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刺猬的优雅 - 哀叹蒙古人暴动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11.哀叹蒙古人暴动
  有人在轻轻地敲我的门。是曼努埃拉,她刚刚被批准放一天假。
  “大师过世了,”她对我说,我不能确定她将讽刺和沙布罗的哀歌混为一谈的用意,“既然有空,我们喝茶怎么样?”
  这种对动词时态配合一致的置之不理,这种疑问句型中的条件式在缺少动词倒装的情况下的使用,这种曼努埃拉对句型的随心所欲(因为她只是一个可怜的被迫使用外来语的葡萄牙女人),与沙布罗的惯用语有着共同的守旧和过时的特点。
  “我在楼梯的交叉口碰到了萝拉,”她一边说,一边顺势坐下,眉头紧蹙,靠在楼梯扶手上,做如厕状,“她看到我后,便离开了。”
  萝拉是阿尔登家的次女,是个不善交际的乖乖女。克莱芒丝是阿尔登家的长女,是挫败感的痛苦化身,一个宗教的虔诚者,却只会整日纠缠她的丈夫和孩子们,枯燥黯淡的一天都在做弥撒、履行各种宗教仪式,以及编织十字绣中度过。说到让,家里最小的孩子,一个不可救药的瘾君子,这是一个有着美丽双眸的、整天在父亲身后屁颠屁颠跟着的孩子,小小的他似乎一辈子都将会在父亲的关爱下茁壮成长,想不到一切在他吸毒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他不再能动了。看来就算让这个孩子跟在上帝身后也无济于事了,现在的他动作明显迟缓,走起路来晃晃悠悠,在楼梯里、在电梯前、在院子里都会看到他不断地停下来歇息的身影,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停下来休息的时间也愈来愈长,有时甚至都会在我的门毡上或是在垃圾屋前安然睡去。有一天他站在满是高贵茶红色玫瑰和低矮山茶花的花坛前神情恍惚,我问他是否需要帮助,看到他那缓缓散落在两鬓的缺乏保养的鬈发,在那潮湿的微微战栗的鼻子下的一双泪眼,更让我想到涅普顿。
  “嗯,嗯,不用,”他像走路时顿顿挫挫那样特有节奏地回答我说。
  “至少您坐一下也行啊?”我向他提出建议。
  “您坐一下?”他重复道,惊愕溢于言表,“嗯,嗯,不用,为什么?”
  “为了能让您喘息片刻啊。”我说。
  “啊,对……”他回答说,“嗯,好,嗯,嗯,不,不用了。”
  于是我不得已留下他与山茶花为伴,并从窗口处静静观察他。很长一段时间后,他从对花朵的沉思中回过神来,小跑着冲到我的房间。我还没等他按门铃,就将门打开来。
  “我要活动一下,”他对我说道,没有正视着我,他并不柔软光滑的头发缭乱地挡在眼前,然后,经过一番努力,他接着说道:“那些花儿……叫什么名字?”
  “您说的是山茶花吗?”我惊讶地问他。
  “山茶花……”他慢慢地接着说道,“山茶花……嗯,谢谢,米歇尔太太,”最后他用近乎惊人的沉稳语气终于把话说完了。
  转眼间,他便跑开了。一连几个星期我都没有见到过他,直到今天早上,他从我的门房前经过,羸弱的样子使我几乎认不出他来。没错,那就是羸弱……所有人,我们所有人都会经历的。可是对于这个年轻人,在尚未到达的漫漫人生路上却早已站不起来,而他的身体衰弱得这般明显、这般强烈,看到此番景象,又会有哪个人会没有恻隐之心呢?看看让·阿尔登吧,他是一具只会由一条绳子牵引着的受刑的躯体。我恐惧地想到,他是如何做到使用电梯这一简单动作的,正当这时,贝尔纳·格勒利耶突然出现,紧紧抓住让,像抓起一根羽毛似的将他抱起,这也避免了我的出面干涉。我稍稍地看了一眼这个成熟却愚蠢的男人,他把这个饱受摧残的孩子抱在怀里,然后消失在楼梯尽头。

  “听说克莱芒丝快回来了,”曼努埃拉说道,真奇怪,他总能和我无声的思路那么有默契。
  “沙布罗让我请她离开,”我一边说,一边想着那句话,“阿尔登只想见保罗。”
  “男爵夫人最近痛苦得不得了,天天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曼努埃拉补充道,她说的是维奥莱特·格勒利耶。
