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低地 - 低地(12)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他抬起一只脚,想把沙子甩到河岸远处,我看到他的脚是那么白,洗得褪色,如同一些无生命的和冲刷出来的东西。
  祖父突然把铲子插到河滩上,以闪电般的速度把我从水里抓出来。他的面前游动着一条细长的黑蛇。它长而细瘦,身子搅起波纹。游泳时它平坦的尖脑袋翘在水面上方。
  它的身体像一根移动着的树枝,只是它更平滑、更闪亮。祖父远远地就看到了它。
  我想它肯定很冷。
  祖父用铲子挡住了它的去路。他把它挂在铁铲柄上,甩到河岸的沙堆上。
  它美丽、可憎,又如此致命,让我畏惧它的生命,希望它死,我做不到。
  祖父用铲子砍下了它的头颅。
  我突然不再想做泥沼了。我用指尖犹疑地触摸我的皮肤,它干绷绷的。
  祖父还在从河里挖沙子。
  马沿着铁轨吃高高的青草。它的头和肚子上沾满牛蒡块茎。
  夜晚让河流显得更深。山谷里还像白天一样明亮。然而河流已经昏暗了,水已经沉重了。
  祖父从河里爬出来,把沙子铲到板车上。
  他把马赶到河边,让它饮水。
  马弯下长脖子,饮下那么多的水,我想象不出它的肚子有多深。但我知道,它要是渴了,能饮下一整场雨水。
  现在祖父把它系在车前,我们驶上山,回到村里。车的横木在滴水。沙子里还有不少河水。我们后头留下一对车轮痕迹、一道水痕、一条沙迹和一组马的脚印。
  祖母拎着一只柳条篮子从菜园里出来。她在黑刺李树丛后的废铁堆里又找到一只汤锅。
  她在里面盛上泥土,种入一棵天竺葵。
  祖母的天竺葵像纸花一样毫无生气,不过在祖母眼里,没有什么比汤锅里的天竺葵更美。
  她在走道里的一条木地板上放满了天竺葵,走廊门边楼梯上的木板上放满天竺葵,院子里花园门边的木板上放满天竺葵。

  她的房间窗户和厨房窗户上都是汤锅里的天竺葵。猪栏旁的沙堆里全是天竺葵的幼苗。房子里所有的横梁上挂满汤锅。
  祖母的天竺葵一生都在开花。
  祖父对此只字不提。他一生都没有说过天竺葵这个词。他觉得天竺葵不丑也不美。它们对他来说无所谓,就像他皮肤上的毛发对我来说也无所谓一样。或者他压根没看见它们。
  祖父死去的时候,祖母把她收集来的所有天竺葵都搬进他的房间。
  祖父被安放在一片汤锅里的天竺葵形成的森林里。它们现在仍然是无谓的。祖父现在仍然对它们只字不提。
  他死后,有些事情发生了变化:祖母不再往家里带天竺葵和汤锅。
  但那些她到彼时为止收集来的天竺葵和汤锅,直到今天还在。
  它们现在已经很老了。它们相当古老了,它们一生在开花。
  我醒了。祖父又在敲锤。我听到院子里的锤击声变得又高又尖。所有的东西都兴奋一阵子,再回复平静。连空气都发出噪音,草茎也扑腾有声。
  现在我的睡意完全消散了。祖母在隔壁房间敲落床褥里的暑气,细绒毛飞出来,钻进她的眼睛。
  接着祖母把满满的夜壶拎去后院,身后一滴一滴的长长水迹留在房间、前堂、走廊、院子里。她的拇指也湿了。
  白天里夜壶都放在床间的小凳下。上面盖着一张报纸,人们看不到它,但走进屋子的时候能闻到它。
  每天夜里我都听到祖母在隔壁房间里往夜壶里撒尿。要是撒尿的声音不一样响,有几次短短的中断,我就知道,现在是祖父站在夜壶上方。祖母每天夜里两点半醒来,快速套上毛毡拖鞋,坐到夜壶上。要是她哪次没有在两点半的时候醒来,她就会直到早上才醒,我就会知道她陷入了不健康的深眠,接下来三天都要在病床上度过。

  她身上不疼,或者哪里都疼,她从睡眠陷入半睡眠,从半睡眠转入睡眠。第四天她早早起床去做未完的家务,锅罐壶盆的丁零哐啷之声直响到大下午,再洗刷清扫和在花园里除草,直到夜幕降临。
  祖母种的罂粟花是村子里最美的。它长得比篱笆还高,开满沉甸甸的白花。起风的时候,长长的茎秆儿打在一起,花颤抖起来,却没有一片叶子掉下来。
  祖母眼睛望着宽大的花瓣。她锄掉花畦里的每一根杂草。
  等到罂粟花头变干,变成枯草黄色,她就从抽屉里拿出最大的一把刀子,把所有的花头切到一只大大的柳条篮子里。她做饭的时候,锅子掉下来,盘子在手里打破,玻璃杯摔碎在她面前的地板上,餐布发臭,不再一天天地擦干那么多脏碗碟,刀刃上满是缺口,猫在厨房的椅子上打瞌睡,喉咙口呼噜呼噜,鼾声大作。祖母在缝衣针后讲述她童年的罂粟花头。
  现在挂在祖母床头相框里的曾祖母曾一下子把三只罂粟花头里的子倒进祖母的喉咙里。祖母强咽下那些坚硬的种子,陷入深睡。父母和雇工去田里,把她一个人留在屋里睡觉,等到他们晚上迟迟回到家,发现她还在睡。
