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宠物公墓 - 第一部 宠物公墓 第15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妻子在门口迎着路易斯,而他有些吃惊,妻子戴着他喜欢的那种乳罩,穿着一条半透明的短裤,别的什么都没穿了。路易斯说:“你看起来真漂亮,孩子们哪儿去了?”
  “丹得丽芝太太带着他们呢。我们可以单独待在一起直到8点半,我们有两个半小时,可别浪费掉啊。”
  妻子紧紧地搂着路易斯,他能闻到妻子身上有一种淡淡的可爱的香味,好像是玫瑰花香。路易斯双手抚摩着妻子,先是她的腰部,然后是臀部。瑞琪儿则亲吻着路易斯,她的舌头在路易斯的口中移动着。终于两人停止了亲吻,路易斯有点声音嘶哑地问妻子:“你准备晚饭了吗?”
  “是甜食。”瑞琪儿边靠在路易斯身上扭动着身子边说,“不过我答应你,你可以不吃你不喜欢的东西。”
  路易斯伸手要搂住妻子,但瑞琪儿从他的胳膊里挣脱出来,然后拉着他的手说:“到楼上去吧。”
  瑞琪儿把路易斯拉到浴室,给他放了满满一缸极热的洗澡水,然后给他脱去衣眼,把他赶进浴缸。她用常挂在喷头边上的通常并不用的海绵手套给路易斯轻轻地擦洗身子,涂上香皂,然后再用水洗净。路易斯觉得这第一天的恐惧慢慢地从身上溜走了。瑞琪儿也弄得浑身都湿了,短裤紧贴在身上,像是另一层皮肤。路易斯站起来想出浴缸,而瑞琪儿又把他轻轻地推了回去。“怎么?”瑞琪儿戴着海绵手套的手轻轻地在他的身上上下按摩着,带着一种难以名状的擦痒的感觉。路易斯浑身开始冒汗,倒不是因为浴缸的水热。“瑞琪儿——”“嘘,别说话。”瑞琪儿继续给他按摩着,这些动作使得路易斯都快到了性高xdx潮了。他觉得自己的耳膜都要鼓胀了。

  “我的老天,你在哪儿学的这一手?”路易斯被允许开口讲话了后声音颤抖地问。
  “在女童子军中。”瑞琪儿一本正经地回答。
  瑞琪儿在给路易斯洗澡时已经做好了炖肉,一直在火上热着。路易斯在4点时就想吃些东西了,现在更是饿得不得了,一口气吃了两盘。
  然后瑞琪儿又把路易斯拉到楼上,说:“好了,现在看看你能为我做些什么了。”两个人开始亲热起来。
  事完之后,瑞琪儿穿上了她的旧蓝色睡衣,路易斯披了件法兰绒的衬衫,穿了条设了型的灯芯绒裤子,两人一起去接孩子。

  丹得丽芝太太想知道事故发生的经过,路易斯大概地说了一下,所讲的可能还不如她第二天在班格的《每日新闻》报上读到的内容多呢。路易斯不愿意说这些——这使他觉得像长青妇,但在丹得丽芝太太家多坐会儿,她也不会收钱的,而且路易斯非常感谢丹得丽芝太太,因为她看着孩子,路易斯才有机会和妻子晚上待在一起的。
  在路易斯一家人回家的路上,盖基睡着了,艾丽也不断地打着哈欠,一副两眼矇眬的样子。到家后,路易斯给儿子换了尿布,穿上睡衣,放进了他的儿童床。然后又给艾丽读了一会故事书。像往常一样,艾丽大叫着要听《野生动物在哪里》那本书,而她自己的样子就像个小野人。路易斯劝说着给她读了《帽子里的猫》。路易斯把女儿抱到楼上,5分钟后,艾丽就睡着了,瑞琪儿给她盖好了被子。
  等路易斯再下楼时,瑞琪儿正坐在客厅里,手里拿着一杯牛奶,腿上放着一本多罗赛·赛尔兹的神秘小说。“路易斯,你真的没事吗?”

