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灿烂千阳 - 灿烂千阳读后感——《什么样的国家需要一千个太阳》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看《灿烂千阳》几乎一气呵成,我对亲睐的作者的书常常就是这样迫不及待,看完了去豆瓣网上眯大家的评论,看到此书的翻译者李继宏很有意思的声明,他说“灿烂千阳”这个名字是出版社未经他同意擅自更改的,他的语调颇为气愤,他说这本书的译名应该是“一千个灿烂的太阳”
  “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明月,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书名出自这一句,这一句出自一位著名诗人经过阿富汗时对首都喀布尔热情赞颂的一首诗。一千个太阳啊,人会焦的,太热了,很可怕,让我想起我们国家的古老传说后羿射日的故事,我怪书名起的不好,但是啃完这个故事,我发现,这恰恰是画龙点睛的悲凉之题,是不是一千个太阳的光才能驱散阿富汗人民内心的暗,是不是一千个太阳的暖才能蒸发阿富汗人内心恐惧的寒。炎热难耐的阿富汗,战争却使这的个国家的人总是感到极致的冷。
  这个故事的叙述风格依然像上一本《追风筝的人》那样柔和委婉,笔调诚挚悲悯,描述相当细腻,加上情节的曲折坎坷使故事引人动容。作者胡赛尼生于阿富汗后举家逃至美国,本职是医生。我发现医生和作家这两种身份常能兼聚在一个人身上,而且文风有共同特质:逻辑清晰,擅于在故事中布局伏笔,比如写《碎脸》和《伤心至死》的鬼古女夫妇,还有《医生杜明》的作者也是医科出身。也许解剖人体和剖析人生动作相似,需要冷静,俯视,并且充满关怀和悲悯。
  这个故事发生的年代并不久远,主人公玛丽雅姆出生于1959年,莱拉生于70年代末,故事讲述延续至2003年,可是总是让我恍惚的产生距离感,生存在同样的世界,仿佛一半海水一半火焰。战争,爆炸,袭击冲突,政权更迭,难民营,对妇女的压迫制度,饥饿,颠沛流离。这些让我想到欧洲革命或者我国的抗战时期的充满历史创伤感的字眼,怎么会频繁出现在我们现处时代的某一个地方。在这个各国争相发展的蓬勃时代怎么会还有那么多人时刻受到毁灭的威胁,那么多女人困于古老落后的制度。这让我惊愕,在阅读中感受到从电视新闻里远远体会不到的真实的残酷。

  玛丽雅姆是阿富汗一个有钱人的私生女,她和母亲被安置在乡下的一间破旧的泥屋里生活,她的父亲拥有三个妻子和十个子女,玛丽雅姆最期盼父亲每周一次的探望,她希望父亲能带她去他自己开的电影院里看一场《木偶奇遇记》,她希望去看看父亲豪华的家和那些同父异母的兄妹,然而父亲只陪她钓鱼,钓鱼很有趣,但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等待。15岁生日那天,玛丽雅姆嚷着要和父亲一起住,父亲没有如约来接他,她独自徒步来到繁花似锦的城市在父亲的深宅大院前徘徊等待,与此同时她的母亲因为害怕失去相依为命的女儿绝望的吊死在泥屋外的一棵树上.之后,继母的游说和父亲的妥协使得15岁的玛丽雅姆被迫嫁给了40多岁的鞋匠拉西德,从此在喀布尔这个陌生的地方开始了噩梦一般的生活。
  莱拉是喀布尔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的漂亮女孩,有相对和睦的家庭和青梅竹马的恋人。而战争摧毁了这座城市,一颗炸弹夺去了她的双亲,恋人塔里克一家逃亡他乡,她脑海中最后的幸福是和他初尝禁果的那个下午,他要带她走,他不断的求婚,她不断的拒绝,她不能推卸对父母的责任。这一别,莱拉生命中苦难的序幕就此拉开……

  鞋匠拉希德从废墟中把莱拉救出来带回家,命令妻子玛丽雅姆悉心照顾,已成孤儿的莱拉在稍许恢复之后突然得知恋人塔里克在逃亡中病死医院。绝望的莱拉在发现自己怀了爱人的孩子之后同意嫁给已经50多岁的拉希德,拉希德暴躁,蛮横专制,虽然馋涎莱拉的年轻美貌但在莱拉生下女儿而非儿子之后,很快对她如同玛丽雅姆一般颐指气使,拳脚相加。于是两个善良而命运多舛的女人由敌对转为联盟,十多年来玛丽雅姆生活在丈夫暴力和冷漠中,干涸的心因为莱拉给与的温暖而融化,她最快乐的时光是和莱拉在繁重的家务之后做下来喝几杯下午茶,吃几块饼干,聊自己过往的日子,和父亲在一起的稀疏而快乐的时光。她更没想到的是莱拉刚诞生的女儿竟然和自己一样是私生女。
