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第二十二条军规 - 《第二十二条军规》读后感——荒诞而深刻的严肃文学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小说. 无论从内容, 风格, 语言等角度来说, 都突破了以前小说写作的规矩. 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小说写作派别: 荒诞派; 和一种全新的文学表达方式:黑色*幽默文学. 我想作者约瑟夫.海勒当初并不是想以树立一个新文学派别为目的来写他这部著作的, 他只不过发现这是唯一能够最好地表达他的感受的形式和方法. 他用一种貌似混乱的叙事结构, 不断借着主人公的闪回, 幻觉, 心理暗示, 来让读者感受战争给人们造成的压力, 惊慌和痛苦. 后来有很多别的作家的模仿这种风格的作品, 但对我来说, 唯有这本书还可以从头仔细读到尾. 其它的都太慌诞, 太黑暗, 不能忍受.
  故事发生在意大利以南的地中海的一个美国空军基地里. 主角约塞林上尉所在的飞行中队就驻扎在这个小岛上. 如果从高空俯视, 似乎岛上所有人都完全投入到了与德国的交战中, 飞行员, 厨师, 医生, 护士, 上中少将, 上中少校, 上中少尉们都忙忙碌碌, 每个人似乎都在恪尽职守, 为这场正义的战争效力. 但作者让读者从高空俯冲下来降落到了这群人中间, 用放大镜去观察他们在有条不紊规划作战, 众志成城击败敌军的伪装下面其实荒诞而又疯狂的言行举止. 他们中的有些人在战争状态下露出了邪恶的本性*, 极尽所能地损人利己; 有些人则成为牺牲品, 身心一起崩溃, 疯狂地寻找活下来的办法. 书中重点描述的人物多达30 位, 还有众多的次要人物轮番上场. 在这本貌似混乱的小说中却个个都有鲜明的形象, 个性*和事迹. 让我们来认识几位特别有趣的人物. 当然对他们中的大多数来说, 岛上的生活一点也不有趣, 而是恐怖.
  约塞连上尉: 小说正是以这位 “贪生怕死” 的飞行员的眼光来扫描这个小岛上的全景的. 小说开始的时候, 他正住在医院装病. 因为他以为完成预定的飞行次数就可以回国休息了. 结果中队的卡思卡特上校为自己升官得奖一次又一次增加飞行定额. 当然抬出了冠冕堂皇的爱国理由和有名的 “第22条军规”, 让约塞连和其他队员气得发疯, 怕得要命, 却不得不服从命令. 约塞林只好装病来逃避执行飞行任务. 结果发现医院比军营更难以忍受. 只好回到军营, 虽然有吃有喝, 有度假去罗马找女人, 但他没有一天是内心平安的, 看到队友们一个一个死亡或者发疯, 在恐惧的环绕中, 约塞连生不如死.

  斯诺登: 一个普通的轰炸手, 第一次飞达目标地点, 什么任务都还没执行, 就在轰炸机狭小的空间里, 在约塞连眼前被德军的炮弹片扎死了. 他的死让约塞连的心开始真正恐惧起来, 而这种恐惧从此纠缠上他不放了. 小说从开始就不断呈现这段经历给约塞连带来的痛苦回忆和幻觉, 直到最后一章, 这段经历才得以描述完全. 可以说正是斯诺登破了约塞连当爱国英雄的梦, 找回了做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的感受. 约塞连平时是不在乎上帝的, 面对斯诺登的尸体, 他默默地祈祷: “啊, 上帝! 啊, 上帝! 啊, 上帝!”
  亨格利.乔: 长得极瘦削, 脸色*憔悴泛黄. 据他自己声称战前是>杂志的摄影师. 因为想回国, 就拼命执行飞行任务. 后来变得歇斯底里, 竟忘了要回国的目的, 只知道要求更多的飞行任务, 否则连觉也睡不踏实, 每晚定时做噩梦尖叫, 让整个军营的人都心绪不宁. 后来, 科恩中校派他每周驾驶军邮班机递送邮件, 才让大家有几个安静的夜晚睡觉. 他执行了数不清的飞行任务, 最后倒是没有死在飞机上, 而是死在自己的噩梦中了.
