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尘埃落定 - 第二章 杀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我对母亲说:"阿妈,叫我去吧。他们害怕阿爸,他们不会杀死央宗。"
  母亲脸上绽出了欣慰的笑容,她骂道:"你这个傻子啊!"
  哥哥跨进继母的房间,问:"弟弟又怎么了?"
  哥哥和我,和我母亲的关系一直是不错的。母亲说:"你弟弟又犯傻了,我骂他几句。"
  哥哥用聪明人的怜悯目光看着我。那样的目光,对我来说,是一剂心灵的毒药。好在,我的傻能使心灵少受或者不受伤害。一个傻子,往往不爱不恨,因而只看到基本事实。这样一来,容易受伤的心灵也因此处于一个相对安全的位置。
  未来的麦其土司摸摸他弟弟的脑袋,我躲开了。他和母亲说话时,我就站在卓玛背后,玩弄她腰间丝带上的穗子。玩着玩着、一股热气就使我尝试过云雨之情的东西瞄胀起来。使我在她腿上狠狠掐了一把。一身香气的桑吉卓玛忍不住低低尖叫一声。
  母亲不管这些,而是郑重其事地对大少爷说:"看看他那样子吧。以后,我们不在了,你可要好好对待他啊。"哥哥点点头,又招手叫我过去,附耳问我:"你也喜欢姑娘?"我没有回答。因为我不知道他要肯定还是否定的回答。
  "我看你是喜欢的。"于是,我站到了屋子当中,大声宣布:"我-喜-欢-卓-玛!"
  哥哥笑了。他的笑声说明他是作领袖人物的材料。那笑声那么富于感染力。卓玛和母亲也跟着笑了。我也笑了,笑声嚯嚯地,像一团火苗愉快抖动时发出的声音一样。正午时的寂静给打破了,在笑声中动荡。
  笑声刚停,我们都还想说点什么的时候,枪声响了。
  这枪声很怪,就像有人奋力而突兀地敲打铜锣。
  "咣!"
  一声响亮。
  母亲怕冷似的抖动一下。
  "咣!"
  又一声响亮。
  官寨里立即响起人们奔跑、呼喊的声音。拉动枪栓的声音清脆而沉着。最后是家丁们在炮楼上推动土炮时那巨大的木轮吱吱嘎嘎的声音。直到土炮安置妥当后,巨大的官寨才在秋天明亮的阳光下沉寂下来。这种沉寂使我们的寨楼显得更加雄伟庄严。
  哥哥把这一切布置妥当,叫我和他一起站在两尊铜铸的土炮旁向响枪的地方张望。我知道这枪声是怎么回事。但还是跟着哥哥高叫:"谁在打枪,打死他!"外面的田野十分平静,茂盛的罂粟一望无际。河边上有几个女人在漂洗雪白的麻布。下面的科巴寨子上,人们在自家的屋顶上辩毡或摄制皮子。河水一直往东流到很远的地方。在我出神地瞭望风景时,哥哥突然问我:"你真敢杀人?"我把远望的目光收回来,看着他点了点头。他是个好兄长,希望我也能像他一样勇敢,并且着意培养我的勇敢。他把枪塞到我手上:"你想打死哪个就打死哪个,不要害怕。"枪一到我的手上,我就把眼下正在发生的一切都看在眼里了。看清了罂粟丛中的所有勾当。虽然你要问我到底看到了什么,我肯定不能回答你。但我确确实实把什么都看到了。这不,我一枪打出去,麦其家的家丁队长就倒拖着多吉次仁的尸体从罂粟丛中闯了出来。我又朝别的地方开了一枪,隐隐觉得自己比专门打枪的人打得还好。这不,枪一响,父亲就熊一样咆哮着从他沉迷于情欲的地方蹦了出来。他一手牵着新到手的女人,一手挥舞着来不及系好的黄色腰带,在大片海一样的绿色中奔跑。哥哥抓住我的手腕,一用力,我就把后面几颗子弹射到天上去了。我们到了罂粟地里,父亲已经穿戴整齐了。他不问青红皂白,抬手就给了哥哥一个耳光。他以为枪是他的继承人开的。哥哥对我笑笑。笑意里完全没有代人受过的那种委屈,反倒像是为聪明人的愚蠢不好意思似的。
