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大西洋底来的人 - 第十四部 童叟马利 第二章 快乐的新伙伴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海军部的大同一号探测船,就是向深海进军队伍中的一员。不过连续在玛里亚纳海沟这样的深海里进行科学考察,世界上也属这次为首创。他们已经在水下连续紧张工作了三天。船上的人虽然不多,但是考察的项目却不少。
  检查温度。大卫注视着眼前的仪表,连头也不抬。
  华氏三十八度半。奥因利回答道。他坐在带扶手的软垫靠背椅上,半侧着身子,把脸转向嘉保罗。
  一个钟头之内,温度就上升了一度。嘉保罗十分惊讶。
  好,通知总部。其个的奥妙让他们去伤脑筋吧。大卫问,溶岩分析怎么样?
  分光器工作正常。奥图利胸有成竹,眼睛盯着万花筒似地闪烁着的数字显示器。
  他们那是经过海军部精心挑选的、稳重而熟练的中年科学家。不苟言笑,谈话总是力求简明而准确,绝无废话。他们专心致志地各司其职。
  咳,咳!各位,你们好!一个矮胖的老头嘻皮笑脸、奶声奶气地向他们问好。不知何时他人不知鬼不觉地,从底舱的扶梯上爬了上来。他走路一顿一顿的,活象穿着一双弹簧鞋。他的出现立即把大家惊呆了,没有特殊保护,谁能进入万米深海呢?
  你是谁?奥图利打量着这个大嘴巴、黄眼睛、秃脑门、留着两撇小胡子的小老头,警惕地从座位上站起来。大卫、嘉保罗也被眼前的事实惊奇得茫然不知所措,象两个衣架子似地木然站立着。

  小老头则不然,他象个五六岁的淘气娃娃,看到实验舱里有那么多发出红光、绿光、黄光、白光的小泡泡,兴奋得手舞足蹈,他伸手就要去摸:噢,真好玩,我对以玩玩这个吗?
  不行,快走!那是
  嘉保罗正要抓住他的手,小老头立即把手转成握手的姿势,握住嘉保罗的手,并自我介绍:保罗,保罗!嘉保罗回答着,情绪和声调立即兴奋得象个孩子似的。
  马利更是乐得两撇小胡子直往上翘,咧着一张嘴,把手伸向奥图利:噢,哈哈!你好!
  奥图利不知如何是好,正要把手伸过去,大卫立即吩咐:快通知本部!
  他是马利!看到大卫和奥图利不友好的态度,嘉保罗在一旁急了。
  奥图利按了一下电钮,向着对讲器呼叫:这里是大同一号!大同一号叫总部!
  他还没来得及往下说,马利已经热情地把手伸到了跟前。常识和教养使人们养成了尊重老人的习惯,更何况马利是个和善得象小孩似的老人,一点儿也看不出他对任何人含有什么危险和威胁,奥图利和大卫都不由自主地伸出手和马利来了个习以为常的握手见面礼。马利的手就象搔着了小孩的隔肢窝似的,大卫、奥图利和嘉保罗一样,立即跟孩子似的嘻耍、欢笑起来,开心的、无拘无柬的笑声立即充盈着整个实验舱,严肃、紧张、宁静得近于寂寞的实验室立即变成了嘻嘻哈哈、热热闹闹的幼儿园。扬声器里传来总部的呼号,他们好象压根儿就没有听见:大同一号,这是总部!

  他们在干什么?马利仰着头看着那个奇怪的小盒子问。
  我能跟你一块儿玩吗?奥图利讨好地缠持马利,仿佛要弥补初见面时对马利的冷淡和不礼貌。
  我们一块玩好吗?大卫也十分亲热地拉着新朋友的手,使劲的摇晃着,恳求他答应。
  马利咧着大嘴:可以,可以,都可以!他把脸转向嘉保罗说:先生,你也可以玩,你们都可以玩!
  啊,我们都可以玩罗!
