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大西洋底来的人 - 第二部 不速之客 第二章 潜水员之迷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阳光照耀着空旷的海滩。大海掀起层层波浪,发出一阵阵涛声。在洁净、柔软的沙滩上,网个穿着游泳裤的男人,悠然自得地玩着飞碟游戏。这种游戏是两个人把塑料制作的碟子轮番向对力抛掷,在规定的距离内碟子按水平旋转前进,看来十分简单,但却需要相当高的技巧。这两个人玩得全神贯注,津津有味,其至那一对奇怪男女的出现也不曾引起他们的注意。
  这对奇怪的男女名叫苏斯和莉奥娜。他们看到那两个男人玩的飞碟,很感兴趣。尤其苏斯,一面向前走,一面两眼不停地随飞碟转动,并且用一种地球人莫名其妙的语言热烈地谈论着。
  飞碟在空中飞过,一个男子接住。当另一个男子把飞碟掷回去的时候,它落在了苏斯和莉奥娜的脚边。苏斯把它捡起来,饶有兴味地抚摸着这个新鲜玩意儿,还用一种奇特的语言对它进行品评。这时候,没接住碟子的那个男子跑到他们面前,耐心地等了一会,然后说;喂!请把它还给我,好吗?
  苏斯和莉奥娜兴趣和大,根本没有理睬那个男子。这使那个男子大为不满,但他还是忍着性子说:请还给我,好吗?!
  苏斯和莉奥娜仍然毫无表示,那男子不免有些气愤,伸手去夺碟子。苏斯紧紧抓住,双方怒目而视。当男子用力夺的时候,苏斯和莉奥娜挽起胳膊,各人把另一只手往男子的双肩一放,只听那男子哎哟一声,立刻瘫倒在沙滩上。
  眼看着自已的伙伴倒在地上,另一个男子赶快跑了过来。
  他看到自己的伙伴躺在沙滩上,神志昏迷,呼吸急促,生命垂危,他又急又气,但苏斯和莉奥娜却若无其事地扬长而去。
  于是,他拼命赶上去,嚷道:你们这是怎么回事?!他企图把两人拦住,跟他们讲理。但苏斯和莉奥娜又象刚才那样,挽起了胳膊,另一只手放在这个男子的肩上。说时迟,那时快,这个男子跟他的同伴一样,立刻瘫倒在沙滩上。
  苏斯和莉奥娜看了看,继续扬长而去。
  他们离开海滩,来到一片居民区。人们有的晒太阳打吨,有的做游戏玩耍。他们从这些人中间穿过,向城区走去。
  在一条狭窄水巷,他们遇到一个拱形的小桥,桥头横着一根电线。他们左看右看,不知道如何通过。其实,电线离地面只有几英尺,他们完全可以从上面跨过之,或者从下面钻过去。他们后退了几步,然后又转过身来。电线碰到了苏斯的小腿,他不敢动了。他慢慢地朝莉奥娜看了看,于是,他俩用只手互相抓住对方的手腕,另一只手同时抓住了电线。突然间一阵火花闪耀,发出嗤嗤的响声。电线熔化断了。

  他们扔开电线,继续向前走去。
  苏斯和莉奥娜来到城里。心情十分紧张,小心翼翼地在街上走着。为了掩盖手掌上的蹼,他们紧紧地握着拳头。他们仔细观察着行人,试图学到一点东西。他们来到一家商店门口,对着琳琅满目的橱窗看了一会儿,又继续朝前走去。
  他们在一个十字路口停下来的时候,一个叼着烟斗的行人掏出打火机打火,打火机喷出的火苗竞吓得苏斯和莉奥娜赶忙躲闪。莉奥娜紧紧抓住苏斯的手,谁备把那个行人除掉。多亏行人不懂她的动作意味着什么,否则真要吓死了。然而行人还是吃惊地说道:对不起,女士。
  苏斯和莉奥娜相互递了个眼色,看了看行人,松开了手。
  这位行人总算免遭了一场飞来的横祸。
  再说潜艇实验空里,伊丽莎白正在搞海水化验,桌子上摆着许多盛海水的烧杯,米勒在一旁帮助。
  看来我得到的结果是肯定的。可是这意味着什么呢?