  "不是哥哥,是我打的。"我说。
  父亲回过头,十分认真地看看我,又看看我哥哥。哥哥点点头。父亲丢开女人,劈手从哥哥腰间取下手枪,顶上火,递到我手上。我一甩手,躺在大路上那个死人多吉次仁就对我们扬了扬他没有了生命的右手。
  央宗看着她的前管家,漂亮的嘴巴里迸出一声尖叫。我又开了一枪。背叛了主子的死人又对昔日的女主人招了招左手。可惜这个女人捂住了眼睛没有看见。
  父亲十分空洞地笑了一声,并拍拍我的脑袋,对女人说:"哈哈,连我傻瓜儿子都有这么好的枪法,就更不说我的大儿子了。"这样,就算把我们介绍给他的新欢了。他又说:"看吧,等央宗再给我生个儿子,你们三兄弟天下无敌!"这样,又算是把央宗作为家里一个新成员介绍给我们了。与此同时,父亲还夺下我手中的枪,掖回哥哥腰里。那具死尸马上扑满了苍蝇。麦其土司说:"我是想让他做查查寨头人的,是谁把他打死了?"家丁队长跪下:"他想对主人开枪,我只好把他结果了。"父亲摸摸自己的脑袋,问:"他从哪里弄来了枪。"
  我很傻地笑了一下。见哥哥和家丁队长都不说话。父亲说:"你傻笑什么,你知道什么吧?"
  这一天,我是当够了主角。
  看见他们那样痴痴地看着我,怎么能让他们失望呢。于是,就把这件事情后面的主使土司太太说了出来。讲着讲着,我的汗水就下来了,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这件事情实在太复杂了。用一个傻子的脑子来回忆一个聪明人所布置的事情,真是太辛苦了。在我看来,聪明人就像是山上那些永远担惊受怕的旱獭,吃饱了不好好安安生生地在太阳下睡觉,偏偏这里打一个洞,那里屙一泡屎,要给猎人无数障眼的疑团。可到头来总是徒劳枉然。我说话的这会儿,也许是阳光过于强烈的缘故吧,汗水从父亲和央宗脸上,更从家丁队长的脸上小溪一样流了下来。我还注意到,父亲和央宗的汗水是从紧皱的眉问冒出来的,晶晶亮亮顺着鼻尖滴落到尘土里。家丁队长的汗水却从额前的发际浑浊地渗流出来,把被淹没的眉毛弄了个一塌糊涂。

  在我的故事中,应该死两个人的。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现在,却只死了一个男人。死了的男人张着嘴,好像对眼前这一切感到十分茫然。哥哥把一枚青果扔进了死人的口中,这样,那大张着的嘴就好看一点了。
  父亲突然说:"好啊!"父亲又对他的情人说:"既然这样,我只好带你回官寨去,免得又有什么人打了主意来杀你。"
  就这样,母亲深恨着的央宗顺理成章地进了麦其家的大门。这T,他们就大张旗鼓地睡在一张床上了。有人说,是我这个傻子给了父亲借口,让他把野女人带进了家门。但我已经忘了这件事了。更何况,土司要叫一个女人到自己床上,还需要有什么借口吗?说这话的人比我还傻。我们一行人往官寨去的时候,给人倒拖着的死人脑袋在路上磕磕碰碰,发出一串叫人不太舒服的沉闷声响。
  土司太太领着一干人:喇嘛,管家,侍女出现在骑楼平台上。
  土司太太这天穿一身耀眼的水红色衣裳,白色的长袖在风中飘扬。母亲居高临下注视父亲领着新欢走近了寨门。母亲是从一个破落的汉人家里被一个有钱人买来送给我父亲的。照理说,麦其土司能不顾门第观念而这么长久地和她相爱已经是十分难得了。麦其土司在他的感情生活上总是叫人出其不意。当年,土司太太刚死不久,远远近近前来提亲的人不绝于途,麦其土司都谢绝了。人们都夸他对前太太深怀感情。这时,他结婚的帖子又到了。他和我母亲,一个没有来历的异族女人结成了夫妇。