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第二十二条军规 - 《第二十二条军规》读后感——荒诞而深刻的严肃文学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小说. 无论从内容, 风格, 语言等角度来说, 都突破了以前小说写作的规矩. 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小说写作派别: 荒诞派; 和一种全新的文学表达方式:黑色*幽默文学. 我想作者约瑟夫.海勒当初并不是想以树立一个新文学派别为目的来写他这部著作的, 他只不过发现这是唯一能够最好地表达他的感受的形式和方法. 他用一种貌似混乱的叙事结构, 不断借着主人公的闪回, 幻觉, 心理暗示, 来让读者感受战争给人们造成的压力, 惊慌和痛苦. 后来有很多别的作家的模仿这种风格的作品, 但对我来说, 唯有这本书还可以从头仔细读到尾. 其它的都太慌诞, 太黑暗, 不能忍受.
  故事发生在意大利以南的地中海的一个美国空军基地里. 主角约塞林上尉所在的飞行中队就驻扎在这个小岛上. 如果从高空俯视, 似乎岛上所有人都完全投入到了与德国的交战中, 飞行员, 厨师, 医生, 护士, 上中少将, 上中少校, 上中少尉们都忙忙碌碌, 每个人似乎都在恪尽职守, 为这场正义的战争效力. 但作者让读者从高空俯冲下来降落到了这群人中间, 用放大镜去观察他们在有条不紊规划作战, 众志成城击败敌军的伪装下面其实荒诞而又疯狂的言行举止. 他们中的有些人在战争状态下露出了邪恶的本性*, 极尽所能地损人利己; 有些人则成为牺牲品, 身心一起崩溃, 疯狂地寻找活下来的办法. 书中重点描述的人物多达30 位, 还有众多的次要人物轮番上场. 在这本貌似混乱的小说中却个个都有鲜明的形象, 个性*和事迹. 让我们来认识几位特别有趣的人物. 当然对他们中的大多数来说, 岛上的生活一点也不有趣, 而是恐怖.
  约塞连上尉: 小说正是以这位 “贪生怕死” 的飞行员的眼光来扫描这个小岛上的全景的. 小说开始的时候, 他正住在医院装病. 因为他以为完成预定的飞行次数就可以回国休息了. 结果中队的卡思卡特上校为自己升官得奖一次又一次增加飞行定额. 当然抬出了冠冕堂皇的爱国理由和有名的 “第22条军规”, 让约塞连和其他队员气得发疯, 怕得要命, 却不得不服从命令. 约塞林只好装病来逃避执行飞行任务. 结果发现医院比军营更难以忍受. 只好回到军营, 虽然有吃有喝, 有度假去罗马找女人, 但他没有一天是内心平安的, 看到队友们一个一个死亡或者发疯, 在恐惧的环绕中, 约塞连生不如死.

  斯诺登: 一个普通的轰炸手, 第一次飞达目标地点, 什么任务都还没执行, 就在轰炸机狭小的空间里, 在约塞连眼前被德军的炮弹片扎死了. 他的死让约塞连的心开始真正恐惧起来, 而这种恐惧从此纠缠上他不放了. 小说从开始就不断呈现这段经历给约塞连带来的痛苦回忆和幻觉, 直到最后一章, 这段经历才得以描述完全. 可以说正是斯诺登破了约塞连当爱国英雄的梦, 找回了做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的感受. 约塞连平时是不在乎上帝的, 面对斯诺登的尸体, 他默默地祈祷: “啊, 上帝! 啊, 上帝! 啊, 上帝!”
  亨格利.乔: 长得极瘦削, 脸色*憔悴泛黄. 据他自己声称战前是>杂志的摄影师. 因为想回国, 就拼命执行飞行任务. 后来变得歇斯底里, 竟忘了要回国的目的, 只知道要求更多的飞行任务, 否则连觉也睡不踏实, 每晚定时做噩梦尖叫, 让整个军营的人都心绪不宁. 后来, 科恩中校派他每周驾驶军邮班机递送邮件, 才让大家有几个安静的夜晚睡觉. 他执行了数不清的飞行任务, 最后倒是没有死在飞机上, 而是死在自己的噩梦中了.
