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德伯家的苔丝 - 小说《德伯家的苔丝》·第二十七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安琪尔骑着马,一路翻山越谷,在正午的太阳里走了二十多英里路,到了下午,走到了泰波塞斯西边一两英里地方的一个孤立的小山岗上,抬头望去,又看见了前面的低谷瓦尔谷,也就是佛卢姆谷,谷中水分充足,土地滋润,一片青绿。他立刻离开那块高地,向下面那片冲积而成的肥沃土壤走去,空气也变得浓重起来;夏天的果实、雾气、干草、野花散发出懒洋洋的芬芳,汇聚成一个巨大的芳香湖泊,在这个时候,似乎所有的鸟兽、蜜蜂、蝴蝶,受到香气的熏陶,都要一个个睡去了。对于这个地方,克莱尔现在已经非常熟悉了,所以他虽然从老远的地方望见点缀在草地上的牛群,也能够叫出每一头牛的名字来。他心里有一种享受的感觉,因为某些方面他现在和学生时代的他完全不一样了,认识到自己在这儿具有从内部观察生活的能力。虽然他深爱自己的父母,但是现在他也不禁深深感觉到,他回家住了几天,再回到这里,心里就有了一种摆脱羁绊束缚的感觉;泰波塞斯没有固定的地主,在这个地方,对英国农村社会的荒诞行为,甚至连通常的约束也没有。
  奶牛场上,门外看不见一个人。奶牛场里的居民,都在像平常一样享受午后一个小时左右的小睡,夏天起床非常早,中午小睡一会儿是不可缺少的;门前有一棵用来挂牛奶桶的剥了树皮的橡树桩固定在地上,树权上挂着带箍的木桶,木桶经过不断的擦洗,已经让水泡透了,洗白了,挂在那儿就像一顶顶帽子;所有的木桶都洗静了,晒干了,准备晚上挤牛奶使用。安琪尔走进院子,穿过屋子里静静的走道,来到后面,站在那儿听了一会儿。房里睡着几个男工,可以听见从房内传出来的他们的鼾声;在更远一点儿的地方,有一些猪热得难受,发出哼哼唧唧的叫声。长着宽大叶子的大黄和卷心菜也都入睡了,它们宽阔的叶面在太阳下低垂着,就像是半开半合的阳伞。
  他把马嚼松开,喂上马,再回到屋里的时候,时钟刚好敲响了三点。这是下午撇奶油的时候;钟声一响,克莱尔就听见了头上楼板的咯吱声,听见了有人从楼梯上下楼的脚步声。那正是苔丝走路的声音。又过了一会儿,苔丝下了楼,出现在他的面前。
  克莱尔进屋时她没有听见,也没有想到他会在楼下。她正打着阿欠,克莱尔看见她嘴里面红红的,仿佛蛇的嘴一样。她把一只胳臂高高地举起来,伸在已经被盘起来的头发上面,看得见头上被太阳晒黑的皮肤的上面部分,像缎子一样光滑白嫩;她的脸睡得红红的,眼皮低垂着,遮住了瞳孔。她的浑身上下都散发出女性*成熟的气息。正是在这种时刻,一个女人的灵魂才比任何时候更像女人;也正是在这种时候,超凡脱俗的美才显示出肉欲的一面;女性*的特征才在外面表现出来。
  接着,她的一双眼睛从惺松朦胧中睁开了,闪着明亮的光,不过她脸上其它的部分还没有完全清醒过来。她脸上的表情是奇特的、复杂的,有高兴,有羞怯,也有意外,她喊着说:
  “啊,克莱尔先生!你把我吓了一跳——我——”
  最初她还没有来得及想到,克莱尔已经向她表明了心迹,他们的关系已经发生变化了;克莱尔向楼梯跟前走去,苔丝看见他一脸的温情,这才完全意识到这件事情,这种意识随着又在她的脸上表现出来。

  “亲爱的,亲爱的苔丝呀!”他低声说,一边伸出胳臂搂着她,一边把脸朝着苔丝羞红了的脸。“千万不要再叫我先生了。我这样早赶回来,全是为了你呀!”
