。某个人类说过:“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推动世界。”人类的话总是很有哲理,我让我的同胞向人类学习知识,经过努力,我们成功地挖掘出了地精的潜力,对于身材矮小力量弱小的我们来说,科技将会改变一切。
  “攻城队!”我挥动着手中的大棒。很快隆隆声传入了我的耳中,五十辆投射车被推到了前沿,投射车的使用方法有三个步骤,用人类语言来说就是:“第一拉下操纵杠,第二开始叫,第三找下一个地精。”投射车部队很快就找到了第一批“地精志愿者”,他们将一种称之为背伞的装备与志愿者的四肢相联,然后在一阵机械弹射声中,志愿者像鸟儿一样地飞过城墙,当然在弹射后也常有惊呼声,在那之后士兵们就会指着一团粘在城墙上的绿泥大笑起来,投射兵们则开始重新调整角度。

  就在志愿者飞过城墙时,攻城车开始了对城门的撞击,此时城上的史莱姆开始了第二波的反击。利箭以遮天蔽日之势狠狠地射向接近城门的部队,攻城车部队训练有速地依托攻城车排成了一个圆阵,圆阵那是我最得意的发明,是我从龟的防御中得到的灵感。地精工匠也许天生就是打造牌盾的好手,我只是提了一下他们就明白了我的意思,因此在一整年的时间里都有龟肉吃,美其名曰:“研究需要。”
  圆阵的盾牌也是经过特殊打造的,完全符合我们地精的身材与负重。当一些外来的人类将军看到时总是惊讶地问道:“你们怎么进攻呢?”
  “进攻?反正敌人总会跑过来的。”每当我这样回答时,他们总会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
  箭雨与石块落木没有停过,但是我们的攻城车与投射部队也没有停过,慢慢地,史莱姆的反击变弱了。当城门再一次被打开时,城下的地精转身显示仁慈,原本跃跃欲试的同胞纷纷后退,那速度就像退潮一般,在极短的时间里城外空出一大片土地。史莱姆骑兵再次出现,不过它们变得像是软化了的蜡一般,武器不时地压垮紧握的手,然后掉入身体之中,在一阵蠕动后手开始重新形成,武器则从被压得凹陷的身体中送回到手中。地精天生就能区别强者与弱者,在短暂的寂静后,绿色的潮水重新扑向丰足之城。
  丰足之城的攻陷就如同阿卡多一样容易,当时无论是人类还是地精都没注意到史莱姆的溶合是有时间的,毕竟人类没有哪一场战争是坚持过五个小时的。事后我一回忆起来就觉得赢得侥幸,如果阿卡多没有陷落,那么史莱姆就不会那么重视我们;如果史莱姆不重视我们,就不会一开始就全员溶合等待我们攻城;如果我们没有从黎明一直到正午之后还在城下犹豫,如果我们还有粮食也许在史莱姆骑兵出击后就会撤退,如果……
  地精编年史记载:
  二一零年四月一日,这一天人类称之为愚人节,这个节日确实适合人类,人类在这一天变得愚蠢起来,他们开始向他们所无法战胜的敌人发起了进攻。在五天后,伟大的、英明的地精国王率领军队向具有强大力量的恶魔发起了进攻,在伟大的地精国王充满智慧的与时俱进的领导下,英勇无畏的地精攻占了恶魔的城市。
或许您还会喜欢:
少女的港湾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这是在盛大的入学典礼结束后不久的某一天。学生们从四面八方的走廊上涌向钟声响彻的校园里。奔跑着嬉戏作乐的声音;在樱花树下的长凳上阅读某本小书的人;玩着捉迷藏游戏的快活人群;漫无目的地并肩散步的人们。新入校的一年级学生们热热闹闹地从下面的运动场走了上来。看样子是刚上完了体操课,她们全都脱掉了外衣,小脸蛋儿红通通的。高年级学生们俨然一副遴选美丽花朵的眼神,埋伏在树木的浓荫下,或是走廊的转弯处。 [点击阅读]
尼罗河上的惨案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0
摘要:第一章(1)“林内特·里奇维!”“就是她!”伯纳比先生说。这位先生是“三王冠”旅馆的老板。他用手肘推推他的同伴。这两个人乡巴佬似的睁大眼睛盯着,嘴巴微微张开。一辆深红色的劳斯莱斯停在邮局门口。一个女孩跳下汽车,她没戴帽子,穿一件看起来很普通(只是看起来)的上衣。 [点击阅读]
巴斯克维尔的猎犬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歇洛克·福尔摩斯先生坐在桌旁早餐,他除了时常彻夜不眠之外,早晨总是起得很晚的。我站在壁炉前的小地毯上,拿起了昨晚那位客人遗忘的手杖。这是一根很精致而又沉重的手杖,顶端有个疙疸;这种木料产于槟榔屿,名叫槟榔子木。紧挨顶端的下面是一圈很宽的银箍,宽度约有一英寸。上刻“送给皇家外科医学院学士杰姆士·摩梯末,C.C.H.的朋友们赠”,还刻有“一八八四年”。 [点击阅读]
巴黎圣母院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维克多•雨果(VictorHugo)(l802~1885)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法国浪漫主义学运动的领袖。他的一生几乎跨越整个19世纪,他的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创作力经久不衰。他的浪漫主义小说精彩动人,雄浑有力,对读者具有永久的魅力。【身世】雨果1802年生于法国南部的贝尚松城。 [点击阅读]
