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大卫·科波菲尔 - 《大卫·科波菲尔》全文【第六十二章一盏明灯照我行】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岁终,临近圣诞节了,我也已回家两个多月了。我常常见到爱妮丝。虽然人们大声地给我鼓励,虽然这鼓励激发我的热情和干劲,但一听到她哪怕最轻微的称许,别人的鼓励于我就几乎是无声的了。
  我每星期至少一次骑马去她那里过一个晚上。我常常在夜间骑马回家;因为那不快的感觉仍时时缠绕我——每次离开她时,我都十分惆怅——所以我宁愿起身走开,免得沉浸在令我厌倦的失眠或烦愁的睡梦中。在那些骑马旅行中,我常常把凄凉忧伤的夜间的大部分时间用在路途上。我走在路上,旅居国外时曾盘据我心头的那些想法又涌上了心头。
  如果说是我听到那些思想的回声,这也许更确切些。它们从遥远的地方向我说话。我曾把它们推开,我已决心接受我应得的位置。可是,当我对爱妮丝读我写的东西时,当我看到她倾听时那表情聚精会神的脸时,当我感动得她哭或笑时,当我听到她对我居住的理想世界里那些飘渺的故事那么诚恳地发表意见时,我就想到我本该有什么样的命运呀——不过我只是那么想,就像和朵拉结婚后,我曾怎样想我的太太要成什么样的才好。
  爱妮丝对我怀有一种爱情,如果我把它弄混乱了,我就是自私而且笨拙地侮辱了它,而不可复得。我成熟了的信念是:既然我已造成了我的生活,我也获得了我急于求得的东西,我就无权再抱怨诉苦,而只应忍受;我对爱妮丝的责任和我这种成熟的信念使我感觉到了这一切并明白了这一切。可我爱她,我恍惚地觉得总有一天,我能无愧无悔地向她坦白我的爱情;那时,此时的一切都成了过去;那时,我可以说:“爱妮丝,当我回家时,就是那样的;现在我已老了,而从那以后,我再没爱过了!”这样想也成了对我的一种安慰。
  她从没对我表示出她有任何变化。她在我眼里一直是那样的,现在依旧,完全没有变化。
  从我回来的那天晚上起,我姨奶奶和我之间就有一种与此有关的默契,我不能说是种制约或是对此的有意回避。我们都同时想到了这问题,但都不用语言表达出来。当我们按老习惯在夜晚向炉而坐时,我们常陷入这情况;这一切那么自然,那么显然,仿佛我们已无保留地说出来了。不过我们不断保持那默契,沉默着。我相信她那天夜里已经了解或有些了解我的想法了,她也很知道我为什么不明确表达我的想法。
  由于圣诞将至,爱妮丝还没向我公开她的新秘密,以至我几度心中犯疑——我怕她已知道我的内心而怕使我痛苦,故不肯明说——这种疑念重压在我心头。如果真是这样,那我就白做了牺牲,我对她最起码的责任也未能尽到,那么我实际上也不断做了我曾千方百计不愿做的事了。于是,我决心把这弄个明白;——如果我们中间有那种隔陔或障碍,我将毫不犹豫地去除掉它。
  那是一个料峭凛冽的冬日——我有多永恒的理由不忘记这个日子!几个小时前下过雪,雪还积得不很厚,可以在地面上冻硬了。我窗外的海上吹着从北方来的大风。我想到那吹过人迹罕见的瑞士山地上的积雪的大风,我也把那僻静的地方和荒凉的海上相比,想哪处会更寂寞。
  “今天骑马外出吗,特洛?”我姨奶奶从门口探进头来问道。
  “是的,”我说道,“我就去坎特伯雷。今天可是骑马的好日子呢。”
  “我希望你的马也这么想,”我姨奶奶说道;“不过它眼下可垂着头和耳朵站在门口,好像它更愿呆在马房里呢。”
  顺便得提一句,姨奶奶让我的马留在禁地上了,但对驴子却一点也没有放宽。
  “它等一下就会有精神了!”我说道。
  “不管怎么说,这旅行与它主人有好处,”姨奶奶看看我桌上的文稿说道,“啊,孩子,你在这里坐了很多小时了!我平日读书时从没想过写书有多费力呢。”
  “有时,读书也费力呢,”我接过来说道,“而写作,它也有它让人心怡神迷之处呢,姨奶奶。”
  “啊!我知道了!”我姨奶奶说道,“野心,好听的夸赞,同情,还有许多别的,我猜?嘿,得了吧!”

