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灿烂千阳 - 第十一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玛丽雅姆此前从未穿过布卡。拉希德只好帮她穿上。加了衬垫的头套很沉重,紧紧裹着她的脑壳;隔着一层网状的屏障看世界也是很奇怪的体验。她穿着布卡,在她的房间里练习走路,老是踩到裙边,步履蹒跚。由于看不到周边的境况,她变得很紧张,而且她也讨厌那褶皱的布料总是不断地以令人窒息的方式盖住她的嘴巴。
  “你会习惯的,”拉希德说,“过一阵子,我敢打赌你甚至会喜欢上它的。”
  他们乘坐公共汽车去一个地方,拉希德说那儿叫沙里诺公园。一些孩子在公园里荡秋千,把排球拍过几张系在树上的破烂球网。他们一起散步,看男孩们放风筝。玛丽雅姆走在拉希德身边,时不时踩到布卡的裙边。中午时分,拉希德带她去一家小小的烤肉店吃饭;烤肉店附近有一座清真寺,他管它叫哈吉雅霍。烤肉店的地板脏兮兮,空气弥漫着烟雾。墙壁散发出一股淡淡的生肉味道,音乐放得很响,拉希德说它是用一种叫洛戈里[1]Logari,一种类似吉他的阿富汗民族乐器。[1]的乐器伴奏的。厨师是几个瘦弱的男孩,他们一只手给烤肉串煽火,一只手猛拍小虫子。玛丽雅姆从未到过饭店,开始的时候,她觉得和这么多陌生人在一个拥挤的房间里坐在一起真古怪,把布卡抬起,一小口、一小口地吃东西也很奇怪。她有点担心会碰到前一天在烤炉前发生的情况,但拉希德的在场多少带来了一些宽慰;没隔多久,她已经不介意这么吵的音乐,这么呛的烟雾,甚至也不害怕有这么多的人。而且,出乎她意料的是,布卡也让她安心。它就像一面只能看出不能看进的窗户。在这面窗户之内,她是一个旁观者,陌生人评头品足的眼光统统被挡住了。她再也不担心人们一眼就能看穿她过去所有那些耻辱的秘密。
  在街道上,拉希德准确地说出各座建筑物的名字;这是美国大使馆,他说,那是外交部。他指着一些轿车,说出它们的名字和出产地:苏联的伏尔加,美国的雪佛兰,德国的欧宝。
  “你最喜欢哪一款呢?”他问。
  玛丽雅姆犹豫了一下,指着一辆伏尔加,拉希德哈哈大笑起来。
  比起玛丽雅姆曾在赫拉特街头见过的那点景象来说,喀布尔的街头热闹多了。这儿的树比较少,骡马拉的车也更少,但是轿车、高楼、红绿灯和铺了石板的人行道都比赫拉特多。无论走到哪里,玛丽雅姆都能听到这座城市特有的方言,和赫拉特的方言稍微有点区别。

  拉希德在马路边的一个小摊给她买了冰淇淋。这是玛丽雅姆第一次吃冰淇淋,她从未想像到人世间竟有如此美味的东西。她把整个冰淇淋都吃下去了,包皮括上面撒的碎开心果,还有底部那些细小的米线。她对冰淇淋迷人的口感和香甜惊奇不已。
  他们走进一个叫小鸡街道的地方。它是一个狭窄而拥挤的市场,拉希德说它所在的区域是喀布尔的富人区之一。
  “在这儿附近住的,都是些外交使节、有钱人和皇亲国戚——诸如此类的人。不是你跟我这样的人。”
  “可是我没看到什么小鸡呀。”玛丽雅姆说。
  “小鸡街道上恰恰找不到小鸡。”拉希德笑着说。
  街道两旁都是店铺和小摊,出售羊皮毛和五颜六色的长袍。拉希德在一间店铺停下来,观看一把雕花的银匕首,又在另外一间看了看一把来复枪,店主信誓旦旦地跟拉希德说那是第一次抗英战争[1]指1838~1842年的英阿战争。[1]时遗留下来的枪支。
  “看我像不像莫夏·达扬[2]MosheDayan(1915~1981),著名的以色列军事领导和政客,曾任以色列国防部长。[2],”拉希德咕哝着说。他露出一丝亲密的笑容,在玛丽雅姆看来,这个笑脸是只给她看的。亲密的、夫妻之间的微笑。
  他们漫步走过一些地毯店、工艺品店、点心店、花店,也经过几间出售男人穿的西装和女人穿的裙子的商店,隔着带花边的窗帘,玛丽雅姆看到有些少女在里面缝纽扣和熨衣领。拉希德时不时和他认识的店主打招呼,有时候说法尔西语,有时候说普什图语。每当他们握手和亲吻脸颊的时候,玛丽雅姆便会退开几步。拉希德从不招手让她过去,也从不介绍她是谁。
