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宠物公墓 - 第三部 渥兹恐怖大帝 第59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试一下吧,太太。”卡车司机说,他正在给瑞琪儿租来的车修理发动机。
  瑞琪儿扭动钥匙,车的发动机吼了起来,车好使了。卡车司机把盖子啪地关上,然后一边用一个大蓝手绢擦着手,一边走到瑞琪儿的车窗旁;他长着一张红润的令人愉快的脸,头上斜戴着一顶帽子。
  瑞琪儿差点哭了,她说:“谢谢你,我刚才都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了。”
  “噢,一个小孩子也能修好的。”卡车司机说,“不过真好笑,我以前从没见过这么新的车出这种毛病。”
  “为什么?什么毛病?”
  “车的电瓶上的一个电线松了,掉了下来。没人拔下来,是吗?”
  “对。”瑞琪儿说。她又想起了自己的感觉,那种在拉世界上最大的弹弓的橡皮筋的感觉。
  “我想,一定是开这一路车把电线给颠松了。不过你的电线不会再出问题了,我已经把它紧好了。”
  “我能给你些钱以表谢意吗?”瑞琪儿怯生生地问。
  卡车司机爆发出一阵大笑,然后说:“不用给我,女士,我们这些人是公路上的骑士,经常做好人好事的,知道吗?”
  瑞琪儿也笑了,她说:“那好吧,谢谢你。”
  “不用客气。”他向瑞琪儿灿烂地咧嘴笑了一下。
  瑞琪儿也向他笑了一下,然后开车小心地绕过停车场上了公路的支线。她向左右扫视着其他的车辆,5分钟后又开到了主干公路上,向北部驶去。她现在感觉彻底清醒了,咖啡还是起了作用的,她一点也不想打盹,眼睛瞪得大大的。但是那种不安的感觉又滋生了出来,她有种荒谬的被操纵的感觉,电瓶上的电线从上面脱落了下来,就像……
  这样她就得耽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足够……
  她神经质地大笑起来,这段时间足够干什么呢?
  足够某种不可挽回的事发生。
  这种想法太愚蠢了,太荒唐了,但是瑞琪儿还是加快了车速。
  5分钟后,当乍得正在尽力躲开砍下来的手术刀的时候,艾丽正从噩梦中尖叫着醒来,她直挺挺地坐在床上。瑞琪儿离开了主干公路,向汉蒙德街驶去,这儿离埋葬儿子的墓地很近了,但她却不知道此时儿子的棺材中只埋着一把锹。她驶过班格——布鲁尔大桥。到5点一刻时,瑞琪儿驶上了第15号公路,向路德楼镇驶去。

  瑞琪儿已决定先直接去乍得家,她要信守诺言,这也许会有好处的,但她家的洪达车没在车行道上,虽然她猜也许在车库里,可是房子里一片沉寂和空荡荡的感觉,直觉告诉她路易斯可能没在家。
  瑞琪儿把车停在乍得的车后面,走了出来,小心地环顾了一下四周。草地上露珠在晨曦中闪着光,有只鸟在什么地方叫了几声,又静了下来。十几岁时瑞琪儿有几次清晨独自醒来总有种孤独但不知为何也有些振奋的感觉,一种对新的东西和过去的东西产生的矛盾的感觉。今天早上她只觉得一切都那么干净美好,虽然也有一种不安的感觉,她想这可能是因为这可怕的疲惫的24小时和最近对儿子的死过于悲痛的原因。
  瑞琪儿走上门前的台阶,打开了屏风门,想要按响前门上那个旧式的门铃。她以前第一次和路易斯一起来时就被这个门铃吸引住了。人们只要顺时针扭动它,它就会发出像音乐般的很大的声响来。
  瑞琪儿刚要伸手按铃,无意中一眼看到门厅的门,不由得皱了一下眉。门口的垫子上有泥印,她向四处一看,发现泥印是从屏风门一直延伸到这扇门的门口的。这些泥印很小,像是个孩子的脚印,但她开了一夜的车,而且又没下雨,只有风,没有雨,怎么可能会有泥印呢?
