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从地球到月球 - 第七章炮弹的赞歌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剑桥天文台在它十月七日那封有历史意义的复信中已经从天文学的角度研究过这个问题;现在必须从机械上来解决了。换了美国以外的任何一个国家,这些具体的困难似乎就无法克服了。在这儿,这不过是一场游戏而已。
  巴比康主席没有浪费时间,立时在大炮俱乐部里召开执行委员会会议。他们必须在三次会议期间,把大炮、炮弹和火药这三个重要的问题弄明白。执委会是由四位在这一方面最有学问的科学家组成的,他们是:巴比康(他在赞成和反对的票数相等时有取决权)、摩根将军,参谋艾尔费斯顿,还有那位无论什么会议都少不了的梅斯顿,他担任了秘书的职务,负责会议记录。
  十月八日,委员会在共和街三号巴比康主席家里举行会议。为了不让饥肠的叫声扰乱这样一次严肃的辩论会,这是很重要的,大炮俱乐部的四位会员围着一张放着一堆夹心面包和几把相当大的茶壶的桌子坐下来。梅斯顿马上把钢笔旋在他的铁钩上,于是会议就开始了。
  巴比康首先发言:
  “亲爱的委员们,”他说,“我们现在要来解决弹道学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这门了不起的科学专门研究抛射体的运动,也就是说研究物体被一种推动力送入空中以后使它自然前进的运动。”
  “啊!弹道学!弹道学!”梅斯顿用激动的声音大声说。
  “看起来,假如我们第一次会议就来讨论机械问题,”巴忱康接下去说,“似乎比较合乎逻辑吧……”
  “是呀,”摩根将军随声附和。
  “但是,经过了仔细考虑之后,”巴比康又说,“我觉得炮弹的问题应该放在大炮前头,后者的体积应该根据前者的体积来决定。”
  “我要求发言,”梅斯顿大声说。
  他的要求马上就被批准了,说实在的,他那光辉的过去是值得人家这样对待他的。
  “正直的朋友们,”他用充满灵感的声调说,“我们的主席把炮弹问题放在第一位,他这样做是对的!我们将要发射到月球上去的这颗炮弹,是我们的使看,我们的大使,请允许我从纯粹轮理学的观点来谈谈。”
  对炮弹的这个新奇的看法,引起了各个委员的强烈的好奇心,因此他们对秘书梅斯顿的发言特别注意地听下去。
  “亲爱的委员们,”他说,“我只简单地谈一谈,我暂时放弃物理学的观点,把杀人的炮弹撇在一边,先从数学的观点上,从轮理学的观点上谈谈炮弹。我认为炮弹是人类的力量最光辉的表现,人类全部的力量都在一颗炮弹上表现出来了,人类创造了它,这说明人类已经和造物者相差无几了!”
  “好极了!”参谋艾尔费斯顿说。
  “事实是,”演说家大声说,“老天创造了恒星和行星,而人类创造了炮弹,这是人力能够达到的最高速度的标志,这是一个具体而微的天体,说实在的,天体也不过是一些在大空漫游的炮弹罢了!属于老天的有电的速度,光的速度,恒星的速度,蓄星的速度,行星的速度,卫星的速度,声音的速度,风的速度!但是属于我们的却是炮弹的速度,比火车和最快的马还要快一百倍哪!”
  梅斯顿用他那抒情的声调,心醉神迷地吟咏起炮弹的赞歌来了。
  “你们愿意看数字吗?”他接着说,“这儿有的是有说服力的数字!就拿朴实的二十四磅的炮弹来说吧,虽说它比电慢八十万倍,比光慢六百四十倍、比绕日运行的地球慢七十六倍,但是,它一离开大炮,就超过了声音的速度,每秒钟走二百托瓦兹,十秒钟走二千托瓦兹,每分钟走十四英里,每小时走八百四十英里,每天走二万零一百英里,也就是说,等于赤道地带地球自转的速度,每年走七百三十三万六千五百英里。所以它只要十一天就能到达丹球,十二年到达太阳,三百六十年到达位于太阳系边缘的海王星。瞧!

  这就是我们双手创造出来的这个朴实的炮弹能够做到的事:假使我们把这个速度扩大二十倍;以每秒七英里的速度发射出去的话,它能够做出什么来呢!啊!高贵的炮弹,华丽的炮弹!我多么喜欢想象你在上面怎样受到和地球的大使身分相称的光荣招待啊!”