  奥尔: 约塞连的帐篷室友, 军营里看似最愚蠢无知而实际上最聪明能干的一个. 他的飞机经常被敌军击中, 他本人又每次都能平安回营. 他一直跟约塞连说一些奇怪的话, 想暗示约塞连什么秘密. 直到最后, 约塞连才明白了奥尔的天才计划. 原来他一直在算计和演习如何逃跑. 当约塞连的队友都死光了, 只有奥尔按照他所计划的让飞机被击落, 划着救生艇逃到了没有战火硝烟的瑞典.
  随军牧师: 约塞连在岛上最钟情的一位(不是同性*恋). 作为牧师, 他不用执行任何可怕的任务. 军队要他做的就是鼓舞士气, 安慰伤病员, 以上帝的名义鼓励他们不怕牺牲, 勇敢战斗. 可是这位可怜的牧师表现得实在不尽人意. 不但不能安慰或鼓励别人, 连自己都常常不知失措. 他的信仰让他不能说谎, 更不能以上帝的名义说谎. 他万分同情周围这些及需帮助的士兵们, 但他本人的软弱和疑惑的个性*与长官们的凶狠和坚定的态度完全不相容. 他对发生在身边的一切都感到无能为力. 他向卡思卡特上校建议每次飞行之前允许他带领士兵们祷告, 上校同意祷告但要用他授意的祷告词, 还希望自己的名字因此上>, 气得牧师只好放弃了这个最卑微的请求. 牧师多么想早日回家与妻儿过平安的日子, 明知自己做不了任何惊天动地的大事, 但面对约塞连的逃跑计划, 他还是决定留在岛上, 与其它可怜的士兵们共渡艰难, 等待上帝的拯救. 牧师是一个典型的有信仰但信心软弱的人. 象是>中的彼得, 他是主耶稣的十二个们徒之一, 在耶稣被钉十字架的时候, 三次否认与耶稣的关系, 此后又对自己的行为后悔痛苦. 主耶稣复活后仍然信任他, 鼓励他成为教会的领袖, 从此他再没有软弱过, 直到最后也死在十字架上.

  以上的人物算得上是书中的几个 “正面人物”. 还有很多象约塞连这类说不了豪言壮语, 本份地尽了自己认为当尽的义务, 却被逼得言行举止疯狂的小人物们. 他们真正的敌人不是德军, 而是直接操纵着他们命运的上司们. 他们实际上内心柔弱善良. 一心想逃离这个看似合情合理, 实则混乱荒唐的世界. 瑞典真的是他们所有人都能乞及的出路吗? 瑞典躲过了二战, 能躲过其他各式各样的战争吗?
  下面我们看看几位反面人物吧.
  德里德尔将军和佩克姆将军: 两个死对头, 一直在想办法把对方比下去. 不要以为他们只是两个小丑, 他们可是率领着拥有最昂贵武器和最机敏的士兵的将军们. 他们深谙操纵权力的技巧, 言行举止拿摄得正好是做将军的派头. 可是他们内心想的是什么, 只有他们自己和上帝知道. 因此他们虽然贵为将军, 吃苦的不是他们, 出风头的却是他们. 在世人眼里, 他们是英雄中的英雄; 而在上帝面前, 他们必 “照他们所行的受审判”(启示录20:12).
  卡思卡特上校和科恩中校: 约塞连中队的直接领导. 用狼和狈来形容他们俩非常贴切. 他们相互鄙视又相互利用, 目的只有一个: 做更大的官握更大的权力. 卡思卡特上校才不在乎飞行员们被他逼得发疯, 他恨不能一下把飞行定额提到六千次, 这样他就可以要求飞行员们完成足够多的爆炸任务, 多到把地球表面全都炸翻, 而他终于感动上级把他升为将军. 他才是一个真正的疯子呢. 科恩中校可能比他理智一点, 所以能帮卡思卡特上校把他疯狂的计划有板有眼, 有尺有度地实施下去. 他是真正的侩子手. 不幸的是中队里的约塞连太捣乱, 可能会让他们的升官计划泡汤, 最后他们俩一致决定: 同意约塞连回国. 条件就是让约塞连喜欢他们, 加入他们中去, 回国后赞美他们. 更不幸的是想回国想疯了的约塞连竟然拒绝了这个看似完美的双赢合同, 选择冒死亡和军事制裁的危险逃跑了.

  沙伊斯科普夫将军: 这个有俄罗斯名字的人开始只是军校里的教官. 最最热衷于阅兵. 每时每刻都在绞尽脑汁想如何让成百上千的士兵们表演世上最威风的阅兵式. 因着德里德尔将军和佩克姆将军的争斗, 他竟鱼翁得利, 被提升为将军. 他是另一种状态的疯子. 没有人爱他或喜欢他, 连反面人物们也不喜欢他, 连他的妻子也放弃了他. 他却兴致勃勃地继续琢磨他的阅兵训练.