  瑞琪儿盯着泥印看了好长时间……真的,时间太长了,然后想起自己必须按门铃,她抓住按钮……接着又松开了手。
  我来得太早了,就这么回事,我在等着门铃声打破这沉寂。但是他可能还在睡觉,这会惊醒他的……
  但这不是她所担心的事。她一直很紧张,从她发现自己开车总打盹时就感到深深的恐惧,这种害怕是种陌生的害怕,好像与这些小脚印有关系,这些脚印的大小跟……
  瑞琪儿的脑子没往下想,她的大脑太累了,太迟钝了。
  跟盖基的脚一样大。
  噢,别想了,你不能不想他了吗?瑞琪儿心里说。
  她伸出手,扭响了门铃。
  铃声比以前她记得大了许多,而且不是带着音乐的调子,在静寂中倒像是被窒息时沙哑的尖叫声,瑞琪儿吓了一跳,退了两步,然后根本不觉得好笑地发出一声紧张的大笑。她等着听到乍得来开门的脚步声,但是没有,只有寂静,更深的沉寂。瑞琪儿内心斗争着,不知自己是否还能再按一遍门铃。这时,门后确实有响动了,这声音是她怎么也没想到的。

  “呜噢!呜噢!呜噢!”
  “丘吉?”瑞琪儿叫道,又吃惊又迷惑。她弯腰向前看,但不可能看到里面,门上的玻璃挡着白色的帘子,是诺尔玛以前挂的。瑞琪儿又叫道:“丘吉,是你吗?”
  “呜噢!”
  瑞琪儿试着推了一下门,门没锁,丘吉在里面,正盘着尾巴蹲在过道上,身上的毛有些黑乎乎的东西。瑞琪儿想,是泥巴,但接着她看到丘吉的胡子上有红色的液体,一滴一滴的。
  小猫举起只爪子一开始舔了起来,它的眼睛一直盯着瑞琪儿。
  “乍得?”瑞琪儿大声叫道,现在真的感到害怕了,她走进门口。
  房子里没有回答的声音,只有一片沉寂。
  瑞琪儿试图整理一下思绪,但突然间她姐姐的形象出现在她的脑海中,弄乱了她的思绪。瑞琪儿想起赛尔达那双扭曲的双手,她有时生气是怎样用头撞墙的,墙上壁纸都被撞破了,墙壁的石灰也都掉了。这可不是想赛尔达的时候,这时乍得可能是受伤了呢,也许是摔倒了?他可是个老人了。
  想想这些,别再想那些孩提时的梦了。那些打开壁橱就发现赛尔达龇牙咧嘴黑着脸笑着扑出来的梦,那些在浴室里洗澡时觉得赛尔达的眼睛在窥视的梦,那些赛尔达到壁炉后的地下室里徘徊的梦,那些……
  丘吉张开嘴巴,露出利齿又叫了一声:“呜噢!”
  路易斯是对的,我们不应把小猫给Yan割了,从那时起它就没有正常过。但路易斯说Yan割后,小猫就没有那种进攻的本能了。不管怎么说,他错了,丘吉仍然捕食,它……
  呜噢!丘吉又叫了一声,然后转身向楼梯上急跑而去。
  “乍得?”瑞琪儿又大声叫道,“你在楼上吗?”
  呜噢!丘吉在楼梯顶端叫了一声,好像在给瑞琪儿一个肯定的答复,然后它消失在楼上厅里了。
  小猫怎么进来的呢?是乍得放它进来的吗?为什么呢?
  瑞琪儿挪动了一下脚,想着自己下一步该怎么做。最糟糕的是这一切都好像……好像是被安排好了的,好像有什么东西让她到这儿来,接着……

  接着楼上传来了一声痛苦的呻吟,声音很低,像是充满了痛苦,这是乍得的声音,肯定是乍得的声音。他在浴室里跌倒了,也许是绊倒的,摔断了条腿,或是扭伤了大腿,也许;老人的骨头都易碎,你还在这里想什么,傻女人,站在这儿,紧张得像要上厕所似的呢。丘吉身上有血,血,乍得受伤了。而你就只知道在这儿健站着!你怎么了?
  “乍得!”