  奥尔: 约塞连的帐篷室友, 军营里看似最愚蠢无知而实际上最聪明能干的一个. 他的飞机经常被敌军击中, 他本人又每次都能平安回营. 他一直跟约塞连说一些奇怪的话, 想暗示约塞连什么秘密. 直到最后, 约塞连才明白了奥尔的天才计划. 原来他一直在算计和演习如何逃跑. 当约塞连的队友都死光了, 只有奥尔按照他所计划的让飞机被击落, 划着救生艇逃到了没有战火硝烟的瑞典.
  随军牧师: 约塞连在岛上最钟情的一位(不是同性*恋). 作为牧师, 他不用执行任何可怕的任务. 军队要他做的就是鼓舞士气, 安慰伤病员, 以上帝的名义鼓励他们不怕牺牲, 勇敢战斗. 可是这位可怜的牧师表现得实在不尽人意. 不但不能安慰或鼓励别人, 连自己都常常不知失措. 他的信仰让他不能说谎, 更不能以上帝的名义说谎. 他万分同情周围这些及需帮助的士兵们, 但他本人的软弱和疑惑的个性*与长官们的凶狠和坚定的态度完全不相容. 他对发生在身边的一切都感到无能为力. 他向卡思卡特上校建议每次飞行之前允许他带领士兵们祷告, 上校同意祷告但要用他授意的祷告词, 还希望自己的名字因此上>, 气得牧师只好放弃了这个最卑微的请求. 牧师多么想早日回家与妻儿过平安的日子, 明知自己做不了任何惊天动地的大事, 但面对约塞连的逃跑计划, 他还是决定留在岛上, 与其它可怜的士兵们共渡艰难, 等待上帝的拯救. 牧师是一个典型的有信仰但信心软弱的人. 象是>中的彼得, 他是主耶稣的十二个们徒之一, 在耶稣被钉十字架的时候, 三次否认与耶稣的关系, 此后又对自己的行为后悔痛苦. 主耶稣复活后仍然信任他, 鼓励他成为教会的领袖, 从此他再没有软弱过, 直到最后也死在十字架上.

  以上的人物算得上是书中的几个 “正面人物”. 还有很多象约塞连这类说不了豪言壮语, 本份地尽了自己认为当尽的义务, 却被逼得言行举止疯狂的小人物们. 他们真正的敌人不是德军, 而是直接操纵着他们命运的上司们. 他们实际上内心柔弱善良. 一心想逃离这个看似合情合理, 实则混乱荒唐的世界. 瑞典真的是他们所有人都能乞及的出路吗? 瑞典躲过了二战, 能躲过其他各式各样的战争吗?
  下面我们看看几位反面人物吧.
  德里德尔将军和佩克姆将军: 两个死对头, 一直在想办法把对方比下去. 不要以为他们只是两个小丑, 他们可是率领着拥有最昂贵武器和最机敏的士兵的将军们. 他们深谙操纵权力的技巧, 言行举止拿摄得正好是做将军的派头. 可是他们内心想的是什么, 只有他们自己和上帝知道. 因此他们虽然贵为将军, 吃苦的不是他们, 出风头的却是他们. 在世人眼里, 他们是英雄中的英雄; 而在上帝面前, 他们必 “照他们所行的受审判”(启示录20:12).
  卡思卡特上校和科恩中校: 约塞连中队的直接领导. 用狼和狈来形容他们俩非常贴切. 他们相互鄙视又相互利用, 目的只有一个: 做更大的官握更大的权力. 卡思卡特上校才不在乎飞行员们被他逼得发疯, 他恨不能一下把飞行定额提到六千次, 这样他就可以要求飞行员们完成足够多的爆炸任务, 多到把地球表面全都炸翻, 而他终于感动上级把他升为将军. 他才是一个真正的疯子呢. 科恩中校可能比他理智一点, 所以能帮卡思卡特上校把他疯狂的计划有板有眼, 有尺有度地实施下去. 他是真正的侩子手. 不幸的是中队里的约塞连太捣乱, 可能会让他们的升官计划泡汤, 最后他们俩一致决定: 同意约塞连回国. 条件就是让约塞连喜欢他们, 加入他们中去, 回国后赞美他们. 更不幸的是想回国想疯了的约塞连竟然拒绝了这个看似完美的双赢合同, 选择冒死亡和军事制裁的危险逃跑了.