  “关于爱妮丝的恋爱,”我站在她面前镇静地说道。她拍拍我肩头,在我的椅子上坐下。“你有更多的消息吗?”
  “我想我有,特洛。”她先抬头看看我才回答说。
  “你认为消息确切吗?”我问道。
  “我认为很确切了,特洛。”
  她那么不眨眼地看着我,怀着游疑、或怜悯、或顾虑,我更抱定了坚定决心,努力向她做出愉快的样子。
  “还有,特洛——”
  “什么?”
  “我相信爱妮丝就要结婚了。”
  “上帝保佑她!”我高兴地说道。
  “上帝保佑她,”我姨奶奶说道,“还有她的丈夫!”
  我马上附和了一句,就告别了姨奶奶,轻轻走下楼,骑上马跑开了。我比先前更有理由去做我决心要做的事了。
  那冬日的骑行我记得多清楚!风从草上刮下的冰屑扫在我脸上,在冻硬的地上得得的马蹄声,冻得僵硬了的耕地,被微风搅动着点点旋转又落入石灰坑的雪片,停在高坡上喘着气、挂着叮当响的铃儿,喷着热气运干草的牛马;还有那就像画在一块巨大石板上那样在暗暗天空背景下渐渐变白的高原斜坡和山峦!
  我发现爱妮丝一个人在家。那些小女孩这时都回到她们自己的家去了,她一人正在炉边看书。见我进来,她便放下书,像往常那样欢迎我后,就拿过她的手工编织的篮子在一个老式的窗前坐下。
  我靠近她在窗台上坐下。我们谈我正在做的事,以及什么时候可望完成,还有我上次造访后的进展。爱妮丝很高兴。她笑着预言道,我将很快而太有名气,以至她不能再这样和我交谈了。
  “所以,我尽可能利用现在的时光,你知道,”爱妮丝说道,“在我还能和你谈话时和你谈话。”
  我看着她的脸,她全神贯注于手上的活儿。她抬起她温柔明亮的眼,看到我正在看她。
  “你今天有心思呀,特洛伍德!”
  “爱妮丝,我能不能把我的心思告诉你?我就是专为这个来的。”
  她像以往我们认真讨论问题时那样放下手里的针线活,集中注意力听我说。
  “我亲爱的爱妮丝,你怀疑我对你的忠诚吗?”
  “不!”她带着吃惊的神情答道。
  “你怀疑我不像过去那样对待你吗?”
  “不!”她像刚才一样答道。
  “我回来时,最亲爱的爱妮丝,我想告诉你,我欠你怎样的恩惠,我对你怀有怎样的热情,你还记得吗?”
  “我记得,”她轻轻地说道,“记得很清楚。”
  “你有个秘密,”我说道,“告诉我吧,爱妮丝,”她垂下了眼,浑身发颤。
  “哪怕我没听说——没从你嘴里听说,爱妮丝,而是从别人嘴里听说,这似乎很奇怪——我也不会不知道,有一个人你对其给予了你那宝贵的爱情。不要把和你的幸福这么密切相关的事隐瞒我吧!如果你能如你所说的、也像我认为的那样信任我,让我在这件比一切都更重要的事上做你朋友,做你兄长吧!”
