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此夜绵绵 - 21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21混混乱乱——回想起来。我所能记得起来的一切就是这样。报纸记者提出问题——要求作次访问——大批大批的信件和电报——由葛莉娜加以处理——头一件真正使人吃惊的事,便是爱丽的家人,并不像我们所料想的,都在美国。我发现大部分人实际上都在英国时,着实是吃了一惊。或许,可以了解可端是这样,她是一位极其安定不了的女人,一向都是在欧洲匆忙地来来去去——去意大利,赴巴黎,上伦敦,又重回美国——到棕榈滩,出西部到牧场;这里,那里,每一处地方都有。爱丽去世的那一天,她在离住宅不到八十公里远,依然在随着自己的一时兴起,要在英国有幢房屋。她匆忙到伦敦待了两三天,到新的房产经纪人那里,检视新的式样,就在那一天,在乡间看了五六处房屋。
  原来,劳斯坦也坐同一架飞机到伦敦来参加一次业务会议。这些人知道了爱丽的死讯,倒不是从拍到美国去的电报上面知道的,而是从报纸上。
  爱丽该安葬在什么地方,引起了一场丑恶的争执;我所采取的态度,她要安葬在逝世的这里——这儿也是她和我生活的地方,该是天经地义的。
  可是爱丽的家人激烈反对,他们要把尸体立刻就运到美国去,下葬在她的祖先坟地——她的爷爷、父亲、母亲,以及安息了的其他人的坟地里。人要是这么想,我认为这也真的是自然而然的事。
  厉安德来和我谈这件事,说得很有道理。
  “她从没有留下任何遗言,该埋葬在什么地方。”他向我指出这一点。
  “她为什么要那么做,”我气愤地反问:“她多大了?——才二十一岁。你二十一岁时不会想到就会要死吧,也不会想到自己要安葬的途径吧。假如我们曾经想到过这件事,便可以断定:我们不是同年同月生,但也会在什么地方安葬在一起。可是谁在一生的中途想到过死呢?”
  “非常正当的观察,”厉先生说道,然后他又说了:“我怕你也不得不去美国吧,你知道的,那里很多业务上的利益,非得你去处理一下不可。”
  “是什么方式的业务?我为了什么业务,一定得到那里去?”
  “你要处理的业务多着啦,”他说:“难道你不知道自己是遗嘱中主要的受益人吗?”
  “你意思是说,因为我是爱丽最近的亲人或者什么吗?”
  “不是我,而是她的遗嘱里。”
  “我并不知道她立过遗嘱呀!”
  “呵,立了,”厉安德先生说:“爱丽是个实事求是的年轻女性,你知道的,她非如此不可,因为自小生长在这种事情中间的缘故。她成了年,几乎就在结婚后,立刻立了一份遗嘱,寄放在伦敦她的律师那里,要求送了一份副本给我。”他迟疑了一下,这才说道:“如果你真到美国来,我向你建议--我也是这么想,你应该把自己的很多事,交给那里一些信誉卓著的律师去办。”
  “为什么?”
  “因为在这种大宗财富,宠大房地产、股票、各种工业中统制股权的情形下,你就会需要技术上的意见了。”
  “我不够资格处理这样儿的事情,”我说:“说真格的,我不够资格。”
  “我完全了解。”厉先生说。
  “我不能把整个事情托付给你吗?”

  “你也可以这么做。”
  “这个,那么,我为什么不这么办呢?”
  “然而,我想你还得找个人做代表。我业已为这一家的一些成员代理了,也许会引起利益上的冲突。如果你交由我处理的话,再有了一位很有能力的律师做代表,我会使你的利益受到安全保障。”
  “谢谢你,”我说:“你真是太好了。”
  “如果我略略有点儿轻率的话--”他的神色有点不自在——想到厉安德也会轻率,使我很高兴。
  “怎么样?”我说。
  “我要建议你对任何要签字的东西,都要非常谨慎。任何业务上的文件;在签以前,一定得彻彻底底小小心心看过。”
  “你所说的文件种类,也就是我一定得看的吗?”
  “假如你并不完全明了,你就可以把它交给自己的法律顾问。”
  “你是在警告我对付什么人吗?”我说,兴趣一下子就引起来了。
  “要我回答,那可根本不是个恰当的问题,”厉安德说道:“我只能到此为止。只要是涉及大宗钱财的地方,最好谁也不要相信。”
  原来他在警告我对付什么人了,不过却不打算把名字告诉我听,这我看得出来.对付可瑞吗?或者,他已经猜疑——或许好久以来就猜疑——劳斯坦吗?那个浮华俗气的银行家,这么和蔼、这么有钱、这么快活,最近会到这里来“为了业务”吗?也许是博南克姑父带了貌似有理的文件来接近我吧?我突然看到了自己的形象,一个可怜与无辜的笨蛋,在湖里游泳,四周都是不怀好意的鳄鱼,全都是一副亲睦的假笑。
  “这个世界,”厉先生说:“是处非常罪恶的地方。”
  要说出来,或许是件蠢事,可是我却突如其来地问了这个问题。
  “爱丽死了对谁有好处?”我问道。
  他眼光锐利地望着我。
  “这可是一个十分好奇的问题嘛,为什么你要问这个?”