  沙伊斯科普夫将军: 这个有俄罗斯名字的人开始只是军校里的教官. 最最热衷于阅兵. 每时每刻都在绞尽脑汁想如何让成百上千的士兵们表演世上最威风的阅兵式. 因着德里德尔将军和佩克姆将军的争斗, 他竟鱼翁得利, 被提升为将军. 他是另一种状态的疯子. 没有人爱他或喜欢他, 连反面人物们也不喜欢他, 连他的妻子也放弃了他. 他却兴致勃勃地继续琢磨他的阅兵训练.
  米洛.明德宾德: 这是书中描述得最精彩的人物. 一个小小的中尉. 利用岛上大官小兵们的食欲, 现有的飞机设备军费, 做起了前所未有的投机贩卖大生意. 最后还成立了M&M辛迪加(一种垄断集团的名称)把所有人接收为成员, 甚至德国人. 因此生意兴隆, 成就了比二战胜利本身更值得炫耀的商业胜利. 斯诺登死前, 约塞林想用急救箱里的吗啡为他止痛, 结果发现空荡荡的药箱里留着这样的纸条: “有益于M&M辛迪加联和体就是有益于国家. 米洛.明德宾德”
  这是一本不容易读的小说. 也恐怕只有在美国这种国家能发表这种内容和形式都不符合传统的书. 作者约瑟夫.海勒花了八年的时间写成. 我读的时候也觉得十分吃力, 但仍然愿意读下去, 因为若不从头读到尾, 就不能得到一幅完整的画面, 象毕加索画的那种: 怪异但让人震惊. 这本小说让我有很多相悖逆的感受: 荒诞和严肃, 混乱和清晰, 疯狂和理智, 疑惑和坚信…… 正如这个有战争有和平的世界, 常常黑白颠倒一样.
  读完了整本书, 可能你仍然不明白 “第二十二条军规(CATCH-22)” 到底是什么. 军官们一直在用这条军规威胁士兵., 士兵们一直屈服于这条军规的婬*威之下. 它似乎没有任何具体的内容, 但却可以包涵各种不同的内容. 它是一个陷阱, 一个圈套, 一个由人约定俗成来制约人的规则. 它是属世的捆绑. 若没有属天的拯救, 我们没有一个人能逃脱. 我们正是我们自己的罪的奴仆.
  耶稣说: “你们若常常遵守我的道, 就真是我的门徒. 你们必晓得真理, 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 (约翰福音8:31). “除他以外, 别无拯救; 因为在天下人间, 没有赐下别的名, 我们可以靠着得救” (使徒行传 4:12).
或许您还会喜欢: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1块8毛7,就这么些钱,其中六毛是一分一分的铜板,一个子儿一个子儿在杂货店老板、菜贩子和肉店老板那儿硬赖来的,每次闹得脸发臊,深感这种掂斤播两的交易实在丢人现眼。德拉反复数了三次,还是一元八角七,而第二天就是圣诞节了。除了扑倒在那破旧的小睡椅上哭嚎之外,显然别无他途。德拉这样做了,可精神上的感慨油然而生,生活就是哭泣、抽噎和微笑,尤以抽噎占统治地位。 [点击阅读]
歌剧魅影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歌剧魅影作者:卡斯顿·勒鲁引子:这本奇书异著讲述的是作者如何追踪调查,最后终于证实歌剧幽灵并非子虚乌有的经过。歌剧幽灵的确存在,而非如人们长期以来所臆测的只是艺术家的奇想,剧院经理的迷信,或者是芭蕾舞团女演员、她们的老母亲、剧院女工、衣帽间和门房职员这些人凭空捏造的谣传。是的,它也曾有血有肉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虽然只是个影子而已。 [点击阅读]
死亡绿皮书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碍…”美也子不知不觉地小声叫了起来(这本书,好像在哪里见过!)。这是专门陈列古典文学、学术专著之类的书架。进书店的时候,虽说多少带有一线期待,可是会有这样心如雀跃的感觉,却是万万没有想到。美也子每次出门旅行的时候,都要去当地的书店逛逛。地方上的书店,几乎全部都只卖新版的书刊杂志和图书。 [点击阅读]
沙漠秘井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埃及人把他们的首都开罗称之为“凯旋之城”和“东方的门户”。尽管前一称呼早已徒有虚名,但第二个称呼却是名副其实。开罗确是东方的大门。作为大门,它就不得不首当其冲地面临西方影响的冲击,而这个当年的“凯旋之城”已老朽不堪,没有还手之力了。 [点击阅读]
