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纯真年代 - 第30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当晚,阿切尔从楼上下来吃饭,发现客厅里空无一人。
  只有他和梅单独用餐,自曼森·明戈特太太生了病,所有的家庭约会都推迟了。由于梅比他严守时刻,她没有先他来到,使他有些意外。他知道她在家里,他穿衣服的时候听见了她在自己房间里走动的声音;他心里纳闷,不知什么事情耽搁了她。
  他已渐渐养成细心推测这些琐事的习惯,作为一种手段来约束自己的思绪,从而面对现实。有时候他觉得仿佛发现了他岳父关注琐事的奥秘,也许就连韦兰先生很久以前也有过消遣与幻想,因而构想出一大堆家务事以抵御其诱惑。
  梅露面的时候他觉得她好像很疲惫。她穿上了那件低领、紧腰的餐服,按明戈特家的礼数,这是在最不拘礼节的场合的着装。她还把金色的头发做成平时那种层层盘卷的样式,她的脸色显得很苍白,几乎没有了光泽。然而她依然对他流露着平日的温存,她的蓝眼睛依然像前一天那样闪耀着光彩。
  “你怎么啦,亲爱的?”她问。“我在外婆家等你,可只有埃伦一个人到了。她说让你在路上下了车,因为你急着要去办公事。没出什么事吧?”
  “只是有几封信我原先忘记了,想在晚饭前发出去。”
  “噢——”停了一会儿她又说,“我很遗憾你没去外婆家——除非那几封信很紧急。”
  “是很紧急,”他回答说,对她的寻根刨底有些意外。“另外,我不明白干吗非得到你外祖母家去,我又不知道你在那儿。”
  她转过身,走到壁炉上方那面镜子跟前,站在那里,举起长长的手臂紧一紧从她缠结的头发中滑落下来的一缕鬈发。阿切尔觉得她神态有点呆滞倦怠,他心中纳闷,他们单调至极的生活是否也对她造成了压力。这时,他想起早上他离家时,她在楼上大声对他说要在外婆家等他,这样他们可以一起坐车回家,他高高兴兴地喊了声“好的”。可是后来,由于关注其他事情,他却忘掉了自己的允诺。此刻他深感内疚,同时也有些光火:为了这样一点疏忽也记恨他,而他们结婚已经快两年了。他讨厌永远生活在那种不冷不热的蜜月之中——感情的热度已经消退,却依然维持那些苛刻要求。假如梅公开说出她的伤心事(他猜她有许多),他本来可以用笑声将其驱散的,然而她却养成了习惯,将假想的痛苦掩藏在斯巴达式的微笑背后。
  为了掩饰个人的烦恼,他询问她外婆的病情如何,她回答说明戈特太太仍然在慢慢好转,不过有关博福特夫妇的最新消息却令她十分不安。
  “什么消息?”