  苔丝那颗容易激动的心紧靠着克莱尔跳动着,作为对他的回答;他们就站在门厅的红地砖上,克莱尔紧紧地把苔丝搂在怀里,太阳从窗户里斜射进来,照在他的背上;也照在苔丝低垂着的脸上,照在她太阳穴上的蓝色*血管上,照在她裸露的胳膊和脖颈上,照进了她又浓又密的头发里。她是和衣而卧的,所以身上暖暖的,像一只晒过太阳的猫。她起初不肯抬头看他,但是不久就抬起头看着他,大概就是夏娃第二次醒来时看亚当的样子,克莱尔也看着她的眼睛,一直看到了她那变幻不定的瞳仁的深处,只见里面闪耀着蓝色*、黑色*和紫色*的光彩。
  “我得去撇奶油了,”她解释说,“今天只有老德贝拉一个人帮我。克里克太太和克里克先生一起上市场去了,莱蒂不舒服,别的人也有事出了门,不到挤牛奶的时候不会回来。”
  他们在往牛奶房走的时候,德贝拉·费安德从楼梯上露面了。
  “我已经回来了,德贝拉,”克莱尔抬起头来说。“我来帮苔丝撇奶油吧;我想你肯定很累,挤牛奶的时候你再下来吧。”
  当天下午,泰波塞斯的奶油可能没有完全撇干净。苔丝宛如在梦里一样,平常熟悉的物体,看起来只是一些明暗不清、变幻不定的影子,没有特别的形体和清楚的轮廓。她每次把撇奶油的勺子拿到冷水管下面冷却时,手直发颤,她也可以感觉到他的感情是那样炽热,而她就像是猛烈燃烧着的太阳底下的一棵植物,似乎想避开逃走。
  接着他又把她紧紧的拥抱在自己的身边,当苔丝伸出食指沿着铅桶把奶油的边缘切断时,他就用天然的办法把她的食指吸吮干净;因为泰波塞斯毫无拘束的生活方式,现在倒给了他们方便。
  “我早晚是要对你说的,不如现在就对你说了吧,最亲爱的,”他继续温情地说。“我想问你一件非常实际的事情,从上星期草场上那一天开始,我一直在考虑这件事。我打算不久就结婚,既然做一个农场主,你明白,我就应该选择一个懂得管理农场的女人做妻子。你愿意做那个女人吗,苔丝?”
  他提出这件事的时候,他的表情不会让她产生误解,以为他是一时屈服于感情冲动而理智并不赞成。
  苔丝的脸上立刻愁云密布。他们相互接近,她必然会爱上他,她对这个不可避免的结果已经屈服了;但是她没有想到这个突然而来的结果,这件事克莱尔确实在她面前提出过,但是他完全没有说过会这样快就结婚。她是一个高尚的女子,嘟哝着说了一些不可避免的和发誓的话作为回答,说的时候带着痛苦,就像一个将死的人所遭受的苦难一样。
  “啊,克莱尔先生——我不能做你的妻子——我不能!”
  苔丝把自己的决定说了出来,从她的声音可以听出来,她似乎是肝肠寸断,痛苦地把头低着。
  “可是,苔丝!”克莱尔听了,对她的回答觉得奇怪,就把她拥抱得比先前更紧了。“你不答应吗?你肯定不爱我吗?”

  “啊,爱你,爱你的!我愿意做你的妻子,而不愿意做这个世界上其他人的妻子,”痛苦不堪的姑娘用甜蜜的诚实的声音回答说。“可是我不能嫁给你!”
  “苔丝,”他伸出胳膊抓住她说,“你该不是和别人订婚了吧!”
  “没有,没有!”
  “那么你为什么要拒绝我?”
  “我不想结婚!我没有想到结婚。我不能结婚!我只是愿意爱你。”
  “可是为什么呢?”