  迎接这篇洋洋洒洒的结尾词的是一阵“乌拉”声,激动的梅斯顿在他的同伴们的祝贺声中坐下了。
  “我们已经做了半天诗,”巴比康说,“现在来直接研究问题吧。”
  “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执委会的委员们每人吞了半打夹心面包以后回答说。
  “你们已经知道等待我们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了,”主席接着说,“我们必须使炮弹具有每秒一万二千码的速度。我有理由相信我们能够成功。不过我们暂时先审查一下直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获得的速度,摩根将军能够供给我们这方面的材料。”
  “再容易也没有了,”将军回答说,“因为在战争时期,我是试验委员会的成员之一。因此我可以告诉你们,一百磅的道格林炮弹的射程是二千五百托瓦兹,初速是每秒五百码。”
  “很好。罗德曼的‘哥轮比亚’呢?”主席问。
  “罗德曼的‘哥轮比亚’曾经在纽约附近的汉弥登炮台试炮,发射出去的一颗炮弹重半吨,射程是六千托瓦兹,秒速八百码,英国的‘安姆斯强’和‘巴利赛’从来没有获得这样的成绩。”
  “嘿!英国人!”梅斯顿向东方地平线伸了伸他那只可怕的铁钩子,哼了一声。
  “这么说,”巴比康说,“八百码是直到现在为止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了一“是的,”摩根回答。
  “要是我的臼炮没有爆炸的话,”梅斯顿说,“我可以说……”
  “不错,可是它已经爆炸了,”巴比康做了一个和善的手势,回答说。“那么,我们就拿八百码的速度作起点。必须把它扩大二十倍。因此,关于用什么方法产生这样的速度问题,我们留待另外一次会议讨论,我要提请你们注意的,亲爱的委员们,是炮弹应有的体积。你们自然能够料到,现在要研究的可不是那种最多只有半吨重的炮弹了!”
  “为什么不是?”参谋问。
  “因为,”梅斯顿枪着回答说,“这颗炮弹必须相当大,才能引起月球人的注意,假如月球上真的有人的话。”
  “是的,”巴比康说,“另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理由。”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巴比康?”参谋问。
  “我的意思是说,单单发射一颗炮弹就下去管它了,这样做是不够的,我们应该一直注意它,直到它到达目的地为止。”
  “啊?”将军和参谋同时应了一声,他们对这个提议相当诧异。
  “毫无疑问,”巴比康用自信心很强的人的口气接着说,毫无疑问,不然的话,我们的实验就什么成绩也没有了。”
  那么说,”参谋紧紧地追问,“你是想造一颗其大无比的炮弹喽?”
  “不。请听我讲下去。你们知道,光学仪器已经达到相当精密的程度了,有的望远镜已经能够把物体放大六千倍,能够把月球的距离缩短到四十英里左右。但是,在这个距禽,只有六十英尺宽的物体才能够看得见。我们没有再扩大望远镜的观测力,那是因为再扩大下去,就会损及物体的光度,同时月球不过是一面反光镜,不可能放射更强烈的光线,因而扩大的倍数无法超过现在的限度。”

  “那么!你打算做什么呢?”将军问。“你要让你的炮弹有六十英尺的直径吗?”
  “不!”
  “你要使月亮更加明亮?”
  “正是这样。”
  “这太过分了!”梅斯顿大声说。
  “是的,非常简单,”巴比康回答。“实际上,如果我能够诫低月亮-穿过的大气层的厚度,不是就等于使月亮更加明亮吗?”
  “这是很明显的。”
  “很好!只要在高山上建立一座望远镜,就能得到这个效果了。我们将要这样做。”
  “我明白了,明白了,”参谋回答。“你很会化繁为简…。你希望用这个办法把月球放大多少倍?”
  “四万八千倍,这样能够把月球的距离缩短到只有五英里,而物体只要有九英尺直径就能够看清楚了。”
  “太好了!”梅斯顿叫道,“我们的炮弹的直径将是九英尺吗?”