  她眼光中含着祈求(甚至是责备)地从窗前站起,好像不知要去哪一样跑到房间另一头,双手捂住脸哭了起来,我的心像受了拷打一样。
  可是,这眼泪却唤醒了我心中某种东西,唤起了某种希望。不知为什么,这些眼泪和深埋在我记忆中的那平静而悲哀的微笑联合了起来,与其说是用恐惧和悲伤,不如说用希望震撼了我。
  “爱妮丝!妹妹!最亲爱的!我什么地方做错了?”
  “让我去吧,特洛伍德。我不太舒服,不太自在。我要慢慢告诉你——以后的时候,我写信告诉你。可是别现在对我说。别呀!别呀!”
  我努力回忆起头天晚上我对她谈到她那不计回报的爱情时她说过的话。那好像是个我必须马上将其寻遍的世界了。
  “爱妮丝,我不忍看到你这样,一想到我使你这样,就特别使我不堪。我最亲爱的姑娘,我觉得比人生一切东西都更宝贵的姑娘,如果你不快乐,就让我分担你的不快乐吧。如果你需要帮助或忠告,让我来设法给你吧。如果你心负着重担,让我设法来减轻它。我现在活在这世上,不是为你爱妮丝,又为谁呢?”

  “哦,饶了我吧!我不舒服!以后再说吧!”我能听到的就仅仅是这话。
  不知是不是一种自私的错误情感促使我往下说?既然有了一线希望,那么是不是有一种我从不敢企盼的机会出现了呢?
  “我一定要说下去。我不能让你就这样离开我!看在上帝份上,爱妮丝,我们不要在经过这些年后、经历过这些遭遇后再误会了!我一定要说明白。如果你有怀疑,怕我会妒忌你所给出的幸福,以为我不肯把你让给你自己挑选的更亲爱的保护者,以为我不肯在远处欣赏你的幸福,那你就把这样的想法摒弃吧。因为我不是那样的!我不是白吃了苦而没长见识。你对我的指教并不是徒劳。在我对你的感情中,没有半点自私的东西!”
  这时,她平静了。过了一小会儿,她把她苍白的脸转向了我,然后低声断断续续却清清楚楚地说道:
  “为了你对我的纯洁友谊,特洛伍德——我的确不怀疑你的友谊——我不能不告诉你:你错了。我不能再做别的了。这些年来,如果我有时需要帮助和忠告,我已得着了。如果我有时不快乐,这也成为过去了。如果我心上有重担,这也已被减轻了。如果我有什么秘密——那不是新的,也已——不是你所猜想的。我不能说出来,也不能分给别人。这秘密早就属于我一人,也必将永远属于我一人的。”
  “爱妮丝!站住!等会儿!”
  她正要走开时,我把她拦住了。我揽住了她的腰。“这些年来!”“不是新的!”新希望、新想法,一起在我脑中飞旋,我生活的所有色*彩都在变化!
  “最亲爱的爱妮丝!我十分崇拜和尊敬的人——我如此专心爱的人!今天我到这儿来时,我还认为无论如何我也不能这么坦白说。我觉得我能终生掩藏住我的心思,直到我们老了的时候再招认。可是,爱妮丝,如果我真有一线新生的希望,我有一天可以用亲于妹妹而不同于妹妹的称呼来叫你!——”
  她泪如泉涌,但这和她刚才落的泪不同。我在她这时的泪水里看见我的希望在发光。
  “爱妮丝!我永远的导师,最好的扶持者!如果你从前——当我们在这里一起成长时——能多关心你自己一点而少关心我一点,我想我那浅粗的幻想永远也不会离开你的。不过,你比我好得多,我觉得在一切早年的希望和失望方面,你对我都非常重要,所以凡事信任你依赖你已成了我天性*一部分了,以至我现在这样爱你的天性*也一时被排挤到了一边,而它本是更重要的天性*!”
  她还在哭泣,但不是悲哀,而是愉快的了!被我搂在怀中,这于她是从未有过的事,我过去也认为不会这样的!