  我并不惊讶。在一切即将结束的时刻,真相必将大白于天下。维奥莱特·格勒利耶与抹布相配,就如同皮埃尔·阿尔登与领巾相配,每个人,都被束缚在他们的命运当中而欲罢不能,面对命运也无脱身之计,最终只有在人生这出戏剧的尾声成为真正的自我,即便是曾经抱有某些幻想。在生命即将终结之际,就算是身子贴着细腻丝制高档内衣也并不能给病人自己带来健康而有活力的体魄。
  我煮了一壶茶,与曼努埃拉在静默中细细品味着,我们从未有喝早茶的习惯,因此,这个反其道而行之的举动竟带来一番别样的滋味。
  “这感觉真是妙不可言。”曼努埃拉喃喃自语道。
  是的,妙不可言,因为我们享受到上天的双重馈赠,看到这种循规蹈矩的仪式被打破的神圣感,以及这一成不变的我们共同分享的品茶仪式,一个又一个的下午,使得这仪式像包皮在现实生活的胶囊当中,从而带给它一种内涵感和坚定性,而在今天这样一个清晨,在规矩被打破的一瞬间,突然凝聚了强大的力量——不过我们如此细斟慢酌,正是因为我们把茶当作是玉露甘泉,是上帝馈赠这个不寻常的春晓的最好的礼物,即便是机械的动作都会变得蓬勃向上而富有生机,浅尝、细品、置斟、续茶、呡呷,个中品茶之态有若新生。而此时此刻,茶道赋予我们对生命轨迹的思考,我们又因为打破此种规矩而体会到额外的使身心分离的神奇之感,因为转瞬即逝但坚强有力的片刻永恒,使时间变得这般丰富多彩。外面的世界怒吼咆哮、沉睡苏醒、战火纷飞、生老病死,一些国破家亡,另一些兴旺发达的不久之后等来的依然是覆灭,万众苍生时刻处在嘈杂、愤怒、爆发和冲击当中而无法自拔,而世界将依然活跃、燃烧、分裂、重生,并且影响着世人的生活。
  那么,还是喝一杯茶吧。
  正如冈仓天心冈仓天心(1862-1913),日本著名的思想家、美术家与批评家,在近代日本的知识界、美术界拥有极高的影响力,是明治时期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其作品之一《茶之书》自从在美国上市引起轰动后,不仅被引入美国中学课本当中,且被译为多国语言,在整个欧洲广泛传播——译注在《茶之书》一书中提到的,他哀叹13世纪蒙古人的暴动,不是因为暴动带来了死亡和痛苦,而是因为暴动摧毁了宋朝文化中最珍贵的成果——茶艺。我知道茶不是低等饮品。当它被变成一种仪式时,构建出能够以小见大才能的心灵,美在哪里?是在大事物之中,如同其他事物一样,终究都会消逝殆尽?还是在小事物之中,无心索取,却懂得将瞬间变成永恒?
  茶道,相同的动作和相同的品尝能够清晰明确地重复,达到简单、真实而又讲究的感觉,适合任何人,以很少的消费,就能变成有品味的贵族,因为茶是有钱人的饮品,同时也是穷人的饮品,故而茶道的特殊优点就在于,在荒诞的人生之路上为我们打开一道宁静而和谐的裂口。是的,万物皆空,迷失的灵魂为美而泣,人间琐事包皮围着我们,那么,还是品味茶之清香吧。四处一片寂静,听到外面飕飕的风声,看到微微作响、随风飘扬的秋叶,在温馨的阳光下安然熟睡的猫儿。呡茶一口,光阴便会升华。

  深刻思想之六
  在早餐时
  你看什么
  你读什么
  我就知道
  你是谁了
  每天吃早饭时,爸爸都会一边喝咖啡,一边看报纸。这其中包皮括各种报纸,实际上,像《世界报》、《费加罗报》、《解放报》都是他必读的,以及每周一次的《快报》、《回声》、《时代》周刊、《国际通讯》等这些杂志。不过我能感觉到,咖啡一杯,《世界报》一份,在珍贵的半个小时全身心投入到阅读当中,这是最令他惬意的事情了。为了能够利用上这半个小时,他不得不提早起床,因为他的时间表总是被排得满满的。但是每天早上,即使是昨晚只睡两个小时,第二天他依然会六点起床,一边读报,一边喝那香浓的咖啡。爸爸就这样每天不断雕凿塑造自我。所谓“雕凿塑造自我”是因为我认为每一次的过程都是一种新的构建,就好比是所有的一切在一夜之间全部幻化为灰烬,而到了第二天,一切又必须从零开始,如此可见,我们的生活不就是如此吗?在我们的世界当中:必须不停地反复构建我们的成人身份,这昙花一现的不稳定的而又极度脆弱的合成体,穿着绝望的伪装服,站在自己的镜子前面,述说着自欺的谎言。