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窗边的小豆豆 - 第四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有一天,小豆豆坐在上学去的电车里突然想到了一件事:
  “哎呀!巴学园还应该有校歌呀?”
  想到这里,小豆豆恨不得马上就能赶到学校,虽然还有两站才能下车,但她已经站到车门口摆好了起跑的姿势,只等电车一到自由冈车站就可以立即跑下去了。到了下一站,车门打开时,有一位正要上车的阿姨看到有个小女孩站在门口摆出一副立即就要跑出去的架势,还以为她要下车呢,可她却根本没有动,这才一边上车一边说:
  “你这是干什么哪?”
  因为早已做好了准备,所以电车一到站,小豆豆下车的速度是可想而知的。年轻的男售票员还没等车停稳就以潇洒的姿势把一条腿跨到了站台上,一边下车一边吆喝着:
  “自由冈!请下车的乘客……”
  还没等他喊完,小豆豆的身影早已从检票口消失了。
  跑到学校,一进教室,小豆豆就向先来的山内泰二同学问道:
  “哎,阿泰,这学校有校歌吗?”
  爱好物理的阿泰以颇为深思熟虑的口吻答道:
  “好象没有吧?”
  “唔——”
  小豆豆略做出郑重其事的样子应了一声,又说:
  “我想还是有个好。以前那所学校就有一首,可棒啦!”
  说着就放开嗓门唱了起来:
  “洗足池水虽然浅,却能深深打动伟人心。”
  这是原来那所学校的校歌。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歌词尽管很难理解,
  只能略微明白一点点,但小豆豆还是记得很牢。
  (尽管只记住了这么一句话。)
  听小豆豆唱完,泰二轻轻挠了两下脑袋,好象有点佩服似的“唔——”了一声。
  这时,其他同学也都来了,对于小豆豆唱的难懂的歌词,都现出一副尊敬和憧憬的神态,口里都“唔——”了一声。
  小豆豆建议道:
  “怎么样?请校长给我们作一首校歌好不好?”
  刚好大家也是这么想的,因此就立即响应:
  “太好啦!太好啦!”
  于是大家便蜂拥着朝校长室走去。
  校长听了小豆豆唱的歌词,又听了大家的希望,然后说:
  “好!那么明天早晨我就把校歌作出来!”
  同学们说:
  “一言为定啦!”
  接着又纷纷回到教室去了。
  转眼就到了第二天早上。校长通知各个教室:“大家都到校园集合。”小豆豆和同学们怀着激动的期待的心情来到校园集合。校长把一块黑板搬到校园中央,然后对大家说:
  “同学们看行不行啊?这就是你们的学校——巴学园的校歌!”
  说完就在黑板上画了五条线,接着又画了一排小蝌蚪。
  1=C2/4
  (1.23|3.45|5.6|50||)
  ——
  ——
  巴学园巴学园巴学园
  随后,校长便象乐队指挥似的高高扬起手臂,口里说:

  “好,现在大家一起唱!”
  说着就把手向下一挥。全校五十名学生都跟随着校长的声音一齐唱了起来:
  “巴学园,巴学园,巴——学园!”
  “……就这么一句?”
  中间有片刻停顿,小豆豆便提出了疑问。
  校长得意地答道:
  “是啊!”
  小豆豆大失所望地对校长说:
  “再难点就好了,就象‘洗足池水虽然浅’那样。”
  校长涨红了脸笑着说:
  “不喜欢么?我可觉得这首歌满不错哩!”
  结果,其他孩子也不愿唱这支歌,都说:
  “这首歌太简单啦,干脆别要了!”
  校长显得有点遗憾,但根本没有生气,就用黑板擦把歌词擦掉了。小豆豆心里有点过意不去,觉得“太对不起校长啦!”但转念一想:“我们想要更了不起的嘛,这也是没办法呀!”
