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德伯家的苔丝 - 《德伯家的苔丝》在线阅读·第四十八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下午,农场主格罗比告诉大家,那一垛麦子要在当晚打完,因为晚上的月亮好,他们可以在月光下干活,而且管机器的技工明天也和另外的农场约好了。因此,机器的砰砰声、圆筒的嗡嗡声和麦草的沙沙声,继续不断地响着,工人也比平常更少有停下来的时候了。
  大约在三点钟,还不到吃茶点的时候,苔丝抬起头来,往四周看了一眼。她看见阿历克·德贝维尔已经转回来了,站在栅栏门旁的篱树下面,不过她并没有感到吃惊。他看见她抬起头来,向她送过来一个飞吻,有礼貌地向她挥着手。这就是说,他们的争吵已经过去了。苔丝把头低下去,小心翼翼地不让自己往那个方向看。
  下午的时光就这样慢慢过去了。麦垛越来越低,麦草堆越来越高,装满了麦子的袋子也被大车运走了。到了下午六点钟,麦垛的高度差不多只有从地面到人的肩头那样高了。由那个男工和苔丝喂进去的大量麦束,都被那个贪得无厌的机器吞食掉了,麦垛的大部分都经过这两个年轻人的手填进了机器,尽管如此,剩下来的还没有脱粒麦束似乎还是没有完的时候。早上那个地方什么也没有,现在堆起了庞大的一堆麦秆,仿佛是那个嗡嗡叫的红色*大肚汉从肚子里排出来的东西。在西边的天上,有一道愤怒的闪光——那是在狂暴的三月才有的夕阳——它从云天里喷洒而出,倾泻在筋疲力尽的打麦人满是汗水的脸上,在他们的身上镀上了一层红铜的颜色*,同时那些流光又像暗淡的火焰,照射在妇女们飘动的衣裙上。
  打麦的人一个个都累得气喘吁吁、腰酸背痛了。喂料的男工人已经疲惫不堪,苔丝看见他红色*的后颈上沾满了灰土和麦糠。苔丝仍然站在她的位置上,累得通红和满是汗水的脸上落了一层麦灰,白色*的帽子也被麦灰染成了黄褐色*。她是唯一一个还在机器旁边干活的女人,机器不停地转动,振动着她的身体,麦垛变矮了,从而把她同玛丽安和伊茨隔开了,因此她们也不能像从前那样互相替换一阵了。机器不停地颤抖着,她身体里的每一块肌肉也一起颤抖着,这使她麻木了,恍惚了,连胳膊的动作也好像感觉不到了。她几乎连自己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了,伊茨·休特在下面告诉她,说她的头发散开了,她也没有听见。
  他们中间最有力气的人,也慢慢地变得面如土色*,眼睛发黑了。苔丝每次抬头看见的,都是那个越堆越高的麦秆垛,看见站在垛顶上的那个只穿衬衣的男工,突现在北方的灰色*天空里。麦垛的前面有一架长长的红色*卷扬机,好像雅各梦见的梯子①一样,麦粒被脱掉了的麦草像流水一样顺着卷扬机源源而上,就像是一条黄|色*河流,流到了山上,喷洒在麦秆垛的顶上。
  ①雅各梦见的梯子,见《圣经·创世纪》第二十八章第十一节。
  她知道阿历克·德贝维尔还没有走开,正在从某个地点观察她,尽管她说不上来他躲藏的那个地点。他也有他想留下来的借口,因为麦束最后只剩下不多几捆的时候,总要打一次小老鼠,那些与打麦子无关的人,有时候就来做这件事——他们是各种各样喜欢打猎的人,有带着小猎狗和奇怪烟斗的乡绅,也有拿着棍棒和石块的粗汉。