  他们三个人乐得跳了起来,连嚷带跳,恨不得在地上翻几个跟斗才过瘾呢!他们孩子般的串串笑声淹没了扬声器里的阵阵呼叫:大同一号,这是总部!大同一号,请你说话!
  那是什么?马利再次好奇地问。
  他们在上面!大卫往上指了指,答非所问,心不在焉。

  马利,我们来玩什么呢7嘉保罗也似乎对这些仪器早已腻烦了。
  我们,马利咬着食指有些作难,忽然想了个好主意,我们干吗不出去游泳呢!
  真的?奥图利兴奋得叫起来。
  看谁先到!大卫抢先下了扶梯。奥图利笑逐着争先恐后地奔向扶梯,一溜烟似地钻出了潜艇。
  等我,等我呀!嘉保罗也追了下去。
  喂,嘉保罗,你们干什么?奥图利!大卫!在后舱写综合考察报告的指挥官路德来到实验舱,看见他们正急急忙忙地跑向底舱,又听见扬声器里传来总部急切的呼叫声,一时摸不着头脑。
  马利不慌不忙地从椅子后边转出来,伸出手向路德问好:朋友,你好!
  你是怎么到这里来的?路德转向对讲话简,想把眼前发生的事情向总部报告,总部,这里是大同一号,这里是
  我的名字叫马利,朋友,让我们马利从后边踮起脚尖握住了路德的手。
  路德马上转过身来,象有人格了他的隔肢窝似的乐不可支。他和马利好象久别重逢的一对小伙伴,手拉着手连蹦带跳地笑个不停,笑得那样天真,那样开心。瞧这情形,谁都不会怀疑他们是天底下最无忧无虑、最快乐的一对伙伴。
或许您还会喜欢:
银河系漫游指南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0
摘要:书评无法抗拒——《波士顿环球报》科幻小说,却又滑稽风趣到极点……古怪、疯狂,彻底跳出此前所有科幻小说的固有套路。——《华盛顿邮报》主角阿瑟·邓特与库尔特·冯尼格笔下的人物颇为神似,全书充满对人类社会现实的嘲讽和批判。——《芝加哥论坛报》一句话,这是有史以来最滑稽、最古怪的科幻小说,封面和封底之间,奇思妙想随处可见。 [点击阅读]
银湖宝藏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那是一个烈日炎炎的六月天,中午时分,“小鲨鱼”号——最大的客货两用轮船中的一艘,正以它那强有力的桨轮拍打着江上的潮水。它清早就离开了小石城,现在即将抵达路易士堡。从外表看,这艘轮船同在德国河流中常见到的轮船很不相同。下部结构,仿佛是一艘大而低矮的艇。由于北美江河上有许多浅滩,这种结构可以避免一些事故。小艇上面,仿佛是一幢三层的楼房。甲板底下,安装着锅炉和汽轮机,堆放着煤和货物。 [点击阅读]
镜中恶魔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我们的心仍旧战栗1987年我到德国后曾在柏林生活了三年。当时柏林还是一座有一堵“移动的”墙的城市。有些日子这堵墙就立在街的尽头,而在另一些日子它又不在那里了。我深信:那墙由生活在不毛之地的动物驮在背上游走。兔子和乌鸦,这些被射杀的动物就像枪管一样令我感到恐惧。墙消失了,被射杀的动物逃到乡下去了。可能它们逃亡时心也怦怦地跳,就像此前许多遭追杀者那样。当时正值严冬,墙的后方一片荒凉犹如不毛之地。 [点击阅读]
阴谋与爱情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第一场乐师家里的一房间。米勒正从圈椅里站起来,把大提琴靠在一旁。米勒太太坐在桌旁喝咖啡,还穿着睡衣。米勒(很快地踱来踱去)事情就这么定了。情况正变得严重起来。我的女儿和男爵少爷已成为众人的话柄。我的家已遭人笑骂。宰相会得到风声的——一句话,我不准那位贵公子再进咱家的门。 [点击阅读]
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p{text-indent:2em;}一“世间的事物,还有许多未被写下来的,这或出于无知,或出于健忘,要是写了下来,那确实是令人鼓舞的……”半个世纪以前,我出生于俄罗斯中部,在我父亲乡间的一个庄园里。我们没有自己的生与死的感觉。 [点击阅读]
