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大西洋底来的人 - 第十三部 神气的孢子 第十章 返回家园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在海洋研究中心大楼,贾志伟象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他一会儿坐下,一会儿走到窗前看伊丽莎白他们是不是回来了。其实他也知道,伊丽莎白每次乘海鲸号潜艇返航和到达基地,都事先向他报告。但由于他心里着急,总希望伊丽莎白他们会突然出现在眼的。
  心情烦躁的贾志伟,始终想不通,为什么倒霉的事儿都让他给碰上了!最叫他恼火的是,太空总署和太空委员会的两位将军,接二连三地打电话来催要太空探测仪。一开始,贾志伟对他们说,马上就送回太空探测仪。可是没想到伊丽莎白他们老也回不来,贾志伟只好向两位将军汇报说,太空探测仪从太空带来了一种神秘莫测的孢子,这种孢子使整个市区陷入了极大的混乱。因此,伊丽莎白和米勒认为,在没有弄清孢子的真相前,谁也不许动太空探侧仪。
  贾志伟还详细地汇报了那场骚乱的经过。可是两位将军对他的汇报,很不耐烦,而且根本就不相信会有这样的怪事。特别叫贾志伟憋气的是,太空委员会主席黑莱上将,一口咬定是他贾志伟在搞鬼,这位将军粗暴地威胁说,如果再过一个小时,还不把太空探测仪送回,就要把他送交军事法庭。
  贾志伟越想越窝火。他对隔着一道活动玻璃墙的秘书彭美拉说,除了伊丽莎白、米勒和麦克的电话以外,其它的电话他一概不接,就说他贾志伟不在,去找伊丽莎白博士他们了。
  提起伊丽莎白等人,他也很是光火。他心想:你们去市区寻找孢子,我没意见。可是总不该不回来和我商量商量,就直接出海;就算时间紧迫,来不及回来一趟,那到了太空船溅落的海域以后,总应该来个电话啊!贾志伟想到这里,感到不能坐等了,他决定打电话给伊丽莎白,让他们赶快回来。
  贾志伟来到秘书彭美拉的办公桌前,还没等他说话,直通海鲸号的电话指示灯突然亮了!贾志伟一看,急忙亲自打开了对讲开关。
  贾志伟主任在吗?我有非常要紧的事要找他!
  贾志伟一听是麦克的声音,立即答道:麦克,我是贾志伟,你们找到那奇特的孢子了吗?还没容麦克答话,他又问道:伊丽莎白博士和米勒博士现在在干什么?
  他们正在紧张地做试验,抽不开身。麦克没有把伊丽莎白和米勒刚才被孢子入侵、失去知觉的情况告诉贾志伟,因为那会引起贾志伟连珠炮似的问题。眼前,最紧急的是马上把孢子送上即将发射的宇宙飞船。麦克接着说,贾志伟先生,现在有一件非常紧急的事要办,那些从太空来的孢子要求马上离开地球。

  离开地球?贾志伟惊讶地问。
  是的,它们说在两小时内,太空总署将发射一艘宇宙飞船,它们命令我们必须把它们送上这艘宇宙飞船,否则,它们可能对人类要造成更大的灾难。
  简直是可怕的杀人魔鬼!贾志伟想起市区骚乱的情景,头发都竖起来了!