  其实,再没有哪首校歌能这么简单,又这么能充分体现校长爱“学校和孩子们”的心情了,然而孩子们还不能理解这层意思。而且,自那以后孩子们也把校歌的事忘了,校长可能也不想要了吧,用黑板擦擦掉之后,巴学园始终就没再有过校歌。
  对于小豆豆来说,今天可是个干了一番大事业的日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小豆豆把自己最珍贵的钱包掉到学校的厕所里了。虽说里面没装一分钱,但那是小豆豆最喜欢的钱包,以至上厕所时都要带在身上。那个钱包十分漂亮,表皮是用黄、红、绿三色丝线编成的小方格,外形呈四方扁平状,有个三角形的舌头式的盖,暗扣处镶了个银色的苏格兰猎狗式的别针。
  小豆豆从小就有个怪毛病,上厕所解完手后常常要低头往下看看。由于有这么个毛病,上小学以前就有好几次把麦秆编的或是镶有白花边的帽子掉进了厕所里。
  当时没有象现在这样的冲洗式厕所,下面是一个水槽,粪便都是从里面掏出来的,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帽子就浮在粪便上,没人再去管它了。因此,妈妈平时一再嘱咐小豆豆:“解完手不要往下看!”
  尽管这样,今天上课前去厕所时,一不注意又往下看了。就在那一瞬间,也不知是没拿好还是别的缘故,那只心爱的钱包“扑通”一声掉进了茅坑,小豆豆“啊”地惊叫了一声,下面漆黑一团,根本就看不到钱包的影子。
  你猜,这时小豆豆怎么了呢?她没有哭鼻子,也没有就此罢休,而是立即朝勤杂工叔叔(现在叫公务员叔叔)堆放杂物的小屋跑去了。并且把洒水用的勺子扛了回来。比起年纪还小的小豆豆来,勺子把几乎比她的个子高出去一倍,但她根本顾不得这许多了。小豆豆绕到学校后面,找到了掏粪口。她估计钱包可能掉在厕所外侧墙壁附近了,可是哪儿也没有,找了好大一会儿工夫,这时才注意到离墙一公尺远的地面上有个圆圆的水泥盖,小豆豆判断这很可能就是掏粪口。好不容易把水排干,下面马上出现了一个洞口,这肯定就是掏粪口了。小豆豆把头探进去仔细瞧了一番,口里说:“好象有九品佛池塘那么大呢!”

  接下来小豆豆就大干起来了。就是说,把勺子伸进粪池里开始往外掏粪了。起初,只是掏钱包可能落下去的那一块地方,但由于里面又深又暗,再加上上面是用三个门隔开的厕所,下面共用一个粪池,所以面积相当大。而且如果把头往里探得过深的话,就有可能掉进去,她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只管往外掏,掏出来的东西都堆在了洞口周围。不用说,每掏一勺小豆豆都要检查一遍,看钱包是否掺在里面。每次都以为“这下有了吧”,可是,不知躲到哪里去了,钱包就是不往勺子里来。就在这时,传来了上课的铃声。
  “这可怎么办呢?”小豆豆考虑了一下,“反正已经掏了这么多了。”于是决定继续干下去。而且比刚才掏得更起劲了。掏出来的粪便已经堆成相当高了。刚巧这时校长从厕所后面经过。校长看到小豆豆正在掏粪,就问:“你在干什么哪?”小豆豆连住手的工夫都舍不得,一边往下探勺子一边答道:“钱包掉进去了。”“是吗?”只说了这么两个字,校长就反背着双手象平时散步似的不知朝哪儿走开了。
  又过了一会儿,钱包还是没有找到。那粪堆却象小山一个劲地增高。这时校长又路过这里,问道:“有了吗?”满身汗水、满脸通红的小豆豆站在小山中间答了声:“没有。”校长把脸靠近小豆豆的面颊,以朋友般的口气说:“干完了要把它们都送回原处去哟!”说完了又和刚才一样,往别处去了。“嗯。”小豆豆精神饱满地应了一声,又干起来了。忽然,略有所思地看了看眼前的小山。“干完了再全部送回原处,可是那些尿水怎么办哪!”
  的确不假,水份不停地被吸进地面,早就无影无踪了。小豆豆停下手里的活计,脑子里考虑开了:“按照校长的要求,怎么才能把渗进地面的水送回原处呢?”考虑的结果,她决定:“把渗水的土稍微铲回去点就成了。”
  掏到最后,堆出了一座不算低的小山,粪池子几乎见底了,然而那钱包却始终没有出现。说不定是粘在边上或贴到坑底了吧!即使没有,小豆豆也觉得心满意足了。因为自己已经掏了那么多了。实际上在心满意足之中还包含了这样一种心情:“校长看到自己的行为不但没生气,反而对自己充满了信任,完全是把自己当作一个有正常人格的人来对待的。”平时,一般的成年人若是看到小豆豆在掏粪,肯定都会说:“你在干什么呀?”“太危险了,快住手吧!”或者反过来也有人会说:“给你帮帮忙吧?”然而,校长却只说了一句:“干完了要把这些东西送回原处去哟!”妈妈听了小豆豆讲的这些情况,不禁在心里想道:“校长真是位了不起的人!”