  她被逼得无话可说了,就结结巴巴地说——
  “你的父亲是一个牧师,你的母亲是不会同意你娶我这样的人的。她会让你娶一位小姐的。”
  “没有的话——我已经对他们两个人都说过了。这就是我回家的部分原因呀。”
  “我觉得我不能嫁给你——永远,永远不能!”她回答说。
  “是不是我这样向你求婚太突然了,我的美人儿?”
  “是的——我一点儿也没有想到。”
  “如果你想把这件事拖一拖,也行,苔丝,我会给你时间的,”他说。“我一回来就立刻向你提这件事,的确是太唐突了。隔一阵儿我再提这件事吧。”
  她又拿起了撇奶油的勺子,把勺子伸到水管子下面,重新开始工作起来。可是她无法像在其它时候那样,能够用所需要的灵巧手法,把勺子精确地伸到奶油的底层下面。她尽力而为,但是有时候她把勺子撇到了牛奶里,有时候什么也撇不着。她的眼睛几乎看不见了,悲伤给她的一双眼睛注满了泪水,模糊了她的视线;对于她这位最好的朋友,她亲爱的辩护人,她是永远无法向他解释的。
  “我撇不着奶油了——我撇不着了!”她转过身去说。
  为了不让她激动,不妨碍她的工作,细心体贴的克莱尔开始用一种更加轻松的方式同她说话:
  “你完全误解了我的父母。他们都是最朴实的人,也是完全没有野心的人。福音派的教徒所剩无几了,他们就是其中的两个。苔丝,你是一个福音教徒吗?”
  “我不知道。”
  “你是定期上教堂的,他们告诉我,我们这儿的牧师并不是什么高教派。”
  苔丝每个星期都去教堂听教区的牧师讲道,但是她对那个牧师的印象却十分模糊,甚至比从来都没有见过那个牧师的克莱尔还要模糊。
  “我希望能专心致志地听他讲道,但是我在那儿又老是不能专下心来。”她说着不会让人多心的普通话题。“对这件事我常常感到非常难过。”
  她说得那样坦诚自然,安琪尔心里相信他的父亲是不能用宗教方面的理由反对苔丝了,即使她弄不清楚自己是高教派、低教派还是广教派,这也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安琪尔知道,她心中混乱的宗教信仰,明显是在儿童时代受到熏陶的结果,真正说来,就使用的词句而论,是特拉克特主义的①,就精神实质而论,是泛神论的。混乱也罢,不混乱也罢,他绝没有想到要去纠正它们:
  ①特拉克特主义(Tractarian),一种英国宗教运动,又称牛津运动,因这一派自1832年到1841年发表九十本小册子,主张英国国教归于天主教,反对新教,后因遭人反对而逐渐消亡。

  你的妹妹在祈祷,不要去打搅
  她儿时的天堂,幸福的观念;
  也不要用晦涩的暗示搅乱
  她在美妙岁月里过的生活。①
  ①该诗引自丁尼生(Alfted Lord Tennyson)的诗《纪念阿塞·哈莱姆》(In Memorian)第三十三节。
  他曾经认为,这首诗的主旨不如它的韵律可靠;但是他现在却乐意遵从它了。
  他继续谈他回家后的种种琐事,谈他父亲的生活方式,谈他父亲追求生活原则的热情;苔丝也慢慢安静下来,撇奶油时手也不发颤了;他陪着她一桶一桶地撇着奶油,又帮她把塞子拔掉,把牛奶放出来。
  “你刚进来的时候,我觉得你情绪不太好似的。”她冒昧地问,尽量绕开与自己有关的话题。
  “是的——哦,我父亲跟我谈了许多的话,谈他的烦恼,谈他的困难,他谈的话对我总是有一种压抑的感觉。他是一个热情认真的人,遇到同他的想法不同的人,他们不仅冷淡他,甚至还动手打他,像他这样大年纪的一个人,我不愿意他遭受侮辱,尤其是一个人热心到那种程度,我认为并没有什么用处。他还告诉过我新近他遭遇的一件叫人非常不痛快的事。有一次他当一个讲道团的代表,到附近的特兰里奇去讲道,那是离这儿四十英里的一个地方,在那儿遇见了一个地主的儿子,妈妈是个瞎子。儿子是一个放荡狂妄的青年,我父亲就担负起教导他的责任,直截了当地教导他,结果竟引出了一场麻烦。我一定要说,我父亲太傻了,既然劝说明显是没有用的,何必去对一个素不相识的人费口舌呢。但是不管什么事,他只要认为是他的职责,他就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去做;当然,他结下了不少的仇人,其中不仅有绝对的坏人,也有一些容易相处的人,他们恨父亲多管闲事。他说,他的光荣就在发生的这些事情里,说善是在间接中实现的;可是我希望他不要老是这样自找苦吃,他已经渐渐老了,就让那些猪猡在污泥中打滚好了。”