  但是还要再干一个小时的活儿,才能到达躲着活老鼠的麦垛底层;这时候,黄昏前的夕照从阿波特·森奈尔附近的巨人山方向消失了,这个季节的灰白色*月亮,也从另一面同米得尔顿寺和沙茨福特相对的地平线上升起来了。在最后一两个小时里,玛丽安就为苔丝感到不安,她也无法接近苔丝,问问她;其他的女人喝着淡啤酒,借此来维持她们的体力,而苔丝自幼就因为酒给家里带来的后果而害怕酒,因此清酒不沾。不过苔丝还在坚持干着:要是她不能填补她的位置,她就得离开这儿;要是在一两个月以前,她一定会泰然处之,甚至还会感到是一种解脱,但是自从德贝维尔追随在她的身前左右以来,离开这儿就变成她的一种恐惧了。
  拆麦垛的人和给机器喂料的人,已经把麦垛消耗得很低了,地上的人也可以同麦垛上的人说话了。使苔丝感到吃惊的是,农场主格罗比上了机器,走到她的身边说,如果她想去见朋友,他同意她现在就去,他可以让别人替换她。她知道,这个“朋友”就是德贝维尔,也知道格罗比的举动是对她的朋友或者敌人的请求作出的让步。但是她摇了摇头,继续干着。
  逮老鼠的时刻终于来到了,猎鼠活动开始。随着麦垛的降低,老鼠就向下逃跑,最后都集中到了麦垛的底下;这时它们最后避难的麦束被搬走了,老鼠就在那块空地上四下逃窜。这时喝得半醉的玛丽安发出了一声尖叫,她的同伴们听了,知道这是因为有一只老鼠侵犯了她——这种恐怖使其他的女工想出种种办法保护自己,有的把裙子掖起来,有的站到了高处。那只老鼠终于被赶走了,那时狗在叫,男人在喊,女人在嚷,有的咒骂,有的跺脚,混乱得就像魔鬼的宫殿一样,就在这一片混乱声中,苔丝把最后一捆麦束解开了;脱粒机的圆筒慢下来,机器的叫声停止了,苔丝也从机器的台子上走到了地上。
  她的情人原来只是在一旁看着抓老鼠,现在立即来到她的身边。
  “你究竟怎么哪——打耳光羞屏你也不走吗?”苔丝有气无力地说。她已经筋疲力尽了,连大声说话的力气也没有了。
  “我要是因为你说什么话、做什么事就生气,那我就真是太傻了,”他回答说,用的是他在特兰里奇用过的诱惑口气。“你娇嫩的手脚抖得多厉害呀!你现在衰弱得就像一只流血的小牛犊,我想你自己也是知道的;可是,自从我来这儿以后,你是不必做什么事的。你怎么能够这样固执呢?我已经告诉那个农场主了,要他知道他没有权利雇用女工用机器打麦子。女人做这种工作是不合适的;条件好一点儿的农场,都没有女人干活用机器的,这一点他知道得很清楚。让我送你回家,我们边走边谈吧。”
  “啊,好吧。”她迈着精疲力竭的步伐说。“你要愿意就和我一起走吧!我心里知道,你是不知道我的情况才来求我嫁给你的。也许——也许你比我一直认为的那样要好一些,善良一些。你的用意凡是善良的,我都感激;要是你别有用心,我就生气。我有时候也弄不清你的用意。”

  “即使我们不能使我们过去的关系合法化,我至少也能帮助你。我这次帮助你一定要顾及你的感情,不能像从前那样。我的宗教狂热,无论你叫它什么,它已经成为过去了。但是我还保留了一点儿善良的本性*,我也希望我保留了那点儿善良的本性*。唉,苔丝,让我用男女之间的善良和强烈的感情起誓,相信我吧!我的钱足够你摆脱苦恼,足够你、你的父母和弟妹生活用的,而且还绰绰有余。只要你信任我,我就能让他们都过得舒舒服服的。”
  “你是不是最近见到了他们?”她急忙问。
  “见到了。他们也不知道你在哪儿。我也是碰巧在这儿见到你的。”
  苔丝站在她暂以为家的小屋门外,德贝维尔站在她的身边,清冷的月光从园内篱树的树枝间斜照进来,落在苔丝疲惫不堪的脸上。
  “不要提我的小弟弟和妹妹——不要让我彻底垮了!”她说。“如果你想帮助他们——上帝知道他们是需要帮助的——你就去帮助他们,用不着告诉我。但是,不要你帮助,不要你帮助!”她大声说。“我不会要你任何东西,无论是为了他们还是我自己!”
