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淡定的人生不寂寞 - 《淡定的人生不寂寞》在线阅读——【第二辑】——弱水三千,只取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佛祖在菩提树下问一人:“在世俗的眼中,你有钱、有势、有一个疼爱自己的妻子,你为什么还不快乐呢?”
  此人答曰:“正因为如此,我才不知道该如何取舍。”
  佛祖笑笑说:“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某日,一游客就要因口渴而死,我怜悯,置一湖于此人面前,但此人滴水未进。我好生奇怪,问之原因。答曰:湖水甚多,而我的肚子又这么小,既然一口气不能将它喝完,那么不如一口都不喝。”
  讲到这里,佛祖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对那个不开心的人说:“你记住,你在一生中可能会遇到很多美好的东西,但只要用心好好把握住其中的一样就足够了。弱水有三千,只需取一瓢饮。”
  我们无法体会“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是怎样的一种漫长,但我们要相信:爱,不仅需要苦寻,更需要守候。
  真正的爱情,需要两个人用一生固守。滚滚红尘中,两颗心互动、磨合,从最初的惊鸿一瞥到最终的浑然一体,这也是两个灵魂不断纠缠于吸引和排斥、疏离和亲近的过程。这是一个非但不轻松而且可以说非常艰辛、漫长的过程。
  芸芸众生,乱花迷眼。几经沧桑,几多变迁之后,多少人为故人饮泣,为旧景欷歔。可你要坚信:不懂爱的人,才会把爱当作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草。爱其实柔韧如丝,利刃难断,却禁不起滴水浸蚀。真的,爱这个字,请你尽乎吝惜地锁进心灵深处。为了它唯美的归宿,又何妨众里寻她千百度?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娇玫万朵,独摘一枝怜。这,才是完整人格对爱本质的切肤认知,对爱内涵的深度诠释。

  在基督教的教义里,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家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在真爱的心灵里,永远没有分手的理由。为爱可以沧海桑田,为爱可以凤凰涅槃,只为和爱人,共拥匆匆几十载的——天长地久。
  是的,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一壶好酒,数碟时令小菜,与三五家人或知己挚友,围坐在石桌旁,把酒问青天,岂不是人生一大快事?然而这份惬意,世间又有几人能共享?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挺漂亮的女孩,爱上了一个男孩。于是很自然地,女孩开始了人生的初恋。女孩可人的样貌和清雅的气质,使男孩深深心仪,他希望和女孩终生相守。可是女孩却拒绝了:“你是我第一个男朋友,谁知道我以后会不会遇到比你更好的。这样吧,一年以后再说吧,如果我们真有缘,自然还会相逢。”

  男孩听了很伤感,但他没有因失恋而失志,而是从此奋发图强。一年后,由于他业绩骄人,已从一名普通的办事员升为部门经理。此时,男孩接到女孩的电话:“在这一年里,我见过不少男孩,还是觉得你最好,我们结婚吧。”“真对不起,我已经和另一个女孩子拍拖了。”男孩平静地说。
  有些精明的人总喜欢抱着“骑牛找马”的心态去恋爱。眼前拥有的不珍惜,结果最理想的人永远高不可攀。
  有一个爱情寓言是这样说的:
  我每天蹲在树桩下,等待一只叫“爱情”的兔子。据说,有人曾在这里见过她。
  树渐渐地长高,从枝繁叶茂到肃杀凋零,我痴心不改。
  一只叫“忠诚”的狗路过,我们下棋,然后她走了;
  一只叫“纯情”的鹿路过,我们一起聊天,然后她走了;