随感集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白开元译1梦,我心灵的流萤,梦,我心灵的水晶,在沉闷漆黑的子夜,闪射着熠熠光泽。2火花奋翼,赢得瞬间的韵律,在飞翔中熄灭,它感到喜悦。3我的深爱如阳光普照,以灿烂的自由将你拥抱。4①亲爱的,我羁留旅途,光阴枉掷,樱花已凋零,喜的是遍野的映山红显现出你慰藉的笑容。--------①这首诗是赠给徐志摩的。1924年泰戈尔访毕,诗人徐志摩是他的翻译。 [点击阅读]
隐身人
作者:佚名
章节:58 人气:0
摘要:冬天的最后一场大雪,使二月初的高原变得格外寒冷。一个陌生人,冒着刺骨的寒风和漫天飞舞的雪花,从布兰勃赫斯特火车站走来。他浑身上下裹得严严实实,一顶软毡帽的帽檐几乎遮住了他整个脸,只露出光亮的鼻尖。套着厚手套的手,费力地提着一只黑色小皮箱。雪花飘落在他的胸前、肩头,黑色的小皮箱也盖上了白白的一层。这位冻得四肢僵直的旅客跌跌撞撞地走进“车马旅店”,随即把皮箱往地上一扔。“快生个火。 [点击阅读]
隔墙有眼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1六点钟过了。一小时前去专务董事办公室的会计科科长还没有回来。专务董事兼营业部主任有单独的办公室,和会计科分开。天空分外清澄。从窗外射进来的光线已很薄弱,暮色苍茫。室内灯光幽暗。十来个科员没精打采,桌上虽然摊开着贴本,却无所事事。五点钟下班时间一过,其他科只剩下两三个人影,唯有这会计科像座孤岛似地亮着灯,人人满脸倦容。 [点击阅读]
雪国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一】你好,川端康成自杀的原因是因为:他是个没有牵挂的人了,为了美的事业,他穷尽了一生的心血,直到七十三岁高龄,还每周三次伏案写作。但他身体不好,创作与《雪国》齐名的《古都》后,住进了医院内科,多年持续不断用安眠药,从写作《古都》之前,就到了滥用的地步。 [点击阅读]
雪莱诗集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0
摘要:孤独者1在芸芸众生的人海里,你敢否与世隔绝,独善其身?任周围的人们闹腾,你却漠不关心;冷落,估计,像一朵花在荒凉的沙漠里,不愿向着微风吐馨?2即使一个巴利阿人在印度丛林中,孤单、瘦削、受尽同胞的厌恶,他的命运之杯虽苦,犹胜似一个不懂得爱的可怜虫:背着致命的负荷,贻害无穷,那永远摆脱不了的担负。 [点击阅读]
霍乱时期的爱情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第一章(一)这些地方的变化日新月异,它们已有了戴王冠的仙女。——莱昂德罗·迪亚斯这是确定无疑的:苦扁桃的气息总勾起他对情场失意的结局的回忆。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医生刚走进那个半明半暗的房间就悟到了这一点。他匆匆忙忙地赶到那里本是为了进行急救,但那件多年以来使他是心的事已经不可挽回了。 [点击阅读]
霍桑短篇作品选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01牧师的黑面纱①①新英格兰缅因州约克县有位约瑟夫·穆迪牧师,约摸八十年前去世。他与这里所讲的胡珀牧师有相同的怪癖,引人注目。不过,他的面纱含义不同。年轻时,他因失手杀死一位好友,于是从那天直到死,都戴着面纱,不让人看到他面孔。——作者注一个寓言米尔福礼拜堂的门廊上,司事正忙着扯开钟绳。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