人们都说:"一个汉人女子,看吧,要不了多久他就会向一个土司的女儿求婚的。"是啊,我们周围的汪波土司,拉雪巴土司,茸贡土司,迥尔洼土司,还有以前的麦其土司,都是你娶了我的女儿,我又在什么时候娶了他的妹妹。再远的土司就更多了,只说曾经和麦其土司有过姻亲关系的,就有大渡河上的三个土司,次冲山口以西以北的山间平坝上的两个土司,还有几户土司已经没有了名号,在国民党的县官手下做守备,势力虽不及从前,但仍领有自己的土地与人户。这些人都是我们的远亲近戚,虽然有时也是我们的敌人,但在婚姻这个问题上,自古以来,我们都是宁愿跟敌人联合,也不会去找一个骨头比我们轻贱的下等人的。父亲却打破了这个规矩。所以,一开始,人们就预言麦其土司和汉人女子的好日子不会长久,这么多土司,这么多土司的这么广大的土地上人们都在说,麦其土司只不过是感到新鲜罢了。结果,哪一个土司边界上都没有出现麦其土司前来求亲的人马。
  土司和他的新太太有了我。两年后开始怀疑我可能有点问题。三四年后才确实肯定我是个傻子。
  这又给众多的人们带来了希望。但他们又失望了。他们只是听说土司太太的脾气不如从前温顺了。也听说土司偶尔会在下等女人身上胡来一下。但这消息并不能给人们什么希望。其实,这时当初曾等着麦其土司前来提亲的女人们早已出嫁了。人们之所以还这样关心麦其土司的感情生活,纯粹是因为巨大的惯性要带着人们继续关心。看看聪明人傻乎乎的劲头吧。
  母亲知道这一天终于来到了。对于一个女人来说,这是无可逃避的一个日子。她穿上美丽的衣服来迎接这日子。这个曾经贫贱的女人,如今已出落成一个雍容而高贵的妇人。她看着土司领着新欢一步步走向官寨,也就等于是看见了寂寞的后半生向自己走来。卓玛对我说,她听见太太不断说:"看见了,我看见了。"
  一行人就在母亲喃喃自语时走到了官寨门口。
  许多人都抬头仰望土司太太美丽的身影。这种美丽是把人镇住的美,不像父亲新欢的美丽引起人占有的欲望。央宗也给那种美丽给镇住了,她不断对我父亲说:"求求你,让我要回家。"
  哥哥说:"那你就走吧,反正有许多人在路上等着想杀你。"
  央宗说:"不会的,他们怎么会杀我?"哥哥笑笑,对这个年纪跟自己相当,却要做自己母亲辈的漂亮女人说:"他们会的,现在人人都以为是你要做土司太太才叫查查头人死于非命的。"
  父亲说:"你怕楼上那个人吧。不要怕她。我不会叫她把你怎么样。"
  这时,那个死人已经被行刑人父子俩倒吊在了行刑柱上。几声牛角号响过,远远近近的人们就开始向官寨聚集,很快就站满了广场,听土司宣布这家伙如何杀死了忠诚的查查头人,他在阴谋将要成功,将要取得头人职位时被土司识破而绳之以法。人们也就知道,又一个头人的领地变成土司家直接的辖地了。但这跟百姓又有什么关系?他们排着队经过那具一脸茫然的死尸前。每个人都按照规矩对着死人的脸唾上一口。这样,他就会万劫不复地堕入地狱。人们吐出的口水是那么的丰富,许多苍蝇被淹死在正慢慢肿胀的死人脸上。

  母亲站在高处俯视这一切。
  父亲非常得意。母亲精心策划的事情,经他顺势引导一下,就形成了对他十分有利的局面。父亲得寸进尺,吩咐小家奴索郎泽郎:"去,问问太太,她怎么诅咒这个开黑枪的罪人。"
  太太没有说话,从腰间的丝绦上解下一块玉石,也在上头唾了一口。小家奴从楼上跑下来,将那上等绿玉丢在了尸体上面。人群中为她如此对待一块玉石发出了惊叹。
  她却转身走进了自己的屋子。
  所有人都仰头看着她从三楼那宽大的平台上消失了。人人都听到了她尖利的声音在那些回廊的荫影里回荡。她是在叫她的贴身侍女,我的教师:"卓玛!桑吉卓玛!"