  伊丽莎白对着米勒,也可以说是对着自己,轻轻地说道。
  到底是些什么样的结果呢?米勒问。
  伊丽莎白慢条斯理地答道:这些水好象有电。每隔五公里电阻大约减少一两个欧姆。
  这就怪了。米勒不解地叹道。
  伊丽莎白沉思了一会儿,眨了眨睫毛,按了按身边的按钮,接通了与潜艇控制舱的联系。她急切地问麦克:麦克,你看到什么没有?
  她得到了完全否定的回答,于是又和米勒研究化验他们的水样。不会儿,她接到海洋研究中心实验室来的电话。
  乔告诉她失踪的三个人里有一个被冲上岸来,而且身上带着一种奇怪的标记。她听完之后又惊又喜,当即让乔想办法以基金会的名义把尸体留下。
  与此同时,在潜艇控制舱里,麦克也深深被某种发现吸引住了,不停地向艇长招手。艇长立即通知伊丽莎白把四号录像仪接到监视器上。
  伊丽莎白和米勒凝视着监视器。他们清楚地看到了海底山坡上的标记。伊丽莎白喜形于色,大声喊道:我看见了,威斯,请停车!
  潜艇停住,悬浮在深海的底层。麦克从控制舱出来,脱下外衣,穿一条有海浪与海螺标记的游泳裤,显然是准备到海底去探险。伊丽莎白和米勒从实验室里出来,正好碰到他。看到他这副装束,不免投以不安的目光。伊丽莎白深情地对他没:麦克
  支克胸有成竹,以安慰的口气对伊丽莎白说:请不要担心,我一定格外谨慎。他指了指腰间的一小块金属。我的短裤上不是缝有可视法号器么?
  不是我不相信你。但是我们很难设想你会遇到计么样的情况。
  别忘了,游洋是我的老家呀!麦克说道,便走进减压舱游了出去,在水下畅游的麦克,发现右边有座山丘,游到近处,看见上面有一块烧焦的黑斑。好象有什么心事,他的嘴唇不由自主地动了一下。接着控制室的话筒里传出他颇为反常的声音:我看见了

  伊丽莎白欣喜非常。她对话筒喊道:麦克,你说吧。我们可以看到你。
  麦克报告说:烧灼的面积约一米宽,坡度四十度。看来距它六米之内的一切东西部会被气化而挥发掉。我正在继续探索。说完之后,麦克继续向前搜索。忽然,在前面的沙石上,他发现了一个狭窄的、四棱八角的塔形物从沙石中露了出来,显然下面还埋着什么东西。他立即停下来,仔细观察,一边观察一边向潜艇报告:我在海底发现了一个有棱有角的管子。我淮备进去看看他围着塔形物转了一圈,然后从入口游了进去。
  这是那个灌满了水的太空船,在它的舱室里面,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它是由人开动的,舱里没有椅子,也没有床铺,墙壁、控制仪等所有的东西都带着楞角。麦克到处仔细察看,他发现所有的仪器上都贴着标签。其中有一个一起很引人注目,状如喷雾器,闪闪发光。麦克把它推了推,舱里立刻充满了一种奇特的外星系音乐。他又推了一下,音乐嘎然而止。另外个象是竖着的玻璃棺材,靠上端的合叶里有几根人的头发。麦克把头发取下来,装进裤兜里,向四周看了看。忽然,他看见地上有一件东西,使他大为震惊。
  这是一块画着图案的陶片,象是块熟石膏碎片,上面的图案与他裤叉上的标记一模一样。他拿起陶片,放在腰间跟他裤叉上的标记比了比,简立是毫无二致。突然,他好象记起了什么,一种奇异的感觉顿时充满全身。他不知如何办好,怀着崇敬的心情,把陶片又放回了原处。然后,他继续向其它的部位察看,发现墙上有一个开关,象是两个半圆形的红色按钮,中间有一个安全杆隔开。如果把两个按钮推到一起,两边的图象就会合成个完整的火山熔岩和火焰的图案。
  麦克继续在太空船里观察。潜艇控制舱里的伊丽莎白却如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她大声对着话筒重复地呼叫:麦克,你能否收到我的信号,请立即回答。
  但是,什么回答都没有收到。
  伊丽莎白和米勒无计可施,垂头丧气地坐在监视器前面。
  过了好长一会,送话器里突然传出麦克的声音:伊丽莎白,我马上返回潜艇。听到这句话,伊丽莎白和米勒如释重负,高兴地跳了起来。
  麦克从海底游到潜艇的减压舱口,接了一下按钮,电开关发出轻微的响声。舱门打开,麦克一下子就游了进去。

  麦克走进潜艇,不等他们发问,就开口对伊丽莎白等人说:有些令人惊奇的事要告诉你们。
  什么事?米勒问。
  请递给我笔和纸。
  麦克把太空船内部的情景画了一张草图,虽然画得粗糙,但仍然可以看出大概的样子。画完之后,麦克对伊面莎白说:我所记住的,就是这么多了。这些头发是从这个透明箱子的合叶里拿下来的。
  伊丽莎白拿着头发向一显微镜走去。
  米勒觉得太离奇了,一边摇头,一边追问,还有音乐?