  “好像他们还要留在纽约,我想他是打算从事保险业还是什么的。他们在寻找一座小住宅。”
  这事无疑是十分荒谬的。他们进餐厅吃饭,饭问他们的交谈转入平时那种有限的范围,不过阿切尔注意到妻子压根儿没提奥兰斯卡夫人的事,也不提老凯瑟琳对她的接待。他为此谢天谢地,但却朦胧感到有点不祥之兆。
  他们上楼到图书室喝咖啡。阿切尔点上一支雪茄,取下一卷米歇勒的书。过去,梅一见他拿起诗集就让他大声朗读,自她表现出这一爱好之后,他晚上便开始读历史书了。不是他不喜欢自己的嗓音,而是因为他老是能够预见到她发表的评论。在他们订婚后的那些日子,她(像他现在认识到的)仅仅重复他对她讲过的东西,可自从他停止向她提供意见之后,她便试着提出自己的看法,其结果使他对所评作品的欣赏遭到破坏。
  她见他选了本历史书,便拿起她的针线筐,把扶手椅拉到那盏罩着绿色灯罩的台灯跟前,打开了她正在为他的沙发刺绣的靠垫。她并非巧手针黹的女子,她那双能干的大手天生是从事骑马、划船等户外活动的;不过,既然别人的妻子都为丈夫绣靠垫,她也不想忽略表现她忠诚的这一枝节。
  她选的位置使阿切尔一抬眼睛就能看见她俯身在绣花架上,看见她挽到胳膊肘的衣袖顺着结实滚圆的前臂溜了下来。她左手上那颗订婚蓝宝石在那枚阔面结婚金戒指上方熠熠生辉,她的右手则迟缓费力地刺着绣花布。她这样子坐着,灯光直射她那明净的额头。他暗自沮丧地想,藏在它里面的想法他永远都会一清二楚,在未来的全部岁月中,她决不会有意想不到的情绪——新奇的想法。感情的脆弱、冷酷或激动——让他感到意外。她的诗意与浪漫已经在他们短暂的求爱过程中消耗殆尽——机能因需求的消逝而枯竭。如今她不过是在逐渐成熟,渐渐变成她母亲的翻版而已,而且还神秘兮兮地企图通过这一过程,也把他变成一位韦兰先生。他放下书本,烦躁地站了起来。她立即抬起头。

  “怎么啦?”
  “这屋子很闷,我需要点空气。”
  他曾经坚持图书室的窗帘应装在竿上来回地拉,便于在晚上拉上,而不是钉在镀金檐板上,用环箍住不能动,像客厅里那样。他把窗帘拖过来,推起吊窗,探身到冰冷的黑夜中。仅仅是不看着坐在他桌旁灯下的梅,看一看别的住宅、屋顶、烟囱,感受到除了自己还有另外的生命,除了纽约还有另外的城市,除了自己的天地还有整整一个世界——仅此一点就使他头脑清醒,呼吸舒畅起来。
  他把头伸到黑暗中呆了几分钟后,只听她说:“纽兰!快关上窗子。你要找死呀。”
  他拉下吊窗,转过身来。“找死!”他重复道,心里仿佛在说:“可我已经找到了,我现在就是死人——已经死了好几个月好几个月了。”
  猛然间,对这个词的玩味使他产生了一个疯狂的念头:假若是她死了又会怎样?假若她快要死了——不久就死——从而使他获得自由!站在这间熟悉的、暖融融的屋子里看着她,盼望她死,这种感觉是那样地奇怪、诱人,那样不可抗拒,以致使他没有立刻想到它的凶残。他仅仅觉得那种侥幸可以给他病态的灵魂以新的依托。是的,梅有可能死——好多人死了:好多像她一样年轻、健康的人。她有可能死去,从而突然使他获得自由。
  她抬头瞥了他一眼,从她睁大的眼睛里他看出自己的目光一定有点奇怪。
  “纽兰!你病了吗?”
  他摇摇头,朝他的扶手椅走去。她又俯身她的刺绣,他路过她身边时,一只手放在她头上。“可怜的梅!”他说。
  “可怜?可怜什么!”她勉强笑了笑重复说。
  “因为只要我开窗子就会让你担心啊,”他回答道,也笑了起来。
  她一时没有作声,过了一会儿,她头也不抬,十分缓慢地说:“只要你高兴,我就决不会担心。”
  “啊,亲爱的;除非我把窗子全打开,否则我永远不会高兴的。”
  “在这样的天气里?”她争辩道。他叹了口气,埋头去读他的书。
  六七天过去了,阿切尔压根没听到奥兰斯卡夫人的消息。他渐渐明白,家里任何人都不会当着他的面提她的名字。他也不想见她,当她在老凯瑟琳置于保护之下的床前时,去见她几乎是不可能的。由于情况不明,阿切尔只好听天由命,在思想深处的某个地方,怀着当他从图书室的窗口探身到冰冷的黑暗时所产生的那个主意。靠这股力量的支持,他不动声色地安心等待着。
  后来,有一天梅告诉他,曼森·明戈特太太要见他。这个要求丝毫不令人意外,因为老夫人身体不断好转,而且她一向公开承认,孙女婿中她最喜欢的就是阿切尔。梅传达这一消息时显然很高兴:她为丈夫得到老凯瑟琳的赏识而感到自豪。
  片刻踌躇之后,阿切尔义不容辞地说:“好吧。下午我们一起去好吗?”
