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大西洋底来的人 - 第十部 真假麦克 第一章 比利仲斯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有一个古老的小城市地角镇。
  这里原先是一片牧场。但是,资本本义所造成的物质文明的巨浪,摧毁了宁静的庄园生活。机器轰鸣的工厂,昏醉金迷的酒吧,纵横交叉的高速公路,日益改变着这个草原的面貌。然而,长期形成的传统的习惯势力,都顽固地抵制着这一切冲击。人们尽力地保持着旧时的生活方式。他们驯服烈马,格斗仇杀,甚至连他们的衣着还是十九世纪的样式。
  离地角镇二十哩有一座乡间别墅,绿树红花,相互掩映,衬托着幢白色的豪华建筑物。晚霞的余辉给这山白色的楼房抹上了一层瑰丽的色彩。
  在别墅的凉台上,一个彪悍健壮的中年人烦服地踱着。
  布力!贺禄克干什么要打死屈老头的儿子?这个彪悍的中年人对站在凉台中间的保镖厉声询问。
  贺奇连先生!今天上午,贺禄克先生在屈老头家门前础见了贝汀娜
  贝汀娜是谁?贺奇连打断了布力的答话。他瞪圆了一对深陷的大眼睛,由于纵欲过度,眼险松弛地低垂着。
  贝汀娜是屈老头的女儿,这个小娘们长得美极了。贺禄克先生十分欣赏她的美貌,忍不住搂着贝汀娜吻了下。布力绘声绘色地报告。不料贝汀娜给了贺禄克先生一个耳光,转身跑回家去了。

  唔!贺连奇皱着眉仔细地听着,他觉得自已的儿子有点窝囊,竞挨了娘儿们的耳光。
  贺禄克挨了贝汀娜的耳光,心里很不痛快,就追到屈老头家里。正好屈老头的儿子闯了出来。他们两个就动了手。
  我帮看贺禄克先生一起揍那小子。嘿!这小子真行。我都有些吃不住劲!他摸摸被打肿了的左脸颊。后来,贺禄克先生掏出手枪把他给打死了。
  贺奇连听完了布力的报告,心中十分恼怒。他想,警察局不给面子,居然乘我不在,到我家里把贺禄克抓走。他举起粗壮的胳膊,用手轻轻抚摸着半秃的疏发,自言自语地说:得设法把贺禄克从狱中救出来。
  布力,去把比利找来。他那结实的胸脯,由于激动而急促地起伏着。
  是!奇连先生!布力注视着主人的脸色,又补充了一句:我现在就去!
  女仆送来了一杯冰凉的饮料,贺奇连接过杯子,饮了一口,心中的怒火似乎减弱了一些,他随即对布力挥挥手。
  比利仲斯是地角镇上的一名职业枪手,高高的个子,宽阔的肩膀,年轻英俊。然而,他不务正业,整日游手好闲。

  出入赌场、酒吧,打架斗殴。因此,他在地角镇的名声并不好。这一天,他路过屈老爹的门前,遇见贝汀娜在院子里晾晒衣服。
  你好!贝汀娜!比利微笑着上前招呼。
  晤!贝汀娜对比利的印象不好,因此,爱理不理地应着。
  哎!贝汀娜,你别走啊!比利看到贝汀娜并家里走,就急忙上前阻拦。
  比利!你想干什么?贝汀娜嗔怒地问。
  亲爱的!为什么你不愿意跟我谈话?比利对于贝汀娜的态度感到很失望。
  比利先生,请你不要阻拦,我们之间没有什么可谈的。
  贝汀娜推开比利,跑上门前的台阶。
  比利正想追上去,他的肩膀突然被一只强有力的大手抓住了。回头一看,只见屈老爹怒目凶睁,瞪视着他。
  我的查理被贺禄克这个混蛋打死了,你也想来找便宜。
  屈老爹说到这里,抡起拳头,猛地朝比利头部打去。我要你给我滚!
  比利没有防备,挨了屈老爹的一拳,身子晃动了一下,他不由得野性勃发,使劲把屈老爹推倒在地上。