  “我不知道,”我说:“只是刚刚想起罢了。”
  “对你有好处呀。”他说。
  “当然啦,”我说:“我认为理所当然,刚才我说的真正意思是——对任何别的人有好处吗?”
  厉先生默默然好久一阵。
  “如果你的意思是,”他说道:“爱丽的遗嘱中,在遗产方面是不是使别人受益,这么说有点儿,有几个佣人,一个女家庭教师,一两处慈善机构,但对任何特定的时间却没有什么捐助;还留得有笔遗产给葛莉娜,但为数不多,因为她——八成儿你也知道——业已支付了相当可观的一笔钱给葛小姐了。”
  我点点头,爱丽做这件事时告诉过我。
  “你是她的先生,她也没有什么近亲。不过,我对你的问题,认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涵义在吧。”
  “我对自己所问的话,也不知道有些什么用意,”我说:“但是不晓得是什么缘故,你成功了,厉先生,使我觉得猜疑——我不知道猜疑谁,和为了什么。仅仅只是——这个,猜疑猜疑罢了。我并不懂财务上的事。”我又补充了一句。
  “不,还是相当显而易见的事。我只能这么说吧,我并没有精确的知识,也没有任何种类的猜疑。在某人逝世时,通常有很多事情要结算,也许处理得很快,也许会耽搁上好多年。”

  “你真正的意思是说,”我说道:“有些人很可能弄些快帐过来,把总帐搞乱。或许使我签些弃权书——以及你所称的种种事情吧。”
  “我们可以这么说,如果爱丽的帐务并不像所应该的那么健全,那么——不错,我们可以这么说,很可能,她的早逝,对有些人——我们不提他们的名字——是幸运,我可以这么说,要应付一个相当单纯如你一样的人,有些人或许会轻而易举掩饰痕迹。我的话只能到此为止,我并不想就这件事再说下去了,再说就不公平了。”
  在一座小教堂里举行了一次简单的追思礼拜。如果我能躲得开的话,我真会那么做。
  我恨透了在教堂外面一排排盯着我的人,都是好奇的眼色。葛莉娜替我主持一切事情,直到现在以前,我还不知道她是个多么坚强、多么可靠的人。她安排很多事情,订购鲜花,一切事情都由她来处理。爱丽以前是多么依赖她,现在我知道得更清楚些了,这个世界上像葛莉娜的人并不多啊。
  在教堂中的人,大部分都是我们的邻居,有一些我们甚至根本不认识。不过我见到一个从前曾经见过的人,可是当时当地却想不起来。我回到家中,佣人卡逊告诉我,有个人在客厅中等着见我。
  “今天我任何人都不能见,叫他走吧,你根本不应该让他进来的!”
  “对不起您啦,他说是您的亲戚呵。”
  “亲戚?”
  一下子我想起在教堂中见到的那个人来了。
  卡逊把一张名片呈给我。
  当时这张名片对我半点儿印象都没有:“白威林先生”,我把名片翻过来,摇了摇头,然后交给葛莉娜。
  “你知不知道有这么个人?”我说:“人看起来好面善,可是一时却想不起来,或许是爱丽的一位朋友吧。”
  葛莉娜从我手中接过名片看了看,这才说道:
  “当然是呀。”
  “是谁呀?”
  “鲁朋表叔呀,记得吧,爱丽的表兄,她向你说过他的,一定说过吧!”
  这一下我记起来,为什么那个人好面善,在客厅,她有许多亲戚的照片,随随便便放得到处都是,这个人面善的原因就在这里了,到现在为止,我还只在照片上见过呢。
  “我就来。”我说。
  我走出房进入客厅里,白先生站起身说道:
  “罗美克吗?你也许不知道我的名字,但你太太是我表妹,她却一向喊我鲁朋表叔。
  不过我们远没见过面,我知道,自从你们结婚以后,这是我头一次到府上来。”
  “当然我知道你是谁。”我说。
  我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形容白鲁朋,他是个魁梧的大块头,一张宽宽的大脸孔,表情上像是神不守舍似的,就像他正在想着别的事。然而你和他交谈过一阵子以后,就有这种感觉,他远比你所想象的机警:
  “用不着我多说了,听说爱丽死了,我是多么震惊、多么伤心。”他说。
  “我们不谈这个吧,”我说:“我并不打算谈到这件事。”
  “是,是,我懂我懂。”
  他具有一种同情别人的性格,然而他却有一种什么,使我隐隐约约不安。葛莉娜进来了,我便说道:
  “你认识葛小姐吗?”