  于是,身着水绿色长衫的卓玛也从我们眼前消失了。
  父亲带着央宗进了三楼东头,朝向南面的房间。这下,他们就可以住在一起,一直睡在一张床上了。虽说在此之前,任何一个麦其土司都不会和一个女人一直睡一个房问,更不要说是同一张床上。
  来看看土司的床吧。土司的床其实是个连在墙上的巨大柜子,因为光线黯淡而显出很幽深的样子。我曾经问父亲:"里面没有妖怪吗?"
  他不作正面回答,只是像最没有心计的父亲那样笑着说:"你这个傻乎乎的家伙啊!"
  我相信那里边肯定有什么吓人的东西。
  那天夜半的时候,官寨外边响起了凄厉的哭声。麦其土司披衣起来,央宗滚到床的外边,里边浓重的暗影叫她十分害怕。土司在床前大声咳嗽,官寨里立即就点起了灯笼,官寨外立即燃起了火把。
  土司到了三楼平台上,立即有人伸出灯笼把他的脸照亮。土司对下面暗影中的人叫道:"我是麦其,你们要看清楚一点!"下面,朦胧中显出了三个人跪在地上的身影。那是被我们杀死的多吉次仁的老婆和两个儿子,背后是那具倒吊着的尸体,在木桩上轻轻摇晃。
  父亲大声发话:"本该把你们都杀了,但你们还是逃命去吧。要是三天后还在我的地界里,就别怪我无情了。"土司的粗嗓门震得官寨四处发出嗡嗡的回响。
  下面的暗影中传来一个小男孩稚气的声音:"土司,让他们再照照你的脸,我要记住你的样子!"
  "你是害怕将来杀错人吗?好,好好看一看吧!"
  "谢谢,我已经看清楚了!"
  父亲站在高处大笑:"小孩,要是你还没来,我就想死了,可以不等你吗?"下面没有回答。那母子三人从黑暗里消失了。
  父亲回身时,看见母亲从她幽居的高处俯视着自己。
  母亲十分满意父亲向她仰望的那种效果。她扶着光滑清凉的木头栏杆说:"你怎么不杀了他们。"
  父亲本可以反问母亲,我的心胸会如此狭窄吗?但他却只是低声说:"天哪,我想睡了。"
  母亲又说:"我听见他们诅咒你了呢。"
  父亲这时已经变得从容了:"难道你以为仇家会歌唱?"
  母亲说:"那么紧张干什么,你是土司,一个女人就叫你这样了。要是有十个女人怎么办?"口吻是那么推心置腹,弄得父亲一下就说不出话了。火把渐次灭掉,官寨立即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黑洞。母亲清脆的笑声在这黑暗中响起。母亲的声音在黑暗里十分好听:"老爷请回吧,小老婆在大床上会害怕。"
  父亲也说:"你也回吧,楼上当风,你身子弱,禁不起呀!"
  母亲当然听出了这话里的埋伏。不禁想到,平日里要是自己不做出哼哼叨卿的病模样,情形当不至于如此。她是把汉族人欣赏的美感错以为人人都会喜欢的了。可嘴上还是不依不饶:"我死了就算了。麦其土司家再缺什么也不会缺一房太太。用钱买,用枪抢,容易得很的事情嘛。"
  父亲说:"我不跟你说了。"
  ''那你还不快点进屋,我是要看看这一晚上还有什么好戏。"
  父亲进屋去了。睡在床上还恍然看见那居高临下一张银盆似的冷脸,便咬着牙说:"真成了个巫婆了。"
  央宗滚进了土司的怀里:"我害怕,抱紧我呀!"
