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灿烂千阳 - 第十二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那年——也就是1974年——秋天,斋月来临。有生以来,玛丽雅姆第一次看到新月初升如何影响到整座城市,改变了它的节奏和气氛。她注意到一片寂静接管了喀布尔。路上的行人变得无精打采,零零落落,甚至还很安静。商铺空无一人。饭店关掉电灯,大门紧闭。玛丽雅姆看到马路上没有人吸烟,窗架上也没有冒着袅袅水汽的茶杯。每当太阳西下,雪达瓦扎山的大炮响起,便到了开斋时分,此时这座城市的斋戒就会中止,玛丽雅姆也开始进食,吃一点面包皮和枣椰子,十五岁的她第一次尝到和他人分享一种共同文化的甜蜜。
  除了少数几天,拉希德并没有遵守斋戒的规定。遵守斋戒的那少数几天里面,他总是带着一副臭脾气回家。饥饿让他变得寡言寡语,暴躁易怒。有一天晚上,玛丽雅姆准备晚饭迟了几分钟,他便就着萝卜吃起面包皮来。即使玛丽雅姆把米饭、羊肉和秋葵汤摆到他面前,他也不去碰这些食物。他什么也不说,只顾吃着面包皮,太阳穴高低起伏,额头血管暴露出来,满脸怒气。他不停地咀嚼,盯着前方看,当玛丽雅姆跟他说话时,他对她视若无睹,又往嘴巴里塞了一片面包皮。
  斋月结束时,玛丽雅姆如释重负。
  斋月结束之后就是三天的开斋节了,当年在泥屋,节日的第一天,扎里勒会去看望她和娜娜。他穿着西装,系着领带,带来一些开斋的礼物。有一年,他送给玛丽雅姆一条羊毛围巾。他们三人坐下来喝茶,完了之后扎里勒便会告辞。
  当他涉过山溪,挥手作别时,娜娜会说:“跟他真正的家人一起过节去啦。”
  法苏拉赫毛拉也会来。他会给玛丽雅姆带来一些用锡箔纸包皮装的巧克力糖,一篮子曲奇和染了颜色的水煮蛋。等他离开之后,玛丽雅姆会带着他送的这些食物,爬到柳树上去。她会坐在高高的树枝上,吃起法苏拉赫毛拉的巧克力,把糖纸往下面扔,直到它们像银色的落英一样散布在树干周围。吃完巧克力,她会开始吃曲奇,还会用一支铅笔在他送的鸡蛋上画几张人脸。但她这么做的时候几乎没有感觉到快乐。玛丽雅姆害怕开斋节,这是个迎来送往的喜庆节日,很多家庭都会穿上最好的衣服,彼此串门。她会想像赫拉特的空气充满了欢乐的笑声,兴高采烈、眼睛发亮的人们互致问候和祝福。孤单的感觉会像冷颤似的在她心中升起,而且要到开斋节结束之后才会消散。
  这一年,玛丽雅姆第一次亲眼见到了她童年想像中的开斋节。
  拉希德和她喜欢街道上的情景。玛丽雅姆从未在如此热闹活泼的气氛中行走过。人们并没有因为寒冷的天气而畏缩,他们涌上这座城市的街头,无休无止地走亲访友。在他们住的那条街上,玛丽雅姆见到了法丽芭和她的儿子努尔。努尔穿着西装,法丽芭系着白色的围巾,和一个男人走在一起。那人个子很小,带着墨镜,看上去有点腼腆。她那个年纪比较大的儿子也在那儿——不知道怎么回事,玛丽雅姆居然还记得第一次去烤炉那边的时候,法丽芭跟她说过他的名字叫艾哈迈德。他眼眶凹陷,目光深邃,一张心事重重的脸庞看上去比他弟弟更加严肃,这张早熟的脸更加衬托得他的弟弟依然童稚未脱。艾哈迈德的脖子上系着一条闪闪发亮的安拉项链。

  法丽芭肯定认出了穿着布卡、走在拉希德身边的玛丽雅姆。她挥挥手,大声说:“开斋节快乐!”