巴黎圣母院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78 人气:0
摘要:维克多·雨果(Victor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一切重大事变。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是法国有影响的人物。 [点击阅读]
布登勃洛克一家
作者:佚名
章节:98 人气:0
摘要:(上)在!”9世纪30年代中期到40年代中期德国北部的商业城市吕贝克。这一家人的老一代祖父老约翰·布登洛克,年轻的时候正值反对拿破仑的战争,靠为普鲁士军队供应粮食发了财。他建立了一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此外,他还拥有许多粮栈、轮船和地产,儿子小约翰又获得了尼德兰政府赠予的参议员荣誉头衔,因而他和他的一家在吕贝克享有很高的声望。这一家人最近在孟街买下了一所大邸宅,布置得既富丽又典雅。 [点击阅读]
希区柯克悬念故事集
作者:佚名
章节:127 人气:0
摘要:悬念大师希区柯克什么是悬念?希区柯克曾经给悬念下过一个著名的定义:如果你要表现一群人围着一张桌子玩牌,然后突然一声爆炸,那么你便只能拍到一个十分呆板的炸后一惊的场面。另一方面,虽然你是表现这同一场面,但是在打牌开始之前,先表现桌子下面的定时炸弹,那么你就造成了悬念,并牵动观众的心。其实,希区柯克的作品并非只靠悬念吸引人,其内涵要深刻得多。希区柯克对人类的心理世界有着深刻的体悟。 [点击阅读]
希腊的神话和传说
作者:佚名
章节:112 人气:0
摘要:古希腊(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9~8世纪)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为人类留下了一笔辉煌灿烂的文化财富。古希腊的神话和传说就是其中最为瑰丽的珍宝。世界有许多民族,每个民族都创作出了它自己的神话和传说,这些神话都有自己民族的特点,但也都有共同的性质。 [点击阅读]
席特哈尔塔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席特哈尔塔,这个婆罗门的英俊儿子,这只年轻的雄鹰,在房子的背阴处,在河岸边小船旁的阳光下,在婆罗双树林的树荫里,在无花果树的浓荫下,与他的好朋友并且同是婆罗门之子的戈文达一起长大了。在河岸边,在沐浴中,在神圣的洗礼时,在神圣的祭祀时,太阳晒黑了他的浅嫩的肩膀。在芒果树林里,在孩子们游戏时,在母亲哼唱时,在神圣的祭祀时,在他那身为学者的父亲教诲时,在贤人们讲话时,浓荫融入了他的乌黑的眼睛。 [点击阅读]
幕后凶手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任何人在重新体验到跟往日相同的经验,或重温跟昔日同样的心情时,可不会不觉为之愕然的吗?“从前也有过这样的事……”这句话总是常常剧烈地震撼心灵。为什么呢?我眺望火车窗外平坦的艾色克斯的风光,自言自语地问向自己。从前,我曾经有过一次一模一样的旅游,但那是几年前的事呢?对我来说,人生的颠峰时代已经结束了……我正在肤浅的这样想着!想当年,我在那次大战中,只是负伤的的份儿。 [点击阅读]
幽巷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管家上菜的时候,梅菲尔德勋爵殷勤地俯向他右手的座邻朱丽娅·卡林顿夫人。作为完美的主人而知名,梅菲尔德勋爵力求做得和他的名誉相称。虽然没有结过婚,他还是一位有吸引力的男子。朱丽娅·卡林顿夫人四十来岁,高而且黑,态度活泼。她很瘦,但依然美丽。手和脚尤其精致。她的风度是急促不宁的,正像每个靠神经过日子的女人那样。坐在圆桌对面的是她的丈夫空军元帅乔治·卡林顿爵士。 [点击阅读]
幽灵塔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我要讲的这段亲身经历,其离奇恐怖的程度恐怕无人能比。虽不清楚世上到底有没有幽灵,可我的这段经历,却发生在孤寂山村中一栋传说有幽灵出没的老房子里。故事的主人公就像幽灵一样飘忽不定,徘徊哀叹,而且她还像《牡丹灯笼》中的小露①一样,是个年轻美丽的女子。那是发生在大正初年的事情。虽说已经过去20多年了,但每次当我回想起来,都不禁怀疑自己是否做了一个恐怖的噩梦。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