  “当然当然,”他说:“莉娜,你好吗?”

  “还不太坏,”葛莉娜说:“你到这儿多久了?”
  “才一两个星期吧,到处观光呢。”
  “以前我见到过你,”我说,在冲动下我继续说:“前一天就见到了。”
  “真的?在什么地方?”
  “一处拍卖会上,那地方叫做‘巴尔顿庄’。”
  “现在我记起来了,”他说:“不错,不错,我想起你的脸来了,你和一个六十来岁、棕色胡须的人在一起。”
  “是的,”我说:“那位是费少校。”
  “你们当时看起来精神很好嘛,”他说道:“两个人都一样。”
  “没有比那更好的了,”我说,带着一向都觉得陌生的惊奇再说了一句:“没有比那更好的了。”
  “当然——那时候你还不知道会出什么事嘛。出事就是在那一天,不是吗?”
  “我们当时都在等,”我说:“等爱丽和我们一起去吃中饭。”
  “惨事,”鲁朋表叔说:“真是惨事……”
  “我一点儿都不知道,”我说:“你当时在英国,我想爱丽也不知道吧?”我停了一下,等他告诉我。
  “不知道,”他说:“我并没有写信。事实上,我不知道自己在这儿要待多久。实际上,业务结束得比我所想的要早一点,我当时就琢磨,能不能在拍卖会后,有时间开车去看看你们。”
  “你是为了业务,而从美国赶来的吗?”我问道。
  “这个嘛,一部分是,一部分不是;可瑞有一两件事要我提提意见,有一件关于她想买这幢房屋的事。”
  一直到这时他才告诉我可瑞在英国,我又说道:
  “连这件事我们也都不知道呀。”
  “实际上那一天,她就住在离这里并不太远的地方。”他说。
  “挨得很近吗?住在旅馆里?”
  “没有,她和一个朋友在一起。”
  “我倒不知道,在这个地方她还有什么朋友。”
  “一个女的名叫——叫什么名字来着——哈吧,姓哈的。”
  “哈劳黛吗?”我吃了一惊。
  “不错,她是可瑞相当好的朋友,在美国就认识她了,你不知道吗?”
  “我半点儿都不知道呀,”我说:“对于这一家子我认识得太少了。”
  我望着葛莉娜。
  “你不知道可瑞认识哈劳黛吗?”
  “我想没听见她谈起过,”葛莉娜说:“所以哈劳黛那天没有来。”
  “当然啦,”我说:“她和你坐火车去伦敦嘛,你们要在查德威市场车站见面——”
  “是呀——她当时却不在那里,我刚刚走了以后,她打电话到这里来;说没料到会有美国的客人要来,她不能离家。”
  “我奇怪,”我说:“那位美国客人会不会就是可瑞。”
  “显而易见,”白鲁朋说,摇了摇头:“似乎一切都搞拧了,”他继续说道:“我知道验尸延期了。”
  “不错。”我说。
  他喝完了自己那一杯站起身来。
  “我不想留下来使你再麻烦了!”他说:“如果有什么事我能效力的话,我就住在查德威市场的庄严大饭店里。”
  我说只怕他所能做的没有什么,但还是谢了谢他。他走了以后,葛莉娜说:
  “我奇怪,他要的是些什么!为什么要来呢?”然后刻薄地说:“我巴不得他们都回到自己来的地方去。”
或许您还会喜欢:
反物质飞船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CT是一种反物质,它也可以说成是物质的一种倒转的体现形式。对于地球来讲,CT是陌生的,但在太空中却存在着许多由它构成的流星、慧星和小行星。CT原子由带负电的原子核和带正电的电子组成。这是一种肉眼不能看见的差别,但也是一种致命的差别。CT物质看起来与普通的物质别无二致——只要二者不碰触到一起。一旦碰触发生,两种物质正好相反的电荷互相抵销,相反的粒子发生爆炸,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点击阅读]
基督山伯爵
作者:佚名
章节:130 人气:2
摘要:大仲马(1802-1870),法国十九世纪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杰出的通俗小说家。其祖父是侯爵德·拉·巴那特里,与黑奴结合生下其父,名亚历山大,受洗时用母姓仲马。大仲马三岁时父亲病故,二十岁只身闯荡巴黎,曾当过公爵的书记员、国民自卫军指挥官。拿破仑三世发动政变,他因为拥护共和而流亡。大仲马终生信守共和政见,一贯反对君主专政,憎恨复辟王朝,不满七月王朝,反对第二帝国。 [点击阅读]
好兵帅克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雅·哈谢克(1883~1923),捷克作家,有“捷克散文之父”之称。哈谢克是一个唐·吉诃德式的人物,单枪匹马向资产阶级社会挑战,同时,他又酗酒及至不能自拔。他一生写了上千篇短篇小说和小品,还写过剧本,大多是讽刺小说。哈谢克生于布拉格一穷苦教员家庭,13岁时父亲病故,上中学时因参加反对奥匈帝国的示威游行,多次遭拘留和逮捕。 [点击阅读]
小城风云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基思-兰德里在前线服役二十五年之后踏上了归途,他驾驶着他的萨伯900型轿车①,从宾夕法尼亚大街转入宪法大街一直往西,沿着草地广场②朝弗吉尼亚方向行驶,开过了波托马克河上的罗斯福大桥。他从汽车的后视镜中瞥见了林肯纪念堂,向它挥了挥手,然后顺着66号国道继续往西开,离开了首都华盛顿。 [点击阅读]