  自从发生了这件事以后,小豆豆“上厕所时绝不再往下看了”。而且从内心里认为校长是“最可信任的人”,也“比以前更加喜欢校长”了。
  小豆豆遵照校长的要求,把小山铲平,把粪便全部送回了原处。往外掏的时候那么费劲,而往下送的时候却快多了。接下来又把渗进水的地面用勺子刮了刮,把那点土也倒进粪坑里去了。把地面弄平,把水泥盖照原样盖好,勺子也送回了原来的库房。
  当天晚上,小豆豆入睡前又想起了掉到暗处去的那个漂亮的钱包,还是觉得“舍不得”,但由于白天干活太累了,想着想着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就在这时,小豆豆白天奋斗过的那片地皮还是湿漉漉的,正在月光下闪闪发光,显得十分美丽。
  那钱包肯定也在什么地方静静地躺着呢!
  小豆豆本来的名字叫“彻子”。为什么要起这么个名字呢?据说,小豆豆要生下来时,亲戚和爸爸妈妈的朋友们都说:
  “肯定是个男孩!”
  因此,头一回有孩子的爸爸妈妈就信以为真,决定给孩子起名叫“彻”,就是贯彻的“彻”。
  可是,由于生下来的是个女孩,这就有点为难了。但爸爸妈妈都喜欢这个“彻”字,为了不扫兴,赶紧在下面加了个“子”字,于是便成了“彻子”。
  因为这个缘故,周围的人从小就叫她“小彻子”。然而,她本人却并不以为然,如果有谁问她:
  “你叫什么名字?”
  她一定立刻答道:
  “叫小豆豆!”
  孩子们小时候不仅口齿不灵,知道的话也不很多,所以常把别人说的话按自己知道的声音听下来。在小豆豆幼年时代认识的小男孩里,有的就把“肥皂泡”说成“飞勺泡”,有个小女孩则把“护士”说成了“富西”。由于这个原因,小豆豆听别人按日语发音喊自己“小彻子”时,就硬是听成日语发音的“小豆豆”了。有时甚至把“小”字也当成了自己的名字。这期间只有爸爸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管她叫起了“小豆子”。尽管不知这其中的奥妙,但爸爸自己确实是这样叫的,比如说,爸爸有时就喊:
  “小豆子,我在捉虫,你来助我一下好吗?”
  结果,上小学以后,除了爸爸和小狗洛克以外,别人都管自己叫“小豆豆”。小豆豆虽然也用日文片假名把“彻子”这名字写在笔记本上,但实际上她还是认为自己的名字叫“小豆豆”。
或许您还会喜欢:
大漠遥
作者:佚名
章节:123 人气:2
摘要:日子轻快一如沙漠中的夜风,瞬间已是千里,不过是一次受伤后的休息,草原上的草儿已经枯萎了三次,胡杨林的叶子黄了三次。三年多时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随着狼群,从漠北流浪到漠南,又从漠南回到漠北。打闹嬉戏中,我似乎从未离开过狼群,与阿爹在一起的六年似乎已湮没在黄沙下,可惜……只是似乎。沉沉黑夜,万籁俱静。篝火旁,我和狼兄一坐一卧,他已酣睡,我却无半丝睡意。 [点击阅读]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父教”能赋予孩子自理能力、自信心理、坚强品质、骁勇精神,赋予孩子坚韧、果断、自信、豪爽、独立等性格特征,使孩子远离自私自利、柔弱脆弱、自暴自弃、沉默寡言、羞怯自卑、感情冷漠、害怕失败等消极个性品质,从此健康成长。 [点击阅读]
把妹达人
作者:佚名
章节:110 人气:2
摘要:第1节谜男MeetMyStery屋子里一片狼藉。门板裂了开来,铰链也脱落了;墙上散布着串头、电话、花盆撞击的凹痕;贺柏为了逃命,躲到饭店去了;而谜男则哭着瘫倒在客厅地毯上。他已经整整哭了两天了,这不是那种正常的哭泣。正常的眼泪是可以理解的.但谜男已经超出常理,他失控丁。一星期以来,他游栘在极端愤怒与暴力,和一阵一阵间歇性,发泄式的呜咽之间。现在他威胁着要自杀。 [点击阅读]
沉香豌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2
摘要:第1章陈婉早晨是被隔壁院子打孩子的声音吵醒的。她家住的这爿地块是整个济城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一色的晚清民国宅子,却早已没有了百多年前的古雅风貌,除了原有的居民,还有部分老房子划给了附近的印染厂作家属区。旧时官绅富户家的宅第现在居住的是济城最下层的民众,一个院子通常有好几家人并居在一起,谁家说话大声些隔壁便能听见,所以此时刘家婶婶巴掌拍在孩子屁股上引来一阵哭嚎的同时,四邻八里的劝解声, [点击阅读]
