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第二十二条军规 - 第二十二条军规——2、克莱文杰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刑事调查部的那名工作人员倒是挺走运的,因为医院外面,依旧是硝烟弥漫。人人都成了疯子,却又被授予种种勋章,作为嘉奖。在世界各地,士兵们正在各轰炸前线捐躯,有人告诉他们,这是为了他们的祖国。但,似乎没人在意,更不用说那些正献出自己年轻生命的士兵了。目下是见不到有什么结局的。唯一可望的,倒是约塞连自己的结局。要不是为了那个爱国的得克萨斯人——下颌大得像漏斗,头发凌乱不堪,脸部永远挂着的笨拙的笑容,极似高顶宽边黑呢帽的帽檐——约塞连是本可以留在医院的,直到世界未日。那个得克萨斯人希望病房里的每一个人都快快乐乐,唯独约塞连和邓巴除外。他病得实在是很厉害。
  得克萨斯人不想让约塞连好过,尽管如此,约塞连亦是不可能快乐起来的。因为医院外面,还是不见有什么逗人发笑的事情。唯一在进行的,便是战争。除约塞连和邓巴之外,似乎没人注意到这一点。每当约塞连想提醒人们的时候,他们便赶紧躲开他,觉得他是个疯子。就连克莱文杰,本该很了解他的,这次却是一改往常的善解人意。就在约塞连躲进医院之前,他俩曾见过最后一面,当时,克莱文杰便对他说他是个疯子。
  克莱文杰圆睁怒目地盯着他,两手紧抓住桌子,高声忿詈:“你是个疯子!”
  “克莱文杰,你究竟要别人如何才是?”邓巴在军官俱乐部的喧闹声里,提高嗓门,极不耐烦地回敬了一句。
  “我可不是在开玩笑,”克莱文杰毫不退让。
  “他们是想把我杀了,”约塞连镇定地对他说。
  “没人想杀你,”克莱文杰高声叫道。
  “那他们干吗向我开枪?”约塞连问。
  “他们谁都不放过,见谁便开枪,”克莱文杰回答说,“他们想杀尽所有的人。”
  “那又有什么不同?”
  克莱文杰早已失去了控制,激动得把半个身体从椅子上抬了起来,两眼噙着泪水,嘴唇苍白,直打哆嗦。为了维护自己坚信的原则,他总免不了要跟人大吵一番,可是,每回吵到最后,他总是气急败坏,不住地眨眼,强忍住伤心泪,以示自己对信念的坚定不移。克莱文杰对许多原则信守不渝。他才是实实在在地失去了理智。
  “他们是谁?”他想弄个清楚。“确切点说,你觉得是谁想谋害你?”
  “他们中的每一个人,”约塞连告诉他说。
  “哪些人中的每一个人?”
  “你看呢?”
  “这我可说不上来。”
  “那你又怎么晓得他们不想杀我呢?”
  “因为……”克莱文杰语无伦次,随即又沮丧至极,缄口不语。
  克莱文杰确实自以为有理,但约塞连亦有他自己的证据,因为他每次执行空中轰炸任务,总会遭到陌生人的炮火袭击,这实在是毫无趣味的。假如说那种事无甚趣味,那其他许多事情更是没什么乐趣可言了。比如说,像流浪汉似地宿营皮亚诺萨岛上的帐篷,背靠崇山峻岭,面对蓝色*大海——纵使风平浪静,却能于瞬息间吞噬水中的痉挛者,三天后,再把他冲回海岸,人就此一了百了,遍体青紫浮肿,且有海水慢慢地流出冰冷的鼻孔。
  他宿营的帐篷,依偎一片稀落晦暗的森林——于他和邓巴的中队之间自成一道屏障。紧靠帐篷一侧,是一条废弃的铁路壕沟,沟里铺设一根输送管,往机场的燃料卡车上运送航空汽油。多亏了与他同居的奥尔,他才有幸住进这间全中队最舒适的帐篷。约塞连每次从医院疗养回来或是从罗马休假返回营地,总会惊喜地发现,奥尔趁他不在时,又添了些新的生活设施——自来水,烧木柴的壁炉,水泥地板。帐篷是由约塞连择定地点,然后与奥尔合作搭建的。