  他没有继续陪着她往前走,因为她和屋子里的一家人住在一起,在屋内一切都是公开的。苔丝一走进门,就在洗手的盆子里洗了手,和那一家人吃了晚饭,接着就深思起来,她走到墙边那张桌子跟着,就在她自己的小灯下面,用激动的心情写起来——
  我自己的丈夫,——让我这样称呼你吧——我一定要这样称呼你——即使这会使你想起我这个不值得做你妻子的人而生气,我也要这样称呼你。我必须向你哭诉我的不幸——我没有别的人可以向他哭诉了啊!我现在正遭受着诱惑啊,安琪尔,我不敢说他是谁,我也实在不想写信告诉你这件事。可是我是依靠你的,我依靠你的程度你是想象不出来的呀!为什么在还没有可怕的事情发生以前,你还不到我身边来呢?啊,我知道你不会来的,因为你离得太远了啊!要是你还不快点儿到我这儿来,或者写信让我去你那儿,我想我一定要死了。你按罪惩罚我,那是我应该受的惩罚——我完全明白——你给我的惩罚是我应该受的——你对我生气也是应该的,公正的。可是啊,安琪尔,请你,请你不要只是为了公正——给我一点儿慈悲吧,即使我不该得到你的慈悲,你也给我一点儿吧,到我身边来吧!只要你来了,我情愿死在你的怀里!只要你宽恕了我,我死了也感到满足呀!
  安琪尔,我活着完全是为了你呀。我太爱你了,所以你离开了我,我也不会责备你,我知道你必须找到一个农场。不要以为我会对你说一个刻薄的字,说一句愤恨的话。我只是求你回到我身边来。我亲爱的,没有你,我感到孤苦,啊,多么孤苦啊!我不在乎我必须去干活儿:但是你只要写一句话给我寄来,说,“我很快就来了,”我就等着你,安琪尔——啊,我会高高兴兴地等着你的呀!

  自从我们结婚以来,我的宗教就是在思想上和外表上都要忠实于你,即使有个男人对我说了一句奉承的话,我也似乎觉得对不起你。我们在奶牛场曾经有过的感情,难道你现在一点儿也没有了吗?要是你还有一点那种感情,难道你还能继续远离我吗?安琪尔,我还是你爱我时的同一个女人呀;不错,完全是同一个女人呀!——并不是你讨厌的而且从没见过的女人。在我遇见你以后,我的过去还算什么呢?我的过去已经完全死去了。我变成了另外一个女人,为你注满了全新的生命。我怎么还会是从前的那个女人呢?你为什么看不到这一点呢?亲爱的,只要你还有一点儿自负,相信你自己,相信你有足够的力量使我发生变化,你也许就会想到回到我身边了,回到你可怜的妻子的身边了。
  当我沉浸在幸福里时,我相信你会永远爱我,那时候我多么傻啊!我早就应该知道,那种幸福不属于我这个可怜的人。可是我很伤心,不是为过去伤心,而是为现在伤心。想想吧——想想吧,我总是见不到你,我心里该是多么痛苦啊!啊,我每天都在遭受痛苦,我整天都在遭受痛苦,要是我能够让你那颗亲爱的心每天把我的痛苦经受一分钟,也许就会使你对你可怜的孤独的妻子表示同情了。
  安琪尔呀,有人还在说我漂亮啦(他们用的是美貌这个词,我希望说得准确些)。也许我还像他们说的那样漂亮。但是我并不重视我的容貌,我还愿意拥有我的容貌,只是因为这容貌属于你,我亲爱的,只是因为我也许至少还有一样东西值得你拥有。我自己也有这种强烈的感觉,所以当我因为我的脸而遇到麻烦的时候,我就把我的脸包裹起来,只要别人认为我的脸漂亮,我就包着它。啊,安琪尔,我告诉你这些不是因为虚荣——你肯定知道我不是一个虚荣的人——我只是想到你也许要回到我身边来!