  呻吟声又传了过来。瑞琪儿向楼上跑去。
  她以前从没到过楼上来。由于楼梯的厅里惟一的窗户是向西的,因此楼梯的厅里仍然很暗,厅的墙上挂着一幅画。呻吟声又响起来,声音很低,是从右首第二扇门后传出来的。
  瑞琪儿向着那扇门走去,鞋跟在地板上发出咔哒咔哒的响声,她觉得仿佛在穿越一种偏差,既不是时间差也不是空间差,而是大小的偏差。她觉得自己越来越小,墙上的画却越来越高,门把手好像很快跟自己的眼睛在一条水平线上了。她伸出手去拉门把手……她的手还没有触到门把手,门被打开了。
  赛尔达站在门里。
  赛尔达弓背曲身,身体变形得厉害,实际上变成了个小矮人,只有两英尺高;不知什么原因她穿着盖基下葬时穿的衣服,但这是赛尔达,是的,她的眼睛里闪着疯狂的光,她的脸是紫红色的。瑞琪儿听到赛尔达的声音在叫着:“我终于回来找到你了,瑞琪儿,我要把你的背也弄弯,变得像我的一样;你也永远再也没有办法从床上起来了,再也起不了床了,再也起不了床……”
  小猫丘吉趴在赛尔达的肩膀上,赛尔达的脸闪动着,变化着;瑞琪儿带着令人眩晕的恐惧看着,她看到这根本不是赛尔达——她怎么能这么愚蠢地弄错了呢?这是盖基,他的脸不是黑紫色的,而是沾满了泥土和鲜血,这张脸肿大得像是被严重地破坏后又被一双粗心的手给弄在一起了似的。瑞琪儿叫着儿子的名字伸出双手,它跑过来,冲进瑞琪儿的双臂中,它的一只手一直放在背后,好像拿着一束从什么人家的院子里采摘的一束花。
  “我给你个东西,妈妈!”它尖叫着,“我给你个东西,妈妈!我给你个东西,我给你个东西!”
或许您还会喜欢:
手机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0
摘要:“脉冲”事件发生于十月一日下午东部标准时间三点零三分。这个名称显然不当,但在事情发生后的十小时内,大多数能够指出这个错误的科学家们要么死亡要么疯癫。无论如何,名称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影响。那天下午三点,一位籍籍无名的年轻人正意气风发地在波士顿的波伊斯顿大街上往东走。他名叫克雷顿·里德尔,脸上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步伐也特别矫健。他左手提着一个艺术家的画夹,关上再拉上拉链就成了一个旅行箱。 [点击阅读]
拇指一竖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贝瑞福夫妇对坐在早餐桌前,他们和普通的夫妇没什么不同,这时候,全英格兰至少有好几百对像他们这样上了年纪的夫妻正在吃早餐,这一天,也是个很普通的日子——一星期七天之中,至少有五个这样的日子。天空阴沉沉的,看起来像是会下雨,不过谁也没把握。 [点击阅读]
拉贝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胡绳60年前,侵华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是日本法西斯在中国所犯严重罪行之一,是中国现代史上极其惨痛的一页。虽然日本当时当权者和以后当权者中的许多人竭力否认有这样的惨案,企图隐瞒事实真相,但事实就是事实,不断有身经这个惨案的人(包括当时的日本军人)提供了揭露惨案真相的材料。最近,江苏人民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共同翻译出版了《拉贝日记》。 [点击阅读]
挪威的森林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编者语我们为什么选择村上春树?不是因为他连获日本文艺界的奖项:也不是因为他的作品高居日本畅销书榜首:更不是因为他的作品掀起年轻一代的抢购热潮,突破四百万部的销量!那么,为什么?答案是:他和他的作品带给我们思想的特异空间,而轻描淡写的日常生活片断唤起的生活气氛令我们有所共鸣。更重要的是他以六十年代的背景道出九十年代,甚至世世代代的年轻心声。 [点击阅读]
推销员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前言阿瑟·米勒,美国剧作家,1915年出生在纽约一个犹太人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一个时装商人,他在哈莱姆上小学,布鲁克林上中学,中学毕业以后工作了两年,后来进入密执根大学,大学期间开始戏剧创作,写了4部剧本,并两次获奖。他第一部在百老汇上演的剧作是《鸿运高照的人》(1944),成名作是1947年创作的《全是我的儿子》,作品获当年度的纽约剧评界奖。 [点击阅读]