  "你是麦其土司的三太太,用不着害怕。"
  热乎乎的女人肉体使土司的情绪安定了。他嘴上说着要举行一场多么隆重的婚礼,心里却禁不住想,查查头人的全部家产都是自己仓里的了。查查是所有头人里最忠诚的一个。而且,这也不是一代两代的事了。他就是不该有这么漂亮的老婆,同时,也不该拥有那么多的银子,叫土司见了晚上睡不着觉。要是自动地把这一切主动叫土司分享一点,也不至于到今天这个地步了。想到这些,父亲禁不住为人性中难得满足的贪欲叹了口气。
  他怀里的女人睡着了。圆润的双乳在黑暗中闪烁着幽光。她真是个很蠢的女人。不然,这么多天来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稍有头脑的人都会夜不成眠。而她却一翻身就深深地潜入了睡梦之中。平稳而深长的呼吸中,她身上撩人心扉的野兽般的气息四处弥散,不断地刺激着男人的欲望。土司知道自己作为一个男人,这一阵疯狂过去,就什么也不会有了。他当然会抓紧这最后的时光。他要把女人叫醒,到最疯狂的浪谷中去漂荡。

  就在这时,二太太在楼上拍起手来。她欢欢喜喜地叫道:"燃起来了!燃起来了!"
  麦其土司又为心胸狭窄的女人叹了口气,心想,明天要叫喇嘛们念念经;驱驱邪,不然,这女人可能要疯了。但更多的人叫喊起来,许多人在暗中奔跑。这高大的石头建筑就在黑暗中摇晃起来。
  这摇晃可以令人对很多东西感到不安。
  麦其土司睁开眼睛,只见窗前一片红光。他以为是谁纵火把宫寨点燃了。尽管很快就证明这不过是一场虚惊,但他还是清楚地感到了隐伏的仇恨。
  宫寨里的人刚刚睡下不久,又全都起来了。这中间,只有我母亲一直站在星光隐隐的楼上,没有去睡觉。现在,全官寨的人都起来了。高处是土司一家和他们的喇嘛与管家。下面是众多的家丁和家奴。只有那个新来的三太大用被子蒙住头,滚到那张大床很深的地方去了。刚才离开这里,公开声言将要复仇的三个人把已经是麦其土司私人财产的头人寨子点燃了。此时,火就在凉凉的秋夜里,在明亮的星空下熊熊燃烧。大火的光芒越过黑沉沉的罂粟地,那么空旷的大片空间,照亮了麦其土司雄伟的寨子。我们一家人站在高处,表情严肃地看着事实上已成为我家财产的一切在熊熊大火中变成灰烬。
  背后,从河上吹来的寒意一阵比一阵强烈。
  面前的火光和背后的寒意都会叫人多想点什么。
  当远处的寨子又一个窗口喷出火龙时,下人们就欢呼起来。我听到奶娘的声音,侍女的声音,银匠的声音和那个小家奴索朗泽郎的声音。侍女卓玛,平时,因为我们特殊的恩宠,都是和我们一同起居的,可一有机会,她还是跑到下人们中间去了。
  火小下去时,天也亮了。
  火是多吉次仁的女人放的。她没有和两个年幼的儿子一起逃跑,而是自己投身到大火里去了。死相十分凶残。女人在火中和她的诅咒一起炸开,肚子上的伤口就像漂亮的花朵。她用最毒的咒诅咒了一个看起来不可动摇的家族。
  父亲知道,那孩子稚气的复仇声言肯定会付诸实行。于是,他命令派出追兵。哥哥说:"你当着那么多人放走了他们,我看还是多多防范吧。"
  土司还是把追兵派出去了。三天之内,没有抓到两个将来的敌人。三天以后,他们肯定逃出麦其家的辖地了。三天,是从中心穿过麦其领地的最快时间。
  从此,那个烧死的女人和那两个小儿,就成了我父亲的噩梦。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要叫人心安一点,只有大规模的法事了。
  经堂里的喇嘛,敏珠宁寺里的喇嘛都聚在了一起。喇嘛们做了那么多面塑的动物和人像,要施法把对土司的各种诅咒和隐伏的仇恨都导引到那些面塑上去。最后,那些面塑和死尸又用隆重的仪仗送到山前火化了。火化的材料是火力最强的沙棘树。据说,被这种火力强劲的木头烧过,世上任什么坚固的东西也灰飞烟灭了。那些骨灰,四处抛撤,任什么力量也不能叫它们再次聚合。
  地里的罂粟已经开始成熟了,田野里飘满了醉人的气息。寺里的济嘎活佛得意了几天,就忘记了这几年备受冷落的痛苦,恳切地对土司说:"我看,这一连串的事情要是不种这花就不会有。这是乱人心性的东西啊!"
  活佛竟然把土司的手抓住,土司把手抽了回来,袖在袍子里,这才冷冷地问:"这花怎么了?不够美丽吗?"