  奥尔个头极矮,成天笑嘻嘻的,胸佩空军飞行徽章,一头浓密的褐色*卷发,由正中向两边分开。他负责出谋策划。约塞连较他身高肩宽,强壮迅捷,因而,大部分粗活均由他承当。帐篷仅住他们两人,尽管很大,足以容纳六人。每当炎夏来临,奥尔便卷起帐篷侧帘,透些许清风,纵然,却是怎么也驱散不了帐篷内的暑气。
  约塞连的紧邻是哈弗迈耶。此人嗜食花生薄脆糖,独居一顶双人帐篷,每晚用四五口径手|枪的大子弹射杀小田鼠。枪是从约塞连帐篷里那个死人身上窃得的。哈弗迈耶另一侧的邻居是麦克沃特,早先跟克莱文杰同住,但是约塞连出院时,克莱文杰尚未回来,麦克沃特便让内特利住进了自己的帐篷。眼下,内特利正在罗马,追求自己深恋着的那个妓女,可那妓女却是成日一副睡不醒的面容,早已深恶了自己的营生,对内特利亦生了厌倦。麦克沃特很疯狂。
  他是个飞行员,竟时常放大了胆开着飞机,从极低的高度掠过约塞连的帐篷,只是想看看约塞连会被吓成啥样。有时,他又极爱让飞机低飞,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掠过由空油筒浮载的木筏,再飞过洁白海滩处的沙洲,海滩那儿正有士兵赤裸着下海游泳呢。跟一个疯子合住一顶帐篷,实在不是件易事,但内特利并不在意。他自己也是个疯子,只要哪天有空,便会赶去帮忙建造军官俱乐部——
  于此,约塞连可是没曾插过手的。
  其实,许多军官俱乐部营建时,约塞连都不曾帮什么忙,不过,皮亚诺萨岛上的这个俱乐部,倒是最令他得意。这实在是为了他的果断坚毅而竖起的一幢坚实牢固、构造复杂的纪念碑式建筑。俱乐部竣工以前,约塞连从未上工地搭把手,之后,他倒是常去。俱乐部用木瓦盖的屋顶,外观极漂亮,尽管大而无当,他见了,满心欢喜。
  说实话,这幢建筑的确很壮观。每当举目凝望时,约塞连内心总升腾起一股极强的成就感,尽管他意识到自己从未为此流过点滴汗水。
  上一回,他和克莱文杰曾相互谩骂对方是疯子,当时,他们有四人在场,一起围坐在军官俱乐部里的一张桌子旁。他们坐在后面,紧挨那张双骰子赌台,阿普尔比一上这赌台,总会想办法赢钱。
  阿普尔比精于掷骰子,就如他擅长打乒乓一样,而他擅长打乒乓,就如他善于应付其他任何事情一样。阿普尔比每做一件事,都做得相当出色*。阿普尔比是个衣阿华年轻人,长一头金发,信奉上帝、母爱和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尽管他对这一切从来都不曾做过什么周至的思虑。熟稔他的人,对他都颇有好感。
  “我恨那个狗娘养的,”约塞连怒吼道。
  同克莱文杰吵架,是早几分钟的事。当时,约塞连想找一挺机关枪,但结果没有找到。那天晚上极是热闹。酒吧间熙熙攘攘,双骰子赌台和乒乓台上压根没见空闲的时候,煞是一派繁忙的气象。

  约塞连想用机枪扫射的那帮人,正在酒吧间里劲头十足地吟唱那些百听不厌的古老的感伤歌曲。他没有用机关枪向他们射击,倒是用脚跟狠狠地踩了一下正朝他滚来的那只乒乓球,这球是从两名打球的军官之一的球拍上掉落下来的。
  “约塞连这家伙,”那两个军官摇了摇头笑道,随后便从架上的盒里又取了一只球。
  “约塞连这家伙,”约塞连回了他们一句。
  “约塞连,”内特利向他低声警告。
  “你们懂我的意思?”克莱文杰问。
  听到约塞连学舌,那两个军官又笑道:“约塞连这家伙。”这回,声音更响。
  “约塞连这家伙,”约塞连又照着说了一句。
  “约塞连,你行行好,”内特利恳求道。
  “你们懂我的意思?”克莱文杰问,“他有反社会的敌对心理。”
  “唉呀,你给我闭嘴吧,”邓巴对克莱文杰说。邓巴喜欢克莱文杰,原因是,克莱文杰常惹他恼火,仿佛让时间走慢了些。
  “阿普尔比根本没上这儿来,”克莱文杰洋洋得意地对约塞连说。
  “谁在说阿普尔比?”约塞连想弄个清楚。
  “卡思卡特上校也没来。”
  “谁又在说卡思卡特上校?”