  一只叫“快乐”的鸭子路过,和我跳舞,然后她也走了;
  还有一只叫“浪漫”的雪雁,一只叫“诱惑”的狐狸,一只叫“温柔”的小猫,她们和我说过话,路过又离开。
  我依旧在等待那只叫“爱情”的兔子,可是她总也不来。
  终于有一天,一只叫“希望”的松鼠带来了“爱情”的消息。
  他说,“爱情”早已来过很多次了。
  我说,没有啊!我一直在等她。
  松鼠说,当你和“忠诚”、“纯情”、“快乐”、“浪漫”、“诱惑”、“温柔”说话时,“爱情”也在旁边,但你没有看见。
  人的一生其实要求的东西并不多,一杯水、一碗饭、一句“我爱你”足矣!如果可以多做一次选择的话,我希望水是你端的,饭是你煮的,我爱你是你说的,就这样过日子,多好!
  人生感悟:
  专注于某一件事情,尽力把它做到无可挑剔,心无旁骛,这样才能离成功最近。对事业如此,对感情亦应如此。只有专注,你才能收获美好的爱情。
或许您还会喜欢:
大漠遥
作者:佚名
章节:123 人气:2
摘要:日子轻快一如沙漠中的夜风,瞬间已是千里,不过是一次受伤后的休息,草原上的草儿已经枯萎了三次,胡杨林的叶子黄了三次。三年多时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随着狼群,从漠北流浪到漠南,又从漠南回到漠北。打闹嬉戏中,我似乎从未离开过狼群,与阿爹在一起的六年似乎已湮没在黄沙下,可惜……只是似乎。沉沉黑夜,万籁俱静。篝火旁,我和狼兄一坐一卧,他已酣睡,我却无半丝睡意。 [点击阅读]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父教”能赋予孩子自理能力、自信心理、坚强品质、骁勇精神,赋予孩子坚韧、果断、自信、豪爽、独立等性格特征,使孩子远离自私自利、柔弱脆弱、自暴自弃、沉默寡言、羞怯自卑、感情冷漠、害怕失败等消极个性品质,从此健康成长。 [点击阅读]
把妹达人
作者:佚名
章节:110 人气:2
摘要:第1节谜男MeetMyStery屋子里一片狼藉。门板裂了开来,铰链也脱落了;墙上散布着串头、电话、花盆撞击的凹痕;贺柏为了逃命,躲到饭店去了;而谜男则哭着瘫倒在客厅地毯上。他已经整整哭了两天了,这不是那种正常的哭泣。正常的眼泪是可以理解的.但谜男已经超出常理,他失控丁。一星期以来,他游栘在极端愤怒与暴力,和一阵一阵间歇性,发泄式的呜咽之间。现在他威胁着要自杀。 [点击阅读]
沉香豌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2
摘要:第1章陈婉早晨是被隔壁院子打孩子的声音吵醒的。她家住的这爿地块是整个济城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一色的晚清民国宅子,却早已没有了百多年前的古雅风貌,除了原有的居民,还有部分老房子划给了附近的印染厂作家属区。旧时官绅富户家的宅第现在居住的是济城最下层的民众,一个院子通常有好几家人并居在一起,谁家说话大声些隔壁便能听见,所以此时刘家婶婶巴掌拍在孩子屁股上引来一阵哭嚎的同时,四邻八里的劝解声, [点击阅读]
不打不骂教孩子60招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引言不打不骂也能教出好孩子打和骂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教育专家认为:打骂教育是中国传统专制家庭制度的残余,会对青少年身心造成严重摧残。打骂教育,也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不仅不会使孩子成才,而且还有可能酿成家庭悲剧。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早在300年前就提出:要尊重孩子,要精心爱护和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自尊心,反对打骂孩子。 [点击阅读]
云中歌2
作者:佚名
章节:125 人气:2
摘要:云歌被宦官拖放到一旁。拖动的人动作粗鲁,触动了伤口,她痛极反清醒了几分。隐约听到一个人吩咐准备马匹用具,设法不露痕迹地把她押送到地牢,拿什么口供。不知道是因为疼痛,还是大火,她眼前的整个世界都是红灿灿的。在纷乱模糊的人影中,她看到一抹影子,疏离地站在一片火红的世界中。四周滚烫纷扰,他却冷淡安静。 [点击阅读]
孤芳不自赏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第一卷第一章七月中,归乐国境内。烈日横空,照得道路两旁的树木都低下了头。三五个路人忍不住炎热,缩到树下乘凉。黄沙大道旁卖茶水的老头也因此多了两桩生意。“来碗茶。”大力地扇着风,路人从怀里小心地掏出钱袋,捡出一个小钱放在桌上。“来啦,好茶一碗,清肝降火。 [点击阅读]
星云禅话
作者:佚名
章节:396 人气:2
摘要:有一学僧请示盘珪禅师道:“我有一个天生的毛病-气短心急,曾受师父指责,我也知错要改,但因心急已成为习气,始终没有办法纠正,请问禅师,您有什么办法帮我改正习气呢?”盘珪禅师非常认真的答道:“你心急的习气,如果能拿出来,我帮你改正。”学僧道:“现在不会心急,有时会忽然跑出来。”盘珪微微一笑道:“那么,你的心急,时有时无,不是习性,更不是天性;是你触境而生的,本来没有,因境而生。 [点击阅读]
格林童话
作者:佚名
章节:209 人气:2
摘要:雅科布·格林国籍:德国生平:雅科布·格林(1785年1月4日-1863年9月20日),德国著名语言学家,和弟弟威廉·格林(1786年2月24日-1859年12月16日)曾同浪漫主义者交往,思想却倾向于资产阶级自由派。他们注意民间文学,搜集民间童话,亲自记录,加以整理。 [点击阅读]
犹太人的赚钱哲学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第5节:成功需要学习和实践(序一)成功需要学习和实践(序一)众所周知,犹太人是全世界公认的“第一商人”。那么,他们的成功秘诀究竟是什么呢?亚伯拉的这部专著《犹太人的赚钱哲学》做出了全面而系统的回答。最直接的答案就是:一、犹太人非常尊重教育和知识;二、犹太人用昨天的磨难换取今天的成功。一言以蔽之:犹太人通过学习和实践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点击阅读]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第1章前言这个世界,是有男女两种性别组成的,男女要相处,要相识、相知、相恋,还要结婚成夫妻,但是在很多时候,男人并不了解女人,而女人也不了解男人,于是,他们之间出现了很多沟通上的抑或是理解上的问题和矛盾,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到男女之间的关系和情感。比如,男人和女人常常也有相同的词汇,但其含义却可能大相径庭。比如,大多数情况下,男人在摆脱一天的工作压力时不想交谈。 [点击阅读]
货币战争4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2008年9月,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惊醒了人们对永久繁荣的幻梦,全球化浪潮遭遇了近30年来最为严重的逆流。2009年,世界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了史无前例的财政刺激和宽松的货币政策,试图挽狂澜于既倒,继续维持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世界经济似乎在最近三年里出现了显著复苏的迹象。于是,一片“后危机时代”的乐观情绪开始弥漫开来。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