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大西洋底来的人 - 第九部 双头怪 第八章 舒拔的悲剧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月光清澈如水,穿过窗外棕榈树枝的缝隙照进室内,斑斑点点地投在地上。海风吹起,棕桐摇曳,地面上的光点像万花筒似的,拼成各种各样的奇异图案。
  舒拔博士躺在床上,望着舞动的光影,暗暗地打着心中的算盘:海王的消息应该赶快向全世界公布,到那时,我舒拔就成了划时代的众目所瞩的科学家了!
  联合国的这个金属筒里倒底装的什么玩艺儿?这几天忙着庆贺海王的归来,竟把这件事给忘了。一定设法测出来,好向联合国敲诈一笔资金,装备我的实验室。
  金属筒会不会又跟海洋研究中心有什么关系?
  舒拔的思绪也如月亮的光影,不停地变化着。
  热带的天气多变。携雷挟电的雨云不知道什么时候悄俏地袭来,遮住了月光;接着,一道道闪电在空中闪烁,一阵阵霹雳虏在空中震响。
  舒拔博士的思绪中断了。他望着阴云密布的天空,似乎感到了一种不祥之兆。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最后一个铁弹筒,伊丽莎白在海鲸号的驾驶舱里和贾志伟通话。麦克已经在埋藏铁弹筒的海底仔细检查过了,肯定铁弹筒已经被人取走了。估计最大的可能是那个长着两个脑袋的怪物奥西卡弄走的。
  奥西卡找到没有?贾志伟在电话里问道。从口气里听得出,他心里非常不安。
  奥西卡旨定是被人劫走了。不过这个劫走奥西卡的人,我们还没有查出来。伊丽莎白感到没有完成任务,心里也十分内疚。
  我们估计,奥西卡很可能还在嘉鲁岛东南方向,附近的一个什么地方。麦克插了一句。
  据情报部门发现,在离嘉鲁岛二十海里的一个小珊瑚岛上,有一所伪装得极其巧妙的神秘建筑物。它设有反雷达的干扰装登。情报部门是根据侦察卫星拍摄的照片辨识的。
  你们研究一下,这个神秘的建筑和奥西卡的失踪是否有关?
  噢!嘉鲁岛东南的小珊瑚岛,伊丽莎白示意麦克查阅地图。
  这是一个不知名的珊瑚岛。麦克查到后说道。
  我们去调查一下,贾志伟先生,你还有什么别的指示吗?伊丽莎白对麦克看了一眼。
  暂时没有什么了。最好马上派人到珊瑚岛上去查一下。
  如果你们人手不够,可以请海军帮助。
  我和麦克先研究一下,然后再和你联系。伊丽莎白说完,走到地图前。
  麦克,你认为珊瑚岛上的那个神秘的建筑,会和奥西卡的失踪有关吗?
  麦克并没有直接回答伊丽莎白的问题。他说:我想去那个珊瑚岛侦查一下。

  你一个人去?
  我和莫尔顿一起去,他和奥西卡关系很好。
  莫尔顿可靠吗?我想请海军部派人协助。
  莫尔顿的伤已经好了,我说服他,他能协助我找到奥西卡。
  我们不了解这个神秘建筑的主人是谁,他是赶汁么的?应该提防着点!千万不要大意。
  请你相信我,我不会鲁莽从事的。
  那么伊丽莎白回过头转向亚祖:亚祖,请查一下海鲸号现在离珊瑚岛的距离。
  五十海里。
  调正航向,向珊瑚岛全速前进!