  他让她在一家刺绣商店外面等。“我认识这个店主,”他说,“我进去一会就出来,跟他寒暄几句。”
  玛丽雅姆在外面拥挤的人行道上等他。她看着那些轿车慢慢驶进小鸡街道,在兜售东西的小贩和行人之间蜿蜒前进,朝那些没有及时让路的小孩和毛驴鸣喇叭。她见到那些小摊里面的商人满脸疲惫,或者吞云吐雾,或者朝黄铜痰盂吐痰,他们的脸时不时从阴凉处露出来,向过往行人推销纺织品和皮领大衣。

  但最吸引玛丽雅姆注意的还是女人。
  她和拉希德居住的那片城区比较破落,那儿很多女人的头和脸都蒙得严严实实的,但喀布尔这片城区的女人就不同了。这些女人很——拉希德用过那个词是什么来着?——“现代”。是的,现代的阿富汗女人嫁给现代的阿富汗男人,他们并不介意自己的妻子化了妆,头上什么也没戴,独自行走在一群陌生人之间。玛丽雅姆看着她们无拘无束地沿着街道闲逛,有的身边跟着一个男人,有的单身一人,有的带着脸颊红扑扑的孩子。那些孩子穿着闪亮的皮鞋,戴着皮质表带的手表,踩着有金色轮辐和高高把手的自行车,他们和德马赞区的孩子不一样——后者的脸颊上都是白蛉叮咬出来的伤疤,用棍子滚破旧的自行车轮胎。
  这些女人都提着晃来荡去的手提包皮,穿着沙沙作响的裙子。玛丽雅姆甚至还看到有个开着轿车的女人在吸烟。她们的指甲很长,涂上红色或者橙色,她们的嘴唇红得像郁金香。她们穿着高跟鞋,永远步履匆匆,好像有什么急事。她们戴着黑色的太阳镜,每当她们一阵风似的从身边走过,玛丽雅姆还能闻到她们的香水味。在她的想像中,这些女人全都念过大学,在写字楼上班,在属于她们自己的办公桌后面打字、吸烟,打重要的电话给重要的人物。玛丽雅姆觉得这些女人很神秘。她们让她意识到自己出身寒微、姿色平庸、胸无大志、知识贫乏。
  接着拉希德拍了拍她的肩膀,递给她一些东西。
  “给你。”
  那是一条栗色的丝绸披肩,首尾两端缀着珠子,两边绣着金色的丝线。
  “你喜欢它吗?”
  玛丽雅姆抬头看着他。这时拉希德做了一件让她感动的事。他眨了眨眼,避开了她的目光。
  玛丽雅姆想起了扎里勒,想起了他把珠宝送给她时那副喜形于色的样子。他总是兴高采烈,让她除了温顺地表示感谢之外,再也无法做出别的回应。关于扎里勒的礼物,娜娜说的没错。它们都是并非真心实意的礼物,而是一些赎罪的象征,一些虚伪的、无耻的姿态,与其说是为了让她快乐,毋宁说是为了使他自己心安理得。这条披肩,玛丽雅姆心里明白,是一件真正的礼物。

  “真好看。”她说。
  那天晚上,拉希德又到她房间去了。但这次他没有在门口抽烟,而是走进房间,坐在躺在床上的她身边。床被压得向他坐的这边倾斜,弹簧吱嘎作响。
  他犹豫了一会,然后伸手去摸她的脖子,用厚实的手指慢慢按压它后面突起的骨头。他的拇指向下滑去,这时它正在爱抚着她的锁骨上方的凹陷处,接着是锁骨下方的肌肤。玛丽雅姆浑身激灵。他的手掌还在不断向下摸,向下摸,他的指甲已经碰到她上衣的棉布了。
  “我不行。”她低声呻吟,借着月光,看到他的脸庞、厚实的肩膀和宽阔的胸膛,也见到敞开的领口露出几撮灰色的胸毛。
  这时他的手摸上了她右边的乳房,隔着上衣,不断地捏着它,她能听见他粗重的喘息声。
  他钻进毛毯,躺在她身边。她能感觉到他的手在解开他的皮带,松开她的裤子的拉带。她自己的双手死死抓住床单。他翻身趴在她身上,蠕动着,扭动着,她发出一声低喊。玛丽雅姆闭上双眼,咬紧牙关。
  突然传来一阵锥心的剧痛。她的眼睛猛地张开,倒抽了一口冷气,咬紧自己拇指的指节。她另外一只手甩到拉希德的后背,手指抓住他的衬衣。
  拉希德把脸埋在她的枕头上,玛丽雅姆瞪大了眼睛,望着他肩膀上方的天花板,颤抖着,嘴唇紧闭,肩膀上能感觉到他短促的呼吸的热气。他们周围的空气弥漫着烟草和他们早先吃下的洋葱以及烤羊肉的味道。他不时用耳朵磨着她的脸颊,她脸上阵阵刺痛,知道他已经刮了胡子。