  苔丝的脸色*变得呆滞憔悴了,红润的嘴唇露出凄惨的情态;但是再也没有看见她有颤栗的表现。克莱尔又想起了他的父亲,因此没有注意到苔丝的特别表现;他们就这样继续撇那一长排方形盆子里的牛奶,直到都撇完了,牛奶都放掉了才歇手。其他的挤奶女工也来了,拎起了她们的牛奶桶,德贝拉也下来刷洗铅桶,预备装新的牛奶。在首丝到草场上去挤牛奶的时候,克莱尔温柔地问她——
  “我问的问题你还没有回答呢,苔丝?”
  “啊,不行——不行!”苔丝郑重和绝望地说,因为她刚才听见克莱尔说的德贝维尔的故事,又引发了她过去的痛苦。“我不可能嫁给你。”
  她出了门,向草场走去,一步就跨进了挤奶女工的队伍中,仿佛要利用户外的新鲜空气,来赶走心中的不快。所有的女工们都向在远处草场上吃草的奶牛走去,这一群勇敢的姑娘身上带着野性*的美,她们是一群已经习惯了不受任何拘束的姑娘,迈着自由随便的步子,在空旷的野外走着,就好像游泳的人去追逐波浪一样。克莱尔又看见了苔丝,现在他觉得,从无拘无束的自然中选择一个伴侣,而不是从艺术的宫殿里去选择伴侣,这都是再自然不过的。
或许您还会喜欢:
蝇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一个金发男孩从最后几英尺的岩壁上滑溜下来,开始小心翼翼地找条道儿奔向环礁湖。尽管他已脱掉校服式的毛线衫,这会儿提在手里任其飘摇,灰色的衬衫却仍然粘在身上,头发也湿漉漉地贴在前额。在他周围,一条狭长的断层岩直插林莽深处,一切都沐浴在阳光之中。 [点击阅读]
血字的研究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一八七八年我在伦敦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以后,就到内特黎去进修军医的必修课程。我在那里读完了我的课程以后,立刻就被派往诺桑伯兰第五明火枪团充当军医助理。这个团当时驻扎在印度。在我还没有赶到部队以前,第二次阿富汗战役就爆发了。我在孟买上岸的时候,听说我所属的那个部队已经穿过山隘,向前挺进,深入敌境了。虽然如此,我还是跟着一群和我一样掉队的军官赶上前去,平安地到达了坎达哈。 [点击阅读]
被偷换的孩子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田龟规则1古义人躺在书房的简易床上,戴着耳机专注地听着录音机。“好了,我该到那边去了。”接着“咚”地响了一声,隔了一会儿,吾良又接着说:“不过我和你之间的通信并不会中断,因为我特意准备了田龟程序。现在你那边的时间已经很晚了,你休息吧。”古义人听不明白吾良什么意思,只感觉一阵撕心裂肺的痛楚。默然良久,他才把田龟放回书架,打算睡觉。 [点击阅读]
褐衣男子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0
摘要:使整个巴黎为之疯狂的俄籍舞者纳蒂娜,正一再的向台下不断喝彩赞好的观众鞠躬谢幕。她那细窄的双眼,此时显得更加的细眯,猩红的唇线微微上翘。当布幔缓缓下落,逐渐遮盖住五彩缤纷的舞台装饰时,热情的法国观众仍不停地击掌赞赏。舞者终于在蓝色和橘色的布幔旋涡中离开了舞台。一位蓄须的绅士热情地拥抱着她,那是剧院的经理。“了不起,真了不起!”他叫喊着。“今晚的表演,你已超越了自己。”他一本正经地亲吻她的双颊。 [点击阅读]
西方哲学史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0
摘要:我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代表作品。幸赖著译界鼎力襄助,三十年来印行不下三百余种。我们确信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些书籍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 [点击阅读]