  “当我爱着朵拉时——如痴如迷爱着她时,爱妮丝,你是知道的——”
  “是的!”她真诚地叫道,“我知道后是很高兴的。”
  “当我爱她时——就是在那时,没有你的同情理解,我的爱情就不圆满。那时我得了你的同情理解,我的爱情圆满了。当我失去她时,爱妮丝,如果没有你,我会成什么样子呢!”
  她更朝我怀里偎紧了些,更贴近我的心了;她把颤抖的手放在我肩上,她望着我眼睛的那可爱的眼睛中闪着晶莹泪光。
  “亲爱的爱妮丝,我出国,因为我爱你。我留在国外,因为我爱你。我回国,也因为我爱你!”
  这时,我尽可能地告诉她我曾有过的内心斗争,我曾做出的结论。我尽可能把我的心思真实完全地向她披露剖白。我尽可能地对她说明,我曾怎样希望自己能更了解她也了解我自己;我怎样服从因这种了解而得出的结论;就是在那一天,我仍怀着忠实这结论的一颗心来她这儿。如果她爱我(我说),肯接受我做她的丈夫,那么她那样做也并不是由于我有什么价值,实因我对她爱情的真诚,以及我爱情成熟时所遭际的种种困难;正因为如此,我才表白我的爱情,哦,爱妮丝,就在那时,在你那真诚的目光里,我那娃娃妻子的灵魂已在看着我,对我称许了;也因为你,我又记起了那在盛开时便凋谢了的小花!

  “我很幸福,特洛伍德——我的心很充实——不过,有件事,我必须说。”
  “最亲爱的,是什么?”
  她把她柔和的双手放在我双肩上,平静地端详我的脸。
  “可是,你知道是什么吗?”
  “我不敢猜测那是什么。告诉我吧,我亲爱的。”
  “我一直都爱你!”
  哦,我们幸福,我们真幸福!我们不为我们经受的痛苦(她所经受的更重)而流泪,我们只为我们永不再分离的幸福流泪!
  在那个冬夜,我们一起来到野外散步,寒冷的空气也似乎分享我们心底的幸福和平静。我们一边徘徊,一边向空中看去,先升起的星星开始闪烁了。我们感谢上帝,把我们引领到这种安宁。
  夜间,在月光照耀时,我们一起站在那老式的窗子前;爱妮丝对着月亮抬起她目光平静的眼睛。我随她目光看去。这时,我的心上展现了漫长的大路,我看到一个衣衫褴褛、衣食无着,孤苦伶仃的孩子往前走着。他终于把此时在我心旁跳动的那颗心唤作他自己的了。
  我们来到姨奶奶面前时,已是次日将近晚餐的时候了。皮果提说,她在楼上我的书房里,她引以为骄傲的就是让我的书房整齐干净。我们见她戴着眼镜坐在火炉旁。
  “天哪!”姨奶奶在暮色*中打量着说,“你带谁回了呀?”