  “亲爱的,我挺好的。”路易斯说,“谢谢你为我做的一切。”
  “我们的目的是为了高兴。”瑞琪儿满含笑意地说,“你要去乍得家喝一杯啤酒去吗?”
  路易斯摇摇头说:“今晚不去了。我太累了。”
  “我想是我让你累着了。”
  “也许吧。”
  “医生,那你喝杯牛奶吧,然后我们就上床睡觉。”
  路易斯以为自己会躺在床上不能入睡,像原来他做实习生时那样,白天里发生的令人毛骨悚然的事会像过电影一样在脑海里闪现。但他像在一块倾斜的无摩擦的木板上一样滑向睡眠,他以前在哪儿读过一般人要花7分钟的时间忘却白天发生的事情,进入睡眠状态。他觉得这种说法有些奇怪。他几乎就要睡着了,朦胧中听到瑞琪儿的声音,仿佛从远处传来:“……后天。”“嗯?”
  “乔兰德,那个兽医。约好了后天给丘吉做手术。”
  “噢。”丘吉,当你还拥有你的雄性器官时可要珍惜啊。丘吉,可怜的家伙。路易斯接着就将一切都抛在脑后,仿佛掉进了一个洞穴里,沉沉入睡了,入睡时无梦。
或许您还会喜欢:
人间失格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人间失格》(又名《丧失为人的资格》)日本著名小说家太宰治最具影响力的小说作品,发表于1948年,是一部自传体的小说。纤细的自传体中透露出极致的颓废,毁灭式的绝笔之作。太宰治巧妙地将自己的人生与思想,隐藏于主角叶藏的人生遭遇,藉由叶藏的独白,窥探太宰治的内心世界,一个“充满了可耻的一生”。在发表这部作品的同年,太宰治就自杀身亡。 [点击阅读]
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结局(1)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名字叫爱迪的人,故事从结尾处爱迪死在阳光下开始。从结尾开始讲一个故事,似乎颇为奇怪。但是,所有的结尾亦是开端。我们只是当时不知道而已。爱迪生命中的最后一个小时,像大部分其它时间一样,是在“红宝石码头”——壮观的灰色大海边上的一个游乐场里度过的。 [点击阅读]
南回归线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南回归线》作为亨利·米勒自传式罗曼史的重要作品,主要叙述和描写了亨利·米勒早年在纽约的生活经历,以及与此有关的种种感想、联想、遐想和幻想。亨利·米勒在书中描写的一次次性*冲动构成了一部性*狂想曲,而他的性*狂想曲又是他批判西方文化、重建自我的非道德化倾向的一部分。 [点击阅读]
吸血鬼德古拉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东欧,一四六二年自从她的王子骑马出征后,伊丽莎白王妃每晚都被血腥恐怖的恶梦折磨。每一夜,王妃会尽可能保持清醒;然而等她再也撑不住而合眼睡去后,她很快便会发现自己徘徊在死尸遍野、处处断肢残臂的梦魇中。她又尽力不去看那些伤兵的脸——然而,又一次,她被迫看到其中一人。永远是他那张伤痕累累的囚犯的脸,然后伊丽莎白便在尖叫声中醒来。 [点击阅读]
哑证人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埃米莉-阿伦德尔——小绿房子的女主人。威廉明娜-劳森(明尼)——阿伦德尔小姐的随身女侍。贝拉-比格斯——阿伦德尔小姐的外甥女,塔尼奥斯夫人。雅各布-塔尼奥斯医生——贝拉的丈夫。特里萨-阿伦德尔——阿伦德尔小姐的侄女。查尔斯-阿伦德尔——阿伦德尔小姐的侄子。约翰-莱弗顿-阿伦德尔——阿伦德尔小姐的父亲(已去世)。卡罗琳-皮博迪——阿伦德尔小姐的女友。雷克斯-唐纳森医生——特里萨的未婚夫。 [点击阅读]
嘉利妹妹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当嘉洛林.米贝登上下午开往芝加哥的火车时,她的全部行装包皮括一个小箱子,一个廉价的仿鳄鱼皮挎包皮,一小纸盒午餐和一个黄皮弹簧钱包皮,里面装着她的车票,一张写有她姐姐在凡.布仑街地址的小纸条,还有四块现钱.那是!”889年8月.她才!”8岁,聪明,胆怯,由于无知和年轻,充满着种种幻想.尽管她在离家时依依不舍,家乡可没有什么好处让她难以割舍. [点击阅读]