  麦克点点头。
  这不是人的头发,伊丽莎白看着显微镜说,看着像,摸着也像,但实际上不是。不过,也不是塑料的
  那会是什么的呢?米勒沉思着问。
  是一种象鲇胡子似的东西,很可能是一种水生软体动物。伊莉莎白仍然在用显微镜观察。
  据我判断,它肯定是一艘太空人生船。很可能是来自水星的太空船。米勒说。
  谁把它开到这儿来的呢?或者说,是什么东西把它弄来的呢?接连不断的问题从伊莉莎白自言自语中提出。
  米勒却很兴奋地说:这种事终于发生了!外部空间的生命来到了地球上。水生纪就要开始了!啊,上帝!多么关妙的时刻!
  那你害怕吗吗?麦突然蹦出这样一个问题。
  科学家是不害怕的。我们只是感到有些敬畏。米勒欣喜地告诉麦克。
  米勒,我想那三个人的死可能与这件事有关。伊丽莎白听完米勒的判断后,思索了一会儿,颇有把握地说道。
  我们并没有根据米勒轻轻地说。
  可是,我们也没有根据说他们的死与这事无关。这艘太空船载来的生命是善是恶,我们一点都不知道。我们对他们一无所知。因此,我们负有重大的责任。你敬畏的应该是这个!伊丽莎白有些激动,并且显得十分疲惫。我要告诉小克劳福待,让他跟华盛顿联系。
  千万别那样!麦克突然插了进来。
  为什么?伊丽莎白十分愕然。
  这时米勒也提高了声调:难道你没意识到这里发生的布情吗?难道你不知道我们是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大事吗?如果仓促行事,就会毁掉历史,遗恨万年!就会使地球陷入混乱!这些生命绝非一般可比,看他们的技术多么先进!
  他们或许是伤害人的生物!伊丽莎白一边说,一边果断地走到电话机旁。
  麦克一反往常,突然跟过去,把她的手紧紧按住。他们来,决不是为了伤人。让我们让我们大家有点时间想想。这是很重要的。
  伊丽莎白看看麦克,又转身看看米勒,把手从电话机上抽了回来。
或许您还会喜欢:
悲剧的诞生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2004年3月尼采美学文选//尼采美学文选初版译序:尼采美学概要初版译序:尼采美学概要尼采(1844-190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诗人。他在美学上的成就主要不在学理的探讨,而在以美学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他的美学是一种广义美学,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哲学。他自己曾谈到,传统的美学只是接受者的美学,而他要建立给予者即艺术家的美学。 [点击阅读]
昂梯菲尔奇遇记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一位无名船长为搜寻一座无名小岛,正驾着无标名的航船,行驶在不知晓的海洋上。1831年9月9日,清晨6时许,船长离舱登上了尾船楼板。东方欲晓,准确地说,圆盘般的太阳正缓缓地探头欲出,但尚未冲出地平线。长长地发散铺开的光束爱抚地拍打着海面,在晨风的吹拂下,大海上荡起了轮轮涟漪。经过一个宁静的夜,迎来的白天将会是一个大好的艳阳天,这是末伏后的九月难得的天气。 [点击阅读]
海边的卡夫卡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2
摘要:这部作品于二零零一年春动笔,二零零二年秋在日本刊行。《海边的卡夫卡》这部长篇小说的基本构思浮现出来的时候,我脑袋里的念头最先是写一个以十五岁少年为主人公的故事。至于故事如何发展则完全心中无数(我总是在不预想故事发展的情况下动笔写小说),总之就是要把一个少年设定为主人公。这是之于我这部小说的最根本性的主题。 [点击阅读]
牛虻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六月里一个炎热的傍晚,所有的窗户都敞开着,大学生亚瑟·勃尔顿正在比萨神学院的图书馆里翻查一大迭讲道稿。院长蒙太尼里神甫慈爱地注视着他。亚瑟出生在意大利的一个英国富商勃尔顿家中,名义上他是勃尔顿与后妻所生,但实则是后妻与蒙太尼里的私生子。亚瑟从小在家里受异母兄嫂的歧视,又看到母亲受他们的折磨和侮辱,精神上很不愉快,却始终不知道事情的真相。 [点击阅读]
癌症楼
作者:佚名
章节:69 人气:2
