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大西洋底来的人 - 第十三部 神气的孢子 第五章 冷死我了!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在海洋研究中心大楼的实验室里。
  米勒博士坐在高倍数电子显微镜的荧光屏前,一边转动这台最新式显微镜的分部测视旋钮,一边通过荧光屏仔细地观察被放大了一万倍的蓝色透明体。
  伊丽莎白在另一张工作台上,对一颗蓝色透明体进行分析。
  麦克站在米勒身后,很感兴趣地注视着荧光屏上象蜘蛛网一样的图形。
  简直是不合逻辑!米勒喊道:放大了一万倍,仍然找不到它的心、脑;找不到它的眼睛、耳朵和嘴!可是它却会思想和发出声音,而且还能改变形状。真是不可思议!
  会不会是外胚层质呢?伊丽莎白说。
  不可能。如果是外胚层质,我们就应该能够接触到它,可是你根本没办法接触它。伊丽莎白,你的试验结果怎件?
  米勒站起来,走到她面前。
  根据我们观有的条件,用最先近的分光测试仪分析,还是什么名堂也看不出来。伊丽莎白耸了耸肩膀说:它既不是某种生物,也不是细菌和病毒。从X光分析来看,只能得出结论是:它们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我也是这样想的。可是叫人没法解释的是,这五颗蓝色的透明体又明明摆在我们面前。米勒感到眼前摆着的确实是个从未遇到过的难题。
  在一旁始终没有说话的麦克,不同意两位博士的分析。
  他慢条斯理的说:依我看,它们不仅存在,而且还可以入侵和控制人的意志和行动。
  这倒是一种新的见解,可是麦克是怎么知道这种蓝色透明体能够侵入人的身体呢?伊丽莎白和米勒邻想问问麦宛。
  但还没容他们提出问题,麦克突然感到头晕眼花,两腿发软,身体摇摇晃晃,眼看就要摔倒。米勒博士一把扶住了他,赶忙问道:麦克,你又听见那尖锐、刺耳的声音了?
  麦克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难道是这奇怪的物体侵入了麦克的身体?伊丽莎白对米勒说。
  那太可怕了,咱们一定要想办法把它们消灭掉!米勒一边把麦克扶到一张躺椅上,一边对伊丽莎白说:你照看一下麦克,我去拿烈性杀菌剂来。
  米勒博士刚要离开实验室,突然听见伊丽莎白博士的惊呼:不好啦!我桌上那颗蓝色透明体忽然不见了!
  米勒博士赶紧回到电子显微镜前,槽糕!显微镜上的那颗蓝色透明体也不翼而飞了!接着他一个箭步冲到放玻璃试管的实验仪器架前,放在封闭了的玻璃试管里的另外三颗蓝色透明体也不知去向!
  实验室的气氛立刻紧张起来。伊丽莎白和米勒急得满屋子寻找蓝色透明体;躺在椅子上的麦克往天花板上张望,也没有发现蓝色透明体的行踪。

  米勒,你赶快去拿烈性杀菌剂,我准备消毒喷雾器,发现一个就马上消灭一个!伊丽莎白博士一边说,一边从玻璃柜子里取出了消毒喷雾器。
  不要!不要!躺在椅子上的麦克猛然间站了起来,大声喊道。
  麦克,你怎么啦?伊丽莎白惊讶地问道。米勒博士也被麦克的大声喊叫惊住了。
  你们千万不能消灭它们!你们听见了没有?麦克继续大声喊道。当他发现米勒博士打算走出实验室,到隔壁的储藏室去取烈性杀菌剂时,突然从桌上拿起一个广口玻璃瓶向门口扔去!幸亏米勒躲得快,否则非被玻璃瓶打中不可。
  伊丽莎白一下子呆住了!她从来没有看见麦克发过这么大脾气。她一边示意米勒不要力开实验室,一边走到麦克跟前,轻轻地把麦克按在躺椅上,温和地对麦克说:麦克,你不要着急,下一步怎么办,咱们一边商量商量。
  麦克看了看伊丽莎白,又用歉意的眼光看了看米勒博士,刚要说话,米勒博士向麦克摆了摆手,抢先说道:没关系,没关系,这不能怪你,我们也应该先和你商量商量。
  麦克,你感觉好些了吗?伊丽莎白亲切地问道。
  麦克想站起来,可是也不知怎么搞的,他感到浑身发冷。
  他忙用双手紧紧抱着双臂,缩着身子,声音有点颤抖地说:我觉得浑身发冷!