  要是你真的不能到我这儿来,那你也要让我到你那儿去呀!我已经说过,我担心我被迫做我不想做的事。我是绝不会屈服的,但是我害怕出现什么特殊的事让我屈服了,因为我第一次犯错就是我没有防护的能力。这些我也不想多说了——说起来我就肝肠欲断。要是这次我又掉进某个可怕的陷阱,那么这一次就会仍第一次更加可怕。啊,天呐,我简直不敢想啊!让我立刻到你那儿去吧,或者你立刻到我这儿来!
  只要能和你在一起,即使我不能做你的妻子,而只做你的奴仆,我也感到满足,感到高兴;所以,我只要能在你身边,能看见你,能想着你,我也就甘心了。
  因为你不在我这儿,所以光明已经不再吸引我了,田野里出现的白嘴鸦和椋鸟,我也不喜欢看了,这都是因为和我一起看它们的你不在我的身边而使我感到悲伤难过的缘故。我只渴望一件事——到我身边来吧,把我从威胁中拯救出来吧!——你的忠实的肝肠寸断的。
  苔丝
或许您还会喜欢:
拉贝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胡绳60年前,侵华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是日本法西斯在中国所犯严重罪行之一,是中国现代史上极其惨痛的一页。虽然日本当时当权者和以后当权者中的许多人竭力否认有这样的惨案,企图隐瞒事实真相,但事实就是事实,不断有身经这个惨案的人(包括当时的日本军人)提供了揭露惨案真相的材料。最近,江苏人民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共同翻译出版了《拉贝日记》。 [点击阅读]
挪威的森林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编者语我们为什么选择村上春树?不是因为他连获日本文艺界的奖项:也不是因为他的作品高居日本畅销书榜首:更不是因为他的作品掀起年轻一代的抢购热潮,突破四百万部的销量!那么,为什么?答案是:他和他的作品带给我们思想的特异空间,而轻描淡写的日常生活片断唤起的生活气氛令我们有所共鸣。更重要的是他以六十年代的背景道出九十年代,甚至世世代代的年轻心声。 [点击阅读]
推销员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前言阿瑟·米勒,美国剧作家,1915年出生在纽约一个犹太人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一个时装商人,他在哈莱姆上小学,布鲁克林上中学,中学毕业以后工作了两年,后来进入密执根大学,大学期间开始戏剧创作,写了4部剧本,并两次获奖。他第一部在百老汇上演的剧作是《鸿运高照的人》(1944),成名作是1947年创作的《全是我的儿子》,作品获当年度的纽约剧评界奖。 [点击阅读]
摆脱危机者的调查书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1明明那是别人说过的话,而且我还记得别人说那些话时的情景;可是,我总觉得那才是发自我灵魂深处的话。不过,既然语言得有两个人参与才能成立,也就不能不说是由于我的存在才成为别人的语言的真正的源泉了。有一回,那位核电站的原工程师,也就是和我相互排斥的那个人,他既想让我听见,却又装做自言自语似地说:“没有比选上救场跑垒员①更令人胆战心惊而又最雄心勃勃的了!那是为业余棒球殉难啊。 [点击阅读]
摩尔弗兰德斯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0
摘要:第1章序近来,世人颇感兴趣于长篇小说和浪漫故事,而对个人经历很难信以为真,以致对此人的真名及其它情况都予以隐瞒;鉴于此,对于后面的文字,读者如何看待均随其所愿。可以认为,笔者在本书中写出了她自身的经历,从一开始她就讲述自己为何认为最好隐瞒自己的真名,对此我们毋须多言。 [点击阅读]
放学后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九月十日,星期二的放学后。头顶上方传来“砰”的一声,我反射动作的抬起头,见到三楼窗户丢出某黑色物体,正好在我的上方,我慌忙避开。黑色物体落在我刚才站的地点后,破碎了。那是天竺葵的盆栽!那时放学后,我走在教室大楼旁时发生的事。不知从何处飘来的钢琴声。我呆然凝视那破碎的陶盆,一瞬,无法理解发生什么事,直到腋下的汗珠沿手臂滴落,我才忽然清醒过来。紧接的瞬间,我拔腿往前跑。 [点击阅读]
