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灿烂千阳 - 《灿烂千阳》读后感——感动我的《灿烂千阳》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灿烂千阳》在joyo的介绍上说,百万读者翘首期待的数,《追风筝的人》作者第2本著作,带着怀疑的心情买了这本书,想看一下是不是如说的这么好,有没有《追风筝的人》那么感人。
  《灿烂千阳》在小书桌旁放了2周后,我终于有时间拿起这本描写阿富汗2个妇女悲惨一生的书,说真的,从第一页我就被深深吸引了,还是如《追风筝的人》一样的叙事方法,很平实的生活写的很真实,细腻,就像是发生在你我身边的事情,这么细腻的文笔使我一度以为作者卡勒德·胡赛尼是个女的,看到背后的照片才发现作者原来是男的。
  《灿烂千阳》描写的是2个阿富汗妇女的悲惨一生,我这样觉得,与其说是妇女,不如说是2个女孩,因为主角之一玛丽雅姆14岁就被强逼嫁给了40岁的中年人,在他受尽折磨的婚后生活里,文章讲述了另外一个女孩莱拉的出生,成长,同样是由于战争,莱拉青梅竹马的恋人达里克一家迁往白沙瓦,就在临走前一天,他们作了想作的事情,然后就剩下莱拉一个人痛苦的想念和痛苦。莱拉的母亲由于想念为圣战而死的2个儿子,一定要等到圣战组织胜利后才肯离开所处的是非之地,后来圣战胜利了,胜利的各个派别又开始互相残杀,火箭弹每天都会呼啸着飞过莱拉家的房顶,每一次呼啸过后都会有一家失去了亲人或孩子,因此莱拉最害怕的是听到火箭弹呼的声音,声音过后就是人间的灾难。莱拉父亲终于说动了母亲举家迁走,可是就是收拾东西的时候遇上了火箭弹的轰炸,莱拉幸免于难,被玛丽雅姆丈夫救到家里。这时的玛丽雅姆已经快30岁,老头已经快60,让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禽兽老头救莱拉的目的竟然是占为小老婆。当时莱拉才13岁。
  不细说了,莱拉和老头结婚后遭受的是和玛丽雅姆同样的遭遇,不过由于几次事件玛丽雅姆和莱拉成了最好的朋友,玛丽雅姆也从莱拉的女儿身上得到从没体验到的纯粹的爱,那种毫无保留的、完完全全的爱。
  最恶心的地方是阿富汗的男人,在莱拉女儿1岁时,一年的春天莱拉和玛丽雅姆一块逃出了这个可怕的家庭,准备逃往白沙瓦,在候车时为了行走方便找了一个同样带小孩的男人结伴一块走,就在上车时,就在莱拉和玛丽雅姆满怀希望的踏上未来的美好生活的时候,那个那人低声告诉了当时的武装份子,接着莱拉和玛丽雅姆被带走了,这阿富汗的男人们看来,女人背叛丈夫是有罪的,不过那个男人多么禽兽,他们像对待禽兽一样把莱拉和玛丽雅姆又送回了那个男人旁边。
  自从逃跑事件后2位妇女的境遇可想而知,不过她们还是带着满身的伤痛挺了过来。
  时间到了另外一个拐点,被打的快死的时候玛丽雅姆作了这一生第一个决定,她用铁扳手砸死了那个可恶的阿富汗男人,那个禽兽的老头!这之前莱拉也幸运遇到了达里克,发现他还没死,是那个老头雇人编故事骗她说达里克已经死了,并最终占有了她。现在老头死了,她、玛丽雅姆、还有2个孩子准备远走高飞,和达里克一块,去一个没有战争的地方。
  第二天早上,玛丽雅姆作了一个决定,她不跟着莱拉一块走,她要留下来独自承担这一切,一生被人歧视、看不起的玛丽雅姆,最后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莱拉的将来。在执刑的前一夜,玛丽雅姆梦到了自己一生中仅有的快乐的几个时光,她那傻傻的母亲,每周来看他的父亲,亲爱的莱拉和小女孩,她梦见自己奔向了自由,得到了彻底解脱。看到这里,完全被感动了,伟大的玛丽雅姆!伟大的一生!