  “完全正确。”
  “不过,请允许我对你说,”参谋艾尔费斯顿说“这样的重量仍旧……”
  “啊:参谋,”巴比康回答说,“在讨论它的重量以前,请让我告诉你,我们的祖先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奇妙的东西)这并不是说我认为弹道学近来没有什么进步,不过,了解一下中世纪已经获得的令人惊异的,我敢大胆他说一句,比我们的作品还要惊人的成绩,这对我们是有好处的。”
  “没有的话!”摩根提出了反驳。
  “请你证实你的话,”梅斯顿紧跟着说。
  “没有比这再容易的了,”巴比康回答说,“我有许多支持我的建议的例子。比方说,一五四三年,穆罕默德二世在位的时候,在君土但丁堡使用的石弹重一千九百磅,体积自然相当大。”
  “啊!啊!”参谋说,“一千九百磅,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
  “在骑士时代,在马耳他岛,圣艾尔玛堡垒里,一尊大炮发射的炮弹重二千五百磅。”
  “不可能!”
  “最后,据法国历史学家说,在路易十一时代,一尊臼炮发射了一颗仅重五百磅的炮弹;但是这颗炮弹是从疯子关圣贤的地方——巴士底射出的,它一直落到圣贤关疯子的地方——夏朗东。”
  “好极了!”梅斯顿说。
  “后来我们又看见了什么?安姆斯强炮发射的是五百磅的炮弹,罗德曼的‘哥轮比亚’发射的是半吨的炮弹!看起来,炮弹的射程增加了,可是它们的重量却减轻了。假如我们在这一方面加一把劲,依靠科学的进步,我们可似把穆罕默德二世和马耳他岛的骑上们的炮弹的重量增加十倍。”
  “这是很明显的,”参谋说,“但是,你准备用什么金属造炮弹呢?”
  “很简单,用铸铁,”摩根将军说。
  “嘿!铸铁!“梅斯顿带着不胜轻蔑的神气嚷道,“这对一颗注定要到月球去的炮弹来说,未免太俗气了。”
  “不要夸张,可敬的朋友,铸铁就足够了。”
  “好吧!”参谋文尔费斯顿说,”既然重量是和体积成正比例的,那么,一颗铸铁炮弹。即使直径只有九英尺,仍旧重得可怕呀!”
  “是呀;实心的炮弹自然很重,可是空心的就不同了,”巴比康说。
  “空心的!这还算炮弹吗?”
  “我们可以在里面放一些信件和地上产易的样品呀!”
  梅斯顿反驳道。”是的,就是这样的炮弹,”巴比康回答说,“而且非这样不可。一颗一百零八英寸的实心炮弹的重量要在二十万磅以上,显然的,这个重量太大了,不过,为了使炮弹保持一定:

  的稳定,我提议给它二万磅的重量。”
  “弹壁多么厚?”参谋问。
  “假如我们遵守一般的比例规律,”摩根将军说,二个直径一百零八英寸的炮弹至少需要二英尺厚的弹壁。”
  “这太厚了,”巴比康说“请注意,我们现在讨论的,并不是钻钢板的炮弹,所以弹壁钓厚度只要能够抵抗火药的气体的庄力就足够了,现在问题在这儿:弹壁多么厚的卑弹只有二万磅的重量呢?我们的有才能的计算家,正直的梅斯顿,当场就会把答案告诉我们的。”
  “没有比这更容易的了,”执委会的可敬的秘书回答。
  他一面说,一面在纸上画了几个几何公式,能够看见他的笔下出现了几个拍和X的二次幂。他好象连碰也没有碰一下,就怞出了一个立方根,说:
  “弹壁不过二英寸厚。”
  “这个厚度足够吗?”参谋带着怀疑的神气问。
  “不够,”巴比康主席回答说,“显然不够。”
  “那么,怎么办呢?”艾尔费斯顿露出作难的神气说。
  “用另外一种金属。
  “用铜行吗?”摩根问。
  “不行,还太重,我建议你们用一种更好的金属。”
  “用什么?”参谋问。
  “铝,”巴比康回答。
  “铝!”主席的三个同伴一起叫起来了。
  “用不着怀疑,朋友们。你们都知道,法国一位著名的化学家亨利-圣克荣尔一戴维尔于一八五四年提炼出了质地细密的铝。这种贵重的金属象银子一样自,象金子一样永不褪色,象铁一样坚固,象铜一样容易熔解,象玻璃一样轻,这种金属很容易提炼,在大自然里分布很广,因为矾上是组成大部分岩石的基础,它比铁轻三倍,仿佛老天把它创造出来,有意提供给我们制造炮弹的物质似的。”
  “乌啦,铝!”执委会的秘书叫起来了,这人在兴奋的时候,总是吵吵嚷嚷的。
  “但是,亲爱的主席,”参谋问,“铝弹的制造成本会不会太贵呢?”