  贾志伟先生,你先不要发牢骚。现在时间非常紧迫,你必须尽快了解到,两小时内有那个火箭基地发射宇宙飞船。我要亲自将它们送上宇宙飞船。
  好吧,你不要关掉对讲开关,我马上用电话和太空总署联系。贾志伟伸手去拿电话,突然,又把手缩了回来。他想,太空总署主席谢利上将虽然没有象太空委员会主席黑莱上将那样,威胁要还把他送交军事法庭,但是也把他臭骂了一通。他一想起这两位脾气暴燥的将军,心里就有点发毛。可是要了解宇宙飞船的发射情况必须和太空总署通话。贾志伟咬了咬牙,硬这头皮拿起了电话,要求和太空总署的负责人通话。
  这一回,贾志伟总算走运,接电话的不是谢利上将,而是太空总署副主席怀特中将。贾志伟松了一口气,立即把麦克汇报的情况讲了一遍,希望告知哪个火箭基地将在两小时以内发射宇宙飞船。怀特中将很快就回答说,再过一小时四十七分,空军T13火箭基地将要发射一艘宇宙飞船。
  将军,我的朋友麦克要亲自护送那些神奇而又可怕的孢子登上宇宙飞船。还要直接向总统请示吗?贾志伟进一步问道。
  不用啦。不过,事情办好以后,必须马上把太空探测仪送回来,否则
  将军您放心,宇宙飞船发射以后,一定立即派人将太空探测仪送回。贾志伟立即答道。贾志伟没有想到这位将军说话温和,一点架子也没有。他心情愉快地把发射火箭的时间和地点告诉了麦克。
  在海鲸号潜艇的指挥舱里,麦克放下电话,侧身对船长亚祖说:请全速前进!目的地:蓝5海滩。
  是!全速前进!目的地:蓝5海滩。
  麦克回到实验室,立即按照抱子提出的要求,将桌上的一个蓝色圆盒的盖子打开。
  请进吧,麦克对那些来自太空的神奇的孢子,发出了邀请。麦克看了看表说:再过一小时四十二分,你们将乘一艘宇宙飞船返回家园。
  麦克的话刚说完,只听见一阵阵哗哗地声音,一个个外空来客孢子,象欢呼似的涌进了圆盒。当哗哗
  的声音消失之后,麦克盖上了圆盒的盖子,并把圆盒放进内衣口袋。
  一小时零十分以后,海鲸号潜艇驶入蓝5海滩,并停留在距离海滩七百米的地方。麦克对已经醒过来的伊丽莎白和米勒说:伊丽莎臼,米勒,你们还需要好好休息。你们放心,我将会安全地把它们送上火箭顶端的宇宙飞船。好啦,时间很紧了,再见!

  麦克,你真勇敢!祝你一路顺风!伊丽莎白温柔地说。
  我们等着你的好消息!米勒向麦克摆了摆手说。
  三分钟以后,麦克登上了海滩。
  麦克!快上飞机,现在只剩下二十九分钟了!贾志伟在海滩上的一架军用直升飞机上喊道。
  麦克向直升飞机跑去,驾驶员已启动了发动机,等贾志伟将麦克拉上飞机后,飞机突的一声,很快就垂直上升到一千五百米的高空。然后向西北方向飞去。
  经过二十三分钟的高速飞行,直升飞机在空军T18火箭基地外的一个岗楼附近降落。
  由于太空总署怀特将军已事先进知了火箭基地指挥部,并发给了贾志伟和麦克特殊通行证,所以贾志伟和麦克很顺利地进入基地,并登上一辆早已等待着他们的军用吉普车。
  在吉普车上。基地工作人员帮助麦克穿上一套已经消过毒的宇航服。
  吉普车很快来到高耸入云的发射塔下。麦克跳下车,对一位持枪的士兵说;我是麦克,我要在火箭发射前赶到火箭上边!
  请!事先己得到通知的土兵向麦克行了个军礼。
  离火箭发射时间,只有五分二十秒了!
  麦克飞步登上一百一十米高的发射塔的旋梯。尽管宇航服连同防护头盔增加了重量,但这对麦克丝毫没有影响,只见他矫健的身提,象一条龙似的直奔发射塔的顶端。
  各位注意!各位注意!扩音器传出了地下控制中心的口令:距离火箭发射时间还有三分十五秒!电脑检查完毕,一切正常!导向系统,一切正常!所有工作人员立即离开发射区!
  这时,麦克到达位于火箭顶端的宇宙飞船舱门前,他动作十分迅速,一面轻轻地将舱门打开一个小缝,一面从内衣口袋里取出那个蓝色圆盒,并将盒盖打开。麦克又一次,也是最后次听到了哗、哗地叫声。
  再见吧,外太空的客人!麦克轻轻地说。
  麦克!谢谢你,希望你能有机会到我们的世界来作客!孢子一边欢呼着进入宇宙飞船,一边第一次呼唤着麦克的名字。
  再见,祝你们一路平安!麦克一边说,一边将舱门关闭。接着,便飞速跑下旋梯。
  当麦克下到地面时,立即跳上一辆已经发动着的喷气气垫车。只听得呼的一声,气垫车飞离地面直奔地下控制中心的入口处。这时扩音器报告:倒计时一分二十秒!
  这就是说,离火箭发射只有一分二十秒了!