  妻子面露喜色,不过她马上又回答说:“唔,最好还是你一个人去,外婆不高兴老见到同一些人。”
  拉响明戈特老太太的门铃时,阿切尔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他巴不得一个人来,因为他肯定这次拜访会为他提供机会,私下跟奥兰斯卡夫人说句话。他早就下定决心等待这一机会自然而然地出现。现在,它来了。他站到了门阶上,在门的后面,在紧挨门厅那间挂着黄锦缎的屋子的门帘后面,她肯定正等着他。片刻之间他就会见到她,并且能够在她领他去病人房间之前跟她说上几句话。

  他只想问一个问题,问清之后,他的行动方针也就明确了。他想问的仅仅是她回华盛顿的日期,而这个问题她几乎不可能拒绝回答。
  然而,在那间黄色起居室里等着的却是那位混血女佣,她那洁白发亮的牙齿像钢琴键盘。她推开拉门,把他引到老凯瑟琳面前。
  老太太坐在床边一张像王座似的硕大的扶手椅里。她身旁有一张红木茶几,上面摆着一盏铸铜台灯,雕花的球形灯泡上面罩一顶纸制的绿色灯罩以求和谐。附近没有一本书或一张报纸,也没有任何女性消遣物的形迹:交谈一向是明戈特太太惟一的追求,她根本不屑假装对刺绣有什么兴趣。
  阿切尔发现中风没有在她脸上留下些微扭曲的痕迹。她仅仅面色苍白了些,脂肪褶皱的颜色深了些。她戴着一顶带回槽的头巾帽,由位于双下巴中间的一个硬蝶结系住,一块细布手帕横搭在她那波浪滚滚的紫睡袍上,那神态很像她自己的一位精明善良的老祖宗。她面对餐桌上的美味可能太没节制了。
  她那双小手像宠物般依偎在大腿的凹陷里,她伸出来一只,对女佣喊道:“别人谁也不让进来。要是我的女儿们来了,就说我在睡觉。”
  女佣下去了,老夫人朝外孙女婿转过脸来。
  “亲爱的,我是不是非常难看?”她快活地问,一面伸手去摸遥不可及的胸膛上的布褶。“女儿们对我说,我这把年纪已经无所谓了——好像越难掩盖反倒越不怕丑了!”
  “亲爱的,你比任何时候都更漂亮了!”阿切尔以同样的口吻说。她把头一仰,大笑起来。
  “哎,不过还是赶不上埃伦漂亮啊!”她冷不了地脱口说,一面对他敌意地眨着眼睛。没等他回话,她又补充说:“那天你坐车从码头送她来的时候,她是不是漂亮极了?”
  他放声笑了起来。她接着说:“是不是因为你这样对她讲了,所以她才一定要在路上把你赶下去?在我年轻的时候,小伙子是从不丢下漂亮女子的,除非迫不得已!”她又是一阵咯咯的笑声,接着又停住,几乎是抱怨地说:“她没嫁给你,真是太可惜了,我一直这样对她说。若是那样,也免得我眼下这样牵肠挂肚了。可是,有谁想过不让祖母挂心呢?”
  阿切尔心中纳闷,她是不是因为生病脑子糊涂了。但她突然大声地说:“咳,不管怎样,事情总算解决了:她将跟我呆在一起,家里人说什么我才不管呢!那天她到这里还不到5分钟,我就想跪下求她留下来了。在过去的20年中,我一直没弄清问题的症结呀!”