  “那你究竟恨哪个狗娘养的?”
  “哪个狗娘养的在这儿?”
  “我不想跟你吵。”克莱文杰下定了决心。“你自己都不清楚恨谁。”
  “谁想毒死我,我就恨谁,”约塞连告诉他说。
  “没人想毒死你。”
  “他们在我吃的东西里下过两次毒,是不是有这回事?一次是弗拉拉战役,一次是博洛尼亚围攻大战役,他们是不是这么干过?”
  “他们在每个人的食物里都下过毒,”克莱文杰解释道。
  “那又有啥不同?”
  “那根本不是什么毒药!”克莱文杰很激动地大叫道。他愈发慌乱,也就愈发加重了自己说话的语调。
  约塞连耐了性*子,微笑着给克莱文杰做解释,就他的记忆所及,有人一直想谋害他。有人喜欢他,也有人不喜欢他;不喜欢他的那些人便恨他,想尽办法害他。他们恨他,就因为他是亚述人。但是,他对克菜文杰说,他们别想碰他一下,因为他的躯体纯洁,灵魂健全,体壮如牛。他们别想碰他一下,因为他是泰山,曼德雷克,霹雳火戈登。他是比尔·莎士比亚。他是该隐,尤利西斯,漂泊的荷兰水手。他是所多玛的罗得,忧伤的黛特,树林里夜莺群中的斯威尼。他是神奇人物Z—— 247,他是——
  “疯子!”克莱文杰打断他的话,锐声叫喊,“你是个十足的疯子!”
  “——与众不同,我的的确确是个非同寻常、长了三头六臂的了不起的人物。我是个真正的奇人。”
  “超人?”克莱文杰嚷道,“超人?”
  “奇人,”约塞连纠正道。
  “嘿,伙计们,别争啦。”内特利很是尴尬地恳求他俩。“大伙儿都瞧着咱们哩。”
  “你是个疯子!”克莱文杰大叫,激动得热泪盈眶。”你心理变态,想做耶和华。”
  “我想人人都是拿但业。”

  克莱文杰突然中止了自己的慷慨陈词,面露猜疑状。“谁是拿但业?”
  “拿但业是谁?”约塞连故作无知地问道。
  克莱文杰知道是圈套,极乖觉地避了过去。“你觉得人人都是耶和华。说实话,你跟拉斯柯尔尼科夫没什么不同。”
  “谁?”
  “——没错,拉斯柯尔尼科夫,他——”
  “拉斯柯尔尼科夫!”