  你这流氓!屈老爹在地上掏出手枪对准比利。
  哈哈!比利若无其事地大笑起来,你想用枪来吓唬我吗?
  你敢再上前一步,我就用枪打死你!
  我劝你不要太激动了!比利说着,冷不防飞起右脚,踢掉了屈老爹的手枪。可是就在这时,他感到右肩上一阵钻心的疼痛,鲜血顺着后背流了下来。原来贝汀娜将一把削水果的小刀刺进了比利的右肩。
  不准动!那声音粗犷,带有巨大的威慑力。比利正想拔枪自卫,突然觉得有一根硬绑绑的东西顶在自己的背上。
  再动就打死你!粗犷的声音,又一次在比利耳边响了起来。
  比利不得不举起双手。
  他们不想伤害你,你回去吧!屁老爹看到比利受了伤,不禁起了怜悯之心。他从地上爬起来,走到比利身边,语重心长地说:小伙子,你不要再来这里了,我们不欢迎你!然后他又对用枪顶着比利的老头说:老朋友,放他走吧!
  比利不得不用手捂着右肩的伤口狼狈地走了。
  韦杰爷爷,谢谢您!贝汀挪扑到韦杰怀里,搂住老头的脖子,在他满是胡子的脸上吻着。
  嘿嘿两个老头爽朗地笑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悲剧的诞生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2004年3月尼采美学文选//尼采美学文选初版译序:尼采美学概要初版译序:尼采美学概要尼采(1844-190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诗人。他在美学上的成就主要不在学理的探讨,而在以美学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他的美学是一种广义美学,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哲学。他自己曾谈到,传统的美学只是接受者的美学,而他要建立给予者即艺术家的美学。 [点击阅读]
时间机器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时间旅行者正在给我们讲解一个非常深奥的问题。他灰色的眼睛闪动着,显得神采奕奕,平日里他的面孔总是苍白得没有一点血色,但是此刻却由于激动和兴奋泛出红光。壁炉里火光熊熊,白炽灯散发出的柔和的光辉,捕捉着我们玻璃杯中滚动的气泡。我们坐的椅子,是他设计的专利产品,与其说是我们坐在椅子上面,还不如说是椅子在拥抱和爱抚我们。 [点击阅读]
末日逼近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萨莉!”哼了一声。“醒醒,萨莉!”“别……闹!”她含糊地应道,这次加大了嗓门。他更用力地推。“醒醒,快醒醒!”查理?是查理的声音,是在叫她。有多久了呢?她慢慢清醒过来。第一眼瞥到的是床头柜上的闹钟。两点一刻。这会儿查理不可能在家,他应该在值班的。等看清了他的面孔,萨莉心中生出一种不祥的预感:出事了。丈夫脸色惨白,鼓着眼睛,一手拿着汽车钥匙,一手还在用力地推她,似乎根本没有发现她已经睁开了眼睛。 [点击阅读]
狼的诱惑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彩麻,你能去安阳真的好棒,既可以见到芷希和戴寒,又可以和妈妈生活在一起,真的是好羡慕你啊!”“勾构,我以后会经常回来的,你也可以到安阳来看我呀。记得常给我写信,还有打电话。”“喂,各位!车子马上就要出发了。”长途客运站的管理员冲我们叫道。“你快去吧,否则可要被车子落下了。”“嗯,我要走了,勾构。我一到妈妈家就会给你打电话的。 [点击阅读]
瓦尔登湖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这本书的思想是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内容丰厚,意义深远,语言生动,意境深邃,就像是个智慧的老人,闪现哲理灵光,又有高山流水那样的境界。书中记录了作者隐居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异历程。读本书,能引领人进入一个澄明、恬美、素雅的世界。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美国超验主义作家。 [点击阅读]
直捣蜂窝的女孩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四月八日至十二日据估计,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约有六百名妇女参战。她们女扮男装投身军旅。在这方面,好莱坞错过了文化史上重要的一章,又或者就意识形态而言,这段历史太难处理?历史学者经常努力研究那些不遵守性别分际的女性,然而没有其他议题比武装战斗更清楚地画出这条分际线。(直至今日,女性参与瑞典传统的麋鹿狩猎活动仍会引发争议。 [点击阅读]
简爱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简·爱》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它阐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尊严+爱。《简·爱》中的简爱人生追求有两个基本旋律:富有激情、幻想、反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望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点击阅读]
绿里奇迹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2
摘要:这件事发生在1932年,当时的州立监狱还在冷山。当然了,还有电椅。狱中囚犯常拿电椅开玩笑,对令人恐惧却又摆脱不掉的东西,大家总喜欢如此地取笑一番。他们管它叫“电伙计”,或者叫“大榨汁机”。大伙谈论电费单,谈论那年秋天监狱长穆尔斯不得不自己做感恩节晚餐,因为他妻子梅琳达病得没法做饭了。不过,对于那些真得要坐到电椅上的人,这些玩笑很快就不合时宜了。 [点击阅读]
老人与海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1961年7月2日,蜚声世界文坛的海明威用自己的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整个世界都为此震惊,人们纷纷叹息这位巨人的悲剧。美国人民更是悲悼这位美国重要作家的陨落。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1961年),美国小说家。1899年7月21日,海明威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郊外橡树园镇一个医生的家庭。 [点击阅读]
肖申克的救赎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肖申克的救赎献给拉斯和弗洛伦斯·多尔我猜美国每个州立监狱和联邦监狱里,都有像我这样的一号人物,不论什么东西,我都能为你弄到手。无论是高级香烟或大麻(如果你偏好此道的话),或弄瓶白兰地来庆祝儿子或女儿高中毕业,总之差不多任何东西……我的意思是说,只要在合理范围内,我是有求必应;可是很多情况不一定都合情合理的。我刚满二十岁就来到肖申克监狱。 [点击阅读]
贝姨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八三八年七月中旬,一辆在巴黎街头新流行的叫做爵爷的马车,在大学街上走着,车上坐了一个中等身材的胖子,穿着国民自卫军上尉的制服。在那般以风雅为人诟病的巴黎人中间,居然有一些自以为穿上军服比便服不知要体面多少,并且认为女人们目光浅陋,只消羽毛高耸的军帽和全副武装,便会给她们一个好印象。这位第二军团的上尉,眉宇之间流露出一派心满意足的神气,使他红堂堂的皮色和着实肥胖的脸庞显得更光彩。 [点击阅读]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1881年生于维也纳一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剧照(20张)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1904年后任《新自由报》编辑。后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等地游历。在法国结识维尔哈伦、罗曼·罗兰、罗丹等人,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发表反战剧本《耶雷米亚》。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