  活佛一听这话,知道自己又犯了有学问人的毛病,管不住自己的舌头了,便赶紧合掌做个告退的姿势。土司却拉住他的手说:"来,我们去看看那些花怎么样了。"活佛只好跟着土司往乱人心性的田野走去。
  田野里此时已是另一番景象。
  鲜艳的花朵全部凋谢了,绿叶之上,托出的是一个个和尚脑袋一样青乎乎的圆球。土司笑了,说:"真像你手下小和尚们的脑袋啊。"说着,一挥佩刀,青色的果子就碌碌地滚了一地。
  活佛倒吸一口气,看着被刀斩断的地方流出了洁白的乳浆。
  土司问:"听说,法力高深的喇嘛的血和凡人不一样。难道会是这牛奶一样的颜色?"
  活佛觉得无话可说。慌乱中他踩到了地上的圆圆的罂粟果。那果子就像脑袋一样炸开了。活佛只好抬头看天空。
  天空中晴朗无云。一只白肩雕在天上巡视,它平展的翅膀任凭山谷间的气流叫它巨大的气流上上下下,阳光把它矫健的身影放大了投射在地上。白肩雕一面飞一面尖锐的鸣叫。
  活佛说:"它在呼风唤雨。"
  这也是有学问的人的一种毛病。对眼前的什么事情都要解释一番。麦其土司笑笑,觉得没有必要提醒他现在的处境,只是说:"是啊,鹰是天上的王。王一出现,地上的蛇啊,鼠啊就都钻到洞里去了。
  麦其土司后来对人说,那天,他教训了活佛,叫他不要那么自以为是。
  有好事者去问活佛这是不是真的。活佛说:"阿弥陀佛,我们僧人有权拴释我们看到的一切。"
或许您还会喜欢:
筑草为城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筑草为城》是一部学者化的艺术长卷,一部茶叶世家的兴衰史。王旭烽是十年心血一杯茶,果然是杯龙井极品。《筑草为城》为《茶之三部曲》第三部。故事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写至世纪末,描述杭家人在经历了抗日战争的血雨腥风之后又迎来了文化大革命这一动荡的历史时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杭家人经历各种考验,体现出前所未有的顽强生命力和追求自由的独立人格精神。小说飘散出浓郁的茶文化浸润的气息。 [点击阅读]
纸醉金迷
作者:佚名
章节:72 人气:0
摘要:民国三十四年春季,黔南反攻成功。接着盟军在菲律宾的逐步进展,大家都相信"最后胜利必属于我"这句话,百分之百可以兑现。本来这张支票,已是在七年前所开的,反正是认为一张画饼,于今兑现有期了,那份儿乐观,比初接这张支票时候的忧疑心情,不知道相距几千万里,大后方是充满了一番喜气。但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也有人在报上看到胜利消息频来,反是增加几分不快的。最显明的例子,就是游击商人。 [点击阅读]
罗兰小语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0
摘要:我流着泪写这些故事,为那把母“鸡”当做妈妈的孩子,为那被老师误解,被父母否定的孩子,为我们这一代失去了的天伦之乐。什么时候不再看到被亏待而流泪的孩子呢?什么时候重拾我们的天伦之乐呢? [点击阅读]
美的历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中国还很少专门的艺术博物馆。你去过天安门前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吗?如果你对那些史实并不十分熟悉,那么,作一次美的巡礼又如何呢?那人面含鱼的彩陶盆,那古色斑斓的青铜器,那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那秀骨清像的北朝雕塑,那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那道不尽说不完的宋元山水画,还有那些著名的诗人作家们屈原、陶潜、李白、杜甫、曹雪芹...... [点击阅读]
致青春
作者:佚名
章节:179 人气:0
摘要:9月10日,南国的盛夏,烈日炎炎。大学新鲜人郑微憋红了一张脸,和出租车司机一起将她的两个大皮箱半拖半拽从车尾箱里卸了下来。她轻轻抬头用手背擦汗,透过树叶间隙直射下来的、耀眼的阳光让她眼前短暂的一黑,突然的高温让她有些不适应。她在牛仔裤的口袋里掏了掏,翻出了出门前妈妈给她备下的零钱,递给身边的出租车司机,笑眯眯地说道:“谢谢啊,叔叔。 [点击阅读]
花田半亩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0