数字城堡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丹·布朗(DanBrown)是美国当今最著名的畅销书作家之一。2003年3月出版的《达·芬奇密码》创造了一个书市奇迹,旋风般地横扫了美国各大畅销书榜,至今全球销量已超过800万册。丹·布朗也凭这部小说而大红大紫。丹·布朗出生于美国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埃克塞特镇长大,在阿默斯特学院和菲利普·埃克塞特学院度过了大学生涯,毕业之后留在菲利普·埃克塞特学院教授英语。 [点击阅读]
斯塔福特疑案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布尔纳比少校穿上皮靴,扣好围颈的大衣领,在门旁的架子上拿下一盏避风灯,轻轻地打开小平房的正门,从缝隙向外探视。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典型的英国乡村的景色,就象圣诞卡片和旧式情节剧的节目单上所描绘的一样——白雪茫茫,堆银砌玉。四天来整个英格兰一直大雪飞舞。在达尔特莫尔边缘的高地上,积雪深达数英所。全英格兰的户主都在为水管破裂而哀叹。只需个铝管工友(哪怕是个副手)也是人们求之不得的救星了。寒冬是严峻的。 [点击阅读]
斯泰尔斯庄园奇案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曾经轰动一时,在公众中引起强烈兴趣的“斯泰尔斯庄园案”,现在已经有点冷落下来了。然而,由于随之产生的种种流言蜚语广为流传,我的朋友波洛和那一家的人。都要求我把整个故事写出来。我们相信,这将有效地驳倒那些迄今为止仍在流传的耸人听闻的谣言。因此,我决定把我和这一事件有关的一些情况简略地记下来。我是作为伤病员从前线给遣送回家的;在一所令人相当沮丧的疗养院里挨过了几个月之后,总算给了我一个月的病假。 [点击阅读]
新人呵,醒来吧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0
摘要:去国外旅行时,因为工作上的关系,我经常要在国外生活一段时间。每次做这种旅行时,我都像一棵无根之草,在陌生的国度里设法处理可能出现的困难。为此我都要做一点准备,至少可以保持心理平衡。实际上,我不过是在旅行时带上出发前一直在读的一系列丛书,不久我将独自一人生活在异国他乡,可是一读到在东京时读的这些书,胆战心惊、急躁、沉靡的我就会得到鼓舞。 [点击阅读]
新人来自火星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侯维瑞赫-乔-威尔斯与另两位作家约翰-高尔斯华绥和阿诺德-贝内持并称为本世纪初英国小说中的现实主义三杰。19世纪中叶,英国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在狄更斯和萨克雷等大师手中达到了灿烂辉煌的高峰。19世纪末、20纪初英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以后,现实主义小说依然发挥着它的批判作用,从道德、文化、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暴露与抨击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点击阅读]
新宿鲛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01鲛岛脱下牛仔裤与POLO衫,正要迭好,忽然听见一阵惨叫。鲛岛停顿了一会儿,随后关上储物柜,上了锁。钥匙吊在手环上,而手环则用尼龙搭扣绑在手腕上。他用浴巾裹住下身,走出更衣室。这时又听见了一声惨叫。更衣室外是一条走廊。走到尽头,就是桑拿房了。桑拿房前,还有休息室与小睡室。惨叫,就是从小睡室里传来的。小睡室大概二十畳①大,里头只有一个灯泡亮着,特别昏暗。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