  麦克在一位基地工作人员带领下,来到地下一百五十米的地下控制中心。这座展现代化的直径三十米的巨大圆形建筑,四周是一面面和电影院宽银幕屏幕一般大的彩色立体电视屏幕。

  麦克刚被请到记者席上坐下。只听见指挥官发布最后的命令:燃点推进!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
  忽然,在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运载火箭由一团巨大的火球烘托着,以每秒钟七点九公里的第一宇宙速度拔地而起!在欣赏着这无比绚丽壮观的情景的同时,麦克想到:被强迫离开自己家园的孢子,终于愉快地返回;人类可能遭遇的更大灾难终于得以避免。心里真有说不出的高兴。
  一小时以后,麦克和贾志伟乘坐太空总署的直升飞机,徐徐降落在海洋研究中心大楼前的草坪上。刚从海底归来不久的伊丽莎白和米勒,急忙迎上前去,紧紧地握着刚走下飞机的麦克和贾志伟的手。麦克,祝贺你又立了大功!伊丽莎白始终没有放开紧紧握着的手,激动地说。
  麦克,你的自我牺牲精神和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精神,值得我好好学习。米勒真心诚意地说。
  不,不,不!麦克连忙摆了摆手说:这是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只不过做了点我应该做的事。我还要学习,学习很多东西。
  麦克,你真贾志伟的话刚开了个头,就给麦克打断了,他不愿意听夸奖的话。麦克问道:刚才你们听见孢子的声音了吗?
  听见啦。伊丽莎白和米勒虽然没有到火箭发射现场,但通过麦克身上那枚象纽扣大的超微型传声器,听到了那些孢子在进入宇宙飞船时发出的声音。
  难道地球真是那样丑恶吗?使它们宁愿受折磨和痛苦,非要离开地球不可?伊丽莎白问道。
  它们一点也不痛苦。麦克说。
  那它们为什么要痛苦地喊叫呢?米勒问。
  那不是痛苦的喊叫,相反,那是它们快乐的欢呼声。
  麦克解释说。
  快乐?伊朗莎白感到迷惑不解。
  是的。你想,当一个人马上就要回到自己失去的家园,该是多么快乐啊?麦克一边说,一边走进了海洋研究中心的客厅。
  对啦,咱们快把那太空探测仪送回太空总署吧!麦克的话一下子使贾志伟想起了使他吃尽了苦头的太空探测仪。
  他对伊丽莎白说;来,咱们说干就干吧,快把它送走。要不然,我可有要大难临头了!
  贾志伟一个箭步走到秘书彭美拉面前。
  彭美拉,快把实验室打开,把太空探测仪拿到小轿车上去,我亲自给将军送去。
  伊丽莎白、米勒和麦克,你看我,我看你,禁不住都笑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雪国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一】你好,川端康成自杀的原因是因为:他是个没有牵挂的人了,为了美的事业,他穷尽了一生的心血,直到七十三岁高龄,还每周三次伏案写作。但他身体不好,创作与《雪国》齐名的《古都》后,住进了医院内科,多年持续不断用安眠药,从写作《古都》之前,就到了滥用的地步。 [点击阅读]
霍比特人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在地底洞穴中住着一名哈比人。这可不是那种又脏又臭又湿,长满了小虫,满是腐败气味的洞穴;但是,它也并非是那种空旷多沙、了无生气、没有家具的无聊洞穴。这是个哈比人居住的洞穴,也是舒舒服服的同义词。这座洞穴有个像是舷窗般浑圆、漆成绿色的大门,在正中央有个黄色的闪亮门把。 [点击阅读]
静静的顿河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评论重读《静静的顿河》,那些久违了的又陌生又熟悉的人物,以及他们痛苦的思想和命运,又一次激起了我内心的热情。顿河这条伟大的河流所哺育的哥萨克民族通过战争,在痛苦和流血之后最终走向了社会主义。肖洛霍夫把拥护苏维埃、迈向社会主义称为伟大的人类真理,并把它作为作品的主题之一。肖洛霍夫对顿河无比热爱,书中经常出现作者对顿河发自内心的充满激*情的赞颂。顿河草原上散发出的青草和泥土的浓烈味道,让读者过目不忘。 [点击阅读]
魔戒第一部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天下精灵铸三戒,地底矮人得七戒,寿定凡人持九戒,魔多妖境暗影伏,闇王坐拥至尊戒。至尊戒,驭众戒;至尊戒,寻众戒,魔戒至尊引众戒,禁锢众戒黑暗中,魔多妖境暗影伏。※※※当袋底洞的比尔博·巴金斯先生宣布不久后会为自己一百一十一岁大寿举行盛大宴会时,哈比屯的居民都兴奋的议论纷纷。比尔博不但非常富有,更是个特立独行的奇人。 [点击阅读]