  人们还给她吃“乌鸦粪”(鸦片),味道像石膏,石灰质的,粗糙,辛辣。那一块块东西捏住舌头,她因此陷入乌鸦一般黑的漫长睡眠。
  祖母的弟弟,爱哭鼻子的弗朗茨,有一天被人把一块过大的乌鸦粪塞进嘴里,他再也没有醒来。他变得僵硬,脸上全是青色的斑。他们把他埋了,没有葬礼,没有音乐,因为他本来只是想睡觉,棺材是在家里打的,材料是从一个果酱箱子上拆下来的粗糙刺手的木板。
  马夫用他的手推车把弗朗茨运去公墓,他们穿过街道上的尘埃,穿过空荡荡的村子。村里没人发觉死了一个人。家里也没人发觉。还有足够多的孩子,满满一阁楼间,满满一寝室,满满一张炉边长凳。冬天里他们一个接一个地去村里,轮流去上学,因为家里没有足够的鞋子给所有的脚穿。家里谁也不会想谁。就算一个人不在了,还有另一个人在。

  如今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她有七双鞋子,这孩子究竟是什么呢。房子空空的,鞋子放在那,永远是干净得发亮的,因为人们不再允许她在脏东西里走,下雨的时候,她会被抱在手里走。
  祖母清清嗓子,然后几小时里不再说一句话。有时候她在屋子里走来走去,唱《矢车菊蓝是哭泣》或者是《喝葡萄酒的女人的眼睛》。她一次唱的是哭泣,一次唱的是葡萄酒。她的记忆里有上百块花畦,全种的罂粟花,所有在花园里存在过的白花都在她脸上枯萎,在她走路的时候掉到地上。所有黑色的罂粟子都从她的裙子里撒落,它们太重了,她带着满满当当的罂粟子几乎没法走路。
  母亲哭了。她边哭边说话,说的和哭的一样多,和说话时一样多,总有一条水和玻璃质的鼻涕流出来,她用袖子擦去。
  父亲又喝醉了。他拧开电视机开关,望着空空的屏幕。它里面只闪烁着雪花,从雪花里可以听到音乐声。父亲的脸和屏幕一样空洞,母亲说,关上电视,而父亲只是关掉了声音,让它继续闪烁,并开始唱歌,唱的是《三个伙伴,他们走出去闯生活》。
  唱到“出去”时,父亲的声音拉得很高,一边指向窗外的街道。石子路上全是鹅粪。“他们曾在哪里,在这广袤、广袤的大世界里?”父亲的声音变得温柔。“风驱动他们行走,因为没有人,没有人支持他们。”村子里的风在草茎和鹅粪上方颤抖。父亲有脸,有眼睛,有嘴,父亲的双耳充满他自己粗犷的歌声。
或许您还会喜欢:
死亡终局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这本书的故事是发生在公元前二○○○年埃及尼罗河西岸的底比斯,时间和地点对这个故事来说都是附带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无妨,但是由于这个故事的人物和情节、灵感是来自纽约市立艺术馆埃及探险队一九二○年至一九二一年间在勒克瑟对岸的一个石墓里所发现,并由巴帝斯坎.顾恩教授翻译发表在艺术馆公报上的埃及第十一王朝的两、三封信,所以我还是以这种方式写出。 [点击阅读]
死亡绿皮书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碍…”美也子不知不觉地小声叫了起来(这本书,好像在哪里见过!)。这是专门陈列古典文学、学术专著之类的书架。进书店的时候,虽说多少带有一线期待,可是会有这样心如雀跃的感觉,却是万万没有想到。美也子每次出门旅行的时候,都要去当地的书店逛逛。地方上的书店,几乎全部都只卖新版的书刊杂志和图书。 [点击阅读]
死亡草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不解之谜。”雷蒙德-韦思特吐出一圈烟云,用一种自我欣赏,不紧不慢的腔调重复道:“不解之谜呀。”他很满意地环顾着四周。这房子已经有些年头了,屋顶的房梁已经变黑。房间里陈设着属于那个年代的家具,做工考究。雷蒙德-韦斯特露出了赞许的目光。作为一名作家,他喜欢完美。他在简姑姑的房间里总能找到那种舒适的感觉,因为她把房间布置得很有个性。他一眼望过去,她直直地坐在壁炉边祖父留下来的那把椅子上。 [点击阅读]
江户川乱步短篇集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再讲一个明智小五郎破案立功的故事。这个案件是我认识明智一年左右的时候发生的。它不仅充满着戏剧性的情节,引人入胜;还因为当事者是我的一个亲戚,更使我难以忘怀。通过这个案件,我发现明智具有猜解密码的非凡才能。为了引起读者的兴趣,让我将他解破的密码内容,先写在前面。“早就想看望您,但始终没有机会,延至今日,非常抱歉。连日来,天气转暖,最近一定前去拜访。,前赠小物,不成敬意,蒙你礼赞,深感不安。 [点击阅读]