  阿切尔默不作声地听着,她接着说:“你肯定知道,他们一直在劝我:洛弗尔,还有莱特布赖,奥古斯塔·韦兰,以及其他所有的人,都一直在劝我不要让步,要断绝对她的贴补,直到让她认识到,回到奥兰斯基身边是她的职责。那个秘书还是什么人来的时候,他们以为已经说服了我。他带来了最新的提议,我承认那些条件很慷慨。可归根到底,婚姻是婚姻,钱财是钱财——各有各的用途……我当时不知怎么回答才好——”她突然停下来,深深吸了口气,仿佛说话变得很吃力。“可当时我把眼睛对着她说:‘你这只可爱的小鸟!再把你关到那个笼子里去吗?绝对不行!’现在定下来了。她将呆在这儿,侍候她的祖母——只要她还有个祖母可侍候。这算不上愉快的前景,但她不在乎。当然,我已经嘱咐莱特布赖,她要得到一份适当的补贴。”
  年轻人异常兴奋地听着她讲,但脑子里却一片混乱,说不清这个消息带给自己的是喜还是忧。他已经毅然决然地确定了自己的行动方针,一时竟无法调整他的思路。然而渐渐地,他意识到他的困难将会推延,机会却会奇迹般地出现,心头不觉美滋滋的。如果埃伦已经同意过来跟祖母一起生活,那必然是因为她认识到放弃他是根本不可能的。这就是她对那天他最后请求的回答:如果她不肯采取他迫切要求的极端步骤,那么,她终于屈从了折衷的办法。他又陷入那种不期而至的欣慰之中:一位准备孤注一掷的男人却突然尝到了化险为夷的甜头。

  “她不回去了——根本不可能回去了!”他大声说。
  “啊,亲爱的,我一直就知道你是站在她一边的,正因为如此,我今天才把你叫来;也正是为此,当你那位美丽的妻子提出跟你一起来时,我才对她说:‘不,亲爱的,我极想见见纽兰,我不想让任何人分享我们的快活。’因为,听我说,亲爱的——”她把头尽量往后仰,达到下颏所能支撑的最大限度,然后直视着他的眼睛说:“你瞧,我们还要进行战斗呢。家里人不想让她留在这儿,他们会说是因为我生病了,因为我是个病弱的老妇人,她才说服了我。我还没有完全康复,还不能一个接一个地跟他们斗,你必须替我干。”
  “我?”他张口结舌地说。
  “是你。有何不可?”她突然反问道,两只圆瞪的眼睛忽然变得像小刀子一样锋利。她的一只手从椅子扶手上滑落下来,一把像鸟爪般苍白的小指甲落在他手上。“有何不可呢?”她重复地追问道。
  阿切尔在她注视之下恢复了自制。
  “咳,我不顶用——我太无足轻重了。”
  “可你是莱特布赖的合伙人,对不对?你必须借助莱特布赖对他们施加影响,除非你有别的理由,”她坚持说。
  “哎,亲爱的,我支持你的主张,你不用我帮忙就能对付他们。不过,只要你需要,就能得到我的帮助,”他安慰她说。
  “这样一来,我们就安全了!”她叹口气说。她一面把头倚在靠垫中间,一面露出老谋深算的笑容补充说:“我早就知道你会支持我们的,因为他们说起回到丈夫身边是她的本分时,从来没引述过你的话。”
  面对她吓人的锐利眼光,他不免有点畏惧,他很想问一句:“梅呢——他们引述她的话了吗?”但他以为还是转换一下话题更保险。
  “奥兰斯卡夫人呢?我什么时候去见她?”他说。
  老夫人又咯咯笑了一阵,揉了揉眼皮,诡秘地打了一番手势。“今天不行,一次只见一人。奥兰斯卡夫人出去了。”
  他一阵脸红,感到有些失望。她接着说:“她出去了,孩子。坐我的马车去看里吉纳·博福特了。”
  她停了一会儿,等待这一消息产生效果。“她已经把我征服到这种地步了。她到这儿第二天,就戴上最好的帽子,十分冷静地对我说要去看里吉纳·博福特。
  ‘我不认识她,她是什么人?’我说。‘她是你的侄孙女,一位很不幸的女人,’她说。‘她是坏蛋的妻子,’我说。‘噢,’她说,‘那我也是,可我的家人都想让我回到他身边去。’咳,这下把我击败了,于是我让她去了。终于有一天,她说雨下得很大,没法步行出门,要我借给她马车。我问她干什么去,她说,去看里吉纳堂姐——还堂姐呢!哎,亲爱的,我朝窗外望了望,一滴雨都没下;不过我理解她,让她用了马车……毕竟,里吉纳得算个勇敢的女人,她也是。而我一贯最最喜欢勇气。”