波洛圣诞探案记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我亲爱的詹姆斯:你一直是我最忠实最宽容的读者之一,正因为这样,当我受到你一点儿批评,我就为此感到极大的不安。你抱怨说我的谋杀事件变得太文雅了,事实上是太贫血了。称渴望一件“血淋淋的暴力谋杀”,一件不容质疑的谋杀案:这就是特别为你而作的故事。我希望它能让你满意。 [点击阅读]
海市蜃楼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大江山高生野远山险路遥不堪行,未尝踏入天桥立,不见家书载歌来。”这是平安时期的女歌人小式部内侍作的一首和歌,被收录在百人一首中,高宫明美特别喜欢它。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歌中描绘了她居住的大江町的名胜,但真正吸引她的是围绕这首和歌发生的一个痛快淋漓的小故事,它讲述了作者如何才华横溢。小式部内侍的父亲是和泉国的国守橘道贞,母亲是集美貌与艳闻于一身,同时尤以和歌闻名于世的女歌人和泉式部。 [点击阅读]
消失的地平线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烟头的火光渐渐暗了下来。我们也渐渐感觉到一种幻灭般的失落:老同学又相聚在一起,发现彼此之间比原来想象的少了许多共同语言,这使得我们有一些难过。现在卢瑟福在写小说,而维兰德在使馆当秘书。维兰德刚刚在特贝霍夫饭店请我们吃饭,我觉得气氛并不热烈,席间,他都保持着作为一个外交官在类似场合必须具有的镇静。 [点击阅读]
灿烂千阳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五岁那年,玛丽雅姆第一次听到“哈拉米”这个词。那天是星期四。肯定是的,因为玛丽雅姆记得那天她坐立不安、心不在焉;她只有在星期四才会这样,星期四是扎里勒到泥屋来看望她的日子。等到终于见到扎里勒的时候,玛丽雅姆将会挥舞着手臂,跑过空地上那片齐膝高的杂草;而这一刻到来之前,为了消磨时间,她爬上一张椅子,搬下她母亲的中国茶具。玛丽雅姆的母亲叫娜娜,娜娜的母亲在她两岁的时候便去世了,只给她留下这么一套茶具。 [点击阅读]
爱的成人式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虽然我不知道望月那天原来打算邀请的第四个人是谁,不过我恐怕得感谢那家伙一辈子。托了这家伙临时爽约的福,我才得以与她邂逅。电话打过来时已经过了下午五点,望月随便寒暄了两句便直奔主题。“抱歉突然给你打电话,其实呢,今天晚上有一个酒会,有一个人突然来不了了。你今天……有空吗?有什么安排吗?”“不,没什么。 [点击阅读]
狐狸那时已是猎人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苹果蠹蛾的道路没关系,没关系,我对我说,没关系。——维涅狄克特埃洛费耶夫苹果蠹蛾的道路一只蚂蚁在抬一只死苍蝇。它不看路,将苍蝇掉了个过儿,然后爬了回去。苍蝇比蚂蚁的个头儿要大三倍。阿迪娜抽回胳膊肘儿,她不想封住苍蝇的路。阿迪娜的膝盖旁有一块沥青在闪亮,它在阳光下沸腾了。她用手沾了一下。手的后面顿时拉出一根沥青丝,在空气中变硬,折断。这只蚂蚁有一个大头针的头,太阳在里面根本没有地方燃烧。它在灼。 [点击阅读]
猫知道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第一章“再把地图拿来给我看一看,悦子。”站在拐角处向左右两侧张望的哥哥说。我从提包皮中取出一张已经被翻看得满是皱纹的纸片。“说得倒轻巧,很不容易!牧村这家伙画的地图,怎么这么差劲!”哥哥一边嘟嚷着,一边用手背抹去额头顶的汗。就在这时,右边路程走过来一个人。这是一个穿着淡青色衬衫。夹着一半公文包皮的青年男子。 [点击阅读]
白发鬼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诡怪的开场白此刻,在我面前,这所监狱里的心地善良的囚犯教诲师,正笑容可掬地等待着我开始讲述我的冗长的故事;在我旁边,教诲师委托的熟练的速记员已削好铅笔,正期待我开口。我要从现在起,按照善良的教诲师的劝告,一天讲一点,连日讲述我的不可思议的经历。教诲师说他想让人把我的口述速记下来,以后编成一部书出版。我也希望能那样。因为我的经历怪诞离奇,简直是世人做梦都想不到的。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