  麦克,你说什么?伊丽莎白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因为麦克生来就特别耐寒,只有高温才使麦克难以忍受,可是麦克竟然说浑身发冷,这太奇怪了。
  快,快拿毯子来,冷死我了!麦克把身体缩成一团,痛苦地喊道。
  伊丽莎白一看,也顾不得多想了,马上跑到门口,朝着楼上喊道:彭美拉!请赶快拿条毛毯来!
  彭美拉一边拿着一条毛毯走下楼来,一边心想:真是天大的怪事,这么热的天,要毛毯干什么用?!她刚走下楼梯,差点和从实验室里跑出来的麦克撞个满怀。她吓得连忙闪开,只听见麦克一边喊着:冷死我了!冷死我了!一边冲出了大门。
  麦克!麦克!伊丽莎白和米勒一边喊着,一边从实验室追了出来。
  彭美拉,你赶忙把实验室的门锁好,任何人也不许进去!伊丽莎白一边跑着,边急促地对彭美拉说。到了门口,突然好像又想起了什么,回过头来说:你告诉贾志伟主任,我们去追麦克了!
  我的天!大热的天你追我赶,他们在玩什么游戏啊?
  彭美拉越想越糊涂。她一边摇着头,一边按伊吏莎白的吩咐,把实验室锁上,然后上楼去向贾志伟主任汇报。
  当伊丽莎白博士和米勒博士追到大门口时,麦克已经驾驶着一辆米黄色小轿车,飞快地向东北方向驶去。伊丽莎白急忙招呼米勒跳上一辆黑色小轿车,紧紧跟着麦克的车,追了上去。

  伊丽莎白全神贯注地紧握方向盘,追赶大约距离五百米开外的麦克的轿车。
  我怎么不知道麦克会驾驶汽车?你什么时候教会他的?米勒问道。
  我没有教过他,也没听说别人教过他。伊丽莎白也感到这事有点蹊跷。
  难道是那神秘的蓝色透明体教他的?简直是不合逻辑!米勒想到眼前的一件件怪事,心中好像一团乱麻似的,理不出个头绪来。
  麦克驾驶的米黄色小轿车,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奔驰着。
  伊丽莎白尽管个劲地加大油门,但是仍然追不上麦克的车。
  伊丽莎白,你能不能再开快点?米勒发现他们的车同麦克的车的距离越拉越大,着急地催促伊丽莎白加快速度。
  我已经把油门加到最大了。其实伊丽莎白心里比米勒还要着急。她尽最大努力,把车速加大到了每小时一百六十公里。
  正当玛莉博士驾驶的车同麦克驾驶的车的距离逐渐缩短时,偏偏遇到了巡逻的警车。这辆警车本来在伊丽莎白他们的后面,可是它以更高的速度,很快就跑到了伊丽莎白他们的前面,而且一个急拐弯,横在马路当中停了下来。
  警车上下来一位警官和一位警察,大摇大摆地来到伊丽莎白和米勒面前。那个太腹便便的警官嚼着口香糖,慢慢腾腾地说:请两位下车吧。
  你们要干什么?!伊丽莎白又气又急地问。
  检查证件。警官一个宇一个字地往外蹦。
  伊丽莎白和米勒无可奈何地走出汽车。
  我们是希士丁角海洋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我们有急事,现在已经被你们耽误了!米勒生气地说。
  你嚷嚷什么?你要不老实点,请你跟我到警察局去吧!那位警官盛气凌人的喊道。
  伊丽莎白和米勒眼看着麦克的那辆米黄色小轿车已经无影无踪,都心急如焚。可是警官仍然不慌不忙地检查伊丽莎白和米勒的证件。
  米勒实在鳖不住了。他气愤地说:我的警官大人!我们正在执行一项紧急任务,请你们动作快点好不好?