对爸爸来说,一份报纸和一杯咖啡就是让他转变为成功人士的魔杖,就跟将南瓜变成灰姑娘的四轮豪华马车的魔杖一样,注意了,他从中找到他的满足感:这是因为我从来也没见过他像在六点钟时钟响后,面前摆放一杯咖啡时那样淡定、那样轻松,殊不知,这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我们每个人都是要为虚假的一生买单的!面对危机,我们每个人都无法躲过,当我们的面具因此而掉落在地,真相大白的一瞬间是何等的可怕!看看阿尔登先生吧,这个住在七楼本书第二部分之七《身处美国南部联邦》中记载,阿尔登一家住五楼——译注的美食评论家,此刻他正等待着死神的来临。今天中午,妈妈购物完后像龙卷风般归来,她一踏进大门,就向幕后工作者们抛出这样一句话:“皮埃尔·阿尔登快过世了!”而幕后工作者是指宪法和我,所以说这场演出是失败的。头发有点散乱的妈妈显露出一副很失望的神态。当天晚上,当爸爸下班回家,妈妈立刻冲到他面前,向他宣布这个重大新闻。爸爸似乎很吃惊地问道:“心脏病?是这样吗?太快了吧?”
  我必须说的是,阿尔登先生是个真正的坏人,而爸爸,只是一个假扮一本正经大人的小孩子。不过阿尔登先生……这个头等坏人。当我说坏人时,我的意思并不是说心怀鬼胎、冷酷无情,或是专横暴虐的人,尽管这也确实有一点。不是,当我说“他是个真正的坏人”时,我的意思是说,一个如此否认自己身上善良一面的男人,在他活着的时候就已经仿佛是具尸体了。因为真正的坏人,毫无疑问,他们厌恶所有人,不光如此,他们尤其厌恶的是他们自己。当某个人厌恶自己时,您哪,您就没有和我一样的感觉吗?这使得他变成一个活死人,把坏情感和好情感一并麻痹,以此使自己不再体会到厌恶自己的那份恶心。
  皮埃尔·阿尔登,毫无疑问,他过去就是个真正的坏人。听说他是美食评论之父,是法国烹饪界的冠军。这一点都不会使我吃惊。如果你想听听我的看法的话,想想看吧,法国餐,多么可怜。这么多的天才厨师,这么多的烹调方法,这么多的材料来源,却做出如此油腻的食物,酱汁、肉馅、点心这些只会吃出个大肚皮的东西!毫无品味可言……就算不油腻,也是极其装模作样的:三根简单雕刻的红皮白萝卜,两只扇贝外加一份海藻冻,放在一个类似僧人用的盘子里,以及哭丧着脸的服务员,这不让人饿死才怪。周六,我们全家就是去这样的高档饭店,拿破仑饭店,为的是庆祝科隆布的生日。科隆布再次展示了她通常情况下的优雅:点了一道大菜,有栗子、羊排骨配上叫不上名的蔬菜,以及一份萨芭雍萨芭雍是除了提拉米苏之外,另一道意大利极为著名的甜点,是将蛋黄酱、奶油和马沙拉酒混合后,浇在各式水果上而闻名的典型宫廷甜点精品。其主要特征是酒香浓郁、恬静淡雅——译注配上柑曼怡甜酒柑曼怡甜酒由louisalexandremarnierlapostolle于1880年所创。是将加勒比海野生柑橘与法国陈年白兰地混合,经过陈化后酿制而成。口感甚为清爽,瓶身造型独特——译注(可怕之极)。知道萨芭雍吧,这是法国烹饪的象征:名义上是一道清淡的点心,可是随便哪个人吃了都会被撑死。我呢,我没有点前菜(我对科隆布说我有厌食症的评语不予理睬),直接点了一道63欧元的咖喱鲱鲤(垫在鱼下面的是意大利瓜和胡萝卜)。接着,又在菜谱里找到一道34欧元、还不算难吃的甜点:苦巧克力松糕。告诉您:就这价格,我宁可在麦当劳订一年的汉堡包皮。同样都是没品味,不过起码不会自封为高档菜系。我甚至对饭店和桌子的装潢都没过分渲染。当法国人想与有着紫红色帷幔以及富丽堂皇镀金的“皇家帝国”传统装饰风格划清界限时,他们便会采用医院风格,我们坐的椅子是勒·柯布西耶勒·柯布西耶(1887-1965)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能够将时尚的滚动元素与粗略、精致等因子进行完美的结合,擅长运用几何图形等图样,从而带来栩栩如生的视觉效果——译注风格(妈妈说是“柯布”),我们用的餐盘是白色的、呈几何形状的苏维埃官僚风格,我们在洗手间擦手用的圈毛干巾薄得根本不能吸水。