一个人的好天气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0
摘要:正文第1节:春天(1)春天一个雨天,我来到了这个家。有间屋子的门楣上摆着一排漂亮的镜框,里面全是猫的照片。再往屋里一看,从左面墙开始,隔过中间窗户,一直转到右面墙的一半,又挂了快一圈儿猫的照片,我懒得去数多少张了。照片有黑白的,也有彩色的;有的猫不理睬我,有的猫死盯着我。整个房间就像个佛龛,令人窒息。我呆呆地站在门口。"这围脖真好看哪。 [点击阅读]
万延元年的足球队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死者引导我们我在黎明前的黑暗中醒来,寻求着一种热切的“期待”的感觉,摸索着噩梦残破的意识。一如咽下一口要以烧着你五脏六腑的威士忌,这种“期待”的感觉热辣辣的。我心中忐忑,摸索着,企望它能切实重返体内。然而这种摸索却永远都是徒劳枉然。手指已没了气力,我只好将它们并拢起来。分明觉出自己全身的骨肉都已分离。迎着光亮,我的意识畏葸不前,这种感觉也正转化成一种钝痛。 [点击阅读]
世界之战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在19世纪末,没有人相信我们这个世界正在被一种比人类更先进,并且同样也不免会死亡的智慧生命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又有谁会相信,当人类正在为自己的事情忙忙碌碌的时候,他们被专心致志地研究着,像人们用显微镜研究一滴水里蠕动繁殖的生物一般仔细。自高自大的人类来往于世界各地,忙着干自己的事,自以为控制了物质世界的一切。显微镜下的纤毛虫恐怕也不乏这样的幻觉。 [点击阅读]
个人的体验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鸟俯视着野鹿般昂然而优雅地摆在陈列架上的精美的非洲地图,很有克制地发出轻微的叹息。书店店员们从制服外衣里探出来的脖颈和手腕,星星点点凸起了鸡皮疙瘩。对于鸟的叹息,她们没有给予特别注意。暮色已深,初夏的暑热,犹如一个死去的巨人的体温,从覆盖地表的大气里全然脱落。人们都在幽暗的潜意识里摸摸索索地追寻白天残存在皮肤上的温暖记忆,最终只能无奈地吐出含混暧昧的叹息。 [点击阅读]
人性的优点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0
摘要:1、改变人一生的24个字最重要的是,不要去看远处模糊的,而要去做手边清楚的事。1871年春天,一个年轻人,作为一名蒙特瑞综合医院的医科学生,他的生活中充满了忧虑:怎样才能通过期末考试?该做些什么事情?该到什么地方去?怎样才能开业?怎样才能谋生?他拿起一本书,看到了对他的前途有着很大影响的24个字。这24个字使1871年这位年轻的医科学生成为当时最著名的医学家。 [点击阅读]
人鱼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眼前是突兀林立的岩石群。多摩河上游的这片布满岩石的区域,地势险峻,令垂钓者望而却步。几年前,曾发现一女子被人推下悬崖赤裸裸地嵌陷在岩石缝中。岩石区怪石嶙峋、地势凶险,当初,调查现场的警官也是费尽周折才踏进这片岩石区域的。一个少女划破清澈的溪流浮出水面。十四五岁的样子,赤身倮体,一丝不挂。望着眼前的情景,垂钓者的两颊不由得痉挛起来。直到方才为止,在不断敲打、吞噬着岩石的激流中还不曾出现过任何物体。 [点击阅读]
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第一章我被传讯了。周四上午十点整。我总是经常被传讯:周二上午十点整,周六上午十点整,周三或者周一。几年就像一周似的,我感到惊讶的是,夏末一过,冬天又即将来临了。在去有轨电车的路上,结着白色浆果的灌木丛又从篱笆上垂挂下来了。像下面被缝上的珠光纽扣,也许一直长到地里,或者就像小馒头。对转动鸟嘴的白色鸟头来说,这些浆果太小了,但我还是忍不住想到白色鸟头。想得人直犯晕。 [点击阅读]
从地球到月球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在南北战争时期,美国马里兰州中部的巴尔的摩城成立了一个很有势力的新俱乐部。我们知道,当时在这些以造船、经商和机械制造为业的人们中间,军事才能是怎样蓬勃地发展起来的。许多普普通通的商人,也没有受到西点军校的训练,就跨出他们的柜台,摇身一变,当上了尉官、校官,甚至将军,过了不久,他们在“作战技术”上就和旧大陆的那些同行不相上下,同时也和他们一样,仗着大量的炮弹、金钱和生命,打了几次胜仗。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