  阿切尔弯下腰,紧紧用唇吻了吻仍然搁在他手上的那只小手。
  “嗯——嗯!你当是在吻谁的手呢,年轻人?是你妻子的吧,我希望?”老夫人立即装着发出尖叫声。当他起身告辞的时候,她在他身后喊道:“向她转达外婆的爱;可最好一点也别讲我们谈的事。”
或许您还会喜欢:
名人传
作者:佚名
章节:55 人气:0
摘要:《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又称三大英雄传。《贝多芬传》:贝多芬出生于贫寒的家庭,父亲是歌剧演员,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是个女仆。贝多芬本人相貌丑陋,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贝多芬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当大风琴手。十七岁丧母,他独自一人承担着两个兄弟的教育的责任。1792年11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 [点击阅读]
吸血鬼德古拉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东欧,一四六二年自从她的王子骑马出征后,伊丽莎白王妃每晚都被血腥恐怖的恶梦折磨。每一夜,王妃会尽可能保持清醒;然而等她再也撑不住而合眼睡去后,她很快便会发现自己徘徊在死尸遍野、处处断肢残臂的梦魇中。她又尽力不去看那些伤兵的脸——然而,又一次,她被迫看到其中一人。永远是他那张伤痕累累的囚犯的脸,然后伊丽莎白便在尖叫声中醒来。 [点击阅读]
呼吸秋千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我所有的东西都带在身边。换句话说:属于我的一切都与我如影随行。当时我把所有的家当都带上了。说是我的,其实它们原先并不属于我。它们要么是改装过的,要么是别人的。猪皮行李箱是以前装留声机用的。薄大衣是父亲的。领口镶着丝绒滚边的洋气大衣是祖父的。灯笼裤是埃德温叔叔的。皮绑腿是邻居卡尔普先生的。绿羊毛手套是费妮姑姑的。只有酒红色的真丝围巾和小收纳包皮是我自己的,是前一年圣诞节收到的礼物。 [点击阅读]
呼啸山庄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0
摘要:夏洛蒂和传记作者告诉我们,爱米丽生性*独立、豁达、纯真、刚毅、热情而又内向。她颇有男儿气概,酷爱自己生长其间的荒原,平素在离群索居中,除去手足情谊,最喜与大自然为友,从她的诗和一生行为,都可见她天人合一宇宙观与人生观的表现,有人因此而将她视为神秘主义者。 [点击阅读]
命案目睹记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在月台上,麦克吉利克蒂太太跟着那个替她担箱子的脚夫气喘吁吁地走着。她这人又矮又胖;那个脚夫很高,从容不迫,大踏步,只顾往前走。不但如此,麦克吉利克蒂太太还有大包小包的东西,非常累赘。那是一整天采购的圣诞礼物。因此,他们两个人的竟走速度是非常悬殊的。那个脚夫在月台尽头转弯的时候,麦克吉利克蒂太太仍在月台上一直往前赶呢。当时第一号月台上的人不挤,本来没什么不对。 [点击阅读]
哑证人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埃米莉-阿伦德尔——小绿房子的女主人。威廉明娜-劳森(明尼)——阿伦德尔小姐的随身女侍。贝拉-比格斯——阿伦德尔小姐的外甥女,塔尼奥斯夫人。雅各布-塔尼奥斯医生——贝拉的丈夫。特里萨-阿伦德尔——阿伦德尔小姐的侄女。查尔斯-阿伦德尔——阿伦德尔小姐的侄子。约翰-莱弗顿-阿伦德尔——阿伦德尔小姐的父亲(已去世)。卡罗琳-皮博迪——阿伦德尔小姐的女友。雷克斯-唐纳森医生——特里萨的未婚夫。 [点击阅读]