  “——他——我说的是实话一他以为自己杀了个老太婆,是正当合法的。”
  “我跟他没什么不同。”
  “——是这样的,杀了人,再替自己开脱,千真万确——用斧头砍死!我可以用事实证明,让你心服口服。”克莱文杰喘吁吁地一一列数了约塞连的种种症状:无缘无故地把周围所有的人视作疯子;
  一见陌生人,便顿生杀机,想用机枪扫射;好怀旧,却又时常颠倒过去的黑白;凭空猜疑别人憎恨他,一直合谋着想害他。
  但约塞连知道自己没错,因为正如他曾给克莱文杰解释的那样,他很清楚自己从来就没错过。他目光所及,处处是疯子,而在这疯子充塞的世界里,唯有像他自己这样明智而有教养的年轻人,方能明察事理。他必须如此,因为他明白他的生命危在旦夕。
  约塞连出院归队时,不管遇见谁,总要警惕地审视一番。米洛亦离开中队,去了士麦那,忙着收获无花果。尽管米洛不在,但食堂照常运转,医院和中队驻地之间,蜿蜒了一条崎岖的道路,恰似断裂的吊袜带。约塞连人还坐在救护车的驾驶室里,沿那条路颠簸前行时,便闻到了羔羊肉的扑鼻香味,顿生津液,食欲大起。午餐吃的是烤肉,一块块又大又香的肉用炙叉串着搁在木炭上,烤得咝咝直响。这肉烤前需在一种用秘方配制的卤汁里浸泡七十二小时,而秘方是米洛从黎凡特的一个刁滑奸商那里窃取来的。食用烤肉时,需拌上伊朗大米和芦笋尖帕尔马干酪,接着上的便是樱桃甜食,再来是一杯杯热气腾腾的用新磨的咖啡豆煮出来的咖啡,里面还掺了本尼迪克特甜酒和白兰地。午餐分成若干份,由熟练的意大利侍者端上铺着织花台布的餐桌。这些侍者,由德·科弗利少校从欧洲大陆诱拐得来后,交送给米洛。
  约塞连在食堂里拼命大吃,直到觉得肚子快要胀破,方才心满意足,一动不动地瘫靠在坐椅上,嘴里还含着薄薄的一层残菜渣。
  交米洛的食堂里,中队所有的军官时常品尝珍馐美味,除此之外,谁也不曾如此畅快地大饱口福。约塞连思忖片刻,或许还真划得来呢。可是,他接着打了嗝,想了起来:他们一直想杀他。于是,他猛冲出食堂,跑着去找丹尼卡医生,请求免除自己的作战任务,把他遣送回家。他找到了丹尼卡,医生正坐在自己帐篷外的一只高凳上晒太阳。
  “完成五十次飞行任务,”丹尼卡医生摇着头跟他说,“上校要求飞满五十次。”
  “可我才飞了四十四次!”
  丹尼卡医生却无动于衷。这家伙长得像只鸟,老是愁眉苦脸的模样。那张脸酷似一柄刮刀,上宽下尖,修刮得光溜溜的,极像一只刷洗干净的耗子。
  “完成五十次飞行任务,”他还是摇了摇头,又说了一遍。“上校要求飞满五十次。”
或许您还会喜欢:
银河系漫游指南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0
摘要:书评无法抗拒——《波士顿环球报》科幻小说,却又滑稽风趣到极点……古怪、疯狂,彻底跳出此前所有科幻小说的固有套路。——《华盛顿邮报》主角阿瑟·邓特与库尔特·冯尼格笔下的人物颇为神似,全书充满对人类社会现实的嘲讽和批判。——《芝加哥论坛报》一句话,这是有史以来最滑稽、最古怪的科幻小说,封面和封底之间,奇思妙想随处可见。 [点击阅读]
银湖宝藏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那是一个烈日炎炎的六月天,中午时分,“小鲨鱼”号——最大的客货两用轮船中的一艘,正以它那强有力的桨轮拍打着江上的潮水。它清早就离开了小石城,现在即将抵达路易士堡。从外表看,这艘轮船同在德国河流中常见到的轮船很不相同。下部结构,仿佛是一艘大而低矮的艇。由于北美江河上有许多浅滩,这种结构可以避免一些事故。小艇上面,仿佛是一幢三层的楼房。甲板底下,安装着锅炉和汽轮机,堆放着煤和货物。 [点击阅读]
镜中恶魔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我们的心仍旧战栗1987年我到德国后曾在柏林生活了三年。当时柏林还是一座有一堵“移动的”墙的城市。有些日子这堵墙就立在街的尽头,而在另一些日子它又不在那里了。我深信:那墙由生活在不毛之地的动物驮在背上游走。兔子和乌鸦,这些被射杀的动物就像枪管一样令我感到恐惧。墙消失了,被射杀的动物逃到乡下去了。可能它们逃亡时心也怦怦地跳,就像此前许多遭追杀者那样。当时正值严冬,墙的后方一片荒凉犹如不毛之地。 [点击阅读]