  “爱妮丝。”我说道。
  由于已约定一开始什么也不说,我姨奶奶没少感到尴尬。听我说“爱妮丝”时,她满怀希望地看了我一眼,可是见我仍和平日一样,她又失望地取下眼镜,用眼镜在鼻子上擦。
  不过,她亲热地问候爱妮丝。不久,我们就坐在已点上灯的楼下客厅里用晚餐了。姨奶奶有两三次把眼镜戴上打量我,每次都好不失望地取下,然后把眼镜在鼻子上擦。这情形使狄克先生十分不安,他知道这是不好的预兆。
  “顺便说一句,姨奶奶,”我饭后说道,“我对爱妮丝说了你告诉我的事。”
  “那么,特洛,”姨奶奶脸都红了地说道,“你就不该了,也失信了。”
  “你不会生气吧,姨奶奶,我相信?你听说爱妮丝没为任何恋爱的事不快乐时,我相信你不会生气了。”
  “胡说!”姨奶奶说道。
  在姨奶奶快要被惹恼时,我认为最好中止她的恼怒。于是,我把爱妮丝搂到她椅子后面,然后我们一起向她俯下身去。姨奶奶从眼镜背后看了一眼,拍了一下手,就发作起歇斯底里来了,这是我认识她以来的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
  歇斯底里让皮果提吃惊不小。姨奶奶恢复后,马上扑向皮果提,一面叫她老傻瓜,一面使劲拥抱她。然后,她又拥抱狄克先生,这让后者又吃惊又感到荣幸之至。接着,她把理由告诉了他们,于是皆大欢喜。
  在姨奶奶上次和我简短交谈时,我不知她是好意撒谎,还是真地误解了我的感情。她说,她曾告诉我爱妮丝要结婚,这就足够了。她说,我现在比任何人都更知道这有多真实了。
  我们两星期后结了婚。只有特拉德尔和苏菲,博士和斯特朗夫人出席了我们那安静的婚礼。在他们一片兴高采烈中,我们离开了他们,乘车而去。我把我一向所拥有的一切珍贵希望的泉源搂在我怀里;我的中心、我的生活、我自己、我的妻子和我对她的爱,都置于磐石上了!
  “最亲爱的丈夫!”爱妮丝说道,“现在,我可以用那个称呼来唤你了,我还有一件事要告诉你。”
  “告诉我吧,爱人!”
  “在朵拉去世的那天夜里,她派你来找我。”
  “是的。”
  “她告诉我,她留给我一件东西。你能猜出那是什么吗?”
  我相信我能。我把已爱我那么久的妻子搂得更紧了一些。
  “她告诉我,她向我做最后一次请求,也最后给我留下一项责任。”
  “那就是——”
  “我必须来占据那个空位置!”
  于是,爱妮丝俯在我胸前哭了起来;我和她一起哭,虽然我们很幸福。
或许您还会喜欢:
尼罗河上的惨案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1)“林内特·里奇维!”“就是她!”伯纳比先生说。这位先生是“三王冠”旅馆的老板。他用手肘推推他的同伴。这两个人乡巴佬似的睁大眼睛盯着,嘴巴微微张开。一辆深红色的劳斯莱斯停在邮局门口。一个女孩跳下汽车,她没戴帽子,穿一件看起来很普通(只是看起来)的上衣。 [点击阅读]
百年孤独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全书近30万字,内容庞杂,人物众多,情节曲折离奇,再加上神话故事、宗教典故、民间传说以及作家独创的从未来的角度来回忆过去的新颖倒叙手法等等,令人眼花缭乱。但阅毕全书,读者可以领悟,作家是要通过布恩地亚家族7代人充满神秘色*彩的坎坷经历来反映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要求读者思考造成马贡多百年孤独的原因,从而去寻找摆脱命运捉弄的正确途径。 [点击阅读]
福尔赛世家三部曲1:有产业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你可以回答这些奴隶是我们的。——《威尼斯商人》第一章老乔里恩家的茶会碰到福尔赛家有喜庆的事情,那些有资格去参加的人都曾看见过那种中上层人家的华妆盛服,不但看了开心,也增长见识。可是,在这些荣幸的人里面,如果哪一个具有心理分析能力的话(这种能力毫无金钱价值,因而照理不受到福尔赛家人的重视),就会看出这些场面不但只是好看,也说明一个没有被人注意到的社会问题。 [点击阅读]
中短篇小说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泰戈尔短篇小说浅谈——黄志坤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obindranathTagore,1861.5.7——1941.8.7)是一位驰名世界的印度诗人、作家、艺术家、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在6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给人们留下了50多部清新隽永的诗集,10余部脍炙人口的中、长篇小说,90多篇绚丽多采的短篇小说,40余个寓意深刻的剧本,以及大量的故事、散文、论著、游记、书简等著作。 [点击阅读]
名人传
