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出梁庄记 - 第三章 南阳——【房檐滴水窝窝照(5)】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在眼镜厂干了十年,厂倒闭了才到居委会的。我当时被市里评为“先进青年”“市劳模”,我那时候的证书很多,有一箱子。当时叫我当厂长,我不当,那时候贷款太多,谁有本事当那个破家啊?
  粗枝大叶的梅香,连自己哪一年到南阳的都记不清-
  我好像是1991年来的南阳,忘了。来一直就在哥家,做饭,接送曼曼上学,1994年结婚。都是大哥一手办的。你那个老大哥是南阳边的,也是乡下,就是离南阳近些。也是穷得很,去了啥也没有。我记得闺女满月时,二哥开着偏三轮去接我挪窝。偏三轮能拉货,多用。开着那个偏三轮,还回过梁庄,回过还不止一次。俺们结婚后,先开饭店,没开成,然后卖菜,也没卖多长时间。后来,又卖塑料用品,到处打游击,干过的活多得很。刚好又认识三轮厂的人,就赊一个三轮车。给人家一半的钱,那时候四千多块钱。三轮开有十来年,才开始不挂牌子,1996年开始要挂牌,只有城市户口才给办各种证件,驾驶证、运营证、行车证。没有城市户口不让开车。俺们就打游击,一会儿被抓了,一会儿要逃,天天提心吊胆。
  我成天说,咋农村户口恁倒霉,开个三轮都要抓。后来看不是办法,就拿梅兰姐的户口办一个证。钱一交,手续都办出来,还得找熟人,还是贤生哥找哩熟人,最后才算顺利开起三轮。后来看三轮车不行,都是出租车了,你还在开三轮,累得不行,赚钱也不多。2008年我下决心去考个汽车驾证,2008年底开始开出租车,我和小孩的爸轮流开。我自己的车,一天都没有闲的时候。舍不得,都是钱。
  这几个姊妹中,梅花的日子过得最不好,她的相貌变化也很大。原来的圆脸变成了瘦长脸,身体却有些肥胖,是一个常年辛劳、还在为基本的生活而操心的疲惫的女人。她的家离南阳有三十里地。她在离贤义村子不远处的村庄租了一间房,每天和丈夫开着大一点的三轮车,卖菜卖水果,什么时令蔬菜、水果下来卖什么,没有固定摊位。在南阳,她没有自己的房子,她的一双儿女留在老家,跟着爷爷奶奶。
  这个家庭最小的儿子贤仁刚从吴镇回来。他在吴镇的超市租一个专柜,专卖皮鞋。贤仁在穰县七个乡镇都设有专柜,生意不错,他也不忙,开着他的面包皮车,进货送货,顺便在各个店巡视,月末和超市结账。贤仁穿的白T恤、短裤和皮鞋,都明显是品牌货。
  说起当年他来南阳,贤仁对大哥贤生也略有不满:“反正跟着他们,没有赚一分钱,出来自己干,才开始挣钱。”他十五岁就到南阳,一直在贤生的店里帮忙,只干活不给钱。二十岁以后,开始对这一状况不满,和大哥大嫂发生了严重冲突。贤仁结婚,没有告诉他们的大哥,新娘接在二哥家里。为这件事,二婶心里生气好多年。但在后来的谈话中,发觉他们更多的是对大嫂有些不满,“说的可好,实际不行”。在都成家立业之后,兄弟之间又和解了,相互之间也有许多秘密共享。
或许您还会喜欢:
刻下来的幸福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第一章上海最近的天气变化得很厉害,昨天我还穿着短袖的白色T恤,今天我就又裹起黑色的长风衣了。我骑着单车穿行在人迹稀少的上大校园里,上大里面90%的学生都是上海人,一到放假的时候走得人去楼空,每次我在周末的时候都会觉得没有比这里更适合拍鬼片的地方了。今天在下雨,雨从头顶上笼罩下来,不是很大,却让人觉得伤感。 [点击阅读]
围城
作者:钱钟书
章节:13 人气:0
摘要: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是不敢来评的,只记录一些感受罢了。注:较长,请选择性*阅读。吃葡萄的人八年前,我上高三,正在为高考没日没夜的做模拟试题。前一天做完的卷子,第二天上课时语文老师会讲其中的一两道试题。某天他讲了一道阅读理解题,题目是:有两种人吃葡萄的人,第一种人从每串里最好的开始吃,每吃一颗就是所剩的葡萄里最好的一颗;第二种人从每串里最坏的开始吃,每吃一颗就是所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一颗, [点击阅读]
坚硬如水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1以革命的名义等我死过之后,安静下来,我会重新思考我的一生,言论、行为和我行走的姿势及对那鸡屎狗粪的爱情的破解。那儿是一片温柔之乡,是思考的上好去处。思考在那儿如柳絮飘落样轻柔美丽,灿若桃花。可眼下,他们以革命的名义,已经把执行枪决的枪口对准了我和红梅的后脑。死亡卡住了我思考的咽喉,我只能雄赳赳,赴刑场,迎着枪弹去;气昂昂,笑生死,跨过阴阳桥。临刑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无所愁。 [点击阅读]