  完事之后,他从她身上滚下去,喘息着。他把一只手的前臂搭在额头上。黑暗中,她能看见他的手表的蓝色指针。他们就这样躺了好一会,仰面躺着,彼此没有看着对方。
  “这没有什么可觉得羞耻,玛丽雅姆,”他说,语音有点模糊,“结婚的人都会这么做的。先知本人和他的几个妻子也干这种事。没什么可觉得羞耻的。”
  又过了片刻,他把毛毯放回原来的样子,离开了房间,留下她陪伴着那个被他的脑袋压得塌了下去的枕头,留下她等待痛楚慢慢平息,望着夜空中的寒星和一团婚纱似的、遮住了月亮的脸的云彩。
或许您还会喜欢:
盆景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从港口往市区方向走500米就到了宫岛市政府,其位于山脚下。该市政府是一座豪华的四层的钢筋水泥建筑,只有观光科是单独租用了宫岛港大厦的二楼作为办公地点。所有的外地游客都要通过这里才能进入宫岛,所以在这里办公是非常便捷的。当迁谷友里子走进观光科时,那里的职员们正心神不宁地担心着窗外的天气。“照这样下去,天气恐怕会大变。”野崎科长担心地说着,转过身来,看到友里子后挥挥手,“呀,你好。 [点击阅读]
盖特露德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倘若从外表来看我的生活,我似乎并不特别幸福。然而我尽管犯过许多错误,却也谈不上特别不幸。说到底,追究何谓幸福,何谓不幸,实在是愚蠢透顶,因为我常常感到,我对自己生活中不幸日子的眷恋远远超过了那些快活的日子。也许一个人命中注定必须自觉地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必须备尝甜酸苦辣,必须克服潜藏于外在之内的内在的、真正的、非偶然性的命运,这么说来我的生活实在是既不穷也不坏。 [点击阅读]
盛夏的方程式
作者:佚名
章节:64 人气:0
摘要:1只需一眼,就能看到从新干线转乘在来线的换乘口。沿着楼梯上到月台,只见电车已经进站,车门也已经打开。车里传出了嘈杂声。柄崎恭平不由得皱起眉头,从最近的车门上了车。盂兰盆节已经结束,父母也说过应该不会太挤,可电车里却几乎是座无虚席。车里那一排排四人合坐的包厢座位上,几乎全都坐了三个以上的人。恭平在车厢过道里走过,想要找一处只有一两个人坐的座位。合坐在座位上的,大部分都是一家人。 [点击阅读]
目的地不明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坐在桌子后面的那个人把一个厚厚的玻璃压纸器向右移动了一点,他的脸与其说显得沉思或心不在焉,倒不如说是无表情的。由于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人工光线下,他的面色苍白。你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习惯室内生活的人,一个经常坐办公室的人。要到他的办公室,必须经过一条长而弯弯曲曲的地下走廊。这种安排虽然颇有点不可思议,却与他的身份相适应。很难猜出他有多大年纪。他看起来既不老,也不年轻。 [点击阅读]
相约星期二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最后的课程——《相约星期二》中文版序余秋雨一我们人类的很多行为方式是不可思议的,有时偶然想起,总会暗暗吃惊。譬如,其中一件怪事,就是人人都在苦恼人生,但谁也不愿意多谈人生。稍稍多谈几句的,一是高中毕业生,动笔会写“生活的风帆啊”之类的句子;二是街头老大娘,开口会发“人这一辈子啊”之类的感叹。 [点击阅读]
真假亨特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我决定侦察悬崖上的城堡,救出被囚禁的德国同胞。我们要带的东西分量不轻,至少要带足三到四天的用品,包括干粮、马饲料、灯泡和长火炬。我们还给三个大油箱加足了燃油。所有这些用品,都是梅尔顿在同庄园主的买卖成交之前,向乌里斯商人订购的。事先,他还与尤马部落进行过谈判,把所有急需的东西交给他们运输。海格立斯对我说过,城堡周围的尤马部落有三百来人,四百多匹马。 [点击阅读]
