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淡定的人生不寂寞 - 《淡定的人生不寂寞》在线阅读——【第一辑】——丁香姑娘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年少的时候曾经企盼有地老天荒的爱情,有海枯石烂的情缘。但是,成熟以后,已然明白了红尘中爱的最高境界除了生死相许、除了刻骨铭心、除了相濡以沫,其实执子之手、相依相伴也是一种至高境界。
  戴望舒(1905年3月5日~1950年2月28日),现代诗人,又称“雨巷诗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原名戴朝安,又名戴梦鸥,笔名艾昂甫、江思等。浙江杭县(今杭州市余杭区)人。他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意思是说屈原上天入地漫游求索,坐着龙马拉来的车子,前面由月神望舒开路,后面由风神飞廉作跟班。望舒就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美丽温柔,纯洁优雅。
  戴望舒曾赴法国留学,受法国象征派诗人的影响很大。
  戴望舒死时才45岁。这个现代派诗人,一生的恋情没有一桩完满。后来虽有过两次婚姻,但他内心一直无法忘却的是他的初恋情人——那个名叫施绛年的女子。
  戴望舒认识施绛年缘于她的哥哥施蛰存。那时施蛰存是《现代》杂志的主编,和戴望舒是好朋友。起初戴望舒写的诗并不被世人看好,后来是施蛰存在《现代》杂志上主推戴望舒的诗,并高度评价他的诗是现代诗,一度让诗坛出现了与当时流行的“新月派”完全相反的诗歌。
  有了这样的关系,戴望舒时常被邀至施家小住。在那里,他见到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施绛年当时在上海中学读书,性格活泼开朗。戴望舒被这个活泼美丽的少女所吸引。他的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出版时,他在诗的扉页题字送给施绛年,大胆地向她表白。但施绛年当时尚小,对戴望舒更多的是一份敬重和敬佩之心。她比他小五六岁,对戴望舒写的诗并不以为然,甚至在看到他给她写的热情洋溢的诗句时,也没有被打动,更多的是好奇而已。戴望舒时常把施绛年比作是丁香姑娘,生命中最爱的姑娘。可惜,天不遂人愿。
  施绛年的冷漠让戴望舒痛苦不堪、度日如年。有一次,戴望舒终于无法忍受这恋爱的折磨,他以跳楼自杀这样的方式来向施绛年求爱。

  戴望舒的这些过激行为,终于让施绛年开始正视他的感情。她勉强答应与他先订婚,但随后又提出这样一个条件:他必须出国求个学位,回来有个稳定收入才可。
  戴望舒为了一份来之不易的爱情,有些不情愿却又必须赴法留学。在法国的那段时间,戴望舒根本没有多少心思学习。在巴黎一年,他几乎没去听过教授讲过一堂课,而是每天躲在宿舍里翻译书稿以换取生活费。这时,远在国内的施蛰存给戴望舒邮寄过他的工资作生活费。而施绛年呢?在与戴望舒分开以后,据说她与一个推销员恋爱上了,打得火热。这一切施蛰存当然知道,只是他怎么可能告诉戴望舒呢?然而,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这不好的消息传得很快,戴望舒在不久之后就在国外风闻这一切。这样一来,他有时就如热锅上的蚂蚁,难以安心下来,就更没心思读书了。他在国外没有拿到任何学位,倒是翻译了不少书稿。他终于忍不住回国了,找到施绛年,当得知这一切都是真的时,他难以控制住自己的怒火,竟然当着施家父母的面,打了施绛年一巴掌,从而结束了他们之间长达八年的恋爱。
  为了排遣心中积存的寂寞和忧愁,戴望舒与朋友刘呐鸥、穆时英以及杜衡开始密切往来。
  那些朋友们都知道戴望舒失恋了,心情郁闷至极,可又不知如何能让他开心,忘记忧愁。穆时英想:感情的事或许还需感情来愈合,便对戴望舒说施蛰存的妹妹没什么了不起的,我的妹妹比他的妹妹漂亮多了,你想不想见见?