  “在刚发现的时候,”巴比康回答说,“铝每磅值二百六十到二百八十美元;后来跌到二十七美元,最后,到了今天,就只值九美元了。”
  “即使每磅九美元,”参谋没有让步,也不容易办,这个价钱仍旧很大呀!”
  “不错,亲爱的参谋,不过不是绝对办不到的。”
  “炮弹的重量应该是多少?”摩根问。
  “我的计算结果是这样的,”巴比康回答说,“一个直径一百零八英寸、厚十二英寸的铸铁炮弹,重六万七千四百四十磅,假使用铝制造的话,就只有一万九千二百五十磅重了。”
  “好极了!”梅斯顿大声说,”瞧!正符合我们的要求。”
  “好极了!好极了!”参谋起来反对了,“但是,难道你们不知道铝每磅九美元,这个炮弹就要值……”
  “值十七万三千二百五十美元,这个我非常清楚;不过请你们不要担心,朋友们,我可以担保,我们这项事业是不会缺钱用的。”
  “它会象下雨一样,落到我们银箱里来的!”梅斯顿挖苦道。
  “那么,对于铝弹你们还有什么意见?”主席问。
  “决定采用,”三位委员一起回答。
  “炮弹的式样并不十分重要”,巴比康接着说下去,“既然它一穿过大气层就到达真空地带了,我提议做一个圆炮弹,这样它假如异想天开”愿意旋转的话,也可如愿了。”
  执行委员会的第一次会议就这样结束了,炮弹问题已经正式解决了,梅斯顿想到要给月球人送一颗铝弹,心里很得意,“让他们知道地球上的居民是了不起的!”
或许您还会喜欢:
霍比特人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0
摘要:在地底洞穴中住着一名哈比人。这可不是那种又脏又臭又湿,长满了小虫,满是腐败气味的洞穴;但是,它也并非是那种空旷多沙、了无生气、没有家具的无聊洞穴。这是个哈比人居住的洞穴,也是舒舒服服的同义词。这座洞穴有个像是舷窗般浑圆、漆成绿色的大门,在正中央有个黄色的闪亮门把。 [点击阅读]
青年近卫军
作者:佚名
章节:69 人气:0
摘要:亚·法捷耶夫(1901年12月24日——1956年5月13日)全名亚历山德罗维奇·法捷耶夫。他是俄罗斯古典文学传亚·法捷耶夫统的继承者,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作品是在社会主义革命精神鼓舞下写成的;他笔下的主人公们是为建设新生活而斗争的英勇战士。 [点击阅读]
青春咖啡馆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那家咖啡馆有两道门,她总是从最窄的那扇门进出,那扇门人称黑暗之门。咖啡厅很小,她总是在小厅最里端的同一张桌子旁落座。初来乍到的那段时光,她从不跟任何人搭讪,日子一长,她认识了孔岱咖啡馆里的那些常客,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跟我们年纪相仿,我的意思是说,我们都在十九到二十五岁之间。有时候,她会坐到他们中间去,但大部分时间里,她还是喜欢坐她自己的那个专座,也就是说坐最里端的那个位子。她来咖啡馆的时间也不固定。 [点击阅读]
静静的顿河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0
摘要:评论重读《静静的顿河》,那些久违了的又陌生又熟悉的人物,以及他们痛苦的思想和命运,又一次激起了我内心的热情。顿河这条伟大的河流所哺育的哥萨克民族通过战争,在痛苦和流血之后最终走向了社会主义。肖洛霍夫把拥护苏维埃、迈向社会主义称为伟大的人类真理,并把它作为作品的主题之一。肖洛霍夫对顿河无比热爱,书中经常出现作者对顿河发自内心的充满激*情的赞颂。顿河草原上散发出的青草和泥土的浓烈味道,让读者过目不忘。 [点击阅读]
面纱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1她惊叫了一声。“怎么啦?”他问道。房间里的百叶窗关着,光线很暗,但还是能看清她脸上恐惧的表情。“刚才有人动了一下门。”“呃,八成是女佣人,要不就是哪个童仆。”“这个时候他们决不会来。他们都知道吃完午饭我要睡觉。”“那还会是谁?”“是瓦尔特。”她嘴唇颤抖着小声说道。她用手指了指他的鞋。他便去穿鞋,但他的神经多少也有点紧张,因而显得笨手笨脚,而鞋带偏偏又是系着的。 [点击阅读]