  莱拉和玛丽雅姆开始策划逃跑,这一场失败的逃亡使得莱拉和女儿差点被拉希德活活饿死,玛丽雅姆被打的奄奄一息。而阿富汗被塔利班占领,局势混乱,法律不许女人出外工作,独自上街,拉希德的鞋店被烧毁,他们陷入了饥荒的困境,此后莱拉又生了个儿子,女儿被寄养孤儿院,生活举步维艰,在这时莱拉居然见到了深爱的塔里克,塔里克就站在她的面前,高大而消瘦,英俊,分别了8年,23岁的莱拉觉得自己青春消亡容貌枯竭,只有因他而死去的心忽然活了……
  残暴的拉希德很快从年幼的儿子那里得知了莱拉和塔里克的重逢,他承认自己当年买通他人欺骗莱拉恋人已死的无耻行径。这一次这个妒火中烧的男人几欲杀死莱拉,玛丽雅姆为救莱拉,执起铁锹向这个恨之入骨的男人头顶拼命敲下去,她觉得这是她第一次决定自己生活的轨迹。玛丽雅姆含泪送莱拉带2个孩子投奔塔里克,自己坦然接受了死刑。

  描写玛丽雅姆走向死亡的这段写的相当细腻,相当感人。这个出身卑微,又所遇非人的柔弱的女人在生命的最后一段历程里却表现得勇敢而坚强,她在回顾自己一生仅有的几个幸福片段时觉得满足,她所遗憾的是不能再同亲爱的莱拉一起喝午茶,看不到与她情同母女阿兹沙长大成人,但她觉得自己终于成了别人眼中的重要人物,甚至是英雄,这以死亡换得的殊荣感并不算糟糕。玛丽雅姆悲惨的一生也许正是阿富汗妇女最为典型的代表。
  而劫后余生的莱拉终于能和心爱的人及2个孩子在一起了,玛丽雅姆用生命成全了她这只飘在梦境里的渺茫幸福,她泪眼婆娑,满怀感激。在这个纷乱而险境丛生的人世,生死相邻,绝望和希望交织,他们回到政局稍稳定了的故乡喀布尔,他们相信他们能重建家园,长相厮守。
  今天偶然看新闻,又是阿富汗某处遭恐怖袭击的镜头,伤者奄奄于病床,哀伤的神情。一千个太阳的灿烂何时才能洒落到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
  感谢胡赛尼的这两本优秀的小说,它的畅销使得生活在平静富足生活中还不知感恩的我们开始了解和关注阿富汗,开始和阿富汗人民一起祈祷和平,和平……
或许您还会喜欢:
啤酒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赫邱里-波罗用欣赏的眼光有趣地打量着刚被引进办公室的这位小姐。她写给他的信,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要求见他一面,没提任何别的事。信很简短,语气也很认真,唯有坚毅有力的字迹,可以看出这位卡拉-李马倩是个年轻活泼的女性。现在,他终于见到她本人了──高挑,苗条,二十出头。她是那种任何人都会忍不住多看一眼的女人,身上穿的衣服很昂贵,裁剪也很合宜。她的眉生得相当方正,鼻梁挺直而有个性,下巴坚毅果决。 [点击阅读]
四签名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歇洛克·福尔摩斯从壁炉台的角上拿下一瓶药水,再从一只整洁的山羊皮皮匣里取出皮下注射器来。他用白而有劲的长手指装好了精细的针头,卷起了他左臂的衬衫袖口。他沉思地对自己的肌肉发达、留有很多针孔痕迹的胳臂注视了一会儿,终于把针尖刺入肉中,推动小小的针心,然后躺在绒面的安乐椅里,满足地喘了一大口气。他这样的动作每天三次,几个月来我已经看惯了,但是心中总是不以为然。 [点击阅读]
在路上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2
摘要:1第一次遇到狄恩是在我与妻子分手后不久。那时我刚刚生了一场大病,对此我不想再提及了。不过它的确与那次令人烦恼、充满灾难性的离婚有关,当时我似乎觉得一切情感都已经死了。自从狄恩·莫里亚蒂闯入我的世界,你便可以称我的生活是“在路上”。在这之前,我也曾不止一次地梦想着要去西部,但只是在虚无缥缈地计划着,从没有付诸行动。狄恩这家伙是个最理想的旅伴,他就是在路上出生的。 [点击阅读]
复仇狂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1东京中野区哲学堂附近。七月二十八日,晚上九点一过,街上已没有行人了。仁科草介知道,自己身后有两个人越走越近,他们用醉醺醺的、含混不清的奇怪腔调喋喋不休地交谈着。“我醉了?总不犯法吧。呃……是吗?”其中一人声音含糊地说着,不知是对同伴,还是对仁科。仁科不由得苦笑了,看来这是个喝醉了酒脾气就不大好的家伙。两人步伐杂乱地从仁科身边擦过,霎时,仁科感到左肋下一阵剧痛,两支手同时被人按住。 [点击阅读]
夜城4·魔女回归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夜城里什么东西都有,从神圣的遗产到污秽的法器一应俱全。不过除非具有钢铁般的意志,不然我绝不推荐任何人参加夜城里举行的拍卖会。虽然大部分的人根本不敢在拍卖会中跟我抢标,不过我已经很久没有出席任何拍卖会了,因为每次我都会在标到真正想要的东西之前先标下一堆垃圾。有一次我意外标到了一张召唤妖精用的“普卡”,结果就出现了一只只有我才看得到的花花公子玩伴女郎,足足跟了我好几个月。 [点击阅读]