  前面有一辆米黄色小轿车,驾驶那辆车的是国防部的重要人物,他身体有病,必须马上将他裁住,以免发生意外。
  请你马上通知你们的巡逻车协助我们找到他。伊丽莎白严肃地说。
  对不起,既然是这样,你为什么不早说呢?你放心,我们一定替你们找到他。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仟。警官一听说是寻找国防部的重要人物,再加上眼前这两位又都是很有名望的专家,态度立即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

  好啦!请你们赶快行动吧!米勒看到这位警官,一会儿官气十足,盛气凌人,一会儿又点头哈腰,阿谀奉承,打心眼里感到恶心。他真想再数落几句,但为了赶快寻找麦克,他忍住了。
  警官还想再说几句圆场的废话,但一看面前这两位博士挺不高兴的样子,心想如果耽误了他们的重要任务,将来在顶头上司面前没法交代。于是吐掉了嘴里的口香糖,转身对他的下级、一个身材瘦削的警察说:还不快走!赶快把情况报告分局。
  伊丽莎白博士和米勒博士跳上汽车,继续向东北方向驶去。伊丽莎白博士看了一下米勒搏土,只见米勒还绷着脸在生气呢。
  要是麦克发生了什么意外,我非到法院告他一状不可!米勒一想起刚才那位警官的刁难和丑态,气就不打一处来。
  这时,车上的电话指示灯亮了。米勒打开了对话开关。
  是伊丽莎白和米勒博士吗?我是贾志伟,听说麦克跑了,你们找到了没有?
  我们正在寻找,刚才我们还紧跟在麦立驾驶的小轿车后面,可是现在连影子也没有了。伊丽莎白说。
  事情都让一辆警车和混蛋警官给耽误了,你去问警察局吧!米勒气呼呼地说。
  警车?怎么回事?贾志伟奇怪地问。
  贾志伟,详细情况以后再谈吧,你马上跟警察局联系,希望他们尽快告诉我们麦克那辆米黄色小轿车的下落。
  好,你们不要关上电话对讲开关,我马上和警察局联系。贾志伟说。
  两分钟以后,贾志伟告诉伊丽莎白说:警察局派出的巡逻车已经找到了麦克的那辆轿车。
  离我们有多远?伊丽莎白一听,兴奋地问。
  大约六公里,也就是敦士路的终点。
  麦克怎样了?是不是送附近医院了?
  他们说,只发现那辆小轿车,没有找到麦克。你们到了以后,马上和警察分局的巡逻队联系。
  啊!伊丽莎白一听说没有找到麦克,觉得问题非常严重。因为敦士路终点的东面和北面是一片大沙漠。在气温高达华氏一百度的沙漠地带,麦克身上的水分消耗将比平时快十倍!
  这就是说,麦克在沙漠里顶多能坚持三十分钟。想到这里,伊丽莎白的眼睛湿润了,她难过地咬着嘴唇,极力控制着自己的感情。她把车速又加大到了没小时一百六十公里,汽车象飞似地向敦效土路终点奔驰,但她仍然觉得车这太慢。她恨不得立刻飞到麦克的面前。
  麦克啊,麦克,你在哪里?伊丽莎白在心中呼唤着麦克。
或许您还会喜欢:
呼吸秋千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我所有的东西都带在身边。换句话说:属于我的一切都与我如影随行。当时我把所有的家当都带上了。说是我的,其实它们原先并不属于我。它们要么是改装过的,要么是别人的。猪皮行李箱是以前装留声机用的。薄大衣是父亲的。领口镶着丝绒滚边的洋气大衣是祖父的。灯笼裤是埃德温叔叔的。皮绑腿是邻居卡尔普先生的。绿羊毛手套是费妮姑姑的。只有酒红色的真丝围巾和小收纳包皮是我自己的,是前一年圣诞节收到的礼物。 [点击阅读]
地精传奇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梦每个人都会有,在这个网络时代,我们敲击键盘将梦化为一个个字符。做梦的人多了,写梦的人也多了,看梦的人更多了。当一个个梦想列于书站之中,我们不禁会发现许多的梦是那么相似。在金戈铁马中争霸大陆是我曾经的梦,但此时却不是我想要的。当“我意王”如天上的云朵随处可见后,英雄们早已失去光泽,那些豪言壮语怎么看都像是落日的余辉,虽然美,但已是黄昏时。对于什么题材流行我并不感兴趣,我最喜欢的还是西式奇幻。 [点击阅读]
培根随笔集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2
摘要:译文序一、本书系依据Selby编辑之Macmillan本,参考《万人丛书》(Everyman’sLibrary)本而译成者。二、译此书时或“亦步亦趋”而“直译”之。或颠倒其词序,拆裂其长句而“意译”之。但求无愧我心,不顾他人之臧否也。 [点击阅读]
契诃夫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我的同事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两个月前才在我们城里去世。您一定听说过他。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那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 [点击阅读]