  戴望舒本来心灰意冷,没抱什么希望,没想到见到穆时英的妹妹穆丽娟时,他还是意外了一下。穆丽娟性格温顺,感觉比施绛年漂亮多了。
  穆丽娟虽然初中毕业,学历不高,但却喜好文学,受哥哥的影响很大,喜欢看一些小说和诗歌,对诗人更是崇拜万分。她原来读过戴望舒的诗,从没想过有一天会见到他这样的大诗人。这让穆丽娟非常兴奋。
  戴望舒与穆丽娟交往,起初并不是为了爱情,而是为了让自己彻底忘记施绛年。

  彼此熟悉之后,穆丽娟被戴望舒邀到家里抄稿子。在戴望舒所租住的房子里,穆丽娟常常帮戴望舒抄稿到深夜。在抄写稿件的过程中,穆丽娟时常向戴望舒请教,有时候也会探讨一番,如此一来,他们的感情更深入和融洽了。
  1936年,戴望舒在上海的一家饭店,与穆丽娟举办了隆重的婚礼。新婚的甜蜜刚过没多久,穆丽娟就发现诗人的生活并不如当初想象的那般浪漫,戴望舒每天就是看书读书,很少说话,枯燥而孤独。那时候的穆丽娟还不到20岁,带着个孩子,整日与忙忙碌碌的戴望舒在一起,很不适应那样的苦闷生活。
  令穆丽娟感觉不舒服的是,戴望舒为《初恋女》写的词:你牵引我到一个梦中,我却在别的梦中忘记你,现在就是我每天在灌溉着蔷薇,却让幽兰枯萎。
  这首词的广为传唱让穆丽娟更加悲伤。用戴望舒外甥女的话来说,穆丽娟认为幽兰是指施绛年,恰恰是他心里想的,穆丽娟是蔷薇,带刺的那种。
  1939年,“二战”全面爆发。为了避难,戴望舒带着家人从上海搬到香港。来到香港后,戴望舒很快成为香港文坛的核心人物,这就让他更忙碌了。忙碌让戴望舒在穆丽娟面前愈发沉默,而穆丽娟对感情的需求几乎被忽视。
  穆丽娟与戴望舒的情感危机,在这乱世的颠沛流离中,通过两件事情引爆了。
  1940年6月,穆丽娟的哥哥穆时英在上海被国民党特务刺杀身亡,戴望舒却不让穆丽娟回上海奔丧。更令人难以理解的是,穆丽娟的母亲病逝,戴望舒扣下了从上海发来的报丧电报,没有告诉穆丽娟。穆丽娟根本不知道母亲已病逝,还穿着大红衣服带着女儿玩,还是朋友告诉了她这一不幸的消息。
  为此,穆丽娟非常生气,急忙带着女儿,坐船回到上海。母亲已经离去,穆丽娟为没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十分难过。
  穆丽娟在上海,回忆与戴望舒在一起的几年,觉得太痛苦了。他们之间已经没有爱情,这对23岁的穆丽娟来说,以后漫长的岁月实在难熬下去。这时,穆丽娟已有了离去之意。

  戴望舒没想到事情会这般严重,直到穆丽娟给他写来离婚信,他还不愿相信。
  戴望舒赶紧回到上海,乞求穆丽娟跟他回香港,穆丽娟自然是不答应。巧的是,在上海时,穆丽娟遭遇了另一段新的情感,一个大学生非常爱慕她,热烈地追求她,经常给她送花,还有甜言蜜语。有了对比,穆丽娟才豁然明白,原来爱情也可以是这样的,可以有男人来天天给她送花,她被如此重视,如此捧在心口。有了对比,戴望舒那边就更没有指望了。
  戴望舒回到香港后,在一个寂寞的深夜,写下了一封绝命书。戴望舒自杀了,在危急中被朋友又一次挽救。
  穆丽娟听说了戴望舒自杀的事,但没有任何表情,连惊讶都没有。她怎么也弄不明白,为何戴望舒写得出那样浪漫感人的诗行,在生活里却表现得那样沉默寡言、索然无味?还是他终究不爱她,他的爱情已被施绛年深深埋葬了?
  穆丽娟再也不想回头,她是不会再回头了。之后,戴望舒与另一个比他小26岁的女子杨静结婚了,可是也没过几年,杨静便弃他而去。在戴望舒的生命中,女人是不同的,可结局却是如此的相似。或许可解释为一种宿命,可谁又能说得清楚呢?
  与他相识的那些女子,最初个个爱他、崇拜他、敬佩他,以为与他在一起便能享受到所有的浪漫与呵护,能像仙女一样享受人间的浪漫,哪知他根本是个工作狂,过着那种毫无情调的刻板生活。孤独和寂寞,最终吓跑了他身边的每个女子。
  只可惜,戴望舒前后自杀了几回,爱情还是变成了一潭死水,再也没有半点波澜。1949年,戴望舒回到内地在国际新闻局法文组从事翻译,1950年因气喘病去世。
  人生感悟:
  面对那些工作狂,女人该怎么办?是独自忍耐,还是红杏出墙?或许各有各的道理,孰是孰非,无法判定。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只要自己问心无愧,哪怕最大的后果也要自己来承担。
或许您还会喜欢:
浪潮之巅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2
摘要:1.百年帝国编者按:当吴军跟我谈起想写这个《浪潮之巅》系列的时候,心中吃了一惊也有很多感动。吃惊是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吴军是谷歌的研究员、是《数学之美》的作者、是一个科学家,很难想象关注学术领域的他对商业领域也有着自己的观察。感动是因为收到第一篇文章,通读下来,感觉这些故事编纂起来出一本书也不为过!但他却投给我们这个“小小”的黑板报。 [点击阅读]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第1章前言这个世界,是有男女两种性别组成的,男女要相处,要相识、相知、相恋,还要结婚成夫妻,但是在很多时候,男人并不了解女人,而女人也不了解男人,于是,他们之间出现了很多沟通上的抑或是理解上的问题和矛盾,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到男女之间的关系和情感。比如,男人和女人常常也有相同的词汇,但其含义却可能大相径庭。比如,大多数情况下,男人在摆脱一天的工作压力时不想交谈。 [点击阅读]