  玛丽雅姆裹在布卡里面,像鬼魂一样,跟她点点头。
  “原来你认识那个女人,那个教师的老婆?”拉希德问。
  玛丽雅姆说她不认识。
  “最好离她远点。她喜欢搬弄是非,那个女人。她丈夫以为他是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一直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但他其实是一只老鼠。你看看他。他的样子很像老鼠吧?”
  他们走到沙里诺区,那儿的孩子穿着新做的衬衣和缀着珠子的、颜色鲜艳的马甲,彼此追逐打闹,比较着开斋节的礼物。一些女人则慷慨地摇晃着一盘盘糖果请行人吃。玛丽雅姆看见节日的灯笼在商店的橱窗中晃荡,听到音乐从大喇叭中喧闹地播放着。从他们身旁走过的陌生人大声朝她说“开斋节快乐”。
  那天晚上,她们去了察曼大道,玛丽雅姆站在拉希德身后,看着烟花点亮了夜空,发出绿色的、粉红的、黄色的闪光。她想起了从前,她曾和法苏拉赫毛拉坐在泥屋外面,看着烟花在远处的赫拉特上空炸开,那些突然爆发的焰火映照在她的老师那双柔和而迷蒙的眼眸之中。但是,她最为怀念的还是娜娜。玛丽雅姆希望她的母亲能够活着看到这一切。看到在这一切之中的她自己。看到满足和美丽终究并非无法获取的东西。就算对她们这样的人而言。
  他们在家里接待了开斋节的客人。他们全都是男的,拉希德的朋友。每当有人敲门,玛丽雅姆就知道她得走上楼,到她自己的房间去,把门关上。那些男人和拉希德在楼下喝茶、抽烟、聊天,她则留在房间里。拉希德跟她说过,只有客人离开之后,她才能下楼。
  玛丽雅姆并不介意。实际上,她甚至还有点沾沾自喜。拉希德把他们的关系看得很神圣。对他来说,她的尊严是值得保卫的东西。他的保护让她觉得很光荣,觉得自己很宝贵,很重要。
  开斋节的第三天,也就是最后一天,拉希德外出拜访几个朋友。玛丽雅姆的肚子一整夜不舒服,她烧了一些开水,给自己冲一杯绿茶,茶里泡了一些碾碎的豆蔻子。在客厅中,她发现前一晚的客人来访留下一片狼藉:茶杯倒扣着,嚼了一半的南瓜子塞在床垫之间,盘子上沾满了昨晚的残羹冷炙。玛丽雅姆一边收拾这脏乱的客厅,一边想:这些懒惰的男人倒是精力充沛得很。
  她本来没想到要走进拉希德的房间。但她从客厅打扫到楼梯,接着又清理了楼上的走廊,来到了他门口。神差鬼使地,她第一次走进了他的房间,坐在他的床铺上,感觉自己擅闯了别人的地盘。

  她依次看见两面厚重的绿色窗帘,几双光亮的皮鞋在墙边整齐地一字排开,衣柜的柜门,上面的油漆已经剥落,露出里面的木头。她还看到他床边的梳妆台上有一包皮香烟。她抽出一根,放在双唇之间,站在墙上椭圆形的小镜子前面。她朝镜子吐了一口气,假装敲了敲烟灰。她把香烟放回去。她学不来喀布尔的女人吸烟时那种流畅而优美的动作。她自己吸烟的样子看上去很粗俗,很荒唐。
  怀着愧疚,她打开了梳妆台最上面的抽屉。
  最先映入她眼帘的是一把*****。它是黑色的,木质的枪柄,短短的枪管。在拿起枪之前,玛丽雅姆确保自己记住了它是怎么摆放的。她双手来回拿着这把枪。它比看上去要重一点。手里握着的枪柄很滑,枪管则是冷冰冰的。想到拉希德居然拥有这种惟一的用途就是杀害其他人的东西,她忐忑不安起来。但他持有这把枪,肯定是为了他们的安全。为了她的安全。
  *****下面是几本边角卷起的杂志。玛丽雅姆打开其中一本。她的心一沉。她的嘴巴不由自主地张开了。
  杂志上每一页都是女人,美丽的女人,她们没有穿衬衣,没有穿裤子,没有穿袜子,也没有穿内裤。她们根本什么都没穿。她们躺在床上,周围是凌乱的床单,双眼半开半合地看着玛丽雅姆。在多数图片中,她们的大腿是张开的,玛丽雅姆能清楚地看到大腿之间的黑色地带。在有些图片里面,那些女人趴在地上,好像——但愿真主原谅这个念头——五体投地在做祷告。她们还回过头来,带着令人心烦意乱的挑逗眼神。