摆脱危机者的调查书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1明明那是别人说过的话,而且我还记得别人说那些话时的情景;可是,我总觉得那才是发自我灵魂深处的话。不过,既然语言得有两个人参与才能成立,也就不能不说是由于我的存在才成为别人的语言的真正的源泉了。有一回,那位核电站的原工程师,也就是和我相互排斥的那个人,他既想让我听见,却又装做自言自语似地说:“没有比选上救场跑垒员①更令人胆战心惊而又最雄心勃勃的了!那是为业余棒球殉难啊。 [点击阅读]
摩尔弗兰德斯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0
摘要:第1章序近来,世人颇感兴趣于长篇小说和浪漫故事,而对个人经历很难信以为真,以致对此人的真名及其它情况都予以隐瞒;鉴于此,对于后面的文字,读者如何看待均随其所愿。可以认为,笔者在本书中写出了她自身的经历,从一开始她就讲述自己为何认为最好隐瞒自己的真名,对此我们毋须多言。 [点击阅读]
放学后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九月十日,星期二的放学后。头顶上方传来“砰”的一声,我反射动作的抬起头,见到三楼窗户丢出某黑色物体,正好在我的上方,我慌忙避开。黑色物体落在我刚才站的地点后,破碎了。那是天竺葵的盆栽!那时放学后,我走在教室大楼旁时发生的事。不知从何处飘来的钢琴声。我呆然凝视那破碎的陶盆,一瞬,无法理解发生什么事,直到腋下的汗珠沿手臂滴落,我才忽然清醒过来。紧接的瞬间,我拔腿往前跑。 [点击阅读]
数字城堡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丹·布朗(DanBrown)是美国当今最著名的畅销书作家之一。2003年3月出版的《达·芬奇密码》创造了一个书市奇迹,旋风般地横扫了美国各大畅销书榜,至今全球销量已超过800万册。丹·布朗也凭这部小说而大红大紫。丹·布朗出生于美国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埃克塞特镇长大,在阿默斯特学院和菲利普·埃克塞特学院度过了大学生涯,毕业之后留在菲利普·埃克塞特学院教授英语。 [点击阅读]
斯塔福特疑案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布尔纳比少校穿上皮靴,扣好围颈的大衣领,在门旁的架子上拿下一盏避风灯,轻轻地打开小平房的正门,从缝隙向外探视。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典型的英国乡村的景色,就象圣诞卡片和旧式情节剧的节目单上所描绘的一样——白雪茫茫,堆银砌玉。四天来整个英格兰一直大雪飞舞。在达尔特莫尔边缘的高地上,积雪深达数英所。全英格兰的户主都在为水管破裂而哀叹。只需个铝管工友(哪怕是个副手)也是人们求之不得的救星了。寒冬是严峻的。 [点击阅读]
斯泰尔斯庄园奇案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曾经轰动一时,在公众中引起强烈兴趣的“斯泰尔斯庄园案”,现在已经有点冷落下来了。然而,由于随之产生的种种流言蜚语广为流传,我的朋友波洛和那一家的人。都要求我把整个故事写出来。我们相信,这将有效地驳倒那些迄今为止仍在流传的耸人听闻的谣言。因此,我决定把我和这一事件有关的一些情况简略地记下来。我是作为伤病员从前线给遣送回家的;在一所令人相当沮丧的疗养院里挨过了几个月之后,总算给了我一个月的病假。 [点击阅读]
新人呵,醒来吧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0
摘要:去国外旅行时,因为工作上的关系,我经常要在国外生活一段时间。每次做这种旅行时,我都像一棵无根之草,在陌生的国度里设法处理可能出现的困难。为此我都要做一点准备,至少可以保持心理平衡。实际上,我不过是在旅行时带上出发前一直在读的一系列丛书,不久我将独自一人生活在异国他乡,可是一读到在东京时读的这些书,胆战心惊、急躁、沉靡的我就会得到鼓舞。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