  根据舒拔的规定,每天海王只能下海两次,而且每次还不得超过一小时。超过规定的时间,就要由白德去把它找回来。即使只是短短的两小肘,舒拔也总是提心吊胆,生怕海王再一次失踪。
  这天,海王正在海里寻找他心爱的东西,突然发现远处有二个熟悉的身影飞快地游来。凭着它锐利的目光,认出前面那个是麦克,后面的是莫尔顿它的救命恩人。它对他们的出现,感到十分高兴,因为目前的囚禁生活,使它十分痛苦。它的大胡子主人对它限制太多,而它自己却习惯于无牵无绊地在深海邀游。因此麦克和莫尔顿的出现,勾起了它对前段生活的怀恋。它不内自主地向麦克他们游去,而麦克也发现了奥西卡。麦克喜出望外,拉着莫尔顿飞快地游到奥西卡面前。
  奥西卡!你好!麦克首先向它扑去,抱住了它的脖子。
  哼哼哼!,奥西卡把脸蹭到麦克的脸上,表示欢迎。
  奥西卡,我的亲爱的莫尔顿戴着潜水面罩无法说话,只是嘟哝了一句,就上去楼住奥西卡的另一个脖子。奥西卡对莫尔顿特别表示亲热,它打着响鼻。用它的毛茸茸的马脸来回在莫尔顿的脸上蹭着。
  奥西卡,带我们去你现在的住处,我们要找一件东西。
  只有麦克能在水中跟奥西卡讲话。
  莫尔顿拍拍奥西卡的马脸,做着一个上岸的姿势。奥西卡领会了他们二人的意图.就带着他们浮出海而,爬上了白色的沙滩。
  莫尔顿,请给奥西卡说说,让它把铁弹筒拿出来。麦克一边说,一边帮莫尔顿把氧气瓶卸下来放在地上。
  要是不在它那里呢?莫尔顿不敢肯定铁弹筒就在奥西卡那里。
  你先问问它。
  奥西卡,我的亲爱的,我想你加快想疯了。莫尔顿又一次拥抱着奥西卡的马脸亲吻着。你好吗?过得快活吗?
  哼哼哼奥西卡迟疑地摇摇脑袋,表示不痛快。

  噢!那让你受苦了。
  哎!莫尔顿,亲热够了,快问问它。麦克有些不耐烦。
  好!奥西卡,我们这次来找你,是想了解你上次从海底找来的那个圆圆的长长的玩艺儿,你这里还有吗?莫尔顿比划着铁弹筒的形状。
  哼哼哼,奥西卡想了想,点点头,表示有。
  麦克高兴极了,快!带我们去取!
  奥西卡,我们专门为这个玩艺儿来的,它危险,我们得把它带走,你带我们去取吧!莫尔顿和麦克早已忘掉伊丽莎白的忠告,要提防神秘建筑物里的主人。他们跟着奥西卡,向岛上伪装得很巧妙的神秘建筑物走去。
  舒拔博士!快来看!海王带着麦克来了,还有一个陌生人!白德从监视器里发现了麦克,同时报警器发出尖厉的啸声,红色的信号灯不停地闪烁。
  什么?麦克哈里斯又来了!正在对镜修饰大胡子的舒拔博士惊呆了。他略微思索了一下,立即跑到实验室的监视器前。
  这时,监视器发出了等待指示的黄色信号。
  等待指示!舒拔博士,怎么办?
  好吧!让我跟麦克再较量一次吧!舒拔做了个放行的动作,放他们进来。
  放行!白德对着监视器的电子控制仪下达了指令。红色、黄色的信号灯熄灭了,尖厉的啸声停止了,室内又恢复到平时的安静状态。舒拔博士习惯地整了整上衣他从来不忘记自己的博士身份。
  麦克刚走近建筑物,个巨大的黄色S就跃入眼帘。这是多么熟悉的字啊!他已经多少次看到这个标记了。
  因此,他不用思索,就知道这是舒拔博士的房子。真是冤家路窄!麦克略略踌躇了一下,便踏上建筑物的台阶。
  突然,从高台阶的上方传来个熟悉的声音:哈哈,海王,你把麦克我的老朋友带来了,太好了!麦克先生!好久不见了!
  舒拔站在最高一级台阶上向前伸出双手,作出一个表示欢迎的姿势。
  舒拔博士,你好!真高兴我们又见面了!
  这位是淮?当莫尔顿在麦克后面走上台阶时,舒拔对陌生人本能地产生了警惕,他怕又是华府派来的什么侦探。
  这是莫尔顿先生,他是我的老朋友,他曾经救过奥西卡的命。麦克指指站在身边发出哼哼的双头怪物。
  奥西卡?谁给它起的名?舒拔有些诧异,心中也有些火,因为这触犯了他的自尊心。
  奥西卡是我给它起的名字。莫尔顿当然不明白这个长着浓狮般脑袋的博士的心思。
  麦克走进舒拔的实验室。他眼看到了放在屋角架子上的铁弹筒。他径直走到架子前:舒拔先生,我们今天是专门来寻找这个铁弹冬的。说着他用手指了指架子上的铁弹筒。既然在这里,我们商量一下,是不是我们带回去?