好兵帅克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雅·哈谢克(1883~1923),捷克作家,有“捷克散文之父”之称。哈谢克是一个唐·吉诃德式的人物,单枪匹马向资产阶级社会挑战,同时,他又酗酒及至不能自拔。他一生写了上千篇短篇小说和小品,还写过剧本,大多是讽刺小说。哈谢克生于布拉格一穷苦教员家庭,13岁时父亲病故,上中学时因参加反对奥匈帝国的示威游行,多次遭拘留和逮捕。 [点击阅读]
嫌疑人x的献身
作者:佚名
章节:56 人气:2
摘要:上午七点三十五分,石神像平常一样离开公寓。虽已进入三月,风还是相当冷,他把下巴埋在围巾里迈步走出。走上马路前,他先瞥了一眼脚踏车停车场。那里放着几辆车,但是没有他在意的绿色脚踏车。往南大约走个二十公尺,就来到大马路,是新大桥路。往左,也就是往东走的话就是朝江户川区的线路,往西走则会到日本桥。日本桥前是隅田川,架在河上的桥就是新大桥。要去石神的上班地点,这样一直往南走就是最短的路线。 [点击阅读]
学生街杀人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从收音机里缓缓流淌出的路唐纳森的演奏,作为此时在场两人心情的BGM明显有些不合适。光平盘腿坐在原地,伸手关掉了收音机。六榻榻米大小的房间立刻被沉默所支配。广美的表情比平时更严肃,她把日本茶倒进两个茶碗里,然后把较大的一个茶碗放到了光平面前。这个茶碗是附近一个寿司店开张的时,抽奖获得的奖品。 [点击阅读]
小城风云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基思-兰德里在前线服役二十五年之后踏上了归途,他驾驶着他的萨伯900型轿车①,从宾夕法尼亚大街转入宪法大街一直往西,沿着草地广场②朝弗吉尼亚方向行驶,开过了波托马克河上的罗斯福大桥。他从汽车的后视镜中瞥见了林肯纪念堂,向它挥了挥手,然后顺着66号国道继续往西开,离开了首都华盛顿。 [点击阅读]
尼罗河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01“林娜·黎吉薇”“这就是她!”三冠地主波纳比先生说道。他以肘轻轻触了同伴一下。两人同时睁大圆眼,微张嘴唇,看着眼前的景象。一辆巨型的猩红色罗斯·罗伊司恰恰停在当地邮局的正门口。车里跳出一位少女,她没有戴帽,身着一件式样简单大方的罩袍;发色金黄,个性坦率而专断;是美而敦—下渥德地区罕见的俏丽女郎。迈着快捷而令人生畏的步伐,她走进邮局。“这就是她!”波纳比先生又说了一遍。 [点击阅读]
布登勃洛克一家
作者:佚名
章节:98 人气:2
摘要:(上)在!”9世纪30年代中期到40年代中期德国北部的商业城市吕贝克。这一家人的老一代祖父老约翰·布登洛克,年轻的时候正值反对拿破仑的战争,靠为普鲁士军队供应粮食发了财。他建立了一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此外,他还拥有许多粮栈、轮船和地产,儿子小约翰又获得了尼德兰政府赠予的参议员荣誉头衔,因而他和他的一家在吕贝克享有很高的声望。这一家人最近在孟街买下了一所大邸宅,布置得既富丽又典雅。 [点击阅读]
底牌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亲爱的白罗先生!"这个人的声音软绵绵的,呼噜呼噜响--存心做为工具使用--不带一丝冲动或随缘的气息。赫邱里·白罗转过身子。他鞠躬,郑重和来人握手。他的目光颇不寻常。偶尔邂逅此人可以说勾起了他难得有机会感受的情绪。"亲爱的夏塔纳先生,"他说。他们俩都停住不动,象两个就位的决斗者。他们四周有一群衣着考究,无精打采的伦敦人轻轻回旋着;说话拖拖拉拉或喃喃作响。 [点击阅读]
情书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下雪了,就在藤井先生结束致词的一刻。"就此,多谢大家的到来。我肯定,阿树泉下有知,一定会很高兴。"渡边博子参加了藤井树逝世三周年的纪念仪式。藤井树的父亲正站在墓碑前讲及他儿子生前的点滴。博子?如果阿树多留一点时间便好了。三年前的事就像在眼前。当时,她跟阿树正准备结婚。就在婚期之前,阿树参加了一个攀山探险旅程。山中,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迫使探险队改行一条少人使用的路。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