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灿烂千阳 - 灿烂千阳读后感——《什么样的国家需要一千个太阳》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看《灿烂千阳》几乎一气呵成,我对亲睐的作者的书常常就是这样迫不及待,看完了去豆瓣网上眯大家的评论,看到此书的翻译者李继宏很有意思的声明,他说“灿烂千阳”这个名字是出版社未经他同意擅自更改的,他的语调颇为气愤,他说这本书的译名应该是“一千个灿烂的太阳”
  “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明月,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书名出自这一句,这一句出自一位著名诗人经过阿富汗时对首都喀布尔热情赞颂的一首诗。一千个太阳啊,人会焦的,太热了,很可怕,让我想起我们国家的古老传说后羿射日的故事,我怪书名起的不好,但是啃完这个故事,我发现,这恰恰是画龙点睛的悲凉之题,是不是一千个太阳的光才能驱散阿富汗人民内心的暗,是不是一千个太阳的暖才能蒸发阿富汗人内心恐惧的寒。炎热难耐的阿富汗,战争却使这的个国家的人总是感到极致的冷。
  这个故事的叙述风格依然像上一本《追风筝的人》那样柔和委婉,笔调诚挚悲悯,描述相当细腻,加上情节的曲折坎坷使故事引人动容。作者胡赛尼生于阿富汗后举家逃至美国,本职是医生。我发现医生和作家这两种身份常能兼聚在一个人身上,而且文风有共同特质:逻辑清晰,擅于在故事中布局伏笔,比如写《碎脸》和《伤心至死》的鬼古女夫妇,还有《医生杜明》的作者也是医科出身。也许解剖人体和剖析人生动作相似,需要冷静,俯视,并且充满关怀和悲悯。
  这个故事发生的年代并不久远,主人公玛丽雅姆出生于1959年,莱拉生于70年代末,故事讲述延续至2003年,可是总是让我恍惚的产生距离感,生存在同样的世界,仿佛一半海水一半火焰。战争,爆炸,袭击冲突,政权更迭,难民营,对妇女的压迫制度,饥饿,颠沛流离。这些让我想到欧洲革命或者我国的抗战时期的充满历史创伤感的字眼,怎么会频繁出现在我们现处时代的某一个地方。在这个各国争相发展的蓬勃时代怎么会还有那么多人时刻受到毁灭的威胁,那么多女人困于古老落后的制度。这让我惊愕,在阅读中感受到从电视新闻里远远体会不到的真实的残酷。

  玛丽雅姆是阿富汗一个有钱人的私生女,她和母亲被安置在乡下的一间破旧的泥屋里生活,她的父亲拥有三个妻子和十个子女,玛丽雅姆最期盼父亲每周一次的探望,她希望父亲能带她去他自己开的电影院里看一场《木偶奇遇记》,她希望去看看父亲豪华的家和那些同父异母的兄妹,然而父亲只陪她钓鱼,钓鱼很有趣,但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等待。15岁生日那天,玛丽雅姆嚷着要和父亲一起住,父亲没有如约来接他,她独自徒步来到繁花似锦的城市在父亲的深宅大院前徘徊等待,与此同时她的母亲因为害怕失去相依为命的女儿绝望的吊死在泥屋外的一棵树上.之后,继母的游说和父亲的妥协使得15岁的玛丽雅姆被迫嫁给了40多岁的鞋匠拉西德,从此在喀布尔这个陌生的地方开始了噩梦一般的生活。
  莱拉是喀布尔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的漂亮女孩,有相对和睦的家庭和青梅竹马的恋人。而战争摧毁了这座城市,一颗炸弹夺去了她的双亲,恋人塔里克一家逃亡他乡,她脑海中最后的幸福是和他初尝禁果的那个下午,他要带她走,他不断的求婚,她不断的拒绝,她不能推卸对父母的责任。这一别,莱拉生命中苦难的序幕就此拉开……

  鞋匠拉希德从废墟中把莱拉救出来带回家,命令妻子玛丽雅姆悉心照顾,已成孤儿的莱拉在稍许恢复之后突然得知恋人塔里克在逃亡中病死医院。绝望的莱拉在发现自己怀了爱人的孩子之后同意嫁给已经50多岁的拉希德,拉希德暴躁,蛮横专制,虽然馋涎莱拉的年轻美貌但在莱拉生下女儿而非儿子之后,很快对她如同玛丽雅姆一般颐指气使,拳脚相加。于是两个善良而命运多舛的女人由敌对转为联盟,十多年来玛丽雅姆生活在丈夫暴力和冷漠中,干涸的心因为莱拉给与的温暖而融化,她最快乐的时光是和莱拉在繁重的家务之后做下来喝几杯下午茶,吃几块饼干,聊自己过往的日子,和父亲在一起的稀疏而快乐的时光。她更没想到的是莱拉刚诞生的女儿竟然和自己一样是私生女。