哭泣的遗骨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初、高中的同班同学——现在长门市市政府下属的社会教育科工作的古川麻里那儿得知了这一消息。麻里在电话里说:“哎,我是昨天在赤崎神社的南条舞蹈节上突然遇到她的,她好像在白谷宾馆上班呢。”关于南条舞蹈的来历,有这么一段典故,据说战国时期,吉川元春将军在伯老的羽衣石城攻打南条元续时,吉川让手下的土兵数十人装扮成跳舞的混进城,顺利击败了南条军。 [点击阅读]
喧哗与骚动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威廉·福克纳(WilliamFaulkner,1897-1962)是美国现代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出生在南方一个没落的庄园主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参加过加拿大皇家空军。复员后,上了一年大学,以后做过各种工作,同时业余从事写作。他最早的两本小说是当时流行的文学潮流影响下的作品,本身没有太多的特点。 [点击阅读]
嘉利妹妹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0
摘要:当嘉洛林.米贝登上下午开往芝加哥的火车时,她的全部行装包皮括一个小箱子,一个廉价的仿鳄鱼皮挎包皮,一小纸盒午餐和一个黄皮弹簧钱包皮,里面装着她的车票,一张写有她姐姐在凡.布仑街地址的小纸条,还有四块现钱.那是!”889年8月.她才!”8岁,聪明,胆怯,由于无知和年轻,充满着种种幻想.尽管她在离家时依依不舍,家乡可没有什么好处让她难以割舍. [点击阅读]
四大魔头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我曾经遇见过以渡过海峡为乐的人,他们心平气和地坐在甲板的凳子上,船到港口时,他们静静地等船泊好,然后,不慌不忙地收好东西上岸。我这个人就做不到这样。从上船那一刹那开始,我就觉得时间太短,没有办法定下心来做事。我把我的手提箱移来移去。如果我下去饮食部用餐,我总是囫囵吞枣,生怕我在下面时,轮船忽地就到达了。我这种心理也许是战争时假期短暂的后遗症。 [点击阅读]
回忆录系列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银色马一天早晨,我们一起用早餐,福尔摩斯说道:“华生,恐怕我只好去一次了。”“去一次?!上哪儿?”“到达特穆尔,去金斯皮兰。”我听了并不惊奇。老实说,我本来感到奇怪的是,目前在英国各地到处都在谈论着一件离奇古怪的案件,可是福尔摩斯却没有过问。他整日里紧皱双眉,低头沉思,在屋内走来走去,装上一斗又一斗的烈性烟叶,吸个没完,对我提出的问题和议论,完全置之不理。 [点击阅读]
园丁集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1仆人请对您的仆人开恩吧,我的女王!女王集会已经开过,我的仆人们都走了。你为什么来得这么晚呢?仆人您同别人谈过以后,就是我的时间了。我来问有什么剩余的工作,好让您的最末一个仆人去做。女王在这么晚的时间你还想做什么呢?仆人让我做您花园里的园丁吧。女王这是什么傻想头呢?仆人我要搁下别的工作。我把我的剑矛扔在尘土里。不要差遣我去遥远的宫廷;不要命令我做新的征讨。只求您让我做花园里的园丁。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