  要知道,既高雅又简易可并非如此啊。“你到底想吃什么呢?”科隆布问我,看起来很恼火的样子,只是因为我没能吃完第一片鲱鲤。我没回答她。因为我不知道。毕竟我还只是个孩子。不过在漫画中,书中人物似乎吃得不太一样。看起来好像很简单、很考究、很节制、很是美味。吃起来似乎在欣赏一幅美丽的画作,又似乎是在优秀的合唱团里歌唱一般。既不会太多,也不会感到不够,而是很适中,就是不多不少正好的意思。也可能是我全然不对;不过法国菜,我倒真是感到既老土又很花哨,而日本菜似乎……嗯,没错,既不年轻也不年老,而是永恒与神奇的。
  简而言之,阿尔登先生过世了。我在想,他在早上的时候,为了真正进入坏人的角色,他到底做了些什么。或许是一边喝咖啡,一边看对手的文章,或者是吃上一顿包皮括有热狗和炸薯条的美式早餐。我们在早上的时候做了些什么呢?爸爸一边看报纸一边喝咖啡;妈妈一边喝咖啡一边翻目录;科隆布一边喝咖啡一边听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我呢,我一边喝巧克力饮品一边看漫画。现在这个时候,我正在看谷口的漫画,这位天才教会了我许多跟人类有关的事情。
  昨天,我问妈妈是否可以喝上一杯茶,奶奶早餐的时候喝红茶,是掺有柠檬的香茶。我虽然觉得这不会好喝,不过看起来也比咖啡好多了,要知道,咖啡可是坏人的饮料哦。昨天晚上在餐馆吃饭的时候,妈妈叫了一杯茉莉花茶,她还让我尝了一口。我觉得真是棒极了,“自我”极了,今天早上,我说这是从今以后早餐上我的唯一饮品。妈妈奇怪地看着我(昏昏欲睡的神情),接着说道,“好的,我的小宝贝,你现在真是长大了。”
  茶品与漫画对抗咖啡与报纸:优雅与神奇的魔力对抗成人权力游戏中可悲的侵略性。
或许您还会喜欢:
悬崖上的谋杀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0
摘要:博比·琼斯把球放在球座上,击球前球杆简单地轻摆一下,然后慢慢收回球杆,接着以闪电般的速度向下一击。在五号铁头球棒的随便一击下,球会呼啸腾起,越过障碍,又直又准地落到球场的第十四穴处吗?不,远非如此,结果太糟了,球掠过地面,稳稳地陷入了障碍坑洼。没有热心的观众发出沮丧的哼哼声,惟一的目击者也显得一点不吃惊。 [点击阅读]
悬崖山庄奇案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我觉得,英国南部没有哪个滨海小镇有圣卢那么令人流连忘返,因此,人们称它为“水城皇后”真是再恰当也没有了。到了这里,游客便会自然而然地想起维埃拉(译注:法国东南部及意大利西北部的海滨地区,濒临地中海,以风光旖旎著称)。在我的印象里,康沃尔郡的海岸正像法国南方的海滨一样迷人。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我的朋友赫尔克里-波洛。他听了以后说:“昨天餐车里的那份菜单上就是这么说的,我的朋友,所以这并非你的创见。 [点击阅读]
悲惨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65 人气:0
摘要:米里哀先生是法国南部的地区狄涅的主教。他是个七十五岁的老人,原出身于贵族,法国大革命后破落了。他学问渊博,生活俭朴,好善乐施。他把每年从zheng府那里领得的一万五千法郎薪俸,都捐献给当地的慈善事业。被人们称为卞福汝(意为“欢迎”)主教。米里哀先生认为自己活在世上“不是为了自己的生命,而是来保护世人心灵的”。 [点击阅读]
惊险的浪漫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帕金顿先生与太太吵了几句,气呼呼地戴上帽子,把门一摔,离家去赶八点四十五分的火车,到市里去上班。帕金顿太太依旧坐在早餐桌前。她的脸涨得通红,紧咬着嘴唇,要不是最后愤怒代替了委屈,她早就哭出来了。“我不会再忍下去了,”帕金顿太太说,“我不会再忍下去了!”她继续想了一会儿,又喃喃道:“那个放荡女人,狡猾卑鄙的狐狸精!乔治怎么会这么傻呢!”愤怒逐渐平息了,悲伤和委屈的感觉又涌上心头。 [点击阅读]
惹我你就死定了
作者:佚名
章节:139 人气:0