阴谋与爱情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第一场乐师家里的一房间。米勒正从圈椅里站起来,把大提琴靠在一旁。米勒太太坐在桌旁喝咖啡,还穿着睡衣。米勒(很快地踱来踱去)事情就这么定了。情况正变得严重起来。我的女儿和男爵少爷已成为众人的话柄。我的家已遭人笑骂。宰相会得到风声的——一句话,我不准那位贵公子再进咱家的门。 [点击阅读]
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p{text-indent:2em;}一“世间的事物,还有许多未被写下来的,这或出于无知,或出于健忘,要是写了下来,那确实是令人鼓舞的……”半个世纪以前,我出生于俄罗斯中部,在我父亲乡间的一个庄园里。我们没有自己的生与死的感觉。 [点击阅读]
随感集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白开元译1梦,我心灵的流萤,梦,我心灵的水晶,在沉闷漆黑的子夜,闪射着熠熠光泽。2火花奋翼,赢得瞬间的韵律,在飞翔中熄灭,它感到喜悦。3我的深爱如阳光普照,以灿烂的自由将你拥抱。4①亲爱的,我羁留旅途,光阴枉掷,樱花已凋零,喜的是遍野的映山红显现出你慰藉的笑容。--------①这首诗是赠给徐志摩的。1924年泰戈尔访毕,诗人徐志摩是他的翻译。 [点击阅读]
隐身人
作者:佚名
章节:58 人气:0
摘要:冬天的最后一场大雪,使二月初的高原变得格外寒冷。一个陌生人,冒着刺骨的寒风和漫天飞舞的雪花,从布兰勃赫斯特火车站走来。他浑身上下裹得严严实实,一顶软毡帽的帽檐几乎遮住了他整个脸,只露出光亮的鼻尖。套着厚手套的手,费力地提着一只黑色小皮箱。雪花飘落在他的胸前、肩头,黑色的小皮箱也盖上了白白的一层。这位冻得四肢僵直的旅客跌跌撞撞地走进“车马旅店”,随即把皮箱往地上一扔。“快生个火。 [点击阅读]
隔墙有眼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1六点钟过了。一小时前去专务董事办公室的会计科科长还没有回来。专务董事兼营业部主任有单独的办公室,和会计科分开。天空分外清澄。从窗外射进来的光线已很薄弱,暮色苍茫。室内灯光幽暗。十来个科员没精打采,桌上虽然摊开着贴本,却无所事事。五点钟下班时间一过,其他科只剩下两三个人影,唯有这会计科像座孤岛似地亮着灯,人人满脸倦容。 [点击阅读]
雪国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一】你好,川端康成自杀的原因是因为:他是个没有牵挂的人了,为了美的事业,他穷尽了一生的心血,直到七十三岁高龄,还每周三次伏案写作。但他身体不好,创作与《雪国》齐名的《古都》后,住进了医院内科,多年持续不断用安眠药,从写作《古都》之前,就到了滥用的地步。 [点击阅读]
雪莱诗集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0
摘要:孤独者1在芸芸众生的人海里,你敢否与世隔绝,独善其身?任周围的人们闹腾,你却漠不关心;冷落,估计,像一朵花在荒凉的沙漠里,不愿向着微风吐馨?2即使一个巴利阿人在印度丛林中,孤单、瘦削、受尽同胞的厌恶,他的命运之杯虽苦,犹胜似一个不懂得爱的可怜虫:背着致命的负荷,贻害无穷,那永远摆脱不了的担负。 [点击阅读]
霍乱时期的爱情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第一章(一)这些地方的变化日新月异,它们已有了戴王冠的仙女。——莱昂德罗·迪亚斯这是确定无疑的:苦扁桃的气息总勾起他对情场失意的结局的回忆。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医生刚走进那个半明半暗的房间就悟到了这一点。他匆匆忙忙地赶到那里本是为了进行急救,但那件多年以来使他是心的事已经不可挽回了。 [点击阅读]
霍桑短篇作品选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01牧师的黑面纱①①新英格兰缅因州约克县有位约瑟夫·穆迪牧师,约摸八十年前去世。他与这里所讲的胡珀牧师有相同的怪癖,引人注目。不过,他的面纱含义不同。年轻时,他因失手杀死一位好友,于是从那天直到死,都戴着面纱,不让人看到他面孔。——作者注一个寓言米尔福礼拜堂的门廊上,司事正忙着扯开钟绳。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