摘要:我们教的中文,是主张从良好情怀的心里发芽的中文。这样的一颗心,田维无疑是有的。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她目光里那一种超乎她年龄的沉静,对于我们都意味着些什么了。经常与死神波澜不惊地对视的人,是了不起的人。田维作为中文女学子,之所以对汉字心怀庄重,我以为也许还是基于这样的想法——要写,就认认真真地写。而且,当成一次宝贵的机会来对待。这令我不但愀然,亦以肃然,遂起敬。 [点击阅读]
莫言《会唱歌的墙》
作者:莫言
章节:31 人气:0
摘要:第一次去青岛之前,实际上我已经对青岛很熟悉。距今三十年前,正是人民公社的鼎盛时期。全村人分成了几个小队,集中在一起劳动,虽然穷,但的确很欢乐。其中一个女的,名字叫做方兰花的,其夫在青岛当兵,开小吉普的,据说是海军的陆战队,穿灰色的军装,很是神气。青岛离我们家不远,这个当兵的经常开着小吉普回来,把方兰花拉去住。方兰花回来,与我们一起干活时,就把她在青岛见到的好光景、吃到的好东西说给我们听。 [点击阅读]
莫言《生死疲劳》
作者:莫言
章节:59 人气:0
摘要:《生死疲劳》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50年的历史,围绕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了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并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和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精神。小说的叙述者,是土地改革时被枪毙的一个地主,他认为自己虽有财富,并无罪恶,因此在阴间里他为自己喊冤。 [点击阅读]
莫言《良心作证》
作者:莫言
章节:16 人气:0
摘要:这是一部美丽而又令人激动,乃至荡气回肠的小说,或者说,它是一部完全来自生活与时代的撼人写真。作家以其大手笔抒写了社会转型时期,关于人性和感情的裂变……在市委家属楼三层的一个大厅里,正进行着一场热闹的婚礼。阵阵喧闹声不时地从窗户里传出来,像一朵朵绚烂的焰火在空气里炸开。很多马路上的行人忍不住驻足倾听观望。大厅里面,周建设眼角眉梢挂着掩饰不住的喜悦,不停地应付着前来道喜的各色宾客。 [点击阅读]
莫言《透明的红萝卜》
作者:莫言
章节:6 人气:0
摘要:秋天的一个早晨,潮气很重,杂草上,瓦片上都凝结着一层透明的露水。槐树上已经有了浅黄色的叶片,挂在槐树上的红锈斑斑的铁钟也被露水打得湿漉漉的。队长披着夹袄,一手里拤着一块高粱面饼子,一手里捏着一棵剥皮的大葱,慢吞吞地朝着钟下走。走到钟下时,手里的东西全没了,只有两个腮帮子象秋田里搬运粮草的老田鼠一样饱满地鼓着。他拉动钟绳,钟锤撞击钟壁,"嘡嘡嘡"响成一片。 [点击阅读]
莫言《酒国》
作者:莫言
章节:20 人气:0
摘要:一省人民检察院的特级侦察员丁钩儿搭乘一辆拉煤的解放牌卡车到市郊的罗山煤矿进行一项特别调查。沿途,由于激烈思索,脑袋膨胀,那顶本来晃晃荡荡的五十八号咖啡色鸭舌帽竟紧紧地箍住了头颅。他很不舒服,把帽子揪下来,看到帽圈上沾着透亮的汗珠,嗅到帽子里散出来的热烘烘的油腻气味里混合着另外一种生冷气味。这气味很陌生,使他轻微恶心。他抬起手,捏住了喉头。临近煤矿时,黑色的路面坑坑洼洼,疾驰的卡车不得不把速度放慢。 [点击阅读]
许地山文集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0
摘要:许地山(1893~1941)现代作家、学者。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花生。祖籍广东揭阳,生于台湾台南一个爱国志士的家庭。回大陆后落籍福建龙溪。1917年考入燕京大学,曾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合办《新社会》旬刊。1920年毕业时获文学学士学位,翌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1922年又毕业于燕大宗教学院。1923~1926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和英国牛津大学研究宗教史、哲学、民俗学等。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