沉思录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一本写给自己的书──《沉思录》译者前言斯多亚派着名哲学家、古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公元121-180),原名马可.阿尼厄斯.维勒斯,生于罗马,其父亲一族曾是西班牙人,但早已定居罗马多年,并从维斯佩申皇帝(69-79年在位)那里获得了贵族身份。 [点击阅读]
沉睡的记忆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既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可是不知在何处漂浮着微光。整个白色公馆朦胧地浮现在黑暗之中。L字形的公馆中,位于最黑暗处的门微开着。从门缝露出来的光线,像是窥探外面一样。周围是一片寂静的黑暗,冷雨持续地下着,甚至连虫鸣都停止了。关掉公馆内的灯,借着手电筒的微亮,三个男人走了出来。前面的男人手拿铁锹,后面的两个人一前一后地抬着木箱。 [点击阅读]
沙漠秘井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埃及人把他们的首都开罗称之为“凯旋之城”和“东方的门户”。尽管前一称呼早已徒有虚名,但第二个称呼却是名副其实。开罗确是东方的大门。作为大门,它就不得不首当其冲地面临西方影响的冲击,而这个当年的“凯旋之城”已老朽不堪,没有还手之力了。 [点击阅读]
河边小镇的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落水的孩子就像所有的小镇一样,战前位于郊外的这座小镇也曾显得十分宁静。然而,空袭焚毁了它。战争结束后不久,小站的南北出现了黑市,建起了市场,形成了一条热闹而狭窄的通道。这些市场又两三家两三家地被改建成住房的模样。不到一年的时间,这里便成了闹市。不过,这里的道路仍是像以往那样狭窄。在被称做电影院、游戏中心的两座建筑附近建起了十几家“弹子游戏厅”。 [点击阅读]
海市蜃楼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大江山高生野远山险路遥不堪行,未尝踏入天桥立,不见家书载歌来。”这是平安时期的女歌人小式部内侍作的一首和歌,被收录在百人一首中,高宫明美特别喜欢它。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歌中描绘了她居住的大江町的名胜,但真正吸引她的是围绕这首和歌发生的一个痛快淋漓的小故事,它讲述了作者如何才华横溢。小式部内侍的父亲是和泉国的国守橘道贞,母亲是集美貌与艳闻于一身,同时尤以和歌闻名于世的女歌人和泉式部。 [点击阅读]
海顿斯坦诗选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海神庙完成了,耸立在玫瑰如绣的花园里,旁边站着建造者,臂膀上,靠着他年轻的妻.她用孩童般的愉悦之声说:“我的杯中溢满了快乐,把我带到纳克萨斯①海滨的人,如今在这里建造了一座光辉的神庙,这是他不朽的故土。”她的丈夫严肃地说:“人死后,他的名字会消失,而神庙,却永远如此屹立。一个有作为的艺术家,在看到自己的精神为人传颂时,他就永远活着,行动着。 [点击阅读]
清洁女工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赫尔克里-波洛从维拉饭店出来,迈步朝索霍区走去。他竖起大衣领护住他的脖子,他这样做,与其说是一种需要,不如说是处于谨慎,因为这时的夜晚并不太冷。“不过,在我这种年龄,一个人还是别冒什么风险的好。”波洛习惯这样说。他心情愉快,两眼睡意朦胧。维拉饭店的蜗牛实在是美味极了,真是一个好地方,这个地道的小餐馆,这次总算是找对了。 [点击阅读]
游思集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1你无影无踪地向前奔涌,永恒的游思,哪里有你无形的冲击,哪里死水般的空间便会荡起粼粼的波光。是不是你的心儿神往着那在不可估量的寂寞里向你呼唤的爱人?你缠结的发辫散落,飘扬成暴风雨般的纷乱;你前行的路上火珠滚滚,犹如碎裂的项链落下串串火星,这是不是就因为你心情急迫,步履匆促?你疾行的步履把世界的尘土吻得甜美芬芳,把腐朽之物扫荡殆尽;你舞蹈的四肢是暴风雨的中心,把死亡的圣霖哗哗地摇落到生命之上,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