  玛丽雅姆匆匆把杂志放回刚才她把它拿起来的地方。她觉得大惑不解。这些女人都是些什么人呢?她们能够容许自己拍这样的照片?她恶心得反胃。那些他没有到她的房间找她的夜晚,他就在看这些东西吗?他既然都这样了,是不是对她有所不满呢?他那些女顾客只不过是为了做鞋而把脚伸出来让他量尺寸而已,他就对她们加以蔑视,说什么尊严和礼节,他说的都是放屁吗?女人的脸,他说,只有她的丈夫才能看。杂志上那些女人当然也有丈夫,有几个肯定有。退一万步说,她们总归有兄弟吧。既然如此,既然拉希德认为看看其他男人的妻子或姐妹的私处没什么大不了的,他为什么还坚持要她把脸蒙上呢?
  玛丽雅姆坐在他的床铺上,既尴尬又迷惑。她用双手捧着脸,闭上了眼睛。她不停地呼气吸气,直到觉得安宁一些。
  慢慢地,有个解释自行冒了出来。毕竟,他是男人,在她搬进来之前,独自一人过了那么多年。他的需求和她的需求不同。对她来说,虽然几个月过去了,他们的交欢依然是一种忍受痛苦的活动而已。但另一方面,他的性欲却很强烈,有时甚至显得很粗暴。他常常紧紧地把她压在身下,使劲捏她的乳房,屁股迅速地抬上压下。他是男人。这么多年来没有女人。她能因为真主赋予他的天性而怪罪他吗?

  玛丽雅姆知道自己永远不能跟他提起这件事。它是不能被提起的。但它是不可以原谅的吗?她只得想到她生命中的另一个男人。扎里勒当时是三个女人的丈夫,九个孩子的父亲,可他还是跟娜娜发生了婚外的关系。拉希德的幻想和扎里勒的作为,哪一种更糟糕呢?再说了,她不过是一个乡下人,一个哈拉米,她又有什么权利对别人说三道四呢?
  玛丽雅姆打开了梳妆台下面的抽屉。
  正是在这个抽屉里面,她看到了那个叫尤纳斯的男孩的照片。那是一张黑白相片。他看上去只有四岁,也许五岁。照片中的他穿着条纹衬衣,系着蝴蝶结。他是英俊的小男孩,鼻子笔挺,棕色的头发,稍微有点凹陷的眼珠黑黝黝的。他看上去有点分心,好像相机闪光的时候有什么东西引起了他的注意。
  相片下面,玛丽雅姆又看到另外一张,也是黑白的,比起上一张,它稍微有点模糊。照片中是一个坐着的女人,她后面则是拉希德,一头黑发,比现在瘦一点,也更年轻。那个女人很漂亮。可能没有杂志里面的女人漂亮,但是挺好看的。当然比她玛丽雅姆好看多了。她的下巴很精致,黑色的长发从中间分开。高高的颧骨,柔美的额头。玛丽雅姆想起了自己的脸庞,想起了她那薄薄的嘴唇和长长的下巴,她心中闪过一丝妒忌。
  她久久地看着这张照片。照片中,拉希德好像压制着那个女人,这让玛丽雅姆隐隐觉得有点不安。他的手放在她的肩膀上。他嘴唇紧闭,露出得意的微笑;她则板着脸孔,一副阴郁的模样。她的身体稍微有点前倾,仿佛想摆脱他的掌控似的。
  玛丽雅姆把所有东西都放回原位。
  后来,在洗衣服的时候,她后悔自己偷偷跑进他的房间。为了什么呢?她对他多了什么实质性的了解呢?了解到他有一把*****,了解到他是一个有需求的男人吗?她不该对着他和他的妻子的合影盯了那么久。刹那间拍下来的身体姿势本来很随意,可是她的眼睛却看出了别的意义。
  这时,晾衣线在玛丽雅姆身前跳动,她正在把衣服往上面挂,心里觉得很对不起拉希德。他的日子过得也不容易,他的生活充满了厄运和苦难。她又想起了那个叫尤纳斯的男孩,他曾经在这个院子里面堆雪人,曾经砰砰地爬上这同一条楼梯。湖水将他从拉希德身边夺走,就像鲸鱼吞噬《古兰经》中那位和这男孩同名的先知那样,将他吞没。一想到拉希德恐慌而无助、在湖岸上来回奔跑、哀求湖泊将他的儿子吐回陆地的样子,玛丽雅姆就觉得心中一阵发痛——痛得很厉害。她第一次觉得和她的丈夫血脉相连。她告诉自己,他们终究会休戚与共。