地狱的滑稽大师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在环绕东京市的国营铁路上,至今仍有几处依旧带点儿乡间味的道口。这些地方设有道口值班室,每当电车要通过时,不同颜色相间的栏杆就会落下,道口看守员便开始挥动信号旗。丰岛区1站大道口也是这种古董式道口之一。那里是从市中心到人口众多的丰岛区外围之间惟一的交通线,因此,不分昼夜,轿车、卡车、汽车、摩托车的通行极其频繁,步行过往者就更不必说了。 [点击阅读]
墓中人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3
摘要:春日的午后,温暖的阳光透过浓密的树丛,斑驳地落在大牟田子爵家府评的西式客厅里,大牟田敏清子爵的遗孀瑙璃子慵懒地靠在沙发上,她是位鲜花般的美人,陪伴在旁的是已故子爵的好友川村义雄先生。漂亮的子爵府位于九州S市的风景秀丽的小山上,从府邸明亮的大客厅的阳台上,可以俯瞰S市那美丽的港口。 [点击阅读]
大江健三郎口述自传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铁凝喜爱一个作家的作品,是不能不读他的自传的。每当我读过那些大家的自传后,就如同跟随着他们的人生重新跋涉了一遍,接着很可能再去重读他们的小说或诗。于是一种崭新的享受开始了,在这崭新阅读的途中,总会有新的美景突现,遥远而又亲近,陌生而又熟稔——是因为你了解并理解着他们作品之外的奇异人生所致吧。读许金龙先生最新译作《大江健三郎口述自传》,即是这样的心情。 [点击阅读]
寻羊冒险记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星期三下午的郊游从报纸上偶然得知她的死讯的一个朋友打电话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我。他在听筒旁缓缓读了一家晨报的这则报道。报道文字很一般,大约是刚出大学校门的记者写的见习性文字。某月某日某街角某司机压死了某人。该司机因业务过失致死之嫌正接受审查。听起来竟如杂志扉页登载的一首短诗。“葬礼在哪里举行?”我问。“这——不知道。”他说,“问题首先是:那孩子有家什么的吗?”她当然也有家。 [点击阅读]
将军的女儿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这个座位有人吗?”我向独自坐在酒吧休息室里的那位年轻而有魅力的女士问道。她正在看报,抬头看了我一眼,但没有回答。我在她对面坐了下来,把我的啤酒放在两人之间的桌子上。她又看起报来,并慢慢喝着波旁威士忌①和可口可乐混合的饮料。我又问她:“你经常来这儿吗?”①这是原产于美国肯塔基州波旁的一种主要用玉米酿制的威士忌酒。“走开。”“你的暗号是什么?”“别捣乱。”“我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你。”“没有。 [点击阅读]
手机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2
摘要:“脉冲”事件发生于十月一日下午东部标准时间三点零三分。这个名称显然不当,但在事情发生后的十小时内,大多数能够指出这个错误的科学家们要么死亡要么疯癫。无论如何,名称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影响。那天下午三点,一位籍籍无名的年轻人正意气风发地在波士顿的波伊斯顿大街上往东走。他名叫克雷顿·里德尔,脸上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步伐也特别矫健。他左手提着一个艺术家的画夹,关上再拉上拉链就成了一个旅行箱。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