  莱拉和玛丽雅姆开始策划逃跑,这一场失败的逃亡使得莱拉和女儿差点被拉希德活活饿死,玛丽雅姆被打的奄奄一息。而阿富汗被塔利班占领,局势混乱,法律不许女人出外工作,独自上街,拉希德的鞋店被烧毁,他们陷入了饥荒的困境,此后莱拉又生了个儿子,女儿被寄养孤儿院,生活举步维艰,在这时莱拉居然见到了深爱的塔里克,塔里克就站在她的面前,高大而消瘦,英俊,分别了8年,23岁的莱拉觉得自己青春消亡容貌枯竭,只有因他而死去的心忽然活了……
  残暴的拉希德很快从年幼的儿子那里得知了莱拉和塔里克的重逢,他承认自己当年买通他人欺骗莱拉恋人已死的无耻行径。这一次这个妒火中烧的男人几欲杀死莱拉,玛丽雅姆为救莱拉,执起铁锹向这个恨之入骨的男人头顶拼命敲下去,她觉得这是她第一次决定自己生活的轨迹。玛丽雅姆含泪送莱拉带2个孩子投奔塔里克,自己坦然接受了死刑。

  描写玛丽雅姆走向死亡的这段写的相当细腻,相当感人。这个出身卑微,又所遇非人的柔弱的女人在生命的最后一段历程里却表现得勇敢而坚强,她在回顾自己一生仅有的几个幸福片段时觉得满足,她所遗憾的是不能再同亲爱的莱拉一起喝午茶,看不到与她情同母女阿兹沙长大成人,但她觉得自己终于成了别人眼中的重要人物,甚至是英雄,这以死亡换得的殊荣感并不算糟糕。玛丽雅姆悲惨的一生也许正是阿富汗妇女最为典型的代表。
  而劫后余生的莱拉终于能和心爱的人及2个孩子在一起了,玛丽雅姆用生命成全了她这只飘在梦境里的渺茫幸福,她泪眼婆娑,满怀感激。在这个纷乱而险境丛生的人世,生死相邻,绝望和希望交织,他们回到政局稍稳定了的故乡喀布尔,他们相信他们能重建家园,长相厮守。
  今天偶然看新闻,又是阿富汗某处遭恐怖袭击的镜头,伤者奄奄于病床,哀伤的神情。一千个太阳的灿烂何时才能洒落到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
  感谢胡赛尼的这两本优秀的小说,它的畅销使得生活在平静富足生活中还不知感恩的我们开始了解和关注阿富汗,开始和阿富汗人民一起祈祷和平,和平……
或许您还会喜欢:
面纱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1她惊叫了一声。“怎么啦?”他问道。房间里的百叶窗关着,光线很暗,但还是能看清她脸上恐惧的表情。“刚才有人动了一下门。”“呃,八成是女佣人,要不就是哪个童仆。”“这个时候他们决不会来。他们都知道吃完午饭我要睡觉。”“那还会是谁?”“是瓦尔特。”她嘴唇颤抖着小声说道。她用手指了指他的鞋。他便去穿鞋,但他的神经多少也有点紧张,因而显得笨手笨脚,而鞋带偏偏又是系着的。 [点击阅读]
风流狂女的复仇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1矮男子闯进来了。矮男子头上蒙着面纱。“不许动!动就杀死你们!”矮男子手中握着尖头菜刀,声调带有奇怪的咬舌音。房间里有六个男人。桌子上堆放着成捆的钱。六个人正在清点。一共有一亿多日元。其中大半已经清点完毕。六个人一起站起来。房间的门本来是上了锁的,而且门前布置了警备员。矮男子一定是一声不响地把警备员打倒或杀死了,不然的话,是不会进房间里来的。六个人不能不对此感到恐惧。 [点击阅读]
风葬之城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雪江从早上开始心情就不好。要是平常的话,肯定会训斥浅见睡懒觉的,可是今天她看见小儿子,露出一副无奈的神情,转身就回自己的房里去了。听佣人须美子说,雪江连早饭也没吃。“我妈她怎么了?”“牙疼。”“是嘛?……”浅见似乎有点幸灾乐祸似地反问道。“是的,听夫人说,装的假牙不好,像针扎似地痛。”“哦,是那样啊,牙不好。 [点击阅读]
飞鸟集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泰戈尔1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的窗前唱歌,又飞去了。秋天的黄叶,它们没有什么可唱,只叹息一声,飞落在那里。straybirdsofsummercometomywindowtosingandflyaway.andyellowleavesofautumn,whichhavenosongs,flutterandfalltherewithasign.2世界上的一队小小的漂泊者呀,请留下你们的足印在我的文字里。 [点击阅读]