或许您还会喜欢:
幽谷百合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那里展现一座山谷,起自蒙巴宗镇,延至卢瓦尔河。两边山峦有腾跃之势,上面古堡错落有致;整个山谷宛如一个翡翠杯,安德尔河在谷底蜿蜒流过。……我注意到在一棵白桃树下,葡萄架中间,有一个白点,那是她的轻纱长裙。可能您已经知道她就是这座幽谷的百合花。为天地而生长,满谷飘溢着她美德的馨香。而她自己却毫无觉察。无限的柔情充满我的心灵,它没有别种滋养,只有那依稀可见的身影。 [点击阅读]
广岛札记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1994年10月13日,日本媒体报道大江健三郎荣获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我正在东京作学术访问,一般日本市民都普遍觉得突然,纷纷抢购大江的作品,以一睹平时没有注目的这位诺贝尔文学奖新得主的文采。回国后,国内文坛也就大江健三郎获奖一事议论沸腾。 [点击阅读]
异恋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一九九五年四月十九号。在仙台市的某个天主教会,举行了矢野布美子的葬礼。参加的人不多,是个冷清的葬礼。在安置于正前方的灵枢旁,有一只插着白色蔷薇的花瓶。不知是花束不够多还是瓶子过大,看起来稀稀疏疏冷冰冰的。教会面向着车水马龙的广濑大街。从半夜开始落的雨到早晨还不歇,待葬礼的仪式一开始,又更哗啦啦地下了起来。从教会那扇薄门外不断传来车辆溅起水花的声音。又瘦又高的神父有点半闭着眼念着圣经。 [点击阅读]
归来记系列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在刑事专家看来,”福尔摩斯先生说,“自从莫里亚蒂教授死了以后,伦敦变成了一座十分乏味的城市。”“我不认为会有很多正派的市民同意你的看法,”我回答说。“对,对,我不应该自私,”他笑着说,一面把他的椅子从餐桌旁挪开,“当然这对社会有好处,除了可怜的专家无事可做以外,谁也没受损失。在那个家伙还活动的时候,你可以在每天的早报上看出大量可能发生的情况。 [点击阅读]
彼得·卡门青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生命之初有神话。一如伟大的神曾经在印度人、希腊人和日耳曼人的心灵中进行创作并寻求表现那样,他如今又日复一日地在每个儿童的心灵中进行创作。那时候,我家乡的高山、湖泊、溪流都叫些什么名字,我还一无所知。但是,我看到了红日之下平湖似镜,碧绿的湖面交织着丝丝银光,环抱着湖泊的崇山峻岭层层迭迭,高远处的山缝间是白雪皑皑的凹口和细小的瀑布,山脚下是倾斜的、稀疏的草场, [点击阅读]
心兽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第一章每朵云里有一个朋友在充满恐惧的世界朋友无非如此连我母亲都说这很正常别提什么朋友想想正经事吧——盖鲁徼?如果我们沉默,别人会不舒服,埃德加说,如果我们说话,别人会觉得可笑。我们面对照片在地上坐得太久。我的双腿坐麻木了。我们用口中的词就像用草中的脚那样乱踩。用沉默也一样。埃德加默然。今天我无法想象一座坟墓。只能想象一根腰带,一扇窗,一个瘤子和一条绳子。我觉得,每一次死亡都是一只袋子。 [点击阅读]