  米洛.明德宾德: 这是书中描述得最精彩的人物. 一个小小的中尉. 利用岛上大官小兵们的食欲, 现有的飞机设备军费, 做起了前所未有的投机贩卖大生意. 最后还成立了M&M辛迪加(一种垄断集团的名称)把所有人接收为成员, 甚至德国人. 因此生意兴隆, 成就了比二战胜利本身更值得炫耀的商业胜利. 斯诺登死前, 约塞林想用急救箱里的吗啡为他止痛, 结果发现空荡荡的药箱里留着这样的纸条: “有益于M&M辛迪加联和体就是有益于国家. 米洛.明德宾德”
  这是一本不容易读的小说. 也恐怕只有在美国这种国家能发表这种内容和形式都不符合传统的书. 作者约瑟夫.海勒花了八年的时间写成. 我读的时候也觉得十分吃力, 但仍然愿意读下去, 因为若不从头读到尾, 就不能得到一幅完整的画面, 象毕加索画的那种: 怪异但让人震惊. 这本小说让我有很多相悖逆的感受: 荒诞和严肃, 混乱和清晰, 疯狂和理智, 疑惑和坚信…… 正如这个有战争有和平的世界, 常常黑白颠倒一样.
  读完了整本书, 可能你仍然不明白 “第二十二条军规(CATCH-22)” 到底是什么. 军官们一直在用这条军规威胁士兵., 士兵们一直屈服于这条军规的婬*威之下. 它似乎没有任何具体的内容, 但却可以包涵各种不同的内容. 它是一个陷阱, 一个圈套, 一个由人约定俗成来制约人的规则. 它是属世的捆绑. 若没有属天的拯救, 我们没有一个人能逃脱. 我们正是我们自己的罪的奴仆.
  耶稣说: “你们若常常遵守我的道, 就真是我的门徒. 你们必晓得真理, 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 (约翰福音8:31). “除他以外, 别无拯救; 因为在天下人间, 没有赐下别的名, 我们可以靠着得救” (使徒行传 4:12).
或许您还会喜欢:
睡美人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客栈的女人叮嘱江口老人说:请不要恶作剧,也不要把手指伸进昏睡的姑娘嘴里。看起来,这里称不上是一家旅馆。二楼大概只有两间客房,一间是江口和女人正在说话的八铺席宽的房间,以及贴邻的一间。狭窄的楼下,似乎没有客厅。这里没有挂出客栈的招牌。再说,这家的秘密恐怕也打不出这种招牌来吧。房子里静悄悄的。此刻,除了这个在上了锁的门前迎接江口老人之后还在说话的女人以外,别无其他人。 [点击阅读]
老母塔之夜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下午,当我和我的随从们听到一个情况后,便决定在将要参加的审判会上采取强硬的态度。我们动身去“法庭”的时候,天色已晚,只见路上人很多。这些人在院子里找不到座位,只好站着,以便能看见我们走过来。我们刚刚走进院子,大门就关了起来。对我们来说,这可不是好兆头。看起来,穆巴拉克施加了影响,而且产生了效果。我们从人群中挤到听众广场上。那里本来只有一张椅子,现在增加了一条长板凳,笞刑刑具还放在那里。 [点击阅读]
致加西亚的一封信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我相信我自己。我相信自己所售的商品。我相信我所在的公司。我相信我的同事和助手。我相信美国的商业方式。我相信生产者、创造者、制造者、销售者以及世界上所有正在努力工作的人们。我相信真理就是价值。我相信愉快的心情,也相信健康。我相信成功的关键并不是赚钱,而是创造价值。我相信阳光、空气、菠菜、苹果酱、酸-乳-、婴儿、羽绸和雪纺绸。请始终记住,人类语言里最伟大的词汇就是“自信”。 [点击阅读]
艳阳下的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罗吉-安墨林船长于一七八二年在皮梳湾外的小岛上建造一栋大房子的时候,大家都觉得那是他怪异行径的极致。像他这样出身名门的人,应该有一幢华厦,座落在一大片草地上,附近也许有一条小溪流过,还有很好的牧场。可是安墨林船长毕生只爱一样:就是大海。所以他把他的大房子——而且由于必要,是一栋非常坚固的大房子——建在这个有风吹袭,海鸥翱翔的小岛上。每次一涨潮,这里就会和陆地隔开。他没有娶妻,大海就是他唯一的配偶。 [点击阅读]