饥饿游戏2燃烧的女孩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壶中茶水的热气早已散发到冰冷的空气中,可我双手仍紧紧地握着茶壶。我的肌肉因为冷而绷得紧紧的。此时如果有一群野狗来袭击,我肯定来不及爬到树上,就会遭到野狗的撕咬。我应该站起来,活动一下僵硬的四肢,可我却坐着,像顽石一样一动不动。此时天已经蒙蒙亮了,周围的树丛已隐隐显露出轮廓。我不能和太阳搏斗,只能看着它一点点地把我拖入白昼,而即将到来的这一天是几个月来我一直所惧怕的。 [点击阅读]
饥饿游戏3嘲笑鸟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我低头俯视着自己的鞋子,一层细密的灰尘正缓缓地落在磨旧的皮革上。此时,我正站在原来放着我和妹妹波丽姆的床铺的地方,旁边不远是放饭桌的地方。烟囱已经塌了,烧得焦黑的碎砖头堆成了一堆,靠这个我还勉强能认得出原来房间的位置,不然的话,在这茫茫灰海中,我靠什么来辨认方向?十二区的一切几乎已荡然无存。一个月以前,凯匹特的火焰炸弹摧毁了“夹缝地带”贫苦矿工的房子、镇子里的商店,甚至司法大楼。 [点击阅读]
首相绑架案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我正站在波洛房间的窗户旁悠闲地望着下面的大街。“奇怪呀!”我突然脱口而出。“怎么啦,我的朋友?”波洛端坐在他舒适的摇椅里,语调平静地问。“波洛,请推求如下事实!——位年轻女人衣着华贵——头戴时髦的帽子,身穿富丽的裘皮大衣。她正慢慢地走过来。边走边看两旁的房子。二个男子和一个中年女人正盯捎尾随着她,而她一无所知。突然又来了一个男孩在她身后指指点点,打着手势。 [点击阅读]
马丁伊登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0
摘要:那人用弹簧锁钥匙开门走了进去,后面跟着一个年轻人。年轻人笨拙地脱下了便帽。他穿一身粗布衣服,带着海洋的咸味。来到这宽阔的大汀他显然感到拘束,连帽子也不知道怎么处置。正想塞进外衣口袋,那人却接了过去。接得自然,一声不响,那笨拙的青年心里不禁感激,“他明白我,”他心想,“他会帮我到底的。 [点击阅读]
马普尔小姐探案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马普尔小姐的故事——我亲爱的,我想我没告诉过你们——你,雷蒙德,还有你,琼——有关几年前发生的一桩奇特的小案子。不管怎样,我不想让人们觉得我很自负——当然了,我也知道和你们年轻人比起来我根本算不上聪明——雷蒙德会写那些关于令人讨厌的男男女女们的非常现代的书——琼会画那些出众的图画,上面全是一些四四方方的人,身上有的地方非常奇怪地凸了出来——你们都很聪明,我亲爱的, [点击阅读]
骗局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骗局》简介:陨石、冰架、空军一号、三角洲部队、性丑闻、政治黑幕……美国悬疑惊悚小说大师丹·布朗凭借高超地想象将这些元素有机的糅合在《骗局》中。整个故事围绕着一起科学大骗局展开,讲述了48小时内美国政界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小说以一桩神秘的谋杀案开篇:在人迹罕见的北极圈,加拿大地质学家查尔斯·布罗菲和他的几只北极狗被两个彪形大汉劫持到一架军用直升机上。 [点击阅读]
高老头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第一章伏盖公寓一个夫家姓伏盖,娘家姓龚弗冷的老妇人,四十年来在巴黎开着一所兼包皮容饭的公寓,坐落在拉丁区与圣·玛梭城关之间的圣·日内维新街上。大家称为伏盖家的这所寄宿舍,男女老少,一律招留,从来没有为了风化问题受过飞短流长的攻击,可是三十年间也不曾有姑娘们寄宿;而且非要家庭给曲生活费少得可怜,才能使一个青年男子住到这儿来。 [点击阅读]
魔戒第三部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在首部曲《魔戒远征队》中,记述了灰袍甘道夫发现哈比人佛罗多所拥有的戒指,其实正是至尊魔戒,统御所有权能之戒的魔戒之王。因此,佛罗多和伙伴们从夏尔一路被魔多的黑骑士追杀,最后,在伊利雅德的游侠亚拉冈的帮助下,他们终于克服万难,逃到了瑞文戴尔的爱隆居所。爱隆在该处慎重地举行了一场会议,决定将魔戒摧毁,佛罗多也被指派为魔戒持有者。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