  麦克,我希望你尊重我的主权!舒拔把右手夹到左臂腋下,用左手食指往地下点了点。
  我是来寻找我的奥西卡的。你为什么把奥西卡劫持到这里?莫尔顿指指奥西卡的脑袋。
  (以下缺一页)悄悄地离开了实验室。这场争论并不是我舒拔挑起的!我是讲道理的!
  我们也并不想威胁你!麦克觉得舒拔似乎松动了。
  我从来不怕任何人的威胁。
  那你是不想把铁弹筒交给我们带回去?
  我的意见是,铁弹筒可以拿走,但是,需要有代价的。
  舒拔又补充了句:当然我这不是做买卖!
  你认为需要多少钱?
  我已经申明了,我不是做买卖的,具体的数字请你们考虑。
  好吧,我们回去商量。可是千万请你不要打开铁弹筒,以免发生危险。
  一言为定!我不送你们了。舒拔一反常态,应有的礼貌也不讲了。
  当麦克、莫尔顿拍拍奥西卡的脑袋向它告别时,奥西卡依恋地跟着走了出来。
  舒拔一看着急了,立即赶上去搂住它:哎,孩子!你不能跟他们去!
  海王在他的怀里挣扎着,哼哼地叫着。
  突然,海王挣脱了舒拔,把舒拔推倒在地上。它跑向架子,把铁弹筒衔在嘴里,飞快地向麦克和莫尔顿迫去。
  就在这时候,一束死光偷偷地从这所建筑里的一个阴暗的角落里射了出来,射向麦克!然而,死光并没有击中麦克,相反,却击中了奥西卡。奥西卡口里的铁弹简爆炸了!一声山崩地裂的巨响,掀起了一股粗大的白色烟柱,迅速升向高空。刚刚走到海边的麦克和莫尔顿,被巨大的气浪抛进了大海
  在海军部医院急救室的走廊里,贾志伟和伊丽莎白焦急地等待着,他们急于想知道麦克的伤势。
  莫尔顿牺牲了!贾志伟说。
  他没有在他所厌恶的那个世界消亡,却在这个他所留恋的世界结束了他的生命!伊丽莎白十分感慨地说。
  幸而麦克能在水中呼吸,否则他也完了!
  报告贾志伟先生,麦克先生已经脱离危险!教授请你们安心回去。目前麦克需要绝对安静,需要充分地休息。一名白衣的护士微笑着告诉贾志伟和伊丽莎白。
  麦克年轻旺盛的生命力和他健壮的体魄又一次击退了死神!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1881年生于维也纳一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剧照(20张)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1904年后任《新自由报》编辑。后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等地游历。在法国结识维尔哈伦、罗曼·罗兰、罗丹等人,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发表反战剧本《耶雷米亚》。 [点击阅读]
七钟面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第一章早起那平易近人的年轻人,杰米·狄西加,每次两级阶梯地跑下“烟囱屋”的宽大楼梯,他下楼的速度如此急速,因而撞上了正端着二壶热咖啡穿过大厅的堂堂主仆崔威尔。由于崔威尔的镇定和敏捷,幸而没有造成任何灾难。 [点击阅读]
万物有灵且美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作者简介JamesHerriot吉米•哈利(1916—1995)(原名JamesAlfredWight)苏格兰人。一个多才多艺的兽医,也是个善于说故事的高手,被英国媒体誉为“其写作天赋足以让很多职业作家羞愧”。平实而不失风趣的文风和朴素的博爱主义打动了千千万万英美读者,并启发了后世的兽医文学。 [点击阅读]
人豹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神谷芳雄还只是一个刚从大学毕业的公司职员。他逍遥自在,只是在父亲担任董事的商事公司的调查科里当个科员,也没有什么固定的工作,所以难怪他忘了不了刚学会的酒的味道和替他端上这酒的美人的勉力,不由得频繁出入那家离京桥不远、坐落在一条小巷里的名叫阿佛洛狄忒的咖啡店。 [点击阅读]
伊迪丝华顿短篇小说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2