夜城8·非自然询问报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在夜城,黑夜永无止尽。这里是隐身于伦敦的黑暗魔法之心,美梦以各种型态现世,诱惑与救赎永远都在特卖。你可以在夜城中找到任何事物,只要对方没有抢先找上门来。火热的霓虹,深邃的黑暗,信用卡难以支付的罪恶,狂放的夜店,疯狂的音乐。换上你的舞鞋,舞动到血流如注为止。夜晚持续不断,欢乐永不止歇。随时都会有人手中握着印有你的名字的子弹。我名叫约翰·泰勒,是一名迷失灵魂、在诅咒之地寻求救赎的私家侦探。 [点击阅读]
夜城外传·影子瀑布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世界上存在着一座梦想前去等待死亡的城镇。一个恶梦得以结束,希望终得安歇的所在。所有故事找到结局,所有冒险迎向终点,所有迷失的灵魂都能迈入最后归宿的地方。从古至今,世界上一直存在着许多这样的地方,散落在世界各地的黑暗角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的发展、魔法的消逝,大部分的奇景都已不复见,而这类隐藏的角落也随之凋零。 [点击阅读]
大师与玛格丽特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暮春的莫斯科。这一天,太阳已经平西,却还热得出奇。此时,牧首①湖畔出现了两个男人。身材矮小的那个穿一身浅灰色夏季西装,膘肥体壮,光着秃头,手里郑重其事地托着顶相当昂贵的礼帽,脸刮得精光,鼻梁上架着一副大得出奇的角质黑框眼镜。另一个很年轻,宽肩膀,棕黄头发乱蓬蓬的,脑后歪戴一顶方格鸭舌帽,上身着方格布料翻领牛仔衫,下身是条皱巴巴的自西眼裤,脚上穿一双黑色平底鞋。 [点击阅读]
大象的证词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奥利弗夫人照着镜子。她自信地瞄了一眼壁炉架上的时钟,她知道它已经慢了二十分钟。然后她继续摆弄着自己的头发。奥利弗夫人坦率地承认,令她烦恼的是经常要改变发型。她差不多已把每种样式都试过了。她先梳了一个庄重的,把头发从四面向上卷得又松又高;接着又梳了一种迎风式的,把发绺往后梳,修饰得看上去很有学者风度,至少她希望如此。她已经试了绷紧的整齐的卷发,也试过一种很有艺术味道的凌乱的发型。 [点击阅读]
失去的胜利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前言1945年我曾经讯问过许多德国将领,他们一致的意见都是认为曼施坦因元帅已经被证明为他们陆军中能力最强的指挥官,他们都希望他能出任陆军总司令。非常明显,他对于作战的可能性具有一种超人的敏感,对于作战的指导也同样精通,此外比起任何其他非装甲兵种出身的指挥官,他对于机械化部队的潜力,又都有较大的了解。总括言之,他具有军事天才。在战争的最初阶段中,他以一个参谋军官的身份,在幕后发挥出来一种伟大的影响。 [点击阅读]
局外人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人道主义思想加缪的思想,其核心就是人道主义,人的尊严问题,一直是缠绕着他的创作、生活和政治斗争的根本问题。《西西弗斯神话》和《局外人》构成了加缪文学创作的母题,包含着加缪未来作品的核心问题。书中,西西弗斯的幸福假设的提出,其本质动机,不在荒诞,荒诞既不能告诉我们幸福,也不能告诉我们不幸,之所以加缪假设西西弗斯是幸福的,是因为他认为只有幸福的生活才符合人的尊严,被责为永罚,却幸福,这绝对是一种反抗, [点击阅读]
广岛之恋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一九五七年夏天,八月,广岛。一个三十岁左右的法国女子在这座城市里。她是来参加拍摄一部关于和平的影片,她在影片中扮演一个角色。故事发生在这个法国女人回国的前夕。她在其中扮演角色的这部影片实际上已近完成。只剩下一组镜头要拍摄。就在她回法国的前夕,这个在影片中始终未提及名字的法国女人——这个无名妇女——将遇到一个日本人(工程师或建筑师),他们之间产生了一段过眼云烟的恋情。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