采果集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吴笛译1如果你吩咐,我就把我的果实采满一筐又一筐,送到你的庭院,尽管有的已经掉落,有的还未成熟。因为这个季节身背丰盈果实的重负,浓荫下不时传来牧童哀怨的笛声。如果你吩咐,我就去河上扬帆启程。三月风躁动不安,把倦怠的波浪搅得满腹怨言。果园已结出全部果实,在这令人疲乏的黄昏时分,从你岸边的屋里传来你在夕阳中的呼唤。 [点击阅读]
个人的体验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鸟俯视着野鹿般昂然而优雅地摆在陈列架上的精美的非洲地图,很有克制地发出轻微的叹息。书店店员们从制服外衣里探出来的脖颈和手腕,星星点点凸起了鸡皮疙瘩。对于鸟的叹息,她们没有给予特别注意。暮色已深,初夏的暑热,犹如一个死去的巨人的体温,从覆盖地表的大气里全然脱落。人们都在幽暗的潜意识里摸摸索索地追寻白天残存在皮肤上的温暖记忆,最终只能无奈地吐出含混暧昧的叹息。 [点击阅读]
侯爵夫人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2
摘要:一R侯爵夫人可不是才智横溢的,尽管文学作品里,凡是上年级的妇女无不被写成谈吐妙趣横生。她对样样事都无知透顶,涉足上流社会对她也于事无补。据说饱经世故的妇女所特有的吐属有致、洞察入微和分寸得当,她也一概没有。恰好相反,她冒冒失失,唐突莽撞,直肠直肚,有时甚至厚皮涎脸。对于一个享乐时代的侯爵夫人,我能有的种种设想,她都统统给破坏了。 [点击阅读]
哭泣的遗骨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初、高中的同班同学——现在长门市市政府下属的社会教育科工作的古川麻里那儿得知了这一消息。麻里在电话里说:“哎,我是昨天在赤崎神社的南条舞蹈节上突然遇到她的,她好像在白谷宾馆上班呢。”关于南条舞蹈的来历,有这么一段典故,据说战国时期,吉川元春将军在伯老的羽衣石城攻打南条元续时,吉川让手下的土兵数十人装扮成跳舞的混进城,顺利击败了南条军。 [点击阅读]
在黑暗中蠕动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具体的年代已经忘记。就连是从哪里来,到何处去的旅程也已想不起来。那时我刚过二十,每天在颓废中生活,当时怀疑人生的态度与刚体会到的游戏感受莫名地交织在一起。也许正因为如此,那时的记忆也就更加模糊不清了。那是艘两三百吨,包着铁皮的小木船。我横躺在二等船舱中。这是位于船尾,依照船体呈环状的铺有榻榻米的房间。 [点击阅读]
夜城7·地狱债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夜城,黑暗而又神秘的领域,位于伦敦市内。不论是诸神与怪物,还是人类与生灵,都会为了许多私密的理由来到这个病态的魔法境地,追求其他地方无法提供的梦想与梦魇。这里的一切都有标价,商品不会太过陈旧。想要召唤恶魔或是跟天使做爱?出卖自己的灵魂,或是别人的灵魂?想将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或是纯粹只是变得大不相同?夜城随时敞开双臂,面带微笑地等着满足你的需求。 [点击阅读]
大西洋案件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珍-玻波小姐坐在窗前瞧着前面,好久以来她已不再欣赏这片原是茂密的花园。但是什么也没去做。雷库克的藉口总头头是道,不是天气太干燥,就是太潮湿,或是泥土泡了水。雷库克自己栽花种菜的原则很简单,泡几杯浓浓的甜茶做为提神用,秋天来时扫落叶,夏天时种植他喜爱的鼠尾草和紫苑花。凭良心说,他喜爱他的主人,也迁就他们的喜好,对于蔬菜他知道得很清楚,什么是上好的香薄荷或是甘蓝菜绝不会弄错。 [点击阅读]
广岛札记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1994年10月13日,日本媒体报道大江健三郎荣获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我正在东京作学术访问,一般日本市民都普遍觉得突然,纷纷抢购大江的作品,以一睹平时没有注目的这位诺贝尔文学奖新得主的文采。回国后,国内文坛也就大江健三郎获奖一事议论沸腾。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