摘要:作者:伊迪丝·华顿脱剑鸣译在我还是个小女孩,又回到纽约时,这座古老的都市对我最重要的莫过于我父亲的书屋。这时候。我才第一次能够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一旦走出家门,走上那些简陋单调的街道,看不到一处像样的建筑或一座雄伟的教堂或华丽的宫殿,甚至看不到任何足以让人联想到历史的东西,这样的纽约能给一位熟视了无数美丽绝伦的建筑、无数地位显赫的古迹的孩子提供些什么景观呢?在我孩提时代的记忆当中, [点击阅读]
八百万种死法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我看到她进来。想看不到也难。她一头金发近乎银色,要是长在小孩头上,就叫亚麻色。头发编成粗辫子盘在顶上,用发针别住。她前额高而平滑,颧骨突出,嘴巴略大。加上西部风格的靴子,她得有六尺高了。主要是双腿长。她穿着紫色名牌牛仔裤,香槟色皮毛短上衣。雨时断时续下了一整天,但她没带伞,头上也没有任何遮挡。水珠在她的发辫上闪烁着,像钻石。她在门口站了会儿,四下张望。这是周三下午,三点半左右。 [点击阅读]
再次集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昆虫的天地卡弥尼树的枝丫,悬曳着露水打湿的坚韧的蛛丝。花园曲径的两旁,星散着小小的棕色蚁垤。上午,下午,我穿行其间,忽然发现素馨花枝绽开了花苞,达迦尔树缀满了洁白的花朵。地球上,人的家庭看起来很小,其实不然。昆虫的巢穴何尝不是如此哩。它们不易看清,却处于一切创造的中心。世世代代,它们有许多的忧虑,许多的难处,许多的需求——构成了漫长的历史。 [点击阅读]
匹克威克外传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2
摘要:匹克威克派除却疑云,把黑暗化为耀眼的光明,使不朽的匹克威克的光荣事业的早期历史免于湮没,这第一线光辉,是检阅匹克威克社文献中如下的记载得来的;编者把这个记录呈献于读者之前,感到最大的荣幸,这证明了托付给他的浩瀚的文件的时候所具有的小心谨慎、孜孜不倦的勤勉和高超的眼力。一八二七年五月十二日。主席,匹克威克社永任副社长约瑟夫·史密格斯阁下。一致通过如下的决议。 [点击阅读]
变形记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一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他仰卧着,那坚硬的像铁甲一般的背贴着床,他稍稍抬了抬头,便看见自己那穹顶似的棕色肚子分成了好多块弧形的硬片,被子几乎盖不住肚子尖,都快滑下来了。比起偌大的身驱来,他那许多只腿真是细得可怜,都在他眼前无可奈何地舞动着。“我出了什么事啦?”他想。这可不是梦。 [点击阅读]
古都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千重子发现老枫树干上的紫花地丁开了花。“啊,今年又开花了。”千重子感受到春光的明媚。在城里狭窄的院落里,这棵枫树可算是大树了。树干比千重子的腰围还粗。当然,它那粗老的树皮,长满青苔的树干,怎能比得上千重子娇嫩的身躯……枫树的树干在千重子腰间一般高的地方,稍向右倾;在比千重子的头部还高的地方,向右倾斜得更厉害了。枝桠从倾斜的地方伸展开去,占据了整个庭院。它那长长的枝梢,也许是负荷太重,有点下垂了。 [点击阅读]
同时代的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2
摘要:1妹妹:我从记事的年代就常常地想,我这辈子总得抽时间把这事写出来。但是一旦动笔写,虽然我相信一定能够按当初确定的写法毫不偏离地写下去,然而回头看看写出来的东西,又踌蹰不前了。所以此刻打算给你写这个信。妹妹,你那下身穿工作裤上身穿红衬衫,衬衫下摆打成结,露出肚子,宽宽的额头也袒露无遗,而且笑容满面的照片,还有那前额头发全用发夹子夹住的彩色幻灯照片,我全看到了。 [点击阅读]
名利场
作者:佚名
章节:75 人气:2
摘要:《名利场》是英国十九世纪小说家萨克雷的成名作品,也是他生平著作里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杰作。故事取材于很热闹的英国十九世纪中上层社会。当时国家强盛,工商业发达,由榨压殖民地或剥削劳工而发财的富商大贾正主宰着这个社会,英法两国争权的战争也在这时响起了炮声。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