情书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下雪了,就在藤井先生结束致词的一刻。"就此,多谢大家的到来。我肯定,阿树泉下有知,一定会很高兴。"渡边博子参加了藤井树逝世三周年的纪念仪式。藤井树的父亲正站在墓碑前讲及他儿子生前的点滴。博子?如果阿树多留一点时间便好了。三年前的事就像在眼前。当时,她跟阿树正准备结婚。就在婚期之前,阿树参加了一个攀山探险旅程。山中,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迫使探险队改行一条少人使用的路。 [点击阅读]
无影灯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第一章01“今晚值班不是小桥医师吗?”做完晚上7点的测体温、查房,返回护士值班室的宇野薰一边看着墙上贴着的医师值班表一边问。“那上面写着的倒是小桥医师,可是,听说今晚换人了。”正在桌上装订住院患者病历卡片的志村伦子对阿薰的问话头也没抬地回答说。“换人了,换的是谁?”“好像是直江医师。 [点击阅读]
末代教父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与圣迪奥家族的那场决战过了一年之后,就在棕榈主日①那一天,唐-多米尼科-克莱里库齐奥为自家的两个婴儿举行洗礼仪式,并做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项决定。他邀请了美国最显赫的家族头目,还有拉斯维加斯华厦大酒店的业主艾尔弗雷德-格罗内韦尔特,以及在美国开创了庞大的毒品企业的戴维-雷德费洛。这些人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他的合伙人。①棕榈主日:指复活节前的礼拜日。 [点击阅读]
道德情操论
作者:佚名
章节:58 人气:2
摘要:自从很久以前即1759年初《道德情操论》第一版问世以来,我想到了其中可作的一些修改,以及有关该学说的种种很好的说明。但是,我一生中的种种偶然事件必然使我全神贯注于各种工作,直到现在都妨碍我常想以小心谨慎和专心致志的态度进行的修订这一著作的工作。读者将在这一新版中,在第一卷第三篇的最末一章中,以及在第三卷第四篇的第一章中,看到我已作出的主要改动。第六卷,正如它在新版中呈现的那样,完全是新写的。 [点击阅读]
司汤达中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我出生在罗马一个显贵门第。我三岁时,父亲不幸去世、母亲尚年轻,立意改嫁,托一个无子女叔父照管我的学习。他高兴地、甚至是迫不及待地收留了我,因为他想利用他的监护人身份,决定把他收养的孤儿,培育成一个忠于神甫的信徒。对于狄法洛将军的历史,知道的人太多了,这里就用不着我赘述。将军死后,神甫们看到法国军队威胁着这个宗教之国,便开始放出风,说有人看到基督和圣母木头塑像睁开了眼睛。 [点击阅读]
地狱
作者:佚名
章节:110 人气:2
摘要:致中国的合作者、读者和书迷们:对于今年不能亲至中国一事,我深感遗憾,因此想借这封短信向你们所有人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有了你们,才有我所谓的成功。谢谢你们为我的作品中文版所付出的时间与努力,你们的厚爱尤其让我感动。我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拜访你们美丽的国家,亲口表达我的谢意。谨致最诚挚的祝愿。 [点击阅读]
大江健三郎口述自传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铁凝喜爱一个作家的作品,是不能不读他的自传的。每当我读过那些大家的自传后,就如同跟随着他们的人生重新跋涉了一遍,接着很可能再去重读他们的小说或诗。于是一种崭新的享受开始了,在这崭新阅读的途中,总会有新的美景突现,遥远而又亲近,陌生而又熟稔——是因为你了解并理解着他们作品之外的奇异人生所致吧。读许金龙先生最新译作《大江健三郎口述自传》,即是这样的心情。 [点击阅读]
契诃夫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我的同事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两个月前才在我们城里去世。您一定听说过他。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那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