风流狂女的复仇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1矮男子闯进来了。矮男子头上蒙着面纱。“不许动!动就杀死你们!”矮男子手中握着尖头菜刀,声调带有奇怪的咬舌音。房间里有六个男人。桌子上堆放着成捆的钱。六个人正在清点。一共有一亿多日元。其中大半已经清点完毕。六个人一起站起来。房间的门本来是上了锁的,而且门前布置了警备员。矮男子一定是一声不响地把警备员打倒或杀死了,不然的话,是不会进房间里来的。六个人不能不对此感到恐惧。 [点击阅读]
风葬之城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雪江从早上开始心情就不好。要是平常的话,肯定会训斥浅见睡懒觉的,可是今天她看见小儿子,露出一副无奈的神情,转身就回自己的房里去了。听佣人须美子说,雪江连早饭也没吃。“我妈她怎么了?”“牙疼。”“是嘛?……”浅见似乎有点幸灾乐祸似地反问道。“是的,听夫人说,装的假牙不好,像针扎似地痛。”“哦,是那样啊,牙不好。 [点击阅读]
飘(乱世佳人)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0
摘要:生平简介1900年11月8日,玛格丽特-米切尔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一个律师家庭。她的父亲曾经是亚特兰大市的历史学会主席。在南北战争期间,亚特兰大曾于1864年落入北方军将领舒尔曼之手。后来,这便成了亚特兰大居民热衷的话题。自孩提时起,玛格丽特就时时听到她父亲与朋友们,甚至居民之间谈论南北战争。当26岁的玛格丽特决定创作一部有关南北战争的小说时,亚特兰大自然就成了小说的背景。 [点击阅读]
飞鸟集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泰戈尔1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的窗前唱歌,又飞去了。秋天的黄叶,它们没有什么可唱,只叹息一声,飞落在那里。straybirdsofsummercometomywindowtosingandflyaway.andyellowleavesofautumn,whichhavenosongs,flutterandfalltherewithasign.2世界上的一队小小的漂泊者呀,请留下你们的足印在我的文字里。 [点击阅读]
饥饿游戏1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我睡醒的时候,床的另外半边冷冰冰的。我伸出手想试探一下波丽姆留在被子里的余温,结果只摸到了粗糙的帆布被单,她准是又做了噩梦,爬到妈妈被窝里去了。嗯,准没错。今天是收获节。我用胳膊支起身子,屋子里挺亮,正好看得见他们。小妹妹波丽姆侧身躺着,偎在妈妈怀里,她们的脸紧挨在一块儿。睡着的时候,妈妈看上去要年轻些,脸上尽管还是一样疲倦,可已经不那么憔悴了。 [点击阅读]
饥饿游戏2燃烧的女孩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壶中茶水的热气早已散发到冰冷的空气中,可我双手仍紧紧地握着茶壶。我的肌肉因为冷而绷得紧紧的。此时如果有一群野狗来袭击,我肯定来不及爬到树上,就会遭到野狗的撕咬。我应该站起来,活动一下僵硬的四肢,可我却坐着,像顽石一样一动不动。此时天已经蒙蒙亮了,周围的树丛已隐隐显露出轮廓。我不能和太阳搏斗,只能看着它一点点地把我拖入白昼,而即将到来的这一天是几个月来我一直所惧怕的。 [点击阅读]
饥饿游戏3嘲笑鸟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我低头俯视着自己的鞋子,一层细密的灰尘正缓缓地落在磨旧的皮革上。此时,我正站在原来放着我和妹妹波丽姆的床铺的地方,旁边不远是放饭桌的地方。烟囱已经塌了,烧得焦黑的碎砖头堆成了一堆,靠这个我还勉强能认得出原来房间的位置,不然的话,在这茫茫灰海中,我靠什么来辨认方向?十二区的一切几乎已荡然无存。一个月以前,凯匹特的火焰炸弹摧毁了“夹缝地带”贫苦矿工的房子、镇子里的商店,甚至司法大楼。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