恐怖黑唇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第一章恐惧的亡灵复苏1阴谋初露刚刚步入八月份。炎热的太阳就将一切烤得烫人。出租车司机原田光政在这天午后回到家中。他打开大门,从信箱中取出一封信,边看边走进了厨房。走进厨房,原田光政坐在椅子上,准备喝点冷饮,然后再睡上一小时左右的午觉。他深深地感到自己已不是拼命干活的年龄了——近六十岁了。难道这是因为自己长期辛劳而自负了吗?人的自知之明,对于原田说来还是有的。 [点击阅读]
恶月之子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仅点燃着烛光的书房里,桌案上电话铃声骤然响起,刹那间,我知道我的生活即将面临一场可怕的转变。我不是算命先生,我也不会观看天象,在我眼里,我掌中的手纹完全无法揭露我的未来,我也不像吉普赛人能从湿得的茶叶纹路洞察命理。父亲病在垂危已有数目,昨夜我在他的病榻旁,替他拭去眉毛上的汗珠,听着他吃力的一呼一吸,我心里明白他可能支撑不了多久。我生怕就这样失去他,害怕自己将面临二十八岁生命中首次孤零零的生活。 [点击阅读]
恶魔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决斗茶桌上摆着两只酒杯,杯子里各装有八成透明如水的液体。那是恰似用精密的计量仪器量过一样精确、标准的八成。两只杯子的形状毫无二致,位置距中心点的距离也像用尺子量过似地毫厘不差。两只杯子从杯子中装的,到外形、位置的过于神经质的均等,总给人一种异乎寻常的感觉。茶桌两边,两张大藤椅同样整齐地对面地放在完全对等的位置;椅上,两个男人像木偶一样正襟危坐。 [点击阅读]
悬崖上的谋杀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0
摘要:博比·琼斯把球放在球座上,击球前球杆简单地轻摆一下,然后慢慢收回球杆,接着以闪电般的速度向下一击。在五号铁头球棒的随便一击下,球会呼啸腾起,越过障碍,又直又准地落到球场的第十四穴处吗?不,远非如此,结果太糟了,球掠过地面,稳稳地陷入了障碍坑洼。没有热心的观众发出沮丧的哼哼声,惟一的目击者也显得一点不吃惊。 [点击阅读]
悬崖山庄奇案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我觉得,英国南部没有哪个滨海小镇有圣卢那么令人流连忘返,因此,人们称它为“水城皇后”真是再恰当也没有了。到了这里,游客便会自然而然地想起维埃拉(译注:法国东南部及意大利西北部的海滨地区,濒临地中海,以风光旖旎著称)。在我的印象里,康沃尔郡的海岸正像法国南方的海滨一样迷人。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我的朋友赫尔克里-波洛。他听了以后说:“昨天餐车里的那份菜单上就是这么说的,我的朋友,所以这并非你的创见。 [点击阅读]
惊险的浪漫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帕金顿先生与太太吵了几句,气呼呼地戴上帽子,把门一摔,离家去赶八点四十五分的火车,到市里去上班。帕金顿太太依旧坐在早餐桌前。她的脸涨得通红,紧咬着嘴唇,要不是最后愤怒代替了委屈,她早就哭出来了。“我不会再忍下去了,”帕金顿太太说,“我不会再忍下去了!”她继续想了一会儿,又喃喃道:“那个放荡女人,狡猾卑鄙的狐狸精!乔治怎么会这么傻呢!”愤怒逐渐平息了,悲伤和委屈的感觉又涌上心头。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