摘要:“喂,你去见男朋友,我干嘛要跟着啊?”“嘻嘻,我和宗浩说好了,要带你去见他的啊^o^”晕~-_-^,这么闷热的天,本来就够闹心的了,还要去给朋友当电灯泡,可怜芳龄十八的我啊,这些年都干嘛了?我好想有个男人啊,做梦都想…“朴宗浩有什么呀?他是公高的吧?公高那帮小子太危险了,你离他们远点儿。 [点击阅读]
愁容童子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母亲送给古义人一块地皮。在古义人的记忆里,幼少年时期,那里曾耸立着参天的辽杨。最初提起这个话头,是母亲年愈九旬、头脑还清晰的那阵子。在那之前,古义人几年回去一次,母亲九十岁以后,便大致每年都要回到四国那个森林中的山谷。准确的时期已经记不清了,就季节而言,应该是五月中旬的事。“年岁大了,身上也就有老人的气味了。”母亲从大开着的门窗向对岸望去。 [点击阅读]
愤怒的葡萄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具结释放的汤姆·约德和因对圣灵产生怀疑而不再做牧师的凯绥结伴,回到了被垄断资本与严重干旱吞食了的家乡。他们和约德一家挤进一辆破卡车,各自抱着美好的幻想向“黄金西部”进发。一路上,他们受尽折磨与欺凌,有的死去,有的中途离散。 [点击阅读]
我在暧昧的日本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一)回顾我的文学生涯,从早期的写作起,我就把小说的舞台放在了位于日本列岛之一的四国岛中央、紧邻四国山脉分水岭北侧深邃的森林山谷里的那个小村落。我从生养我的村庄开始写起,最初,只能说是年轻作家头脑中的预感机能在起作用,我完全没有预料到这将会成为自己小说中一个大系列的一部分。这就是那篇题为《饲育》的短篇小说。 [点击阅读]
我弥留之际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0
摘要:朱厄尔和我从地里走出来,在小路上走成单行。虽然我在他前面十五英尺,但是不管谁从棉花房里看我们,都可以看到朱厄尔那顶破旧的草帽比我那顶足足高出一个脑袋。小路笔直,像根铅垂线,被人的脚踩得光溜溜的,让七月的太阳一烤,硬得像砖。小路夹在一行行碧绿的中耕过的棉花当中,一直通到棉花地当中的棉花房,在那儿拐弯,以四个柔和的直角绕棉花房一周,又继续穿过棉花地,那也是脚踩出来的,很直,但是一点点看不清了。 [点击阅读]
我是猫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夏目漱石,日本近代作家,生于江户的牛迂马场下横町(今东京都新宿区喜久井町)一个小吏家庭,是家中末子。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代表作有《过了春分时节》《行人》《心》三部曲。 [点击阅读]
我的名字叫红
作者:佚名
章节:58 人气:0
摘要:如今我已是一个死人,成了一具躺在井底的死尸。尽管我已经死了很久,心脏也早已停止了跳动,但除了那个卑鄙的凶手之外没人知道我发生了什么事。而他,那个混蛋,则听了听我是否还有呼吸,摸了摸我的脉搏以确信他是否已把我干掉,之后又朝我的肚子踹了一脚,把我扛到井边,搬起我的身子扔了下去。往下落时,我先前被他用石头砸烂了的脑袋摔裂开来;我的脸、我的额头和脸颊全都挤烂没了;我全身的骨头都散架了,满嘴都是鲜血。 [点击阅读]
我的爸爸是吸血鬼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0
摘要:序幕那是萨瓦纳的一个凉爽春夜,我的母亲走在石子路上,木屐像马蹄似的敲得鹅卵石哒哒响。她穿过一片盛开的杜鹃,再穿过铁兰掩映下的小橡树丛,来到一片绿色空地,边上有一个咖啡馆。我父亲在铁桌旁的一张凳子上坐着,桌上摊了两个棋盘,父亲出了一个车,仰头瞥见了我母亲,手不小心碰到了一个兵,棋子倒在桌面,滑下来,滚到一旁的走道上去了。母亲弯下身子,捡起棋子交还给他。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