睡美人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客栈的女人叮嘱江口老人说:请不要恶作剧,也不要把手指伸进昏睡的姑娘嘴里。看起来,这里称不上是一家旅馆。二楼大概只有两间客房,一间是江口和女人正在说话的八铺席宽的房间,以及贴邻的一间。狭窄的楼下,似乎没有客厅。这里没有挂出客栈的招牌。再说,这家的秘密恐怕也打不出这种招牌来吧。房子里静悄悄的。此刻,除了这个在上了锁的门前迎接江口老人之后还在说话的女人以外,别无其他人。 [点击阅读]
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64 人气:0
摘要:前言:物欲世界的异化困惑与追求历来体现在青年人身上.以村上春树为主要代表的一批文学新锐,从城市生活这个独特视角,探讨当代青年心灵奥秘的"都市文学",便是这种困惑与追求的产物。村上春树是"都市文学"的中流砥柱.他的《寻羊冒险记》(1982)中的人物,一律无名无姓,个个慵懒、孤独、彷徨,缺乏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在商品的汪洋大海中,物化为喧嚣尘世的附属品, [点击阅读]
砂之器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剧本作者:松本清张改编:桥本忍、山田洋次翻译:叶渭渠人物表今西荣太郎新闻记者松崎吉村弘俱乐部女招待和贺英良三森警察局局长本浦秀夫三木的旧同事本浦千代吉桐原小十郎高水理惠子检验处技师田所佐知子伊势扇屋老板田所重喜伊势扇屋女佣三木谦一光座经理三木彰吉山下妙侦察处长世田谷的外科医生侦察科长世田谷的巡警西浦田警察局便衣冷饮店老板警察若叶庄女管理员岩城警察局局长警察朝日屋老板农妇酒吧女招待其他 [点击阅读]
神秘岛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0
摘要:《神秘岛》是凡尔纳著名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的最后一部。在这部中,他把前两部情节的线索都连结了起来。神秘岛》中,船长是一位神秘人物,一直在暗中帮助大家。后来由于神秘岛的火山活动,岩浆堵住了岩洞口,使潜艇无法离开。船长帮助大家逃离后,自己说什么也要坚持与陪伴了自己一生的潜艇和伙伴在一起。最终当然是永远地留在海底了尼摩船长本是印度的达卡王子。 [点击阅读]
神秘火焰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爸爸,我累了。”穿着红裤子,绿罩衫的小女孩烦躁地说,“我们还不能停下来吗?”“还不能,亲爱的。”说话的是一个高大、宽肩的男人。他穿着一件破旧。磨损了的灯芯绒夹克衫和一条普通的棕色斜纹裤,他拉着小女孩的手,飞快地走在纽约第三大街上。回头望去,那辆绿色轿车仍在跟着他们,紧靠人行道慢慢地向前爬行。“求求你,爸爸。求求你了。”他低头看看小女孩。她的脸色苍白,眼睛下面出现了黑晕。 [点击阅读]
神秘的奎恩先生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新年前夜。罗伊斯顿招待会上的大人们都聚集在大厅里。萨特思韦特先生很高兴,年轻人都去睡觉了。他不喜欢成群结队的年轻人。他认为他们乏味,不成熟,直白。随着岁月的流逝,他变得越来越喜欢微妙的东西。萨特思韦特先生六十二岁了——是个稍有点驼背的干瘪老头。一张奇怪的孩子似的脸,总是一副盯着人的样子。他对别人的生活有着过分强烈的兴趣。 [点击阅读]