  晚上1点多了,可是怎么也睡不着,人的一生到底是为了什么?看玛丽雅姆的一生,就是在受苦受难中痛苦了一生,被世人折磨了一生,她没有出去过任何地方,甚至没有一株植物的一生那么幸福。现在我知道了,当我们在新闻里看到阿富汗的塔利班肆虐,美国的轰炸炸死平民的新闻后,才清晰的意识到,就在这个时刻,在地球的另一个地方--阿富汗有成千上万的人正在受苦,正在失去生命。而生命到底是为了什么?只是不小心存在地球上的一种动物?那为什么要给我思想,让我们知道世界有多么不公平,世间有多么悲惨!
  真的是地球的一种生物,不小心存在了这里?未来去哪里?地球一个星球为什么长出人类来。为什么人不是铁的?不是机器人,那样就可以没有思想,没有痛苦,没有生/死,没有失去/获得,没有悲伤!
或许您还会喜欢:
泰坦尼克号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一艘船。梦幻之旅。巨大、气派、豪华。彩带飘舞、彩旗飞扬。鼓乐喧天、人声鼎沸。画面所具有的色彩只存在于我们的感觉里,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单一的黄颜色,仿佛是过去多少岁月的老照片、经过无数春秋的陈年旧物。我们似乎可以拂去岁月的灰尘,历数春秋的时日,重新去领略那昔日的梦里情怀。《我心永恒》(《MyHeartGoOn》)—一曲女声的歌,似从九天而来,带着一种空蒙、辽阔的豪放之感,在我们耳际回响。 [点击阅读]
神秘的西塔福特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布尔纳比少校穿上皮靴,扣好围颈的大衣领,在门旁的架子上拿下一盏避风灯_轻轻地打开小平房的正门,从缝隙向外探视。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典型的英国乡村的景色,就象圣诞卡片和旧式情节剧的节目单上所描绘的一样——白雪茫茫,堆银砌玉。四天来整个英格兰一直大雪飞舞。在达尔特莫尔边缘的高地上,积雪深达数英所。全英格兰的户主都在为水管破裂而哀叹。只需个铝管工友(哪怕是个副手)也是人们求之不得的救星了。寒冬是严峻的。 [点击阅读]
福地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海尔曼·布霍尔茨——德国人,罗兹某印染厂厂长卡罗尔·博罗维耶茨基(卡尔)——布霍尔茨印染厂经理莫雷茨·韦尔特(马乌雷齐)——布霍尔茨印染厂股东,博罗维耶茨基的好友马克斯·巴乌姆——博罗维耶茨基的好友布霍尔佐娃——布霍尔茨的妻子克诺尔——布霍尔茨的女婿马切克·维索茨基——布霍尔茨印染厂医生尤利乌什·古斯塔夫·哈梅施坦(哈梅尔)——布霍尔茨的私人医生什瓦尔茨——布霍尔茨印染厂公务员列昂·科恩——布霍尔 [点击阅读]
绿里奇迹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2
摘要:这件事发生在1932年,当时的州立监狱还在冷山。当然了,还有电椅。狱中囚犯常拿电椅开玩笑,对令人恐惧却又摆脱不掉的东西,大家总喜欢如此地取笑一番。他们管它叫“电伙计”,或者叫“大榨汁机”。大伙谈论电费单,谈论那年秋天监狱长穆尔斯不得不自己做感恩节晚餐,因为他妻子梅琳达病得没法做饭了。不过,对于那些真得要坐到电椅上的人,这些玩笑很快就不合时宜了。 [点击阅读]
荒原追踪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由于形势所迫,我同温内图分手了,他得去追捕杀人犯桑特。那时我并没料到,我得过几个月才能再见到我这位红种人朋友和结拜兄弟。因为事件以后的进展同我当时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我们——塞姆-霍金斯、迪克-斯通、威尔-帕克和我,一路真正的急行军后骑马到了南阿姆斯河流入雷德河的入口处,温内图曾把这条河称为纳基托什的鲍克索河。我们希望在这里碰上温内阁的一个阿帕奇人。遗憾的是这个愿望没有实现。 [点击阅读]