无水之城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大风来时,河阳城一派肃穆。还不到下午五点,大街上早已人去巷空。学生们下午就没敢上学,全都躲在家里。机关单位这天放假,但日历上这天并不是法定节假日。就连一向生意兴隆,车间日夜不停转的河化集团,这一天也出奇的静了下来。乱石河滩西边,十丈长的明长城废墟上,两只老鹰惊魂不定地乱叫。它们叫了整整一天,嗓子都破了,嘶哑的叫声凄厉地划破河滩上面那一片死亡的气息,破碎在河阳城上空。 [点击阅读]
李家庄的变迁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1李家庄有座龙王庙,看庙的叫"老宋"。老宋原来也有名字,可是因为他的年纪老,谁也不提他的名字;又因为他的地位低,谁也不加什么称呼,不论白胡老汉,不论才会说话的小孩,大家一致都叫他"老宋"。抗战以前的八九年,这龙王庙也办祭祀,也算村公所;修德堂东家李如珍也是村长也是社首,因此老宋也有两份差--是村警也是庙管。庙里挂着一口钟,老宋最喜欢听见钟响。 [点击阅读]
沙僧日记2 盛开的师傅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上个日记本写到:我们师徒五个历尽千辛万苦、千山万水、千磨万难、千妖百怪、千娇百媚,终于来到了西天佛祖处,取得了真经,修成了正果。当我们这群罗汉果还没来得及变成开心果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就在我们回去的路上,观音老母掐指一算,说我们还没有达到九九八十一难的指标,还差一难。 [点击阅读]
狼烟北平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0
摘要:南横街黑窑厂“同和”车行的车夫文三儿在酒馆里和二顺子喝得有些高了,正在满嘴跑舌头。文三儿的酒瘾大,一天不喝就浑身难受,可真要喝起来又喝不了多少,顶多三两,一过四两就麻烦了。他通常是二两酒一下肚,脾气立马见长,瞅谁都不顺眼。若是四两酒下肚,情况就会恶化,他谁也不尿,逮谁和谁撸胳膊挽袖子,很有些英雄气概。 [点击阅读]
王小波《寻找无双》
作者:王小波
章节:15 人气:0
摘要:1建元年间,王仙客到长安城里找无双,据他自己说,无双是这副模样:矮矮的个子,圆圆的脸,穿着半截袖子的小褂子和半截裤管的半短裤,手脚都被太阳晒得黝黑,眉毛稀稀拉拉的。头上梳了两把小刷子,脚下蹬了一双塌拉板,走到哪里都是哗啦啦的响。就这个样子而言,可以说是莫辨男女。所以别人也不知道他来找谁。王仙客只好羞羞答答地补充说,那个无双虽然是个假小子样,但是小屁十股撅得很高,一望就知是个女孩子。 [点击阅读]
生死晶黄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我应该讲一个故事了。我很早就想讲这个故事了。故事原本细小,如一个微长的果核,在我内心的一个角落,置放在最偏僻的荒野,被冷落得月深年久,就要枯腐的时候,毛茸茸的霉白冷不凡泛起绿来,它的季风日渐转暖起来,风中冬眠的树木像伸过懒腰的孩子,挺拔起来,鼓胀起来。一切都像一条干涸的河流,忽然又有了涓涓细水。这一枚几近枯腐的核儿,在风中、水中及时地胀裂开来了。 [点击阅读]
皮皮鲁传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终于有一天,在一座图书馆里,男孩子和女孩子都不满意啦!他们想,男孩子和女孩子的头发不一样,穿的衣服不一样,说话的声音也不一样,可为什么看的书一样呢?他们一不满意,可不得了啦!一个个嘴噘得老高,脸涨得通红,把半边天都烧鼹了。消防队发现北边的天烧红了,开着救火车赶来,可是到了现场一看,哪有什么火,原来是孩子们生气呢。后来,图书馆的阿姨把我叫去。 [点击阅读]
看见
作者:佚名
章节:111 人气:0
摘要:十年前,当陈虻问我如果做新闻关心什么时,我说关心新闻中的人——这一句话,把我推到今天。话很普通,只是一句常识,做起这份工作才发觉它何等不易,“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这才是最困难的地方,因为蒙昧就是我自身,像石头一样成了心里的坝。 [点击阅读]
等一个人咖啡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现在的我,手里的汤匙正胡乱搅拌着浮在咖啡上的奶晕。金属与马克杯的瓷缘合奏出没有章法的敲击声。叮叮叮当,当叮当叮。就好像我现在的心情,没有节奏,却很想表达些什么。明明就像经年累月的拼图游戏,不管散落在地上的碎片有多少,持之以恒,总是能逐一捡拾回来,砌成原来完整的样貌。总会到那一刻的。然而我还是很激动。因为我发现,记忆的拼图不是死的。记忆是逐渐累加,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于是碎片一直拼凑不完。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