不打不骂教孩子60招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引言不打不骂也能教出好孩子打和骂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教育专家认为:打骂教育是中国传统专制家庭制度的残余,会对青少年身心造成严重摧残。打骂教育,也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不仅不会使孩子成才,而且还有可能酿成家庭悲剧。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早在300年前就提出:要尊重孩子,要精心爱护和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自尊心,反对打骂孩子。 [点击阅读]
孤芳不自赏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第一卷第一章七月中,归乐国境内。烈日横空,照得道路两旁的树木都低下了头。三五个路人忍不住炎热,缩到树下乘凉。黄沙大道旁卖茶水的老头也因此多了两桩生意。“来碗茶。”大力地扇着风,路人从怀里小心地掏出钱袋,捡出一个小钱放在桌上。“来啦,好茶一碗,清肝降火。 [点击阅读]
星云禅话
作者:佚名
章节:396 人气:2
摘要:有一学僧请示盘珪禅师道:“我有一个天生的毛病-气短心急,曾受师父指责,我也知错要改,但因心急已成为习气,始终没有办法纠正,请问禅师,您有什么办法帮我改正习气呢?”盘珪禅师非常认真的答道:“你心急的习气,如果能拿出来,我帮你改正。”学僧道:“现在不会心急,有时会忽然跑出来。”盘珪微微一笑道:“那么,你的心急,时有时无,不是习性,更不是天性;是你触境而生的,本来没有,因境而生。 [点击阅读]
格林童话
作者:佚名
章节:209 人气:2
摘要:雅科布·格林国籍:德国生平:雅科布·格林(1785年1月4日-1863年9月20日),德国著名语言学家,和弟弟威廉·格林(1786年2月24日-1859年12月16日)曾同浪漫主义者交往,思想却倾向于资产阶级自由派。他们注意民间文学,搜集民间童话,亲自记录,加以整理。 [点击阅读]
犹太人的赚钱哲学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第5节:成功需要学习和实践(序一)成功需要学习和实践(序一)众所周知,犹太人是全世界公认的“第一商人”。那么,他们的成功秘诀究竟是什么呢?亚伯拉的这部专著《犹太人的赚钱哲学》做出了全面而系统的回答。最直接的答案就是:一、犹太人非常尊重教育和知识;二、犹太人用昨天的磨难换取今天的成功。一言以蔽之:犹太人通过学习和实践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点击阅读]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第1章前言这个世界,是有男女两种性别组成的,男女要相处,要相识、相知、相恋,还要结婚成夫妻,但是在很多时候,男人并不了解女人,而女人也不了解男人,于是,他们之间出现了很多沟通上的抑或是理解上的问题和矛盾,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到男女之间的关系和情感。比如,男人和女人常常也有相同的词汇,但其含义却可能大相径庭。比如,大多数情况下,男人在摆脱一天的工作压力时不想交谈。 [点击阅读]
货币战争4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2008年9月,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惊醒了人们对永久繁荣的幻梦,全球化浪潮遭遇了近30年来最为严重的逆流。2009年,世界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了史无前例的财政刺激和宽松的货币政策,试图挽狂澜于既倒,继续维持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世界经济似乎在最近三年里出现了显著复苏的迹象。于是,一片“后危机时代”的乐观情绪开始弥漫开来。 [点击阅读]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68 人气:2
摘要: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学习一件事情,就是不回头,只为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后悔,不为自己做过的事情后悔。人生每一步行来,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一些,失去了我不想失去的一些。可这世上的芸芸众生,谁又不是这样呢?满身风雨我从海上来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陕西、甘肃发生了里氏6.5级到7.0级的余震。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