H庄园的一次午餐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埃莉诺·凯瑟琳·卡莱尔,您被指控于本年七月二十七日杀害了玛丽·杰勒德。您是否承认自己是有罪的?”埃莉诺·卡莱尔笔直地站立着。她那傲然高昂的头、生气勃勃的蓝色眼睛使人惊讶。她的头发像煤炭一样乌黑。修剪应时的眉毛形成两条细线。法庭笼罩在一片沉闷而紧张的寂静中。 [点击阅读]
交际花盛衰记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阿尔丰斯-赛拉菲诺-迪-波西亚亲王殿下①①阿尔丰斯-赛拉菲诺-迪-波西亚亲王(一八○——一八七三),一八三三年巴尔扎克曾在米兰这位亲王家作客。这部作品主要描写巴黎,是近日在您府上构思而成的。请允许我将您的名字列于卷首。这是在您的花园里成长,受怀念之情浇灌的一束文学之花。当我漫步在boschetti②中,那里的榆树林促使我回忆起香榭丽舍大街,这怀念之情牵动我的乡愁时,是您减轻了我的忧思。 [点击阅读]
傲慢与偏见
作者:佚名
章节:70 人气:2
摘要:简·奥斯汀(JaneAusten,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是英国著名女性*小说家,她的作品主要关注乡绅家庭女性*的婚姻和生活,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活泼风趣的文字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奥斯汀终身未婚,家道小康。由于居住在乡村小镇,接触到的是中小地主、牧师等人物以及他们恬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她的作品里没有重大的社会矛盾。 [点击阅读]
名士风流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2
摘要:柳鸣九文学的作用在于向别人展示作家自己所看待的世界。这部小说的一个人物曾经这样认为:“为什么不动笔创作一部时间与地点明确、而且具有一定意义的小说呢?叙述一个当今的故事,读者可以从中看到自己的忧虑,发现自己的问题,既不去揭示什么,也不去鼓动什么,仅仅作为一个见证。”这个人物这样思忖着。 [点击阅读]
星际战争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1938年10月30日晚,一个声音在美国大地回荡:“火星人来了!”顿时,成千上万的美国人真的以为火星人入侵地球了,纷纷弃家而逃,社会陷入一片混乱。原来是广播电台在朗读英国科幻小说大师H.G.威尔斯的作品《世界大战》。一本小书竟引起社会骚乱,这在世界小说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小说故事发生在大英帝国称霸世界、睥睨天下的19世纪末叶。火星人从天而降,在伦敦附近着陆,从而拉开了征服地球战争的序幕。 [点击阅读]
死亡约会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怎样,非把她杀掉不行吧?”这句话流进寂静的暗夜,在附近回响片刻,旋即在黑暗中向死海消逝。赫邱里·白罗手搁窗环上,迟疑了一阵。随即双眉紧皱,猛然关起窗子,仿佛要把有害的夜气全部关在外头一样,白罗自幼就相信,外头的空气最好不要让它流进房间,尤其夜晚的空气对身体更是有害。放下窗帘,紧紧挡住窗户,他向床铺走去,微微一笑。 [点击阅读]
盛夏的方程式
作者:佚名
章节:64 人气:2
摘要:1只需一眼,就能看到从新干线转乘在来线的换乘口。沿着楼梯上到月台,只见电车已经进站,车门也已经打开。车里传出了嘈杂声。柄崎恭平不由得皱起眉头,从最近的车门上了车。盂兰盆节已经结束,父母也说过应该不会太挤,可电车里却几乎是座无虚席。车里那一排排四人合坐的包厢座位上,几乎全都坐了三个以上的人。恭平在车厢过道里走过,想要找一处只有一两个人坐的座位。合坐在座位上的,大部分都是一家人。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