货币战争4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2008年9月,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惊醒了人们对永久繁荣的幻梦,全球化浪潮遭遇了近30年来最为严重的逆流。2009年,世界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了史无前例的财政刺激和宽松的货币政策,试图挽狂澜于既倒,继续维持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世界经济似乎在最近三年里出现了显著复苏的迹象。于是,一片“后危机时代”的乐观情绪开始弥漫开来。 [点击阅读]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68 人气:2
摘要: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学习一件事情,就是不回头,只为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后悔,不为自己做过的事情后悔。人生每一步行来,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一些,失去了我不想失去的一些。可这世上的芸芸众生,谁又不是这样呢?满身风雨我从海上来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陕西、甘肃发生了里氏6.5级到7.0级的余震。 [点击阅读]
镜·龙战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沧流历九十一年六月初三的晚上,一道雪亮的光芒划过了天空。那是一颗白色的流星,大而无芒,仿佛一团飘忽柔和的影子,从西方的广漠上空坠落。一路拖出了长长的轨迹,悄然划过闪着渺茫光芒的宽阔的镜湖,掠过伽蓝白塔顶端的神殿,最后坠落在北方尽头的九嶷山背后。观星台上玑衡下,烛光如海,其中有一支忽然无风自灭。伽蓝白塔神殿的八重门背后,一双眼睛闪烁了一下,旋即黯淡。 [点击阅读]
大漠谣2
作者:佚名
章节:8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绑架-1黑沉沉的天空沉默地笼罩着大地,空旷的古道上只有得得的马蹄声在回荡。我坐在马车篷顶呆呆凝视着东边,那座雄宏的长安城已离我越来越远。不知道多久后,东边泛出了朝霞,虽只是几抹,却绚烂无比,天地顿时因它们而生色。慢慢地,半边天都密布了云霞,如火一般喷涌燃烧着。一轮滚圆的红日从火海中冉冉升起,不一会就把笼罩着整个天地的黑暗驱除一空。天下只怕再没有比日出更灿烂壮美的景色。 [点击阅读]
女人的资本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我就是成功者你可以成功:女人的心理资本心中有希望,在女人的一生中随时会碰到困难和挫折,甚至还会遭遇致命的打击。在这种时候,心态的积极与消极会对事业的成败产生重大的影响。�ブE�士和崔女士同样在市场上经营服装生意,她们初入市场的时候,正赶上服装生意最不景气的季节,进来的服装卖不出去,可每天还要交房租和市场管理费,眼看着天天赔钱。 [点击阅读]
安徒生童话故事全集
作者:佚名
章节:183 人气:2
摘要:长篇小说(6):《即兴诗人》,《奥?特》,《不过是个提琴手》,《两位男爵夫人》,《生乎?死乎》,《幸运儿》。剧本(25):诗剧《阿夫索尔》,《圣尼古拉教堂钟楼的爱情》,歌剧《拉默穆尔的新娘》,歌剧《乌鸦》,诗剧《埃格纳特的人鱼》,轻歌舞剧《离别与相逢》,歌剧《司普洛峨的神》,《黑白混血儿》,《摩尔人的女儿》,《幸福之花》,独幕诗剧《国王的梦想》,《梨树上的鸟儿》,《小基尔斯滕》, [点击阅读]
少年,你懂的!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序做正版的自己文>桃李情深这本书是我结束2011年高考的夏天开始动手准备的。当时我以超过专业分数线一百多分的成绩被北京电影学院数字电影技术专业录取,成为亲友眼中的另类。似乎在一部分人眼中,高招完成的并不是按自己“真实志愿”录取。清华招办主任于涵老师告诉我,在实行考后报志愿的省份中,考生根据往年各大学各专业分数线来填报专业的现象尤其突出。感觉这些人像在商场里用返券一样把分数用到极致。 [点击阅读]
少有人走的路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2
摘要:少有人走的路作者:(美)派克著或许在我们这一代,没有任何一本书能像《少有人走的路》这样,给我们的心灵和精神带来如此巨大的冲击。仅在北美,其销售量就超过七百万册;被翻译成二十三种以上的语言;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上,它停驻了近二十年的时间。这是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迹。毫无疑问,本书创造了空前的销售记录,而且,至今长盛不衰。 [点击阅读]
巫妖王的崛起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风哭得像痛苦的孩童。锹牙鹿群挤在一起取暖,浓密厚实的毛皮保护着它们不受风暴的严重侵袭。它们站成一个圈,把哀叫发抖的幼犊围在中央,将自己顶着巨角的头低垂向雪地,紧闭眼睛抵御飞旋的雪花。尽管呼出的水汽冻结了口鼻,但它们仍然坚持牢牢驻立在原地。狼和熊蜷在各自的洞穴里等待风暴过去,前者可以和同族们相互慰籍,后者只能孤独的听天由命。 [点击阅读]
怪诞心理学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有人曾经问我:你从事的这项研究到底能有什么用呢?但我从没有因诸如此类的怀疑或非议而动摇过。我始终坚守着这样一个信念:只要能够满足人们的好奇心、能够给人以些许的启迪、能够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解读我们置身其中的这个社会,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