摘要:肖韦宏瑞典皇家学院将1970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从而使前苏联与西方之间继“帕斯捷尔纳克事件”之后又一次出现了冷战的局面。从那时以来,索尔仁尼琴也由一个“持不同政见者”变为“流亡作家”,其创作活动变得更为复杂,更为引人注目。索尔仁尼琴于1918年12月11日生于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市。父亲曾在沙俄军队中供职,战死在德国;母亲系中学教员。 [点击阅读]
西线无战事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西线无战事[德国]雷马克著王国伟译作者埃里奇·马里亚·雷马克(ErichMaraRemarque,1898-1970),出生于德国威斯特伐利亚的奥斯纳布吕克。祖先是法国人,一七八九年法兰西大革命时迁移到了莱茵兰,家境清贫。他一家人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 [点击阅读]
贵族之家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在俄罗斯文学史上,伊万-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一八一八——一八八三)占有一席光荣的位置。而在他的全部文学作品中,长篇小说又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屠格涅夫是俄罗斯和世界文学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奠基者之一,他的长篇小说给他带来了世界声誉。他的六部长篇小说有一个共同的中心主题:与作家同时代的俄罗斯进步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屠格涅夫既是这些知识分子的编年史作者,又是他们的歌手和裁判者。 [点击阅读]
达芬奇密码
作者:佚名
章节:114 人气:2
摘要:郇山隐修会是一个确实存在的组织,是一个成立于1099年的欧洲秘密社团。1975年巴黎国家图书馆发现了被称作“秘密卷宗”的羊皮纸文献,才知道包皮括艾撒克·牛顿爵士、波担切利、维克多·雨果和列昂纳多·达·芬奇等众多人物均为郇山隐修会成员。人们所知的“天主事工会”是一个梵帝冈教派——一个极度虔诚的罗马天主教派。 [点击阅读]
别相信任何人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如果你怀疑,身边最亲近的人为你虚构了一个人生,你还能相信谁?你看到的世界,不是真实的,更何况是别人要你看的。20年来,克丽丝的记忆只能保持一天。每天早上醒来,她都会完全忘了昨天的事——包皮括她的身份、她的过往,甚至她爱的人。克丽丝的丈夫叫本,是她在这个世界里唯一的支柱,关于她生命中的一切,都只能由本告知。但是有一天,克丽丝找到了自己的日记,发现第一页赫然写着:不要相信本。 [点击阅读]
劳伦斯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今年是20世纪英国最有成就、也是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劳伦斯诞生!”!”0周年。这位不朽的文学大师在他近20年的创作生涯中为世人留下了!”0多部小说、3本游记、3卷短篇小说集、数本诗集、散文集、书信集,另有多幅美术作品,不愧为著作等身的一代文豪。戴维·赫伯特·劳伦斯(DavidHerbertLawrence)!”885年9月!”!”日出生在英国诺丁汉郡伊斯特伍德矿区。 [点击阅读]
匹克威克外传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2
摘要:匹克威克派除却疑云,把黑暗化为耀眼的光明,使不朽的匹克威克的光荣事业的早期历史免于湮没,这第一线光辉,是检阅匹克威克社文献中如下的记载得来的;编者把这个记录呈献于读者之前,感到最大的荣幸,这证明了托付给他的浩瀚的文件的时候所具有的小心谨慎、孜孜不倦的勤勉和高超的眼力。一八二七年五月十二日。主席,匹克威克社永任副社长约瑟夫·史密格斯阁下。一致通过如下的决议。 [点击阅读]
名利场
作者:佚名
章节:75 人气:2
摘要:《名利场》是英国十九世纪小说家萨克雷的成名作品,也是他生平著作里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杰作。故事取材于很热闹的英国十九世纪中上层社会。当时国家强盛,工商业发达,由榨压殖民地或剥削劳工而发财的富商大贾正主宰着这个社会,英法两国争权的战争也在这时响起了炮声。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