作者:佚名
章节:55 人气:2
摘要:《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又称三大英雄传。《贝多芬传》:贝多芬出生于贫寒的家庭,父亲是歌剧演员,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是个女仆。贝多芬本人相貌丑陋,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贝多芬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当大风琴手。十七岁丧母,他独自一人承担着两个兄弟的教育的责任。1792年11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 [点击阅读]
理智与情感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2
摘要:【作者简介】简·奥斯汀(1775~1817)英国女小说家。生于乡村小镇斯蒂文顿,父亲是当地教区牧师。奥斯丁没有上过正规学校,在父母指导下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她20岁左右开始写作,共发表了6部长篇小说。1811年出版的《理智和情感》是她的处女作,随后又接连发表了《傲慢与偏见》(1813)、《曼斯菲尔德花园》(1814)和《爱玛》(1815)。 [点击阅读]
霍比特人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在地底洞穴中住着一名哈比人。这可不是那种又脏又臭又湿,长满了小虫,满是腐败气味的洞穴;但是,它也并非是那种空旷多沙、了无生气、没有家具的无聊洞穴。这是个哈比人居住的洞穴,也是舒舒服服的同义词。这座洞穴有个像是舷窗般浑圆、漆成绿色的大门,在正中央有个黄色的闪亮门把。 [点击阅读]
猎奇的后果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他是一个过于无聊而又喜好猎奇的人。据说有个侦探小说家(他就是因为大无聊才开始看世上惟一刺激的东西——侦探小说的)曾担心地指出,总是沉迷在血腥的犯罪案中,最终会无法满足于小说,而走上真正的犯罪道路,比如说犯下杀人罪等等。我们故事里的主人公就确确实实做了那位侦探小说家所担心的事情。由于猎奇心理作祟,最终犯下了可怕的罪行。猎奇之徒啊,你们千万不要走得太远。这个故事就是你们最好的前车之鉴。 [点击阅读]
绿里奇迹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2
摘要:这件事发生在1932年,当时的州立监狱还在冷山。当然了,还有电椅。狱中囚犯常拿电椅开玩笑,对令人恐惧却又摆脱不掉的东西,大家总喜欢如此地取笑一番。他们管它叫“电伙计”,或者叫“大榨汁机”。大伙谈论电费单,谈论那年秋天监狱长穆尔斯不得不自己做感恩节晚餐,因为他妻子梅琳达病得没法做饭了。不过,对于那些真得要坐到电椅上的人,这些玩笑很快就不合时宜了。 [点击阅读]
黑暗塔首曲·枪侠
作者:佚名
章节:68 人气:2
摘要:“对我来说,最佳的效果是读者在阅读我的小说时因心脏病发作而死去。”——斯蒂芬·金金用他那魔鬼般的手指一拨,所有紧绷的心弦都为之轰响,在一阵惊悸又一阵心跳中,带你进入颤栗的深渊……让我们开宗明义:如果还有谁不知道这斯的为何方怪物, [点击阅读]
傲慢与偏见
作者:佚名
章节:70 人气:2
摘要:简·奥斯汀(JaneAusten,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是英国著名女性*小说家,她的作品主要关注乡绅家庭女性*的婚姻和生活,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活泼风趣的文字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奥斯汀终身未婚,家道小康。由于居住在乡村小镇,接触到的是中小地主、牧师等人物以及他们恬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她的作品里没有重大的社会矛盾。 [点击阅读]
名士风流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2
摘要:柳鸣九文学的作用在于向别人展示作家自己所看待的世界。这部小说的一个人物曾经这样认为:“为什么不动笔创作一部时间与地点明确、而且具有一定意义的小说呢?叙述一个当今的故事,读者可以从中看到自己的忧虑,发现自己的问题,既不去揭示什么,也不去鼓动什么,仅仅作为一个见证。”这个人物这样思忖着。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