西线无战事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西线无战事[德国]雷马克著王国伟译作者埃里奇·马里亚·雷马克(ErichMaraRemarque,1898-1970),出生于德国威斯特伐利亚的奥斯纳布吕克。祖先是法国人,一七八九年法兰西大革命时迁移到了莱茵兰,家境清贫。他一家人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 [点击阅读]
西西里人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迈克尔-科莱昂站在巴勒莫长长的木制船坞上,望着那艘驶往美国的巨型客轮启航,他原准备搭乘那船的,只是他又接到了父亲的新指令。他挥手向小渔船上的人们告别,是他们带他来到船坞,而且在过去的岁月里一直护卫着他。小渔船在客轮身后泛起的白浪中颠簸,像一只紧紧追随母亲的勇敢的小鸭。船上的人也在向他挥手道别;他将再也见不到他们了。 [点击阅读]
诈骗圈套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一某一天黄昏七点过后,在新宿西口车站纷乱的人群中,田关宏看见了一个老人。这个老人从数米远的地方朝田关宏这边走过来。田关瞥了一眼,谈不上对他怀有特别的兴趣,只是觉得老人的神采炯然。老人的额头宽大,胡子灰白发际上有一圈银丝。脸颊上的皱纹似乎是智慧的象征。老人看上去有七十岁了。这个老人真有贵族气派——这一感觉涌上了田关的心头。由于受到老人目光的吸引,田关又看了老人一眼。 [点击阅读]
请你帮我杀了她
作者:佚名
章节:75 人气:0
摘要:你知道吗,大夫,你并不是我回来以后看过的第一个心理医生。我刚回来的时候,我的家庭医生就给我推荐了一位。那人可不怎么样,他假装不知道我是谁,这也太假了——你要不知道我是谁,除非你又聋又瞎。每次我走在路上,转个身,似乎都会有拿着照相机的白痴从路边的灌木丛中跳出来。但在这一切倒霉事情发生之前呢?很多人从来都没有听说过温哥华岛,更不用说克莱顿瀑布区了。 [点击阅读]
诺贝尔的囚徒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本书何以成为20世纪的一部经典小说呢?它的主题既不是战争,也不是异化——这两者乃是20世纪里小说的主要题材。卡尔-杰拉西的《诺贝尔的囚徒》(Cantor’sDilemma)之所以堪称经典,是因为它首次真实地描写了科学家的生活和道德观念。而在刚刚过去的那个狂暴动荡的世纪里,科学技术是最富有创造力的领域。卡尔-杰拉西是一个极富叙事技巧的作家,又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大科学家——他自诩为“口服避孕药之母”。 [点击阅读]
谋杀启事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1除星期天外,每天早上七点半到八点半,乔尼?巴特总是骑着自己的自行车,在奇平克里格霍恩村子里绕上一圈,牙缝里还一个劲地大声吹着口哨,把每家从位于高街的文具店老板托特曼先生处订的晨报扔给各户——不论是豪宅还是陋居,要不就从房门的投信口把报纸塞进去。 [点击阅读]
贵宾室的怪客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当浅见光彦决定乘坐“飞鸟”号豪华游轮去作环球航海旅游时,最吃惊的莫过于他自己了。“飞鸟”号是日本最大的豪华游轮,即使只住最便宜的“普通间”,作一次环球旅行所需的费用也大约要花上三百万日元。这是个几乎可以让浅见昏厥的数字。他一直认为这是个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另一个世界的话题,所以,当乘坐“飞鸟”号真真切切地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浅见的感受就好像是在做一个不祥的梦。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